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課綱中的臺灣史: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滿額折

課綱中的臺灣史: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20 元
優惠價
79490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要全面了解臺灣,就不能不知道臺灣的過去、原住民的分類、各時期的移民、多元文化的信仰,甚至貿易與經濟的發展,以及臺灣的定位等各個重要主題,本書精選臺灣史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作品,全面解析您該知道的臺灣史!

108課綱的實施,在歷史領域強調打破過去通史的傳統,以多元視野、主題式的學習,建立學生的歷史素養,以及屬於自己的觀點。在全新歷史教學的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如何面對課綱帶來的新視野和挑戰?

本書配合高中歷史課綱,按照臺灣史學習內容,劃分出7大主題,收錄14位臺灣史專家學者的重要著作,呈現各領域的經典作品,或最新研究成果。並且邀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陳鴻圖教授,為各篇文章撰寫導讀,提供延伸閱讀的資訊,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這些課題。另外,針對論文的內容,也安排「重點掃描」整理文章的要點與提示,方便讀者快速掌握重點。

本書特色:

‧強調歷史的多元視野,將臺灣史領域分為七大主題:「如何認識過去?」、「誰是原住民族?」、「移民社會的形成」、「貿易與經濟的發展」、「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臺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

‧七大主題皆收錄臺灣史學者大家的經典著作。

‧每篇文章皆有陳鴻圖教授專文導讀解析。

‧每篇文章章末皆設計「重點掃描」專欄,迅速掌握文章的核心議題。

作者簡介

(依目次順序排列)

陳芳明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臺灣文學史。

周婉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16至17世紀東亞海洋史。

陳偉智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近代史、歷史與社會理論、歷史人類學。

詹素娟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族群史、區域研究、史學理論、原住民史。

許雪姬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清代臺灣制度史、臺灣家族史、臺灣人的海外活動、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口述歷史。

戴寶村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臺灣文化史、海洋史、產業史、志書編纂。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東亞海洋史、明清史、臺灣史、經濟史。

林文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經濟史、臺灣族群史、臺灣法律史、歷史社會學。

吳學明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開發史、臺灣客家移墾史、臺灣文化史。

林美容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民間佛教、中國親屬研究、臺灣民間信仰、漢人社會組織、臺灣民俗。

若林正丈
早稻田大學臺灣研究所顧問。研究領域為臺灣近代史與戰後臺灣政治史。

薛化元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文學院院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憲政史、人權史、近代思想史。

陳翠蓮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臺灣政治史、戰後臺灣政治史。

蘇瑞鏘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民主人權史、戰後臺灣史。

編者簡介 
陳鴻圖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水利史、臺灣區域史。
著有《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2009)、《臺灣水利史》(2009)、《臺灣社會經濟史》(2012)、《人物、人群與近代臺灣水利》(2019)等。

名人/編輯推薦

全國高中歷史教師熱情推薦
(依來函順序排列)
臺中一中 陳一隆政大附中 李美慧政大附中 徐靜欣
師大附中 蘇信宇建國中學 黃春木三重高中 李雅玲
斗六高中 張志祥臺中女中 蕭承先蘭陽女中 林琮舜
永平高中 莊郁麟大同高中 羅丹伶板橋高中 許家銘
板橋高中 張肇祥文華高中 李怡慧新莊高中 郭哲任
員林高中 王偲宇花蓮女中 吳一晉石碇高中 施威同
桃園高中 黃郁惠淡水商工 萬雅筑松山高中 張育甄
曉明女中 蔡秉修南山高中 許進玉華江中學 陸淑慧
崇光女中 林一琳陽明高中 林婉平復旦高中 史曜菖
衛理女中 李亮霆三義高中 陳倩紋小港高中 洪慧霖 

編者序 108高中歷史課綱中的臺灣史課題
2019年開始施行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簡稱108課綱),其社會領域高中歷史課綱的精神,構思「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主題安排略古詳今,空間推移由近及遠,採動態分域架構,各以臺灣、中國和世界為重點,強調分域間的互動」,而為區隔國中與高中學習和教學的差異,「普高歷史必修課程依時序選擇基本課題設計,透過歷史資料的閱讀和分析,培養學習者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素養。」新課綱期待學生從過去「核心能力」的訓練,轉變為「核心素養」的培養。
素養導向的設計迨無疑慮,惟在「基本課題」的選擇上就存有很大的討論空間。究竟哪些主題該選?在有限的時間下主題的來龍去脈是否能說得清楚?學生缺乏史實的先備知識能否理解這些主題?主題式教材恐會支離破碎難以實踐?類似的疑問在課綱擬定和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地被提出,但也經由嚴謹的程序尋求最大的共識。
以「108高中歷史課綱」的臺灣史來說,規劃「如何認識過去?」、「多元族群社會的形成」、「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現代國家的形塑」4個主題,主題下再設計「如何認識過去?」、「原住民族」、「移民社會的形成」、「經濟活動」、「山海文化」、「臺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等7個項目。項目之下再選定「誰的歷史?」等17則條目。和「101高中歷史課綱」第一冊比較,有不少條目是新增或整併擴增,例如如何認識過去?、我群界定、戰後來臺的各方移民、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動等條目。
新課綱期待這些和當代世界攸關的基本歷史課題,能藉由發現、理解,進而面對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但不論對學習者或傳授者來說,都具有一定的挑戰,以原住民族的課題來說,過去教科書大多只寫原住民族的分類和祭儀文化等知識點,現行課綱則希望探討我群如何界定?又族群如何被分類?及各時期原住民族所面臨的挑戰和回應等課題。為因應這些挑戰而有本論文集選編的構想,論文的選錄原則,主要是配合新課綱臺灣史課題裡的7個項目,及希望能呈現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經典論著。論文形式不拘泥於期刊論文,專書專章、研究回顧、書目導論都在選編之列,且在每篇論文之前先做簡單導讀,論文之後有延伸閱讀和重點掃描,期待讀者在閱讀後對這些課題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及更多元的看法。
本書依高中歷史課綱的7個項目,各選編2篇論文,總計收錄14篇論文,主題和論文選編原則的說明如下。
首先,在「如何認識過去?」主題下,要討論誰的歷史?誰留下的史料?誰寫的歷史?為了解這些歷史學的基本概念,本書選擇了陳芳明的〈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和周婉窈的〈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2篇論文,前者以鄭成功和施琅歷史評價的變遷,討論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的問題,期待能有科學和嚴謹歷史論證。後者擬透過「新」材料來探討它們可能呈現的臺灣島南端之社會圖景,並探討這些「新」材料對牡丹社事件所引發的問題,及提出新的或多元詮釋的可能。
其次,在「誰是原住民族?」主題下,要討論我群界定、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分類等課題,這是過去歷史教材較少被注意的問題,為此本書選擇陳偉智的〈自然史、人類學與臺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一個全球概念的地方歷史分析〉和詹素娟的〈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50)〉這2篇論文,藉此來了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是如何透過傳教士或人類學家在臺灣實踐,及消失的平埔族人到那裡去了?對本主題的認識極具參考價值。
再者,在「移民社會的形成」主題下,要討論各時期的移民,本書選錄許雪姬的〈導論:來去臺灣〉和戴寶村的〈移民臺灣:臺灣移民歷史的考察〉2篇論文,前者雖是《來去台灣》導論,但作者為此書寫臺灣移民史的輪廓和特色,並作詳實的研究回顧。後者則是講述漢人社會在臺灣建立和土著化的過程,並利用俗諺增添移民活潑生動的歷史圖像。
四是在「貿易與經濟的發展」主題下,要討論臺灣歷史上的經貿活動和土地問題,此主題在課本中的分量最龐大,對師生的負擔也最重,為此本書選擇陳國棟的〈臺灣歷史上的貿易與航運〉及林文凱的〈臺灣近代統治理性的形構:晚清劉銘傳與日治初期後藤新平土地改革的比較〉2篇論文,希望有助於完整經貿輪廓的建立,及以兩個時期土地改革事業比較為例,引領我們認識「臺灣近代化的開端」之論爭及內涵,使之進一步聚焦討論的可能。
五是在「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主題下,要討論原住民族的傳統祭儀、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動、文學和藝術等條目,本書選擇2篇論文都和多元的信仰有關,分別是吳學明的〈長老教會在臺灣傳教的處境〉和林美容的〈臺灣民間信仰的分類〉,前者有助於我們了解異文化相遇時是如何相互看待對方?又如何克服困境達到傳教目的。後者則讓我們有機會認識各種宗教和民間信仰分類的形成背景。
六是在「臺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主題下,要討論從地方到中央、國際局勢與臺灣地位等課題,本書選擇若林正丈的〈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和薛化元的〈國際法上二次大戰的結束與臺灣地位問題〉2篇論文,前者探討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和面向,後者協助我們從國際法上來認識「臺灣地位未定論」的歷史背景,及爭議所在。
最後,在「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主題下,要討論日治時期到戰後的人權和政治社會運動。本書選擇陳翠蓮的〈菁英與群眾:文化協會、農民組合與臺灣農民運動〉和蘇瑞鏘的〈強人威權黨國體制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2篇論文,前者有助於我們認識菁英階層在農民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顛覆傳統對農民的看法;後者則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強人威權黨國體制」和白色恐怖間的關係,及重新思考兩蔣在臺灣歷史上的定位。

目次

編者序 108高中歷史課綱中的臺灣史課題/陳鴻圖

如何認識過去? 
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陳芳明
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周婉窈

誰是原住民族? 
自然史、人類學與臺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一個全球概念的地方歷史分析/陳偉智
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50)/詹素娟

移民社會的形成 
導論:來去臺灣/許雪姬
移民臺灣:臺灣移民歷史的考察/戴寶村

貿易與經濟的發展
臺灣歷史上的貿易與航運/陳國棟
臺灣近代統治理性的形構:晚清劉銘傳與日治初期後藤新平土地改革的比較/林文凱

多元信仰與祭祀活動
長老教會在臺灣傳教的處境/吳學明
臺灣民間信仰的分類/林美容

臺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若林正丈
國際法上二次大戰的結束與臺灣地位問題/薛化元 

追求自治與民主的軌跡 
菁英與群眾:文化協會、農民組合與臺灣農民運動/陳翠蓮
強人威權黨國體制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蘇瑞鏘

書摘/試閱

導讀:〈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
陳鴻圖
歷史是什麼?英國史家卡爾(E. H. Carr)在1961年提出「何謂歷史?」(What is History?)討論歷史的本質、因果等議題後,就一直被熱烈討論,但也似乎也沒有標準答案。歷史是來自過去的聲音、是人類經驗的傳承、是個人或是群體的記憶等等是較常見到的說法。
一般認為歷史有「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二層意義。「歷史事實」趨近「實質概念」,是指過去發生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是「歷史事實」,而是史家告訴我們的「事實」;「歷史解釋」是指對過去發生的事情之理解與表述。
要理解歷史這兩層意義,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是很好的觀察途徑,鄭成功歷史評價的變遷即是絕佳例子。1661年,鄭成功率軍取道鹿耳門攻打荷蘭人,這一役扭轉臺灣的歷史命運,讓孤懸海外的彈丸之地丕變成為日後四百年國族紛擾的焦點。鄭成功雖然打敗荷蘭人,然「反清復明」的國族大業並不順利,嫡長子鄭經的表現也令人失望,國事家事對他來說並「不成功」,讓他來臺第二年即鬱憤而死,但他的歷史評價在17世紀以後的中國卻是無與倫比。
除抗清驅荷外,鄭成功在民間也流傳不少事蹟,但是他所投射的多重歷史形象便值得我們注意,從「鄭逆」到「民族英雄」、從「人」到「神」,從清朝到1949年後的「兩個中國」,甚至日本,都緊緊掌握這位騎鯨英雄的解釋權。
陳芳明這篇〈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考察鄭成功和施琅歷史評價的變遷,特別注意到有權力者如何詮釋鄭成功,及中共史家如何替施琅翻案。題文中的「反思」,一來是提醒我們要注意在歷史人物的翻案過程中,政治性的解釋往往大過於歷史事實本身的意義;其次,也教導我們應該從什麼立場來評價歷史人物,以避免歷史為政治服務,又如何建立臺灣自己的史觀;再者,如何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原住民看待鄭成功的視角應該和傳統史書的紀錄不一樣,也不應該一樣;最後,就學習者的立場來說,學會尊重多元的歷史記憶和看待不同的歷史解釋,比記得歷史事實還更具意義,也才是歷史學習的目的。

【延伸閱讀】

1.陳惠珠,〈從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看學生的學習〉,《清華歷史教學》23,2014.6,頁113-124。

2.林于庭,〈戰後吳鳳形象的再建構與集體記憶的塑造(1945-1988)〉,《臺灣史學雜誌》25,2018.12,頁58-107。


重點掃描

一、歷史人物評價與現實政治的關係
1.中國的臺灣史研究:
1980年以前:以鄭成功為主。
1980年以後:隨著中美外交關係正常化,轉向重視施琅的地位。
屬於官方主導、被動的歷史研究。

2.臺灣的臺灣史研究:
1980年後蓬勃發展,以民間為中心自發性的研究。

二、神格化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1.效忠明室的忠臣形象
康熙皇帝表揚鄭成功為明室忠臣;沈葆楨尊鄭成功為「延平郡王」。

2.民族英雄
20世紀初中國革命時,配合孫中山「驅逐韃虜」的宣傳口號。
1937年抗日戰爭的爆發,象徵反抗日本、收復臺灣的決心。

三、人格分裂的鄭成功
1.臺灣國民黨政權
重視奉明朝為正朔、恢復中原的志向。
→暗示國民黨仍代表中國,合理「反攻大陸」的政策。

2.中共政權
強調驅逐荷蘭人側面。
→反抗美國帝國主義,解放臺灣。

3.日本人
肯定鄭成功的日本血統,視為為第一位遠征臺灣的日本後裔。
→1895年日本取得臺灣時,日本人也有「收復先人土地」之說。

四、為滿清政權辯護的中共
1.不能過度讚美鄭成功的抗清行動,否則等於變相承認國民黨反共立場。
2.解釋滿清統一臺灣的必然性
順應中華民族,多元民族統一的歷史趨勢。
穩定臺灣海峽兩岸社會經濟的發展。

五、施琅評價的反轉
1.身為康熙的代理人,從「叛徒」到與鄭成功平起平坐。
2.為了肯定施琅,開始調整鄭成功的地位
出現鄭成功跋扈、刻薄的形象,施琅就成為「為父、兄復仇」、「事親孝悌」的人物。

六、對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
1.跳脫滿清政府、日本政府、國民黨、中共,這種統治者利益出發的觀點。
2.這段歷史的重點,在於當時的臺灣人民接受了什麼政治、經濟制度,實際生活的景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490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