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優惠價
:87 折 167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旨在梳理劉克莊的學術背景,即他與南宋各主要學術派別的關係,進而凸現其學術旨趣和思想底蘊。在對劉克莊產生過影響的學術派別中,盛行于莆田的艾軒理學和鄭氏史學處於其學術淵源的核心;次之是莆田地區的林、方、陳三家學術。莆田學術文史並重的風範鑄就了劉克莊學術的基本風貌。在此基礎上,作者結合理學獨尊的歷史語境和南宋的學術特點,揭示了劉克莊的詩學思考的社會意義。
作者簡介
王宇,內蒙古五原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于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文學批評史、古代文學。主要著作有《謝胱江淹集》(合著,臺灣錦繡出版社,1997年);《全元散曲廣選新注集評》(合著,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艾軒學術:劉克莊的思想根柢和學術基石
第一節 艾軒先生林光朝的學術思想
第二節 劉克莊的家學和幼年師承
第三節 艾軒學術對劉克莊的深遠影響
第二章 鄭氏學術:劉克莊的史學淵源和文學底蘊
第一節 湘鄉先生鄭厚的學術風格
第二節 夾漈先生鄭樵的史學成就
第三節 劉克莊與鄭氏學術的淵源關系
第四節 二鄭學術對劉克莊的影響
第三章 劉克莊與莆田學術:儒文并重的學術土壤
第一節 林氏學術
第二節 方氏家學
第三節 陳氏學術
第四章 劉克莊與程朱理學:學術的親近與疏離
第一節 劉克莊與朱熹高弟的交游
第二節 劉克莊與程朱理學中人的密切交往
第三節 師事大儒真德秀
第四節 劉克莊對程朱理學的接受與批判
第五章 劉克莊對南宋各派學術的泛觀廣接
第一節 與事功學派的多重師承關系
第二節 陸氏學術的濡染
第三節 與南軒、東萊及其他學派的交游
第四節 南宋各學派學術旨趣的異同及劉克莊的整合之勢
第六章 劉克莊的詩學思考
第一節 “性情”說及其對真德秀“世教民彝”說的超越
第二節 折衷辯證的詩學理路
第三節 兼容并蓄的批評范式
參考文獻
第一章 艾軒學術:劉克莊的思想根柢和學術基石
第一節 艾軒先生林光朝的學術思想
第二節 劉克莊的家學和幼年師承
第三節 艾軒學術對劉克莊的深遠影響
第二章 鄭氏學術:劉克莊的史學淵源和文學底蘊
第一節 湘鄉先生鄭厚的學術風格
第二節 夾漈先生鄭樵的史學成就
第三節 劉克莊與鄭氏學術的淵源關系
第四節 二鄭學術對劉克莊的影響
第三章 劉克莊與莆田學術:儒文并重的學術土壤
第一節 林氏學術
第二節 方氏家學
第三節 陳氏學術
第四章 劉克莊與程朱理學:學術的親近與疏離
第一節 劉克莊與朱熹高弟的交游
第二節 劉克莊與程朱理學中人的密切交往
第三節 師事大儒真德秀
第四節 劉克莊對程朱理學的接受與批判
第五章 劉克莊對南宋各派學術的泛觀廣接
第一節 與事功學派的多重師承關系
第二節 陸氏學術的濡染
第三節 與南軒、東萊及其他學派的交游
第四節 南宋各學派學術旨趣的異同及劉克莊的整合之勢
第六章 劉克莊的詩學思考
第一節 “性情”說及其對真德秀“世教民彝”說的超越
第二節 折衷辯證的詩學理路
第三節 兼容并蓄的批評范式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