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從中古音方言層重探《切韻》性質─《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研究
滿額折

從中古音方言層重探《切韻》性質─《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研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文討論重點是有關《切韻》內涵,《切韻》究竟是單一的金陵音或洛陽音還是綜合的音系?若是綜合音系則其中又有哪些成分?這是漢語語言史上一個相當重要課題。由文獻與學者討論,我們目前至少已知《切韻》有金陵與鄴下(洛陽)兩個方言層次,然則此為顏之推等八人「我輩數人,定則定矣。」的論韻成果。身為《切韻》作者的陸法言,對《切韻》的貢獻又是如何?與論韻前賢相較,陸氏在長安活動最久,長安音的成分是否因由陸法言帶入《切韻》?業師梅廣先生提出了此一研究要點:陸法言既為《切韻》作者不可能僅僅只從事紀錄和整理工作,必然對《切韻》有特殊的貢獻,此一關鍵應是帶入長安音成份,使《切韻》音系更能全面表現當時的語言實況。本文即藉由《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的比較尋繹《切韻》中所含的長安音部分。

本論文共分七章,緒論簡介了研究動機、方法、材料與問題重要性,並介紹音義著作的相關資料。第二章利用目前學者研究相關課題分別討論南北著作特徵與南北方言特徵,並找出長安音特徵作為比較三書音韻的參考基準。第三章討論有關三書方言資料與音系性質,說明《切韻》、《玄應音義》、《慧琳音義》三書提及方言材料的性質與來源。並就《玄應音義》紀錄南北方音異同,檢視《切韻》、《慧琳音義》所用方言,分析南北方言差異與音韻遞嬗之跡。第三章至第五章則就個別長安音特徵音變論三書異同,由「濁音清化」、「濁上變去」、「尤侯唇音讀入虞模韻」等相關聲調韻音變研究,發現在《切韻》中這些音變已經開始,是其中帶有長安音成份的證據。並就三書比較可見《切韻》音系與《玄應音義》音系相當接近,而《慧琳音義》音系則相去較遠,與三書所擇取的方言範圍或標準語的變化有關。第六章以《玄應音義》、《慧琳音義》所提及南北方言乃至關中特有方言詞彙為基礎,比對《切韻》中所收錄的詞項與用以釋文的詞彙,發現其中確實有關中方言詞,正是陸法言所帶入《切韻》的長安方言部份。詞彙研究另一部份,則藉由三書比較觀察長安方言詞在唐代的變化,有些俗語用法漸次取代了舊的用法成為當代標準語,有些則與舊詞音義互相融合成新的音義,呈現不同面貌。第七章為結論。

作者簡介

周玟慧君,臺灣大學92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本論文由梅廣教授指導。

目次

序論
1.1 研究動機
1.2 研究對象
1.2.1 《切韻》
1.2.1.1 《切韻》著作背景
1.2.1.2 《切韻》性質考
1.2.1.2.1 前說檢討
1.2.1.2.2 兩類主要問題
1.2.1.2.2.1 文獻論證
1.2.1.2.2.2 分類問題
1.2.2 兩本音義
1.2.2.1 作者
1.2.2.1.1 玄應法師
1.2.2.1.2 慧琳法師
1.2.2.2 音義著作背景
1.2.2.3 內容梗概及編纂體例
1.2.2.4 語音基礎
1.3 研究取徑與方法
第二章 中古相關方言特徵
2.1 前人研究綜論
2.1.1 研究內容簡介
2.1.2 與《切韻》音系比較問題
2.2 三書方言資料比較
2.2.1 三書方言資料考
2.2.1.1 《切韻》
2.2.1.2 《玄應音義》
2.2.1.3 《慧琳音義》
2.2.2 三書方言特徵比較
2.3 中古方言特徵
2.3.1 金陵與鄴下
2.3.2 長安音
第三章 全濁聲母清化
3.1 「濁音清化」文獻回顧
3.1.1 歷史演變
3.1.1.1 秦漢萌芽期
3.1.1.2 唐五代發展期
3.1.2 歷史比較研究
3.2 三書濁音清化現象比較
3.2.1 由三書比較看唐代清化類型
3.2.1.1 《切韻》濁音清化現象
3.2.1.2 二音義濁音清化比較
3.2.1.3 與梵漢對音比較
3.2.2 三書清化異同比較
第四章 濁上歸去與濁音清化
4.1 前人研究述評
4.1.1 文獻回顧
4.1.2 前說檢討
4.2 兩音變演變模組
4.2.1 「濁上歸去」與「濁音清化」演變模組
4.2.2 以前人研究資料驗證
4.3 三書兩音變比較
4.3.1 三書音變比較
4.3.2 三書自由變讀類型驗證
4.3.3 由三書音變資料比較三書音系基礎
第五章 尤侯唇音變化
5.1 前人研究述評
5.1.1 文獻回顧
5.1.2 《慧琳音義》尤侯讀音入虞模辨正
5.2 三書音變情況
5.2.1 三書尤侯與虞模韻唇音字接觸情況
5.2.2 諧聲系列比較
5.2.3 三書音變比較
5.3 由三種音變綜論三書性質
5.3.1 《慧琳音義》性質
5.3.2 《切韻》與《玄應音義》比較
第六章 三書詞彙考
6.1 《切韻》中的古今方俗詞彙
6.1.1 地理詞
6.1.2 南北方言詞
6.1.3 俗語
6.2 由三書比較看詞義演變
第七章 結論
7.1 研究成果
7.1.1 長安方音的特徵
7.1.1.1 聲韻方面
7.1.1.2 詞彙方面
7.1.2 《切韻》具長安音成份
7.2 研究意義
引用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