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一本輕鬆讀完的臺灣小史!
從史前時代到清朝,從日本時代到臺灣解除戒嚴。本書用最簡短的文字,簡述臺灣史的輪廓,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輕鬆掌握臺灣歷史的主要發展脈絡。
本書六個章節,將臺灣歷史大致分為五個時代段落,從史前時代,歷經大航海時代、清朝和日本時代,一直到戰後臺灣解嚴,依照時間的順序,簡述臺灣歷史。並依照臺灣多變且特殊的地理環境,獨立一章,描寫各個區域的獨特歷史發展概況。
精美彩色的插圖,每張圖都是一則臺灣史小常識。章節末頁並附上大事記年表,讓讀者輕鬆掌握臺灣史上的大事件。
※最簡短、最輕鬆、最好讀的臺灣史
※圖文並茂,每張圖都是一則臺灣歷史小故事
※第一本從區域地理環境的角度看臺灣史
從史前時代到清朝,從日本時代到臺灣解除戒嚴。本書用最簡短的文字,簡述臺灣史的輪廓,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輕鬆掌握臺灣歷史的主要發展脈絡。
本書六個章節,將臺灣歷史大致分為五個時代段落,從史前時代,歷經大航海時代、清朝和日本時代,一直到戰後臺灣解嚴,依照時間的順序,簡述臺灣歷史。並依照臺灣多變且特殊的地理環境,獨立一章,描寫各個區域的獨特歷史發展概況。
精美彩色的插圖,每張圖都是一則臺灣史小常識。章節末頁並附上大事記年表,讓讀者輕鬆掌握臺灣史上的大事件。
※最簡短、最輕鬆、最好讀的臺灣史
※圖文並茂,每張圖都是一則臺灣歷史小故事
※第一本從區域地理環境的角度看臺灣史
作者簡介
石文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研究聚焦於大約十六至十八世紀左右這段期間的臺灣歷史。
陳怡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日本時代臺灣社會史。
蔡承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中研院臺史所訪問學員、臺師大兼任講師。研究領域為清代臺灣史、農業史、技術史、環境史。
蕭軒竹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組人員。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研究興趣為十六至十七世紀西屬菲律賓的社會經濟史。
謝仕淵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兼組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關注臺灣運動文化史、物質文化史等課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研究聚焦於大約十六至十八世紀左右這段期間的臺灣歷史。
陳怡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日本時代臺灣社會史。
蔡承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中研院臺史所訪問學員、臺師大兼任講師。研究領域為清代臺灣史、農業史、技術史、環境史。
蕭軒竹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組人員。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研究興趣為十六至十七世紀西屬菲律賓的社會經濟史。
謝仕淵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兼組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關注臺灣運動文化史、物質文化史等課題。
名人/編輯推薦
臺灣歷史從數萬年前的史前文化到近代全球化的發展,其間臺灣社會曾經歷多次跌宕起伏。在這些衝突與洗煉過程中,不但沒有讓臺灣文化消失,反而為臺灣社會帶來愈發光彩多樣的風貌,讓臺灣文化發展出自己的主體性,突顯出臺灣人的包容度與適應潮流的韌性。
向下紮根、走向國際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並行的兩大核心目標,因此在致力推廣臺灣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本會也不忘竭力深耕本土文化,建立大眾對於本土文化的認識與認同。早在二○○三年時本會就曾經委請學者專家編纂臺灣歷史辭典,以供學者及民眾讀臺灣史時查詢參酌。本會也相當樂見所屬機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這本《簡明臺灣圖史》,從自然環境、政治發展、人文風土等多方面提綱挈領地引導民眾感受臺灣史的脈動,化浩繁的歷史資料為簡要的圖文與列表,讓民眾得以無負擔地學習臺灣歷史。
身為現代臺灣人,我們毋須經歷前人所走過的歷史風浪,就能享有多元融合文化的洗禮,但是我們自有我們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希望讀者們能夠藉由閱讀這本臺灣史,感受先人面對挑戰的勇氣與智慧,並從中獲得啟發、以史為鑑,除了要避免重蹈歷史的錯誤,更應該學會用包容的精神、開創的勇氣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盛治仁
有文字記載的臺灣歷史時間並不長,但進步的速度卻非常快,在短短不到四百年內,奇蹟似地蛻變為今日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在經濟上,它原本屬於自足型態,但自一六二四年荷人領臺後,由轉口貿易進而為農商連體,確立本土主體經濟,其後成長迅速,如今已蛻變為工商繁榮的高科技國家之一,傲視東亞。在政治上,它經歷了五個時期的外來政權高壓統治後,近年來卻和平地產生第一個華人民主國(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這是人類文明史的奇蹟之一。為什麼?可能與臺灣的地理特性與歷史遭遇有關。
首先,臺灣位於東亞島弧中點,控東亞航線之樞紐。海洋是隔離島民的天塹,也是與世界交通的大道,在一六二四年以前,臺灣基本上是孤島,因而相對落後,然而,自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入臺後,即引進重商政策,以航海貿易立國,臺灣開始迅速發展。
其次,臺灣具有多樣的地形與氣候,乃一農業天國。本島中央山脈南北綿亙,地勢陡峭,又由於北回歸線正好經過臺灣的中部,因此平地南部屬於熱帶、北部屬於亞熱帶,而山區因地勢高聳而有溫帶、寒帶之分。獨特的多樣化地形與氣候,提供多樣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自一六三○年代荷蘭人發展農業後,以糖、米為主的產業成為長期的經濟支柱。至於山區則有茶葉、樟腦以及溫帶、寒帶蔬果等特產,自十九世紀後亦陸續登場。因此,臺灣農產品之豐饒與多樣性,世所罕見。至二次大戰後,因人口之激增,經濟重心又逐漸轉向工業,如今已成為高科技工業國家了。
然而,臺灣的歷史命運則十分坎坷。在十七世紀之前,原住民並未建立國家組織以自衛,因此強權覬覦,政權頻頻易手,計有:荷蘭與西班牙、鄭氏王朝、清朝、日本、中華民國,因而臺灣政治、文化史也呈現斷裂性,難以進行累積性的、高層次的發展。然而,自另一角度看,臺灣也因而得以吸收多樣先進的文化,因而得以迅速地、跳躍性地進步。如今,臺灣已吸收多種文化為重要遺產,即在原住民文化之上,添加中國、日本及歐美等文化,塑造成一閃閃發光、小而美之精品。
遺憾的是,一般人並不甚瞭解臺灣歷史文化的獨特性與珍貴價值,除了因過去本土教育未受重視外,欠缺展示臺灣歷史與相關文物的適當空間亦是一因。臺灣歷史博物館之成立,可說提供一個完整的展示舞臺,當可彌補缺憾。為此,館方特別規劃一常設展區,以圖文互證的方式提供簡明臺灣史的演變架構,一方面讓民眾可獲快覽之便,一方面提供進一步探討臺灣史之基本認識。本人有幸先睹為快,樂為之序,並期待國人踴躍參觀,融入臺灣歷史的洪流中,與先人親密對話,並激出再創新局之使命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黃富三
近年臺灣史研究逐漸獲得各方關注,本館向來以成為臺灣歷史研究資源中心自許,除了希望能整合、典藏珍貴的臺灣史料及文物,我們從沒忘卻做為一個博物館應負的社會教育使命。為了讓更多人能夠體會、了解讀歷史的樂趣,本館從籌備處時期開始就不斷透過研究發表、書籍編纂、展覽及教育活動等方式,希望讓臺灣史變得更有趣,以提高民眾學習臺灣史的興趣,喚起更多人對於這塊領域的重視,讓歷史不再是對大眾遙不可及的廟堂之學,而是成為民主社會中的公共論壇,讓每個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
本館推出這本《簡明臺灣圖史》,編纂宗旨並不是要讀者去記住歷史上的大小事件細節,而是希望提供民眾一本臺灣史導讀書籍,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整體的臺灣歷史文化與常民生活演變。本書編排以時間為軸,運用了簡明的文字,藉由文物藏品以及相關史料的圖像活化歷史場景,讓讀者有更清晰的歷史想像,統整的年表則協助讀者了解臺灣歷史演變與歷史潮流脈動。
我常說,臺灣歷史是以臺灣這塊土地為舞臺,各個年代先來後到的臺灣人為主角,在互動交流下共同建構的屬於臺灣人的故事。身為臺灣人,你我有幸參與到這個美麗之島上歷史發展的進程,這個故事仍處進行式持續演進中,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身為故事主角之一的你我,找到屬於我們自己在這個故事、這個時代中的角色定位,承先啟後,為這個故事再添精采的一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呂理政
向下紮根、走向國際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並行的兩大核心目標,因此在致力推廣臺灣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本會也不忘竭力深耕本土文化,建立大眾對於本土文化的認識與認同。早在二○○三年時本會就曾經委請學者專家編纂臺灣歷史辭典,以供學者及民眾讀臺灣史時查詢參酌。本會也相當樂見所屬機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這本《簡明臺灣圖史》,從自然環境、政治發展、人文風土等多方面提綱挈領地引導民眾感受臺灣史的脈動,化浩繁的歷史資料為簡要的圖文與列表,讓民眾得以無負擔地學習臺灣歷史。
身為現代臺灣人,我們毋須經歷前人所走過的歷史風浪,就能享有多元融合文化的洗禮,但是我們自有我們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希望讀者們能夠藉由閱讀這本臺灣史,感受先人面對挑戰的勇氣與智慧,並從中獲得啟發、以史為鑑,除了要避免重蹈歷史的錯誤,更應該學會用包容的精神、開創的勇氣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盛治仁
有文字記載的臺灣歷史時間並不長,但進步的速度卻非常快,在短短不到四百年內,奇蹟似地蛻變為今日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在經濟上,它原本屬於自足型態,但自一六二四年荷人領臺後,由轉口貿易進而為農商連體,確立本土主體經濟,其後成長迅速,如今已蛻變為工商繁榮的高科技國家之一,傲視東亞。在政治上,它經歷了五個時期的外來政權高壓統治後,近年來卻和平地產生第一個華人民主國(The first Chinese democracy)。這是人類文明史的奇蹟之一。為什麼?可能與臺灣的地理特性與歷史遭遇有關。
首先,臺灣位於東亞島弧中點,控東亞航線之樞紐。海洋是隔離島民的天塹,也是與世界交通的大道,在一六二四年以前,臺灣基本上是孤島,因而相對落後,然而,自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入臺後,即引進重商政策,以航海貿易立國,臺灣開始迅速發展。
其次,臺灣具有多樣的地形與氣候,乃一農業天國。本島中央山脈南北綿亙,地勢陡峭,又由於北回歸線正好經過臺灣的中部,因此平地南部屬於熱帶、北部屬於亞熱帶,而山區因地勢高聳而有溫帶、寒帶之分。獨特的多樣化地形與氣候,提供多樣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自一六三○年代荷蘭人發展農業後,以糖、米為主的產業成為長期的經濟支柱。至於山區則有茶葉、樟腦以及溫帶、寒帶蔬果等特產,自十九世紀後亦陸續登場。因此,臺灣農產品之豐饒與多樣性,世所罕見。至二次大戰後,因人口之激增,經濟重心又逐漸轉向工業,如今已成為高科技工業國家了。
然而,臺灣的歷史命運則十分坎坷。在十七世紀之前,原住民並未建立國家組織以自衛,因此強權覬覦,政權頻頻易手,計有:荷蘭與西班牙、鄭氏王朝、清朝、日本、中華民國,因而臺灣政治、文化史也呈現斷裂性,難以進行累積性的、高層次的發展。然而,自另一角度看,臺灣也因而得以吸收多樣先進的文化,因而得以迅速地、跳躍性地進步。如今,臺灣已吸收多種文化為重要遺產,即在原住民文化之上,添加中國、日本及歐美等文化,塑造成一閃閃發光、小而美之精品。
遺憾的是,一般人並不甚瞭解臺灣歷史文化的獨特性與珍貴價值,除了因過去本土教育未受重視外,欠缺展示臺灣歷史與相關文物的適當空間亦是一因。臺灣歷史博物館之成立,可說提供一個完整的展示舞臺,當可彌補缺憾。為此,館方特別規劃一常設展區,以圖文互證的方式提供簡明臺灣史的演變架構,一方面讓民眾可獲快覽之便,一方面提供進一步探討臺灣史之基本認識。本人有幸先睹為快,樂為之序,並期待國人踴躍參觀,融入臺灣歷史的洪流中,與先人親密對話,並激出再創新局之使命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黃富三
近年臺灣史研究逐漸獲得各方關注,本館向來以成為臺灣歷史研究資源中心自許,除了希望能整合、典藏珍貴的臺灣史料及文物,我們從沒忘卻做為一個博物館應負的社會教育使命。為了讓更多人能夠體會、了解讀歷史的樂趣,本館從籌備處時期開始就不斷透過研究發表、書籍編纂、展覽及教育活動等方式,希望讓臺灣史變得更有趣,以提高民眾學習臺灣史的興趣,喚起更多人對於這塊領域的重視,讓歷史不再是對大眾遙不可及的廟堂之學,而是成為民主社會中的公共論壇,讓每個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
本館推出這本《簡明臺灣圖史》,編纂宗旨並不是要讀者去記住歷史上的大小事件細節,而是希望提供民眾一本臺灣史導讀書籍,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整體的臺灣歷史文化與常民生活演變。本書編排以時間為軸,運用了簡明的文字,藉由文物藏品以及相關史料的圖像活化歷史場景,讓讀者有更清晰的歷史想像,統整的年表則協助讀者了解臺灣歷史演變與歷史潮流脈動。
我常說,臺灣歷史是以臺灣這塊土地為舞臺,各個年代先來後到的臺灣人為主角,在互動交流下共同建構的屬於臺灣人的故事。身為臺灣人,你我有幸參與到這個美麗之島上歷史發展的進程,這個故事仍處進行式持續演進中,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身為故事主角之一的你我,找到屬於我們自己在這個故事、這個時代中的角色定位,承先啟後,為這個故事再添精采的一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呂理政
序
「臺灣固海上之荒島。」傳統漢人史家連橫在著名的《臺灣通史》的序文上,開宗明義便這樣描述臺灣。
然而,遠古的臺灣,並非一直是座海島。隨著地殼的運動、長期的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海洋水位的升降,臺灣有時與大陸相連成一體,有時又懸隔成一孤島。
根據研究,臺灣與大陸最近一次被海峽隔開,大約發生在一萬多年前,也就是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前後的事。
雖然,史前人類在臺灣的活動,最早可溯自兩、三萬年前的「左鎮人」,以及位於臺東,代表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遺址。但若考慮海島地理條件的形成,及其對日後臺灣歷史所發生的根本性影響,我們不妨說,一萬多年前冰河時期的結束,全球海平面上升,這既形成了臺灣海峽,也形成了臺灣「歷史」的新開端。
形成海島後的臺灣,一方面鄰近大陸,易於往來,另一方面又是親潮與黑潮南下北上兩道洋流的交會之地,所以不但沒有孤島的封閉性,反而可藉洋流與季風之便,北往琉球、日本,南下菲律賓、馬來西亞與中南半島等地,得到更廣大的活動場域。
有些學者認為,正因有這樣的好條件,使臺灣成為古代人類從大陸地區逐步遷徙至大洋洲諸島的重要跳板。這支從臺灣出發,綿延擴展超過一千公里的遷徙族群,即我們現在稱為南島語族的祖先。而留居於臺灣的各部族原住民,也因這樣的地理條件,常與海外世界保持接觸,因而保有較強的文化適應能力與多元性的傾向。
即使到了近代,世界海洋商貿活動興起,臺灣比鄰大陸,又不受明朝海禁制約,面向大陸不穩定之局勢時可進可退,能不受波及,且可成為南來北往的航線樞紐,具有如此優良地理條件之臺灣,逐漸引來外商與東西方各海上強權的注意,也因此而登上世界商貿舞臺。
從歷史發展來看,十六世紀以來的臺灣,無論是早期的海盜私商,或者後來的荷蘭與西班牙,乃至鄭成功的入主,以及十九世紀末日本的入侵,無不著眼於臺灣在地理與地緣上的特殊價值,因而也左右了臺灣四百多年的歷史面貌。
如今我們可以理解,清朝派施琅攻克臺灣後,施琅力主將臺灣納入版圖,所持理由即為:「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他的意思,簡單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臺灣一地,雖屬孤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在地緣政治的防衛觀念下,清廷開始經營臺灣,設置官方行政機構。
就在清朝完成其行政建制後不久,一場規模龐大的「移民運動」發生了。僅在十八世紀間,便有超過百萬以上的漢人先後移入。這種為墾拓而來臺灣定居的移民,論其規模,幾乎跟同時間歐洲白人移入美國的情形相當。這樣自發性且長時間的大規模跨海遷徙,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不但寫成了臺灣歷史極為特殊的一頁,也形塑了臺灣社會充滿開創性與草莽性的特色。
憑藉自發性的漢人移民之力,篳路藍縷,辛勤墾拓,兩百多年來,一路把臺灣從荒蕪之地轉成遍地良田,而各種社會組織與產業活動也隨之興旺擴展。到了十九世紀末,在史家連橫眼中,臺灣已是「百事俱作,氣象一新」的寶地了。
然而,地理條件與地緣關係仍主導著臺灣歷史。甲午一戰,臺灣割讓,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代。這五十年是歷史發展的大變局,臺民遭新興職殖民政府統治、差別待遇,但在殖民管制下,臺灣同時也經歷了一場現代化的社會轉型過程,無論基礎建設、產業或教育都有大幅的進步。其中苦樂悲喜,五味交雜,真是一言難盡。
二戰結束後,日本歸還臺灣。緊接著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往後數年,世界局勢又驟變。
分別由美、蘇主導的兩大國際集團,開始冷戰對峙。臺灣因處於東亞島鏈的核心位置,亦不能不捲入其中,歸入美方陣營,成為東亞圍堵防線中的重要一員。這一國際形勢,竟也左右了之後六十餘年的臺灣歷史發展。
直至上世紀七○年代,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臺灣成長極受世界矚目,歷史的轉向也開始露出曙光。八○年代,臺灣的高雄港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貨櫃運輸港,九○年代以後更長時間保持在全球前三大的地位。冷戰結束後,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開始起跑,中國大陸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處此亞洲崛起的新局面,臺灣又再一次站上世運際會的關鍵舞臺了。
本書的寫作,範圍雖然涵蓋四百多年的臺灣史,以及更久以前的先民足跡,但形式上則盡量取其簡要,希望用極短的文字,配合豐富的圖片,以讀者一日之內即可通讀的篇幅,表達臺灣歷史的整體面貌。
這樣的敘述,首先面對的困難,就是如何選擇的問題。其中,先民辛勤墾拓的事蹟,以及社會、經濟等方面的變化,固然都應涉及,但在篇幅侷限下,則不求個別事件的詳細周全,而偏重從綿延的時間長河中,始於各地遺址考古發現,終於臺灣解嚴,掏洗影響全局的材料,匯成脈絡,以此重新審視歷史的意義。
歷史不斷累積向前,世局也不斷推陳出新。面對新的世紀變貌,歷史就是最好的嚮導。如果這本小書讓讀者不僅看到過去,也能順其脈絡而對未來產生自信與勇氣,那就是本書最大的成功了。
然而,遠古的臺灣,並非一直是座海島。隨著地殼的運動、長期的全球氣候變遷,以及海洋水位的升降,臺灣有時與大陸相連成一體,有時又懸隔成一孤島。
根據研究,臺灣與大陸最近一次被海峽隔開,大約發生在一萬多年前,也就是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前後的事。
雖然,史前人類在臺灣的活動,最早可溯自兩、三萬年前的「左鎮人」,以及位於臺東,代表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遺址。但若考慮海島地理條件的形成,及其對日後臺灣歷史所發生的根本性影響,我們不妨說,一萬多年前冰河時期的結束,全球海平面上升,這既形成了臺灣海峽,也形成了臺灣「歷史」的新開端。
形成海島後的臺灣,一方面鄰近大陸,易於往來,另一方面又是親潮與黑潮南下北上兩道洋流的交會之地,所以不但沒有孤島的封閉性,反而可藉洋流與季風之便,北往琉球、日本,南下菲律賓、馬來西亞與中南半島等地,得到更廣大的活動場域。
有些學者認為,正因有這樣的好條件,使臺灣成為古代人類從大陸地區逐步遷徙至大洋洲諸島的重要跳板。這支從臺灣出發,綿延擴展超過一千公里的遷徙族群,即我們現在稱為南島語族的祖先。而留居於臺灣的各部族原住民,也因這樣的地理條件,常與海外世界保持接觸,因而保有較強的文化適應能力與多元性的傾向。
即使到了近代,世界海洋商貿活動興起,臺灣比鄰大陸,又不受明朝海禁制約,面向大陸不穩定之局勢時可進可退,能不受波及,且可成為南來北往的航線樞紐,具有如此優良地理條件之臺灣,逐漸引來外商與東西方各海上強權的注意,也因此而登上世界商貿舞臺。
從歷史發展來看,十六世紀以來的臺灣,無論是早期的海盜私商,或者後來的荷蘭與西班牙,乃至鄭成功的入主,以及十九世紀末日本的入侵,無不著眼於臺灣在地理與地緣上的特殊價值,因而也左右了臺灣四百多年的歷史面貌。
如今我們可以理解,清朝派施琅攻克臺灣後,施琅力主將臺灣納入版圖,所持理由即為:「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他的意思,簡單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臺灣一地,雖屬孤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在地緣政治的防衛觀念下,清廷開始經營臺灣,設置官方行政機構。
就在清朝完成其行政建制後不久,一場規模龐大的「移民運動」發生了。僅在十八世紀間,便有超過百萬以上的漢人先後移入。這種為墾拓而來臺灣定居的移民,論其規模,幾乎跟同時間歐洲白人移入美國的情形相當。這樣自發性且長時間的大規模跨海遷徙,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不但寫成了臺灣歷史極為特殊的一頁,也形塑了臺灣社會充滿開創性與草莽性的特色。
憑藉自發性的漢人移民之力,篳路藍縷,辛勤墾拓,兩百多年來,一路把臺灣從荒蕪之地轉成遍地良田,而各種社會組織與產業活動也隨之興旺擴展。到了十九世紀末,在史家連橫眼中,臺灣已是「百事俱作,氣象一新」的寶地了。
然而,地理條件與地緣關係仍主導著臺灣歷史。甲午一戰,臺灣割讓,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代。這五十年是歷史發展的大變局,臺民遭新興職殖民政府統治、差別待遇,但在殖民管制下,臺灣同時也經歷了一場現代化的社會轉型過程,無論基礎建設、產業或教育都有大幅的進步。其中苦樂悲喜,五味交雜,真是一言難盡。
二戰結束後,日本歸還臺灣。緊接著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往後數年,世界局勢又驟變。
分別由美、蘇主導的兩大國際集團,開始冷戰對峙。臺灣因處於東亞島鏈的核心位置,亦不能不捲入其中,歸入美方陣營,成為東亞圍堵防線中的重要一員。這一國際形勢,竟也左右了之後六十餘年的臺灣歷史發展。
直至上世紀七○年代,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臺灣成長極受世界矚目,歷史的轉向也開始露出曙光。八○年代,臺灣的高雄港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貨櫃運輸港,九○年代以後更長時間保持在全球前三大的地位。冷戰結束後,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開始起跑,中國大陸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處此亞洲崛起的新局面,臺灣又再一次站上世運際會的關鍵舞臺了。
本書的寫作,範圍雖然涵蓋四百多年的臺灣史,以及更久以前的先民足跡,但形式上則盡量取其簡要,希望用極短的文字,配合豐富的圖片,以讀者一日之內即可通讀的篇幅,表達臺灣歷史的整體面貌。
這樣的敘述,首先面對的困難,就是如何選擇的問題。其中,先民辛勤墾拓的事蹟,以及社會、經濟等方面的變化,固然都應涉及,但在篇幅侷限下,則不求個別事件的詳細周全,而偏重從綿延的時間長河中,始於各地遺址考古發現,終於臺灣解嚴,掏洗影響全局的材料,匯成脈絡,以此重新審視歷史的意義。
歷史不斷累積向前,世局也不斷推陳出新。面對新的世紀變貌,歷史就是最好的嚮導。如果這本小書讓讀者不僅看到過去,也能順其脈絡而對未來產生自信與勇氣,那就是本書最大的成功了。
目次
推薦序
序章
第一章 早期的居民
最早的「臺灣人」
多樣的生活適應
貿易與碰撞
原住民傳說中的遠古歷史
第二章 異文化的相遇
荷蘭人在臺灣
雞籠山淡水洋
臺灣海域的強權競逐
十七世紀臺灣島內族群關係
第三章 唐山過臺灣
移民的黃金時代
交織的族群關係
第四章 地域社會與多元發展
信仰
海
平原:米與糖
丘陵:樟腦、客家人
城鎮:商業
後山
第五章 鉅變與新秩序
乙未割讓與鄉土保衛戰
近代統治與社會掌控
由部落原住民到高砂族
殖民經濟的建立
殖民地下的新人民
殖民都市與摩登生活
烽火歲月
第六章
邁向多元民主社會
戰爭結束與國民政府接收
冷戰下的臺灣
經濟起飛
解嚴與民主化
眾聲喧嘩
延伸閱讀書目
序章
第一章 早期的居民
最早的「臺灣人」
多樣的生活適應
貿易與碰撞
原住民傳說中的遠古歷史
第二章 異文化的相遇
荷蘭人在臺灣
雞籠山淡水洋
臺灣海域的強權競逐
十七世紀臺灣島內族群關係
第三章 唐山過臺灣
移民的黃金時代
交織的族群關係
第四章 地域社會與多元發展
信仰
海
平原:米與糖
丘陵:樟腦、客家人
城鎮:商業
後山
第五章 鉅變與新秩序
乙未割讓與鄉土保衛戰
近代統治與社會掌控
由部落原住民到高砂族
殖民經濟的建立
殖民地下的新人民
殖民都市與摩登生活
烽火歲月
第六章
邁向多元民主社會
戰爭結束與國民政府接收
冷戰下的臺灣
經濟起飛
解嚴與民主化
眾聲喧嘩
延伸閱讀書目
書摘/試閱
一、 早期的居民
依賴簡單的石器、陶器等工具而生活的史前人類,通常被想像成生活困難,環境危險,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維持生存。不過,這種想像,對氣候和自然條件皆優良的臺灣來說,也許可以稍有不同。
依照考古學者的研究,臺灣史前居民所食用的動、植物種類很多,只需用簡單的器具,便能以採集或捕獵等方式取得。這包括根莖類作物,還有魚類、獸類等肉品,另外也有取之不盡的林木可充作建築材料和生活器具。考古學家張光直曾將這種生活形態稱為「富裕的食物採集文化」。這種優越的生活條件,一方面讓人想起古代傳說中衣食富足、恬靜和樂的「無懷、葛天之民」,另一方面也為農業文化奠下基礎,以此支撐人口的逐步增長。
然而,最早的臺灣史前人類從哪來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從史前的氣候與地理狀況開始說起。
大約五萬年前,全球尚處於冰河時期,南北極的冰層結得既廣且厚,海面遠比今日為低,臺灣與亞洲大陸相連的土地也露出水面。從近年在臺灣海峽挖掘出該時期的鹿、牛化石,可以推測當時應有人類為狩獵而踏上臺灣的土地。到了距今一萬年左右,地球再次暖化,海面上升,慢慢淹沒陸地,臺灣成一海島。此後的人類便只能透過船隻往來兩地了。
但隨著海水上升,人類的海上活動能力也逐漸加強。此時的海洋不但未將臺灣孤立,反而成為一種新的聯繫通道,使臺灣繼續與遠方的地區保持頻繁的文化互動。
海島的臺灣,不但是史前人類尋求適當居所的落腳地,似乎也是族群向外遷徙的關鍵中繼站。有些學者認為,整個大洋洲地區,人數多達兩億五千萬的南島語族,其逐步擴散的起始地,就是臺灣。可見透過島嶼間的海上交通,臺灣與數千公里外的住民,也能間接產生文化連結,這種開放的地理與人文特性,實在是世界其他地方所少見。
最早的「臺灣人」
人類文化的最初階段,我們稱為舊石器時代。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都沒有發現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遺留證據。到了一九七一年,在臺南左鎮菜寮溪附近,發現距今約二至三萬年的人頭骨片和牙齒化石。這是臺灣島內至今發現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現代人(智人)種(Homo sapiens),學者將之命名為「左鎮人」。
由於這次的考古發掘,並未伴隨文化遺物的出土,所以我們無法推想當時左鎮人的生活樣貌。不過,一百多公里外的臺東長濱的八仙洞遺址,倒是提供了很多寶貴資料,讓我們可以想像臺灣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生活樣貌。與左鎮人相反的,八仙洞遺址雖未發現人骨,但史前文物卻相當豐富,包括各種石器、漁獵工具、火堆餘燼等。這是臺灣目前年代最早的遺址,考古學家稱其內容為「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的居民以採集和漁獵為生,知道用火,但尚無農業,也無製陶技術,居住在天然的山洞中,其活動時間可上溯距今二~三萬年前。
多樣的生活適應
距今六千年前,居住在東亞大陸南方沿海的居民,乘船來到臺灣。透過這些新移民,臺灣的史前文化也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考古學家稱這些新移民文化為「大坌坑文化」。實際上,這一時期的新文化分布極廣,各處都有型態接近的遺址被發現。不過,大坌坑文化除了是臺灣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性文化外,有部分學者認為,它也是臺灣原住民,以及「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先祖。
新石器時代的臺灣,農業逐漸成為生活的重心。這時期的遺址中,開始出現大量的石鋤、石刀等農具。農作物除根莖類的芋頭、薯蕷外,水稻、小米的種植也在距今近五千多年前開始出現。且隨著農耕經驗的累積,當時可能已發展出篩選稻種的技術。
穩定的農耕定居生活,使工具製造技術得到發展,改造環境的能力也進一步加強,這便支撐了人口的增加,於是,臺灣的史前住民開始離開濱海,轉向內陸擴張。一批批的遷徙者建立起一個個新聚落,其足跡遍布全臺,甚至抵達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山地區。這樣的遷徙,同時也促成島內各族群的廣泛接觸。
如果想為這廣泛接觸的時代找到一項象徵物,那大概就是玉器了。雖然玉器原料只生產於臺灣東部,但史前玉器卻廣布於全臺各地的遺址中。即使陡峻如中央山脈或雪山山脈,也無法阻隔玉器隨族群的交往互動而向外擴散。可見史前住民彼此往來互動的情形,遠較我們今天想像的還要廣泛熱鬧。
貿易與碰撞
距今約二千多年前,臺灣正式進入了「鐵器時代」。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可以臺北八里的十三行遺址為例。此處出土的煉鐵遺跡,使我們知道當時住民已有製作鐵器的能力,而各種農耕、狩獵的工具,不再只是石器、木器,也開始出現效率較高的鐵器。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臺灣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出土大量銅器的遺址。臺灣的物質文化,似乎是跨過了銅器時代,直接從石器時代一躍而進入鐵器時代。
鐵器的使用,象徵物質文化抵達另一個新的里程碑。鐵器以外,人們使用的陶器種類越來越多,往日以自然世界為核心的生活,似乎逐漸向一個新的器物世界靠攏。人們開始在宗教、美感,還有社會組織與階級等方面,對器物賦予更複雜的意義。
在鐵器時代的遺址裡,我們發現許多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琉球,甚至東南亞等地區的陶器、瓷器、銅錢、玻璃,以及金屬等製品。這些物品是海洋遠距貿易交流的成果,更是臺灣早期與多元異文化頻繁交流的歷史紀錄。
原住民傳說中的遠古歷史
遠在文字未產生以前,人類就有了語言,有了語言就有代代相傳的神話與傳說。這些神話與傳說輾轉相傳,每個傳播的人都貢獻一點心力,把故事加以潤色,如此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這些故事蘊含著祖先的智慧、族群的信仰,也包括了對天地創始的想像。我們不妨把這些神話與傳說,看成一種語言的文化遺址,並從中體會先民在天地自然間的生命感受。
臺灣的原住民族群甚多,雖各族略有差異,卻不約而同有著大洪水的傳說。這代表著冰河時期的結束,氣候逐漸暖化,海水上升,各地水患不斷的先民記憶。事實上,我們的祖先正是這波氣候暖化下,洪水災害的倖存者。先民以其智慧渡過這場洪水的浩劫後,人類的文化也就由舊石器時代躍入新石器時代了。
與洪水相關的神話還有射日的傳說,這也是氣候暖化下的先民記憶。射日勇者智取驕陽,最後終於讓族人恢復安居樂業的生活。這類傳說的本意,似乎在告訴後人,無論面臨多大的災變,我們只要保有勇敢、忍耐和智慧,必能克服,重得幸福。
有些臺灣原住民的傳說,認為其先祖係從島外跨海而來,這呼應了許多考古研究認為臺灣早期住民乃由外地移入的推論。但也有某些原住民傳說,認為其先祖誕生於某聖山的石頭,或由靈鳥攜來、或誕生於百步蛇等,反映了在地誕生的性質。
從這些豐富的傳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先民文化的多元性,也可以看到不同族群心理結構的微妙差異。透過部落老者的叮嚀訴說,還有祭典上的各種儀式,這些代代相傳的故事,把原住民的遠古歷史一路聯繫到現在,並繼續流傳下去。
依賴簡單的石器、陶器等工具而生活的史前人類,通常被想像成生活困難,環境危險,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維持生存。不過,這種想像,對氣候和自然條件皆優良的臺灣來說,也許可以稍有不同。
依照考古學者的研究,臺灣史前居民所食用的動、植物種類很多,只需用簡單的器具,便能以採集或捕獵等方式取得。這包括根莖類作物,還有魚類、獸類等肉品,另外也有取之不盡的林木可充作建築材料和生活器具。考古學家張光直曾將這種生活形態稱為「富裕的食物採集文化」。這種優越的生活條件,一方面讓人想起古代傳說中衣食富足、恬靜和樂的「無懷、葛天之民」,另一方面也為農業文化奠下基礎,以此支撐人口的逐步增長。
然而,最早的臺灣史前人類從哪來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從史前的氣候與地理狀況開始說起。
大約五萬年前,全球尚處於冰河時期,南北極的冰層結得既廣且厚,海面遠比今日為低,臺灣與亞洲大陸相連的土地也露出水面。從近年在臺灣海峽挖掘出該時期的鹿、牛化石,可以推測當時應有人類為狩獵而踏上臺灣的土地。到了距今一萬年左右,地球再次暖化,海面上升,慢慢淹沒陸地,臺灣成一海島。此後的人類便只能透過船隻往來兩地了。
但隨著海水上升,人類的海上活動能力也逐漸加強。此時的海洋不但未將臺灣孤立,反而成為一種新的聯繫通道,使臺灣繼續與遠方的地區保持頻繁的文化互動。
海島的臺灣,不但是史前人類尋求適當居所的落腳地,似乎也是族群向外遷徙的關鍵中繼站。有些學者認為,整個大洋洲地區,人數多達兩億五千萬的南島語族,其逐步擴散的起始地,就是臺灣。可見透過島嶼間的海上交通,臺灣與數千公里外的住民,也能間接產生文化連結,這種開放的地理與人文特性,實在是世界其他地方所少見。
最早的「臺灣人」
人類文化的最初階段,我們稱為舊石器時代。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都沒有發現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遺留證據。到了一九七一年,在臺南左鎮菜寮溪附近,發現距今約二至三萬年的人頭骨片和牙齒化石。這是臺灣島內至今發現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現代人(智人)種(Homo sapiens),學者將之命名為「左鎮人」。
由於這次的考古發掘,並未伴隨文化遺物的出土,所以我們無法推想當時左鎮人的生活樣貌。不過,一百多公里外的臺東長濱的八仙洞遺址,倒是提供了很多寶貴資料,讓我們可以想像臺灣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生活樣貌。與左鎮人相反的,八仙洞遺址雖未發現人骨,但史前文物卻相當豐富,包括各種石器、漁獵工具、火堆餘燼等。這是臺灣目前年代最早的遺址,考古學家稱其內容為「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的居民以採集和漁獵為生,知道用火,但尚無農業,也無製陶技術,居住在天然的山洞中,其活動時間可上溯距今二~三萬年前。
多樣的生活適應
距今六千年前,居住在東亞大陸南方沿海的居民,乘船來到臺灣。透過這些新移民,臺灣的史前文化也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考古學家稱這些新移民文化為「大坌坑文化」。實際上,這一時期的新文化分布極廣,各處都有型態接近的遺址被發現。不過,大坌坑文化除了是臺灣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性文化外,有部分學者認為,它也是臺灣原住民,以及「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先祖。
新石器時代的臺灣,農業逐漸成為生活的重心。這時期的遺址中,開始出現大量的石鋤、石刀等農具。農作物除根莖類的芋頭、薯蕷外,水稻、小米的種植也在距今近五千多年前開始出現。且隨著農耕經驗的累積,當時可能已發展出篩選稻種的技術。
穩定的農耕定居生活,使工具製造技術得到發展,改造環境的能力也進一步加強,這便支撐了人口的增加,於是,臺灣的史前住民開始離開濱海,轉向內陸擴張。一批批的遷徙者建立起一個個新聚落,其足跡遍布全臺,甚至抵達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山地區。這樣的遷徙,同時也促成島內各族群的廣泛接觸。
如果想為這廣泛接觸的時代找到一項象徵物,那大概就是玉器了。雖然玉器原料只生產於臺灣東部,但史前玉器卻廣布於全臺各地的遺址中。即使陡峻如中央山脈或雪山山脈,也無法阻隔玉器隨族群的交往互動而向外擴散。可見史前住民彼此往來互動的情形,遠較我們今天想像的還要廣泛熱鬧。
貿易與碰撞
距今約二千多年前,臺灣正式進入了「鐵器時代」。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可以臺北八里的十三行遺址為例。此處出土的煉鐵遺跡,使我們知道當時住民已有製作鐵器的能力,而各種農耕、狩獵的工具,不再只是石器、木器,也開始出現效率較高的鐵器。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臺灣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出土大量銅器的遺址。臺灣的物質文化,似乎是跨過了銅器時代,直接從石器時代一躍而進入鐵器時代。
鐵器的使用,象徵物質文化抵達另一個新的里程碑。鐵器以外,人們使用的陶器種類越來越多,往日以自然世界為核心的生活,似乎逐漸向一個新的器物世界靠攏。人們開始在宗教、美感,還有社會組織與階級等方面,對器物賦予更複雜的意義。
在鐵器時代的遺址裡,我們發現許多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琉球,甚至東南亞等地區的陶器、瓷器、銅錢、玻璃,以及金屬等製品。這些物品是海洋遠距貿易交流的成果,更是臺灣早期與多元異文化頻繁交流的歷史紀錄。
原住民傳說中的遠古歷史
遠在文字未產生以前,人類就有了語言,有了語言就有代代相傳的神話與傳說。這些神話與傳說輾轉相傳,每個傳播的人都貢獻一點心力,把故事加以潤色,如此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這些故事蘊含著祖先的智慧、族群的信仰,也包括了對天地創始的想像。我們不妨把這些神話與傳說,看成一種語言的文化遺址,並從中體會先民在天地自然間的生命感受。
臺灣的原住民族群甚多,雖各族略有差異,卻不約而同有著大洪水的傳說。這代表著冰河時期的結束,氣候逐漸暖化,海水上升,各地水患不斷的先民記憶。事實上,我們的祖先正是這波氣候暖化下,洪水災害的倖存者。先民以其智慧渡過這場洪水的浩劫後,人類的文化也就由舊石器時代躍入新石器時代了。
與洪水相關的神話還有射日的傳說,這也是氣候暖化下的先民記憶。射日勇者智取驕陽,最後終於讓族人恢復安居樂業的生活。這類傳說的本意,似乎在告訴後人,無論面臨多大的災變,我們只要保有勇敢、忍耐和智慧,必能克服,重得幸福。
有些臺灣原住民的傳說,認為其先祖係從島外跨海而來,這呼應了許多考古研究認為臺灣早期住民乃由外地移入的推論。但也有某些原住民傳說,認為其先祖誕生於某聖山的石頭,或由靈鳥攜來、或誕生於百步蛇等,反映了在地誕生的性質。
從這些豐富的傳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先民文化的多元性,也可以看到不同族群心理結構的微妙差異。透過部落老者的叮嚀訴說,還有祭典上的各種儀式,這些代代相傳的故事,把原住民的遠古歷史一路聯繫到現在,並繼續流傳下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