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主體性與文化療癒:跨域的搓揉與交纏
商品資訊
系列名: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ISBN13:9789860385465
出版社: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作者:余安邦
出版日:2013/11/01
裝訂/頁數:軟精裝/422頁
規格:23.5cm*18cm*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繼「人觀」與「身體觀」的論述之後,「身體經驗」及「身體感」之研究已引起國內外人文及社會科學界廣泛的重視與關注。而從「意識主體」推移到「身體主體」,乃至「氣化主體」的流變,皆環繞在「主體化」與「主體性」的生成與形構(及其不確定性)問題。
在這些問題意識之引導下,本會議專題九篇文章,內容涵蓋臨床哲學對於「養生」的自我技藝操作、人文臨床脈絡下有關人文身體空間的營造、身體與話語如何做為個人技藝與素樸的文化療癒、聆聽感知與身體記憶如何表述集體的離散認同與再現歷史、宗教傳統對於殘障的思考如何回應當代將殘障「異類化」與「問題化」的思維、徒步進香旅程之身體經驗對於過渡或轉化個人生命經驗的影響、「身體靈動」如何成為理解漢人宗教經驗與文化療癒的關鍵觀念、阿美族人的病因觀與儀式治病機制所牽涉的信仰象徵,以及如何回到臺灣「文化處境」來思考精神病主體的建制過程等等。凡此均涉及人的受苦處境與倫理置身所在,以及身體、主體性與文化(宗教)療癒間的錯綜複雜關係。
誠如L.Wittgenstein所說:「我們錯誤地期待某種解釋,而實際上卻只有描述才是解決這一困難的辦法,只要我們給描述一個它應有的位置,停住其上,而不去企圖超越它。這就是難點之所在—停住」。本論文集所呈現的成果,不敢肯定都能說出「真相」,而只能說出目前我們所瞭解的。停住,迂迴,再前行。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