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會發展轉型─新方向 新模式(簡體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新加坡在2011年大選之後,發生了很多變化,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本書是作者對2009年出版的《新加坡社會發展經驗》一書進行更新和擴展,以反映最新的現實動態。
新加坡的最新變化有三個方面的推動力。第一,在政治方面,新加坡在2011年大選之後進入了後李光耀時代。第二,在經濟方面,新加坡已經是一個成熟經濟體,人均GDP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必然放緩。第三,在社會方面,新加坡的Y時代已經成長起來,他們受過更高的教育,具有更開闊的國際視野,受全球化包括西方價值觀的影響也更大。由於這三個方面的變化,新加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以及治理模式需要轉型。
本書既介紹了新加坡過去如何取得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雙贏,也重點關注在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化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如何改革,如何在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之間重新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
書中對新的發展戰略作了詳細的解釋,它包含兩個相互關聯的部分:在經濟方面,追求優質增長(quality growth);在社會方面,建設"包容性社會"(inclusive society)。
新加坡的最新變化有三個方面的推動力。第一,在政治方面,新加坡在2011年大選之後進入了後李光耀時代。第二,在經濟方面,新加坡已經是一個成熟經濟體,人均GDP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必然放緩。第三,在社會方面,新加坡的Y時代已經成長起來,他們受過更高的教育,具有更開闊的國際視野,受全球化包括西方價值觀的影響也更大。由於這三個方面的變化,新加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以及治理模式需要轉型。
本書既介紹了新加坡過去如何取得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雙贏,也重點關注在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化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如何改革,如何在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之間重新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
書中對新的發展戰略作了詳細的解釋,它包含兩個相互關聯的部分:在經濟方面,追求優質增長(quality growth);在社會方面,建設"包容性社會"(inclusive society)。
作者簡介
黃朝翰(John Wong),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East Asian Institute)教授研究員,學術顧問,前東亞所學術所長(1997-2009)。1990-1997年期間,原新加坡東亞政治經濟所(IEAPE)所長。自1970年以來,曾在歐美亞洲中國超過15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作學術專題演講,並參加過無數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趙力濤(Zhao Litao),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1995年和1998年分別在北京大學獲得社會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社會分層與流動、教育社會學和社會政策。撰有中英文著作6部,並有幾十篇中英文論文發表於權威學術刊物。
趙力濤(Zhao Litao),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1995年和1998年分別在北京大學獲得社會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社會分層與流動、教育社會學和社會政策。撰有中英文著作6部,並有幾十篇中英文論文發表於權威學術刊物。
目次
目錄
1 新加坡續寫成功故事:序言
11 新加坡的社會發展:理念與政策
11 一、引言
13 二、經濟成長和轉型
21 三、社會發展
63 四、新加坡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
70 五、對平衡發展戰略的挑戰
75 新加坡建設包容性社會
75 一、新變化 新挑戰
76 二、探索新的國家-社會關係
83 三、建設一個包容性社會
91 四、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94 五、如何促進經濟轉型?
99 六、如何促進社會轉型?
106 七、建立新型國家-社會關係的挑戰
111 八、尋找新的平衡點
113 儒家價值觀和新加坡的社會經濟發展
113 一、引言
116 二、文化解釋發展的誤區
118 三、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121 四、儒家運動的興衰
127 五、亞洲價值觀的再評價
131 六、儒家價值觀的未來
附錄
137 新加坡模式對中國的啟示 鄭永年
137 新加坡能不能學?
139 權力的有效集中
141 融政黨於社會
145 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148 反對黨並不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標誌
151 領袖的作用
152 新加坡模式與中國政改前景
157 新加坡社會管理模式 呂元禮
157 來自於英國的制度:一定程度的讓民做主
162 源自于東方的傳統:績效顯著的為民做主
168 學習早期共產黨作風:力圖堅持的認民做主
173 新加坡與中國密切關係及未來的挑戰 黃朝翰
173 獨一無二的雙邊關係
175 新中關係的歷史維度
177 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的密切合作
182 新中關係:迫在眉睫的挑戰
1 新加坡續寫成功故事:序言
11 新加坡的社會發展:理念與政策
11 一、引言
13 二、經濟成長和轉型
21 三、社會發展
63 四、新加坡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
70 五、對平衡發展戰略的挑戰
75 新加坡建設包容性社會
75 一、新變化 新挑戰
76 二、探索新的國家-社會關係
83 三、建設一個包容性社會
91 四、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94 五、如何促進經濟轉型?
99 六、如何促進社會轉型?
106 七、建立新型國家-社會關係的挑戰
111 八、尋找新的平衡點
113 儒家價值觀和新加坡的社會經濟發展
113 一、引言
116 二、文化解釋發展的誤區
118 三、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121 四、儒家運動的興衰
127 五、亞洲價值觀的再評價
131 六、儒家價值觀的未來
附錄
137 新加坡模式對中國的啟示 鄭永年
137 新加坡能不能學?
139 權力的有效集中
141 融政黨於社會
145 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148 反對黨並不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標誌
151 領袖的作用
152 新加坡模式與中國政改前景
157 新加坡社會管理模式 呂元禮
157 來自於英國的制度:一定程度的讓民做主
162 源自于東方的傳統:績效顯著的為民做主
168 學習早期共產黨作風:力圖堅持的認民做主
173 新加坡與中國密切關係及未來的挑戰 黃朝翰
173 獨一無二的雙邊關係
175 新中關係的歷史維度
177 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的密切合作
182 新中關係:迫在眉睫的挑戰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