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
滿額折

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85298
庫存:5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遠在太平洋海上的島嶼蘭嶼,住著臺灣唯一不折不扣的海洋民族—達悟族(或稱雅美族),開發晚、發展慢,生活步調與人文風貌都與臺灣本島有很大差異。或因地屬遙遠,臺灣島內的傳播媒體少見蘭嶼相關報導,即使偶爾出現於新聞版面,也多是海洋觀光、丁字褲、拼板舟、反核廢等片面且刻板的蘭嶼印象。儘管從日據時代日本學者鳥居龍藏進入蘭嶼從事相關研究開始,到今天有關蘭嶼的各項研究報告、書籍或論文數量相當豐富,但是鮮少從媒介、溝通與傳播的面向切入。

本書以蘭嶼為研究案例,就不同主題進行原住民傳播現象的研究,從蘭嶼族群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影響作為切入點,分別討論新舊傳播媒體的發展與影響、核廢料議題中所呈現的族群認同與再現、以及惡靈信仰與禁忌文化之傳播過程,期能對臺灣原住民傳播現象的探討,以及蘭嶼媒體的發展、核廢料爭議的報導、與惡靈信仰的傳播等知識都有所貢獻。

書中除探討國內第一家原住民電台-蘭嶼廣播電台的在地運作,也綜觀歷年臺灣及蘭嶼當地媒體對反核廢報導,探究反核廢抗爭的轉變與現況,同時從達悟族特有的惡靈文化,來看其文化脈絡與恐懼傳播。對於有興趣深入瞭解蘭嶼族群認同與媒體的學者及大眾,提供多角度的觀察分析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郭良文教授任職於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傳播與科技學系,大學畢業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擁有兩個博士學位,首先於1991年取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社會學博士,後於2006年完成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媒體、電影與戲劇系博士學位。曾擔任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玄奘大學資訊傳播學院院長以及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

目次

序 言/張維安 i
緒 論 媒體、核廢與惡靈之探索/郭良文
傳播媒體的發展與影響
第一章 反思原住民傳播政策與實務:蘭嶼達悟族的啟發/魏玓
第二章 穿過在地麥克風:蘭嶼廣播電台之個案研究/孫曼蘋
第三章 傳播科技在部落:網咖與原住民日常生活/張玉佩
第四章 誰在書寫、建構蘭嶼知識:蘭嶼專題圖書之分析/林素甘、高子洵
核廢、認同與媒體再現
第五章 《蘭嶼雙週刊》所建構的核廢料幻想主題分析/李美華
第六章 蘭嶼的另類媒體:以核廢料與國家公園反對運動為例/郭良文
第七章 從災難觀點探討媒體正義與蘭嶼/林照真
第八章 網路對於蘭嶼反核廢運動之社會資本的動員與凝聚/劉嘉偉、張玉佩
第九章 祖靈與惡靈:反核廢與達悟主體性的追尋/黃淑鈴
惡靈、禁忌與傳播
第十章 文化脈絡、惡靈信仰與傳播/郭良文
第十一章 大船、禁忌與傳播:文化原真性與文化行銷觀點的比較/郭良文、蔡欣蓓
第十二章 死亡禁忌、恐懼傳播與心理分析/郭良文

書摘/試閱

本書十二章內容中大體可以區分成三大部分,分別討論新舊傳播媒體的發展與影響、核廢料議題中所呈現的族群認同與再現以及惡靈信仰與禁忌文化之傳播過程。

傳播媒體的發展與影響
首先,本書第一大部分的範圍為「傳播媒體的發展與影響」,分別從電視、廣播、網路及出版等四種媒體類型,分析蘭嶼原住民與各類媒體的互動與發展,使讀者對蘭嶼媒體發展的大方向上有所瞭解。廣播與電視的發明與引進,對原住民的認同通常都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Ien Ang 與Cunningham & Sinclair 指出錄像媒體促進了地方與國際或區域的互動、相互觀賞,這種過程對於族群認同的建構產生了影響,科技賦權(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易由影視(video)與廣播(radio)所促成(Molnar & Meadows,2001:xvi)。同時,「原住民發展與自我決斷力也依靠著強大的個體與集體認同,透過原住民文化的強化與再生,廣播電台在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Molnar & Meadows,2001:30)。在蘭嶼,廣播使前山的世界可以讓後山知道,與環島道路的開發一樣能夠發揮其重要性。不過蘭嶼的廣播電台是由漢人基督教組織「蘭恩文教基金會」所成立的,雖然蘭恩很努力地去進行在地化、教育的工作,但畢竟是外來組織,能夠發揮的還是相當有限,再加上蘭嶼山脈阻隔,使得後山的收訊品質差,常常沒有訊號。因此世界上不同地區的原住民社區,電子媒體的發展動態與影響力雖各有不同,但廣播電台與衛星電視的引進,均開啟了原住民社會傳播與記錄的新時代。
本書的第一章內容為〈反思原住民傳播政策與實務:蘭嶼達悟族的啟發〉,由魏玓(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從族群的生存條件與文化認同等面向切入,透過蘭嶼的廣播與電視個案討論「原住民電視台」的相關政策與脈絡,以及傳播政策和實務建制之間的關係,進而提出對晚近臺灣原住民傳播政策與實務發展的省思。第二章內容為〈穿過在地麥克風:蘭嶼廣播電台之個案研究〉,由孫曼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就全臺灣第一個原住民電台「蘭嶼廣播電台」此公共廣播服務電台進行個案探討。在媒體全球化趨勢、公民媒體發展以及臺灣媒介地景與社會脈絡的影響之下,討論這個為少數族群服務電台的社會性意義,與其運作情形、施展可能性以及發展侷限。
近來所發展的傳播科技進入蘭嶼生活後,相機、影印機、錄影機、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與數位相機的使用,逐漸改變了蘭嶼原住民的溝通方式、與外界的文化接觸以及族群的認同。第三章〈傳播科技在部落:網咖與蘭嶼原住民日常生活〉,由張玉佩(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以蘭嶼原住民的網路傳播為研究案例,從閱聽人研究觀點切入分析。除了瞭解網路對蘭嶼原住民文化傳承、身分認同與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影響之外,本文也透過知識建構的主客體問題意識,瞭解當地人如何賦予網路訊息意義,並且融入在地生活脈絡。
當羅馬拼音的方法引入蘭嶼之後,文字與文字記錄的功能便開始發揮,漢化政策與國語教育的推廣,使達悟文化逐漸揭開神秘面紗,也能夠以文字來記載與散布。從口語轉到文學、電子時代的過程中,社會、經濟、政治、宗教與其它結構都相關聯 (Ong,2002)。像在印刷文化的時代,讓信仰與知識更普及,如聖經的出版即為一例。如McLuhan 所言,印刷可以使得國族主義變得更強。Anderson 也提到印刷可以進一步創造出人們「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Ong(2002:146)也說:「印刷,無論是在機械性與心理性方面,都將文字鑲崁在空間裡面,因而建立了一個比寫作更強固的封閉性」。基於這些討論,書籍的流通與漢語的進入,對蘭嶼原住民的認同勢必產生影響。本書第四章為〈誰在書寫、建構蘭嶼知識:蘭嶼專題圖書之分析〉,內容與第三章的問題意識相近,由林素甘(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系副教授)與高子洵(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系研究生)共同撰寫,內容著重在蘭嶼原住民知識的生產與傳播情形,藉由外來研究者和蘭嶼族人所出版圖書之比較,來分析兩者的出版情形,瞭解誰在創作、如何書寫等議題,進而掌握以圖書作為傳播媒介的蘭嶼原住民知識生產與傳播情形。

核廢、認同與媒體再現
台電1982年至蘭嶼設電廠與核廢料貯存場,導致一向自成體系的蘭嶼原住民面臨外來的極大衝擊,不但因此改變了蘭嶼人的許多生活方式,也揭開了蘭嶼人抗爭的序幕。1987年十二月,由於台電招待蘭嶼的鄉民代表赴日本參訪而引發爭端,蘭嶼居民展開了第一次的抗爭行動,當時的抗爭規模較小。此後,蘭嶼原住民分別在1988 年二月、1988 年四月、1991 年二月展開數次大規模的自救、抗爭活動,除了在蘭嶼核廢料貯存場之外,也組織族人到臺北進行示威抗議,媒體紛紛報導,引起了海內外各界的注目(郭良文,2010:47)。近年,反核廢運動復於2012 年2 月20 日、3 月11 日分別在蘭嶼及臺灣發起大規模的抗爭活動。前者由「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發起,帶領部分蘭嶼族人與耆老前往總統府進行示威活動,後者由達悟青年在臉書上發起「蘭嶼青年行動聯盟311 反核廢大遊行」,藉由網路新媒體號召新型式的反核廢運動。這些活動對於蘭嶼原住民的意識覺醒、利益維護,以及族群認同都有多方面的影響,值得從各種主題與角度切入分析。
本書第二大部份的文章探討近年來有關台電核能廢料貯存場在蘭嶼設置所產生的議題,這個議題與蘭嶼族人生存、原漢關係、政府政策與作為,以及族群認同的發展皆有重大關係,也是本書關注的焦點,總共有五章內容探討蘭嶼族群認同或核廢媒體再現的議題。這個部分的前三章都與媒體對蘭嶼核廢料的報導有關,包括主流媒體對蘭嶼議題的再現或低度再現(under-representation)的情形,以及在地媒體或另類媒體對核廢料的報導內涵與其所呈現出來的蘭嶼認同。後二章的主題圍繞在蘭嶼原住民面對核廢料議題時,族人在社會運動、族群意識與主體性追尋的相關發展,尤其著重在分析反核廢料運動領袖的特質、理念、動員方式、媒體策略以及相關作為之上。
第五章由李美華(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就〈《蘭嶼雙週刊》所建構的核廢料幻想主題分析〉進行討論,以語藝批評理論的角度解析刊登在《蘭嶼雙週刊》上有關核廢料報導的文本內容,說明蘭嶼在地媒體對核廢料議題的論述,進而瞭解蘭嶼當地社群所共享的群體意識與集體認同。第六章內容〈蘭嶼的另類媒體:以核廢料與國家公園反對運動為例〉與第五章的問題意識相近,比較蘭嶼在地媒體的發聲及其與主流媒體論述的異同,由郭良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所撰寫。本章內容以兩項蘭嶼最重要的反對運動為例,針對蘭嶼的另類媒體與弱勢發聲內容與觀點進行瞭解,同時進一步分析蘭嶼反對運動領袖如何擬定媒體策略、集結社會運動能量,並運用各類型媒體傳達在地心聲。本書第七章〈從災難觀點探討媒體正義與蘭嶼〉由林照真(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執筆,研究重點在了解蘭嶼族人如何理解各式災難中的大眾媒體報導。災難發生時,由於地處偏遠,媒體往往忽略對蘭嶼原住民的關注,本章內容雖非完全針對核廢料案例而寫,但談到人為災難時,核廢料貯存場卻是蘭嶼人當前最重要、不可忽視的一個災難議題,因此本章的一個重點在透過對災難與原住民傳播的反省,了解蘭嶼人將核廢料視為其中一種災難。
第八章〈網路對於蘭嶼反核廢運動之社會資本的動員與凝聚〉,是由劉嘉偉(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畢業生)、張玉佩(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所共同合寫,旨在以蘭嶼對抗核廢料為例,討論網路對於社會動員的影響。分析蘭嶼反核運動者中的舊世代與新世代,如何透過主流媒體、家族系統與文化規範傳統以及社會網絡與網際網路凝聚出不同形式的社會資本,進而說明原住民社會運動、社會資本與網路傳播科技等三者之間的關係。第九章〈祖靈與惡靈:反核廢與達悟主體性的追尋〉由黃淑鈴(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所撰寫,針對反核廢運動與蘭嶼族人的文化覺醒與原住民意識發展的因果關係提出思考,舉出反核廢運動更深層的本質就是一場族群自覺運動,文章內容旨在釐清反核廢領導者如何透過民族認同因素建構族群論述,來達成動員並召喚族人的意識覺醒與行動參與。這些論述如何形成、如何轉變,以及如何與族群主體性的概念結合,都是本章主要處理的核心議題。

惡靈、禁忌與傳播
由於地理位置的隔絕,蘭嶼與外界長期保持隔離的狀態,相傳蘭嶼人的祖先約一千年前來自菲律賓巴丹島,這個群島距離臺灣南部海域很近,島嶼上的居民至今所講的母語,仍約有60%跟蘭嶼相仿。蘭嶼島在日據時代被規劃為人類學保存與研究之保護區域,不開放外人任意進出,因而保存了相當多的傳統文化。蘭嶼當地的傳統、風俗、儀式慶典以及神話傳說,都具有獨特文化內涵,與漢族文化在許多方面有相當大的差異。不但如此,蘭嶼原住民的文化傳統,也跟臺灣本島的其它原住民族有所差異,如蘭嶼族人所畏懼的「惡靈」(anito)就與臺灣一些原住民信仰的「祖靈」南轅北轍。蘭嶼原住民的宗教與神靈信仰很特殊,混雜了初民社會的傳統信仰與西方社會的神觀,漢人的信仰對當地原住民幾乎沒有影響力,這是很值得觀察的議題(郭良文,2011:62)。
由於長久以來一直維持傳統的生活方式,受漢化或西化的影響較晚,所以在蘭嶼島上,至今仍可以看到原住民的口語文化與親身傳播的許多蹤跡,如使用母語來編織傳統故事、運用飛魚與惡靈傳說來傳遞祖先文化與禁忌、使用歌謠搭配祭典活動,以及用笑話來進行社會互動等。
這種初級口述文化很接近蘭嶼原住民的早期生活方式,他們沒有文字,在1950年代前日本統治時期,蘭嶼人還是過著原始、口語文化的生活,歌謠、笑話、傳說故事都是靠口耳相傳。詩的結構、故事的情節性、輔助記憶的事件,以及與日常生活的連結性成為重要的記憶與訊息傳遞方式。在多數原住民部落的口語文化當中,包括如「太平洋島民,跟澳洲原住民一樣,都非常強調知識的口語傳遞(oral transmission)、知的權利、以及觀念的傳播」(Molnar & Meadows,2001:xxv)。蘭嶼部落傳統吟唱歌謠的時機往往是在社會互動、儀式慶典或死亡禮儀之時,在現場同時會呈現出許多影像與情境線索,因此蘭嶼的口述文化往往是奠基在一種「hear 聽覺 + see 視覺 + feel 感覺」的感官刺激之上。本書第三大部份所匯集的三篇文章,主題在說明蘭嶼原住民的信仰文化與傳播模式,與文化脈絡、惡靈信仰、傳統禁忌,以及口語傳播、親身傳播與儀式傳播的內容息息相關。
第十章討論〈文化脈絡、惡靈信仰與傳播〉,由郭良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撰寫,所描述內容可以作為後兩章的基礎,尤其是有關飛魚文化與惡靈信仰傳播的部分。本章探討蘭嶼原住民的惡靈信仰與其所形成的認知體系之重要性,從宏觀的歷史與社會型態等文化脈絡,以及微觀角度的語言與論述之語藝脈絡來思考,並從傳說與禁忌充斥的信仰結構、惡靈信仰的建構與傳播等面向來分析蘭嶼獨特的信仰文化與傳播方式。第十一章主題是〈大船、禁忌與傳播:文化原真性與文化行銷觀點的比較〉,是由郭良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與蔡欣蓓(世新大學公關暨廣告學系碩士畢業生)共同合寫,旨在透過兩個大船下水儀式之案例分析,說明兩艘船背後的組成所代表的不同價值觀,這些不同性對蘭嶼傳統禁忌文化的詮釋存在著根本的差異,特別是從事行政工作的漢人與蘭嶼文史工作者之間的差別甚鉅。本章內容透過對照分析,說明不同背景人士對原住民知識體系認知的差異,包括外來的文化行銷觀點所採取的簡化策略與媒體宣傳作法,以及以家族傳統為核心的在地船團組織維持其文化原真性的作法。最後一章內容為〈死亡禁忌、恐懼傳播與心理分析〉,由郭良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執筆,探討蘭嶼原住民的傳統禁忌與惡靈信仰,特別是針對死亡與喪葬的習俗作為分析對象。內容依據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觀點,說明初民部落裡禁忌的社會制約力量,及其具體運作的心理或文化感知。本章同時比較分析恐懼傳播的兩種取向與內涵,一個是現今主流的效果研究與實證量化取向,另一個是由分析蘭嶼族人對死亡禁忌所衍生出來的心理分析觀點,藉此彰顯初民部落的恐懼傳播型態及其發展模式。

(摘錄自本書緒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98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