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日常小偏方:隨時應付惱人的疑難雜症
滿額折

日常小偏方:隨時應付惱人的疑難雜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79221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套書優惠】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自己的病自己能醫?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凡動物都有「自療」的本能,人當然也不例外。人的自療行為,可分先天與後天兩種。先天的自療本能,如渴之飲水、累之休眠,瀉之排穢、咳之清道等是;而後天的自療行為,則是生存適應所發展出來的經驗與學習之所得。這種「經驗」,正是本書所要介紹的內容。
本書內容主要選自台灣新生報所發行養生文化報的「疑難雜症治癒談」專欄。該專欄於二OO四年開闢,前後歷時十年,旨在使「疑難雜症」的患者,有機會把他們患病以及長期摸索治療的經過,做一完整報導,供讀者參考。由於內容著重在「病情」與「摸索治療」的經過,參考價值極高,因此引起廣泛的迴響。
我國自古流傳偏方、驗方、祕方……均為漢醫學的一部分。漢醫學始自神農嚐百草為其濫觴,迄今已有五千餘年的歷史,由此可證其存在的價值。尤其自然醫學興起,不少疑難雜症患者期望擁有一本「淺顯易懂、實用性高,並可在家自診自療」的參考書籍,而本書所收集之內容,則為患者就本身病況及治療經過所為之陳述,讀者可就文章比對自已的病情,從而選擇適合的方式治病,並期望能達到「自己的病自己醫」的目的。

 

本書特色

★ 為台灣新生報「疑難雜症治癒談」專欄結集出書,連載近十年之久,獲得讀者熱烈回響

作者簡介

董益慶
台灣省嘉義縣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研究所畢業。
曾任記者、主編、主筆、總編輯、總經理、副社長等職;並在台北市報業公會、記者公會、記者俱樂部,中華民國專欄作家協會、通訊事業協會,中國文藝協會、公關協會及徐摶九新聞獎學基金會等社團担任總幹事、祕書長、執行長、常務理事、常務監事等職。
任教於文大、世大、玄大及空大等校。
作品刊於報學、出版年鑑及新聞年鑑等刊物。著有《醫生不會告訴你的疑難雜症小偏方》(健行文化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養生,長壽之道 

台灣新生報董事長 詹天性

古諺有云:「人生七十古來稀」;今人則說:「人生七十才開始」。
 由於醫療科學的進步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依內政部每十年公布一次的「國民生命表」來看,我國人口的平均年齡,八十年來計增加了約兩倍(從40.94歲增加到79.12歲),而且還在持續成長。此外,據傳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經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和平均壽命」進行測定後,有可能將人一生的「年齡段」重新劃定為:0至十七歲為未成年人、十八至六十五歲為青年人、六十六至七十九歲為中年人、八十至九十九歲為老年人、一百歲以上為長壽老人。依此觀之,現在所謂的「老人」,與重新劃定後的「老人」,計產生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差,也就是人的「餘命」,將大幅加長。
高齡化社會,可說是全世界各國所面臨的新問題。依行政院經建會推估,我國於一九九三年進入高齡化社會,並將於二O一八年進入「高齡社會」、於二O二六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個國民就有一個是「老人」。除此之外,根據統計,我國人口高齡化的速度,也位居各先進國家之冠,顯示我國很快就會成為「老人國」。
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加上生育率逐年下降,就形成了社會問題。這個問題,影響的層面既深且遠,包括財政的負擔、經濟的發展、醫療體系的建構、福利政策的訂定、居住環境的改變等等,無一不受波及,因此值得正視。
如何讓「老人」活得健康、快樂、有尊嚴,並對社會持續做出貢獻;以及如何不讓老人過早成為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就成為政府及相關人士的共同責任。其中,「養生」則是每一個人都應追求的共同目標。
所謂「養生」,也就是依據人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以達延年益壽目的的一種作為;它包括精神的調養、飲食的調理、身體的鍛鍊、寒暑的調適等等。
南懷瑾說:修心養性的根本,無非這六個字:靜、緩、忍,讓、淡、平。這就是養生方法的一種。
由於養生極為重要,因此本人於二OO一年接辦台灣新生報後,即積極朝養生的方向轉型,並於二OO四年增闢「養生文化報」,每天以四個版的篇幅報導老人養生、健康維護、醫療保健以及休閒娛樂等資訊,希望在高齡社會快速來臨的時刻,對老人的醫療保健與養生盡一份心力。
鑒以大部分的人生病後,從求診、檢驗、投藥到痊癒,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摸索,並在摸索的過程中受盡各種折騰;也鑒以每人的體質不一(寒與熱等)、病情不同(虛與實等)、藥性有別(煎與煮、錠與粉等);為使讀者能對各種疾病的病情以及用藥有所依循,本人特請深諳醫學常識的資深媒體人董益慶君開闢一個名為「疑難雜症治癒談」的專欄,讓疑難雜症的患者能透過這個專欄,把自己摸索治療的經過報導出來,藉供讀者參考,並避免有同樣病症的人重蹈摸索的覆轍。此專欄於二OO四年開闢後,即引起廣泛的重視,前後連載長達十年。
由於許多讀者到報社蒐集剪報時,都建議報社出單行本,以使他們能典藏備用;為此,董君乃於二O一四年將其中一部分資料整理後,輯印成書,取名《醫生不會告訴你的疑難雜症小偏方》。詎料,此書出版後,市場反應亦極熱烈,不少人並透過出版社,希望能擁有「疑難雜症治癒談」的完整資料,以備不時之需。為了滿足讀者此一需求,董君乃又選擇另一部分與日常生活較有關係的資料,再度輯印成書,取名《日常小偏方》,希望能幫助更多的讀者。
偏方之所以能在我國流傳五千餘年,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而大陸女科學家屠呦呦以「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後,又進一步證明了「中醫藥」在醫學及藥理上的地位;此外,屠呦呦在提煉青蒿素時,先以傳統「水煎」的方式測試失敗,後受「肘後備急方」一書的啟發,改以「絞汁」的方式試驗,才使得對鼠瘧原蟲抑制率從百分之六十八提高到百分之百,卒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殊榮。這除了驗證中醫藥的效果外,也說明了不同的藥材和不同的提煉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唯有依據不同的病情選擇不同的藥材及治療方式,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這也就是所謂「對症下藥」的道理。而這個道理,正與當初開闢「疑難雜症治癒談」的想法與動機是一致的。值此董君結輯出書之際,特將當初開闢「疑難雜症治癒談」的動機與目的作一說明,爰為之序。


找到對症小偏方 自然派藥師 王康裕
本人於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糸畢業後,一直從事西藥的行銷,並創立了「吉胃褔適」的品牌,於二O一五年九月在德國杜道塞夫世界藥學會發表論文:「品牌的故事」。回國後仍然繼續忙著閱讀養生,推廣不吃薬最健康的養生概念。
五十九歲時從旅居的加拿大回來後,跨越西藥界到自然療法,創立「無毒的家」,並擔任出版界的義工,推薦健康養生書多年來,發現醫(藥)食同源及自然療法的概念,已經漸漸的被傳統的醫療人員接受,漢方的一些藥理及薬材,國內外都已經被認同及採納了。
日本整合醫療權威帶津良一博士在「醫療金字塔」裡即指出,人最重要的基礎是飲食作息,其次是漢方藥,再來是保健食品,最後才是藥品。這正是本書作者所要表達的重點。
本書的編排很實用,有實證、案例、方法,一目瞭然,讀者可以對症找到適合於自己的偏方,規畫新的飲食作息,勵行一段時間,以觀其效果。本人最近因頻尿,做攝護腺檢查,發現有點肥大,立即參考《醫生不會告訴你的疑難雜症小偏方》第一四一頁的建議:提肛。現在每日隨時隨地練習書上建議的動作,配合醫生囑咐,症狀改善很多;這也讓我想起當年我弟弟攝護腺癌開刀後,每日早晚邊看電視,邊做提肛保健的情事。
台灣的醫療品質,效率是世界一流的,有這個後盾作靠山,小病不要急著看醫生或吃藥,坊間的健康養生書很多,配合這本小偏方新書,或可做到胃腸消化道權威名醫新谷弘實的心願:不生病的生活。而上了年紀者,也可做到本人在推行的口頭襌:「我不是老人,我是樂齡人。」

作者序


自己的病自己醫

「有如駐家醫師群」是我出版《醫生不會告訴你的疑難雜症小偏方》的動機,而「自己的病自己醫」,則是我出版「日常小偏方」的目的。
自己的病自己能醫?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凡動物都有「自療」的本能:貓之食草、狗之舔傷、牛之滾泥……等都是。相傳「雲南白藥」,便是採藥人曲煥章在追蹤動物的自療行為後,所研發出來的。
動物有自療的本能,人當然也不例外;人之自療行為,可分先天與後天兩種。先天之自療本能,如渴之飲水、累之休眠,瀉之排穢、咳之清道等是;而後天之自療行為,則是生存適應所發展出來的經驗與學習之所得。
這種「經驗」,正是本書所要介紹之內容。
本書之內容,主要選自台灣新生報所發行養生文化報的「疑難雜症治癒談」專欄。該專欄於二OO四年開闢,前後歷時十年,旨在使「疑難雜症」的患者,有機會把他們患病以及長期摸索治療的經過,作一完整的報導,藉供讀者參考。由於內容著重在「病情」與「摸索治療」的經過,與坊間偏方只記載病名與用材不同,參考價值極高,因此開闢後,即引起廣泛的迴響,許多到報社收集歷次刊登文章的讀者,紛紛建議報社輯印成書,以便他們長期保存,並可在家「按圖索驥」, 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這就是《醫生不會告訴你的疑難雜症小偏方》出版的緣由。
該書出版後,詎料竟又引起新一波的廻響。有人透過出版社希望我能幫他們找到解決疑難雜症的偏方;也有人把他們承受長期煎熬、最後卻奇蹟治癒的經過提供給我,希望能轉介給其他病患,避免他們重蹈他痛苦摸索的覆轍:
一位讀者說,他下腹深沉處會痛,痛到晚上都無法睡覺,因此到一家醫院去求診,從內科、泌尿科、腎臟科、胃腸肝膽科到大腸直腸科,折騰了一個多月,都找不出病因,最後只好去看疼痛科。但疼痛科只是針對病情試行投藥,如無效,再改投他種藥物,「有如白老鼠」,他因此棄診,只好與疼痛和平共存。
另一位女性讀者說,她右手中指第一指節處有天突然發痛,「就像被門夾住一樣」,痛到在急診室呼天搶地。她為此先後在數家醫院看過二十幾位醫生,也做過各種檢查,但都找不出病因;最後,醫生乾脆建議她把那一指節的神經挑掉,以求根本。她因不願意,只好吃「類嗎啡」止痛,無法忍受時,就到醫院急診室打麻醉藥,為此痛苦不堪,希望有人能為她指點迷津,解決痛苦。
另一位讀者則捎來喜訊。他說:他母親年近八十,有天突感胸悶,以為是心臟病發作,因此叫救護車到醫院急診,經檢查的結果發現心臟並沒有問題,翌日,醫院安排其他科別的醫生會診,也找不出病因,他母親為此在醫院折騰了一個星期,最後,一位訪客建議他試飲含殼草湯看看,他花了一百元到青草店購買含殼草熬湯,沒料竟一帖即癒,他因此驗證了「單方一味,氣死名醫」的道理。
「單方一味,氣死名醫」,可說是「偏方」的最佳寫照。
我國自古流傳偏方、驗方、祕方……均為漢醫學的一部分。漢醫學始自神農嚐百草為其濫觴,迄今已有五千餘年的歷史,由此可證其存在之價值;及至清道光年間,鮑相璈所著《驗方新編》,更成為家喻戶曉的漢醫學典範著作。唯這些典籍,所用者多為文言文,所立之方劑,亦多古名,非一般普羅大眾所能瞭解。
此外,古籍均只針對「單一」之病症提出方劑,鮮少就病況加以分析;然人之病情有虛實、寒熱、陰陽、表裡、久暫、深淺之分,每種病況,所顯示之病症亦各異,所投之方劑亦應有所區別;而本書所收集之內容,則為患者就本身病況及治療經過所為之陳述,讀者可就文章之內容比對自已的病情,從而選擇適合的方式治病。這是本書與一般偏方不同的地方。
漢醫學與西醫最大的不同是:漢醫學講究的是內因,用的是自然的草藥;而西醫注重的是外因,用的是化學合成物;化學藥物多為萃取物,藥性較強,效果較快,但副作用相對也較大;中醫藥則藥性溫和,副作用亦小。這正是不少民眾捨西醫而就中醫的原因。
西醫是一種「對抗醫學」,而中醫則較傾向於自然療法。人生存於世,主要是靠水、空氣、陽光與食物四種元素。這四種元素之攝取如果均衡,則人體內在之環境自然調和,對疾病之防衛以及自療能力自然提高。這也是自然醫學近年來在世界各地普受歡迎的原因。
鑒以自然醫學之興起,也鑒以不少疑難雜症患者期望擁有一本「淺顯易懂、實用性高,並可在家自診自療」的參考書籍,乃就「疑難雜症治癒談」專欄中之精華,選輯成書,取名《日常小偏方》,藉供讀者參考,並期望能達到「自己的病自己醫」的目的。
當然,台灣醫療資源豐沛,醫院診所林立,而西醫又夾其科學基礎,在緊急醫療及重大疾病上有其不可取代之優勢,讀者如能慎思中西醫之優劣,並依個人之病情決定治療方式,當可更晉完善之境。


 

目次

目錄


作者序
頭痛
眼睛
牙齒
耳鼻喉
打嗝
心肺
感冒
咳嗽
哮喘
關節
腸胃
肝臟
黃疸病
泌尿
糖尿病
皮膚。外傷


香港腳
瘦身
失智
血管
結石
失眠
便祕
月經
狐臭
產後
浮躁
其他疑難雜症
強身保健

書摘/試閱

頭痛。
小妹身體一向健康,從未生病,但從前年起,卻突為頭痛所苦,而且一折騰就是一年,直到後來有人介紹她吃「艾葉炒蛋」後,才解決這個苦惱的問題。
直到今天為止,小妹仍不明白頭痛的原因。只記得大約兩年前的一個冬天,她突感頭痛,痛點就在頭頂的罩門處,而且是一陣一陣的抽痛。起先,她以為是受了風寒,因此到西藥房買成藥服用,勉強讓痛感緩解;但,隨著日子的流逝,頭痛的次數不但增多,而且痛感也加重,這時,才被迫去看醫生,經醫師開藥給她吃後,大概一、二個小時後,頭痛就會好轉。
但是,醫師的藥劑似乎只在壓制當時的痛感,對於病源的根治並沒什麼作用,因此隔了一段時間,小妹的頭痛就會發作一次;一年來,小妹就這樣在診所進進出出,承受著頭痛的煎熬與痛苦,直到有一天,有人叫她試吃艾葉炒蛋後,才意外治好這惱人的宿疾。
據小妹表示,艾葉炒蛋可以算是一種「食療」,因此艾葉的數量以及蛋的多寡,並無一定的標準;至於吃法,可當一般菜餚、每天佐餐一次,也可餐餐進食,完全依個人喜好而定。小妹是於每天上午炒一大盤後,既當菜餚也當點心,連食五天後,發現頭痛的問題竟已「不藥而癒」,而且,從那時迄今,未再發作,認為確實有效,因此囑我撰寫此文,
以供有抽頭痛的朋友參考。
據小妹表示,介紹她服用此方的朋友還說,艾葉炒蛋能治好頭抽痛;但如用艾葉的頭(根)燉土雞,則可治四肢抽痛,患此症者不妨一試。(元明)


常聽人說「吃腦補腦」,但並不瞭解其中意涵,直到有人介紹我用「豬腦燉絲瓜根」治好頭痛宿疾後,我才瞭解其中真義。
被頭痛折磨已一年有餘,起先以為是感冒引發,因此買了感冒藥服用;但後來在沒任何感冒跡象下頭也會抽痛,這時才意會到頭痛與感冒並無相關。
我努力回想頭痛發作時的情形,企圖找出原因,俾讓醫師做為診斷之參考,但無法綜理出具體的頭緒,只記得頭痛大多發作於午後,除了頭重、頭痛外,有時連輕輕轉頭也會抽痛,這時唯一的辦法便是躺在床上休息。
不知是醫師診斷不出病因,或治頭痛的辦法只有止痛藥,我在看過幾次醫師後,為了避免引起副作用,決定轉就中醫,並特別注意所謂的民間偏方,說也奇怪,我在試用「豬腦燉絲瓜根」後,頭痛的問題竟然解決了。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時來運轉」吧!
這帖偏方的用材是:一、豬腦:須先用鋼針挑去腦中紅筋,再用清水洗去血漬;二、絲瓜根(亦即菜瓜根)一把,須先洗淨。作法為:先將洗淨的絲瓜根置於碗中,再將豬腦放在上面,然後倒入適量的水及米酒(以八分滿為原則);之後,將碗放在鍋中,以文火燉煮約個把小時後食之。食用時只吃豬腦,再飲根湯,每隔一、二天服食一次,約三、五帖後即可見效。(筱筠)


我寫的「天麻治頭痛」一文刊出後,適逢老友天德看到,立刻打電話給我。他說:天麻確實可以治頭痛,但頭痛之發生,經常起於須臾之間,要買天麻燉煮雛雞治療,恐仍須花費一段時間,因此對於臨時發生的頭痛,他建議用「單鼻」呼吸法治療,以收立即緩和之效。
天德表示,所謂單鼻呼吸法,是將右鼻孔摀住,只靠左鼻孔呼氣、吐氣,約五分鐘後,頭痛就會緩解。
天德進一步解釋,如果摀住的鼻孔是左邊,呼吸及吐氣的鼻孔是右邊,這樣就不能緩解頭痛,但卻有另一種功能,那就是能提振精神。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倦了、累了,只要用右鼻呼吸、吐氣,精神就會好轉。
天德告訴我,人的呼吸非常重要,呼吸如果順暢、血液如果流通,人就不會發生什麼大病,這也就是許多方家或養生者要學習﹁吐納﹂的原因。
他再為我舉了一個例子:當一個人想睏的時候,會不自主的猛打哈欠;這種打哈欠的行為,就是在為體內補充氧氣。氧氣一旦充足,人就不睏了。
天德說,我們平常都知道運動可以為體內補充氧氣,流汗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但卻很少知道單邊鼻孔呼吸有治頭痛及消除疲勞等功效,因此,要我把這個簡便的方法公之於世,藉供讀者參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21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