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善選題目:既掌握歷史發展規律,又能組織成一個完整體系
紮實明確:每字每句均有其來歷根據
淺顯易讀:扼要提綱,引人入勝
本書扼要敍述中國自史前時代至清末政治、社會、經濟、學術文化各方面的歷史演變,勾勒歷史脈胳,讀者可藉此了解中國歷史五千年發展的大圖像。
全書由民族的根源、歷代政治人物、學術思想文化及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四個主題組成,各按史事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方便讀者依不同喜好主題選讀。
細閱北京猿人至堯舜禪讓傳說,可以追尋中華民族的根源;認識歷代政治人物,可以理解時代的與衰;了解歷代思想文化精粹,可以明白民族文化的源流;明瞭古代農業工藝科技的遞變,可以掌握數千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
本書特色:
(1) 坊間一直缺乏平實易懂但又包羅萬樣的中國歷史文化讀物,適合不同年齡層人士閱讀。
(2) 分成不同主題,可反映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在各方面的發展過程中,也充分體現中國民族的兼容並包,開放多元的特性。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牟潤孫教授
序
初版牟潤孫教授序言
每一個人都需要讀史書,以獲得歷史知識。將歷史寫成史書,是歷史學者的責任。
歷史學者必須分時代分門類去研究歷史上的問題。討論得愈深入,分析得愈細密,他們的成就愈大,而距離羣眾也愈遠。
每個有成就的歷史學者,都對歷史研究或多或少作出了貢獻,得到了成果。如果沒有人將他們所得的成果或貢獻彙集起來,結合其他歷史事件寫成一部史書或史話,供給一般人閱讀,則歷史學者們花了許多心血精力所取得的成果就作用不大,甚至絲毫與一般人不相干。
許多歷史學者之中,肯去寫供一般人讀的史書或史話的,很少見。由於他們習慣於作專題研究,縱使寫史書,也多數是為教書的方便而寫,未必適合一般人的程度與興趣。實在是史學界一大憾事!
余紫榴先生這部史話,恰好彌補了這一個缺陷。余先生他掌握了每個時代重大歷史事件的史料,加以剪裁組織,深入淺出,化複雜為簡單,寫成供一般人讀的史話。這部史話使人讀起來,趣味盎然,於不知不覺之間將很新穎很精密的歷史學者們研究的成果提玄鈎要地彙集起來,給一般人去認識去了解,而且既載新知並陳舊說,常識與研究匯合在一起,構成整體的史話。將它作通史讀自然可以,將它看成歷史小說也未嘗不可。
余先生這部書,本來是在報紙上發表,連續刊載。現在他將它重新修訂,請許多名歷史學者校閱,編寫成冊,付印問世,要我寫幾句話。
我讀了之後,十分佩服。有三點拙見應特別指出:在眾多史實之中,這本史話善於選擇題目,既掌握了歷史發展規律,全書又能組織成一個完整體系,可謂簡而要。此其一。
別人寫史話為了力求通俗淺顯,往往流於空泛不甚切合實際,這本史話則每字每句均有其來歷根據,可謂明而確,此其二。
寫史書的人如將所依據的材料盡量寫給讀者看,文章便會十分沉悶。這本史話,在引證方面化繁為簡,扼要提綱,引人入勝,可謂省而賅,此其三。
以上所說的拙見,讀了這本書的人,一定會有共同的認識。至於書中其他佳義勝處,恕我不能一一遍舉,留待讀者自己去尋求,以增加讀者的興趣。
目次
編者的話
初版牟潤孫教授序言
一、民族的根源
1. 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
2. 北京猿人
3. 氏族社會的形成
4. 母系氏族公社
5. 仰韶文化
6. 大汶口文化
7. 龍山文化
8. 私有制的起源和發展
9. 原始的宗教信仰
10. 古代的圖騰崇拜
11. 黃帝戰蚩尤的傳說
12. 堯、舜、禹禪讓制
二、中國歷代政治人物
1. 夏啟──第一個世襲王朝的君主
2. 成湯──滅夏建商
3. 周武王──建國分封
4. 周公──制禮作樂
5. 春秋五霸──尊王攘外
6. 戰國時代──變法圖強
7. 荊軻──圖窮匕現刺秦王
8. 呂不韋──奇貨可居
9. 李斯──助秦統一中國
10. 秦始皇帝──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
11. 陳勝與吳廣──揭竿起義
12. 項羽與劉邦──楚漢相爭
13. 張良與韓信──西漢立國功臣
14. 漢武帝──雄才大略的君主
15. 張騫──通西域 聯外族
16. 王昭君──出塞和親
17. 王莽──篡西漢 建新朝
18.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19. 劉備──三顧茅盧
20. 諸葛亮──治蜀鞠躬盡瘁
21. 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
22. 赤壁之戰──三國鼎立
23. 三國盡歸司馬懿
24. 隋文帝──統一中國
25. 隋煬帝──暴政亡國
26. 李淵──創立唐朝
27. 唐太宗──貞觀之治
28. 武則天──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29. 趙匡胤──黃袍加身 創立宋朝
30. 楊家將──抗遼保家國
31. 宋真宗──訂立澶淵之盟
32. 王安石──熙寧變法
33. 岳飛──民族英雄
34. 秦檜──策劃議和
35. 鐵木真──成吉思汗
36.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清
37. 忽必烈──統一中國 建立元朝
38. 朱元璋──改革朝政
39. 張居正──變法革新
40. 戚繼光──平定倭寇
41.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清帝國的建立
42.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43. 鄭成功──收復台灣
44. 康熙皇帝──開創盛世
三、中國學術思想與文化
1. 原始社會的藝術
2. 甲骨文──信史的佐證
3. 卜辭──最早的文字記錄
4. 天命──商朝的哲學思想
5. 天命靡常──西周的哲學思想
6. 詩經──最早的詩歌總集
7. “五行”與“八卦”說──唯物自然觀
8. 諸子百家──學術平民化
9. 孔子──儒家創始者
10. 墨子──社會基層的聲音
11. 老子與《道德經》──柔弱勝剛強
12. 名家──最早的辯論家
13. 鄒衍──陰陽學說的代表
14. 子思與孟子──儒家的繼承者
15. 農家許行──平均主義
16. 荀子──儒家的批判者
17. 韓非子──法家集大成者
18. 蘇秦和張儀──合縱與縱橫
19. 《孫子兵法》──最早的兵書
20. 《孫臏兵法》──戰國時期兵書代表
21. 散文──戰國時期的文學藝術
22. 秦始皇“書同文字”──文字的統一
23. 漢與西方文化的交流
24. 董仲舒──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25. 王充《論衡》──唯物論解釋
26. 司馬遷《史記》──第一部通史著作
27. 散文與樂府──漢代的文學
28.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29. 建安七子──魏晉南北朝的文學代表
30. 玄學與反玄學──魏晉時期學術思潮
31. 佛教藝術──北魏的石窟
32. 劉知幾《史通》──最早的歷史理論著作
33. 四夷自服──唐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
34. 絢麗的唐代詩壇
35. 李白與杜甫──盛唐詩人的代表
36. 劉禹錫與白居易──中唐寫實詩人的代表
37. 李賀與李商隱──諷喻詩的代表
38. 復古即革新──中唐的古文運動
39. 韓愈與柳宗元──古文運動的領袖
40. 唐代傳奇小說──活潑多變的民間文學
41. 佛教的興盛
42. 敦煌藝術──稀世的珍藏
43. 繼往開來──宋代的文學
44. 蘇軾──宋代大文豪
45. 李清照──婉約派女詞人
46. 程顥與程頤──北宋理學代表
47. 陸游與辛棄疾──愛國文學家
48. 朱熹──理學集大成者
49. 陸九淵──“心”即“理”
50. 陳亮──“天理”“人欲”可並行
51. 白話小說──市民文學的興起
52. 馬可波羅東來
53.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
54. 元曲──古代戲劇的代表
55. 鄭和──七下西洋 遠赴非洲
56. 明代文壇──公安派文學運動
57. 四大奇書──長篇小說的誕生
58. 王守仁──知行合一
59. 李贄──批評理學思想家
60. 清代的文學
61. 清初三大思想家──批判君主專制
62. 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
四、中國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展
1. 青銅時代──社會生產力提升
2. 西周的“百工”──手工業的發展
3. 鐵器的第一次大發展
4. 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
5. 戰國時期的科學發展
6. 戰國時期商業興盛與城市繁榮
7. 鐵器的第二次大發展
8. 農耕技術的突破──趙過的“代田法”
9. 東漢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10. 造紙術的改良與傳播
11. 大科學家張衡與祖沖之
12. 農業百科全書──賈思勰《齊民要術》
13. 隋唐科學文化的發展
14. 唐代社會經濟的發展
15. 北宋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16. 北宋科學技術著作──沈括《夢溪筆談》
17. 南宋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18. 元代科學文化的發展──郭守敬“授時曆”
19. 農耕科學家──王幀《農書》
20. 棉紡織業推廣──女紡織家黃道婆
21. 明初社會經濟繁榮
22. 東方醫學巨典──李時珍《本草綱目》
23. 農業技術總覽──徐光啟《農政全書》
24. 地理學全書──《徐霞客遊記》
25. 工藝科技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
26. 清代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書摘/試閱
編者的話
上世紀70年代,余紫榴先生應報館邀約,寫了《中國史話》專欄,在報章上連載,前後連續四年之久,當時正值歐美海外華人知識分子發起第一次大規模的保衞釣魚島運動,知識分子有一個普遍的渴求:認識中國,特別是學習中國歷史。而余先生的《中國史話》專欄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隨着專欄愈受歡迎,不少人士均建議將專欄內的文稿結集出版成書,余先生遂將稿件認真修訂,又得到專家學者協助審訂,最終促成《龍的根──中國史話五千年》的出版,這書在當時深受好評,並成為商務印書館的輰銷書籍。
事隔數十載,再看此書,仍然感覺可讀性很強,學術性、知識性與趣味性並重,考慮到目前這類史料與敘述相結合的中國歷史讀物非常短缺,故徵求作者同意,將這書改編出版。
為方便讀者易於分類檢索閱讀,改版時將各篇章按不同重點主題組合,分成“民族的根源”、“中國歷代政治人物”、“中國學術思想與文化”及“中國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展”四大部分。其中“民族的根源”的篇章,雖定稿於1980年代,未能全面收錄近二三十年中國全國各地區考古發掘的成果,但作者早已運用當年考古出土器物,推論中國史前人類社會生活的發展,印證中華民族的根源,對本書的主題,確有畫龍點睛的功效。此外,透過歷代政治人物的事跡,敍說了中國歷代的興衰;讀者也可在相應的主題內,領略到中國學術思想文化的精粹;或尋求中國農工科學技術的文化遺產,藉此了解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軌跡。
本書初版寫作出版期間,得到專家、學者們的幫助和指導,使修訂工作得以順利完成。其中黃景略先生協助審改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部分;李學勤先生協助審改商、周、春、秋、戰國部分;黃展岳先生協助審改秦、漢部分;楊泓先生協助審改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江平女士協助審改宋、元、明、清部分。他們都是中國當代著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專業歷史編輯,在百忙之中,不辭勞苦對《中國史話》進行逐字審訂,改正謬誤,補充新資料,使《中國史話》增添科學性和可讀性,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牟潤孫教授為本書撰寫序言。此書修訂再版時,又蒙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惠賜封面題字,更為本書新版增添光彩,本館藉此機會,再三致謝。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2016年6月
一、民族的根源
1. 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
科學家考察了地球的歷史,揭示了人類和一切生物進化的連續關係。地球的歷史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時期。約五億年以前,地球上才出現生命。最初的生命是原生的單細胞生物,後來便有軟體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新生代約開始於六、七千萬年以前,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第三紀是哺乳類動物發達時代,哺乳類由低級進化到高級,最後就有靈長類或初期的猿猴出現。到第四紀初期(約一百萬年以前),地球上出現了人類。
19世紀時,考古學家在屬於1500萬年以前(第三紀末)的地層中,發現了一種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分佈的地區很廣,包括歐洲南部、非洲、亞洲東南和南高加索。1956至1957年,在中國雲南省開遠地區發現了十顆森林古猿的牙齒化石。森林古猿的發現,使科學家得以大略推知人類祖先的形像,證實了達爾文關於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學說。
古猿最初成羣地生活在樹上,由於要利用上肢攀援樹木,找尋食物,同時還要握捧、擲石,抵禦來犯的野獸,經過長期的進化,手和腳有了某種自然的分工。
後來,由於氣候的變化,森林的減少;特別是由於猿羣的發展和它們對自然界現存食物的任意攫取和浪費,造成了食物的缺乏。這就迫使類人猿不得不成羣地從樹上下來,離開森林,到地面上擴大其活動範圍,尋找食物。經過了幾百萬年的努力,類人猿在平地上逐漸擺脫了用手幫助行走的習慣,採取了直立的姿勢。這不但讓雙手解脫出來,更重要是使頭部可以四周環顧,方便觀察周圍的世界,更為頸骨能支盛更多的腦容量提供了前題。這就為大腦的發達創造了客觀的可能性。這無疑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具決定意義的進步。
類人猿雖能直立行走,畢竟還沒有成為人。類人猿由於雙手的不斷使用,使手的機能逐漸完善起來;手越來越靈活,能夠適應新的、更加複雜的動作。在長期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感性認識,促使腦子得到發展。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經過腦子的加工,便出現飛躍,產生了自覺能動性,開始創造工具:打製出世界上第一批石製工具。
對於人類的歷史來說,這是神聖的一刻──當石製工具誕生的時候,它標明了類人猿終於變成了人,進入猿人階段。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隨着手的發展,人類的各部分也都相應地得到了發展。在共同勞動、互相交往的過程中,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日益豐富,互相的聯繫更趨密切,於是有了交流思想感情的迫切要求。原來只能發出單調的尖叫聲的喉管,由於發音的抑揚頓挫不斷加多,逐漸發達起來;唇和舌的動作也日益靈巧,一個個清晰的音節能連續從猿人嘴裏發出來,這就是人類最早的語言。它是在勞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首先是勞動,而後是語言的產生,有力地促使了腦髓的發達。腦髓的最精密的工具──感覺器官,也進一步發達和完善起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和辨別能力日益進步,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日益提高。大腦思維能力的發達,反過來又推動了勞動和語言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在勞動實踐中形成並且發展起來,而人們的勞動也由於意識的支配才成為可能。
總之,人類社會區別於猿羣和一切動物的特徵,就是勞動。勞動促成了直立行走和雙手的解放;勞動促成了語言的產生、大腦的演進、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勞動使人們組成了人類社會,並且改造了自然界。在勞動中,人們的思維能力和人體都得到發展。所以說,勞動創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同時也創造了人類本身。
2. 北京猿人
世界上最原始的人,叫做猿人。猿人羣居為生,共同勞動,組成了早期的人類社會──原始羣。在中國北京周口店,以及山西、陝西、河南、雲南等地,都發現了原始羣活動的遺迹。1963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發現了猿人的頭蓋骨、上頷骨和三顆牙齒的化石,以及石器和動物化石等。經過科學鑑定,這種原始人類距今約為80萬年,被稱為“藍田人”。1965年,又在雲南省元謀縣那蚌地區發現了兩顆猿人牙齒化石,經過科學鑑定,證明這種人類生活的年代,距今約為170萬年,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最早的猿人類型之一,被稱為“元謀人”。
比“元謀人”和“藍田猿人”稍晚的,就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發現的,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
北京猿人化石發現於北京房山縣周口店龍骨山的天然洞穴裏。他們的生活年代距今約50萬年。北京猿人化石是1927年發現的,同時發現的還有大量北京猿人的遺骸、石器、灰燼和動物骨骼化石。1967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再次在龍骨山猿人洞內發現一具片、鎖骨、上臂骨、腕骨、大腿骨、小腿骨和150多顆牙齒,約屬於40多個男女老少猿人。科學家們對這些“北京人”的骨骼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既有猿類的特徵,又有現代人的特徵。
北京猿人的體形,外貌究竟是怎樣的呢?經科學家們的研究,大致上可肯定他們已能直立行走。他們的身軀和現代人近似,從大腿骨推算,男的高約1.62公尺,女的高約1.52公尺,平均高度比現代人矮些。他們的面部比現代人稍短,前額比現代人低平而向後傾斜,鼻子寬扁,顴骨高突,眉脊粗壯,吻部前伸,沒有明顯的下頦,長着比現代人粗大的牙齒。他們的頭骨和四肢的發展不平衡,四肢的發展快些。由於長期的勞動,雙手日益靈巧,腕骨中的月骨具有現代人的一切特點。他們在勞動時用右手比左手多些。由於長期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下肢骨基本上也具備了現代人的形式,但在一些部位還具有若干原始的性質。北京人的腦髓已經遠比現代猿類大而完善,腦量平均約1059毫升,比現代猿類的平均腦量415毫升大一倍半以上,約為現代人平均腦量的75%左右。在六個比較完整的頭骨中,最大腦量為1225毫升,已接近現代人的平均腦量1400毫升了。他們腦部結構的複雜和完善程度,更是現代猿類所不能比擬的。從腦子的發展程度來看,他們已經有了語言。綜上所述,均說明他們的身體和現代人近似,腦部與猿類的差別逐漸增大。
從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出土的幾萬件石器,使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北京猿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情況。
當時,周口店一帶氣候比現在溫和濕潤。在北部、西部的高山丘陵上,樹木成林,有兇猛的豹、狼、熊、大象、犀牛、劍齒虎等等;在東南部的廣闊草原上,奔馳着成羣的野馬、野羊、腫角鹿和梅花鹿。它們是“北京人”狩獵的主要對象。山前有一條寬闊的河流,附近還有大片的沼澤地帶;水裏生活着魚類、大河狸、水獺、水龜等。
北京猿人過着極其簡單的原始羣居生活。他們整日在森林裏、草原上圍獵追捕較小的野獸作食物;也採集野果、樹籽、植物的根莖食用。北京人用礫石為原料,打製成粗陋的石器:有砍樹、製木棍的“砍砸器”,刮割獸皮和獸肉的“刮削器”和“尖狀器”。這些石器的打製非常粗糙,也未打磨,科學家們稱它為“舊石器”。這個時期,在考古學上稱之為舊石器時代的早期。
在北京的猿人洞內還發現過許多層灰燼,有的厚達六公尺,灰燼內還有燒過的木炭、獸骨等。這說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他們是至今已知的最早用火的人類。從灰燼成層和成堆的狀況,可以判斷出:“北京人”還不會人工取火,尚處在保存天然火種的階段。
火的使用,使人類能夠熟食。這不僅擴大了食物的種類,而且縮短了消化食物的過程,使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促進了猿人體質的進步;特別是加速了腦髓的發展,使他們更快地擺脫猿類的特徵。同時火還能禦寒、防禦野獸、能照亮陰暗潮濕的洞穴。火的使用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當時猿人的生產力低下,只能是幾十個人結合在一起,過着集體生活。在每一個羣體中,人們集體狩獵、集體採集,才能戰勝猛獸,獲得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食物。他們將得到的食物平均分配,共同消費。由於獵獲物不夠充足,他們的生活非常艱苦。他們還必須和自然界的種種災難搏鬥。同這種低下的生產水平相適應,他們當時處於亂婚的狀態,即同一羣內之所有男性和同一羣內之所有女性互為婚姻。由於上述種種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壽命一般都很短。
我們遠古的祖先就是憑着原始羣這種最古老的社會組織,在集體勞動中,改造自然和自己的體質,不斷地推動社會發展。
3. 氏族社會的形成
猿人的原始羣社會,經過了幾十萬年的發展和變化,到了離開現在約二、三十萬年的時候,不論是人的體質還是生產力水平,都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原始羣開始向氏族轉化。這個時期被稱為古人階段,相當於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的中期。
這一階段人類的化石和石器,在中國南方和北方都有發現。如在廣東韶關馬壩發現的“馬壩人”;在湖北長陽縣趙家堰發現的“長陽人”;在山西襄汾縣丁村發現的“丁村人”等。古人的勞動經驗和技能,比猿人更豐富了。他們能夠製造多種比較定型的石器,如石斧、石球和尖狀器等。由於狩獵工具的改進和技術的提高,人們獲得的生活資料也比較豐富,人口不斷增加,這樣原來的原始羣就分裂出許多新的原始羣,向四外遷徙,尋找新的生存條件,佔領新的地域。原始人類分佈日益廣泛,原始社會組織日益發展。
這個時期,古人的社會組織大體上已脫離了原始羣居的亂婚狀況,進入了血族羣婚的階段。由於勞動生產的發展,祖父母和父母一輩人,自然地成為他們兒女們的師傅,從而受到尊敬。同時,人類從長期積累的經驗中,認識到父母同子女通婚會造成下一代體質衰殘的後果。於是,父母同子女之間的通婚被禁止了,開始了只限於兄弟姊妹之間的婚姻關係,叫做“血緣婚姻”,也叫做“血族羣婚”,它構成了“血緣家庭”。
到了古人階段的晚期,人們進一步認識到直系血緣近親通婚對後代體質發育造成的嚴重危害。這就引起了家庭關係上的又一次重大變革,首先禁止了同胞兄弟姊妹之間的通婚,後來又禁止了旁系兄弟姊妹之間的婚姻。每一個家庭集團只能和另一個屬於其他血緣的家庭集團通婚,而他們的子女是屬於母方這個家庭集團的,這些子女的血統世系也是按母方計算的。自從一切兄弟和姊妹之間,甚至母方最遠的旁系親屬之間的婚姻關係的禁例一經確立,人類社會組織就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由原始羣轉化為氏族公社。
4. 母系氏族公社
大約離現在四、五萬年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由古人階段進化為新人階段。中國的原始社會進入了母系氏族公社。在考古學上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
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到處都發現有新人活動的遺迹,如廣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資陽人”,內蒙古的“河套人”,還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由於山頂洞人製造的石器、骨器、裝飾品等,資料非常豐富,一般都以山頂洞人為這一時期文化的代表。
新人階段,我們的遠古祖先在體質上已經同現代人十分接近了。生產工具也有了顯著的改進。例如在資陽人遺址發現了一件骨錐,在山頂洞人遺址發現了一件骨針,從骨錐和骨針的使用可以知道,當時人們已經會用獸皮縫製衣服,還會編織魚網捕魚了。更重要的,這時候人們已經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術。從此,人們就能夠更自由、更廣泛地使用火,讓火更有效地為人類服務。這時期,相當於中國古籍傳說所記載“鑽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時代,和“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的伏羲氏時代吧。
在母系氏族公社裏,已經產生了按性別和年齡區分的簡單分工,這是一種根據人們體質特徵而形成的原始分工。那些身強力壯的男性氏族成員、種籽,掘取植物的根莖;為全體氏族成員準備食物;從事加工皮毛、縫製編織等,為氏族成員製作禦寒衣服;還要照料老人,為集體撫育她們的後代。
氏族公社的組織,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在羣婚家庭的形式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血統只能從母親方面來確定。另一方面,婦女擔負採集經濟,比狩獵具有較穩定的性質,有着重要的經濟意義。又由於婦女從事製作食物,縫製衣服,養育後代等具有社會性質的工作,對於維繫氏族集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婦女成為氏族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氏族公社居於領導地位,普遍受到尊敬。這樣的社會,就叫做母系氏族公社。在這個社會裏,氏族內部不准通婚,實行着一氏族的一羣男子同另一氏族的一羣女子之間的交互羣婚,這就是通常說的“族外婚”。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