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臺灣人為何把棒球叫作柴球?最早打棒球的臺灣人是誰?
當年出國比賽的棒球小將們,除了比賽之外,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最完整的臺灣棒球史
「逆轉勝」不只是棒球精神的最佳寫照,某種程度更代表著永不服輸的臺灣價值。
臺灣棒球走過百餘年歲月,過程當中有歡笑、有淚水,有榮耀、有挫折。臺灣曾經因為嘉農、紅葉與三冠王的勝利而熱血沸騰,也曾因為職棒簽賭歪風而低迷失落。但是,棒球魂始終不滅,每逢職棒開打或國際賽事期間,球迷「不曾塞車」,總是在場邊加油、吶喊,扮演最稱職的「10號隊友」。對棒球的熱情一直深植在臺灣人的心靈深處,隨時等待爆發。
本書為最完整的臺灣棒球史,作者謝仕淵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2003年曾出版《臺灣棒球一百年》,10多年後的今日,他重新改寫,並按照時間脈絡,娓娓訴盡與臺灣棒球相關的人事物,讀來宛如觀賞一場球賽般,起伏跌宕,也從中感受棒球成為國球的偶然與必然。
作者簡介
謝仕淵
因為打棒球而愛棒球,最後研究棒球的棒球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兼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南大學、逢甲大學等校。
關注體育運動與國族認同的議題。編輯與著作《國球誕生前記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口述訪談》等書,並曾擔任電影《KANO》等棒球影視作品之顧問。
名人/編輯推薦
熱血推薦
林華韋(前棒球國手,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長)
周思齊(職棒選手,中信兄弟球員)
魏德聖(導演)
曾文誠(FOX體育台球評)
徐裴翊(Vamos Sports 翊起運動共同創辦人)
趙豪城(美國職棒資深球評)
從棒球引進臺灣談起,除了道盡臺灣棒球身世之外,也讓我們看見棒球與臺灣人精神的重疊與類同,原來臺灣人瘋棒球並非偶然。
——魏德聖
通盤性地從過去到現在,由點到面,重啟這個土地上最重要的運動發展,其中有傲人的榮光時刻,但也有陽光照不到的陰暗面……而這也是本書的價值,凡曾為臺灣棒球努力過的一切,都會被記憶。
——曾文誠
如果你看過二○一三年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跟日本交手時,臺灣萬人空巷只為守在電視機前隔海為中華隊加油;如果你看過世界十二強棒球賽,林智勝對古巴轟出超前的三分彈、全場球迷瘋狂的模樣,那麼更應該了解,棒球是如何開始跟臺灣緊密相連的。
——徐裴翊
序
【序】
十五年淬煉更完整的棒球史
文 謝仕淵
一、我 關於棒球
有一年冬天,因為打工未返南部的家,一個人住在外雙溪畔的學生宿舍。結束一天的打工,返回宿舍時,往往接近午夜,此時寒窗苦讀總是半途而廢,不過一時半刻,便棄書而逃。最常做的一件事,反倒是躲在被窩中,看著電視。
嚴冬的臺灣,職棒也在冬眠,電視中重播的職棒賽,有許多是我早知道結果的比賽。那是正值職棒簽賭案爆發後的棒球低潮,比賽場面相當冷清,但不知何故,我依舊緊盯著電視中的比賽,而且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睡著。
幾年後,有許多人問我為何要研究臺灣棒球的歷史與文化,我的回答,除了那些「棒球是臺灣人學習『文明化』技藝的一項重要手段」、「棒球有助於去理解日治時期臺灣人抗爭與認同的發展」、「棒球體現了臺灣人對日本曖昧與矛盾的殖民情結」之類的學術語言外,我往往會想起,那些看著重播棒球賽排遣無聊生活的冬天。
我成為棒球迷,是在郭泰源、莊勝雄、趙士強、呂明賜等強棒巨腕的精彩表現下受到感召。1980年代,我幾乎從未錯過奧運、亞錦賽、世界盃與洲際盃,以及威廉波特少棒等比賽。我也記得,在我還不太能確定我有能力一個人坐公車的時候,便帶著我的手套、坐著公車,從高雄市東邊到達西邊,只是為了不願錯過那一年的國際棒球邀請賽。
國中「放牛吃草」、專科「放浪人生」的歲月裡,我是升學體制下的失敗者,但日子其實過得不算糟,因為棒球帶給我很多放縱的想像,下課十分鐘,與同學接傳球,心中也在估算著要如何苦練,才能達到「東方特快車」郭泰源的快速球境界。夜裡,有時苦惱明天的考試鐵定完蛋而失眠時,總在下一刻,便快樂地想著,在關鍵時刻擊出再見全壘打、接受眾人英雄式歡呼的強打者,就是我。
當然,那樣的想像,就算是僅止於想像,也很幼稚。有一天,一位同學帶著朋友來學校玩棒球,我才在與他過招的過程中,初次體驗什麼是130公里以上的球;那位朋友,當時的身分是職棒練習生。
過了幾年後,我認真地讀起書,僥倖進入碩、博士班就讀,選擇研究臺灣近代史時,我突然想到我從未在嚴肅的臺灣史研究中,尋找到那個你我最為熟悉的棒球。
我的棒球研究就這樣開始,這又是另一段有別於年少時的棒球經驗。從一段段的訪談、一頁頁舊報紙的翻閱開始,許多報導中傑出的棒球明星,原來就是眼前健朗的老先生,我的田野工作逐步廓清我的疑惑,臺灣棒球發展的脈絡逐漸清晰。我也漸漸了解,棒球何以能豐富不同世代臺灣人的人生。許多臺灣棒球的精彩故事,因此也在不斷的挖掘中重新面世。
二、第一次 接近歷史
想要進行跟如何開始,不見得是同一件事。在我還是碩士班的時候,受了點學術訓練,也就學會了「觀點」這件事,也了解了記載棒球運動最為豐富的報紙等媒體,避免不了是某種觀點下的陳述。
2001年的某天,我記得當時自己正在中研院的圖書館中,心中默算著1930年代的棒球選手現在幾歲了,突然覺得我要找到他們。一開始是嘉農,別無其他原因,只因奪得甲子園第二名的嘉農,大概最具代表性,然而在1990年代後、得以重新正視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的時候,1931年的唯一代言人,就只剩下蘇正生。
第一次遇到蘇正生,過程充滿波折,因為剛開始,我不認識棒球界的人,僅得知蘇正生住在臺南東山,於是撥了電話到鄉公所,當然,這等魯莽舉動,在詐騙之風已然興盛的時代,我一定是被狠狠拒絕。
直到第三或第四次電話,我不知道最後是哪個佛心來著的公所職員,告訴我地址與電話,連帶透露了蘇老先生的生活節奏。後來我才知道,如果不知道蘇老先生的生活節奏,就算知道電話與地址,也是徒勞無用。
因為,當時80幾歲的蘇老先生身體硬朗,常騎著腳踏車外出,而且騎乘的距離,令人不可思議,一般來說,都是從東山到白河,有時心情好,可以騎到新營。聽說早十年,他可以騎到嘉義教導嘉農棒球隊的年輕棒球員。大多時候,其實只是去吃個東西。這樣的生活作息,我大約只能在下午之後的幾個小時找到他。
當我知道蘇老先生的生活習性之後,果然突破僵局,約到了蘇老先生。幾天後,我跟學妹就來到了東山,但是波折還沒完,老先生一邊講一邊做動作,不但離開錄音機可以收錄的範圍,外頭也在開始訪問不久下起大雨,就是南部特有的超大午後雷陣雨,雨勢之大,如同用臉盆潑出來一般。不用說,事後錄音帶幾乎派不上用場,所幸筆記得以重建大部分內容。
那天的訪談,大多聚焦在嘉農,其實蘇先生常接受訪問,1990年代之後也幾乎成為嘉農棒球的代言人,每次一有人說要重視棒球,或者該說是消費棒球,他總能再談一次嘉農的事。我當時訪談技巧不佳,除了因為對生命史的關注,而帶出些童年時接觸棒球緣由的故事之外,有許多故事的情節,大多不超出過去的訪問。不過,那次的經驗,我還是打從心裡受到了震撼。
有了這樣的經驗之後,我往往能在一點線索的提示下,開始進行許多陌生拜訪。在臺南,我耳聞90幾歲的黃丙丁,經常在午後的孔廟廣場前與朋友聊天,就到那邊一個一個問,最後被我找到。80幾歲依舊身體硬朗的洪太山,是嘉農名將,也是臺灣戰後首屈一指的打者,就住在高雄三民區的某大樓,而在那棟大樓的方圓幾公里外,我又找到了宋宦勳與莊銘燦。無論是月光山下美濃客庄的棒球故事,或者是旗津海邊那面臺灣史上第一面的少棒冠軍錦旗被迎回高雄的故事,都是這些老前輩告訴我的。
最後一次見到蘇正生,是在2007年底,地點是在高雄市三多路上某個大樓中的安養院,問題依舊圍繞著嘉農,而有一點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當蘇先生回憶起最後的決賽,依然情緒激動、難以抑制,眼淚幾乎奪眶而出。決賽那天,是1931年8月21日,即使已經過了70幾年,但是對於蘇正生而言,記憶始終溫熱。而在那之後的幾個月,他就過世了……我是在這些經驗中,感覺到一種莫名的使命,覺得應該有人寫下這些故事。
三、臺灣的故事
2014年「三月學運」期間,流行著「自己的國家自己救」的口號。這句簡單的口號,不過是將自己視為主體,參與著一切理所當為的行動。這種將自己視為主人的態度,不僅面對當代政治如此,面對歷史、看待棒球,也應當一樣。
然而,這段重新閱讀臺灣棒球歷史的過程,其實並不容易,既有的文獻中總是存在特定觀點。1930年代,湯川充雄編著的《臺灣野球史》,以及臺灣體育協會出版的《臺灣體育史》,提供了了解早期臺灣棒球歷史的重要基礎,定義了1906年國語學校中學部與國語學校師範部的臺灣第一場球賽的進行。當然,如果稍具臺灣史主體意識者,一下子便明瞭臺灣的第一場棒球賽是誰的棒球賽。
說到底,一個屬於臺灣的棒球故事,從資料到觀點,都要重新反省。
另一方面,臺灣棒球歷史的解釋,長期存在著為何而寫的取捨爭論。對於部分球迷而言,球賽過程的詳細記錄,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因此有人堅持球賽史才是了解棒球的王道。對於認為棒球不能缺乏英雄的人而言,英雄的傳奇性,經常與運動的勵志書寫相連,無異於造神。或者,有些具有考古癖的歷史愛好者,關切著一切與「起源」有關的故事,他們多半動機良善,也是棒球書寫地方化的一個過程,但有時走火入魔,恐與許多宗教性神話與虛妄國族神話動機如出一轍。更多的歷史書寫,則是從競賽主義的角度,關注一個球隊由弱轉強、先輸後贏的奮鬥過程。我總是期待,以上基於各種不同理由的棒球研究與書寫,可以進一步地發展為對臺灣社會歷史與文化的觀察,可以更整體性地與社會各部門聯繫起來。
然而,這樣的挑戰與期待,都要面對著更為強大的對象,那就是基於政治的必須、國族的認同,所產生的棒球價值。不管是戰前或戰後,大多時候,棒球都普遍流行於臺灣各地,而也意味著政治企圖極有可能闖入棒球的領域。先是1920年代起,棒球運動成為養成少國民的協力工具,也是實踐國族認同的重要手段,透過甲子園、「武士道野球」的精神,廣泛吸引著棒球員選手與球迷;透過敢鬥、犧牲、效忠等精神的實踐,我們一直受到日本棒球很深的影響,以至於今天我們還在說「一球入魂」。
於是,重建屬於臺灣人的棒球故事,要在文化交錯中、要在生活踐行中、要在社會文化中,不斷尋找。
四、十五年的報告
2003年,我跟謝佳芬學妹完成了《臺灣棒球一百年》,除了日治時期之外,其他均由我撰寫。那本書是我對臺灣棒球歷史的研究計畫,經歷將近十五年後,我完成這本大幅改寫自舊作的新書。
這段期間,我用了9年時間,完成以日本時代棒球史為主題的博士論文,以此為基礎,這本書的日治時期部分全部都是新撰。而對於戰後臺灣棒球史,我則將近年來閱讀與思考的新想法放入,是我近年來科技部研究計畫成果的一部分。
經歷將近15年的時間,才完成改寫工作,除了自己的怠惰,許多責任與義務必須承擔,也分去了不少時間。但,也是這些多元的社會身分,給了這本書必要的新養分與支持。
過去10年,我一直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服務,這是一個無可避免也必然接地氣的地方。宛如公共平台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數十萬的民眾來參觀。部分來參觀的民眾,有時會留下想捐給博物館的物件,也聽聞了許多新故事,而這些都給予了這本書必須的養分。我非常感謝,十年來跟我一起承擔與面對這項工作的博物館夥伴。十餘年來,我曾在東吳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逢甲大學兼任教,與同行研究者的切磋與學生的討論,也每每給我許多新的靈感。此書出版的過程中,承蒙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的謝珮瑤小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的張瑜庭與林于煖小姐等人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
我也必須由衷感謝我的家人,10幾年的時間,太太與小孩成為了親密的家庭夥伴,晚上時間也多半還持續工作著的我,如果不是家人的體諒與支持,即使再一個15年,這件事也無法完成。
最後,對於這本累積10餘年而完成的著作,我依舊有個自我期待與定位──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多數已過世的老前輩,說出他們的故事。能夠重新幫他們整理許多被遺忘的故事,是件非常榮幸的事。
【內容試閱】
職棒在臺灣
洪騰勝與中華職棒聯盟的成立
棒球得以深入社會、打動人心,一方面依靠國家隊在國際賽上為國爭光,一方面則需憑藉國內棒球風氣的營造,兩者配合,才能維繫棒球活動的熱絡。7、80年代,臺灣棒球實力藉著三級棒球的世界冠軍,以及奧運銅牌,已獲得國內外肯定,國內棒球風潮自然也不在話下。只是當三級棒球球員進入成棒之後,這些技術已是世界一流且已離開校園,原本也應找份出人頭地工作的球員,卻只能「業餘」地打打棒球時,前景似乎就有種「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寂寥。因此,幫球員找到固定的表演舞台,讓棒球運動職業化,遂成為臺灣棒球運動的重要出路。
然而,這種發展為何出現在80年代末期,而非棒球活動「強強滾」的70年代,卻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或許,最重要的因素來自於70年代的社會氛圍。那個時代,打球是為國爭光,為錢打棒球的動機並不道德。早在70年代之前,臺灣省運中便曾出現以金錢作為挖角憑藉的事件,此舉被媒體以運動職業化等於失去運動精神為由,罵到狗血淋頭。1974年,美國職棒辛辛那提紅人隊球探曾來臺挖角,最後無疾而終,而當時的媒體也認為跨海尋求好球員固然可佩,但職業棒球為了錢而打球的目的,就不是什麼高尚的目標了。可見,打球賺錢可是件關乎操行的道德瑕疵。
再者,職業棒球具有若干娛樂性質,則讓職業棒球為錢打球的形象更加扣分。1968年,巨人隊抵臺春訓並舉行數場隊內對抗賽,這種橋段本屬表演性質居多,而觀眾能看到眾多球星自然也樂在其中,但是走馬看花的調度、刻意拱王貞治的設計,卻遭致媒體「太假了」的批評。放在競賽精神的尺度上,這些批評或許公允,但也反映時人對職業棒球的認知並未十分充分。
當然,70年代成棒球員的數量與素質,與成棒國際成績尚未獲得肯定,皆是延緩棒球運動職業化的原因。
總之,嚴肅的生活、國家道德規範,終使臺灣棒球職業化的腳步,留待到80年代才走出重要的一步。
70年代,臺灣棒球的主角,原屬三級棒球;80年代初期,成棒因三級棒球打下的深厚基礎,漸漸提升實力,洛杉磯奧運的銅牌就是這段過程所結成的果實。奧運銅牌是臺灣成棒獲得認定的象徵,然而,臺灣的環境卻無從留住這批善戰的成棒選手。奧運結束後,雖曾舉行商討選手未來發展的座談會,但球員離臺發展已成趨勢,如同徐生明赴韓國發展,就被認為是開啟了一條可行的路。於是,棒球選手的外銷事業逐漸開展,臺灣棒球菁英只能馳騁在異域的棒球戰場上。
為留住棒球人才,棒球運動職業化的可能浮上檯面,然而環視當時剛起步、虧損連年的韓國職棒,卻不禁要問:真的會有企業願意投資賠錢的事業嗎?再者,到了80年代末期,三級棒球發展已過高峰,也衝擊到職棒兵源的遠景。同時,職棒選手並不能參與國際賽,而在80年代,國際賽的成績可是臺灣棒球賴以維繫的重要憑藉,若因職棒成立而損及國家隊戰力,這與國家罪人何異。因此,職棒的推動,看來需要一個相當勇敢且不畏艱難的人來主其事。
這個或許會被精打細算的商人笑稱是「憨人」的人,就是兄弟大飯店的老闆洪騰勝。
兄弟飯店的老闆洪騰勝,畢業於臺大,從學生時代便為棒球隊員,畢業後事業有成,且常回臺大打棒球。因此,若說1984年9月兄弟棒球隊的成立是為了賺錢,倒不如說那是洪騰勝及其兄弟實現棒球夢的時刻。
接下來的發展,更可窺見兄弟象發展棒球事業的企圖心。招兵買馬的兄弟象,在曾紀恩教練領軍下,一路從乙組打到甲組成棒,期間更締造14場連勝紀錄。成績好當然是球隊受歡迎的主因,但「人品定優劣,苦練決勝負」的球隊口號、講求拚勁的球風、「用性命打球」的精神,都得到眾多死忠球迷的認同;日後兄弟象與象迷的風格,都延續於此。
洪氏兄弟接下來的動作則更令人訝異,他們花了1億元,在桃園龍潭興建首座民間出資、符合國際標準的棒球場,於1986年11月完工啟用。從這種花錢蓋球場的作為,大概就知道洪老闆是「撩」下去了。
沒錯, 洪騰勝接下來開始遊說棒協發展職業棒球,並以兄弟飯店名義, 捐贈6百萬元作為職棒基金。1987年底,「職棒推動委員會」正式成立,由棒協理事長唐盼盼出任主任委員,洪騰勝則為執行秘書,負責實際工作。當時面臨的基本困境是:職業棒球聯盟總不能只有兄弟象一支球隊吧!
但要別人拿出錢來、一起加入眼前看來顯然會賠錢的生意,可真是一件頗為艱鉅的任務。當時,除了從贊助宜寧中學與文化大學開始成軍、並已有廣大球迷的味全棒球隊有意願之外,還真找不到第三個「苦主」願意經營這種賠錢、只是樂了球迷的慈善事業。但是在洪騰勝四處遊說下,統一企業與三商行終於有了回應,願意共襄盛舉,但球隊教練及球員等組隊事宜,則需交由洪騰勝負責。最終,統一與三商,從臺電與合庫隊隊員中,找到了基本班底。
在洪騰勝積極「代辦」之下,職棒正式確定兄弟、味全、統一、三商等四支球團的基本架構。1989年10月23日,中華職棒聯盟在兄弟飯店舉行成立大會,棒協理事長唐盼盼出任會長,洪騰勝為秘書長,並決定1990年3月17日為中華職棒元年球季的開始。
職業棒球的高峰與低潮
1990年3月17日,中華職棒元年正式在臺北棒球場、由兄弟象與統一獅揭開序幕,滿場的觀眾,臺灣職棒運動終於在眾人齊心努力下有個好的開始,棒球迷終於在一年寥寥幾場的國際賽之外,找尋到棒球熱情的另一個依歸。
不用說,人品與球技兼具的兄弟象,在李居明、王光輝等人的助陣下,成為職棒場上最受矚目的焦點,尤其兄弟象在職棒3年到5年的三連霸,更讓職棒運動走向高峰。而業餘時便頗受好評的味全龍,則在黃平洋、孫昭立、陳金茂等年輕球員助陣下,勇奪職棒元年的冠軍,成為在人氣上與成績上都足堪與兄弟象對壘的勁旅。兩隊的對戰,往往是票房保證,職棒4年與5年的龍象對戰,平均票房竟超過一萬人,位居各種組合的首位。激情對峙難免插槍走火,職棒5年10月15日的龍象戰中,發生象迷蛋洗臺北球場事件,就是龍象熱戰的一段插曲。
而原本不甚積極的統一獅,則在立足臺南的努力經營下,成為以區域性為主場經營的最佳楷模。涂鴻欽、康明杉、林仲秋,以及外籍球員鷹俠等人,則為奪得元年第一個球季冠軍的三商虎,招來特定球迷的目光。1993年,俊國熊(興農牛的前身)、時報鷹的加盟,則爭取到了一批傾慕年輕好手的球迷,以及臺中地主性觀眾加入。1997年,職棒在龍獅虎象加鷹熊中再加生力軍—和信鯨(中信鯨)。職棒的戰局,因為球隊經營的特色,蔓延到臺灣社會的各個階層與各個地區。
更有甚者,球團也逐漸了解球員形象經營的重要,因此出現恐怖份子、七彩變化球、假日飛刀手、棒球王子等琳瑯滿目的稱號,象徵著球迷對球員的崇拜,也側寫了職棒市況的榮景。同時,由於職棒對戰總是幾隊間的循環賽,勝負互見總是難免,因此對於職棒紀錄的創新與累積,如一百支全壘打、一百勝等紀錄,便在觀眾的注目下,成為另一種對棒球的關心。
總之,職棒元年到職棒6年,年平均票房皆破5千人次,可見當初的崎嶇之路,已然成為一條平順的坦道。
職棒的熱戰,製造了一批習慣消費棒球的衣食父母,然而這發展一步一步走來艱辛,消逝、由高峰轉為低潮的發展,卻來得至為迅速,積蓄長久的能量在一、兩年之內全然耗盡,主要原因在於賭博放水事件已由暗地裡的傳聞,成為球員間的默契,打假球欺騙球迷感情成了最大的致命傷。
長久以來即存在於臺灣球場外的賭博問題,此時更為明目張膽地影響球場內的競賽。據傳,一場熱門球賽的賭資往往超過上億元,從而令黑道勢力企圖控制球賽以賺取暴利,買收擔任白手套的特定球員及其隊友,唆使球員打假球。於是,放水事件在觀眾渾然不知的熱情吶喊中上演,而組頭與黑道則在賭勝負、賭差距、賭安打,甚至賭第幾局得分等五花八門的賭制中,獲取暴利。不從其所望的球員,往往在利誘之外加以威脅,令其不得不從。1996年8月2日,象隊球員陳義信、洪一中、李文傳、陳逸松、吳復連等5人,在臺中遭黑道持槍押走,一定程度說明了棒球員所面臨的困境。1997年上半季的冠軍時報鷹,竟因全隊多數球員遭到收押而以各隊支援的球員組成「二代鷹」,與味全龍爭冠,赤裸裸地呈現賭博的惡質化。
職棒賭博的手段幾乎千篇一律是由黑道賄賂球員打假球,不是故意被三振,要不就是漏球或失投。球員精湛的球技卻用來表演不露破綻的失誤,棒球員的墮落莫過於此,對於棒球發展的衝擊更甚於戰績的一蹶不振。
由於整個大環境持續不理想,中華職棒從1997年開始,平均票房便處於一、兩千人的低檔。職棒九年(1998年),時報鷹宣布解散。職棒十年(1999年),三商虎、味全龍亦不堪虧損,相繼解散。臺灣大聯盟的經營更是慘澹,觀眾更為冷清,每場平均觀眾數曾僅有一千初頭,其中還有許多持免費票入場的觀眾。在此狀況下,有好幾年時間,死忠球迷都只能在冷清的棒球場上,冷淡地面對臺北棒球場拆除,以及郭源治滿腔熱血地回國效力。2007年到2009年,打假球事件接連發生,又讓中信鯨隊選擇退場,也讓熱血苦撐、支持職棒的洪家兄弟心寒。而失望的球迷,則用一種又愛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偷偷地關心、冷冷地回應。職業棒球自此從高峰走向低谷。
當初職棒的走向高峰,往往有賴於國際賽的帶動,2001年世錦賽、2004年奧運,以及2013年經典賽,均曾因國際賽表現出色,帶動人潮回流。更有甚者,專業化的經營策略,也培養了特定球迷,例如強調立足臺南的統一獅隊;或者Lamigo 猿隊全新風格引人注目的啦啦隊,以及全主場制的實施。
職棒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這種新型態的棒球運動,卻在國族認同之外,另開了一條可能的棒球之路。職棒要經營成功,必然需在打造球隊風格、球員形象經營,甚或營造公益形象、球場設施等途徑上,建立品牌特色,贏得消費者認同。為此,球隊的經營策略,必當從球隊球風,考量到球迷的地區性、年齡層與性別等因素,讓棒球不再只是為國爭光,也讓我們看到新價值的展現。走過27年的中華職棒,映照了民間社會的多元活力。
目次
【目次】
第一章 日本時代
1.跟著山姆大叔走:成為世界運動的棒球
2.棒球日本化:武士道野球的出現
3.從隔閡到接受:運動的普及與推廣
4.野球熱的開端:棒球登陸臺灣
5.熱帶南國棒球風:臺灣南部的棒球源起
6.最早打棒球的臺灣人:從少棒開始
7.史上第一少棒冠軍:高雄第一公學校
8.原住民棒球的起點:花蓮能高團
9.大眾棒球時代:軟式棒球的發明與普及
10.KANO崛起:邁向甲子園的旅程
11.三民族,團結為臺灣:KANO的運動政治
12.榮光的傳承與延續:KANO「三吳」到洪太山
13.空中棒球賽:收音機廣播與棒球迷
14.棒球落難記:遙想球場種滿地瓜時
第二章 四零到六零年代
1.棒球大小賽與生活大小事:戰後初期的棒球賽事
2.當家作主:激情對峙的省運棒球賽
3.國手的出現:臺灣聯隊與中國代表隊
4.從艱困中開始:「棒球之父」謝國城
5.族群地理與運動版圖:棒球與籃球
6.軟性魅力:庶民、生活與打棒球
7.最具傳統的業餘棒球隊:臺電與合庫
8.華麗與落寞:大涼汽水與味寶味素
9.棒球的美援經驗:金像獎盃與可口可樂
10.東洋旋風:早稻田與巨人軍
11.睹物思球:球具與球衣的演變
12.白色恐怖與棒球:苗栗客家山城的棒球往事
13.連續發展與的生態丕變:為國爭光成為棒球新定義
第三章 七零年代
1.木棍打石頭:紅葉擊敗紅太陽
2.首登巔峰:金龍少棒與世界冠軍
3.瘋狂球迷:佔領球場大作戰
4.一九七四:世界棒球「三冠王」
5.球場外的戰爭:棒球運動中的政治運作
6.驚鴻一瞥:棒球娘子軍
7.南北戰爭:南美和與北華興
8.棒球記憶的武林聖殿:臺北球場的變裝與消逝
9.不可承受的重:臺灣棒球的陰暗角落
10.臺灣小孩的棒球夢:平民英雄與街頭戰場
11.神人都愛棒球:廟宇也辦棒球賽
12.螢光幕裡的球賽:人人愛看電視
13.「國球」危機:菁英化導致基層棒球萎縮
第四章 八零年代之後
1.外銷事業:異域的臺灣之光
2.成棒發展推手:嚴孝章與榮工處
3.成棒的榮耀與傳承:從洛杉磯到巴塞隆納
4.職棒在臺灣:洪騰勝與中華職棒聯盟的成立
5.走過二十七年:職業棒球的高峰與低潮
6.正港英雄:臺灣大聯盟
7.在世界最高舞台上發光:前進美國大聯盟
8.重返頂尖舞台:從世錦賽到經典賽
9.逆轉勝:尋找臺灣棒球精神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