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唐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唐代綿歷近三百年,是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其歷史、人物、文化、文學作品等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本書以文獻史料為基礎,仔細推敲,析辨疑偽,探尋唐代的真實歷史面貌,並發掘出一些被人忽略了的唐代詩文、人物,以輕鬆淺白的手法分享唐代的文史知識。全書共收錄了52篇文章,分為四編:
窺探大唐─史實的分析與揭示;
翫賞大唐─作品與人物的評析;
守護大唐─文本的辨偽析疑;
推敲大唐─前賢與作者的學術研究。
本書作者是唐代文學研究與古籍整理專家,他整理了多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致力還原一個更逼真、更清晰完整、更立體多維、更具人文關懷的──大唐文明。
作者簡介
序
尚君自負笈滬上,至今恰為四十年。初從師習唐宋文學,後感兼顧為難,乃棄宋專唐,期能有所建樹。因早年失學,根柢淺薄,不敢自是,常卑以自持,乃自清理基礎文獻始,凡歷二十餘年,方得漸次增廓堂廡,發為議論。回看走來路,居然亦稍有積累。更因秉師明訓,不敢妄作,廣參前賢,偶有體悟,因尤彰明史源,盡搜文本,析疑辨偽,窮源竟委,論說頗有不同於前賢今哲者,於是形諸著作。凡文獻發掘積累者,則循傳統而彙為專書,先後成《全唐詩補編》、《全唐文補編》、《舊五代史新輯彙證》等書;讀群籍而自成見解者,則寫成論文,結集者亦得五六冊;其餘讀書隨興,形於札記,師友催督,即事成篇,亦漸有所得,陸續有所刊佈。古人品茗談學,請益會友,行篋中常攜自印巾箱本,廣為饋贈,得通聲氣。近年學者多印筆記,正為此遺風。尚君不能免俗,不免為高人譏嘲,亦難辭疚。
本書所收,皆與李唐有關之短篇,凡存文五十二篇,多為近年所寫。寫作緣起不同,莊重者有之,遊戲者亦有之,漫無統攝,更缺理論,惟皆能有感而發,持之有據,言之妥洽。承鄭培凱先生與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諸公不棄,囑拼為一集,因以關涉有唐文史者為主,乃總題曰《行走大唐》。凡分四編。一曰〈窺探大唐〉,凡涉真相分析或揭示者歸之;二曰〈翫賞大唐〉,凡分析作品、評騭人物、展示事實者歸之;三曰〈守護大唐〉,凡涉辨偽析疑者歸之;四曰〈推敲大唐〉,凡涉前賢時哲研究成就之評說、本人學術致力原委者歸之。諸文皆說明最初發表時間及刊佈處,且大多保持發表時面貌。偶有內容重複或體例難劃一處,讀者諒之。
杜牧詩雲:「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澹雲閑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範蠡,參差煙樹五湖東。」(〈題宣州開元寺水閣〉)牧之感慨六朝,與今人追懷大唐盛衰,事隔百紀,感同一揆。鳥聲山色,萬物何曾遽變;人歌人哭,讀史催人警醒。如是而已,復何言哉!
是為序。
西元2017年2月28日於復旦
目次
第一編 窺探大唐
玄武門蒙難者的女眷
唐太宗的另一面
殷顏世婚與文化傳承
元載的平反
郭子儀的生存智慧
司空見慣真相之揣測
瞿蛻園說劉禹錫與元白韓柳之交誼
李繁是聖賢還是敗類
且說馮道
道聽途說的特殊價值
另一個王昭君
破鏡重圓的原委和真相
第二編 翫賞大唐
唐代的奇葩
唐代的粉絲
杜甫與樊晃
牛仔與詩聖
成仙之別途
高貴的靈魂
心與浮雲去不還 吹向南山又北山 — 李季蘭詩賞析六首
良人的的有奇才 何事年年被放回 — 中唐兩位諧趣女詩人詩賞析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 魚玄機詩五首賞析
好是綠窗明月夜,一杯搖蕩滿懷春 — 唐季四女詩人詩賞析
白居易詩友皇甫曙的生平與存詩
說王仁裕佚詩四首
五代俗講僧雲辯的生平與作品
日本學者說唐詩與性
長沙窯瓷器題詩所見唐下層社會的文學趣尚
第三編 守護大唐
〈登幽州臺歌〉獻疑
〈春晚〉還是〈春曉〉?
李白〈靜夜思〉不存在中日傳本的差異
戴叔倫詩補訂
大梅法常二偈之流傳軌跡
改一個字好難
「更無一個是男兒」考辨
誰是花蕊夫人
所謂《全本唐會要》辨偽
所謂江標影宋《唐五十家小集》質疑
何來陸機佚詩
第四編 推敲大唐
方志彤《〈詩品〉作者考》閱後的一些感受
金針得度後的舉一反三
一本書與一種學術範型之成立
唐詩研究的兩極
唐詩傳播接受研究的可貴探索
唐詩憑什麼排名
全唐詩文整理的方法與難度
e時代唐詩文本考證的驚喜和無奈
全宋詩文都缺尾巴
我的神明書架
《唐五代文作者索引》弁言
《敬畏傳統》自序
《唐女詩人甄辨》引言
《貞石詮唐》自序
書摘/試閱
玄武門蒙難者的女眷
因為唐高祖的猶豫與不忍,玄武門事變不可避免地發生。秦王李世民與他的幕僚出重金收買玄武門守將常何,設伏襲殺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並當着高祖的面,殺死養在宮中的侄子,逐步逼父皇退遜。兩月後太宗即位,開創貞觀之治的全新局面。這是世所同知的事實。
事變以後關鍵人物的命運,史書多有披載。退位的高祖在大安宮又活了九年,與他在位時間相當,只是待遇差了許多。太宗曾在全國範圍內搜捕太子與齊王的餘黨,經魏徵勸說改變了做法,求得和解。不久追改建成為息王,諡「隱」,世稱隱太子,齊王降封巢王,諡「剌」,二諡皆含失德之意,但皆得以王禮葬,也就是說並沒有加以大逆的罪名。儘管事變因違反基本的倫理秩序,太宗及其史官始終不遺餘力地希望證明事變的合理性,如太宗十八起兵興唐啊,太子、齊王將不利於秦王啊,太子庸碌無能、猜賢妒能啊, 無奈一冊漏網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將老父決策、大郎二郎拼力建唐的過程記錄得清清楚楚,武德間的事實也因反覆掩飾而弄得迷離不清,提供今人解讀的各種可能。這些已經有無數研究論文加以分析,我在這裏只想利用存世和新見文獻,揭示太子、齊王身後兩家女眷的一些情況。
李建成夫婦墓誌,幾年前在西安南郊出土,當時在葛承雍先生處見到拓本,新出《秦晉豫墓誌搜佚續編》(趙文成、趙君平編,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收錄了二誌拓本。建成墓誌題作〈大唐故息隱王墓誌〉,內容極其簡單:「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師。粵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真是惜墨如金的文字,除了新提供了下葬的時間、地點,其他皆闕如。建成妃墓誌題作〈大唐故隱太子妃鄭氏墓誌銘〉,逾千字,內容極其豐富,儘管對事變仍諱莫如深,且全文用典頗多,解讀不易,但對鄭氏家世、去世、享壽及喪事皆記載清晰。誌載鄭氏卒於上元三年(676)正月三十日,享壽78 歲,即在事變後又活了40 年。她與太宗為同一年出生。太子建成死時年38,較其妻年長10 歲。墓誌述事變後:「而泰終則否,福極生災, 禍構春闈,刑申秋憲。妃言依別館,遽沐殊私,棟折榱崩,更倚棲遊之地;巢傾穴毀,重承胎卵之仁。」太子之死當然是伏法,其妻也從東宮遷出,但不久即獲得新皇恩典,重新得到棲息之居所。墓誌載其卒於長樂門內,或即其寓所。「殯於第五女歸德縣主之宅」, 「祔葬隱陵之側」。知太子除五子外,至少還有五個女兒,其女封歸德縣主,即其女眷仍保留了基本待遇。誌題稱「隱太子妃」,太子墓稱「隱陵」,也即承認建成曾任太子的經歷,其墓得稱陵,儘管未必有其實。
太宗在貞觀十三年(739)讓己子趙王福出繼建成一房,趙王夫婦墓誌已經出土;以曹王明出繼齊王一房。其中最弔詭的就是,曹王李明的生母楊氏,就是齊王元吉之妃,也就是太宗的弟媳婦。殺弟而奪其妻,宋代理學家肯定大加撻伐,唐代則罕有議論。據說長孫皇后去世後,太宗因寵愛楊氏,欲立其為后,為魏徵諫止。以齊王妻所生子出繼齊王,確實是很妥當的安排。特別要提到的是, 曹王後人李皋為中唐名臣,是宗室中難得人才。
雖然殺了太子和齊王諸子,但在皇權危機解除後,太宗對兄弟之諸女則仍落實待遇,封縣主嫁人,平穩生活。太子諸女,除前引懷德縣主外,還有下文要特別介紹的聞喜縣主李婉順。齊王女則有懷仁縣主,墓誌由初唐四傑之首王勃撰寫,見於日本存唐抄《王勃集》殘本,十年前已收入拙輯《全唐文補編》卷一六。從墓誌可以解讀出來的情況是,在齊王被殺後,至少有五個女兒活了下來。齊王妃楊氏似乎是帶着女兒進入太宗的後宮,「撫幼中闈」。縣主卒於總章元年(668),年44,也就是說其父被殺時僅2 歲,未必斷乳。到貞觀十八年(644)20 歲,獲封懷仁縣主,出嫁天水姜氏, 即唐初有名的外戚家族。儘管楊妃抱女入宮侍奉二伯,有些悲壯, 但因其後為太宗所寵信,連帶她的女兒也沒受太大委屈。所謂「奉盥餌於前廂,侍温凊於側寢,二尊齊養,誠周於造次之間」,只有温暖,沒有仇恨,殺夫殺父的痛苦,在這裏都沒有痕跡,只有皇上的恩德。王維的〈息夫人怨〉:「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用在這裏正恰當。
隱太子第二女李婉順,嫁貞觀名臣劉林甫之子劉應道,卒於龍朔元年(661),享年不詳。劉應道對她一往情深,親自為妻撰寫墓誌,劉應道死後又由其子劉獻臣撰文(二文均收入《隋唐五代墓誌彙編》陝西卷第三冊),所記家庭生活和夫妻感情極其細膩動人。劉應道說其妻年十七封聞喜縣主下嫁,二人成婚共同生活達二紀,即24 年,由此逆推,其成婚當在貞觀十二年(638),出生大約在武德四年,即事變發生時約5 歲。劉應道講了許多其妻的優點,如謙裕從順、和睦家人、治家有方、管理得體,都是應有之義,比較獨特的是以下這一段:「少而志學,及長逾勵。壼務之餘,披省無輟。雖名家之說,未足解頤;而歷代之事,其如抵掌。至於藝術方技,咸畢留思;諸子群言,鮮或遺略。雅好文集,特加欽味。每屬新聲逸韻,無虧鑒賞。至若目見心存,耳聞口誦。始窺文而辯意,未終篇而究理。與僕並驅於疇昔,余每有愧焉。及陳廢興,敍通塞,商榷人物,綜覈名理,抗論發辭,莫不窮其指要,實有大丈夫之致,豈兒婦人之流與!而固存撝挹,恥於眩曜,與朋類常談,未嘗及乎經史。不有切問,終日如愚,雖親親之倫,竟無睹其奧者。」說她從小就養成讀書學習的良好習慣,結縭後於料理家事外,成天忙着讀書,所看並不以名家詩文為限,且熟悉歷代史實,能夠扺掌而談,對藝術、方技、諸子百家尤其抱有濃厚興趣, 而且記性好,理解、分析、鑒賞能力都極其出眾,能「辯意」、「究理」,有思辨能力。「及陳廢興,敍通塞,商榷人物,綜覈名理,抗論發辭,莫不窮其指要,實有大丈夫之致,豈兒婦人之流!」特別要將這幾句再引一下。劉應道說其妻在閨室以外,「終日如愚」, 絕無任何風采,但夫妻相對,關門聊天,則具有大學問家的氣勢, 縱論歷代王朝的興亡得失,評述歷朝政治的舉措是非,雌黃歷史人物,且都能深入得其指要,議論皆具理論高度。劉應道讚其妻「有大丈夫之致」,可惜身為罪人之女,得保首級為幸,所知一切,只能向簾兒下面低語,其畏禍避世之情可想。劉應道官至秘書少監, 早年藏書即達六七千卷之多,晚年更受詔編錄四部群書,結交遍天下,是有識見的博達之士。其妻死後他歷二十多年不再娶,以夫妻共同生活的正室維持原狀,自己居於東窗下八九尺之地直到去世。他對妻的讚譽值得信任。在李婉順身上是否可以推知一些其亡父的影子呢?難說,畢竟她五歲就喪親了,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吧。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