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本書不受中共官版歷史的侷限,作者以自覺性的學術研究精神,重新梳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尤其是1949年以後的歷史。──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Ⅰ
俗話說:「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其實,不但歷時千百年的歷史,不知從何說起,即使二十世紀中國的百年歷史也難以簡單說清楚。何況,這種晚近的歷史總是被現實的政治所選擇性地記述和詮釋,而顯得「理未易明」了。
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在名義上建立了共和政府,歷史雖然不再可能像皇朝時代由皇帝頒行天下的「正史」所壟斷。但是,因為一直沒有落實民主政治由人民授權的制度性原則,各方政治勢力為了論證其掌權的合法性,還是如皇朝時代那樣將歷史作為憑藉,以歷史來建立其正統性。尤其是1913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由袁世凱、馮國璋、曹錕、段祺瑞等北洋系統之人士相繼掌權後,孫文等人在南方另外建立「軍政府」、「國民政府」,但是這樣明白地在國家之中另立政府,當然要有一套「論述」以合理化這種叛逆(「內亂」)行動。這就像中國皇朝時代,民間起事時候總要有一套論證其「揭竿起義」、「弔民伐罪」的說詞。於是,「國民革命」成為孫文及其後繼者詮釋其軍事、政治行動的一套論述,而且將它上溯到十九世紀的太平天國(強調其為反滿興漢之「洪楊革命」),以下則要延伸到1947年的制憲,甚至1949年以後的「反攻復國」。這樣的中國近代史之論述脈絡,一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是臺灣歷史教育的主要內容,大家不但絕不陌生,甚至毫無懷疑地視為是歷史的當然。
序
這是一本試圖釐清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脈絡的作品。
如果從1910年代新文化運動前後,共產主義思想傳入中國起算,這本書所論述的時間軸,其實也就是上個世紀至今的一百年。在這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從大清帝國崩潰後的廢墟裡試圖重建權力秩序,各個武力集團角逐,社會與政治制度發生翻天覆地的劇變,最後由中國共產黨成功建立較穩固的政權,卻也隨即展開另一波同樣疾風驟雨的社會革命。就一個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來說,中國過去一整個世紀的暴風雨,既光怪陸離卻也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依舊緊扣亞洲甚至全世界的政治情勢或者歷史記憶。包括朝鮮半島軍事對峙、美俄中三角關係、六四天安門事件、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以致近期中國的經濟崛起,莫不需要回到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的歷史脈絡,去掌握發生的源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歷程,至今依然餘波盪漾,在當代人類命運的因果輪迴裡,拉扯著千絲萬縷的牽連。與本書同樣主題的著作,坊間或許時有所見,然而與同類出版品相比,本書較為特殊的地方,首先並不採取中共官方對一些重大關鍵事件的制式觀點,因此在史料的選擇和解釋上,有更多的彈性。這是目前以中文出版的各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著作,尤其是在中國大陸以簡體字發行的作品,難以企及的優勢。
其次,坊間各種篇幅大小不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著作,有的專注在某一特定歷史事件,有些則專研某位政治人物,以致於通史性的著作並不多見,學術品質亦參差不齊。又或者,若干由多位學者聯合撰寫的套書,往往連篇累牘,內容繁雜瑣碎,只適合給專門的研究者參考,欠缺與一般讀者的親近性。本書撰寫的出發點,即是以有限的篇幅、可辨識的人物和事件脈絡,想辦法投射出一個可以理解的、前因後果貫串一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圖像。這樣的寫作策略,自然不可能事無大小、巨細靡遺。不過相信與同類出版品相比較,本書一方面堅持史事的真實性以及內容的可讀性,另一方面又試著兼顧通史的全方位視野與均衡性,希望在不到三十萬字的篇幅內,能夠提出比其他同類作品更清晰而統整的對於1949年之後中國史的理解方式。
本書從提筆寫作到完成,斷斷續續進行了整整十四年時間。一部分原因是撰寫通史型史書並不容易,整個過程對於作者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學習;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官方及民間陸續出版了不少關鍵史料,對於歷史真相的釐清,大有助益。本書從江澤民主政末期開始動筆,直到習近平登上核心地位才完成,這無疑意味著近年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研究環境,也愈來愈成熟。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三民書局劉振強董事長的支持,劉董事長十餘年前鼓勵作者撰寫本書,可惜未能在他生前完成書稿,筆者深感內疚。其次要感謝國立政治大學薛化元教授多年來的鞭策鼓勵,若非他的幫忙,恐怕筆者當年竟無動手撰寫本書之勇氣。此外,中央研究院陳永發院士在中共史研究上多年來的教誨,是作者跨入這一領域最重要的師承。沒有師門多年的潛濡,筆者不可能具備撰寫本書的資材。最後,還要感謝兩位匿名審查人的費心指正,使本書免除了不少錯謬的風險。
當然,筆者斗膽挑戰此一撰述任務,全書或有許多未臻妥善之處,文責自應由筆者概括承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七十年歷史,並不是容易可以逕自論說的題目,說史者一不小心,只會落得貽笑大方的下場。筆者不揣駑鈍,撰此書稿,自然希望不論在教學或研究上,都能夠對讀者有所助益。同時,對於若干疑點重重、諱莫如深的關鍵歷史環節,也多少貢獻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一家之言容或不少主觀成分,但公諸大眾,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或許還有幸可以增添臺灣學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績。至所期盼。
目次
自 序
第一章 新國家的建立
第二章 肅清內部與對外戰爭
第三章 終結新民主主義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高潮與低潮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
第六章 從鄧小平到習近平
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下一步—代結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