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鼓吹與經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50 元優惠價
:90 折 585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民俗學」是個不斷被界定的概念,早期從歌謠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起步,後來擴展到風俗調查,再隨著顧頡剛「聖賢文化與民眾文化」概念的提出而擴張到風俗、宗教、文藝三個方面。當代民俗學的對象範圍則更加廣闊無垠,包括物質生產、社會組織、人生儀禮、民間語言、民間遊戲娛樂等方方面面。1.專門以「學科史」的角度,深入探討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學科建構史!
2.從胡適、魯迅,到周作人、顧頡剛、傅斯年,本書勾勒出早期民俗學者的個性特徵,研究者必備!▍著重探討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學科創立與學術轉型,及其派生的宣傳策略及學術論爭。
早期民俗學者在極其艱苦的物質和人事條件下,為理想而奔波,憑熱情而工作,為經費而鬥爭,但最終還是因學術論爭、人事矛盾而分道揚鑣。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學科創設、學術轉型,以及中道沒落,涉及到胡適、魯迅、周作人、顧頡剛、傅斯年、鍾敬文、容肇祖、董作賓、劉半農、辛樹幟、史祿國、江紹原、楊成志等中國現代學術史上一大批著名學者。本書企圖勾勒出早期民俗學者的個性特徵,儘量還原他們所處的學術生態,通過歷史書寫,指出學者的個性特徵對於其學術事業的可能影響。他們的個性風格與學術分歧在特定學術制度下的不同展現,折射出中國現代學術發展史上具有意義的突出典範。
2.從胡適、魯迅,到周作人、顧頡剛、傅斯年,本書勾勒出早期民俗學者的個性特徵,研究者必備!▍著重探討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學科創立與學術轉型,及其派生的宣傳策略及學術論爭。
早期民俗學者在極其艱苦的物質和人事條件下,為理想而奔波,憑熱情而工作,為經費而鬥爭,但最終還是因學術論爭、人事矛盾而分道揚鑣。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學科創設、學術轉型,以及中道沒落,涉及到胡適、魯迅、周作人、顧頡剛、傅斯年、鍾敬文、容肇祖、董作賓、劉半農、辛樹幟、史祿國、江紹原、楊成志等中國現代學術史上一大批著名學者。本書企圖勾勒出早期民俗學者的個性特徵,儘量還原他們所處的學術生態,通過歷史書寫,指出學者的個性特徵對於其學術事業的可能影響。他們的個性風格與學術分歧在特定學術制度下的不同展現,折射出中國現代學術發展史上具有意義的突出典範。
作者簡介
施愛東
1968年生於江西省石城縣,理學學士,文學碩士、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故事學、謠言學、民俗學學術史。代表性論著主要有《中國龍的發明――16-19世紀的龍政治與中國形象》、《中國現代民俗學檢討》等,主編有《作為實驗的田野研究》、《走向新範式的中國民俗學》等。代表性論文主要有〈疊加單元:史詩可持續發展的結構機制〉、〈故事的無序生長及其最優策略〉、〈孟姜女故事的穩定性與自由度〉、〈末日謠言的蝴蝶效應及其傳播動力〉、〈災難謠言的形態學分析〉、〈英雄殺嫂〉等。
1968年生於江西省石城縣,理學學士,文學碩士、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故事學、謠言學、民俗學學術史。代表性論著主要有《中國龍的發明――16-19世紀的龍政治與中國形象》、《中國現代民俗學檢討》等,主編有《作為實驗的田野研究》、《走向新範式的中國民俗學》等。代表性論文主要有〈疊加單元:史詩可持續發展的結構機制〉、〈故事的無序生長及其最優策略〉、〈孟姜女故事的穩定性與自由度〉、〈末日謠言的蝴蝶效應及其傳播動力〉、〈災難謠言的形態學分析〉、〈英雄殺嫂〉等。
目次
導讀 學科史的邊界與材料
第一節 學科史的邊界
第二節 材料的選擇與使用
總綱 從「歌謠研究」到「民俗學」:倡立一門新學科
第一節 前奏:韋大列《北京的歌謠》
第二節 序幕: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與風俗調查會
第三節 吹鼓手:周作人和常惠
第四節 主角上場:顧頡剛踏入「歌謠店」
第五節 過渡:原《歌謠》同人在福州和廈門的活動
第六節 邊鼓:早期的民俗類課程建設
第七節 正戲開場: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成立
第八節 廣告:民俗學會的媒體宣傳
第九節 幕後:民俗學會的章程與會務
第十節 餘音:民俗學會影響下的地方民俗學團體的興起
第一章 民俗學的想像與規劃
第一節 從《論民間文學》到《民俗學的問題》:以西學為標準
第二節 期待他山之石
第三節 民俗學的對象和範圍
第四節 民俗學與歷史學、方言學的關係
第五節 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工作規劃
第二章 作為學科標誌的同人出版物
第一節 《民間文藝》:上承《歌謠》下啟《民俗》
第二節 《民俗》週刊:夾縫中求生存
第三節 民俗學會叢書:民俗學的典籍生產
第四節 民俗學會遭遇的出版審查制度
第五節 鍾敬文成了出版審查制度的犧牲品
第六節 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出版經費
第七節 《民俗》季刊:抗日戰爭時期的艱難掙扎
第三章 民俗學專門人才的培訓
第一節 中山大學民俗學傳習班的經過
第二節 並不完美的結局
第四章 中國最早的西南民族調查
第一節 二○世紀初外國學者在中國的民族調查活動
第二節 史祿國早期的調查活動和調查方式
第三節 嚮往西南民族調查的中國學者
第四節 辛樹幟及其領導的瑤山風俗調查
第五節 史祿國及其西南民族調查小組
第六節 楊成志千里走單騎
第七節 中山大學研究院時期的民族調查活動
第五章 顧頡剛:民俗學會的核心與靈魂
第一節 從廈門大學到中山大學
第二節 顧頡剛在中山大學的苦惱
第三節 學術思想及其背景
第四節 顧頡剛的民俗學策略
第五節 顧氏研究法的傳播
第六章 各向同性:傅斯年、顧頡剛與民俗學
第一節 傅斯年的學術主張
第二節 傅斯年與顧頡剛的性格差異
第三節 傅斯年與民俗學會
第四節 傅顧學術思想的異同
第七章 民俗學運動的中堅力量
第一節 鍾敬文:日趨成熟的民俗學經營者
第二節 容肇祖:民俗學會的中流砥柱
第三節 楊成志:後期民俗學運動的領導者與終結者
第四節 張清水:一位熱心的普通民俗學者
第八章 民俗學運動的制約力量
第一節 校長戴季陶
第二節 副校長朱家驊
第三節 社會學系主任何思敬
第九章 早期民俗學者對研究方法的探索
第一節 《歌謠》時期的研究設想與《看見她》的成功嘗試
第二節 鍾敬文的民間文學研究
第三節 江紹原的迷信研究及其方法探索
第十章 學科範式的人類學轉型
第一節 人類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學與民俗學
第二節 語言歷史學研究所的人類學研究
第三節 楊成志領導的人類學轉型
第四節 邊政研究的需要促進了民俗學的社會科學化
第五節 文化歷史學以及楊成志的科學實驗法
餘論 中國現代民俗學的生成背景與當下困境
第一節 影響中國現代民俗學發生、轉型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 「國學」和「西學」對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現代民俗學的早年歷程給予當代民俗學建設的啟示
附錄一 中山大學民俗博物館的遭遇
附錄二 與民俗學會相關的行政沿革與人事變
第一節 學科史的邊界
第二節 材料的選擇與使用
總綱 從「歌謠研究」到「民俗學」:倡立一門新學科
第一節 前奏:韋大列《北京的歌謠》
第二節 序幕: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與風俗調查會
第三節 吹鼓手:周作人和常惠
第四節 主角上場:顧頡剛踏入「歌謠店」
第五節 過渡:原《歌謠》同人在福州和廈門的活動
第六節 邊鼓:早期的民俗類課程建設
第七節 正戲開場: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成立
第八節 廣告:民俗學會的媒體宣傳
第九節 幕後:民俗學會的章程與會務
第十節 餘音:民俗學會影響下的地方民俗學團體的興起
第一章 民俗學的想像與規劃
第一節 從《論民間文學》到《民俗學的問題》:以西學為標準
第二節 期待他山之石
第三節 民俗學的對象和範圍
第四節 民俗學與歷史學、方言學的關係
第五節 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工作規劃
第二章 作為學科標誌的同人出版物
第一節 《民間文藝》:上承《歌謠》下啟《民俗》
第二節 《民俗》週刊:夾縫中求生存
第三節 民俗學會叢書:民俗學的典籍生產
第四節 民俗學會遭遇的出版審查制度
第五節 鍾敬文成了出版審查制度的犧牲品
第六節 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出版經費
第七節 《民俗》季刊:抗日戰爭時期的艱難掙扎
第三章 民俗學專門人才的培訓
第一節 中山大學民俗學傳習班的經過
第二節 並不完美的結局
第四章 中國最早的西南民族調查
第一節 二○世紀初外國學者在中國的民族調查活動
第二節 史祿國早期的調查活動和調查方式
第三節 嚮往西南民族調查的中國學者
第四節 辛樹幟及其領導的瑤山風俗調查
第五節 史祿國及其西南民族調查小組
第六節 楊成志千里走單騎
第七節 中山大學研究院時期的民族調查活動
第五章 顧頡剛:民俗學會的核心與靈魂
第一節 從廈門大學到中山大學
第二節 顧頡剛在中山大學的苦惱
第三節 學術思想及其背景
第四節 顧頡剛的民俗學策略
第五節 顧氏研究法的傳播
第六章 各向同性:傅斯年、顧頡剛與民俗學
第一節 傅斯年的學術主張
第二節 傅斯年與顧頡剛的性格差異
第三節 傅斯年與民俗學會
第四節 傅顧學術思想的異同
第七章 民俗學運動的中堅力量
第一節 鍾敬文:日趨成熟的民俗學經營者
第二節 容肇祖:民俗學會的中流砥柱
第三節 楊成志:後期民俗學運動的領導者與終結者
第四節 張清水:一位熱心的普通民俗學者
第八章 民俗學運動的制約力量
第一節 校長戴季陶
第二節 副校長朱家驊
第三節 社會學系主任何思敬
第九章 早期民俗學者對研究方法的探索
第一節 《歌謠》時期的研究設想與《看見她》的成功嘗試
第二節 鍾敬文的民間文學研究
第三節 江紹原的迷信研究及其方法探索
第十章 學科範式的人類學轉型
第一節 人類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學與民俗學
第二節 語言歷史學研究所的人類學研究
第三節 楊成志領導的人類學轉型
第四節 邊政研究的需要促進了民俗學的社會科學化
第五節 文化歷史學以及楊成志的科學實驗法
餘論 中國現代民俗學的生成背景與當下困境
第一節 影響中國現代民俗學發生、轉型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 「國學」和「西學」對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現代民俗學的早年歷程給予當代民俗學建設的啟示
附錄一 中山大學民俗博物館的遭遇
附錄二 與民俗學會相關的行政沿革與人事變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