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紀錄
TOP
企業採購
會員登入
會員專區
購物車
0
通知
0
紅利兌換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0
0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進階搜尋
熱搜:
2025線上國際書展
、
特價字典展
、
曬書祭
、
52赫茲
、
國文爆卦公社2
、
流感疫苗
、
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
、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
雪山覓徑
、
公務員每月一書
、
臺灣漫遊錄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熱搜:
2025線上國際書展
、
特價字典展
、
曬書祭
、
52赫茲
、
國文爆卦公社2
、
流感疫苗
、
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
、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
雪山覓徑
、
公務員每月一書
、
臺灣漫遊錄
暢銷榜
新品
推薦
中文
外文
簡體
三民東大
電子書
親子
文具選物
漫畫
教科考用
NEW
千呼萬喚始出來,紅利積點抵現金,趕快讓你的積點變現金!
165反詐騙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新書搶先報
好書新到貨
暢銷榜
精選套書
政府出版品
香港出版品
大學出版品
得獎作品
親子共讀
書籍分齡
原文童書
0-3 嬰幼兒
4-6 學齡前
7歲以上
中文童書
0-3 嬰幼兒
4-6 學齡前
7-12 國小
12歲以上
原文童書
啟蒙認知書
布書
硬頁書
觸摸書
音效書
時鐘書
指偶書
洗澡書
吊掛書
找找書
學習書
操作遊戲書
機關書
玩具書
透光書
著色書
貼紙書
立體書
拼圖書
磁鐵書
擦寫書
閱讀學習書
有聲書
活動書
繪本
百科工具書
學習圖卡
讀本
主題選書
套書
迪士尼Disney
聖誕書
小鼠波波 Maisy
露露 Lu Lu
皮皮與波西 Pip and Posy
Bizzy Bear
佩佩豬 Peppa Pig
少年小說
少年紀實
中文童書
嬰幼兒
字卡
啟蒙認知
玩具書
練習本/遊戲書
綜合練習本
遊戲書
貼紙書
磁鐵書
腦力訓練
其他
圖畫書
親情/友誼
成長教育
自我認知
冒險/幻想
知識繪本
童話/寓言
文化/其他
兒童/青少年文學
橋樑書
文學
古典文學
世界名著
其他
兒童小說
奇幻/冒險
校園/勵志
童話/寓言
其他
青少年小說
科幻/冒險
成長經驗
愛情
生活知識
科普/百科
恐龍
動植物
昆蟲
數學
百科
科學
生活/理財
史地/傳記
歷史地理
人物傳記
藝術創作
知識性漫畫
自然科普
人文史地
數學邏輯
其他
語文學習
中文
閱讀/作文
成語/字辭典
其他學習
英文
綜合學習
單字/發音
讀本/閱讀
字辭典
親子教養
育兒教養
潛能開發
親子用品
教具
積木
拼圖
DIY美勞
黏土模型
兒童桌遊
其他
玩具
玩偶
大富翁/棋類
趣味玩物
模型/遙控車
成長玩具
學習用品
兒童餐具
書包/餐袋
兒童安全
其他
繪畫創作
彩色筆
色鉛筆
粉蠟筆
其他
兒童文學
童謠
童話
自然科學
算數
藝術
寫作
語言學習
親子教育
繪本
財經企管
商業財經
經濟
總論
經濟學各論
經濟史地
生產/企業/政策
土地問題
實業
勞工問題
交通/運輸
貿易
合作
財政
總論
貨幣/金融
銀行
公共理財
各國財政狀況
地方財政
關稅
會計
行銷企管
管理
企業管理
總論
管理理論
管理組織
人事管理
事務管理
生產管理
業務管理
財務管理
行銷管理
總論
品牌
採購進貨
市場分析
市場策略
推銷策略
商品交易
運輸
經營
總論
商業地理
商政
商業實踐
商店經營
各公司行號誌
統計
總論
統計學各論
統計資料之處理
統計機關
各國統計
人口統計
生命統計
國民所得統計
應用統計學
各科統計
廣告
投資理財
信用
信託
匯兌
投資/證券
證券市場
保險
賦稅
文學作品
文學
總論
文藝批評
寫作/翻譯/演講
寫作
論文寫作
翻譯
演講
中國文學
總論
中國文學史
國學
詩詞曲賦
詩
詞
曲
散文/雜注
古典小說
筆記小說
章回小說
古典名著
水滸傳
西遊記
金瓶梅
紅樓夢
總論
文學作品
民間文學
其他
東方文學
總論
日本文學
韓國文學
遠東各地文學
中東文學
阿拉伯文學
波斯文學
印度文學
東南亞各國文學
西洋文學
英國文學
美國文學
德國文學
法國文學
義國文學
西班牙文學
葡萄牙文學
西方諸小國文學
北歐各國文學
中歐各國文學
東歐各國文學
美洲各國文學
非洲各國文學
澳洲/其他各地文學
其他
小說
武俠小說
金庸
古龍
其他
推理小說
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
西洋小說
英國小說
美國小說
德國小說
法國小說
意國小說
其他
寫實小說
科幻小說
語言學習
總論
語言學
字典
中文字典
日文字典
英文字典
其他字典
成語字典
中文
訓詁學
文字學
聲韻學
方言
文法
修辭
讀本
各地方言
日文
音標
文法
寫作
讀本
英文
單字
發音
文法
寫作
讀本
其他
俗諺語
命名
其他東方語言
其他西方語言
藝術設計
建築
工商業建築/民屋/住宅建築
中國建築
公共美術建築
各國建築
其他各種建築/風景建築/造園
宗教建築物
建築美術設計
宮殿及城廊
道路及橋樑
總論
音樂
合奏/樂團
弦樂
管樂/簧樂
舞樂
劇樂
樂理及音樂技巧
機械樂/打擊樂
總論
聲樂/歌曲
鍵盤樂器
書畫
各派
各種畫
西洋畫
東洋畫
法帖
書法
書畫目
畫冊
畫法
總論
舞蹈
雕塑
木雕
石雕
板畫
金銅雕
陶瓷
象牙彫/角彫/骨彫
塑像
篆刻/刻印
雕塑方法
總論
應用美術
工業意匠
地毯美術
色彩/配色
玻璃美術
商業意匠
裝飾文字
圖案/裝飾
圖案與纹樣
戲劇
中國戲劇
木偶戲
西洋戲劇
其他各種戲劇
東洋戲劇
電影
劇本
學校演劇
戲院/演出/演技
總論
總論
攝影
拍攝藝術
特殊攝影
專題攝影集
普通攝影集
總論
攝影作品論
攝影技術/方法
攝影術應用
攝影業/攝影師
攝影器材設備
休閒生活
漫畫
棋藝遊戲
棋弈
撲克牌
賭博遊戲
笑話
謎語
魔術特技
結繩
數學遊戲
運動/遊戲
健身
田徑
球類
足球
籃球
網球
排球
棒/壘球
撞球
桌球
保齡球
高爾夫球
其他球類
總論
水上活動
其他戶外活動
其他戶內活動
兒童遊戲
武術
拳法
棍術
劍術
其他
觀光旅遊
台灣地區
登山
露營
旅館
其他
地圖
離島
中國大陸/港澳
香港澳門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南地區
其他地區
亞洲
日本
韓國
其他地區
歐洲
英國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西班牙
其他國家
美洲
美國
加拿大
其他國家
非洲
澳大利亞
紐西蘭
澳洲及其他國家
園藝/寵物
園藝
花卉盆栽
蔬菜栽培
果木栽培
造園
其他園藝
寵物
狗
貓
兔
其他
技藝
香道
插花
茶道
手工DIY
美容/服飾
美容
減肥塑身
護膚
化妝
美髮
指甲彩繪
整形
服飾
服裝設計/選購
中西衣服
內衣及配件
染色
總論
居家生活
家事
育兒
家庭醫學
家庭管理
室內佈置
家庭工藝
飲食烹飪
食譜
總論
中餐
西餐
日本料理
速簡料理
肉類烹調
蔬菜烹調
飲料
餐桌服務
調味料
食物保存
烹飪技藝
蒐藏
集郵
寶石
古玩
錶
其他
社會人文
總論
史地
中國歷史
總論
中國通史
中國斷代史
先秦史
漢三國史
晉/南北朝史
唐/五代史
宋及遼金元史
明史
清史
現代/民國史
總論
中國文化史
先秦文化史
漢三國文化史
晉/南北朝文化史
唐/五代文化史
宋/遼金元文化史
明文化史
清文化史
現代/民國文化史
總論
中國民族史
中國外交史
前代中國外交史
現代中國外交史
中國與亞洲
中國與歐洲
中國與美洲
中國與非洲
中國各地方外交史
總論
中國史料
史料
中國地理
總論
中國地方志
總論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南地區
東北地區
塞北地區
西疆/西域
名勝古蹟
中國遊記
其他
台灣史地
世界史地
總論
世界通史
世界斷代史
古代史
中古史
近代史
世界文化史
其他
世界地理
遊記
亞洲史地
總論
日本史地
韓國史地
東亞諸國島嶼史地
俄領亞洲/中亞史地
中東史地
西南亞細亞史地
南亞/印度史地
東南亞史地
南洋群島史地
歐洲史地
總論
英國史地
法國史地
德國史地
中歐史地
義大利史地
西班牙/葡萄牙史地
北歐史地
俄國史地
巴爾幹半島/希臘史地
烏克蘭史地
美洲史地
總論
北美洲史地
美國史地
加拿大史地
拉丁美洲史地
中美洲史地
南北洲史地
非洲史地
大洋洲史地
海洋志
考古
哲學
總論
思想學問
中國哲學
總論
先秦哲學
總論
易經
儒家
道家
墨家
名家
法家
其他家
漢代哲學
魏晉六朝哲學
唐代哲學
宋元哲學
明代哲學
清代哲學
現代哲學
東方哲學
西方哲學總論
論理學
形上學
心理學
美學
倫理學
總論
人生哲學
個人倫理
家庭倫理
性倫理
社會倫理
國家倫理
道德倫理
職業倫理
其他
社會學
社會
總論
社會學各論
社會問題
社會調查報告/社會計劃
家庭/族制
社區
社會群/團體
社會工作
社會病理/緩和
社會改革論
教育
總論
教育心理/教學
教師及師範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行政
管理/訓育/輔導
各種教育
特殊人教育
禮俗
總論
禮經
通禮
邦禮
家禮
民族學
民族誌
原始風俗
民俗學/各國風俗
謠俗/傳說/民間歌謠
性關係
政治/法律/軍事
政治
總論
公共行政
中國政治制度
各國政治
地方制度
政黨
移民/殖民
國際關係
國際法
法律
總論
憲法
中國法規彙編
各國法規
民法
刑法
訴訟法
商法
行政法
司法/司法行政
軍事
總論
軍制
兵法/作戰
訓練/教育
後勤/軍人生活
軍事技術
陸軍
海軍
空軍
國防/防務
傳記
總論
中國人物傳記
古代人物
現代人物
台灣人物傳記
世界人物傳記
日本人物傳記
歐洲人物傳記
美國人物傳記
其他國人物傳記
譜系
新聞學
圖書資訊
圖書館學
目錄學
博物館
其他
宗教命理
宗教類
總論
佛教
總論
經典
論疏
規律
儀制/文藝
佈教
宗派
寺院
佛教史
傳記
道教
總論
道藏
儀式
修煉
宗派
道觀
道教史
傳記
基督教
總論
聖經
神學
文獻
儀式
傳道
宗派
教會
基督教史
傳記
回教
總論
經典
儀式
佈教
回教史
傳記
猶太教
總論
經典
教義
宗派
猶太教史
傳記
其他宗教
中國祠寺
神話
比較宗教學
命理
術數
總論
陰陽
五行
巫術/符咒
奇門遁甲
占卜
易占
占星
卜卦
六壬
籤詩
問神
其他
測字
占夢
塔羅牌
心理測驗
命相
命書
相書
姓名學
擇日
血型
風水
相宅
相墓
預言
靈異奇聞
禁忌
科學‧科普
自然科學
科學總論
總論
科學史
數學
應用數學
算數
代數
微積分
幾何
三角
天文
總論
天象
天文地理
月球
歲時/曆法(應用天文學)
太空科學
氣象
物理
總論
理論物理學
力學
物質
聲/音響
熱
光
電/電子
磁學
現代物理
化學
總論
分析化學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理論化學
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
實驗設備/實驗化學
物理化學
結晶學
地球科學/地質
總論
地形學/地文學
史地質學(地層學)
結構地質學(構造物理學)
動力地質學
經濟地質學
地質調查(區域地質)
礦物學
岩石學
古生物學
生物
總論
普通生物學
演化論
遺傳論
細胞論
生態學
生物學技術
微生物學
植物
總論
植物形態
植物解剖
植物生理
應用植物學/經濟植物學
植物之分佈/植物地理
種子植物
單子葉綱
孢子植物(隱花植物)
同節植物
動物
動物
動物解剖/比較解剖
動物生理
應用動物學
動物分佈/動物地理學
無脊椎動物
節肢動物
脊椎動物
哺乳類
人類學
人類學
自然人類學
解剖學
組織學/顯微解剖學
胎生學
生理學
各部生理
生化學/醫化學
應用科學
農業
總論
農業經營
農藝
農業災害
農作物
森林
畜牧/漁獵/家畜
蠶/桑蜂/蠟
農產製造
工程
總論
土木工程
道路鐵道
水利工程
船舶工程
市政及衛生工程
機械工程
陸空交通器具工程
電氣工程
發電工程
發電機械
輸配電工程
電力應用
照明電器
電子工程
通信工程
無線電工程
自動控制工程
其他
核子工程
礦冶
總論
礦業經濟
探礦/選礦/採礦
金屬礦
冶金/合金
煤礦(碳礦)
石油礦/石油工業
非金屬礦物質
非金屬礦物質
應用化學/化學工藝
化學葯品
爆炸品/燃燒/照明
食品化學/營養化學
陶磁/窯業
染料/顏科/塗料
油脂工業
高分子化學工業
電氣化學工
其他化學工業
製造
總論
精密機械工藝
金屬工藝
石工
木工
皮革工藝
造紙工藝
印刷術
纖維工藝
雜工藝
各種營業
總論
食糧營業
畜牧水產品業/飲食等業
工業品營業
化學工藝品營業
礦產品業
製造品業
紡織品/衣料業
其他各種營業
醫療保健
中國醫方/草本
中國醫葯
中醫五官科
中醫內科
中醫外科
中醫幼科
中醫婦科
中醫理論
中醫診斷
中醫雜病
其他
特別治療
公共衛生
外科
西法醫學
內科
皮膚病
血液病
呼吸系病
泌尿生殖系病
消化系病
病理學
神經系病
循環系病
總論
婦產科/老幼科
葯物及治療
生藥學
其他
毒物學
製藥
藥力學
藥化學
藥物學
藥劑學
藥療學
衛生學
養生
長壽法
氣功
瑜珈/體操
睡眠
靜坐
營養/食品
癌症
總論
醫療施設/醫師及護理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書
/
社會人文
/
社會學
/
禮俗
/
民俗學/各國風俗
分類
顯示:列表
顯示:並排
共
1100
筆商品,
1
/55頁
滿額折
1.
精品咖啡修行者:從選豆到萃取,咖啡職人的真誠獨白
作者:
朱明德
;
周正中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日:
2025/02/21
裝訂:
平裝
每一次沖煮,都是一次創作。 「要沖煮出好的咖啡飲品,靠的不只是感官或直覺的表現,也不是依賴複製其他咖啡師的曲線或沖煮技巧,而是能否依據現有的咖啡條件與器具選擇研磨方式與沖煮計畫,手作一杯美味的咖啡……提升自我技巧,指的絕對是概念的提升。」 正如朱明德老師這段話,咖啡師必須真正了解咖啡製作的基本脈絡與認知,然後加以拆解,才能靈活運用,他在第四本著作中,同樣無私分享了大量的咖啡手札,其中有他的心路歷程、透徹觀察,也有深切反思與市場剖析,以及一次又一次無比寶貴的實驗成果。 烘豆模式真能複製貼上嗎?烘豆概念這兩三年出現了哪些劇烈轉變?不同的手沖壺彎嘴設計如何影響沖煮?虹吸怎樣透過攪拌棒介入額外的動態來加速或緩和萃取?又為什麼說攪拌得宜,對於萃取會有很大的認知收穫?咖啡好不好可以用看的嗎?想開店的話,所謂合理的定價又該怎麼抓? 在當今的飲品市場中,精品咖啡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精緻的製作工藝,吸引了無數咖啡愛好者的目光。從理性務實的心態出發,兩位抱持著相同教學理念「分享與傳承」的老師――咖啡大師朱明德和拉花冠軍周正中――在書中聯手分享他們最新的所思所想。 「用十種手法煮出一杯好咖啡,而不是用同一種方式煮十種咖啡。」
優惠:新書特惠
預購中
定價:480 元,
優惠價:
79
379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2.
文化都在節日裡
作者:
雷婷-作
;
羅落-繪
出版社:
禾流文創
出版日:
2025/02/05
裝訂:
精裝
★最值得收藏的中華傳統節慶立體書★★超過40個互動機關x 8大主題場景x大開本立體頁★★帶領孩子們體驗溫馨又熱鬧的節慶氛圍!★歡樂的慶典就要開始囉!你知道為什麼除夕要守歲呢?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牛郎和織女的傳說是真的嗎?重陽節的活動你知道幾樣呢?從古到今,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許多節慶和傳統習俗等著我們去探索,一起來學習古人的精神,讓這些珍貴的習俗流傳下去吧!★8個主題場景,一次認識9個傳統節慶!★本書設計8個熱鬧的節慶場景,介紹9個傳統的節日,將一年當中我們熟悉的節慶完整收錄於書中。分別包括:- 農曆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 中秋節 - 重陽節- 冬至- 除夕 每個章節都詳細地介紹各個節日的由來和習俗,讓孩子在遇到對應的節日時,就能馬上聯想到它們的的歷史和應景活動,變身為傳統文化小達人!★超過40個機關,互動式學習好有趣!★書中運用有翻翻、轉盤、推拉、立體等40多個互動機關,孩子除了能閱讀書中的文字,同時搭配實際操作,大幅增加對於在地傳統文化的黏著度。此外知識頁配合翻翻機關能提高學習樂趣,提升孩童對於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立體頁結合大開本,身歷其境的節日氛圍!★書中設計旱船、蜘蛛絲和除夕圍爐3個立體機關,搭配大頁面的呈現,整體畫面繽紛又精緻,讓孩子翻開每頁都充滿不同的驚喜!此外,本書畫風精細,將各種慶典造景描繪得相當細緻。透過色彩繽紛的圖片和文字導讀,翻開書就彷彿像在參與熱鬧滾滾的節日活動,絕對讓孩子們愛不釋手! ★淺顯易懂的文字,系統性的學習!★本書依照二十四節氣依序去介紹不同的節日習俗,搭配淺顯易懂的文字,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習輕鬆不費力!此外,本書有編配注音,方便孩子學習獨立閱讀的好習慣。
優惠:新書特惠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780 元,
優惠價:
79
616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3.
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春
作者:
劉興詩-著
;
段張取藝-繪
出版社:
小鯨
出版日:
2025/02/01
裝訂:
精裝
【本書特色】知天文◆曉地理◆賞詩畫◆看懂農民曆二十四節氣,是春去冬來大自然運轉的規律,人們的節氣活動就是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本套書透過精彩圖文,描繪出一篇篇天人合一的和諧詩篇。☆大幅手繪插圖:展現每個節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風光與生活場景。美麗又開闊的畫面,讓孩子對這個節氣有了初步的印象。☆節氣時鐘:呈現了地球運轉的規律。時鐘的動態的表示方式,讓孩子可以直覺的體會節氣變化與天體運行的關係。☆七十二候:解說每一個節氣的三個「候」,每一「候」相對應的動物或植物或天氣的現象。孩子就可以很快知道每個節氣的特徵。☆散文詩篇:以散文的形式介紹與節氣相關的古詩詞。優美淺白的語文,讓孩子在閱讀中就能感受自然之美。☆節氣植物:手繪精美插圖,可拓寬孩子的自然知識。☆忙碌的農夫:介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還有千百年來流傳的農事諺語。工商社會長大的孩子,也可以體會農業生活的酸甜苦辣。☆傳統習俗:每個節氣都有相對應的民俗活動或歲時祭儀。清明要祭祖、冬至吃湯圓……孩子才知道原來生活與節氣息息相關。☆節氣故事:輕鬆的小故事,增廣孩子的見聞。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5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9
342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4.
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夏
作者:
劉興詩-著
;
段張取藝-繪
出版社:
小鯨
出版日:
2025/02/01
裝訂:
精裝
【本書特色】知天文◆曉地理◆賞詩畫◆看懂農民曆二十四節氣,是春去冬來大自然運轉的規律,人們的節氣活動就是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本套書透過精彩圖文,描繪出一篇篇天人合一的和諧詩篇。☆大幅手繪插圖:展現每個節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風光與生活場景。美麗又開闊的畫面,讓孩子對這個節氣有了初步的印象。☆節氣時鐘:呈現了地球運轉的規律。時鐘的動態的表示方式,讓孩子可以直覺的體會節氣變化與天體運行的關係。☆七十二候:解說每一個節氣的三個「候」,每一「候」相對應的動物或植物或天氣的現象。孩子就可以很快知道每個節氣的特徵。☆散文詩篇:以散文的形式介紹與節氣相關的古詩詞。優美淺白的語文,讓孩子在閱讀中就能感受自然之美。☆節氣植物:手繪精美插圖,可拓寬孩子的自然知識。☆忙碌的農夫:介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還有千百年來流傳的農事諺語。工商社會長大的孩子,也可以體會農業生活的酸甜苦辣。☆傳統習俗:每個節氣都有相對應的民俗活動或歲時祭儀。清明要祭祖、冬至吃湯圓……孩子才知道原來生活與節氣息息相關。☆節氣故事:輕鬆的小故事,增廣孩子的見聞。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5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9
342
加入購物車
79折
5.
怦然心動的世界民族服飾圖典
作者:
產業編輯中心
出版社:
臺灣東販
出版日:
2025/01/24
裝訂:
平裝
以「可愛感」為關鍵字篩選出 世界各地的民族服飾, 47款民族服裝女子的嬌俏身姿躍然紙上! 藉由日本人氣插畫繪師双森文的可愛插畫 認識世界服裝文化史。 在紙頁間翩躚,輕鬆吸收服飾設計與文化背景的知識。 ‧衣服的樣式隨著氣候的變化,從熱帶到寒帶剪裁是愈發精進? ‧衣服的顏色就算相同,在不同文化中給人的印象卻是褒貶不一? ‧衣服的花紋其實不光只是好看,還蘊含著各種含義? ‧衣服的刺繡在東西方文化中各朝著不同的方向法展? § 從民族服飾上看出國家的發展足跡 § ‧農作服的遺蹤──圍裙 因首都巴黎給人時尚中心印象的法國,其實是一農業大國。無論是多麼有特色的服裝、不管來自哪個地區,都一定會配有圍裙,因為這是從農作服發展成民族服裝的遺蹤。同樣的演變也可以在德國的民族服飾上看到。 ‧隨著印度教廣傳──紗麗 「無縫衣=淨衣」的概念源自印度教,指的正是紗麗。有八成人口為印度教徒的印度當然不用說,現在不論信教與否,類似的文化亦存於鄰國中,例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爾,這些國家的女性也會穿著紗麗。 ‧透過交易為狩獵民族服裝添色──串珠 串珠飾品看似普遍、不起眼,但是對於生活在美洲的因紐特跟古印第安人來說,當時是需要用皮毛透過交易與歐洲換取才能得來。古印第安人因此得以發展珠飾工藝在服裝及馬具上,各個部落也開始創作出獨特的圖案。 § 一覽世界的奇特民族服飾 § ‧捷克的摩拉維亞民族服飾「克羅伊」 因地理位置遠離西部的布拉格,越往東走越不容易受到城市時尚的影響,進而在農民之間發展出搭配精緻手工刺繡及裝飾品的傳統服飾,於是呈現出各種爭奇鬥妍的裝飾與刺繡。 ‧蒙古的女性貴族正裝 據說帽子有靈魂寄宿,同時也是富裕的象徵。宛如高塔的形狀是對天上的憧憬。正裝時會搭配名為「羊角」的髮型,是用凝固的羊脂將頭髮固定成型的。通常會使用銀飾、土耳其石及珊瑚等珠寶、護身符、流蘇等家傳寶貴髮飾來固定頭髮,髮尾則是收到容器之中。 ‧墨西哥民族服飾的惠皮爾「們」 基本的穿搭組合包括將一塊布折疊、縫製,並開出袖口和領子衣物的無袖長版上衣「惠皮爾」,以及配戴在頭上,字面字面意思是華麗惠皮的「爾惠皮爾‧格蘭德」。雖在20世紀以後開始式微,不過現在仍有一些地區保留著濃厚的民族服飾風格。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 > 10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79
300
加入購物車
79折
6.
餐桌上的中國史:歷史有溫度,每天冷熱生猛的現身在我們吃的料理
作者:
張競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
2025/01/22
裝訂:
平裝
一道菜,就能看出一個朝代的經濟、科技、農業發展程度與文化成就。 你也可以這麼厲害。 提到中式料理,馬上想到東坡肉、烤乳豬、糖醋排骨…… 其實古人對豬肉興致缺缺,最常吃生魚,豬成為主菜是女真文化使然。 狗肉名列八珍,周朝皇帝必吃,為何唐朝之後吃狗肉會淪為不文明行為? 孔明、蘇東坡住四川卻吃不到川菜,楊貴妃也不可能吃過番茄炒蛋? 筷子直擺,不是漢人、是胡人規矩。 所有的吃貨饕客,都要感謝五胡亂華,感謝宋朝弱弱的、感謝清兵入關…… 許多失傳的中式料理,為何在香港、臺灣得以保留? 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張競告訴你, 你吃了一輩子的中華料理,當中的食材與菜式起源,跟你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中式料理有中原、西域、五胡文化底蘊 .孔子的餐桌──從《詩經》、《禮記》、《爾雅》裡找好吃的 飯是中國人的主食?其實連孔子也沒得天天吃;還有,古代士大夫不愛豬, 捕撈技術決定今天吃魚還是鱉;儒學經典《論語》、《禮記》不只教你做人, 其實也是美食教科書!「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嘴很挑啊。 問:中國人是全世界唯一「什麼內臟都吃」的民族,原因是? .科技讓小麥變身翻紅,漢朝開始有酸甜苦辣 張騫通西域,最偉大的貢獻是帶回美食、還有製造美食的高科技。 原本顆粒狀的小麥,庶民難以下嚥,但「粉磨登場」後小麥從粗糧變美食。 漢朝的街道上開始出現餐飲業, 《鹽鐵論》痛批這些美食:「好吃到讓人腐敗與墮落。」 .五胡並不亂華,魏晉南北餐桌大和解 中原的餐桌一直很清淡,幸好晉朝司馬家一番惡搞,造成「胡食」入侵, 否則哪吃得到杭州名菜「叫化雞」──類似六朝時代的胡炮肉。 咱們還因此有了北京烤鴨和牛肉斤餅,這都是胡飯的變形。 連廣東名菜「烤乳豬」,原本也是北方料理。 .狗從食物變寵物,隋唐盛世吃什麼? 周朝天子吃狗肉,還得設官職「犬人」專門養, 但到了唐代,吃狗肉反而變成 大忌,南北朝,皇帝甚至成了狗奴,為什麼? ◎中式料理如今強味,多虧宋朝一路揉合契丹女真蒙滿 .宋朝豬羊展開決戰,誰當主菜? 宋朝餐館的70種料理中,羊料理最多,為什麼?因為宋朝弱、外族強, 契丹、女真最愛吃羊肉。 問:羊肉當主菜,那東坡肉是怎麼回事? .明成祖攜麵食北上,吃飯傢伙由湯匙變筷子 從春秋到唐朝,中國人其實是用湯匙吃飯,只有撈湯裡的料才用筷子, 但是,當麵從塊狀變成條狀,筷子才成為中餐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 > 10
定價:420 元,
優惠價:
79
331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7.
我說福建麵,你說蝦麵:馬來西亞飲食文化特寫
作者:
陳靜宜 著
;
攝影
出版社:
季風帶
出版日:
2025/01/22
裝訂:
線裝
★ 「最了解新馬料理的台灣人」陳靜宜從台灣人視角觀察與剖析馬來西亞飲食背後的多元文化。★ 本書簡體版入選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活力副刊》【讀家2024年度十大選書】(非文學類)!我認為陳靜宜的書寫則已經開啟了一條新的「比較飲食」之路。和馬來西亞本地的美食作家相比,陳靜宜的獨特之處在於以其對不同國家社會飲食文化的深厚學養和認識,而能夠對馬來西亞飲食文化進行跨越比較,能夠把相關的脈絡爬梳得更清楚。——林韋地馬來西亞檳城的「福建麵」與吉隆坡的「蝦麵」是同一道食物,但因地域差異而有不同的稱呼,反映出地方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台灣飲食作家陳靜宜的飲食訪跡遍及中國、日本、台灣及亞洲各地,近年更將關注聚焦於馬來西亞那片多元共生的土地。她以外國人的視角,結合田野訪談與個人經驗,撰寫了逾百篇與馬來西亞飲食相關的文章,累積了豐富的文化觀察與見解。本書是她近距離觀察馬來西亞飲食文化的力作。圍繞本書,她將分享她近年接觸馬來西亞飲食的經歷,並透過食物了解當地多元共生的文化與人文資產,帶領讀者發掘馬來西亞飲食文化背後的故事與深意。
庫存 > 10
定價:490 元,
優惠價:
79
387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8.
身後事:香港殯葬文化探尋
作者:
梁偉強
出版社:
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
2025/01/15
裝訂:
平裝
主要探討一系列香港熱門的生死教育議題人死後,大概都渴望有後人為其處理身後事。香港是一個糅合中西文化、華洋雜處的地方,居住著信仰、背景、種族各異的人,不同背景及年代的逝者,有著不同處理「身後事」的方式。這些種種有關人的後事,是本書的重點。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禁忌行業,透過現今香港殯葬行業的發展及實例個案,為讀者講述更多這個行業的內部迷思;第二部分踏上死亡足跡,主要分析香港不同宗教、文化的殯葬習俗,以及不同社會組織的殯葬功能;第三部分嘗試從死看生,涉及有關死亡文化和社會對死亡的觀點,主要探討一系列香港熱門的生死教育議題。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2
定價:490 元,
優惠價:
79
387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9.
腰瘦好吃!(冬限定)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吃遍當季好食!
作者:
曹銘宗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日:
2025/01/09
裝訂:
平裝
寒風吹拂的冬天,適合熱騰騰的療癒料理!「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基隆廟口到自家廚房,品嘗99道暖心美食。 ◎《蚵仔煎的身世》《一午二紅沙》《吃的台灣史》作者私房美食指南 ◎ 2023、2024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最新作品 ◎ FB 37,000粉絲每日三餐必看的飲食攻略 ◎ 冬季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介紹牛肉的各種在地吃法與歷史 ◎ 店家資訊索引帶你找到書中美食的所在 冬天到了,驅寒保暖是我們選擇美食的一大重點,《腰瘦好吃(冬限定)》收錄的食記也是一年中最滋補的。像是暖身又暖心的薑母鴨、紅糟麻油雞酒、酸白菜火鍋……都是冬季驅寒的好夥伴。 收錄台灣冬季美食99篇,特別附錄台灣牛肉專題 本書依照食物的文化典故、菜色、煮法、餐廳排序,收錄干貝雞湯、魷魚螺肉蒜等圍爐名菜,冬季有名的鮸魚、烏魚(子)、煙仔虎、黑喉等海鮮,釋迦、珠葱、金柑、芥菜等當季蔬果,以及冬季附錄的「台灣牛肉」專題,從涮和牛、汕頭沙茶牛肉、基隆有名的咖哩牛肉,到當兵共同的回憶「國軍紅燒牛肉罐頭」,都有深入而有趣的介紹。 從文史看小吃,也要上桌認識台式美食 本書作者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他專精台灣語言文化,也熱愛台灣小吃,多年來致力台灣飲食史的爬梳,因為寫得太好又很會煮,被讀者「黃袍加身」為美食作家, 2023、2024年連續擔任全台小吃新指南「500碗」評審,也時常大方分享他吃到的各種美食,目前在臉書有37,000名粉絲每天關注他的美味三餐。 完整公開美食筆記,教你吃也教你煮 《腰瘦好吃》依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冊,集結了曹銘宗近十年間寫下的飲食隨筆,照片全部由他親自拍攝,記錄生活中令他驚嘆「腰瘦好吃」的各種美食,告訴你在現在什麼最當季、最好吃?從無菜單料理到庶民小吃,老店的祕製私房菜到超市可見的大眾品牌,絕無業配,只要好吃一律平等介紹。除了哪裡吃、哪裡買,更重要的是還教你怎麼煮,好食材只需簡單的烹調,任何人都能做出幸福的一餐。 好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王浩一(作家)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馬世芳(作家/主持人)郭銘哲(《雄好呷》/《雄合味》作者)黃之暘(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婉玲(美食作家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10
定價:480 元,
優惠價:
79
379
加入購物車
79折
10.
臺南好食
作者:
張耘書
出版社:
暖暖書屋
出版日:
2024/12/30
裝訂:
平裝
臺南飲食的豐美,背後最大支撐,是來自這片土地的物阜民豐。臺南幅員遼闊,依山臨海,多樣的地理環境與宜人的氣候孕育了豐饒的產業,除了早年的製糖曬鹽,臺南同時也是農牧重鎮、魚米之鄉,如後壁的米、玉井的芒果、關廟的鳳梨、東山的龍眼;北門、將軍沿海的養殖漁業,以及柳營、下營的酪農與畜牧業……這些豐富的農林漁牧產物,是發展地方產業文化的重要基礎,更是所有飲食的起點,供應著最鮮美的食材,讓居於這裡的人們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自然法則下,將四時節令的食材,畫龍點睛帶出滋味,淋漓盡致的運用,成就一道道令人驚豔的臺南美食。 食材,決定了美味關鍵,也帶出關於風土的厚實內蘊,而小吃則是最能如實反映各地環境特質與傳統產業發展概況。許多小吃麵食以點心之態盛行於早期的臺南鄉野市井,正好說明過去以農漁業為主或仰賴港口維生的產業型態。農漁民與碼頭工人不僅工作時間冗長,且往往耗費大量的體力,為補充熱量也止飢腸,在三餐間有食用點心的習慣,許多小吃麵食應運而生,也反映出臺南許多飲食業自早以來隨勞動力需求而分布的特性,從中可理解往昔府城與鹽水地區小吃飲食集中與發展的軌跡。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3
定價:550 元,
優惠價:
79
434
加入購物車
79折
11.
牡蠣萬歲:美味、誘惑、金錢與權力,完美食材的地理與歷史,附贈保證好吃的經典食譜
作者:
德魯.史密斯
出版社:
日出出版
出版日:
2024/12/25
裝訂:
平裝
敬邀眾位食家饕客翻開本書, 參與一段精彩的牡蠣前世今生之旅。 人類食用牡蠣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新石器時代。牡蠣肉是食物,牡蠣殼被作為原始的餐具、挖掘的工具,殼內緣帶有光澤的珍珠質,使它成為製作飾品的材料,或被用來裝飾最早的宗教聖像。甚至,剩餘的牡蠣殼被搗碎後,與沙子混合成建築用的水泥。 從遠古到古典歐洲到近代殖民地,從產地、餐桌、文學到藝術, 解開人類與牡蠣密不可分的多重關係,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我們做了哪些努力。 攤開歐洲的巨石文化遺址分布圖,會發現與當時有牡蠣生長的海灣位置完全重合。沒有留下文字紀錄的凱爾特或腓尼基文化,藉由牡蠣殼向後世證明他們曾是活躍於古代的聚落群體。而自古羅馬時代,就有嘗試養殖牡蠣的紀錄,這種口感滑順滋味鮮美、又富含營養價值的天然珍饈,自古就與人類的政治經濟、飲食、文學及藝術發展,有著緊密的關係。 莎士比亞、狄更斯在作品中都常提到牡蠣,《愛麗絲夢遊仙境》中還出現以牡蠣為主角的詩。歐洲有長達1500年時間,宗教都是繪畫的唯一主題,卻在17世紀的荷蘭,開始有畫家以世俗的食物為繪畫主角,並掀起靜物畫的風潮。畫作中出現的牡蠣,除了代表奢華、尊貴、異國風情外,也是一種呈現新鮮或時間流逝之感的藝術手法。而愛牡蠣成癡的法國人,除了有諸多跟牡蠣有關的字詞,更讓牡蠣成為春藥的代名詞。 本書軼聞典故有滋有味、妙趣橫生,科學知識令人眼界大開,佐以令人食指大動的豐富插圖,以及五十道涵括傳統鄉村料理和當代頂尖主廚創新菜色的食譜,是獻給歷史和食物愛好者的文學饗宴。 【名廚推薦】 「本書豐富有趣、圖文並茂,從歷史傳說、軼事掌故到料理食譜都可圈可點──簡而言之,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讀來都津津有味。」──紐約中央車站生蠔吧(Grand Central Oyster Bar)行政主廚山迪.英貝爾(Sandy Ingber) 「本書可說是一場熱情推廣牡蠣的運動,呈現食物如何形塑我們的歷史、藝術、文學、法律和文化,當然也對性愛和料理之藝帶來深遠影響。」──Brasserie Blanc and Le Manoir aux Quat ’Saisons米其林二星主廚雷蒙.布朗克(Raymond Blanc) 「歷史與牡蠣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好書。本書以獨到眼光回顧世界各地從古到今的牡蠣文化,資訊豐富且引人入勝,讀完作者史密斯說的故事,看過書中的精采圖片,你會從此對牡蠣大為改觀。」──名廚艾波.布魯菲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9
定價:750 元,
優惠價:
79
592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12.
寄託哀思,清明祭祀與寒食習俗:寒食、插柳、蠶花會……從寒食節的起源到民間多樣化風俗,細說清明習俗
作者:
肖東發-主編
;
郭豔紅-編著
出版社:
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
2024/12/25
裝訂:
平裝
清明節是中華文化中極重要的傳統節日, 最初與農業節氣有關,後來演變為掃墓祭祖的日子, 象徵著慎終追遠、孝敬先人。 本書旨在探索清明節從古至今的演變, 從火的崇拜到寒食節, 再到宋、明清各個時期的多樣習俗, 展示了清明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生命力。 ▶寒食節的起源與演變 寒食節也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此節源於遠古時期人們對火的崇拜,而後才逐漸發展成為盛大的節日。 寒食節的具體日期是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 寒食節在後世的發展中又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盪鞦韆、蹴鞠、牽鉤和鬥雞等風俗。寒食節綿延2,000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清明節習俗的豐富與多樣化 秦漢時期,清明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主要包括源於先秦時期的插柳習俗、踏青、放風箏以及祭祀習俗。在古代,柳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闢邪的功用,便有了極具象徵意義的插柳習俗。 到了漢代,流行一種味道鮮美的雜燴菜名為「五侯鯖」。而這一時期,清明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寒食節的法定化與多樣化風俗演變 到了唐代,唐玄宗把寒食節定為法定節日,極大地提升了寒食節的影響和地位。 寒食清明節是在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人們擔心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便定了一些喜聞樂見的戶外活動。 到了隋唐五代時期,鏤雞子、鬥雞卵、走馬習俗、鬥雞習俗、吃烏稔飯、煮雞蛋、子推饃食俗,以及盛唐得以興盛的馬球運動等,成了節日裡較為常見節日習俗。 ▶清明節的飲食與民間娛樂活動的繁榮發展 到了宋元明清時期,清明節的一些習俗已經演變成豐富多彩的飲食習俗和民間娛樂活動。 飲食習俗主要展現在:滋身養體的吃青精飯食俗、始於宋代的吃青團食俗、吃螺螄清明果和潤餅菜食俗,以及種類豐富的老北京清明節寒食。節日習俗主要展現在:應時應景的清明賞花習俗、熱鬧非凡的清明蠶花會、城隍廟求願習俗等。 ★本書特色:本書以清明節為主題,深入探討其起源、演變及豐富多彩的習俗與文化內涵。從遠古火崇拜到宋、明清時期的習俗演變,詳細介紹了各地的飲食、遊戲、宮廷饋宴等獨特活動。書中不僅涵蓋了寒食節與清明節的關係,還描述了飲茶、踏青、賞花等傳統風俗的流行與雅化過程。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3
定價:299 元,
優惠價:
79
236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13.
照路尋味:邁向地方創生
作者:
王國裕
;
吳盈慧
;
吳瑪悧
;
張哲叡
;
許主冠
;
許遠達
;
陳俊安
;
謝欣珈
出版社:
臺南生活美學館
出版日:
2024/12/01
裝訂:
平裝
本書收錄金門古崗、澎湖鼎灣與西嶼、嘉義朴子與東石、臺南學甲、高雄旗山的地方物產、文史脈絡、在地特色飲食、地方創生的發展歷程及成果,以及金門傳統飲食與習俗,邀請讀者能按圖索驥,走一趟知性與美味的豐盛之旅。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2
定價:800 元,
優惠價:
85
680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14.
不散的筵席:基隆廟口小吃與兩岸飲食印記
作者:
徐永生
出版社:
陽光房出版社
出版日:
2024/12/01
裝訂:
平裝
◎這是一本探討新石器時代迄今,臺海兩岸飲食文化傳播的集粹之作。 【本書簡介】◎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本書發行收益全部捐贈「中華河洛暨開漳聖王文化研究會」。中國大陸新石器時代,早已具有航海能力的東南沿海的古百越人群,約在六千年前橫渡海峽,登上臺灣史前舞台。古百越人不僅把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作技術傳播到臺灣,形成臺灣最早的「稻粟並作」農業文明,他們也是臺灣原始南島語族先住民的先祖。唐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所帶領的將士,於一千三百多年前,將河洛文化「南傳閩粵」,也移入了中原飲食文化。明清時代,河洛文化「東移臺灣」,閩粵河洛人後裔在開發臺灣的過程中,又把河洛人的飲食習俗與文化帶入了臺灣。1949年,國民政府百萬大軍易守來臺,中國大陸「八大菜系」地域性飲食隨著大量外省人遷移臺灣這座「璀璨之島」,各省市飲食習俗在臺承續,就地深根,交替與混融,成為中華飲食文化大融爐的薈萃之地。時空膠囊聚縮在基隆廟口,小吃深藏千年飲食基因密碼, 傳統羹湯、滷肉飯、麵食、生魚片,不乏古代中原飲食身影。兩岸飲食文化持續展演亙古至今「不散的筵席」。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4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79
300
加入購物車
79折
15.
樂活在天地節奏中:過好日的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
作者:
韓良露
出版社:
有鹿文化
出版日:
2024/11/22
裝訂:
平裝
傾聽二十四節氣輪轉的腳步聲,以亙古智慧過豐美的好日。「感時應物」,就是生活美學的根本之道。十週年紀念新版再聽一次她說故事,美好情味不斷綿延。美學大師奚淞、易學專家劉君祖專文推薦作家、主持人劉克襄、王浩一共襄盛舉「從天文到地理、從陰陽到五行、從八字到星座、從詩詞到《論語》、從時令到食物、從氣候到旅行等等,我在二十四節氣知識系統中,發現整套華夏文化和生活的密碼,更可貴的是這不只是古老知識,而是活用的天地人之學。……我很感激竟然有這麼一套深入華夏文明的二十四節氣曆法,讓我可以生活得如此豐美!」──韓良露關於節氣,她便是所有的百科全書人間的宜知、宜感、宜行、宜居、宜觀、宜食,其實都可以從祖先的節氣智慧中學習。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民俗、食觀、行旅、文學,「非典型知識分子」韓良露,上天鑽地、旁徵博引,中西陰陽點滴在心。漢文化的美學玄奧,其實就藏在天地節奏中。這是一本人人必備,真正「活」出來的節氣大辭典,演奏著屬於文明的悠揚四季頌。「誠如良露所言,歲時節氣啟導華夏子民天人合一的生命態度。現代人若能靜下心來,便也能從自然、從人文中體驗得到:古聖其實不遠。這些日子閱讀良露的二十四節氣文稿,喚起我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感觸。」──奚淞「這本書談二十四節氣的生活美學,時值浮囂亂世,天災人禍不斷,殺機凜冽令人心驚,細品此書的詩文圖片,遙想古人當下即是、日日是好日的渡世情懷,讀者當有淡定歡喜。」──劉君祖「良露把食材風俗、文化歷史和自然節氣結合,嘗試將過往老祖宗對待食物的尊敬,逐一給予新的視野和生命。這一樁轉化各種不可能為可能的精緻飲食儀式,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覺得最具挑戰性。」──劉克襄「像是節氣的大辭典,又像是文人的四季頌,可是細細咀嚼之後,書香裡竟然有飯菜香。我不知她這本書寫了多久,但我確信,她每天日子的流動都是在寫著這本書,或者在準備中。」──王浩一▲ 韓良露說: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節氣是以陽曆計算,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的途徑的三百六十五天五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為「黃道」,黃道就像一個鐘面一樣,二十四節氣即代表了鐘面上的二十四個刻度,每個節氣持續約十五天,每一天約行黃道一度,立春時太陽黃道為三百一十五度刻。二十四節氣源自中國古人從天人合一的基礎所觀察到的四時現象,中國一直到漢代才有二十四節氣的觀念,之前歷經過八節的概念,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節分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節中;之後才有觀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4
定價:450 元,
優惠價:
79
355
加入購物車
79折
16.
壽司的歷史:從古代發酵魚到現代生魚片,技術、食材與食譜的美味探索
出版社:
麥浩斯出版
出版日:
2024/11/21
裝訂:
平裝
壽司,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道如今風靡全球的日本料理,其實一開始並非我們今天熟知的米飯與新鮮魚肉的結合,而是作為保存魚肉的發酵食品。在中古時期,壽司從街頭小吃逐漸走向貴族宴席,見證了日本社會結構的變遷與美食文化的昇華。壽司不僅僅限於冷食,歷史上還有熱壽司、木屑壽司,甚至熊肉壽司等特殊風味。古代的美食家們曾經描述過一些帶有刺鼻氣味的壽司,例如「魚鷹壽司」,其風味與現今的南韓生魟魚片相似,這些都是今天難以想像的珍稀美食。戰後,壽司經歷了重大變革,特別是在軍事占領期間,握壽司的尺寸變得更小,讓食客能夠品嚐到更多不同種類的魚料,這種變化也促使壽司文化迅速傳播至全球。本書將帶你深入探討壽司的發展脈絡,從古老的發酵食品,到如今的國際料理,涵蓋了飲食文化、製作技術、美學觀察及其背後的精神符號。*注意——這本書充滿了誘人的食材描述,讓你讀著讀著便口水直流!*書中穿插了二十多道歷史與創新食譜,讓你在飽讀之餘,還能大飽口福。*台灣首部壽司歷史專著,懂吃到吃懂就看這一本。美味推薦•《就算知道了也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日本小知識》版主|梅用知世•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郭怡汝「從發酵魚到風靡全球的美食,壽司走過的路比你想的還要精彩!《壽司的歷史》不僅帶你探索壽司的起源,還附上二十多道食譜,絕對是壽司迷和美食歷史愛好者的必讀之作。讀完保證讓你吃壽司時,多了份回味無窮的滿足感!」──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郭怡汝國際讚譽「《壽司的歷史》經過了廣泛且詳盡的研究,引用了許多歷史與現代的數據,書中充滿了引人入勝且常常令人發笑的軼事,風格輕鬆非學術性。若你渴望了解壽司歷史中鮮為人知且有趣的細節,那麼這本書將滿足你對知識的渴望。」—《日經新聞》「這本書在食譜與散文集中找到了一個謙遜的平衡點,作者拉斯的寫作風格輕鬆、不被學術的重擔所束縛。他在書中穿插了個人插曲,回憶起品嚐壽司的經歷,這些片段為他的壽司編年史增添了光彩。儘管如此,正是那些鮮為人知的壽司知識,讓《壽司的歷史》成為壽司迷和好奇心旺盛的讀者必備之書。」—《日本時報》「那些想要突破鮪魚、鮭魚、酪梨的舒適區域,並深入了解壽司的人應該讀讀拉斯的書。這位美國飲食史學家專注於日本的飲食文化,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生動的壽司歷史。」—《法蘭克福匯報》「從中世紀開始,一直講述到當代,這本全面且極具可讀性的書,最適合在旁邊放一盤壽司(或許還有一些清酒)一起閱讀。」—月刊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6
定價:430 元,
優惠價:
79
339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17.
屋邨尋味記 (增訂版)
作者:
蕭欣浩
出版社:
萬里機構-萬里書店
出版日:
2024/11/05
裝訂:
平裝
幼稚園時隨父母到「冬菇亭」,跟小學同學鬥快跑到零食店,與中學朋友到街市買腸粉、炸雞髀…… 蕭欣浩博士挖掘兒時屋邨生活的記憶,重寫各種街坊美食的好時光;茶餐廳、大牌檔、街市、零食店和茶樓,統統印記着不同滋味和故事。 本增訂版新增全新章節「流動商販」,街頭小吃如臭豆腐、缽仔糕和麥芽糖餅等悉數登場,教你重回昔日屋邨的熱鬧景象,重新認識各款食物的味力所在。
庫存:5
定價:440 元,
優惠價:
9
396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18.
快樂新年動手貼
作者:
Amy Chiu
;
Kristie l
出版社:
禾流文創
出版日:
2024/11/04
裝訂:
平裝
★內附超過150張精美的彩色貼紙★★動動小手貼一貼,打造熱鬧的新年氛圍★★從小認識傳統農曆新年文化★ 「新年快樂!恭喜發財!」晶晶一家人在熱鬧的農曆新年有好多事情要做!除了忙著採買年貨、大掃除、把家裡布置得喜氣洋洋,除夕夜晚上還會一起享用香噴噴的年夜飯!在新年的最後一天是元宵節,晶晶也和家人一起出門賞花燈、猜燈謎,度過和樂融融的團聚時光!★ 豐富的彩色貼紙, 動手貼出學習樂趣 ★本書在書中後方附有超過150張一次性彩色紙,孩子們可以一邊閱讀書中的內容, 一邊照著書裡的指示動手貼貼看,將書中缺少的人物們、年菜和新年裝飾等貼紙,一一貼到書中,不僅能夠訓練手眼協調能力,也能透過互動學習的方式,提升孩子學習的樂趣!★ 認識傳統節慶 ,培養文化素養 ★本書收錄九個和農曆新年相關的主題,分別為:- 熱鬧的年貨大街- 吉祥的新年裝飾- 香噴噴的廚房- 豐盛的年夜飯- 五彩繽紛的煙火- 帥氣的舞龍- 活潑的舞獅- 五顏六色的花燈- 認識十二生肖透過這些生動又有趣的農曆新年主題,孩子們能了解這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們照著書裡的指示,將貼紙貼到書中,並搭配情境了解每項習俗,培養對傳統節慶的基本認知,也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一起和晶晶以及她的家人感受節慶的氛圍! ★精美插圖,提升孩子探索好奇心★本書色彩配色豐富,搭配上活潑可愛的插圖和亮麗的紙頁,整體閱讀起來舒適好操作。孩子們能透過鮮豔高飽和的色彩,刺激視覺發展,也能提高孩子們對於閱讀和學習的自主意願。是家長讓孩子獨立學習的最佳素材!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299 元,
優惠價:
9
269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19.
上菜普拉斯(Table+)中臺灣飲食文化地方創生紀事
作者:
王蕙萱
出版社: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出版日:
2024/11/01
裝訂:
平裝
本書以「上菜普拉斯(Table+)」為名,「上菜」是一個動詞,提醒我們在地方創生工作中,「行動」、「實踐」的重要性,普拉斯(plus)是一個「加號」,有2個面向的涵意,一個是人的串連,結合大家的合作力量,一群人共同為地方發展而努力;另一個涵意是飲食菜色不只是食材的組合,更是地域特色與歷史文化的旅程。我們透過飲食,將土地、人文與歷史緊密聯結起來,展示中臺灣飲食文化如何從傳統走向創新,從家庭的味覺記憶中激發出來的可能性。「上菜普拉斯」從三個飲食文化結合地方創生的案例出發,帶領大家一覽各界對於創生的願景與行動、地方攜手串連的動能,深刻體驗飲食文化與地方發展的緊密關係。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400 元,
優惠價:
85
340
加入購物車
滿額折
20.
至味中華:飲食文化記憶:火食發端、筷子縱橫觀、酒中三昧、御筵規矩……以考古資料再現中華美食的源流,解讀千年文化的飲食變遷之路
作者:
王仁湘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
2024/10/30
裝訂:
平裝
品飲食之美,品味外之味從火食到農業革命,深入解析中華飲食文化的歷史與發展探索飲食器具與烹飪技藝演進,感受古代智慧與美食藝術的交融吃什麼?怎麼吃?何時吃?如何吃出文化 ?考古視角帶你走進古老的飲食世界,品味中華文化精髓!【火食的起源與人類飲食行為】人類的飲食歷史始於火的發現,這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本書詳細描述了從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到火食的誕生,如何影響了人類的飲食行為。火的使用讓人類從生食轉變為熟食,這一變革不僅提升了食物的營養與口感,還改變了人類的生理結構和飲食習慣。作者運用大量考古證據,呈現出早期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如何借助火的力量,逐漸走向更為複雜和講究的飲食方式。【農業革命與飲食文化】農業的發展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形成有著決定性作用。書中以考古資料為基礎,探討了農業革命帶來的綠色變革,詳細闡述了穀物、稻米等主食的出現與傳播,如何改變了人類的飲食結構。從採集狩獵到耕種栽培,作者展現了人類如何掌握自然、馴化植物,並透過農業技術的不斷創新,逐漸建立起以穀物為主的飲食文化,奠定了中華飲食的基本格局。【飲食器具與烹飪技藝】器具的發明與使用是中華飲食文化演變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深入考察了不同時期飲食器具的發展,從最早的石器、陶器到青銅器、鐵器,以及後來的瓷器,詳細介紹了這些器具如何影響了烹飪方式與飲食習慣。同時,作者還對古代烹飪技藝的演進進行了考證,從最初的燒烤、燉煮到後來的蒸、炒、煎等多樣化烹飪方法,展示了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多樣與精妙。➔飲食與禮儀: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飲食文化不僅僅體現在食材與烹飪技藝上,還包含了豐富的禮儀文化。本書深入探討了中華飲食禮儀的發展,從古代的宴飲禮儀到現代的餐桌文化,闡明了飲食禮儀如何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家族聚餐、祭祀活動,還是官方宴會,飲食禮儀都反映出不同階層、不同場合的社會規範與倫理價值,體現出中華文化對禮儀的重視與追求。➔科學與藝術的融合:飲食文化的多種展現本書還探討了飲食文化與科學、藝術的緊密連繫。作者指出中國古代飲食文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許多烹飪技巧與食材的選擇都展現了古人對自然與科學的認知。同時,飲食也是藝術的一部分,無論是精緻的菜餚擺盤,還是宴會上的詩詞歌賦,都體現了中國人對美食與美學的追求。◎飲食的地域特色與多樣性中華飲食文化因地理、氣候、民族等因素呈現出多樣性。本書以考古學資料為依據,對不同地區的
庫存: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
79
379
加入購物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共
1100 筆
55 頁
1
2
3
4
5
6
7
8
9
5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瀏覽紀錄
會員專區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首頁
網站導航
暢銷榜
新品
中文書
外文書
簡體書
三民東大
親子館
文具禮品
漫畫館
教科考用
政府出版
香港出版
大學出版
得獎作品
套書
紅利兌換
加價構
主題書展
三民書局
關於我們
門市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異業合作
圖書採購/編目
人才招募
禮券兌換處
瀏覽器資訊
三民網路書店服務
會員服務條款
資訊安全警語
隱私權政策
新手購書
圖書分類
中國圖書館分類
空中大學購書
好站連結
企業會員專區
加入企業會員
服務條款
會員須知
圖書目錄下載
三民・東大・弘雅三民
小山丘童書(0-6歲)
兒童・青少年(7歲以上)
古籍圖書目錄
古典圖書目錄
畢業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