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滿額折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上醫養生法:學會身體使用技巧,邁向終極健康!李宇銘醫師的養生思索與防病練習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從這本書開始思考養生,
認識50個使用身體、提升自癒力的好方法!

很多疾病的發生和蔓延,皆因為用錯了身體!
上醫養生之道,細細解構身體使用技巧,讓身心靈一體同養。

◎夏季喝熱飲◎秋天少穿衣◎眼睛對焦訓練◎五層飲食養生階梯
◎正確呼吸補五臟◎素食21天◎接地氣◎半杯有水……
50個上醫養生練習,方法平實簡單,是樂活於日常的各式基本功。
從作息、飲食、情志起步,正確使用身體,
就避免掉各種傷害與疾病的可能,
人體可以重新修復,提升本有的自癒能力!

──善於望診、讀人心神治癒疾病的李宇銘博士,經過多年的臨床和研究,觀察到大眾的養生矛盾:許多看似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卻未必帶來健康?
隨著年齡與人生階段不同、生病和體質的轉變,又或者生活環境轉變等因素,養生方式都需要不斷調整。因此即使嘗試過好的養生方法,也未必適合做一輩子,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傳統的養生分成三大層次,一般人的養生都在中、下層次,這雖然能夠幫助加快痊癒、預防疾病,但如果要活出終極圓滿健康,徹底療癒不再生病,就需要掌握整全的養生觀念──上醫養生法。
李大夫所提倡的「上醫養生法」著重如何正確「使用身體」,包含生活作息、飲食、情志等三大範疇,每一方法的背後,都是多年習醫研究+自體實驗才與大家分享,如站立、坐臥、走路、睡覺、穿衣、洗澡、洗髮、刷牙、運動、呼吸、素食、粗食、斷食、食生、果食、喝水、靜心、放空、冥想等方法,達致不生病的人生。

【一起實踐上醫養生方!】
■走路步姿
走路並非足跟先著地,走路時以整個足掌一起著地,更好的是前足掌先著地、但很快整個足部一起著地(實際上整個足掌幾乎同時著地)。

■超慢跑,跑起來
跑步時以一邊可以唱歌、聊天說話,同時不氣喘為標準。如果跑步時氣喘,那就是「缺氧,反而不能達到燃燒能量、消脂減肥的作用,在中醫上看也會導致氣血不通。

■自製營養撈飯
「撈」即是攪拌。煮飯時用2、3種穀類和豆類,盡量吃全榖類,如糙米飯、紅米、藜麥等;豆類入門可用米豆、綠豆跟米一起直接放水煮,其他豆則要分開煮。煮熟之後加上優質的油,趁熱拌勻。

■喝水不當導致濕氣重
水也需要被「消化」才能吸收!喝水過程稍微咀嚼,或將水在口中漱口,那樣更加解渴和容易消化。

■選擇快樂
有負面情緒時,讓自己嘗試笑起來,先是微笑,繼而是大笑,將聲音笑出來,持續笑幾分鐘,可以很快地轉換情緒。

誠摯推薦(按首字筆劃排序)
周兆祥博士/香港知名綠色人士
董家霖/財團法人心覺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謝無愁/養生講師

作者簡介

李宇銘

香港人,中醫學博士、博士後,香港註冊中醫師。素食十多年,是一名靈性修行者,主張全人身心靈合一醫治。

李大夫是中醫經典研究專家、臨床家,崇尚傳統理念,專研醫聖張仲景醫學理論,著有多部學術著作;臨床處方用藥精煉,主張「兩味藥能治好病,則不用三味藥」的精神,甚至「不用藥能治好病,則一味藥也不用」;李大夫研究望診多年,善於透過望診斷證「望而知之」、讀人心神。

學經歷: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雙學位)
香港浸會大學哲學碩士(中醫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中醫內科學)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中醫基礎理論)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兼任講師

公職:
綠色生活教育基金主席
香港素食會主席
身心靈平台副主席
全仁中醫創辦人
香港特首選委會委員(中醫藥界)

著作:
《中醫學神》、《中醫不切西瓜》、《一讀就懂的18堂中醫入門課》、《傷寒六經原意》、《傷寒解外方證原意》、《傷寒治內方證原意》、《原劑量經方治驗錄》。

 

 

目次

前言:中醫養生也有分治標治本
生病養生 vs. 健康養生
養生的兩階段目標
第1章:樹立養生觀念 
你習慣做哪些養生方法?
人類逐漸變得長壽竟然是假象?!
人真的可以活過百歲?
自古醫分三等
不斷生病跟醫生有關?!
第2章:上醫養生法的系統脈絡 
三層養生階梯分類
你養生的方式能根治問題嗎?
啟動自癒力,生病必有因
養生方式跟性格有關
什麼是治本?什麼才是病因?
上醫養生的10條原則
第3章:生活作息──四時養生篇
節氣規律影響全球
天人相應的延遲理論
違背四時規律的後果
為什麼要春捂秋凍?
【上醫練習1:秋天少穿衣】
夏季讓身體熱一點!
【上醫練習2:夏季不開空調】
夏季注意避寒
【上醫練習3:夏季宜喝熱飲】
跟著四時調整睡眠時間
【上醫練習4:跟著太陽起床】
秋天為什麼要防濕?
【上醫練習5:秋季觀察身體】
冬季容易熱氣上火
【上醫練習6:冬季多吃水果】
秋冬洗冷水澡更強壯
【上醫練習7:冷熱水交替浴
【上醫練習8:洗冷水澡】
第4章:生活作息──行住坐臥篇
清潔要注意不傷身
【上醫練習9:清水洗澡】
清水洗髮更健康
【上醫練習10:清水洗髮】
一定要刷牙嗎?
【上醫練習11:清水刷牙】
戴眼鏡是一種依賴?
【上醫練習12:眼睛對焦訓練】
走路宜穿平底鞋
【上醫練習13:走路步姿】
赤腳跑人生更自由
【上醫練習14:赤足跑步姿】
【上醫練習15:超慢跑】
你懂得站立嗎?
【上醫練習16:站立姿勢】
睡覺宜睡硬床
【上醫練習17:挑選床墊】
正確呼吸補五臟
【上醫練習18:腹式呼吸】
第5章:飲食養生──基本飲食篇
經常吃粥未必健康
【上醫練習19:煮糙米飯】
吃肉導致身體軟弱
【上醫練習20:素食21天】
雞蛋牛奶易傷脾胃
【上醫練習21:戒吃蛋奶】
為什麼素食能治百病?
【上醫練習22:撈飯】
生吃蔬果為什麼不寒涼?
【上醫練習23:綠果菜露】
經常吃熟食導致腸胃虛弱
【上醫練習24:生機味噌湯】
【上醫練習25:自製發芽菜】
生吃蔬果反而不容易怕冷
【上醫練習26:慢食練習】
【上醫練習27:無奶冰淇淋】
喝水不當導致濕氣重
【上醫練習28:喝水技巧】
【上醫練習29:飯水分離】
第6章:飲食養生──促進療癒篇
飽食讓人虧虛?
【上醫練習30:七分飽】
五層飲食養生階梯
【上醫練習31:食氣練習】
斷食加快身體療癒
【上醫練習32:感受飢餓】
【上醫練習33:週末斷食】
果食是人類最佳飲食方式
【上醫練習34:水果餐】
一天需要吃多少餐?
【上醫練習35:不吃早餐】
吃得少精力更充沛
【上醫練習36:過午不食】
【上醫練習37:一天一餐】
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
【上醫練習38:意食練習】
第7章:情志養生
情緒思想也會致病
情志養生的三層階梯
為什麼不喜歡寧靜?
【上醫練習39:享受寧靜】
做一個勇於承擔的人
【上醫練習40:不抱怨】
你可以痛而不苦 
【上醫練習41:感謝痛苦】
如何達致情緒平穩?
【上醫練習42:抽身回看】
【上醫練習43:選擇快樂】
【上醫練習44:一體兩面】
【上醫練習45:半杯有水】
【上醫練習46:百折不撓】
【上醫練習47:服務奉獻】
從愛自己獲得真正快樂
每天也需要放空發呆
【上醫練習48:放空發呆】
【上醫練習49:接地氣】
【上醫練習50:觀賞冥想】
後記
長壽百歲的關鍵
做不到上醫養生怎麼辦?
上醫養生帶來真自由快樂

 

書摘/試閱

前言:中醫養生也有分治標治本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已經很注重養生健康,但還是覺得疲倦乏力,容易生病?經常食療,吃補品、營養品了,但為什麼身體還不好?為什麼還是經常反覆生病?本書目的就是回應這些問題,助你脫離依賴邁向終極健康。在本書開始之前,我想直接回答這些問題的共同原因——因為你選擇了「治標」的養生方法!
不少人認為:「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這是一般民眾的想法。如果在中醫內行人的觀點,中醫也有治標的,而且在現代的中醫養生文化之中,許多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治標、治本」的概念,早在中醫的第一經典《黃帝內經》之中已經有深入論述,當中治標治本沒有說哪樣比較好。俗話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如果病情比較急重,所採取的治療方法未必全面,希望令病情先緩和下來,這叫做「治標」;如果病情相對沒那麼急重的時候,就要考慮病情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治本」了。所以在中醫的治療觀念之中,一直都有治標的理論存在。
「標」和「本」就好比植物的樹梢和樹根,標就是指樹枝的尖端位置,即是所謂成語「本末倒置」的「末」的部分,本就是指植物的根部。標和本是指植物的顯露部分和隱藏的部分。顯露的部分雖然是看得見的,可是植物的外在好看不好看,要看樹根的養分吸收好不好。因此中醫上有「治病必求於本」的觀念,治本的確是中醫的根本任務,只是在危急的情況下治標是一種策略選擇。
一般人認為中醫比較治本,因此會以為中醫的養生也是比較治本的,事實上,現在人們喜歡的養生方法,都是偏向治標的!所謂「治標不治本」的意思,就是它只解決了表面、外在的問題,而沒有解決根本的、內在的問題。
比如說很多人都會問:我頭痛吃什麼好?睡不好吃什麼好?經常疲累怎麼可以提神?按什麼穴位可以止痛?……如果在做某種養生方式的時候,做的時候身體不適就解決了,可是不做的時候情況又回來,不做就不行,那樣的養生方法,就是治標不治本的,變成了一種依賴,沒有面對自己身體的根本問題,病情就會反覆出現。
治標的養生方式本身並非錯誤,畢竟在病情比較急重的時候,採取一些生活方式讓自己舒服一點,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現在經常把治標的養生方式,用在並不急重的病情上,那就違背了「治病必求於本」的醫道精神了。
生病養生 vs. 健康養生
我想起小時候的一個記憶,小學時曾經有次感冒看醫生,發現了我心律不整,於是到西醫院作了許多檢查,診斷患了「風濕性心臟病」,當時看了西醫專科醫生,也看過中醫師,他們都叫我不要運動,病情就會緩和一點。當時是小學一、二年級,一整年的體育課,都只能坐在一旁不能參與運動。可是我從小就是一個好動的男孩,這樣根本是一種折磨!然而後來發現,只要我運動了,心律不整就會減緩,於是我們決定不聽醫生的話,也停止服藥,讓自己如常運動,結果心臟的毛病就自然好了,至今也沒有復發。
這一個故事當中,「休息」好像是一種可以讓你不生病、快點康復的方法,可是如果一直休息下去,病情雖然好像沒有更嚴重,可是也沒有真的復原,生活也被迫扭曲,不能運動。結果反而最後透過鍛煉,身體就徹底好過來了!你可以想想看,為什麼當時中醫西醫都要你不要運動?如果運動鍛煉就是康復的最好方法,為什麼醫師沒有叫你這樣做?
如果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好像是他們不想你康復?是因為這些方法不用花錢,教會了患者就不用找醫師,那就無法賺錢了嗎?!
直到我成為了醫師之後,開始體會到醫師之苦,明白大部分醫師都沒有這種「陰謀」,主要是因為醫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醫療行為出了意外,醫師需要承擔後果,病人生活上調整的建議,有時候很難說得清楚,例如叫病人去跑步,醫師又不是教練,無法整天看著他,萬一出了意外怎麼辦?因此醫師就大多不太敢建議患者做一些「不安全」的事情,建議偏向保守,一方面保障醫者自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保障病人避免事故發生。
因此想要獲得健康,那就不可以一味依賴醫師建議了,需要勇敢跳出自己的「舒適區」,為自己的生命健康負責。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生病時的養生跟健康時的養生截然不同!例如生病的時候要多休息、多吃粥、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是健康的人則不一樣,可以多鍛煉身體,多吃粗糧、相對難消化的食物。由於醫師經常面對的都是病人,因此他們習慣給予生病時的養生建議,但這些不一定適用在健康生活之中。
例如一位醫師說:「吃粥比較健康」,這句話通常都是在生病的前提下說的,可是病人接收到的信息或許會被「斷章取義」,以為任何時候都吃粥比較健康,因此誤以為吃粥就是最好的養生,應該任何時候都要這樣吃,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要懂得分別,這種養生方法是指生病時候做的養生,還是健康時候做的?這類健康時候的養生知識,往往較少醫者提及,為什麼?首先我們請教醫生,通常都是在生病的時候吧!很少健康沒病時去找醫生。再者,當人們健康的時候,比較少會想到健康的寶貴,通常都是失去了健康,生病時才去學習養生知識。因此書店上的養生書,大部分都是針對病人而設定的,如果是一本專門針對健康人而設的養生書,相信有興趣的人就不太多了,就好像對年輕人談健康的寶貴一樣,他們通常都沒多大興趣。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誰都聽過,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智者懂得未雨綢繆,無須臨渴才來掘井,愚者卻是後知後覺,都是臨急抱佛腳」。這樣的比較,是否讓我們更明白一點「治標」和「治本」的意義?
養生的兩階段目標
在生病的時候,養生的目的就是希望讓人加快消除不適,而在沒病的時候,養生的目的就是幫助人預防不適的出現。無論是哪一種階段,養生也是希望人可以離開病苦、獲得健康,亦即「離苦」和「得樂」兩個部分。
這兩部分應該是緊密結合的,而不是分開的兩個目的,是養生的不同階梯層次。如果該種養生方法,只是讓人舒服一會,病苦又很快回來,那其實也沒有得樂啊!
沒病不等於健康。就像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爲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健康並非只是「不生病」,而是整個人的身體、精神亦即社會層面都活出健康,最終達致「完全健康」的境界。
儘管如此,可是大部分人總覺得沒病就是健康,這其實就誤會了「離苦」就是「得樂」了!這就好像是一個學生考完試,剛離開考場的時候說:「好開心啊!」剛考完試又還不知道成績,也不知道對日後有什麼影響,這有什麼好開心的?又好像拯救地球的英雄片,每當地球有危難、殘破不堪的時候,英雄出手相救,避免人類滅亡,在壞人被擊敗的一刻,人們都因此感動流淚,可是這只是剛擺脫了壞人的魔掌,整個地球還是亂七八糟呢。這些其實只是一種「離苦感」,即離開痛苦的感覺,那一剎那會感到輕鬆許多,可是這並非真快樂。
生病時的養生也是一樣,我們以為某些養生方法,可以讓我們離開疾病痛苦,因為頓然變得舒服了,於是就抓住這份感覺,其實這只是養生目標的「中途站」,下一步還是要往「得樂」的方向去提升自己,達到養生的最終目標。
可是再往上提升的時候,要真的得到樂趣,這過程並不容易。例如說要考試成績好之後,還有真材實料,要在生活工作上活出成就,這當然也是要付出努力的。例如打敗壞人之後,要修復地球,還要預防壞人再來襲擊,提升自己的防衛能力,這都需要及早準備,在壞人還未來到的時候,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本書的目的,就是呈現整全養生的觀念,除了有離苦的養生,還有得樂的養生。養生有不同層次、階段,明白養生的階梯,以「上醫養生法」作為最終目標,知道自己現在在哪個層次階段,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幫助自己層層遞進,進入完全健康的殿堂。
要獲得完全健康,就好比攀山,過程或許會艱苦,可是當你練習多了、走順了,你就不會覺得艱難了!到了山頂的時候看著整個高低起伏的山巒美景,你就不會覺得過去這些疾病不適是痛苦了,這時候就體驗得到,生病的意義是在於幫助你變得更加健康。這個攀登健康高峰的旅程,你準備好了嗎?

雞蛋牛奶易傷脾胃
除了肉類之外,雞蛋和牛奶亦屬於動物性的食物,同樣有不少健康問題,也有以上提到肉類的毒素,而且更主要的問題是,雞蛋牛奶屬於「不潔淨」的食物。
先說牛奶。未經加工的牛奶之中可以測量到大量除草劑、殺蟲劑、二惡英,非常多種抗生素、血液、膿液、糞便、細菌和病毒,為什麼牛奶之中會有膿血糞便?因為牛在工廠集中飼養過程,擁擠在一個地方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睡覺和大便,因此身體乳房就會沾染糞便,抽取牛奶的時候就會沾染到,而且母牛整年大部分時間都在產奶,就像人類一樣會得「乳腺炎」,乳房就會出血成膿。因此牛奶生產過程需要經過過濾和消毒,使用巴氏德消毒法,可是過濾是無法完全過濾掉這些不潔淨的東西,而且消毒並不等於剔除,想想看,比如你將痤瘡的膿頭擠出來,拿去消毒之後你會不會想吃它?當然不會!雖然細菌病毒可能死了,可是還是髒東西。實際上,各國的法例之中,允許牛奶之中含有少量的膿細胞,簡單來說大概一杯牛奶可以允許有「一滴膿」在內,諺語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那麼你還會覺得牛奶是這麼純淨好喝嗎?
再說雞蛋。經常有雞蛋食物含有大量細菌的報導,例如常見的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為什麼會這樣?首先跟現代養殖方法有關,母雞在「籠屋」之中養殖,生活非常擁擠,有研究表示籠養雞蛋感染沙門氏菌風險比放養雞蛋高25倍。更加主要的原因是母雞的生理結構,雞蛋本身是母雞的月經,排卵時雞蛋總會沾到血液體液,生病的母雞血液就可能有各種毒素,而且雞蛋從子宮陰道排出身體之前,會經過「泄殖腔」,雞蛋、尿液和糞便都是由泄殖腔此同一出口排出,跟人類的生理結構不一樣,母雞陰道口跟肛門是同一個位置!因此雞蛋就總是會沾染得到糞便尿液等髒東西。試想想看,如果一種食物沾染過糞便,洗乾淨之後你還會不會想吃?或者你還會想,既然有蛋殼保護,只要不吃到蛋殼,只吃內部可以吧?實際上蛋殼上有非常多的小孔(大約6千到1萬個),細菌可能透過雞蛋上的小孔或裂紋進入蛋內,亦有可能在打開雞蛋一刻進入蛋液。清洗雞蛋表面也沒用,反而弄濕雞蛋可能更有利細菌生長和進入蛋內。因此簡單來說,其實難以有百分百安全的雞蛋。雞蛋本身的不潔淨,本身有自然的智慧,就是希望其他動物不要吃它!這就好像有些水果的種子含有毒素,就是希望動物吃了之後會死掉,因此不要以此為食物,以利傳宗接代。
再從中醫的角度看,不吃雞蛋牛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蛋奶也是用作「藥物」使用!首先,古代不可能有這麼多雞蛋牛奶給人吃。古代沒有電力,牛奶如果沒有冷藏設備,就難以存放,除非你家中養牛,才可以偶爾喝一下。古代的雞也沒有生那麼多雞蛋,如果在自然飼養的雞一般一年才生15隻雞蛋左右,而一百年前開始工業養殖之後,提升到一年可以生100隻雞蛋!到了現代的養殖技術,一隻雞甚至可以到一年產300-500隻雞蛋!那就可以想象得到,古人不可能經常吃得到雞蛋了。
從藥性而言,過去雞蛋牛奶都是入藥使用。如在漢代醫聖張仲景所著,中醫經典《傷寒論》中,使用雞蛋作為藥物,而且是在危重病情才使用。雞蛋為母雞的卵子,能滋陰潤燥、養血安胎。唐代大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一書中說:「只如雞卵一物,以其混沌未開,必有大段要急之處,不得已隱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為大哲」,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像雞蛋那樣,也是要到了病情非常急重的時候才能使用,如果能夠不用的醫者更高水平,可見對於雞蛋的慎重使用,且見其藥性之強。至於牛奶,清代大醫吳鞠通在經典《溫病條辨》說:「胃液乾燥,外感已淨者,牛乳飲主之。」牛奶能「養胃陰」,用於治療溫熱病後期。
就這樣聽,好像雞蛋牛奶都可以養陰,好像挺不錯的,應該多吃?但是中醫的觀念還是過猶不及,沒有陰虛的人不宜補陰,如果健康人天天喝奶吃蛋會怎麽樣?那就會補陰太過,首先會耗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虛胃中寒濕。脾胃虛弱首先影響消化吸收,氣血就會虛弱,亦會產生水濕痰飲,繼而百病叢生!比如常見的敏感症,如鼻敏感、哮喘、濕疹等,只要戒除雞蛋牛奶,就容易自然康復。
【上醫練習21:戒吃蛋奶】
1. 戒掉蛋奶,就算是否吃素也好,雞蛋牛奶帶來的問題更明顯,蛋奶不是必需品,沒有理由需要天天吃。
2. 一開始可以先戒掉直接吃雞蛋和喝牛奶,也避免芝士、乳酪等奶製品,而含有蛋奶的製品還可以少量吃。
3. 如果身體患有某些病症者,完全戒掉蛋奶及其製品最少21天,效果更佳,例如麵包、蛋糕、餅乾,還有一些零食、甜點、麵條含蛋奶,具體需要了解每一種食物的成份,參考食物包裝標籤,或在餐廳點菜時說明要「去蛋奶」。
4. 喜歡喝奶的朋友,可以找各種植物奶取代,如豆奶、燕麥奶、杏仁奶、椰子奶、米奶等,以及各種穀類的沖粉,有許多口味可供選擇。
筆者吃素至今已經超過16年,一開始也只是不吃肉,過了6、7年之後,就開始決定要改為純素食Vegan,就是連雞蛋、牛奶等各種動物成份也不吃。一開始很不習慣,因為發現含有蛋奶的食物真是「鋪天蓋地」!要完全避開真的很不容易,每一種食物都要看標籤,也經常到餐廳點了食物才發現原來含蛋奶。過去我是喜歡吃蛋奶的人,例如會主動買牛奶來喝,買奶片來咀嚼,喜歡吃蛋糕。可是完全戒掉了蛋奶大概一兩年之後,開始發覺自己對蛋奶的心癮和味覺不同了,比如不小心點了炒飯裡面含有雞蛋,過去我就會算吧,就吃下去,可是現在是真的不想吃,覺得雞蛋牛奶有種腥味,寧願丟掉也不吃,因此才發現,原來過去我是對蛋奶上癮了!雞蛋牛奶之中有成份令人上癮,所以我們的「喜歡」其實就像毒癮一樣,需要努力克服戒除。
筆者認為,不吃蛋奶的基本原因,是因為雞蛋牛奶本身就不是給人類的食物。牛奶是給牛仔喝的,所有動物的奶,都是給自己的嬰孩喝的,不會喝另一個物種的奶,人自從小時候喝人奶,斷奶之後就不應該喝奶。奶水本身就是一種「精製食物」,因為嬰兒的時候腸胃比較弱,就需要喝液態的食物,逐漸長大之後就要改吃半固體的食物,最後轉為固體的正常食物,不要依賴喝奶,如果長大了還依賴喝奶,腸胃就會變弱了。雞蛋亦然,雞蛋是母雞的卵子,本身也是一種「精華」,卵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跟精子結合而形成小雞,或者一般人覺得雞蛋沒有受精就可以吃,不會浪費,那麼想想看,例如人類女性每個月排卵,這個卵子如果沒有受精,你會不會想吃?其他動物的卵子你會不會想吃?一般人都沒有這個意欲。而且不少研究指出,沒有受精的雞蛋,也會有可能生出小雞!這叫做單性生殖或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雖然機會非常低,但是你怎麼確定這隻蛋會否變成小雞?這樣來看,很多人會扭轉認為雞蛋是素食的想法。
現在素食潮流興起,戒掉蛋奶已經沒那麼困難了,我認識許多年輕人吃素,一開始就直接不吃蛋奶了,是因為這方面的資訊多了,而且蛋奶的替代食物也多了,這個時代要改變飲食方式,已經十分幸福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