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反革命:柳幸福案與文革時期的基層法制生態(簡體字版)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本書是關於一個鄉村教師柳幸福「反革命案」的微觀社會史研究。以該案卷宗為基礎史料,作者利用當地公安政保檔案、政府文檔、地方史志等資料,結合口述訪談,條分縷析,首次從縣域範圍對「反革命發生學」進行考察,重建歷史現場,揭示了文革「惡攻罪」案件的生產制造過程,以及在基層社會中的發生機理,進而展現了鄉村社會政治生態與國家意識形態流變的交互關係。
柳幸福是文革時期中國東北農村的一名小學教師。1969年,他因一次課堂考試的題目被疑「影射偉大領袖」,遭到學生舉報。以此為導火索,柳幸福的「歷史問題」一一曝光,被控以當時最嚴重的罪名――「現行反革命」。此案幾經反復,驚動了地方各級司法機關。縣革委會派出項目組前往事發當地,仔細復查涉案人證及關鍵物證,於1971年推翻了這一罪名。
「反革命罪」在文革中十分常見,卻少有完整卷宗能呈現從立案、偵查、審訊到判決、審批乃至翻案的整個司法過程。「柳幸福反革命案」全部卷宗於2012年重見天日,其中收入「審訊筆錄」、「原始物證」、「證人證言」和「定案材料」等148份原始文件。本書以之為基礎,結合知情人士訪談、政府文件、地方檔案等資料,通過細緻爬梳審理過程,呈現文革時期中國鄉村少有人知而又微妙複雜的司法細節,還原這一時期的基層法制運轉及其背後的特殊邏輯。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埃裡克· 霍弗曾說:「群眾運動不需要相信有上帝,卻不能不相信有魔鬼。」王海光教授的《製造反革命》一書,生動還原了文化大革命及中國現代史中的“魔鬼”是怎樣被批量制造出來的。
——秦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客座教授)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巨大的反人道主義災難。這場災難的受害者群體,遠不只是官員、知識精英和社會精英,更是龐大的芸芸眾生。有關文革的敘事,往往忽略後者。本書恰好講述一位鄉村草根的“反革命案”。該案例不僅呈現極端政治和意識形態以及畸形司法制度“制造”難以計數的“反革命案”的種種細節,尤其揭示出在它們的干預和滲透下原有鄉村人倫的解構和顛覆,以及鄉村社會關系的惡化。本書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它從底層視角透視那場浩劫。
——韓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本書是關於一個被判為“反革命”的鄉村教師的微觀史。結合鮮活細節的描摹與悲天憫人的情懷,歷史學家王海光描述了鄉村社會關系如何與革命原教旨主義交互作用,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未被充分研究的1970 年代。他利用一批稀見的基層檔案,向讀者展示:盡管文化大革命時期基層司法體系的實際運作殘酷粗暴又反復無常,但這並非反映了混亂不堪和法制缺失;它是一個可以正常運轉的體系,是一種實施壓制的官僚主義工具。
——周傑榮(Jeremy Brown,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目次
第一章 革命的羔羊 13
第二章 升鬥政治 57
第三章 無妄之災 109
第四章 階級專政犯罪學 161
第五章 蹣跚起步的正義 207
第六章 法非法,非法法也 247
後 記 297
附 錄 301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