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學卮論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本書收錄筆者關於禮學研究論文共十六篇,均為筆者近年來發表於國內外學術研討會或學術期刊的論文。總為三大類,首編先論「禮的起源與演變」,此處的「禮」,實有二義,一為概括性的「禮」,二為「禮書」,並先論概括性的「禮」的出現與發展。第二編以「禮儀制度與內涵」為探討主題,第三編以探討「禮學思想的運用」為主軸,收錄論文五篇,均為探討禮學思想在現代社會之運用。
◆本書特色
禮學是經世濟民之學,與個人道德修養、社會習俗與國家建制,均有密切關係。本書論文共16篇,分為「禮的起源與演變」、「禮的起源與演變」、「禮學思想的運用」三編,期能從「禮」及「禮書」的來源與發展,婚禮、喪禮、祭禮的探討,以及現代社會中如何運用禮學思想等角度,探討儒家禮學之大要。
作者簡介
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
經歷:國中國文科教師、大學助教、講師
研究領域:禮學、荀子學、華人社會與文化、國文科教材教法與教學實習
目次
【緒論】
【第一編】禮的起源與演變
一、荀子的禮分思想與禮的階級化
二、禮的「俗化」與「宗教化」-以現代中國的婚禮與喪禮為例
三、《周禮》與王莽的托古改制
四、賈公彥《儀禮》、《周禮》本末始終說考述
五、小戴《禮記》的成書及其在兩漢時期的流傳-洪業《禮記引得.序》商榷
六、《禮記‧檀弓》中的孔子形象-兼論《禮記.檀弓》可能的成篇時代
【第二編】禮儀制度與內
一、《周禮》廉政思想與主張探析
二、鳳凰于飛-我國婚姻禮俗中的「飛禽」角色及功能探討
三、近現代華南地區婚俗中的「雞」
四、論「喪主」
五、「餕餘」考
【第三編】禮學思想的運用
一、論「以和為貴」
二、淺談解經的態度及方法-從「孔氏三世出妻」說談起
三、《禮記.王制》的養老主張及其在今日社會的價值
四、先行仁義而後由仁義行-從《禮記》〈曲禮〉〈內則〉〈少儀〉談青少年品德教育
五、從《禮記.檀弓》「子夏喪子喪明」章談孔門的「合作學習」
書摘/試閱
緒論
華人社會素以「禮義之邦」著稱於世,「禮」自然在華人傳統文化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禮」的起源甚早,《禮記‧禮運》言:「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可知禮的原始樣態應為某種具有宗教性質的祭祀行為,其中某些行為可能還與遠古時期的巫術有關。祭祀神鬼,當有一定的儀式,祭祀又需誠敬莊嚴,故言行當受一定約束。有既定的儀式,又重言行的束縛,我們可以得知禮的起源,應是一些外在的言行規範。這些外在的規範,起始或許只是先人口耳相傳,甚或只是淡薄模糊的觀念而已,漸漸地演變成人為制定的型態,固定形式的制度也就逐漸建立了起來。之後的儒家再從這些制度化的行為中提煉出某些觀念,然後把這些觀念加以組織,而成為系統化的論述,此即如朱子所言,禮書的出現「不是古人預作一書如此。初間只以義起,漸漸相襲,行得好,只管巧,至於情文極細密,極周經處。聖人見此意思好,故錄成書。」(《朱子語類‧禮二》)經過儒家整理過的「禮」,降低了神秘的宗教性,擴充了其人文主義倫理道德的成分,並將應用範圍加以擴大,「禮」便成為人世間一切事務的準則,死生喪祭,進退周旋,莫不有禮;進而又上升為天經地義,而為天地之間的理序。是以《左傳‧隱公十一年》記:「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游吉告趙簡子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禮者,謂之成人。」《禮記‧曲禮上》言:「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又《荀子‧禮論》言:「禮豈不至矣哉!立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本末相順,終始相應,至文以有別,至察以有說,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小人不能測也。」〈大略〉言:「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均可知儒家的「禮」,實已含括了律己處人的規範、社會的秩序、政治的制度,儒家的禮教思想於是大備,後世的禮學發展自此也波瀾壯闊。而成為「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徵」、「中國文化之總名」。
本書收錄筆者關於禮學研究論文共十六篇,均為筆者近年來發表於國內外學術研討會或學術期刊的論文。總為三大類,首編先論「禮的起源與演變」,此處的「禮」,實有二義,一為概括性的「禮」,二為「禮書」。並先論概括性的「禮」的出現與發展,〈荀子的禮分思想與禮的階級化〉一文,先探討「禮」的起源,再論孔孟禮學思想之大要,進而推論因為荀子禮學思想中的「禮分」主張,清楚標示「明分使群」的必然與必要,在這樣的思維邏輯下,人與人之間的差等,也就很自然的必須被強調,唯有確知了差等的存在,人才能確認自己的權限與責任。而維持差等的方式,除了大眾心理自覺的認知,更可以加上外在的限制,使得人群間界線分明、各守其分。這些外在的限制,依託著禮的架構,在《荀子》書中有了樸素的開端,而在秦漢之際的儒者手中,被完全確立了起來,儒禮的階級化樣態於焉完成。〈禮的「俗化」與「宗教化」-以現代中國的婚禮與喪禮為例〉一文,則從探討「禮」、「俗」、「宗教」的關係入手,提出雖然經過儒家整理的「禮」有「貴族化」及「去宗教化」的傾向,但從近現代民間婚禮及喪禮所呈現的樣貌,「禮」似乎又有「俗化」與「宗教化」的演變趨勢,從而展現出「禮」、「俗」、「宗教」交融的現象。在概括性說明「禮」的出現與發展之後,本書將討論重點轉而集中在「禮書」的出現與流傳,〈《周禮》與王莽的托古改制〉一文,探討《周禮》的來歷,並試圖釐清王莽、劉歆與《周禮》的關係,確定《周禮》為西漢之前已有之典籍,雖受到王莽及劉歆的重視,但王莽托古改制的依據,實際上並非全來自《周禮》,而王莽的對儒家傳統經典的取向,也是不分今古文經的。〈賈公彥《儀禮》《周禮》本末始終說考述〉一文,則因賈公彥「《周禮》為末,《儀禮》為本」之說,與孔穎達「《周禮》為本,《儀禮》為末」之說相反,故藉由分析《周禮》、《儀禮》內容,並探討孔穎達與賈公彥的學術主張、政治歷練等差異,說明兩人何以對二《禮》之本末問題看法不同。〈小戴《禮記》的成書及其在兩漢時期的流傳-洪業《禮記引得‧序》商榷〉一文,係因文獻記載不清,大小戴《禮記》於兩漢時期之流傳情形遂眾說紛紜。洪業於《禮記引得‧序》中,對三《禮》之來由、傳承均有所述,而對於小戴《禮記》之成書與流傳,致疑尤多。該文即整理《漢書》、《後漢書》等古籍中的資料,並重新省視陸德明《經典釋文》等文獻,耙梳小戴《禮記》於兩漢時期的成書及流傳情形,並對洪業在《禮記引得‧序》中論小戴《禮記》流傳部分提出一些商榷。首編最後的〈《禮記‧檀弓》中的孔子形象-兼論《禮記‧檀弓》可能的成篇時代〉一文,則因《禮記‧檀弓》的成篇年代,學者多有考訂,一般以為當成書于戰國後期。而學者考訂〈檀弓〉成篇年代之法,多半以「史事比對」、「典籍比對」、「文字比對」為主,筆者以為若以〈檀弓〉中孔子「非聖形象」比對,或就〈檀弓〉記孔子行事卻雜有道家、法家之說,再參以戰國時期其它典籍,或亦可為〈檀弓〉成書于戰國中後期之佐證。
準上,本書第一編所收論文之結構如下:
本書第二編以「禮儀制度與內涵」為探討主題,收錄論文五篇。首篇為〈《周禮》廉政思想與主張探析〉,因《周禮》為「任官」之書,故以《周禮‧天官》言「小宰」之職有:「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強調任官選吏之要,除了「善」、「能」、「敬」、「正」、「法」、「辨」等道德或能力要求,還需以「廉」為本,可視為我國政治思想強調「廉政」的淵源。另《周禮‧天官》亦強調以「官職」、「官常」、「官聯」督成官吏之賢;以「官成」、「日成」「月要」「歲會」考課官吏之責;以「司會」、「司書」、「職內」、「職歲」防範官吏之腐;以「八柄」、「官刑」檢肅官吏之貪等,其與「廉政」相關的主張,非常值得後世參考。婚禮的部分,則有〈鳳凰于飛-我國婚姻禮俗中的「飛禽」角色及功能探討〉、〈近現代華南地區婚俗中的「雞」〉兩文,「飛禽」在我國婚姻禮俗中,一直佔有很重要地位。根據《儀禮》及《禮記》記載,傳統社會貴族婚姻「六禮」中,就有五禮需要「用雁」。用雁之意,舊說多以雁鳥之生物特性比附人們對婚配的期待,但自唐代起,或許因為雁鳥難得,民間之謀婚、議婚、成婚,開始以雞、鵝代替雁鳥。時至今日,在華南各地區婚俗中,「雞」仍扮演重要的角色,並發揮其特殊的功能。前文先探討婚禮由用雁至用鵝到用雞的歷史演變,並探討婚禮中使用「飛禽」的意義;後文則再以近現代華南地區婚姻禮俗中的「雞」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近現代華南地區婚俗中,使用「雞」的時機、類型以及其意義。〈論「喪主」〉為喪禮類論文,「喪主」,乃從亡者之親友中,依親疏、尊卑等關係立之,對內以統理喪事,對外以代表喪家。《禮記‧喪大記》言:「喪有無後,無無主。」古禮對於立喪主之事甚為重視,喪禮必有主人,若遇喪者無子嗣或子嗣年幼,也要以他人代之。但《儀禮》及《禮記》中,對於喪禮何時立喪主,並無明確記載;至於立喪主之法,亦散見各《禮》書中,而缺乏系統論述。該文係從「立喪主之時」及「立喪主之法」兩節論述「喪主」之設置,並附論「喪主」與「護喪」之關係。祭禮的部分則有〈「餕餘」考〉一文,該文先以文獻研究法,探討《禮記》中「餕」字的意涵,試圖對「餕餘」一詞提出正確解釋。接著以分析歸納法,歸類禮書中「餕餘」之類型及內涵,以補前代學者論說之不足。再以文化比較法,蠡測「餕餘」與「接觸巫術」間的關連。最後,總和研究所得,試著對《禮記‧曲禮》「餕餘不祭」章的解釋進行補充和揀擇。是以,第二編所錄之論文結構如下:
本書第三編以探討「禮學思想的運用」為主軸,收錄論文五篇,均為探討禮學思想在現代社會之運用。〈論「以和為貴」〉為本編總述,主張「和為貴」為禮教思想之核心,經過千百年的政教薰陶,此一價值已經融入我們的血液與靈魂,成為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理念與訴求。該文由「以和為貴」的章句解釋入手,進而探討「貴和」觀念在儒家思想中運用的面向,最終探討其限制,期能略析「貴和」思想的內涵及應用。〈淺談解經的態度及方法-從「孔氏三世出妻」說談起〉一文,則主張現代人解經的態度之一,即是應當還原孔子的真實面貌,貼近孔子的真實生活。又儒家經典作為知識份子立身處世之準則,應有其人類學、社會學的意義存在,若考察我國傳統的婚姻型態,東周時期本為「對偶婚」至「專偶婚」的過渡階段,夫妻的婚配關係本來就不甚穩固牢靠,是以古籍中多有孔子、曾子、孟子等「聖人」出妻的相關記載,此若從人類社會學的角度言之,並不足奇。是以該主張解經的方法之一,是從人類社會學的觀點解釋經書,應能得到較為客觀且全面的研究成果。〈《禮記‧王制》的養老主張及其在今日社會的價值〉一文,係因我國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而高齡化社會的快速變遷,將帶來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如何讓老人維持尊嚴和自主的生活,更是整個社會包括老人本身、家庭、民間部門和政府共同的責任。該文主張傳統經典中對於養老的主張與規劃,將可以提供今日社會的重要參考。〈先行仁義而後由仁義行-從《禮記》〈曲禮〉〈內則〉〈少儀〉談青少年品德教育〉,係因教育部自2004 年起,在全國各級學校推動「品德教育」,冀望藉由品德教育6E 教學方法:典範學習(Example)、啟發思辨(Explanation)、勸勉激勵(Exhortation)、環境形塑( Environment )、體驗反思( Experience )、正向期許(Expectation),重新架構當代學子們的品德核心價值。但「品德教育」究竟應該如何落實?對於正值探索自我、建立價值觀的重要階段的青少年,什麼樣的「品德教育」才能有效果?筆者以為「生活教育」是「品德教育」的根基,對處於「狂飆期」的青少年而言,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應該比單純的教條說理重要。而《禮記》中〈曲禮〉〈內則〉〈少儀〉諸篇,提供了許多立身處事的具體方法和原則,應可視為培養青少年品德的重要篇章。最後為〈從《禮記‧檀弓》「子夏喪子喪明」章談孔門的「合作學習」〉一文,同樣探索《禮記》篇章之記載,如何與現代教學方法結合。筆者以為「子夏喪子喪明」章之記載,實可輔證子夏與曾子兩人「為學途徑」之不同;再觀諸《論語》中的相關記載,亦可知子夏論「交友」近於孔子,而與曾子、子張等人主張不同。但即使孔門弟子彼此間有諸多差異,儒家的經典中仍強調相互學習的重要性。近世學習理論中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強調學習伙伴間縱然「異質」,但仍需切磋琢磨,互相學習,分享經驗,創造主動學習的情境,使彼此得以積極的參與學習的活動,並培養聽取別人的意見,尊重別人的意見,也培養討論、發表與辯論、綜合與評鑑等能力。故筆者以為由「子夏喪子喪明」章末子夏的反省檢討,亦可論見孔門「合作學習」的真諦。準上,本書第三編所收論文之結構如下:
《莊子‧寓言》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郭象《莊子注》:「夫卮,滿則傾,空則仰,非持故也。況之於言,因物隨變,唯彼之從,故曰日出。日出謂日新也,日新則盡其自然之分,自然之分盡則和也。」成玄英《疏》曰:「卮,酒器也。日出,猶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夫卮滿則溢,卮空則仰,空滿任物,傾仰隨人。無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無係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本書以《禮學卮論》為名,期待禮學為日新之學,符合時代之用;亦能發揮以和為貴的精神,和合萬物;更重要的是,藉由耙梳禮學經典,而能得到盡量客觀的一己之見。唯以才疏學淺,行文匆忙,疏謬之處甚多,尚祈大雅君子有以正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