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養生藥方(新修版)
商品資訊
系列名:都會健康館
ISBN13:9789860622614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
作者: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
出版日:2021/04/01
裝訂/頁數:平裝/240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重量:496克
版次:修訂3版
商品簡介
藥食同源學會不生病的智慧
教你輕鬆認識節氣、順應季節調養體質,
超過400道養生藥膳方,不僅兼顧預防與治療,提升免疫力,調理養護也能保持最佳狀態。
節氣學問大公開!
跟著節氣的智慧這樣做最健康!
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真的會影響人體的正常代謝功能嗎?
春天如果不注意精神調養,就會影響肝臟的疏泄嗎?
溫度?濕度?氣壓?對人體有重要影響?
本書將帶給讀者不同於以往的醫學、飲食、營養等健康觀念。將陰陽五行觀念融入科學,從科學角度解說節氣,使節氣不再只是日曆上的一個注解。透過科學研究人們發現,節氣交替產生的天氣變化對人的生理有很大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人體的心理變化。一年中的氣候,隨二十四節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所以根據節氣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才能有效地得到健康的身體。
二十四節氣不只是天文觀察上的成就,更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天人合一,順應四時」是古人流傳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本書便以此為基礎,按照二十四節氣羅列容易發生的疾病,搭配中藥學中較有療效的藥方,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實踐完善的體內循環,提升自我免疫力,讓你遠離疾病常保健康。
作者簡介
由一群對中國傳統養生學及風俗文化有興趣的學者專家們所組成。
陳仁典醫師 ◎ 審定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畢業,擅長內科方面疾病。
吳龍源醫師 ◎ 專業推薦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博士,擔任過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中醫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部審副教授,並兼任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現任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吳龍源中醫診所院長。
名人/編輯推薦
我國的歷史發展淵遠流長,老祖宗們在千年前就發明了農曆曆法來制定時間,以配合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在曆法中設置二十四個節氣,將一年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節氣,讓農民能根據節氣進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農事活動,以順應四時,五穀不絕。民間為此還有首簡單的《節氣歌》流傳:「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時至今日,二十四節氣曆法仍舊存在於民間,影響著各行各業。
而養生之道,在歷代均廣受重視,漸漸先祖們發現「天人合一,順應四時」養生更是重要。《黃帝內經》上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清朝高士宗的《素問直解》:「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張志聰則在《素問集注》中提到:「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之。」由此可見。
我國傳統醫學正是符合這種天人合一、陰陽協調的整體養生觀念,認為人們如若能隨著自然秩序而作,故能健康長壽,反道而行,則會傷身礙神。因此,當大都會文化出版社的編輯朋友,拿了這本根據二十四節氣訂定的養生經典請我推薦,我自是高興地接受了。本書是根據季節中一個個節氣撰寫,並引經據典,收錄先聖先賢的養生智慧,及歷朝歷代的養生精髓,復加上中西雙方醫學知識的融合,實妙不可言。
本書內容豐富,集結養生精華,而順應節氣時令的安排,更是與養生健康之道相合,實為新世代的養生保健觀念,故推薦讀者朋友閱讀,相信定能讓各位於日常生活中有所獲得。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吳龍源醫師
序
本書以我國古代「天人合一,順應四時」的養生法則為基礎,詳細介紹了季節變換、節氣交替中的養生食方,並結合一些現代科學的食療理論及鍛鍊方法,使讀者能夠輕鬆掌握延緩衰老、永保青春及祛病延年的祕訣。
一、時序養生的重要性
《老子》上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黃帝內經》上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養老奉親書》上說:「人能執天道生殺之理,法四時運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長年可保。」
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以前就認識到了順應四時、效法自然的養生之道。我國傳統醫學及養生學認為,人是存在於宇宙之間的一個小宇宙,宇宙中各種變化會對人體有影響,人體也會對宇宙的各種變化有感應。自然界的寒來暑往等興衰變化,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尤其是四時節氣交替及其所帶來的風寒暑溼燥熱等氣候環境,對人的情緒及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所以我們的祖先認為想長壽延年,就要順應四時,透過修煉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並認為服藥保健不如透過調養心神而進行形體修煉。
《黃帝內經》中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認為人們應該在身體沒有得病的時候透過保養和鍛鍊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從而杜絕疾病的發生,達到保健的效果。清代著名醫學家汪昂在《勿藥元詮》中說:「夫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渴而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指出人們往往在病症明顯時才去治療,就好比口渴了才去鑿井,戰爭已經開始了才去鑄造兵器,會使病情延誤而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這也是自黃帝以來的所有醫家與道家的養生觀點。防微杜漸,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這也是現代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而節氣交換之際,氣溫變化大,是人體致病的主要因素。所以根據二十四節氣的各自氣候特點,循序漸進地施行身體保養,將對疾病的預防有著正向意義。
相傳漢武帝有一次東巡泰山,見一老翁的後背發出幾尺高的白光,便問他是不是學了長生不死的道術。老翁對漢武帝說:「我曾經在八十五歲的時候,衰老得頭髮變白,牙齒掉落,甚至生命垂危。有一位道士告訴我要常吃棗,並且只喝水而不吃五穀糧食,並且傳授我一個神枕方,讓我在枕頭裡放三十二種中藥,其中有二十四味藥是無毒的,以應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八味藥是有毒的,以應自然界的八風。我按照他所說的去做,漸漸頭上長出了黑髮,口中也長出了新牙,並且一天走上三百多里地也不覺得累。我今年已經一百八十歲了,本該成仙,可是我卻顧戀子孫,便在二十年前開始又以人間的五穀雜糧為食,可是由於我每天枕著神枕,所以仍然不曾衰老。」漢武帝仔細打量這位老翁,發覺他也就像五十來歲的樣子,便向他的鄰居們打聽情況,結果鄰居們的說詞完全一樣。於是漢武帝便從他那裡討到了神枕方,只是不能像他那樣只飲水而不食五穀。
這個傳說聽著有點玄虛,不過漢武帝在歷史上是一位極其好色的皇帝,他活了七十歲,這在歷代的好色皇帝中可算作是高壽的了。當然這與他注重養生修煉是分不開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後世的修煉家們才把他附會於仙丹妙藥的故事中。可是在今天的文明社會裡,有些人並不好色,並且很注重身體的保養,講究衛生,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然而卻無法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甚至過早離開人世。並且這些人中,大部分是知識水平較高的人群,甚至有些人就是運動員、醫生和養生學家。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對養生知識的錯誤理解和片面認識。尤其不懂得順應四時的養生原理,只知對身體備加呵護,最終卻導致身體適應自然的能力降低,無法適應不同節氣的氣候變化,使身體日漸脆弱,無法抵禦自然界的春瘟、秋燥、夏暑和冬寒;或者違背時序養生法則進行體育鍛鍊,到頭來事與願違,仍無法逃脫風寒暑溼燥熱六淫對身體的傷害。
元朝的《飲膳正要》收錄了神枕的藥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柏,以為枕,長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為蓋,厚二分,蓋致之令密,又使開閉也。又鑽蓋上為三行,每行四十九孔,凡一百四十七孔,令容粟大。用下項藥:芎藭、當歸、白芷、辛夷、杜衡、白朮、本、木蘭、蜀椒、桂、乾薑、防風、人參、桔梗、白薇、荊實、肉蓯蓉、飛廉、柏實、薏苡仁、款冬花、白衡、秦椒、環蕪凡二十四物,以應二十四氣。烏頭、附子、藜蘆、皂角、菵草、礬石、半夏、細辛八物毒者,以應八風。以上三十二物各一兩,皆咀嚼。以毒藥上安之,滿枕中,用囊以衣枕。百日面有光澤,一年體中無疾,一一皆癒而身盡香。四年白髮變黑,齒落重生,耳目聰明。」這小小藥方其實不過是古代養生成就中的滄海一粟,而古代關於時令養生的理論與方法卻像一條堅固的船,載你駛向健康長壽的彼岸。
二、淺說二十四節氣
我國古代將一年分成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個節氣,以表徵一年中天文、季節、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它是我國古代獨特的創造。作為一部完整的農業氣候曆,在指導農業生產上發揮了較大作用,所以沿用至今。
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每24小時還要自轉一周。由於地球旋轉的軌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陽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來講,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度時,天文上就稱為夏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度時稱為冬至;夏至、冬至即指已經到了夏、冬兩季的中間了。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分別為春分和秋分,這也就到了春、秋兩季的中間,這兩天白晝和黑夜一樣長。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則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形成和發展與傳統農業生產的發展緊密相連。農業發展初期,由於播種和收穫等農事活動的需要,開始探索農業生產的季節規律,出現了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概念。春秋戰國以後隨著鐵製農具的出現,農業生產對季節性的要求更高了,就逐漸形成了節氣的概念。春秋時已用土圭測日影定節氣。最初只有夏至、冬至,隨後逐漸增加了春分、秋分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始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記載,它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方位定節氣。定立春為陰曆的正月節(節氣),雨水為正月中(中氣),依此類推。全年共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後人就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二十四節氣後傳入韓國、日本等鄰國。日本在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開始採用,並傳至今日。
節氣交替產生的天氣變化對人的生理有很大的影響。透過科學研究人們發現,人的血色素在夏季降低,在冬季升高。人體的白血球在冬季較高,十二月份最高。人體的血小板在三、四月份較高,在八月份降低。成年人的凝血酶原在冬、春季時低,並在氣團活動及氣壓變化時出現波動。人體內的纖維蛋白原冬季低於夏季,冷鋒後可降低。人體內的血清蛋白、總蛋白數自冬至夏會減少,白蛋白夏天高,冬天低,球蛋白冬季高,夏季低。人體的血容量會在冷氣團、冷鋒後降低,受熱後增加。人體二氧化碳的結合力在十二月份最高,六月份最低。人體的血磷在二月份最低,夏秋最高。人體的血鈣在二、三月份最低,八月份最高。血鎂在二月份最低,十二月最高。血碘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人體毛細管的抵抗力會在冷鋒後增強,暖鋒後降低。人體組織的穿透力會在冷鋒後減少,暖鋒後增強。
節氣交替所產生氣象中的溫度、溼度和氣壓的變化,對人身體的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其中氣壓與人體健康關係尤其密切。氣壓與人體的影響,概括起來分為生理和心理方面。
氣壓對人體生理的影響主要是影響人體內氧氣的供應。人每天需要大約750毫克的氧氣,其中20%為大腦耗用。當自然界氣壓下降時,大氣中氧分壓、肺泡的氧分壓和動脈血氧飽和度都隨之下降,導致人體發生一系列生理反應。以從低地登到高山為例,因為氣壓下降,身體為補償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環,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現象。由於人體(特別是腦)缺氧,還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和無力等症狀,甚至會發生肺水腫和昏迷,這也叫高山反應。
同時,氣壓還會影響人體的心理變化,主要是使人產生壓抑情緒。例如,低氣壓下的陰雨和下雪天氣、夏季雷雨前的高溫溼悶天氣,常使人抑鬱不適。而當人感到壓抑時,自律神經趨向緊張,釋放腎上腺素,引起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同時,皮質醇被分解出來,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血管易發生梗塞、血糖值急升等。另外,月氣壓最低值與人口死亡高峰出現有密切關係。有學者研究了72個月的當月氣壓最低值,發現48小時內共出現死亡高峰64次,出現機率高達88.9%。
由此可以看出,現代科學已證實了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年中的氣候,隨二十四節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所以根據節氣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才能有效地得到健康的身體。古代養生家們極注重不同時節採用不同的養生方法。在我國古代,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個月兩個節氣,哪一個節氣應該吃些什麼東西,做些什麼運動,是很有講究的。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不但是古人天文觀察上的成就及生活經驗的總結,而且包含著周易八卦及五行的辯證思想。
三、八卦與二十四節氣
我國最初用八卦中的震、離、兌、坎代表春、夏、秋、冬。由於每卦中有六個爻,所以四個卦共有二十四個爻以代表二十四節氣。東方春天是震卦五行屬木,南方夏天是離卦屬火,西方秋天是兌卦五行屬金,北方冬天是坎卦五行屬水。震卦、離卦、兌卦、坎卦,分四季每卦六爻,每一爻管15日,每卦共管90日,四卦共管360日。
這樣,八卦中的六十四卦除掉震、離、兌、坎四個正卦則餘下六十卦,共有三百六十爻、每爻代表一日,共有360日。可是每年共有365.25日,所以尚有5.25日無爻可對,於是將此5.25日均分六十卦,如果每日為80分,則5.25日共為420分。將這420分均分六十卦,則每卦為7分,由於一爻生一日,一卦主6日,加上平均來的7分,所以一卦配以6日7分。此即漢代著名易學家孟喜的「六日七分法」。由於古人將每個節氣的五天作為一候,所以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我國古代用八卦中的十二辟卦表示一年中十二個月的氣候變化,並且律呂證實每種氣候的來臨。律呂的發明,是在西北地區。陝西、河南邊界,有一種呂管,形狀據說像竹子又不是竹子,長短粗細有一定的標準,共有十二種,埋在地下,傳說是埋在天山的陰谷。由於這十二種管子長短不一,深入地下的長短也不同,而上端則是齊平的,管中充滿了蘆灰,管口用「竹衣」(竹子內的薄膜)輕輕貼上,到了冬至一陽生的時候,最長管子中的灰,首先受到地下陽氣上升的影響,便噴出管外,同時發出「嗡」的聲音,這就叫黃鐘之音。然後每一個月有一根管子的灰噴出來,也發出不同的聲音。這樣由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宮、無射、應鐘分別發出的聲音,說明地球中的熱量正在向體表擴散,地上的溫度開始升高。
黃鐘發出聲音,是在十一月,也是子月,即冬至一陽初生的時候,卦是復卦。到了十二月陽能又逐漸上升了一些,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陽爻,因為內卦變了,成為地澤臨卦。在節氣上,為小寒和大寒。
到了正月是寅月,是地天泰卦,所謂「三陽開泰」就是說已經有三個陽了;律呂是太簇之音,節氣是立春和雨水。二月是卯月,卦象內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為雷,雷天大壯;二月是大壯卦,此時節氣為驚蟄和春分。三月為夬卦,節氣是清明、穀雨,外卦是兌卦,兌為澤,內卦是乾卦,乾為天,澤天夬這個卦象表現出地球物理的氣象,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強大的陽能將戰勝陰能。
到了四月是乾卦,這時陽能到了極點,實際上每年最難受、最悶熱的是四月,跟著來的是五月。這個卦的六爻,陽氣開始減少了。於是夏至節氣來了,所謂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開始回收了,以現代的地球物理來說,地球又開始吸收太陽的放射能進來了,就像人類的呼吸一樣,要吸氣了。到鄉下去觀察,就可看到土牆房屋的牆壁,在夏至以後便發霉了,表示潮溼來了,陰氣來了。人的身體保養要注意,如果多吹電扇,加上吃冰淇淋,沒有不生病的,那時生病的人特別多,就是這一陰生的關係。六月是小暑、大暑的節氣,所謂三伏天。這時常看到有些人去貼膏藥治病。這時是陽氣慢慢要退伏了,所以名為「伏」,每十天一伏,三伏有三十天。所以夏天我們體外感到很熱,這是身上的陽能向外放射,而身體的內部還是寒的,所以夏天的消化力,反而沒有冬天好。
七、八、九月,陰氣不斷增加,形成否、觀、剝三卦。最後在十月的立冬,成為純陰之坤卦。天氣上十月有一個小陽春,這時有幾天氣候的氣溫回升。這就是陰極則陽生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正月,是隨著朝代的更換而變化的。商朝曾把夏朝的十二月算作每年的第一月,周朝曾把周朝的十一月算作第一個月,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把十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直到漢武帝時,才又恢復成夏朝的月份排法,一直沿用至現在。這幾代王朝將自己更改後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因為在他們看來,既然自己當了皇帝,居了正位,十二個月的次序便也要跟著他們「正」過來。可惜這些皇帝們只能改一下月份的次序,而四季的變化卻不能跟著變過來。由於當時文化及消息的傳播很落後,所以並不是全國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月份的更改,於是月份便顯得有些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二十四節氣便因具有記時與表徵氣候的雙重作用,而備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以種田為生的農民。於是以立春雨水節氣作為正月,驚蟄春分作為二月的節氣記月法,便成為主流。正如古代流傳的一首歌訣說:「正月立春雨水節,二月驚蟄及春分,三月清明併穀雨,四月立夏小滿方,五月芒種併夏至,六月小暑大暑當,七月立秋還處暑,八月白露秋分忙,九月寒露併霜降,十月立冬小雪漲,子月大雪併冬至,臘月小寒大寒昌。」
這種以二十四節氣代表月份的記時方法也被古代醫家、易學家、占卜家所採用。比如現在的八字算命中,仍然是以立春作為人們一歲的分界點,並以節氣劃分月份;醫學上根據節氣的變化而辯證地為病人開藥方,並且創建出許多配合二十四節氣的鍛鍊功法;相面術中往往根據人們臉色隨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推斷吉凶;手相學中也根據人們手紋及色澤隨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推斷吉凶。二十四節氣就這樣包含著陰陽、八卦及五行的辯證哲學,而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目前,世上只要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二十四節氣的說法,並且會有因節氣而產生的各種風俗。配合二十四節氣的養生鍛鍊,也正在逐漸受到世人的重視。
書摘/試閱
春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方能預防疾病保健康。
春季養生得法,將有益於全年的健康。
百草回生,百病易發
天文科學上,我國是將「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自立夏到立秋為夏,自立秋到立冬為秋,自立冬到立春為冬。全年可劃分大致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季三個月。這樣劃分的結果是全國各地四季的日期是固定的、統一的。
春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根據我國傳統醫學理論,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氣候變化以風為特點。此時天氣由寒轉溫,草木生發萌芽,萬物復甦,人類的新陳代謝也開始變得活躍起來。人體內以肝、膽經脈的經氣最為旺盛和活躍。所謂「百草回生,百病易發」,人在這時候應特別關愛自己的身體,防治疾病。體弱多病者、老人和孩子要防止病情加重,或舊病復發。
《內經素問‧四氣調攝》中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此為四時調攝的宗旨,它是根據自然界和人體陰陽消長、氣機升降(氣的升降出入)、五臟盛衰的不同時間的特點狀態,而制定的四時養生原則。
高士宗在《素問直解》裡說:「春夏養陽,使少陽之氣生,太陽之氣長;秋冬養陰,使太陰之氣收,少陰之氣藏。」此句的意思是說,春夏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萬物生機盎然,養生者就應該充分保養,保護體內陽氣,使之充沛,不斷旺盛起來,不要做損害體內陽氣的事;而在秋冬之時,萬物斂藏,此時養生就應順應自然界的收藏之勢,收藏體內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
張志聰在《素問集注》裡說:「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之。」此句的解釋亦很有道理,如諺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夏天有陽虛內寒之瀉洩,而冬天不乏陰虛內熱之盜汗。春夏之季,因為陽處於內,故要養陽;秋冬之時,因為陰處於內,故要養陰,只有這樣才能「從其根」。
張景岳在《類經》裡解釋說:「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長。所以聖人春夏養陽,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其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瀉洩,此陰脫之為病也。有秋冬不能養陰者,每因縱慾過度,傷其陰氣,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陽盛之為病也。」意思是說,若能在春夏之時養陽,可預防秋冬之寒病;而在秋冬之時養陰,可預防春夏之火症。張氏的註解體現了陰陽互根的觀點,因為養陽不能脫離陰,養陰不能脫離陽,即大醫學家王冰所說:「陽氣根於陰,陰氣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
《黃帝內經析義》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以概括為三種涵義:
◎四時的養生方法,生長屬陽,收藏屬陰;所以,春夏養生長之氣,即為養陽,秋冬養收藏之氣,即為養陰。
◎養陽指養心、肝二陽臟;養陰指養肺、腎二陰臟。
◎養陽要順從陽氣生長的特點,使陽氣發洩;養陰要順從陰氣收藏的特點,不要使陰氣發洩。
上述各種解釋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意義,不管哪種看法都旨在說明一點:季節不同,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就不一樣,人們只有在理論上明白「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涵義,才能更好地去「順四時而適寒暑」。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這裡講的是春天的養生之道,亦即春天的養陽之道。
春季即農曆的正、二、三月,陽氣上升,萬物萌動,自然界呈現一片生機蓬勃的姿容,天地孕育著生發之氣,萬物欣欣向榮。人們應當晚睡早起,闊步於庭院,披散頭髮,寬緩形體,以使志意充滿生發之氣。對待事物,當生的不要殺害它,當給的不要剝奪它,當賞的不要刑罰它,這就是適應春氣,調養人體「生氣」的道理。如果人違逆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害肝氣。春季傷害了肝氣,到了夏季,就會發生寒病,這是因為人在春季養「生氣」不足,會使夏季奉養「長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傳統醫學認為春氣通於肝,天人相應,故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方能預防疾病保健康。肝主升發陽氣,喜暢達疏洩,惡抑鬱。要想肝氣順應自然,首要必須重視精神調養,注意心理保健。如果思慮過度,日夜憂愁不解,則會影響肝臟的疏洩功能,進而影響其他臟腑的生理功能,導致疾病滋生。例如,春季精神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原有肝病及高血壓的患者在春季會加重或復發。所以,春季尤應重視精神調攝,心情舒暢,切忌憤然惱怒。按照中醫理論,怒傷肝,故春季養生必須戒怒。
隨著春天的到來,人體生物鐘的運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又由於這時候的天氣驟暖驟冷,變化很大,所以會使人患有皮膚炎、低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癲癇、胃潰瘍、小兒麻痺症、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膜炎、肺炎、急性支氣管炎、病毒性肝炎等各種疾病,老年人最易復發偏頭痛、胃痛、慢性咽喉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冠心病、精神病等。由此可見,在春天採取積極的防治措施,以順應季節的變化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春天陽氣升發,風和日麗,樹林、河水邊的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對人體很有利,人們應盡量多到這些地方去活動。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還要堅持做運動,參加適量的體力勞動,以舒展筋骨、暢通氣血、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春季人們常會出現「春困」,表現為精神不振、困乏嗜睡,可以透過運動來予以消除,絕不能貪睡,因為中醫認為「久臥傷氣」,久睡會造成新陳代謝遲緩、氣血循環不暢、筋骨僵硬、脂肪積聚、體內吸收與運載氧的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遂導致體質虛弱多病。
春季食補宜多吃溫補陽氣的食物,蔥、蒜、韭菜是益肝養陽的佳品,菠菜舒肝養血,都宜常吃。大棗性平味甘,養肝健脾,春天可常吃。春季除保肝外,還要注意補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動、植物,如海魚、海蝦、牛肉、鵪鶉蛋、芝麻、杏仁、枸杞子、豇豆、金針菜等,以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
有道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春季養生得法,將有益於全年的健康。
立春養生藥方
老人保健及感冒方
節氣諺語
年前立春過年暖,過年立春二月寒。
立春時節,冬藏結束,春發到來。「立春」時值陽曆二月上半月,一般在「春節」前後,習慣上認為是春季的開始。
春寒雖不像寒冬臘月「三九」、「四九」那樣酷冷,但若不加以注意,很可能使人體防禦功能進一步被摧毀,導致流行性感冒、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忽冷忽熱的氣候,易使人體的血管不斷收縮擴張,很不穩定,這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危害極大,它會使患高血壓的病人發生「腦中風」,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忽冷忽熱的乾寒氣候更易使體弱的兒童遭受感冒之苦。據醫學史料記載,早春患胃腸潰瘍病的人比平時多,病情易加重。因春天主生發,萬物皆蠢蠢欲動,細菌、病毒等亦隨之活躍,故稍不留心就容易生病。這時除了仍須保持穿暖少脫之外,特別要注意的是保護好頭頸與雙腳。
一、老人保健藥方
細辛散
配方:細辛3克,炙甘草1.5克,川芎3克。
做法:水煎熱呷,可常服。
功效:老人在春天多昏倦,可服之。
菊花散
配方:甘菊花、前胡、旋復花、芍藥、玄參、防風各30克。
做法:本方藥材共研為末。
服法:臨睡前,以米湯調服3至6克送下。
功效:老人春時熱毒氣上衝頸項、頭痛面腫及風熱眼澀,宜服。
延年散
配方:陳皮120克,甘草60克。
做法:本方藥材共研細末。
服法:每次5克。
功效:老人春時服,進食順氣。
黃耆散
配方:黃耆、川芎、防風各30克,甘草15克,白蒺藜3克,甘菊花1.5克共研為細末。
服法:每次服6克。
功效:治老人在春季時諸般眼疾發作,兼治口鼻生瘡。
二、感冒藥方
竹葉湯
配方:竹葉12克,薄荷3克,杏仁10克,連翹10克。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功效:治風熱感冒,發熱重、怕冷輕、鼻塞、鼻涕黏稠、咽痛口乾、咯黃痰、頭脹痛。
菊花飲
配方:野菊花30克,鮮桑葉30克,竹葉12克。
服法: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
功效:治風熱感冒。
青果蘿蔔茶
配方:鮮青果4個,鮮蘿蔔60克。
服法:鮮青果、鮮蘿蔔以水煎,代作茶飲。
功效:治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蔥豉黃酒湯
配方:豆豉15克,蔥鬚30克,黃酒50毫升。
服法: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鐘,再加洗淨的蔥鬚,繼續煎煮5分鐘,然後加黃酒,出鍋。趁熱頓服。
功效:治感冒初起時屬於風寒型者。
貫眾紫荊飲
配方:貫眾、紫蘇、荊芥各10克,甘草3克。
服法:上述藥材以水煎服,連服三天。
功效:預防及治療風熱感冒。
薄荷紫蘇茶
配方:薄荷6克,紫蘇6克。
服法:以開水沖服,代茶飲。
功效:治感冒初起者。
雨水養生藥方
腮腺炎、痔瘡及月經不調方
節氣諺語
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
雨水不僅表徵降雨的開始,而且表示雨量開始增多。雨水之前的天氣相對比較寒冷;雨水後,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到春天的腳步越來越清楚,芬芳的花香,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
雨水季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及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繼續進行春捂(不要突然減衣)之外,應積極採取精神的調攝養生,保持情緒的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
由於雨水時節,人體血液循環系統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故易發生高血壓、痔瘡出血、女性月經失調等疾病。這個時期也是草木生長發芽期,生物激素正處於高峰期,因此易發生皮膚病、花粉症等過敏性疾病,對此也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
在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又使得脾胃的運輸、消化功能受影響,如精神抑鬱、腹脹、腹痛等。由此,春季的養脾健脾很重要。養脾也要靜心,以精神的調攝為主。第一,心平氣和,使肝氣不橫逆,使脾胃安寧,讓脾胃的運作功能正常,以達到健脾的目的;第二,靜心養氣,既不會擾亂心血,也不會損耗心氣,使心氣充和,進而滋養脾臟,養脾得以健胃。對於春天的天氣多變,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適,加上飲食的調養,健脾的功效才會非常顯著。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明代醫家張景岳認為:「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在五行與五臟的關係中,五行中的土對應於五臟中的脾。)可見,從調養脾胃為出發點進行養生,也是我國養生修煉的一個重要法門。
中醫學稱脾胃為「水穀之海」,有益氣、化生、營血之功。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營衛、氣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於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才能強盛;脾胃又是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脾胃協調,可促進和調節機體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協調平衡。而人身元氣是健康之本,脾胃則是元氣之本。元代著名醫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的觀點。在他的《脾胃論》中:「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並指出:「內傷脾胃,百病叢生。」說明脾胃虛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
一、腮腺炎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溫毒在表型
配方: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9克,桔梗9克,牛蒡子9克,薄荷6克,板藍根15克,夏枯草9克,丹參15克,黃芩9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治惡寒發熱、頭痛腮脹、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膽熱犯胃,氣血壅滯型
配方:普濟消毒飲加減。柴胡6克,升麻9克,連翹12克,薄荷6克,殭蠶9克,牛蒡子9克,板藍根15克,馬勃9克,黃芩12克,桔梗9克,丹參15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治壯熱煩渴、腮腫拒按、心煩噁心、便乾尿赤、舌紅苔黃、脈滑數或弦數或洪數。
餘毒未清,腮腫尚存
配方:消瘰丸加減。夏枯草12克,玄參9克,全瓜蔞12克,浙貝母12克,牡蠣12克,板藍根15克,大青葉9克,王不留行12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用於熱退腮腫漸消時,或睪丸腫痛、舌紅苔黃而乾。
氣血虧損,痰瘀阻留
配方:菖蒲6克,鬱金6克,丹參12克,茯苓9克,地龍6克,膽南星3克,葛根6克,黃耆12克,白朮9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治熱退神呆、痰鳴涎垂、肢體活動不靈、舌淡紅或紫暗、體胖苔潤、脈細澀。
邪退正虛,氣陰兩虛
配方:沙參6克,麥冬9克,茯苓9克,白朮6克,太子參6克,炒麥芽9克,神曲6克,炒山楂6克,甘草3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治頭暈心煩、納呆睏倦、舌紅少津、苔薄黃而乾、脈細數。
二、痔瘡
紅糖荸薺湯
配方:荸薺500克,紅糖150克。
做法:荸薺洗淨,加紅糖和水煮沸1小時,每日服1次,連服3天。
功效:治痔瘡出血。
香椿條
配方:鮮香椿葉250克,麵粉適量。
做法:將鮮香椿葉洗淨切碎,調麵糊和食鹽。入油鍋內,成條索狀,炸焦黃後撈出。適量食用。
功效:治痔瘡。
青果蜂蜜方
配方:青果核、蜂蜜各30克。
做法:將青果核段成炭研末,蜂蜜調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同時,以少許外搽患處。
功效:治混合痔。
三、月經不調
羊腎棗酒
配方:羊腎、黑棗適量。
做法:羊腎配黑棗浸酒一個月後,每次取15毫升酒飲用,每日二次。
功效:治月經不調、遺尿。
文蛤方
配方:文蛤30克,蔥、薑適量。
做法:文蛤加蔥、薑煮熟食之。
功效:治月經不調。
生薑豆腐肉
配方:豆腐250克,羊肉60克,生薑15克。
做法:將豆腐、羊肉和生薑加鹽等調料煮熟食用。長期食用。
功效:治月經不調。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