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0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
商品資訊
系列名:綠蠹魚Read It
ISBN13:9789573289838
出版社:遠流
作者:楊照
出版日:2021/04/28
裝訂/頁數:平裝/304頁
規格:21cm*14.8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宋代的關鍵詞是「士人與皇帝共治」。帝王的統治意識相對薄弱,武勇作戰幾乎不成選項。而黨爭帶來的最大破壞,是將道德修辭大量運用在政治上,成為沒有妥協空間的零和競爭;「陞官圖」反映的近世官場,是另一個抗拒變化的力量。
宋代的「市制崩壞」是城到處有「市」,聯繫天下財利;南北分裂後,南宋其實是以每年的「宋援」支撐住了金朝。古文運動強調文章必須「致用」,但程頤等理學家反而認為「溺於文章」是天下三弊之首?宋詩躍動著打破唐詩規矩的活潑精神;宋詞則在音樂中誕生,文句解放的極致處站著蘇、辛。
遼、西夏、金,先後興起的「中介王朝」,從部落集體領導到二元統治體制,為草原帶來爭端與失序。蒙古以戰爭攻伐崛起,戰鬥就是他們的生活;保持強烈草原性格的成吉思汗,以個人獨大的領袖模式,創造有效的戰爭機器與威嚇力量。而此時的南宋,已淪為新興草原大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突破看點】
◆解密宋代的黨爭和皇帝統治個性
◆重讀宋詩、宋詞,與古文自覺運動
◆遼、西夏、金,中介王朝探祕
◆成吉思汗為何是真正的英雄造時代?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作者簡介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序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目次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重文輕武的代價
01在時間中被證明不準確的歷史律則
02前人寫的歷史並非歷史唯一的答案
03宋代的積弱不振來自於「重文輕武」
04「一統」拼圖缺了燕雲十六州
05雍熙北伐失敗,暴露「將從中御」問題
06皇位繼承的亂源與趙普的態度
07皇權和文人身分的緊密糾結
08從寇準到王旦,士人的集體自尊自信
09武勇價值消失,帶兵本領也消失了
10神宗對西夏的軍事企圖與挫敗
第二講 變法與黨爭
01唯一能和皇帝分權的只有士人
02北宋黨爭的本質是「意見重於身分」
03歐陽修〈朋黨論〉:小人無朋,君子有之
04不只爭是非對錯,更上綱到爭善惡好壞
05言官將力氣都用在指導宰相
06「朋黨」罪名是最簡單的莫須有
07「陞官圖」解密北宋政治抗拒變化之因
08「且要異論相攪,即各不敢為非」
09熙寧黨爭的關鍵人物王安石
10道德修辭敗壞了政治思考的空間
11「目的理性」壓抑「工具理性」
第三講 北宋到南宋,皇帝的統治意識
01宋代皇子傾向文人教育而非君王教育
02皇帝當得沒有意願,宰相趁機擴張相權
03英宗濮議、哲宗廢后,孝親大於皇帝角色
04徽宗:誤生在帝王家的文人
05「聯金攻遼」,皇帝無法判斷國家局勢
06武勇作戰在皇帝心中不成選項
07從「靖康之恥」到「泥馬渡河」
08岳飛的軍事目標從未得到皇帝認可?
第四講 宋代的城市生活
01兩稅法和熙寧變法:貨幣經濟的兩波力量
02從紙鈔到白銀,近世社會的貨幣特色
03南宋以每年的「宋援」支撐住了金朝
04北方人吃到南方米,說明了哪些事?
05從墟市、鬼市到城鎮的交易網絡
06無法併土地,就將剩餘財富用到城市裡
07商人目標:財布於天下,收天下之功
08到汴京相國寺的市集開開眼界吧
09五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城市裡
第五講 古文的自覺運動
01《東京夢華錄》所描繪的汴京繁華
02展現工夫而不是展現思想的考試文章
03宋初蔚為流行的「西崑體」怎麼來的?
04從石介〈怪說〉看文人的新自覺
05明道、致用、尊散體的復古號召
06歐陽修:唐宋八大家真正的樞紐人物
07「一世文宗」彙集《文林》的作用
08曾鞏修國史、安石貶春秋、蘇軾掰皋陶
09蘇軾的達意之美,程頤的作文害道
10理學的反文章及「語錄體」風格
11「道藝分離」造成古文的沒落
第六講 宋詩的破格精神
01說慣了唐詩宋詞,你可知有唐詞宋詩?
02盛唐詩好在「興趣」,宋詩卻有跡可求
03推翻西崑體,設定中唐的詩風榜樣
04宋詩躍動著打破唐詩規矩的活潑精神
05黃庭堅的「出律」,雖隻字片句不輕出
06從「人煙寒橘柚」到「人家圍橘柚」
07宋詩具備唐詩中少見的懸疑性
08宋人愛用詩說理,人間事皆可入詩
09南宋四大家,從江西體脫化一家之言
10江西詩派打倒時,詩的可能性也窮盡
第七講 重讀宋詞
01黃庭堅的相思之詞與春天之詞
02詞有強烈的文類個性,和音樂起源有關
03從入樂襯字到倚聲新詞
04閨怨詞:公開與私密間的誘惑力
05五代的荒淫宴樂,給予詞的發揮空間
06李後主詞:銷魂、愁恨和「我」綁在一起
07「庭院深深深幾許」,承襲南唐詞的歐詞
08柳永創慢詞,提高了詞的敘事功能
09蘇詞:將詩的題材和關懷帶進詞裡
10周邦彥的「犯」調和「六醜」
11以文為詞、語句解放的極致代表辛棄疾
第八講 中介王朝:遼、西夏與金
01草原民族劫掠後,東北民族占進來
02契丹的八部聯盟共治與耶律氏的壯大
03從「牛酒會鹽池」到南、北面官
04契丹的南向關係不冒進,索錢勝於搶地
05完顏阿骨打的崛起和遼的軍事潰敗
06女真大舉南遷的歷史後遺症
07海陵王的慕漢遷都,金世宗的恢復舊俗
08党項馬、神臂弓,武力西夏興起
09西夏王陵出土與李元昊的霸業
第九講 草原風雲與成吉思汗
01人物神話忽略的「試誤」漫長過程
02打破草原政權模式的成吉思汗
03中介王朝破壞下,草原的失序與混亂
04鐵木真與義父王汗、安答札木合的爭霸
05怯薛軍:軍隊效忠的關鍵安排
06成吉思汗創造的戰爭機器與威嚇力量
07打下中都,蒙古王朝真正的起點
08西域對中國不再能扮演「重要他者」
09帝國統治是水平分配而非垂直臣屬
10奇特的領袖魅力,英雄創造時代的例證
第十講 宋、元之際
01蒙古文字的晚成,明編元史的草率
02強烈的草原性格,不輕易撤退
03從攻城、屠城,到農業財富的認知
04人口銳減背後的統治心態和繼承制
05在擴張事實上的地方分權概念
06窩闊台時期的長子西征與滅金戰爭
07聯宋攻金後,蒙古對農業區態度的轉變
08驛站系統:讓帝國以更大的尺度運轉
09鎮戍制度:新的軍事占領型態
10侵宋行動與蒙古汗位爭奪
11新興草原大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書摘/試閱
北宋黨爭的本質是「意見重於身分」
藉由抬高士人地位,將武人相對貶抑下去,解決了過去軍權威脅皇權、地方威脅中央的嚴重問題,也就是將政權的合法性建立在和士人的合作共治基礎上。由此建立了種種祖宗家法來保障士人,不可以侮辱士人、不可以殺言官等等,視為王朝的政治原則,節制了皇權。如此一來,在北宋刺激出高度的士氣,作為一個集團,士人們真的相信,既自豪又帶有責任感地相信,天下是由皇帝和士人共治的。
近世前期與近世後期在這方面有著最大的差異。明朝之後,士人的地位逐漸淪喪,以至於雖然表面的角色維持著,社會上也沒有出現其他集團或其他階級來侵蝕、搶奪士人的權力,但實質上士人和皇帝之間的距離愈拉愈大。一種是權力上的距離,另一種是關係上的距離,而兩者又互為表裡。
明太祖因「胡惟庸案」而廢宰相,只是其中一項因素。出現「廷杖」的懲罰,也是其中一項因素。「以八股取士」,將讀書徹底技術化,窒息了士人的思想發展,也是其中一項因素。眾多因素累積,彼此加強,到了明神宗萬曆朝,惡化到出現皇帝二十餘年不見朝臣的荒唐局面。試問,絕大部分士人,即使任職高官,都從來不曾見著皇帝,要如何「與皇帝共治天下」?甚至要如何維持「與皇帝共治天下」的信念?
從歷史上看,唐朝有黨爭,宋朝也有黨爭,然而一旦了解宋朝獨特的「士人與皇帝共治天下」政治背景,我們就不能想當然耳地將兩朝的黨爭混為一談。唐朝黨爭分黨分派的原則是「身分重於意見」,牛黨和李黨的成員身分背景很不一樣,但相對地,彼此政見立場並沒有很明顯的差別。黨爭過程中不太會看到有人因為信念的改變,而從這個黨跳到那個黨去。黨的屬性很難改變,因為身分無法改變。
宋朝沒有門第、寒門的區別,也沒有明經科和進士科的區別,那是唐朝黨爭的根本原因。宋朝的黨爭是倒過來的,「意見重於身分」。若要從身分上看,其實看不出太大的道理。宋哲宗元祐朝有所謂的「洛」、「蜀」、「朔」三黨,看起來好像是用出身地域來區分的。在四川出生長大的就歸到「蜀」派,和其他四川人在一起。但是細查當時的黨派狀況,卻發現三派領導人雖有明確的地域出身差別,如「蜀黨」就是由來自四川眉山的蘇軾帶領、代表的,可是歸在這一黨且和蘇軾相善的,卻並不都是四川人。尤其是後來新黨復辟,和蘇軾一起遭到打壓放逐的那群人,很多都不是來自四川。
北宋黨爭本質上是意見之爭,意見之爭也就沒有必定誰屬於哪個黨。唐代牛黨的人不太可能明天變成李黨的,李黨的人也不會想將牛黨的人拉到自己陣營裡。可是北宋的黨爭就有很高的流動性,沒有必然的力量將一個人限制在一個黨裡,也沒有必然的力量控制一個黨應該包括哪些成員。高流動性,也就等於是充滿各種變節、背叛可能性的環境。那個時代的黨沒有制度化,沒有黨員、黨證、黨代表大會,純粹依意見立場形成團體,照理說應該會有許多不同團體,各個團體都很不穩定。團體之間混戰一氣,那就很難形成兩個黨對峙拉扯的「黨爭」。(摘自第二講〈變法與黨爭〉)
理學的反文章及「語錄體」風格
到了南宋,理學的核心人物是朱熹,而他之所以能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一部分原因在他精力旺盛,而且具備多方興趣。在《朱子語錄》中留下了他對於各種學問、各種書籍、各種人物與事件的評論意見。在這方面他比程頤開闊得多,但他還是繼承並堅守著程頤對文章的看法,一再批評文章和義理間的緊張衝突。
朱熹在〈讀唐志〉文中批評歐陽修:
由後之說,則文王、孔子之文,吾又不知其與韓、歐之文,果若是其班乎?否也?嗚呼,學之不講久矣,習俗之謬,其可勝言也哉!
去古久遠,有人看不到也看不懂文王、孔子的文章,就覺得韓愈、歐陽修的文章應該也和文王、孔子差不多。這證明了時代學問的墮落,習俗的荒謬真不知該怎麼說才好!
他舉了一個例子,顯示歐陽修不夠格和文王、孔子並列,那就是歐陽修晚年所寫的〈六一居士傳〉。歐陽修給自己取了「六一居士」的號,來自於六個「一」:藏書一萬卷,集古錄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還有,老人一個。
這是歐陽修的人生趣味,也是他的幽默,但朱熹完全無法欣賞,他看到的都是「玩物喪志」,說明了歐陽修將時間都花在這上面,那麼哪可能有聖人的修養層次,又哪可能寫出和聖人同等的文章?
程頤到朱熹這些理學家,他們認為文章寫得漂亮,就表示對於道的修養與追求不夠認真。韓愈原本最重要的身分,是將道統和文統結合,既是道的繼承者、思考者,又是文章家。但在理學家這裡,道統和文統又分開了,他們刻意排斥文章,尋找並創造一種直接、不講究、不修飾的風格,那就是「語錄體」。
「道統」是中國歷史中很重要的「建構」(historical construction),隨著不同時代而有不同的面貌。韓愈以他的文章明確地建立了一個「道統」的系譜,並且藉由他文章的感染力,有效傳揚了這個系譜,抬高這個系譜的權威。「道統」的核心就是從「王官學」到「儒家」所推崇的代表人物─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然而從孟子以下就有分歧了。
例如荀子算或不算在這個「道統」中,有不同答案。北宋時期有一度特別抬舉賈誼,將他列入「道統」中,那是以賈誼為有良心的策士的代表,反映了當時士人自認與君王共治天下的責任,看重能夠提出治國方案的人。到南宋時,有一度鄭玄被納入「道統」中,將他視為經學的正統代表。「道統」有其基本固定的部分,也有其依時代流行而浮動的部分。
韓愈一度被視為「道統」的殿軍,有賴他才維繫了「道統」的命脈,而他在「道統」上的地位,和他的文章成就是分不開的。理學後來不重視文章,甚至產生了「反文章」的價值觀念,連帶也動搖了韓愈在「道統」上原本享有的崇高地位。
要了解朱熹的思想與主張,必須讀《朱子語類》而不是《朱子文集》。《朱子語類》就是將朱熹的「語錄」分門別類編撰而成的。「語錄」不是朱熹寫的,是抄錄他講的話留下來的,不經修飾琢磨,單純是傳遞意念和道理的功能,沒有字詞上的任何美學追求,也就表示沒有一絲一毫的精神、力氣浪費在讓文章漂亮、好看,如此才符合「一心向道」的高標準。
主張承繼道統的理學家不再以文章著名,他們的思想主要以「語錄」來表達。而即使他們寫文章,只要是談道講理的,文章風格都愈來愈像「語錄」,也就是從口語抄錄下來的,和直接用文字寫的,兩者愈來愈接近。
在歐陽修身上建立起的文人文化,是「道藝合一」,道的追求、表現和藝術形式關係密切。歐陽修的「六一」最後一項是「一個老人」,意味著有書有古玩興趣,有琴有棋有酒,那麼人就不怕老了。因為可以老得優雅,也老得豐富。
然而理學之所以又被以帶有譏諷與反對的口氣稱為「道學」,就在於將「道」無限上綱,以至於把其他東西都排除在外,包括「藝」,包括「情」,也包括從「藝」和「情」而來的人生趣味。他們相信求道的人沒有餘裕去修養「藝」,將原本在文人文化中極為核心的「藝」推到邊緣去。只有相信「道藝合一」,才有可能發展出日本文化中的那種花道、茶道等等。北宋的文人文化有這樣的精神,然而「道學」進一步發展,就掩蓋、阻止了這份精神在藝術上的落實。(摘自第五講〈古文的自覺運動〉)
西域對中國不再能扮演「重要他者」
將木華黎留在中原之後,成吉思汗便離開了,一直到他去世,他沒有再進入中國。他真正的興趣仍然在馳騁草原的活動。他之所以能維持那麼大的權力,正因為他帶領的軍隊從來沒有停下來。他的權力不是在靜止的行政結構中行使的,而是始終保持著軍事戰鬥臨場指揮的性格。
他帶著軍隊往中亞發展,給中亞的諸部落、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這時候的中亞,沒有任何一個政治體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武裝可以抵擋成吉思汗。蒙古軍隊不是訓練出來打仗的,他們是直接在戰鬥中形成的,他們就生活在戰鬥中,戰鬥就是他們的生活。這支軍隊的運動力與破壞力,遠超過中亞地區這些社會所曾見識的。
蒙古人在中亞製造了更強大的破壞、更長遠的傷害。中國畢竟還有固定的社會架構,以發展超過千年的生產組織為其基礎,戰亂造成了表層的殘破廢墟,但底層的經濟與社會組織仍然保存著既有的模式習慣,和平休息個幾十年,總還是可以長養恢復。然而中亞的聚落條件薄弱得多,一個小型城市可能都要花三百年時間才逐漸成型,一旦被蒙古鐵蹄橫掃蹂躪,多半就徹底消失,再也無法復原了。
蒙古人興起後,中亞相對沒落了,幾百年都無法回復到原有的繁榮程度。中國歷史上前前後後多次和西域地區密切交流,西域這個鄰居在許多面向上是領先中國,可以輸入來影響中國、豐富中國社會與中國文化的。例如西域的音樂、西域的農業,更重要的,還有受到印度影響的西域在思想、信仰領域的長足發展。
然而自十三世紀之後,西域對中國的影響快速消退,相當程度上就是蒙古興起所帶來的一項後遺症。西域幾乎被蒙古人剷平了,遲遲無法恢復其文明。西域的沒落,連帶造成的情況是使得近世中國失去了一股重要的外來刺激。中國的「天朝中心」思想,從中古到近世,有著相當的轉變與擴大,就是這種情勢下的結果。
當唐太宗成為「天可汗」,自認長安是天下的中心時,他很明白中心之外環繞著許多其他國家。然而到了近世,「天朝中心」卻轉變為一種目中無人的自大,看不到別人,不承認別人的存在。是這樣轉變後的「天朝中心」態度,使得清朝在和西方勢力接觸時如此無法適應,帶來了許多失敗、痛苦與屈辱。
從那樣的「天朝中心」變成這樣的「天朝中心」,其中關鍵的歷史因素就在於西域的消失,至少西域對中國不再能扮演「重要他者」(significant others)的角色。唐朝時住在長安的人,一定知道龜茲、知道康居,知道這些外國人的來歷,還有他們所帶來的異質文化。但到了清朝,人們只知道「新疆」,也就是剛被中國打下來的新領土。
近世中國的封閉與自大,是建立在蒙古人大征伐、大破壞的歷史事件上的。西域幾百年來好不容易在相對貧弱的自然條件下培養起來的文明,那一個一個極其珍貴的綠洲聚落,一下子都被摧毀了,完全不可能復原了。這段時間裡,中國和西域之間的關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是過去經常被忽略的事實。
除了中亞之外,西亞也在蒙古帝國形成的過程中遭受到甚大的破壞。不過一來西亞的環境條件比較好,文明的發展又比中亞來得悠久,在兩河文明和波斯帝國的基礎上,擁有比較容易恢復的基礎。二來在中國人的傳統意識中,蔥嶺以西到印度的這塊空間,一直都有互動經驗,尤其在佛教傳入的過程中,因應取經的熱潮,其分量更形重要;然而再往西,就不在和中國人的溝通界線中。因而西亞的變化並未產生可見的影響,和中亞的情況很不一樣。(摘自第九講〈草原風雲成吉思汗〉)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