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歷史學家之旅:走過兩遍的路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82372115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柯文(Paul A. Cohen) 著; 劉楠楠 譯
出版日:2021/06/01
裝訂/頁數:精裝/344頁
規格:21.6cm*15.3cm*2.5cm (高/寬/厚)
版次:初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每一代歷史學家,都要重寫上一代歷史學家寫下的歷史。
著名歷史學家柯文,治學中國歷史至今六十年出頭,對中國歷史和歷史本身的思考經歷了一系列演變。在他的研究生涯中長久縈繞於心的,並非關心西方人自以為富有價值、自然而然、符合常規的歷史,而是志於深入中國,像中國人自己親歷一樣,最大程度地審視和重新理解中國歷史。
當初親身經歷的歷史,與後來重構的歷史迥然不同,書名《走過兩遍的路》正正象徵著這一關鍵的分別。
著名歷史學家柯文,治學中國歷史至今六十年出頭,對中國歷史和歷史本身的思考經歷了一系列演變。在他的研究生涯中長久縈繞於心的,並非關心西方人自以為富有價值、自然而然、符合常規的歷史,而是志於深入中國,像中國人自己親歷一樣,最大程度地審視和重新理解中國歷史。
當初親身經歷的歷史,與後來重構的歷史迥然不同,書名《走過兩遍的路》正正象徵著這一關鍵的分別。
作者簡介
柯文(Paul A. Cohen,1934– ),美國麻省衛斯理學院亞洲研究及歷史學榮休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1955 年進入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John K. Fairbank )及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 )。研究興趣包括清史、中國思想史、中西關係史、歷史編纂學、國家主義、批判性歷史與公眾記憶之間的衝突。
其代表作包括《中國與基督教:傳教運動與中國排外主義的發展》(China and Christianity,1963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1974 )、《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1984)、《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History in Three Keys,1997)、《與歷史對話:二十世紀中國對越王勾踐的敘述》(Speaking to History,2009 )、《歷史與大眾記憶:故事在危機時刻的力量》(History and Popular Memory,2014)等。
譯者劉楠楠,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2014 )、高級翻譯學院(2016 ),香港大學翻譯研究哲學博士(2020 )。曾擔任國際勞工組織第105次會議即時傳譯員,取得全國翻譯專業一級筆譯資格,並發表關於傳譯的學術論文多篇。
其代表作包括《中國與基督教:傳教運動與中國排外主義的發展》(China and Christianity,1963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1974 )、《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1984)、《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History in Three Keys,1997)、《與歷史對話:二十世紀中國對越王勾踐的敘述》(Speaking to History,2009 )、《歷史與大眾記憶:故事在危機時刻的力量》(History and Popular Memory,2014)等。
譯者劉楠楠,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2014 )、高級翻譯學院(2016 ),香港大學翻譯研究哲學博士(2020 )。曾擔任國際勞工組織第105次會議即時傳譯員,取得全國翻譯專業一級筆譯資格,並發表關於傳譯的學術論文多篇。
名人/編輯推薦
柯文的這本回憶錄,討論了20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的中國歷史學者們反覆討論的核心問題:從以費正清為代表的「西方中心論」到強調從中國的角度研究中國史,到探討民間史觀和書寫歷史、故事和記憶之間的張力等全球性議題。這是一本深具啟發的好書。作為一名曾於1964–1965年間在哈佛參加費正清研究生課程的外國人,第四章中作者與導師費正清之間終身真誠的友誼亦令我動容。
―畢仰高(Lucien Bianco,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榮休教授)
鮮有歷史學家認為,他們選擇如何講述過去這件事本身既有趣又重要。能對異文化歷史有深入體認、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歷史學家,則更是罕見。以一種西方式的分析想像力點亮中國史思維―柯文不僅向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西方學者提供了示範,也為中國歷史學者提供了研究本國豐富歷史以至世界各地歷史的新方法。他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為歷史學專業帶來啟迪。
―王賡武(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
―畢仰高(Lucien Bianco,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榮休教授)
鮮有歷史學家認為,他們選擇如何講述過去這件事本身既有趣又重要。能對異文化歷史有深入體認、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歷史學家,則更是罕見。以一種西方式的分析想像力點亮中國史思維―柯文不僅向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西方學者提供了示範,也為中國歷史學者提供了研究本國豐富歷史以至世界各地歷史的新方法。他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為歷史學專業帶來啟迪。
―王賡武(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
目次
圖片目錄 ix
中文版前言 xi
致謝 xiii
序言 1
第一章 開端 11
第二章 王韜:清末變革之法 39
第三章 下一步:《在中國發現歷史》 57
第四章 《在中國發現歷史》:幕後故事 75
第五章 中國中心觀的局限 97
第六章 多重過去:《歷史三調》 113
第七章 《歷史三調》:研究、寫作、出版過程 133
第八章 從義和團到越王勾踐:意料之外 167
第九章 局內人與局外人問題:《與歷史對話》 189
第十章 故事的力量:《歷史與大眾記憶》 213
第十一章 當時與現在:兩重歷史 235
附錄:作者著作 257
註釋 265
索引 311
中文版前言 xi
致謝 xiii
序言 1
第一章 開端 11
第二章 王韜:清末變革之法 39
第三章 下一步:《在中國發現歷史》 57
第四章 《在中國發現歷史》:幕後故事 75
第五章 中國中心觀的局限 97
第六章 多重過去:《歷史三調》 113
第七章 《歷史三調》:研究、寫作、出版過程 133
第八章 從義和團到越王勾踐:意料之外 167
第九章 局內人與局外人問題:《與歷史對話》 189
第十章 故事的力量:《歷史與大眾記憶》 213
第十一章 當時與現在:兩重歷史 235
附錄:作者著作 257
註釋 265
索引 311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