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的一支獨舞:與自己同行,阿爾卑斯山攀登之旅
商品資訊
叢書:Insight
ISBN13:9789571472942
替代書名:Dancing Solo With Mountains: A Solitary Climb in the Alps
出版社:三民書局
作者:林雋
出版日:2021/10/15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1.0cm*15.0cm*2.1cm (高/寬/厚)
版次:初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地圖集
Prologue夢想之巔
▍夜空下的血紅色山脊
我有可能站上此山之巔,看看數百年來人們所追尋的夢想嗎?我究竟在追逐著什麼?必須賭上生命的什麼……
Part I上山之前
▍絕非隨口說說
櫃檯人員從玻璃窗口下塞了一張寫著Visp的紙條以及一顆枇杷給我,並祝我一切順利……
▍隨著山鳴遠逝的先行者
一面石碑上刻著象徵登山者意志的墓誌銘:「I CHOSE TO CLIMB」,就像「山」這個字一樣簡單明瞭……
▍懷伯爾的午夜夢迴
一八六五年,經過七次的失敗,他率領的團隊終於登上了馬特洪峰,那在當年被認為是一座不可能攀登的山峰……
▍初見冰河巨獸
潛藏在路旁的巨獸漸漸現形,一張大口中有著獠牙狀的冰柱,往裡是幽暗的深處,難以探底……
▍週末戰士
我也找了一個位置躺下來,模仿他們張開雙手。把今天不如意的事放到廣闊的天空看,相形之下也就微不足道了……
▍我相信你
在危險重重的冰河之上,有人願意讓我加入他們的隊伍,並用繩子連接彼此,讓我知道他們是發自內心信任我的……
▍在小鎮遇見熱愛臺灣的 Peter
我所碰到的那些人,歡迎我的出現,與我共享他們的旅途,帶我走出自我封閉……
Part II馬特洪峰攀登記
▍我該繼續走下去嗎?
現在並非進退兩難的局面……未來仍有機會捲土重來……不過,若真的放棄了,可能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我掙扎著,一顆心懸而未決……
▍「祝你好運,晚點見。」
有時候回頭並不代表怯弱。如果你在路上改變心意了,隨時歡迎你回來……
▍在黑夜中跳一支與山的獨舞
我忘卻一切肉體的疲倦感,在異常規律的節奏下行進著。頭燈光線打在腳尖,黑夜裡,我就像是在跳一支與山的獨舞……
▍巨人之肩
風捲起雪坡上的冰晶,在稜線上掀起一陣雲霧似的風暴。銀白色的雪塵將上頭的攀登者隱沒,浩然的氣勢銳不可擋。這就是眾山之王……
▍最後的雪稜
雪稜的兩側是陡峭的懸崖,積雪被風由北向南吹成細瘦的雪簷。雪的底下毫無支撐,懸空的部分彷彿隨時會斷裂……
▍落石群
生命實在太過脆弱,就像是放在桌角的玻璃瓶,總會有那麼一個冒失鬼從桌邊匆匆跑過,把瓶子撞倒,摔個粉碎……
▍賞與罰
山屋就在眼前,彷彿觸手可及,卻怎麼也勾不著。屋裡那盞燈光溫柔地像是美杜莎的雙眼,讓我覺得只要再望向它一次就會受到蠱惑……
▍就算我的理性都在尖叫 我的感性也不會停手的
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摔到一千公尺的冰河底下,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差的了。不過這樣也好,至少我知道這件事的底線在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做了也不會知道後果的……
Part III另一座山
▍高山攀登第一重鎮
這裡少了貴族的氣息,多了一點鄉下小鎮的純樸……如果說,策馬特的馬特洪峰是阿爾卑斯群峰的最後一塊拼圖,那麼夏慕尼就是阿爾卑斯攀登的發源地……
▍飄浮在天空的黑色要塞
隨著車體扶搖直上,我抬頭已經能夠隱約看見南針峰車站。它像是一座飄浮在空中的巨大黑色要塞,雄偉且莊重,針狀的山頂彷彿能夠勾住雲翳的衣角……
▍失速急墜
他滑倒了!我也立刻失去重心,急速滑向裂隙……空氣在燃燒,雪地在沸騰,藍天成為瘋癲的大海,滔天巨浪就要將我吞噬……
▍不想空手而回
休息時,我在山坳的東側看到了一座不知名的岩峰,高約二十公尺,座落於冰河消失的盡頭……我和李睿相視而笑,彼此都知道下一句要說什麼。「走,我們上去!」……
▍末日之夏
現在冰河已經退到那裡了,再來它會繼續往後退下去,直到連上另一邊的斷面,那就是冰河死掉的時候……
▍雪中撤退
一整天的高溫讓所有雲氣蒸騰而上,還來不及回到宇宙山屋,整個鞍部就已經被雲霧籠罩,前後都是一片雪白。腳下的足跡雖然很明顯,但是再遠一些就什麼也看不到……
▍慢一點也許不是件壞事
在稜線上的攀爬過程很有趣,雖說是沿著稜線走,但實際上更為複雜,有點像是走迷宮,偶爾也會遇到類似山洞的地形,或是必須順著岩溝攀登到一塊巨石上,整段路毫無冷場……
▍回到一個人
在等巴士的這段時間裡,我聽說夏慕尼墓園就在車站後面……我找到了懷伯爾的墓碑,外觀跟馬特洪峰極為相似,上面寫著……
後記│為什麼要爬山?
附錄
書摘/試閱
▼以下節錄自〈懷伯爾的午夜夢迴〉
隨著蜿蜒的小徑朝山坡走去,我們進入了針葉林裡,路徑上鋪滿松針。樹梢的枝椏將耀眼的陽光擋在外頭,徐徐微風帶來一絲寒意。連接五座高山湖泊的五湖步道就在森林的後方。我們放慢速度,享受著森林的靜謐。
朗是個很會說故事的長者,他說的故事包羅萬象。他能夠不著痕跡地從尼泊爾的安納普納環線(Annapurna circuit)的當地雪巴人協作員,說到加拿大的班夫(Banff)小鎮的貪吃熊史可基(Skoki),或者分析在野外遭遇灰熊或鹿的應對進退。他沒有滿口的大道理,只是純粹分享有趣的故事,讓人聽得入神。
「你知道愛德華‧懷伯爾嗎?」朗問道。
「不曉得,他做了什麼事?」我確定這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場白。
「他是馬特洪峰的首攀者。一八六五年,經過七次的失敗,他率領的團隊終於登上了馬特洪峰,那在當年被認為是一座不可能攀登的山峰。」朗在說故事時,眼睛好像會發光,若不說還以為那是他的親身經歷。
「七次!」我十分驚訝。
「很驚人吧。但是世人對他的評價到現在依然褒貶不一,原因是那次的首攀並非完美無瑕。」
「怎麼說,他們不是成功了嗎?」
「他們成功了,但是有四個人在下降的途中喪生了。」
「懷伯爾在回憶錄中提到,後來的無數夜裡,他一直被那天的噩夢給驚醒。」
朗接著鉅細靡遺地道出了那段迷霧般的攀登故事。
七月十四日,登頂後的懷伯爾帶領六位攀登者準備下降回到山下,途中隊員用繩索相互連接以保安全。但在通過某困難路段時,站在最前頭的攀登者意外踩滑了腳,在細瘦的山稜線上失去重心、撞向身後的隊友,兩人墜入懸崖。而連接在這兩人後頭的另外兩位隊員,也被順勢拉下懸崖。此時繩索承受不住墜落的力量應聲斷裂,留下懷伯爾與另一對父子攀登家,只有這三人倖存。
懷伯爾的記錄只是他單方面的陳述。在世人的質疑聲中,不乏有懷伯爾背叛同伴,情急之下割斷登山繩的指控。
在我的想像中,登頂榮耀的背後,懷伯爾默默承擔了這場悲劇。他目睹隊友一個個滑落,卻要壓抑自己瀕臨崩潰的情緒,重整破碎的隊伍,繼續往山下前進。人們會同情從火場中倖存下來的人,卻讓歷經山難歸來的攀登者背負拋棄隊友的罪惡繼續活著。
朗說:「世人總是期望登山者表現出征服自然的威勇,只要是凡人會有的情緒,在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就應該屏除,這讓懷伯爾備受指責,幾乎一生都在抵抗拋下隊友的罪惡感,痛苦地活著。」
和朗走在蓊鬱的林中,他繼續道出懷伯爾鮮有人知的晚年:「他的足跡遍布北美洲、南美洲、阿爾卑斯、格陵蘭,開創了無數路線,有了不可一世的傲慢。但英雄也會遲暮,他的身體不再能負荷攀登,選擇在夏慕尼(Chamonix)定居了下來。染上酒癮後,他不再進行任何登山活動,只剩一張嘴記住山,整天吹噓著過去的豐功偉業,窩在酒館無所事事。最後妻離子散,臥病在床,拒絕任何人探訪,結束一生。」
「他是否感到罪惡,是否抑鬱而終,只有他自己知道。」朗說。
雖然聽完後令人不勝唏噓,但懷伯爾將一生奉獻給山,甚至在晚年還搬到了群山圍繞的夏慕尼,繼續過著與山為伍的生活。
一次次冰雪的磨練、一次次與死亡擦肩而過。在長年的冒險中,他早已不知不覺成為山的一部分。即使家人離去,有山的他也能忍耐這樣的孤獨。世間認定的幸福與成就,並沒有定義他的人生。因為在乎的只有山,所以他永遠都是抬著頭;那些稱他為背叛者的人,他不屑一顧。
「我雖然不從事這些技術性的登山活動,不過看到這些山時,我依然會夢想著有一天能夠爬上這些山去看看。只可惜,當我有時間旅行時,我的身體已經不允許我再進行更激烈的運動。」朗是個經驗豐富的旅行者,已經去過很多地方,但我仍可以聽出他語氣中的遺憾。
「我還沒跟你說吧,我想去爬那座山,從那條像龍背一樣的稜脊爬上馬特洪峰的山頂。」我說。
▼以下節錄自〈失速急墜〉
我們來到第二個裂隙,停了下來。因為白天氣溫上升,這裡的雪變得潮溼鬆軟,融化的裂隙開口處正滴著水。因為看不到裂隙有多深,我認為這裡並不安全。
我觀察了一下附近的地形,發現左前方有個地方能夠直接繞過裂隙。那裡的開口寬度容許雙腳跨開就通過,不必從比較危險的下緣攀爬。李睿同意我的想法,我們便朝那裡走去。
左側的雪坡果然如我所料,我們很順利地越過這個裂隙。但在我們回到原路時,李睿突然「啊!」大叫一聲,聯繫我們的繩子立刻繃緊,一股強大的力量順勢傳來——他滑倒了!
我也立刻失去重心,急速滑向裂隙!
但我趕緊轉換姿勢,翻身做出滑落制動:冰斧鶴嘴釘入雪面,雙膝彎曲抵地,收肘縮腹,一連串動作幾乎出自本能反應,冰斧在雪面上畫出一道深刻的凹痕,像是劃破黑夜的尖銳哨聲。
我內心吶喊:「快停下來啊!我不要死!」但身體一點也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四周的景物也因慌亂失去了原貌,所有事物都混成一團。空氣在燃燒,雪地在沸騰,藍天成為瘋癲的大海,滔天巨浪就要將我吞噬,我正在失速急墜著。
頃刻之間,彷彿上帝按下暫停鍵,世界又恢復原樣。我停在雪面上,往下方一看,裂隙離我不到兩公尺!
因為高低落差,我並沒有看到李睿。我忐忑不安,怕他掉入裂隙裡了。
「李睿!你還好嗎?」我對著下方大喊,等待回覆的時間幾乎和滑落一樣久。
「在下面!我沒事!」
聲音傳來的這一刻我終於放下心。
原來李睿越過了裂隙,掉到另一端我們剛剛停下來的位置。他走上來,回到我這邊。
據他的說法,他覺得事發原因是那裡的雪太滑了,像爛泥巴一樣,他重心不穩就滑了一跤。不過我認為那裡的雪還不至於滑到會讓人跌倒,而且他走在後面,理論上雪都已經被我踩實了。
另外,我發現還有一件事很詭異。
「你剛剛有做滑落制動嗎?」我問。
「那是什麼?」
「就是煞車的動作。」
「我就……」他說話支支吾吾,顯然什麼事也沒做。
「靠!你知道我們兩個很可能會一起跌進裂隙裡嗎?」我再也忍不住地破口大罵,全身顫慄不已。
評論 新增評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