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ㄧ讀就懂的教學原理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Learning to 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題,而坊間所出版有關教學原理的書籍琳瑯滿目,也幾乎皆以「文字敘述」為主要方式呈現,通常僅限當作大專教科用書或教學研究之用。
本書則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方便閱讀,以將教學原理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文字敘述淺顯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形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Learning to teach」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題,而坊間所出版有關教學原理的書籍琳瑯滿目,也幾乎皆以「文字敘述」為主要方式呈現,通常僅限當作大專教科用書或教學研究之用。
本書則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方便閱讀,以將教學原理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作者簡介
蔡啓達
學歷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博士
經歷
國小教師、主任共17年
國小校長18年
國立嘉義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綜合活動教科書審查委員(2003-2006)
雲林縣國教輔導團綜合團副召集人(2005-2011)
雲林縣國教輔導團性平團副召集人(2011-2019)
學歷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博士
經歷
國小教師、主任共17年
國小校長18年
國立嘉義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綜合活動教科書審查委員(2003-2006)
雲林縣國教輔導團綜合團副召集人(2005-2011)
雲林縣國教輔導團性平團副召集人(2011-2019)
目次
第1章 教學的十個概念
第2章 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
第3章 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
第4章 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
第5章 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
第6章 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思
第7章 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
第8章 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
第9章 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第2章 二十世紀心理學家如何看教學
第3章 社會學家意識的教學概念
第4章 哲學家知覺的教學思維
第5章 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術
第6章 不斷澄清教學評量的迷思
第7章 高效能教師應有的教學表現
第8章 高效能學習的十種方法
第9章 教學資源的選擇與應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教學的十個概念
自有人類以來即有教育活動,而教學即是教育活動具體化的表現。當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必須思考學生經由教學活動,可能獲得哪些知識、技能、行為或態度,如何積極減少或降低學習干擾因素,此其中所依循的理論、邏輯或方法,顧名思義即所謂的教學的原理。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資訊科技發達及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教」與「學」的新概念為何。教學雖具有獨特性與不確定性,其實施除須依循科學的方法、原理及原則來實施,以達成目的、效率與效能之外;是否更應融合教學的藝術之美,使師生於教學中抒發彼此真實的感受,再現各種驚奇與刺激,讓教學栩栩如生及充滿歡愉的生機與活力,則能使教學具有非預期性及發展性,更可塑造與培養學生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1-1 教學包含「教」與「學」的活動
一、前言
我們生活的世界,自古有人類以來,即有教學活動的存在;因為人類繼續存活之目的,不只求生存而已,亦生活在過去與未來的發展之中;人類經由教學活動,得將其所學所知,傳遞給下一代,使人類得以傳頌千年而生生不息。因此,教學活動不僅只隱含著單一概念,其應為複雜與多元之概念。
二、教學至少包括三部份
教學人人皆知曉,然而每個人詮釋角度之差異,其含義為何,卻眾說紛紜。我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即從教學的形式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Smith(1987)從語言學分析,認為:「教學即知識技能傳授、教學即成功、教學是有益活動、教學乃規範性行為、教學的科學定義應更複雜與明確」等五種涵義。由此可知,教學至少應包括三個部分,首先即「教師的教」之行為;其次,為教學之客體,即「施」或「傳授」的知識、技能;第三,即包括教學的對象-「學生」。
三、教學的英文的意義
另從教學的英文字義而言,其英文字有動名詞的「teaching」和名詞的「instruction」皆可用來代表教學之意義;然而,一般來說teaching多與教師的教學行為有關,泛指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關係」,包括擬定教學計畫、選擇教材內容、實施教學評量等;而instruction則類似教師在教室中實施的訓練,泛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動作技巧部分的活動。
四、小結
因此,教學屬於「複合式」、「理性思維」之概念,其至少應包括「教師教的教學行為」、「教學的對象」及「學生的學習活動」等具體化的實踐過程;單方面的教或學,是無法讓學生產生認識或知道。
1-2 教學既傳授知識也轉化知識
一、教學的意圖
教學實施之的目,自古以來即希望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技能。在我國的《禮記.學記篇》即指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足見教學不只經由教師的示範、說明、譬喻、類化等過程,將教學的客體-知識、技能,以某種合理的方式,有意圖地傳授給學生,以提升學生的智能及發展潛能,更在啟發及引導學生的長處部分,以彌補其不足或缺失之處,使學生經由教學過程逐漸成長與發展。
二、教學並非獲得知識唯一途徑
教學的意圖在於傳授知識客體,然而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一定要經由教師的教學嗎?若依照「教學即教師傳授知識、技能之意圖」的邏輯思維,則學生所知係由教師所傳授,因而理論上學生所知永遠無法超越教師所知。不過,事實上許多學生所知,往往超越老師,甚至顛覆老師所教的;此外,學生亦可自行進行學習、資訊科技網路或參與讀書會等方式獲得學問。由此可知,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並非完全皆經由教學之途徑才能取得。
三、教學並非只傳授知識或技能
其次,一個值得思辨的問題浮現:「教學一定只傳授知識、技能嗎?」教師在教室課堂中,一定只能進行正式知識或技能之傳授而已嗎?事實上,教學若只是正經八百地傳授知識,而未觸及某些輕鬆的風花雪月,隱喻故事的類化,八卦小道消息的譬喻等,以協助學生理解知識,則學生可能覺得教學是一件嚴肅且索然無味的事情。另外,學生在情意層面的人格與倫理道德,經由正式教學過程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四、教學也在轉化知識
教學另一個存在與值得釐清的問題,即教師的教學若只是進行傳遞知識、技能的例行公事(routines),而學生亦只是照單全收地進行知識累積或堆砌,則學生能獲得真正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嗎?
另外,教學的功能應培養學生在沒有答案時,能主動地動腦思考並解決問題,而學生若未能將教師所教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則無法如此。
因此,教師若未能將知識或技能「轉化」(transformation)成學生可以與其經驗進行交互作用,協助學生將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與改造,則學生所獲得的即是一種「囤積式」(banking)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即須同時兼顧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轉化工作,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知識」而非「背不動的書包」。
1-3 「教」與「學」之間具有實然的因果關係
一、教學之間的關係
「教-學」之間到底應該存在何種的關係呢?是屬於「應然」或「實然」的關係?若教學屬於「應然」的關係,則師生在教學歷程中,教師應進行教學,而學生也必然絕對地進行學習。然而,教學之間即應存在教師單向的教,而學生即應被動地接受知識或技能嗎?不免令人質疑!
隨著資訊科技發達及行動閱讀時代的來臨,學生可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透過各種行動裝置,如手機、PDA、筆記型電腦等進行學習,如此則教師是否仍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呢?如此而使得「教-學」之間是否仍必然存在「應然」的因果關係,不免受到挑戰與質疑。而行動學習雖具學習知識-傳道的便利與優勢,但教師直接的授業及解惑,甚至人格情意層面的培養,仍無法被取代。
因此,「教-學」之間存在絕對「應然」關係,依實際情況之考量,存在「實然」之關係,更能符合實際需要。
二、教學實際情況的探討
實際上教師於進行教學時,並非所有學生皆絕對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如果學生沒有進行學習時,是否就不算是教學呢?當代某些西方理論學者,在探討學習理論時,往往僅根據實驗室的結果,並未深入分析而推論至人類之學習,甚至將動物與人之間的學習畫上等號,即可能有過度簡化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習的關係。
其次,教師沒有進行教學或與教學產生脫節現象時,學生即無任何學在教室課堂中,一定只能進行正式知識或技能之傳授而已嗎?事實上,教學若只是正經八百地傳授知識,而未觸及某些輕鬆的風花雪月,隱喻故事的類化,八卦小道消息的譬喻等,以協助學生理解知識,則學生可能覺得教學是一件嚴肅且索然無味的事情。另外,學生在情意層面的人格與倫理道德,經由正式教學過程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四、教學也在轉化知識
此外,另一個存在與值得釐清的問題,即教師的教學若只是進行傳遞知識、技能的例行公事(routines),而學生亦只是照單全收地進行知識累積或堆砌,則學生能獲得真正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嗎?教師若於教學歷程中,未將知識或技能「轉化」(transformation)成學生可以與其經驗進行交互作用,協助學生將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與改造,則學生所獲得的即是一種「囤積式」(banking)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即須同時兼顧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轉化工作,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知識」而非「背不動的書包」。
1-4 教學不只是名詞,亦是動詞,甚至是動名詞
一、教學的屬性
教育史曾告訴我們,教育不只是名詞,並且還是動詞;教育不只是一種活動,它也有一套理論(林玉体,2005)。『教學』乃是學校教育最核心的基本工作(黃政傑,1997;林進材,2004;張清濱,2009)。然而,教學是什麼?從教學史而言,教學應該不只是一種活動而已,其亦應有一套理論、方法或原理原則;它不只是名詞,亦是動詞,甚至是動名詞。
二、若教學為名詞
將「教學」視為「名詞」概念時,係指教師以技術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教學是教師預設呈現的靜態文本、內容或教材,包括其中的人、物、事、時、地等具體與抽象之概念。教學若僅以名詞概念視之,容易流於偏重固定教材之呈現,並以單向地、有意圖且忠實地將知識灌輸或傳遞給學生,而學生則進行機械式地模仿或學習教師所教導之內容,充其量學生所獲得的盡是一些「統一」、「零碎」的「標準答案」罷了,而有忽視或貶低學生的聲音與經驗之虞。
三、若教學為動詞
若將「教學」視為「動詞」時,係指教師以實踐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將教學視為師生交互作用的動態而非靜態的歷程。其實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在教學歷程中的所思、所想的具體經驗與感受。換言之,教學不只教師單向傳道、授業與解惑而已,亦為學生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的交互作用歷程;甚至回應所有學生的內、外在的需求及興趣,希望所有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討論、對話、合作、體驗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若教學是動名詞
然而,將「教學」視為「動名詞」時,係指教師以技術性及實踐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盡情地思索教學的系譜和圖像為何?從後現代教學取向而言,教學既包括動態歷程,也包括靜態層面,教學應充滿不確定性和非預期性的,教學應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無法預期且變化萬千,則能使教室的教學充滿歡愉、挑戰、刺激和創意。易言之,教學應有意圖、固定文本、預定教學計畫、教學進度、標準化評量;但亦應含有師生交互作用歷程,讓教師與學生的聲音、需求、經驗充分融合在教學的藝術之中,才能充分彰顯教學的創造性。
五、小結
因此,教學從科學技術觀走向後現代取向,即不應僅侷限於「動詞」、「名詞」或「動名詞」而已;應融合三者才足以展現豐富與多元的風貌。
1-5 教學包括正式、非正式及潛在過程
一、教學的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中,師生通常必須受限於固定的教材、時間、評量與場所來實施,甚至教學內容(如教科書)亦應由國家制定的才能使用。然而,教學若非正式於在教室內進行時,是否屬於教學呢?若從後現代教學取向而言,教師所進行的教學,其實施的地點,應非僅限於學校或教室內而已,其他諸如社區、機構場所、廟宇、古蹟、私人場所等,皆可成教學實施場地;此外,教學實施的時間,亦非僅限於學期之中而已,寒、暑假或晚上甚至例假日亦皆可進行教學。換言之,教學不一定僅存正式的型態,若非正式型態但亦具有教與學之意義或目的者,亦是教學。
另外,教學的形式僅存在「正式」與「非正式」而已嗎?其實不然。教學尚存有「潛在形式」,及教師或學生的一言一行,有形與無形之間,仍可能對學生產生教學的影響觀係。
二、正式過程之教學
將教學視為正式過程者,教學有固定方向、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師有效的引導下,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的與強調教學績效導向;不過,卻容易侷限學生的學習視野,限制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機會,使教學淪為「教室中心」、「知識中心」,將教室和學校外的社會、自然、環境、人文等教材摒棄,則教學更容易使學生產生脫離人性與社會範疇之問題。
三、非正視過程之教學
若將教學視為非正式過程者,係指教學不應僅限定於教室中實施,或僅選擇固定的教材與評量及規定的時間等來實施,甚至課程內容(如教科書)亦不應僅限於國家所制定的才能使用。教學視為非正是過程者,即其不受時空環境的藩籬或固定文本之限制,包括教師、父母、其他師長或社區人士的一言一行,諄諄教誨及循循善誘,皆應包括在非正式的教學之中。
非正式過程之教學,具有隨機式、無目的性、即興的等之特性,但容易缺乏明確的目標與方向,漫無限制的教材內容,導致學生無所適從,甚至教學的目的與教學績效亦比較不容易達成;然而,卻具有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加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機會,孕育涵養心靈,使教學跨出「學校中心」或「教室中心」,將教室和學校外之社會、自然、環境、人文之教材融入,教學具有緊密結合人性與社會之範疇。
四、潛在過程之教學
教學應不只僅含「正式」與「非正式」過程,即不僅包含教師與學生於有形的時間或場所的一言一行之學習而已,其他諸如學生對師生一言一行的感受,甚至教學情境脈絡所塑造的學習感受、領悟或價值,甚至教師在無形之中給予學生產生某種「如沐春風」、「認真執著」、「教不倦」或「學不厭」的感受,也是另一種潛在過程的教學與學習。此部分的學習特別對於學生的人格與情意層面的養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部分。五、小結
其實,教學不應偏執某一層面或過程,教師應兼顧正式、非正式與潛在過程之教學,才不至於誤將教學當作標準化或制式化的教書歷程,及將教學侷限於教室或學校之內實施,甚至教學視為知識技能之傳授而已,宰化了教師的任務與職責,而無法使學生學習到更完整的知識與價值。
自有人類以來即有教育活動,而教學即是教育活動具體化的表現。當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必須思考學生經由教學活動,可能獲得哪些知識、技能、行為或態度,如何積極減少或降低學習干擾因素,此其中所依循的理論、邏輯或方法,顧名思義即所謂的教學的原理。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資訊科技發達及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教」與「學」的新概念為何。教學雖具有獨特性與不確定性,其實施除須依循科學的方法、原理及原則來實施,以達成目的、效率與效能之外;是否更應融合教學的藝術之美,使師生於教學中抒發彼此真實的感受,再現各種驚奇與刺激,讓教學栩栩如生及充滿歡愉的生機與活力,則能使教學具有非預期性及發展性,更可塑造與培養學生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1-1 教學包含「教」與「學」的活動
一、前言
我們生活的世界,自古有人類以來,即有教學活動的存在;因為人類繼續存活之目的,不只求生存而已,亦生活在過去與未來的發展之中;人類經由教學活動,得將其所學所知,傳遞給下一代,使人類得以傳頌千年而生生不息。因此,教學活動不僅只隱含著單一概念,其應為複雜與多元之概念。
二、教學至少包括三部份
教學人人皆知曉,然而每個人詮釋角度之差異,其含義為何,卻眾說紛紜。我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即從教學的形式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Smith(1987)從語言學分析,認為:「教學即知識技能傳授、教學即成功、教學是有益活動、教學乃規範性行為、教學的科學定義應更複雜與明確」等五種涵義。由此可知,教學至少應包括三個部分,首先即「教師的教」之行為;其次,為教學之客體,即「施」或「傳授」的知識、技能;第三,即包括教學的對象-「學生」。
三、教學的英文的意義
另從教學的英文字義而言,其英文字有動名詞的「teaching」和名詞的「instruction」皆可用來代表教學之意義;然而,一般來說teaching多與教師的教學行為有關,泛指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關係」,包括擬定教學計畫、選擇教材內容、實施教學評量等;而instruction則類似教師在教室中實施的訓練,泛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動作技巧部分的活動。
四、小結
因此,教學屬於「複合式」、「理性思維」之概念,其至少應包括「教師教的教學行為」、「教學的對象」及「學生的學習活動」等具體化的實踐過程;單方面的教或學,是無法讓學生產生認識或知道。
1-2 教學既傳授知識也轉化知識
一、教學的意圖
教學實施之的目,自古以來即希望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技能。在我國的《禮記.學記篇》即指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足見教學不只經由教師的示範、說明、譬喻、類化等過程,將教學的客體-知識、技能,以某種合理的方式,有意圖地傳授給學生,以提升學生的智能及發展潛能,更在啟發及引導學生的長處部分,以彌補其不足或缺失之處,使學生經由教學過程逐漸成長與發展。
二、教學並非獲得知識唯一途徑
教學的意圖在於傳授知識客體,然而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一定要經由教師的教學嗎?若依照「教學即教師傳授知識、技能之意圖」的邏輯思維,則學生所知係由教師所傳授,因而理論上學生所知永遠無法超越教師所知。不過,事實上許多學生所知,往往超越老師,甚至顛覆老師所教的;此外,學生亦可自行進行學習、資訊科技網路或參與讀書會等方式獲得學問。由此可知,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並非完全皆經由教學之途徑才能取得。
三、教學並非只傳授知識或技能
其次,一個值得思辨的問題浮現:「教學一定只傳授知識、技能嗎?」教師在教室課堂中,一定只能進行正式知識或技能之傳授而已嗎?事實上,教學若只是正經八百地傳授知識,而未觸及某些輕鬆的風花雪月,隱喻故事的類化,八卦小道消息的譬喻等,以協助學生理解知識,則學生可能覺得教學是一件嚴肅且索然無味的事情。另外,學生在情意層面的人格與倫理道德,經由正式教學過程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四、教學也在轉化知識
教學另一個存在與值得釐清的問題,即教師的教學若只是進行傳遞知識、技能的例行公事(routines),而學生亦只是照單全收地進行知識累積或堆砌,則學生能獲得真正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嗎?
另外,教學的功能應培養學生在沒有答案時,能主動地動腦思考並解決問題,而學生若未能將教師所教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則無法如此。
因此,教師若未能將知識或技能「轉化」(transformation)成學生可以與其經驗進行交互作用,協助學生將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與改造,則學生所獲得的即是一種「囤積式」(banking)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即須同時兼顧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轉化工作,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知識」而非「背不動的書包」。
1-3 「教」與「學」之間具有實然的因果關係
一、教學之間的關係
「教-學」之間到底應該存在何種的關係呢?是屬於「應然」或「實然」的關係?若教學屬於「應然」的關係,則師生在教學歷程中,教師應進行教學,而學生也必然絕對地進行學習。然而,教學之間即應存在教師單向的教,而學生即應被動地接受知識或技能嗎?不免令人質疑!
隨著資訊科技發達及行動閱讀時代的來臨,學生可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透過各種行動裝置,如手機、PDA、筆記型電腦等進行學習,如此則教師是否仍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呢?如此而使得「教-學」之間是否仍必然存在「應然」的因果關係,不免受到挑戰與質疑。而行動學習雖具學習知識-傳道的便利與優勢,但教師直接的授業及解惑,甚至人格情意層面的培養,仍無法被取代。
因此,「教-學」之間存在絕對「應然」關係,依實際情況之考量,存在「實然」之關係,更能符合實際需要。
二、教學實際情況的探討
實際上教師於進行教學時,並非所有學生皆絕對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如果學生沒有進行學習時,是否就不算是教學呢?當代某些西方理論學者,在探討學習理論時,往往僅根據實驗室的結果,並未深入分析而推論至人類之學習,甚至將動物與人之間的學習畫上等號,即可能有過度簡化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習的關係。
其次,教師沒有進行教學或與教學產生脫節現象時,學生即無任何學在教室課堂中,一定只能進行正式知識或技能之傳授而已嗎?事實上,教學若只是正經八百地傳授知識,而未觸及某些輕鬆的風花雪月,隱喻故事的類化,八卦小道消息的譬喻等,以協助學生理解知識,則學生可能覺得教學是一件嚴肅且索然無味的事情。另外,學生在情意層面的人格與倫理道德,經由正式教學過程的培養,也非常重要。
四、教學也在轉化知識
此外,另一個存在與值得釐清的問題,即教師的教學若只是進行傳遞知識、技能的例行公事(routines),而學生亦只是照單全收地進行知識累積或堆砌,則學生能獲得真正實用的知識與技能嗎?教師若於教學歷程中,未將知識或技能「轉化」(transformation)成學生可以與其經驗進行交互作用,協助學生將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與改造,則學生所獲得的即是一種「囤積式」(banking)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即須同時兼顧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與轉化工作,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帶得走的知識」而非「背不動的書包」。
1-4 教學不只是名詞,亦是動詞,甚至是動名詞
一、教學的屬性
教育史曾告訴我們,教育不只是名詞,並且還是動詞;教育不只是一種活動,它也有一套理論(林玉体,2005)。『教學』乃是學校教育最核心的基本工作(黃政傑,1997;林進材,2004;張清濱,2009)。然而,教學是什麼?從教學史而言,教學應該不只是一種活動而已,其亦應有一套理論、方法或原理原則;它不只是名詞,亦是動詞,甚至是動名詞。
二、若教學為名詞
將「教學」視為「名詞」概念時,係指教師以技術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教學是教師預設呈現的靜態文本、內容或教材,包括其中的人、物、事、時、地等具體與抽象之概念。教學若僅以名詞概念視之,容易流於偏重固定教材之呈現,並以單向地、有意圖且忠實地將知識灌輸或傳遞給學生,而學生則進行機械式地模仿或學習教師所教導之內容,充其量學生所獲得的盡是一些「統一」、「零碎」的「標準答案」罷了,而有忽視或貶低學生的聲音與經驗之虞。
三、若教學為動詞
若將「教學」視為「動詞」時,係指教師以實踐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將教學視為師生交互作用的動態而非靜態的歷程。其實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在教學歷程中的所思、所想的具體經驗與感受。換言之,教學不只教師單向傳道、授業與解惑而已,亦為學生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的交互作用歷程;甚至回應所有學生的內、外在的需求及興趣,希望所有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討論、對話、合作、體驗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若教學是動名詞
然而,將「教學」視為「動名詞」時,係指教師以技術性及實踐性之思維來看待教學,盡情地思索教學的系譜和圖像為何?從後現代教學取向而言,教學既包括動態歷程,也包括靜態層面,教學應充滿不確定性和非預期性的,教學應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無法預期且變化萬千,則能使教室的教學充滿歡愉、挑戰、刺激和創意。易言之,教學應有意圖、固定文本、預定教學計畫、教學進度、標準化評量;但亦應含有師生交互作用歷程,讓教師與學生的聲音、需求、經驗充分融合在教學的藝術之中,才能充分彰顯教學的創造性。
五、小結
因此,教學從科學技術觀走向後現代取向,即不應僅侷限於「動詞」、「名詞」或「動名詞」而已;應融合三者才足以展現豐富與多元的風貌。
1-5 教學包括正式、非正式及潛在過程
一、教學的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中,師生通常必須受限於固定的教材、時間、評量與場所來實施,甚至教學內容(如教科書)亦應由國家制定的才能使用。然而,教學若非正式於在教室內進行時,是否屬於教學呢?若從後現代教學取向而言,教師所進行的教學,其實施的地點,應非僅限於學校或教室內而已,其他諸如社區、機構場所、廟宇、古蹟、私人場所等,皆可成教學實施場地;此外,教學實施的時間,亦非僅限於學期之中而已,寒、暑假或晚上甚至例假日亦皆可進行教學。換言之,教學不一定僅存正式的型態,若非正式型態但亦具有教與學之意義或目的者,亦是教學。
另外,教學的形式僅存在「正式」與「非正式」而已嗎?其實不然。教學尚存有「潛在形式」,及教師或學生的一言一行,有形與無形之間,仍可能對學生產生教學的影響觀係。
二、正式過程之教學
將教學視為正式過程者,教學有固定方向、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師有效的引導下,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的與強調教學績效導向;不過,卻容易侷限學生的學習視野,限制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機會,使教學淪為「教室中心」、「知識中心」,將教室和學校外的社會、自然、環境、人文等教材摒棄,則教學更容易使學生產生脫離人性與社會範疇之問題。
三、非正視過程之教學
若將教學視為非正式過程者,係指教學不應僅限定於教室中實施,或僅選擇固定的教材與評量及規定的時間等來實施,甚至課程內容(如教科書)亦不應僅限於國家所制定的才能使用。教學視為非正是過程者,即其不受時空環境的藩籬或固定文本之限制,包括教師、父母、其他師長或社區人士的一言一行,諄諄教誨及循循善誘,皆應包括在非正式的教學之中。
非正式過程之教學,具有隨機式、無目的性、即興的等之特性,但容易缺乏明確的目標與方向,漫無限制的教材內容,導致學生無所適從,甚至教學的目的與教學績效亦比較不容易達成;然而,卻具有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加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機會,孕育涵養心靈,使教學跨出「學校中心」或「教室中心」,將教室和學校外之社會、自然、環境、人文之教材融入,教學具有緊密結合人性與社會之範疇。
四、潛在過程之教學
教學應不只僅含「正式」與「非正式」過程,即不僅包含教師與學生於有形的時間或場所的一言一行之學習而已,其他諸如學生對師生一言一行的感受,甚至教學情境脈絡所塑造的學習感受、領悟或價值,甚至教師在無形之中給予學生產生某種「如沐春風」、「認真執著」、「教不倦」或「學不厭」的感受,也是另一種潛在過程的教學與學習。此部分的學習特別對於學生的人格與情意層面的養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部分。五、小結
其實,教學不應偏執某一層面或過程,教師應兼顧正式、非正式與潛在過程之教學,才不至於誤將教學當作標準化或制式化的教書歷程,及將教學侷限於教室或學校之內實施,甚至教學視為知識技能之傳授而已,宰化了教師的任務與職責,而無法使學生學習到更完整的知識與價值。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