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750 元優惠價
:90 折 675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從海洋看世界,是跨國越界的。
這片亞洲海域有自己的歷史文化,也有跨文化的交流,以及跨海貿易與移民網絡之流動。它既是大陸的邊陲、國際貿易的中心、全球化的搖籃;也是昔日西方進入東亞的門戶、中國眼中的後花園、臺灣南向政策的目的地。
海洋的視野,讓研究者能夠跳脫過往以國家或政治界線為主體的思維,採取「去國家中心」的觀點,以更為靈活的跨界、人際網、互動關係等概念,去檢視外部因素如何參與形塑區域內部的社會、經濟、政治乃至於文化的面貌。本書彙集當下亞洲華文學界年輕學人關於「多樣化社會的信仰、地方與教育研究」以及「秩序變動中的國際、文化及個體研究」的討論,呈現海洋亞洲的不同發展面貌,探究來自臺灣、香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等各地年輕學人對於亞洲/海洋、霸權、正當/不正當這些不同概念的想像。
這片亞洲海域有自己的歷史文化,也有跨文化的交流,以及跨海貿易與移民網絡之流動。它既是大陸的邊陲、國際貿易的中心、全球化的搖籃;也是昔日西方進入東亞的門戶、中國眼中的後花園、臺灣南向政策的目的地。
海洋的視野,讓研究者能夠跳脫過往以國家或政治界線為主體的思維,採取「去國家中心」的觀點,以更為靈活的跨界、人際網、互動關係等概念,去檢視外部因素如何參與形塑區域內部的社會、經濟、政治乃至於文化的面貌。本書彙集當下亞洲華文學界年輕學人關於「多樣化社會的信仰、地方與教育研究」以及「秩序變動中的國際、文化及個體研究」的討論,呈現海洋亞洲的不同發展面貌,探究來自臺灣、香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等各地年輕學人對於亞洲/海洋、霸權、正當/不正當這些不同概念的想像。
作者簡介
【主編】
劉健宇(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秘書長)
李新元(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總幹事)
白偉權(新紀元大學學院東南亞學系主任)
孔德維(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人員)
【作者群】
毛帝勝、莊凱証、蔡至哲、陳康言、謝名恒、魏明寬、
廖明威、莫家浩、陳建發、曾凱文、周皓旻、劉健宇、
吳安琪、李樹甘、陳家樂、林皓賢、曾俊基、陳家樂、
黃瀚輝、Chan Long、朱鎮雍、張振、羅永生、張曉宇、
陳沛滔、廖伯豪、李新元、曾苡、呂嘉穎
劉健宇(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秘書長)
李新元(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總幹事)
白偉權(新紀元大學學院東南亞學系主任)
孔德維(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人員)
【作者群】
毛帝勝、莊凱証、蔡至哲、陳康言、謝名恒、魏明寬、
廖明威、莫家浩、陳建發、曾凱文、周皓旻、劉健宇、
吳安琪、李樹甘、陳家樂、林皓賢、曾俊基、陳家樂、
黃瀚輝、Chan Long、朱鎮雍、張振、羅永生、張曉宇、
陳沛滔、廖伯豪、李新元、曾苡、呂嘉穎
序
【推薦序】/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博物館副館長)
就在疫情仍到處竄流的2021 年,儘管受到疫情嚴重衝擊,國際學術交流根本無法實體進行的情況下,由香港史學後進倡議(Young Historian Initiative)、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文學與社會科學院、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暨《史穗》的一批年輕學者和研究生,共同發起,透過「網路無國界」的方式,以視訊會議,廣發英雄帖,邀請亞洲各國的年輕世代,一起來思考「亞洲去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議題。如今論文集即將出版問世,全世界已走出疫情風暴,各式各樣的國際性學術交流已完全恢復正常,更令人感受萬千和無盡的欣喜。
猶記得2020 年初,新冠肺炎(原名武漢肺炎)突然爆發,從此以後三年間,國際間的人員往來,因為病毒傳播方式的影響,幾乎陷入停擺的狀態。而台灣相較之下,一開始由於地理上四面環海以及邊境人流、物流的嚴格管控下,雖然有一段的口罩荒,但後來獲得來自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疫苗捐助,以及口罩國家隊的投入,甚至後來可捐助其他國家口罩,讓台灣的防疫表現受到國際社會的注目和肯定。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對於香港統治的由「國際化」轉向「內地化」,由「放任」轉向「實質控制」,導致香港社會的政治社會與言論自由嚴重倒退。且隨著中國民族主義與經濟力量的擴散,更導致台灣、亞洲各國的政治、外交、經濟等各方面的版圖重組。在如此內外情勢皆嚴峻的情況下,「海洋亞洲」線上國際青年學者研討會的順利舉辦,在疫情解封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可說是當時隧道中的一盞明燈,讓國際間學術交流不因此而中斷。誠然,如今我們對於舉辦線上形態的各種會議,都已經得心應手、習以為常,然而2021 年7 月這場連續三天的國際會議,無疑是這方面的先驅者之一,尤其它是由一批活力充沛的年輕學子所主動發起與實踐,他們的默契與沈穩,讓會議很順暢地透過線上將知識傳播到沒有邊境的每位與會者家中、職場上和教室裡。
還記得李新元博士生來向我報告這個活動時,他當時擔任本系研究生刊物《史穗》的主編,而我是系主任。由於適逢香港局勢嚴峻,我對於是否能順利舉辦表達疑慮,沒想到,憑藉著合辦單位間彼此奇佳的默契與熱情,以及本系《史穗》團隊在李新元的帶領,克服在疫情下種種的不便與技術上的難題,由李新元、董百坊、朱博琛擔任執行團隊分頭進行,同時本系毛帝勝、廖伯豪、李一鳴年輕學子參與論文發表,而傑出系友安煥然老師與本系許宏彬老師各自發表精闢的專題演講。
如本書的導讀所指出,首屆「海洋亞洲」研討會,於2021 年7 月24 日至26 日三天舉行,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共有來自香港、台灣、馬來西亞、越南、中國等37 篇論文,以及邀請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安煥然教授、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許宏彬副教授、德國法蘭克福大學Egas 博士,配合大會主題,從朝貢貿易、醫療教育和法律制度這三方面,呈現海洋亞洲的不同發展面貌。這場豐碩的、來自海洋亞洲不同國家年輕世代的研究成果,如今集結成冊,讓所有的讀者開卷可得,本人身為時代的見證者之一,衷心表達誠摯的感謝與祝福之意。
=================
【推薦序】/安煥然(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
海洋交通,四通八達,不易分界。超越國別史的研究範式,「海洋亞洲」(「海のアジア」)的提出,強調了海域之「越境」網絡。從海洋看世界,是跨國越界的,視野拓展,不把一國一地之歷史變遷孤立看待。沿海各港市的交錯,把亞洲大陸、半島和島嶼之間的海域串聯了起來。這個亞洲海域有自己的歷史文化,也有跨文化的交流。有跨海、環海的貿易、移民網絡之流動。在這經貿活絡的亞洲海域,有海跟海連結(亦即濱下武志所稱的「連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濱下武志指說,海洋研究的新時代,是將「海洋」放在「全球歷史」裡面來進行研究,這是一種背景也是一個條件。而這全球化的動力改變了以往的所有的空間關係。以此探察亞洲海域的各個國家及港市,包括中國在內,不論大小,它不再只是一個「國家」的活動場域空間,而是一個「沒有中心」的網絡化的區域關係。
提倡「海洋亞洲」的學者亦強調海洋亞洲的貿易網絡早在西方殖民者東來之前已經活絡存在。即使是西方人到來並介入其間的最初一兩百年,這區域貿易網絡仍不是由西方人來主導。東亞海域一千年自有其「在地性」與「自主性」。而就布羅代爾「整體歷史」理論的切入,林滿紅更是指說,市場原有跳脫國家疆界而發展的可能,也不受民族主義史觀的國家疆界所制限。
從世界史、全球史、海洋史的學術史回顧,那是一個從西方中心觀向「去西方中心」的研究範式的轉換。既「去中心」,也強調「多中心」。強調的是區域的「在地性」和「自主性」,研究者應當「移情」,從研究對象的內部視角「深描」探察。但在這個學術研究範式的轉換過程中,誰才是中心?即使是「中國崛起」的當下,亦有學者強調「跨國越境」的海洋史研究、東亞區域史研究,強調海洋網絡中的各小紅點都具有主體性和串聯性的歷史撰述時,它一方面「去西方中心」,另一方面也「去中國中心」。
以其「去中心」和「多中心」來解構「西方」,同時也企圖解構「中國」。然在海洋史、世界史和區域史研究中,「國家」還扮演重要角色嗎?海洋亞洲的網絡世界裡,「中國」是不是中心?中心就只是「一個」嗎?還是「多中心」?什麼才算是「中心」呢?恐怕這些概念都有待釐清。
2020 年和2021 年有兩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主題都與上述「海洋亞洲」相關。前者聚焦於公元1000 年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不正當」互動,那是一種「檯底下的交流」。後者則著重探討海洋亞洲的全球化與去全球化課題,而且論文發表者多為人文學科年輕學者。欣聞編委會已從上述兩場研討會中選取論文,結集出版,裨益「海洋亞洲」研究。值得推薦,是為序。
就在疫情仍到處竄流的2021 年,儘管受到疫情嚴重衝擊,國際學術交流根本無法實體進行的情況下,由香港史學後進倡議(Young Historian Initiative)、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文學與社會科學院、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暨《史穗》的一批年輕學者和研究生,共同發起,透過「網路無國界」的方式,以視訊會議,廣發英雄帖,邀請亞洲各國的年輕世代,一起來思考「亞洲去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議題。如今論文集即將出版問世,全世界已走出疫情風暴,各式各樣的國際性學術交流已完全恢復正常,更令人感受萬千和無盡的欣喜。
猶記得2020 年初,新冠肺炎(原名武漢肺炎)突然爆發,從此以後三年間,國際間的人員往來,因為病毒傳播方式的影響,幾乎陷入停擺的狀態。而台灣相較之下,一開始由於地理上四面環海以及邊境人流、物流的嚴格管控下,雖然有一段的口罩荒,但後來獲得來自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疫苗捐助,以及口罩國家隊的投入,甚至後來可捐助其他國家口罩,讓台灣的防疫表現受到國際社會的注目和肯定。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對於香港統治的由「國際化」轉向「內地化」,由「放任」轉向「實質控制」,導致香港社會的政治社會與言論自由嚴重倒退。且隨著中國民族主義與經濟力量的擴散,更導致台灣、亞洲各國的政治、外交、經濟等各方面的版圖重組。在如此內外情勢皆嚴峻的情況下,「海洋亞洲」線上國際青年學者研討會的順利舉辦,在疫情解封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可說是當時隧道中的一盞明燈,讓國際間學術交流不因此而中斷。誠然,如今我們對於舉辦線上形態的各種會議,都已經得心應手、習以為常,然而2021 年7 月這場連續三天的國際會議,無疑是這方面的先驅者之一,尤其它是由一批活力充沛的年輕學子所主動發起與實踐,他們的默契與沈穩,讓會議很順暢地透過線上將知識傳播到沒有邊境的每位與會者家中、職場上和教室裡。
還記得李新元博士生來向我報告這個活動時,他當時擔任本系研究生刊物《史穗》的主編,而我是系主任。由於適逢香港局勢嚴峻,我對於是否能順利舉辦表達疑慮,沒想到,憑藉著合辦單位間彼此奇佳的默契與熱情,以及本系《史穗》團隊在李新元的帶領,克服在疫情下種種的不便與技術上的難題,由李新元、董百坊、朱博琛擔任執行團隊分頭進行,同時本系毛帝勝、廖伯豪、李一鳴年輕學子參與論文發表,而傑出系友安煥然老師與本系許宏彬老師各自發表精闢的專題演講。
如本書的導讀所指出,首屆「海洋亞洲」研討會,於2021 年7 月24 日至26 日三天舉行,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共有來自香港、台灣、馬來西亞、越南、中國等37 篇論文,以及邀請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安煥然教授、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許宏彬副教授、德國法蘭克福大學Egas 博士,配合大會主題,從朝貢貿易、醫療教育和法律制度這三方面,呈現海洋亞洲的不同發展面貌。這場豐碩的、來自海洋亞洲不同國家年輕世代的研究成果,如今集結成冊,讓所有的讀者開卷可得,本人身為時代的見證者之一,衷心表達誠摯的感謝與祝福之意。
=================
【推薦序】/安煥然(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
海洋交通,四通八達,不易分界。超越國別史的研究範式,「海洋亞洲」(「海のアジア」)的提出,強調了海域之「越境」網絡。從海洋看世界,是跨國越界的,視野拓展,不把一國一地之歷史變遷孤立看待。沿海各港市的交錯,把亞洲大陸、半島和島嶼之間的海域串聯了起來。這個亞洲海域有自己的歷史文化,也有跨文化的交流。有跨海、環海的貿易、移民網絡之流動。在這經貿活絡的亞洲海域,有海跟海連結(亦即濱下武志所稱的「連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濱下武志指說,海洋研究的新時代,是將「海洋」放在「全球歷史」裡面來進行研究,這是一種背景也是一個條件。而這全球化的動力改變了以往的所有的空間關係。以此探察亞洲海域的各個國家及港市,包括中國在內,不論大小,它不再只是一個「國家」的活動場域空間,而是一個「沒有中心」的網絡化的區域關係。
提倡「海洋亞洲」的學者亦強調海洋亞洲的貿易網絡早在西方殖民者東來之前已經活絡存在。即使是西方人到來並介入其間的最初一兩百年,這區域貿易網絡仍不是由西方人來主導。東亞海域一千年自有其「在地性」與「自主性」。而就布羅代爾「整體歷史」理論的切入,林滿紅更是指說,市場原有跳脫國家疆界而發展的可能,也不受民族主義史觀的國家疆界所制限。
從世界史、全球史、海洋史的學術史回顧,那是一個從西方中心觀向「去西方中心」的研究範式的轉換。既「去中心」,也強調「多中心」。強調的是區域的「在地性」和「自主性」,研究者應當「移情」,從研究對象的內部視角「深描」探察。但在這個學術研究範式的轉換過程中,誰才是中心?即使是「中國崛起」的當下,亦有學者強調「跨國越境」的海洋史研究、東亞區域史研究,強調海洋網絡中的各小紅點都具有主體性和串聯性的歷史撰述時,它一方面「去西方中心」,另一方面也「去中國中心」。
以其「去中心」和「多中心」來解構「西方」,同時也企圖解構「中國」。然在海洋史、世界史和區域史研究中,「國家」還扮演重要角色嗎?海洋亞洲的網絡世界裡,「中國」是不是中心?中心就只是「一個」嗎?還是「多中心」?什麼才算是「中心」呢?恐怕這些概念都有待釐清。
2020 年和2021 年有兩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主題都與上述「海洋亞洲」相關。前者聚焦於公元1000 年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不正當」互動,那是一種「檯底下的交流」。後者則著重探討海洋亞洲的全球化與去全球化課題,而且論文發表者多為人文學科年輕學者。欣聞編委會已從上述兩場研討會中選取論文,結集出版,裨益「海洋亞洲」研究。值得推薦,是為序。
目次
推薦序/陳文松
推薦序/安煥然
導論:從亞洲角度想像海洋亞洲/陳文松、李新元、劉健宇
【多樣化社會的信仰、地方與教育研究】
⓪ 遷移中的祭祀與儀軌
高雄市旗山區溪洲的水患記憶與對寺廟影響初考──以鯤洲宮為核心/毛帝勝
澎湖漁船船旗、船祭與船俗之初探/莊凱証
臺灣主體性的追求與新興教會的教勢發展──以臺灣基督教福音教會為例/蔡至哲
新加坡廣東喃嘸師傅的變遷/陳康言
泛大伯公現象:東南亞大伯公研究的回顧與探討/謝名恒
試論華社對漢傳佛教在中國、馬來亞發展的影響(19-20 世紀)/魏明寬
⓪ 在政體之間的地方社會
英國掌政下柔佛彭古魯的困境與轉變(1910-1941)/廖明威
世界經濟大蕭條下柔佛邊佳蘭鄉區華人社會的嬗變/莫家浩
新村計劃對華人社會關係的影響──以利民達華人社會為例/陳建發
⓪ 文化體系之間的教育
帝國網絡與馬六甲英華書院的營運/曾凱文
日治末期至戰後初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與近代西方教育的典範轉移(1941-1949)/周皓旻
馬來亞大學創校與英國遠東高教政策──以英國殖民統治為中心/劉健宇
馬來西亞留台生爭取學位承認之過程及意義/吳安琪
【秩序變動中的國際、文化及個體研究】
⓪ 變動中的國際秩序
中國與亞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進程與交易費用/李樹甘
當代中國的亞洲地區戰略及其亞洲定位思考初探/陳家樂、林皓賢
國際援助的經濟作用:競爭力指數的實證視角/曾俊基、陳家樂
⓪ 互動中的文化創造
馬來西亞中文電影在全球化與去全球化語境下的傳播/黃瀚輝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NEGARAKUKU: AN ANALYSIS OF VIEWER’S COMMENTS ON MUSIC VIDEO/CHAN LONG
以文化變遷的視角試論現代越南流行語/朱鎮雍
中國音樂在全球化視野下的演變道路/張振
⓪ 世變之際的個體
朝廷以外的私人外交──五代名相馮道的理念探討/羅永生
宋代士大夫日記中的私領域──以林希〈元祐日記〉為例/張曉宇
《天盛律令》中防走私條例看夏宋之間的走私情況/林皓賢
論朝鮮士人朴趾源的身份認同──兼論新清史學派對中韓關係史研究的啟示/陳沛滔
合禮與權宜──從臺灣傳世文物談清代官員禮服混用現象/廖伯豪
戰前在臺日本人世界觀初探──以兩本在臺日人參與少年團世界大會遊記為中心/李新元
主義還是學術?冷戰時期美台互動與胡適紀念館的形塑/曾苡
緬甸政局的另一種視角:翁山蘇姬的兩難與緬甸軍方的思考/呂嘉穎
推薦序/安煥然
導論:從亞洲角度想像海洋亞洲/陳文松、李新元、劉健宇
【多樣化社會的信仰、地方與教育研究】
⓪ 遷移中的祭祀與儀軌
高雄市旗山區溪洲的水患記憶與對寺廟影響初考──以鯤洲宮為核心/毛帝勝
澎湖漁船船旗、船祭與船俗之初探/莊凱証
臺灣主體性的追求與新興教會的教勢發展──以臺灣基督教福音教會為例/蔡至哲
新加坡廣東喃嘸師傅的變遷/陳康言
泛大伯公現象:東南亞大伯公研究的回顧與探討/謝名恒
試論華社對漢傳佛教在中國、馬來亞發展的影響(19-20 世紀)/魏明寬
⓪ 在政體之間的地方社會
英國掌政下柔佛彭古魯的困境與轉變(1910-1941)/廖明威
世界經濟大蕭條下柔佛邊佳蘭鄉區華人社會的嬗變/莫家浩
新村計劃對華人社會關係的影響──以利民達華人社會為例/陳建發
⓪ 文化體系之間的教育
帝國網絡與馬六甲英華書院的營運/曾凱文
日治末期至戰後初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與近代西方教育的典範轉移(1941-1949)/周皓旻
馬來亞大學創校與英國遠東高教政策──以英國殖民統治為中心/劉健宇
馬來西亞留台生爭取學位承認之過程及意義/吳安琪
【秩序變動中的國際、文化及個體研究】
⓪ 變動中的國際秩序
中國與亞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進程與交易費用/李樹甘
當代中國的亞洲地區戰略及其亞洲定位思考初探/陳家樂、林皓賢
國際援助的經濟作用:競爭力指數的實證視角/曾俊基、陳家樂
⓪ 互動中的文化創造
馬來西亞中文電影在全球化與去全球化語境下的傳播/黃瀚輝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NEGARAKUKU: AN ANALYSIS OF VIEWER’S COMMENTS ON MUSIC VIDEO/CHAN LONG
以文化變遷的視角試論現代越南流行語/朱鎮雍
中國音樂在全球化視野下的演變道路/張振
⓪ 世變之際的個體
朝廷以外的私人外交──五代名相馮道的理念探討/羅永生
宋代士大夫日記中的私領域──以林希〈元祐日記〉為例/張曉宇
《天盛律令》中防走私條例看夏宋之間的走私情況/林皓賢
論朝鮮士人朴趾源的身份認同──兼論新清史學派對中韓關係史研究的啟示/陳沛滔
合禮與權宜──從臺灣傳世文物談清代官員禮服混用現象/廖伯豪
戰前在臺日本人世界觀初探──以兩本在臺日人參與少年團世界大會遊記為中心/李新元
主義還是學術?冷戰時期美台互動與胡適紀念館的形塑/曾苡
緬甸政局的另一種視角:翁山蘇姬的兩難與緬甸軍方的思考/呂嘉穎
書摘/試閱
【導論】從亞洲角度想像海洋亞洲/白偉權、李新元、劉健宇
亞洲是全球幅員最廣、人口最多、文化多樣性最豐富的大洲,隨著印度太平洋地區以及亞洲東部的第一島鏈,在2010 年代逐漸成為國際政治的競逐要地,在中國、印度這些傳統文明構成的陸域亞洲之外,亞洲的太平洋、南海(又稱西菲律賓海或南中國海)、日本海、馬六甲海峽乃至印度洋週邊的海島以及亞洲大陸沿岸地區,亦受到學界與政界的更多關注。這些地區雖然在土地面積或人口規模上不及陸域亞洲,且在歷史上受到陸域亞洲的政權一次又一次的擴張,並在16 世紀以後成為不同歐洲帝國對決的場所,但卻在全球化的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當西班牙帝國在1571 年於馬尼拉建立城市後,里斯本、Acapulco、長崎、魍港、與閩粵港口的商旅,都以之為交易點。考慮到當時伊利比亞帝國在非洲的版圖與勢力範圍,及對其資源的應用,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連結各大洲的貿易網絡。可以說,海洋亞洲,尤其是今天被稱為努山塔拉(Nusantara)區域,是今天全球化世界構成的最後一塊拼圖。過去關注全球史的學者,不少都留意到改變全球一體化路徑的事件,皆發生在海洋亞洲,像是1509 年印度第烏海戰(Battle of Diu)、1642 年荷西雞籠之戰(Battle of San Salvador,又稱第二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1840 至1842 年清英貿易戰爭(又稱第一次鴉片戰爭)、1853 年日本黑船事件及1945 年馬尼拉大屠殺(Manila massacre)等等,其實都是歐美勢力在亞洲的呈現。然而,我們也需要留意到亞洲內部的種種力量,對於今天亞洲局面與全球化世界的構成與發展具有更為決定性的影響力。自二戰後歐美在解殖(decolonisation)的旗幟下退出東南亞,今天美國由提出「重返亞太」到提出「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中國則更頻繁地於週邊領土與海域宣示主權,這些地區局面正正需要我們從亞洲的角度思考。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亞洲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日本,在戰後的外交策略以與各國共同發展經濟為主。在日本《和平憲法》的大原則下,冷戰時代最重要的內閣總理大臣吉田茂(1878-1967)強調重新成為「和平國家」的日本,需要在各方面賠償亞洲各國,如1950 年代對東南亞各國的「經援外交」,從償還生產物與勞務的方式支援各國戰後經濟,並鼓勵日本企業對東南亞的投資;1979 年對中國展開「日本對中國政府開發援助」(「日本の対中国政府開発援助」),直至2018 年結束時以不同形式支援計有約483 億美金。日本與海洋亞洲關係的「正常化」遠為成功,並在東南亞區域整合的過程中扮演一定角色。
雖然印度是東南亞本地文化在10 世紀以前最主要的來源,但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印度常常被東南亞各國認為是一個遙遠的鄰國。作為不結盟運動的主要推手,印度在1950 年代以來與東南亞各國的合作往往止步於防務和國家安全等敏感領域,戰略性地與今天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新加坡稱為「亞細安組織」,香港翻譯簡稱「東盟」,臺灣翻譯簡稱「東協」,下統一簡稱「東協」)成員疏遠。印度針對東南亞的戰略外交始於蘇聯倒臺後的1991 年,新德里宣布「東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但所謂的「政策」其實較類於「願景」(Vision),主要集中於經濟面向,鮮有涉足於地緣戰略層面,也沒有具體的措施。「東向政策」在2014年轉為更主動的「東進政策」(Act East Policy)。印度政策轉換的原因,建基於中國崛起,及伴隨而來中國政府關於領海問題的強硬立場。對印度來說,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海域爭議往往預設了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等鄰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需要為「中國夢」有所犧牲;而在2016 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倡議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自由で開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戦略;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概念促使了「印度―太平洋」(以下簡稱「印太」)兩個傳統以來被想像為獨立的海洋,漸次將對方視為同一戰略區域。在這一前題下,印度開始積極與東南亞各國接觸,對沖各大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近年,印度成為了海洋亞洲的一個重要戰略角色:與越南簽署軍售協議並舉行共同訓練、支持菲律賓在海域主權爭議中對抗中國、增強與印尼的防務合作。雖然這些關係還不到軍事聯盟的程度,也沒有大量海外軍事部署,但印度配合美國、日本在印太戰略中,聯合海洋亞洲對抗中國的趨勢,卻是非常清晰。
同樣留意到東南亞海域未來發展潛力的國家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 世紀以來有關十一段線、九段線的爭議,中國對「南洋」--東南亞海域自古以來已有視為領海的想像。這種想像與現實政治的衝突,可以從傳統19 世紀「天下觀」崩解、民族國家(nation state)及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概念成為國際互動基本框架的進程思考。因此,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互動一直徘徊在傳統的「天朝-藩屬」與平等的「鄰國互動」兩種框架之間。在2013 年10 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東協」時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想像,希望與東南亞各國在其「一帶一路」倡議緊密合作時,卻拒絕接受菲律賓在9 個月前根據自身亦有簽署及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以下簡稱《公約》),以國際仲裁程序解決中國的「九段線」等主張與東南亞國家海洋權利的矛盾。中國政府認為,該國已於2006年根據《公約》第298 條規定,將海洋劃界等問題排除在任何國際司法或仲裁管轄之外,故認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違反《公約》規定,《公約》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的判斷,均違反「國家同意」原則。在領土爭端的同時,中國亦積極響應由東協提出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該協議的締約方將向其他成員進行關稅減讓、並承諾10年內降至零關稅,藉此建立統一市場。
以上種種是日本、印度、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步入高峰後,對海洋亞洲的各種不同想像;但以上的外緣因素卻未如東南亞各國內部的變化重要。將東南亞國家視為「一體」的概念始於東南亞各國內部。在正值越戰高峰的1967 年,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五國外長基於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的立場,在曼谷發表了《東協宣言》,恢復1965 年後癱瘓的東南亞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並更名為上述的「東南亞國家協會」。雖然東南亞各國由於經濟條件與國內政局的差異性,「東協」的經濟合作與政治協調度與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差異甚大,但以東南亞國家為本位的想法卻是清楚明顯,也是東南亞地區整合的一個重要進程。東南亞更將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東協現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並有望在2030年成為第四大經濟體。此舉讓更多海洋亞洲國家積極進入「東協」體系;而「東協」國家理解到了自身獨立於東北亞與南亞各國的利益,可說是今天亞洲各國對海洋亞洲想像的主要成因。
過去二十年,亞洲學界對「海洋亞洲」的研究亦日益增加,其中以日本學者濱下武志(1943 年-)最廣為華語學界知名。他與一些日本學者於21 世紀初合編了名為《海洋亞洲》叢書,是早期全面討論海洋亞洲的書籍,他認為:「香港、新加坡在近代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裏面的自由貿易港。然而,它們雖然表面上擁有貿易自由,實質還是英國為了獲得最大利益而推動貿易的結果。從歷史來看,香港吸收了廣州的歷史資源,新加坡吸收了馬六甲的歷史資源,資源的利用還體現在此前的貿易體系當中,可以說是城市之間的功能的替代和轉移。在亞洲「朝貢貿易體系」中,廣州的地位,馬六甲的地位,加上西歐國家擠進來以後的資源,共同促成了香港、新加坡的發展。它們並不完全是由西歐國家促成的,而主要是利用亞洲原有的「朝貢貿易體系」,擴大了世界性的貿易、金融、移民港口城市。」無獨有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則於2008年推出名為「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領域發展計畫」的研究計畫,旨在梳理臺灣在海洋亞洲(Maritime Asia)--和海洋有密切關係的亞洲大陸和島嶼,包括中國大陸沿岸、日本、琉球,以及東南亞諸國,並聚焦此一廣大地理範圍內的人群活動、相互往來交通,以及因此而導致的影響,尤其注重海洋或隔或通之因素下的錯綜關係。
總體而言,正是海洋的視野,讓研究者能夠跳脫以往以國家或政治界線為主體的思維,從「去國家中心」的觀點,以更為靈活的跨界、網絡、互動關係概念,檢視外部因素如何參與形塑對於區域內部的社會、經濟、政治乃至於文化的面貌。在2020 年代,海洋亞洲在中國崛起、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俄烏戰爭等重大國際危機,以及區域內各種的不穩因素影響下,整體的社會卻是滿有活力,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越南的年輕國民對於以政治參與(political engagement)改造社會富有熱情。在海洋亞洲被不同國家與非國家實體以不同視角與關懷詮釋的時代,我們尤為關心這一時代的學術關懷與進路如何受經濟政治架構變動、地緣政治動盪及文化傳統的傳承與變革所影響。正如現代史學巨匠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在1915 年提醒我們,「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All history is Contemporary history),當下的歷史關懷往往與歷史書寫的參與者的思考。本書的論文收錄了香港政策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中心及The Glocal 在2020 年舉辦的「檯底下的交流:公元1000 年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不正當』互動」,及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及其學會主辦的研究生學術刊物《史穗》、香港史學後進協會在2021 年舉辦的「海洋亞洲全球化與去全球化:人文學科年輕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亞洲」人文學科年輕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發起,緣於疫情期間馬來西亞、香港、臺灣三地夥伴的協作,讓原本親身出席的學術交流移師線上,探索學術交流的嶄新模式,擺脫疫情阻隔的限制,在此向為研討會忙前忙後的幾位夥伴馬鈺詞、董百坊和朱博琛致謝。
本書編者整合了2020 年代初亞洲華語學界的年輕學人關於「多樣化社會的信仰、地方與教育研究」以及「秩序變動中的國際、文化及個體研究」的討論,期望向讀者呈現2020年到2021 年間收到了來自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年輕學人對亞洲、海洋、霸權等等不同概念的想像。
(…下略…)
亞洲是全球幅員最廣、人口最多、文化多樣性最豐富的大洲,隨著印度太平洋地區以及亞洲東部的第一島鏈,在2010 年代逐漸成為國際政治的競逐要地,在中國、印度這些傳統文明構成的陸域亞洲之外,亞洲的太平洋、南海(又稱西菲律賓海或南中國海)、日本海、馬六甲海峽乃至印度洋週邊的海島以及亞洲大陸沿岸地區,亦受到學界與政界的更多關注。這些地區雖然在土地面積或人口規模上不及陸域亞洲,且在歷史上受到陸域亞洲的政權一次又一次的擴張,並在16 世紀以後成為不同歐洲帝國對決的場所,但卻在全球化的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當西班牙帝國在1571 年於馬尼拉建立城市後,里斯本、Acapulco、長崎、魍港、與閩粵港口的商旅,都以之為交易點。考慮到當時伊利比亞帝國在非洲的版圖與勢力範圍,及對其資源的應用,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連結各大洲的貿易網絡。可以說,海洋亞洲,尤其是今天被稱為努山塔拉(Nusantara)區域,是今天全球化世界構成的最後一塊拼圖。過去關注全球史的學者,不少都留意到改變全球一體化路徑的事件,皆發生在海洋亞洲,像是1509 年印度第烏海戰(Battle of Diu)、1642 年荷西雞籠之戰(Battle of San Salvador,又稱第二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1840 至1842 年清英貿易戰爭(又稱第一次鴉片戰爭)、1853 年日本黑船事件及1945 年馬尼拉大屠殺(Manila massacre)等等,其實都是歐美勢力在亞洲的呈現。然而,我們也需要留意到亞洲內部的種種力量,對於今天亞洲局面與全球化世界的構成與發展具有更為決定性的影響力。自二戰後歐美在解殖(decolonisation)的旗幟下退出東南亞,今天美國由提出「重返亞太」到提出「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中國則更頻繁地於週邊領土與海域宣示主權,這些地區局面正正需要我們從亞洲的角度思考。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亞洲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日本,在戰後的外交策略以與各國共同發展經濟為主。在日本《和平憲法》的大原則下,冷戰時代最重要的內閣總理大臣吉田茂(1878-1967)強調重新成為「和平國家」的日本,需要在各方面賠償亞洲各國,如1950 年代對東南亞各國的「經援外交」,從償還生產物與勞務的方式支援各國戰後經濟,並鼓勵日本企業對東南亞的投資;1979 年對中國展開「日本對中國政府開發援助」(「日本の対中国政府開発援助」),直至2018 年結束時以不同形式支援計有約483 億美金。日本與海洋亞洲關係的「正常化」遠為成功,並在東南亞區域整合的過程中扮演一定角色。
雖然印度是東南亞本地文化在10 世紀以前最主要的來源,但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印度常常被東南亞各國認為是一個遙遠的鄰國。作為不結盟運動的主要推手,印度在1950 年代以來與東南亞各國的合作往往止步於防務和國家安全等敏感領域,戰略性地與今天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新加坡稱為「亞細安組織」,香港翻譯簡稱「東盟」,臺灣翻譯簡稱「東協」,下統一簡稱「東協」)成員疏遠。印度針對東南亞的戰略外交始於蘇聯倒臺後的1991 年,新德里宣布「東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但所謂的「政策」其實較類於「願景」(Vision),主要集中於經濟面向,鮮有涉足於地緣戰略層面,也沒有具體的措施。「東向政策」在2014年轉為更主動的「東進政策」(Act East Policy)。印度政策轉換的原因,建基於中國崛起,及伴隨而來中國政府關於領海問題的強硬立場。對印度來說,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海域爭議往往預設了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等鄰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需要為「中國夢」有所犧牲;而在2016 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倡議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自由で開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戦略;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概念促使了「印度―太平洋」(以下簡稱「印太」)兩個傳統以來被想像為獨立的海洋,漸次將對方視為同一戰略區域。在這一前題下,印度開始積極與東南亞各國接觸,對沖各大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近年,印度成為了海洋亞洲的一個重要戰略角色:與越南簽署軍售協議並舉行共同訓練、支持菲律賓在海域主權爭議中對抗中國、增強與印尼的防務合作。雖然這些關係還不到軍事聯盟的程度,也沒有大量海外軍事部署,但印度配合美國、日本在印太戰略中,聯合海洋亞洲對抗中國的趨勢,卻是非常清晰。
同樣留意到東南亞海域未來發展潛力的國家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 世紀以來有關十一段線、九段線的爭議,中國對「南洋」--東南亞海域自古以來已有視為領海的想像。這種想像與現實政治的衝突,可以從傳統19 世紀「天下觀」崩解、民族國家(nation state)及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概念成為國際互動基本框架的進程思考。因此,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互動一直徘徊在傳統的「天朝-藩屬」與平等的「鄰國互動」兩種框架之間。在2013 年10 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東協」時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想像,希望與東南亞各國在其「一帶一路」倡議緊密合作時,卻拒絕接受菲律賓在9 個月前根據自身亦有簽署及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以下簡稱《公約》),以國際仲裁程序解決中國的「九段線」等主張與東南亞國家海洋權利的矛盾。中國政府認為,該國已於2006年根據《公約》第298 條規定,將海洋劃界等問題排除在任何國際司法或仲裁管轄之外,故認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違反《公約》規定,《公約》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的判斷,均違反「國家同意」原則。在領土爭端的同時,中國亦積極響應由東協提出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該協議的締約方將向其他成員進行關稅減讓、並承諾10年內降至零關稅,藉此建立統一市場。
以上種種是日本、印度、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步入高峰後,對海洋亞洲的各種不同想像;但以上的外緣因素卻未如東南亞各國內部的變化重要。將東南亞國家視為「一體」的概念始於東南亞各國內部。在正值越戰高峰的1967 年,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五國外長基於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的立場,在曼谷發表了《東協宣言》,恢復1965 年後癱瘓的東南亞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並更名為上述的「東南亞國家協會」。雖然東南亞各國由於經濟條件與國內政局的差異性,「東協」的經濟合作與政治協調度與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差異甚大,但以東南亞國家為本位的想法卻是清楚明顯,也是東南亞地區整合的一個重要進程。東南亞更將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東協現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並有望在2030年成為第四大經濟體。此舉讓更多海洋亞洲國家積極進入「東協」體系;而「東協」國家理解到了自身獨立於東北亞與南亞各國的利益,可說是今天亞洲各國對海洋亞洲想像的主要成因。
過去二十年,亞洲學界對「海洋亞洲」的研究亦日益增加,其中以日本學者濱下武志(1943 年-)最廣為華語學界知名。他與一些日本學者於21 世紀初合編了名為《海洋亞洲》叢書,是早期全面討論海洋亞洲的書籍,他認為:「香港、新加坡在近代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裏面的自由貿易港。然而,它們雖然表面上擁有貿易自由,實質還是英國為了獲得最大利益而推動貿易的結果。從歷史來看,香港吸收了廣州的歷史資源,新加坡吸收了馬六甲的歷史資源,資源的利用還體現在此前的貿易體系當中,可以說是城市之間的功能的替代和轉移。在亞洲「朝貢貿易體系」中,廣州的地位,馬六甲的地位,加上西歐國家擠進來以後的資源,共同促成了香港、新加坡的發展。它們並不完全是由西歐國家促成的,而主要是利用亞洲原有的「朝貢貿易體系」,擴大了世界性的貿易、金融、移民港口城市。」無獨有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則於2008年推出名為「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領域發展計畫」的研究計畫,旨在梳理臺灣在海洋亞洲(Maritime Asia)--和海洋有密切關係的亞洲大陸和島嶼,包括中國大陸沿岸、日本、琉球,以及東南亞諸國,並聚焦此一廣大地理範圍內的人群活動、相互往來交通,以及因此而導致的影響,尤其注重海洋或隔或通之因素下的錯綜關係。
總體而言,正是海洋的視野,讓研究者能夠跳脫以往以國家或政治界線為主體的思維,從「去國家中心」的觀點,以更為靈活的跨界、網絡、互動關係概念,檢視外部因素如何參與形塑對於區域內部的社會、經濟、政治乃至於文化的面貌。在2020 年代,海洋亞洲在中國崛起、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俄烏戰爭等重大國際危機,以及區域內各種的不穩因素影響下,整體的社會卻是滿有活力,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越南的年輕國民對於以政治參與(political engagement)改造社會富有熱情。在海洋亞洲被不同國家與非國家實體以不同視角與關懷詮釋的時代,我們尤為關心這一時代的學術關懷與進路如何受經濟政治架構變動、地緣政治動盪及文化傳統的傳承與變革所影響。正如現代史學巨匠克羅齊(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在1915 年提醒我們,「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All history is Contemporary history),當下的歷史關懷往往與歷史書寫的參與者的思考。本書的論文收錄了香港政策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中心及The Glocal 在2020 年舉辦的「檯底下的交流:公元1000 年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不正當』互動」,及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及其學會主辦的研究生學術刊物《史穗》、香港史學後進協會在2021 年舉辦的「海洋亞洲全球化與去全球化:人文學科年輕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亞洲」人文學科年輕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發起,緣於疫情期間馬來西亞、香港、臺灣三地夥伴的協作,讓原本親身出席的學術交流移師線上,探索學術交流的嶄新模式,擺脫疫情阻隔的限制,在此向為研討會忙前忙後的幾位夥伴馬鈺詞、董百坊和朱博琛致謝。
本書編者整合了2020 年代初亞洲華語學界的年輕學人關於「多樣化社會的信仰、地方與教育研究」以及「秩序變動中的國際、文化及個體研究」的討論,期望向讀者呈現2020年到2021 年間收到了來自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年輕學人對亞洲、海洋、霸權等等不同概念的想像。
(…下略…)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