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者的世界史(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為什麼台灣出版市場會掀起全球史熱?
全球視野又為公眾史學提供什麼觀點?
一本帶你跨越知識疆界的全球史名著導讀
近年來台灣的公眾歷史書寫市場有三種特色:台灣熱、中國想像與全球史視野。其中又以全球史的著作既能反映當代歷史學的研究趨勢,又兼具傳達給民眾世界觀與歷史意識的公眾史學功用。
為什麼學院外的一般讀者會特別對全球史感到興趣?因為全球史翻轉了過往民族國家史觀的部分缺點,讓我們必須將自身的歷史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下來看待,進而強調人類相互依賴、互動合作以及共同的命運,藉以跳脫狹隘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培養作為世界公民的眼界。
《行旅者的世界史》精選了蔣竹山博覽群書的心得與導讀,主題從城市、海洋、貿易、生活、醫療、戰爭,談到人類的過去與未來。透過作者平易近人的文字與鞭辟入裡的評析,不僅為讀者勾勒出當代史學研究的發展輪廓,更能觀察台灣近年來人文歷史類書籍的出版趨勢,成為行旅全球史的選讀指南。
名家推薦
當代社會,行旅匆匆是許多人的常態。但腳步儘管匆忙,不少人還是希望能駐步停留,回首以往。本書選題新穎,文筆清新,從生動的個例出發,指出了全球史書寫在當代世界的發展、特點和意義,為所有願意回望過去的人士,呈上了一份豐盛可口的簡餐,殊為難得,誠意推薦。——王晴佳(美國羅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歷史是少數可以令讀者感到既嚴肅又輕鬆雋永的學問之一。蔣竹山教授閱讀興趣廣博,從城市史到全球史莫不涉獵,本書撰寫的文體更是從引人入勝的導讀,乃至於需要再三思索的論文無一不包。作者多采的學人風格和生花文筆,尤其透過本書凸顯了歷史這門學問的特色,更無疑地讓這本《行旅者的世界史》,成為每位自詡知識人的案頭必攜。——劉士永(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 Global Professor)
王晴佳(美國羅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士永(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Global Professor)
潘宗億(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戴麗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蔣竹山
台灣桃園人。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曾任東華大學人社院大眾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大學歷史所所長。研究興趣喜歡打破傳統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塊分立之框架,主要方向為醫療史、新文化史、全球史、公眾史學。歷來除關注全球視野下的物質文化史研究,在學院推動相關社群活動外,也對社會大眾推廣歷史普及與公眾史。
目次
導論 長時段的回歸與公眾歷史——近來台灣出版市場的「全球史熱」
第一部 全球視野與全球史觀
1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全球史觀?
2亞洲即世界——「哥倫布大交換」前的全球史
3全球化的開端——你所不知道的西元一千年
4既沒有和平也沒有戰爭——一九四六的全球史
第二部 全球視野下的人與物
5海洋、白銀、物與環境——明清帝國研究的新視角
6大清帝國與內亞——日本的新清史
7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
8一幅畫裡的物質文化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9一張消失四百年的航海圖的全球史解謎
11十八世紀英國女性伊莉莎白・馬許的全球微觀史
10帝國史研究新取向——蒐藏與征服
12史隆先生與大英博物館的蒐藏全世界
第三部 「全球轉向」後的歷史新視角
13大英圖書館海圖裡的世界史
14閱讀「一戰」的幾種新視野
15既沒有洪秀全,也沒有曾國藩的太平天國「內戰」
16既有全球視野,也跨文化——閱讀威廉.麥克尼爾
17亞洲海洋史研究入門
18新文化史研究脈絡中的圖像與歷史
19空間轉向與文化相遇——全球視野下的醫療史研究
20近代東亞世界的「摩登新女性」
書摘/試閱
導論 長時段的回歸與公眾歷史——近來台灣出版市場的「全球史熱」
給大學生的書單
二○一六年八月份的「聯合新聞網」製作了大學書單系列,其中共有八大主題,分別是:幫助大學生規劃未來、人際相處、跨出舒適圈、掌握世界新趨勢、面對生活挑戰、了解自然科學、了解世界文化、了解社會脈動。每一個主題都列出十本書,由網站收集超過百份問卷中精選而來,不同於專家學者的推薦,改由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研究生提出,為新鮮人升大學的準備提供年輕世代的觀點。其中之一的「了解世界文化」這份書單的標題,打著就是「西方憑什麼?更了解世界文化十書」。這標題明顯是借用十本書的其中一本在台灣書市相當暢銷的歷史書《西方憑什麼》。
這位政大中文系的推薦學生是這樣形容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西方憑什麼》:
一個引戰式的書名,其實是要回答東西方為何有如此分別。問題的答案史學界有兩種答案,一種認為西方天生有優秀的基因,本身就該由西方領先;另一派則說是某個關鍵的歷史時間點才促成西方成功。作者的回答是,兩個都不對——東西方各有領先的時候。作者為歷史學家,但也深諳數理,為發展程度做出「量化指標」,勾勒出自農業革命以後東西方的發展曲線,再配合上史料的佐證,我們會發現都與西方發展歷程是如出一轍的相似。真正造成差異的是地理,雖然是史學作品,但跨領域勢不可少。……並且也認為未來的世界,將由超人類和半機器人主導,到時候造成東西方差異的「地理」因素,也會消失,但人類的發展趨勢卻是差異漸小並趨於統一的,他認為「真正的人類史不是東西史而是全球史」。
這位推薦者很清楚地點出這本書是一本跨領域研究的全球史著作。經過網路媒體的推薦,這本書的曝光度較之前又增加不少。不只在網路媒體上有推薦給大學新鮮人的必讀書單,這書也入選成為臺灣師範大學人文經典閱讀課程中地理學門的指定十本書單的其中一本。為什麼這本書會受到大眾的青睞?可能要放在近來「全球史熱」的現象下來看。
究竟什麼是全球史(Global History)?首先要了解這個研究趨勢的發展脈絡。事實上,什麼是「全球史」似乎沒有很明確的定義。常會和「國際史」、「跨國史」或「比較史」混用。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大衛.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近來在〈思想史的國際轉向〉一文就說明了這幾個概念的差異:「直到最近,只有高度反省的歷史學家意識到『進化論式的國族歷史主義』已經成為『橫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主流歷史觀』……歷史學界各領域的研究者晚近開始朝向他們各自所謂『國際的』、『跨國的』、『比較的』以及『全球的』研究。學者們各自著力,範圍不同,主題各異、動機也不一,對於這些歷史研究的非國家途徑間的彼此差別也沒有任何界定上的共識。『國際史學家』通常視國際社會的存在為理所當然,但是視角更超越國家疆界,而關心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財政、移民和文化關係等。……『全球史學家』處理全球化的歷史與史前史、具普遍性課題的歷史以及關注如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次全球區域間的連結。」本文所談的全球視野比較傾向於阿米蒂奇所談的概念,是一種高於或超越民族或民族國家所界定的個別國史,這種歷史書寫可稱之為「國際轉向」或「全球轉向」的發展。
現今的史學走向,全球史有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趨勢。全球史的出版在這十幾年間有逐漸增多的現象。近來《全球史學史》(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就已透露了「全球化史學」到來的訊息,這書作者認為冷戰結束後,史學界出現了顯著變化,開始對世界史與全球史有更多的關注。此外,有關全球史的理論與方法的回顧,也反映了當前史學的「全球轉向」(global turn)。所謂的「全球轉向」,特色之一是史學書寫的「空間轉向」(spatial turn),或者說是史學跨越民族國家的疆界,朝著區域、大陸及半球等空間發展。目前歷史學的幾個次學科如社會史、性別史、經濟史、環境史、醫療史、科技史、物質文化史、外交史,以及歷史教學,多少都受到這波「全球轉向」風潮的影響。塞巴斯蒂安.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的《全球史的再思考》,對於這樣的趨勢做了相當詳細的討論。
全球史的視野提供史家跨越民族國家的疆界取向,在課題上涉及了分流、合流、跨文化貿易、物種傳播與交流、文化碰撞、帝國主義與殖民、移民與離散社群、疾病與傳染、環境變遷等。全球史的研究取向並未否認民族國家的重要。相反地,它強調透過探索跨越邊界滲透至國家結構的行動者與活動,全球史跨越了國家、地方及區域。全球史不意味著就是要以全球為研究單位,而是該思考如何在既有的研究課題中,帶入全球視野。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模式,例如:(1)描述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的各種類型的「交往網絡」;(2)論述產生於某個地區的發明創造如何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反應;(3)探討不同人群相遇之後,文化影響的相互性;(4)探究「小地方」與「大世界」的關係;(5)地方史全球化;(6)全球範圍的專題比較。在研究課題上,研究者可以透過全球視野,探討以下主題,例如帝國、國際關係、跨國組織、物的流通、公司、人權、離散社群、個人、技術、戰爭、海洋史、性別與種族。相較於中國大陸紛紛設立全球史研究中心、舉辦研討會,反觀台灣,這樣的全球史研究趨勢並未在歷史學界有太多的迴響。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在學界並未有太多討論,但在民間的出版市場卻相當熱衷出版相關著作,我稱這個現象為「台灣公眾史學的全球史熱」。
近來台灣的公眾歷史書寫市場有三種特色,台灣熱、中國想像與全球史視野。其中又以全球史的著作既反映當代歷史學的研究趨勢,又能兼具傳達給民眾世界觀與歷史意識的公眾史學功用,以下則就幾本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進行探討。
紅到學院成為經典閱讀課的《西方憑什麼》
如果你要問近期有哪本全球史著作很暢銷,我的答案是伊安.摩里士的《西方憑什麼》。這書在書市很熱門,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的「人文經典」閱讀曾將此書列為「地理經典導讀」的十本書之一。此外,這書也曾獲選為國家文官學院一○五年度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指定書單。摩里士在《西方憑什麼》的前言中提到他的角度是「回顧過去幾百年,為什麼西方會是現在世界的主宰」?有關這樣的問題,不是只有他在問,其實早從十九世紀開始就有人問了。他們的問題是「一八○○年後為什麼走向都是西方占優勢」?當然這比較的對象是東方,尤其是這近一、兩百年以來的東方。
《西方憑什麼》這本書有它獨特的脈絡及問題意識,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以及要談的是什麼內容。作者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歷史學教授,擅長古代史,是一位古典學教授,跟一般我們看到寫大歷史的作者不大一樣。大多數問「西方為什麼占優勢」的學者基本上都是研究近世世界的學者,不管是地理學、歷史學、演化生物學,譬如《槍炮、病菌與鋼鐵》的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就是演化生物學家。
這個作者是古典學教授,擅長寫古代史,卻喜好探討大問題。一般古代史寫法多是擅長寫短時間的時代,但他一寫就是人類幾千年、幾萬年前的歷史發展,談的時間甚至比《槍炮、病菌與鋼鐵》的時間還要長。這本書是二○一○年出版,距離一九九八年中譯的《槍炮、病菌與鋼鐵》有一段時間。其內容多少都會涉及到前述介紹的幾本全球史著作。因而若我們不知道這些作品,會不清楚《西方憑什麼》的重要性在哪?他提出的比較新的論點是什麼?或者是我們在看的時候,哪些東西我們要重新去思考過去的這種命題,為什麼現在會有新的看法?
這本書非常精彩,雖然寫得有點像小說,但都站在歷史學角度去分析,因而這書出版時,戴蒙曾寫過推薦詞幫他背書。本書的特色是從生物學、地理學跟社會學這三個科談人類大歷史發展的趨勢。他特別擅長的是以「社會趨勢」的新角度探查人類大歷史。書中畫了非常多的趨勢圖,我們很少看到歷史學學者以那麼多的社會趨勢線條和圖表,表現東西方不同時期及時間點的發展特色。
這些趨勢圖有時候看起來是齊頭平等、有時候是東方跑在前面、有時候是西方跑在前面、有時候兩個又同時進入衰敗期、有時候又突然冒出來。透過這些社會趨勢圖表,他強調歷史學不該只看到過去,他把歷史學的地位又拉到另外的層次,他讓你看到歷史學可以講法則、可以講未來可能是什麼。所以我們看到他從第十二章開始,告訴我們不要小看歷史學家,一堆學者坐在一起在討論地球未來走向的時候,歷史學家還是可以插上話的,甚至可以根據過去的發展趨勢,建立出一些法則,這個法則可以讓我們看到未來地球的樣子。
這本書內容分三大部分,中間一大部分其實可以跳過去讀。要認識這本書先要了解中譯本的特色。中文翻譯本和英文本原著明顯不同,這也是雅言出版社非常擅長的操作方式。這出版社曾出過《正義》、《世界是平的》,很少台灣的出版社像他們一樣,一年大概只出一本書。台灣出版社大概兩千多家,成立出版社的門檻很低,但出書的速度非常快,因為要以書養書,一個出版社每個月基本上要出一本書,一年做十二本書,有時可能只有一本書有銷路,靠那本書就可以打平其他書的虧本。台灣有百分之八十的書賣不到一千本,所以一年出三萬多種書,若和台灣的人口數相較,這個數量相當驚人。只要去書店看看平台上的書,我們會發現一本書的生命大概就是兩個禮拜,甚至有些書擺不到平台上。少數暢銷的都是特例,像是二○一五年有本繪圖書《秘密花園》賣得很好,光是台灣就賣了至少五十萬冊。《西方憑什麼》也算暢銷書,讀者反應不錯,常出現在網路書店百大排行榜上。
上述提到這本書的翻譯跟英文本有出入,指的是英文標題跟中文的有落差。中文本以比較聳動吸睛的方式去呈現,例如「西方憑什麼?」;此外,出版社會將正文裡整理出來的一些重要句子,當作各章大標題下的提示內容。所以我們若對照一下中英目次部分就可以發現,這是出版社編輯的想法。
這本書要談什麼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伊安.摩里士問了什麼問題,才能知道整本書要解決什麼。這是歷史學家比較擅長的,在這樣的長時段歷史裡,要問出什麼跟過去學者不大一樣的問題,首先就必須了解過去用什麼樣的觀點去談「西方為什麼在近百年來都處於優勢」。
關於過去的論點,《西方憑什麼》以「古早決定論」、「一時碰巧論」來討論,這名稱是翻譯的意思,編輯可能覺得這樣讀者會比較好記。「古早決定論」學者認為西方占優勢是在古早時候就決定了,而這個優勢來自於地理、文化、社會、氣候優勢等等,甚至政治上的優勢。「一時碰巧論」講的是一八○○年之後,西方出現了影響未來的工業革命,而這個工業革命是偶然出現的,剛好撿到上天掉下來的「人力」、「煤礦」 兩個大禮物,撿到這兩個禮物而造成的工業革命,才使得西方發展遠遠超過東方。
這兩派是伊安.摩里士在討論這個問題時的切入焦點。當我們讀完本書,會發現他就是在挑戰這兩派,但是他又不說這兩派完全錯。他把這兩派綜合起來,不能說古早,也不能說近代才出現,要把它當作是更長的時間,不能只看幾千年,是看幾萬年。所以我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會看到他一開始就從遠古時期人種的演化過程如何從非洲擴散到其他地方。他談的時間非常長,跟過去學界不大一樣。
這是一種綜合的提問法,作者讓我們先了解所謂的「古早決定論」的特點。這派的學者較擅長的是從氣候、地形、天然資源、文化、政治、宗教的角度看歷史,談的時間從一萬五千年前到一千年前的中世紀甚至幾百年前,這裡有各種代表人物,他書裡提到的人和概念大概是這些:馬克思的「政治才是西方勝出的關鍵」;藍迪斯的《新國富論》提到「疾病和人口是歐洲勝出的兩大因素」。跟東方做比較時,中國在盛清時, 人口從一億到三、四億,到底人口急速成長背後的關鍵是什麼?大家知道盛清時有大量美洲作物傳到中國,這養活了中國的大批人口,這樣穩定的發展是有利於清朝的中央集權,這派的學者認為,因為中國中央集權穩定地發展,所以不像西方會往海上發展。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也是這派學者。
另一派是「一時碰巧論」,這派學者認為是偶然性的因素,不是長時間發展及西方早就是這樣,而是一八○○年之後工業革命的偶然性因素,這派代表性學者是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很少有研究明清中國歷史的美國歷史學者能當上整個美國歷史學會會長,彭慕蘭於二○一四年時就獲得這項殊榮。他於二○○○年出版的《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曾獲得國際大獎,這本書挑戰過去華勒斯坦或其他講社會體系學者的觀點,是後來所有研究近代世界形成過程,不管是研究經濟、政治及國際關係,都會徵引的一本書。
彭慕蘭的專長是經濟史,他不採過往的大範圍的比較,譬如中國和整個歐洲或整個英國的比較做法;而是比較一八○○年前的中國和英格蘭。他比較中國江南和英格蘭的生產關係、商業發展模式及經濟數字時,發現在這之前其實東西方是差不多水準的發展。那為何之後西方會崛起?這是因為偶然性的因素,有兩個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陸的開發與非洲人力的運用,二是英國煤礦的發現。中國很早就有煤礦了,譬如書中提到宋代人口非常多,甚至可能發展出像資本主義一樣的模式。歐洲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是在這時間點,所以稱作「大分流」,工業革命之前東西方是走在同樣道路,但之後的發展曲線就不一樣。他在第三章裡面畫了非常多社會數據圖,我們在看的時候要了解他的數據怎麼估計出來的,他有一些推論的基礎,但又不像統計學那麼仔細。
就伊安.摩里士而言,這兩派論點是後來在談這問題時的兩大方向。當他提出「西方憑什麼」問題時,書中的社會進程的圖表就是他整本書的關鍵。他先測量出社會發展的趨勢,畫出趨勢圖(畫趨勢圖的時候不能看史前也不能看近代),然後把兩派的學說都融合在一起,並提出自己的分析觀點。他在談不同時期的歷史做對照時,會用趨勢圖的曲線讓大家看到變化。他引導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時要跳脫「要從很久以前就比較」 還是「要從近代來看這個問題」的二分法觀點。
例如第十二章,作者認為這種社會的發展趨勢,若從地理、生物、社會的角度去看,這三個角度在某個時期內都有它擅長或推動的力量。有時是生物學先占優勢,然後社會學進來,然後地理學可能是主宰東西的關鍵,有時候社會的發展趨勢裡面又跑到前面。所以到了十二章,會看到它變成是講通則、法則,甚至預估以後的發展。譬如他提到西元二○○○年到二○五○年社會趨勢的發展,這可能超過我們過去一萬五千年這麼長時間發展的五十倍。就他來說,未來的發展可能不是在問「西方憑什麼」(或東方),而是把地球當成整體,可能跑出一些偶然性的東西,而這東西可能就是關鍵性的斷裂。書裡面講到很多未來學或天文學家的觀測,偶然性的因素就譬如一顆彗星過來就不用分東西方了,所有發展就跟遠古時代某顆流星掉到美洲大陸,使發展曲線往下掉一樣,他覺得這幾十年的變化非常關鍵。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