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一個埋藏千年從上帝到不知來源的能量(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89865936746
出版社:華志文化
作者:威廉‧沃克‧阿特金森
出版日:2017/01/01
裝訂:電子書
版次:增訂1版
商品碼:2222220453802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1973年出生於中國廣州。美國路易西安那州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與金融博士。先後在美國德州大學及堪薩斯州州立大學、澳洲著名昆士蘭大學任教四年,擔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並獲得昆士蘭大學的終身聘用。昆士蘭大學原定於2007年提拔他為教授,多家大學亦曾高薪聘請他擔任首席教授,但是,他立志走上聖賢教學之路,所以均婉言謝絕。現兼任臺灣成功大學、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研究員。
序
序 言
《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一個家庭教育的課本。它是以聖賢之道,來指導我們的生活。目的是為了讓我們人人通過學習聖賢的教誨,落實聖賢的教誨,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於成聖成賢。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為根基,而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規》。
許多人認為《弟子規》是小孩子學的,大人就不用學習了。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弟子規」三個字「規」是規矩,「弟子」是什麼意思?是學生的意思。誰的學生?聖人的學生。
《弟子規》是根據孔老夫子《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作為整篇的綱目來進行開解的。《弟子規》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學生們必須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子貢、子路、冉求都不是小孩子,他們都是成年人,都是大賢大德之人,都是力行《弟子規》的典範。我們想要做聖賢人的好弟子,就必須要在生活規範方面去紮根,而《弟子規》就是紮根的教育,是讓我們能夠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成聖成賢的根基。因此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要學習,也都應該落實到生活中去。
孔老夫子說他是述而不作,所敘述的都是古聖先賢之道,是轉述前賢的教誨。
首先要明瞭為什麼孩子要學《弟子規》。《易經》上說:「蒙以養正聖功也。」「蒙」是童蒙。童蒙養正,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培養他的正知正見,奠定德行的根基,這種教育是聖人的功業。
因為祖國的未來就掌握在孩子的手裡。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德行,縱然他有科學知識,將來必定會形成讓社會混亂的一種力量。而且他越有科學知識,但是沒有品行就越危險。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才無德是毒品」,我們要培養的是有德、有才的好孩子。現在的社會普遍都強調功利、強調競爭,都以「利」作為行為的準則。如果這個事情有「利」,大家就趨之若鶩去做了。如果沒「利」可圖,大家就都不願意幹。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們就會忘記了道義。
記得小的時候,因為很愛郵票,所以也很喜歡集郵,鄰居家的小孩也有這個愛好,我們兩個就成了朋友。結果當我看到鄰居家小孩的郵票都很珍貴,也很漂亮時,心裡就起了貪念,想方設法要把對方的郵票騙到手。我的年齡比鄰居的孩子大一些,也有一點口才,所以鄰居家的小孩很聽我的話。於是我就拿著自己那些普通的郵票,跟鄰居家的小孩說多麼多麼的珍貴,說他的郵票其實並不珍貴、很普通,如果願意我們可以交換。結果就這樣把鄰居家孩子的郵票,都騙到我的集郵本上了,把我的普通郵票都換給了他。
大概過了一兩個星期,鄰居家孩子的父母就找到我們家來了。可能是鄰居家的小孩把郵票冊給他父母看了,父母看到之後大吃一驚,為什麼珍貴的郵票都不見了,換成了普通郵票。一問之下,就把我這個騙局給問穿了,然後找到我的父母。我記得當時我的母親看到我這樣的一種行徑,心裡面非常沉重,她二話不說就把我騙來的所有郵票都還給了鄰居,而且那些普通郵票也都不要了。當鄰居父母走了以後,母親就用一種很平淡,但是又很嚴厲的口吻對我說:「茂森,如果你要再發生這樣的情形,我就要把你的這些郵票都燒掉了。因為我不想讓你為了郵票,而道德品質墮落。」《弟子規》講「德有傷,貽親羞」,雖然母親只是講了簡簡單單一兩句話,可是自己就覺得非常的羞愧。
我還算是有一個優點,聽父母的話,「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於是就向父母保證,今後再也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做一個正直的人。這是我在小學時候發生的情況,自從那次父母給我教訓以後,我再也不敢用這種欺騙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父母有這樣的教育意識,就可以幫助孩子保持在正道中。如果我的父母,在這種情況下縱容、包庇我的話,今天我就不能坐在這裡跟大家談《弟子規》了,那可能是一個道德墮落的人了。這種情況都是在孩子萌發出微小、不正念頭的時候,就應該幫助孩子杜絕掉的。如果縱容、包庇,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將來可能會釀成人生的悲劇。因為在孩子心目中只有利、沒有義,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曾經有一則新聞報導,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為了獲得一個手機,竟然把他的父母親都給毒死。為什麼要毒死父母?因為家裡窮,沒有錢買手機,如果毒死父母,就會有一筆人壽保險金,他想用人壽保險金去買手機。這令人髮指而又真實的案子,追究根源,都在於從小失掉了倫理道德的教育。一個家庭沒有教育,家庭會墮落;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倫理道德教育,這個社會必定會混亂。
我們希望社會和諧、世界和諧,用什麼方法能夠達到?用我們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根源在於人心,人心都能夠向善,都能夠遵循倫理道德,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不就是太平盛世了嗎?
中國古代的經典《禮記•學記》篇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對我國的國民重要,對世界人民也同樣重要。特別是在利與義面前,一定要懂得分辨清楚,如果腳跟稍微不穩,就容易墮落。
美國摩根斯坦利是一家著名的投資銀行。它的一位華裔女副總裁,被發現暗中用公司的內幕消息,與她的丈夫、家人一起聯手進行內幕交易。這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而這個女副總裁不僅是高級知識份子,她的年薪也是相當豐厚的,應該沒有理由幹出這種違法的事情。
法庭對她判處了十八個月的監禁,對她的罰款也非常重,公司也把她開除了。一夜之間她就身敗名裂、傾家蕩產。歸根究底就是沒有倫理道德根基。這是古人講的沒有讀聖賢書之過,在利益和道義之間,她不能夠站穩腳跟,為了貪取一時的財利,丟棄了做人應有的品德,其結果便是身敗名裂。
一個行為正直的有德君子,是絕對不會用貪取的手法來賺取錢財的。
《大學》上講:「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財富就像一棵樹的枝條、花葉,看起來是很不錯、很美,但是它的根是要在土地裡。根紮得深,這棵樹的枝條、花葉才能得以長久。根是什麼?是德!德是根本。有德的人,自然就有財。無德的人,貪不義之財反而很快就會家破人亡,傾家蕩產。因此,孩子從小就要給他培植道德理念。而道德的根本,是孝道!
《孝經》上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順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聖賢教育,都從孝開始教起。而《弟子規》從頭到尾,就是教一個孝字。孝是根基,一個人懂得了孝,他的德就展開了,他的人生態度就能得到提升了,幸福也就隨之而來。
中國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的中華文化教育中心,用《弟子規》來教化湯池鎮的4.8萬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風大大地得到改善,人們相互之間有禮了,孩子懂得孝順父母,夫婦也和順了,不但犯罪率大大減少,就連離婚率也大大減少了。僅僅兩年,我們就看到《弟子規》教學所產生的效果。
他們講《弟子規》,最重要的是從孝道下手。在湯池鎮第二中學有一位初一女學生,這位同學她的性格很內向、很孤僻,脾氣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親常常吵架,跟同學也不能和睦相處。現在這樣的孩子真不少。這個女同學常常找她母親的毛病,每次跟她的母親吵架之後,心裡又很痛苦,自己會暗地裡哭。一個人心裡如果沒有道德理念,她自己苦,家人苦,周圍的人都跟著苦。
後來有一天,這位女學生聽說教育中心在講《弟子規》的課,她就來到了中心。這堂課正好是講「孝」道。一堂課聽下來之後她明白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道媽媽原來是愛她的,她對媽媽這種無理的態度是不對的。自己為什麼會這麼苦惱呢?因為沒做到《弟子規》所說的,所以自己會這麼苦惱。《弟子規》上講:「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自己沒做到,反而埋怨父母,這是自己不對。哪怕是父母真正有過失,《弟子規》上教「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父母有過失,犯了錯誤,我們勸諫父母的態度,都要「怡吾色,柔吾聲」。用溫和的臉色,用柔軟的聲音來勸導。父母有過都要這樣,何況是父母平時沒過,我自己耍小脾氣、大哭大鬧,這是無理取鬧。這個女同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要懺悔!怎麼懺悔?「過能改,歸於無」。她首先想到要回家為她父母做一餐飯。平時都是母親做飯,自己都沒有看到母親的辛勞。這天她下了決心,要用實際行動來向父母懺悔。
當天她買了一些青菜,回到家裡做好了飯,等她的父母下班回來。她估計母親快回來了,這個女孩就在門口等候。母親剛進到房間,她就在門口向母親深深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然後對母親說:「媽媽,您辛苦了。」這位媽媽聽到自己的女兒說這麼一句話,又向她深深鞠了一個躬,心裡有點七上八下的,心裡就想:女兒今天是怎麼回事?因為她從來沒有看到過女兒這樣。然後這個女兒拉著她媽媽的手,對媽媽說:「媽媽,請你閉上眼睛,我拉著你走,我讓你看一樣東西。」這位母親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心想女兒要跟我玩什麼遊戲,就很欣慰地閉上了眼睛。女兒拉著她媽媽走進了飯廳,然後請母親睜開眼睛。母親一睜開眼睛,看到滿桌子的飯菜已經準備好了,淚水快要掉下來了。
吃飯的時候,這個女同學很習慣地先拿起筷子夾菜,剛準備吃的時候,突然想到昨天聽《弟子規》上講,「長者先,幼者後」,馬上把夾起的菜,放到了媽媽的碗裡,讓媽媽先吃。這一頓飯,母親是含著欣慰的淚吃的。吃完飯,這個女同學把碗筷都收拾乾淨。然後,又端來溫泉水,為她母親洗腳。因為湯池有溫泉,當地的居民常常打溫泉水來泡腳。這個期間這位女同學的母親,一直不斷地流眼淚,非常地感動。而這位女同學,心裡也非常感動。她抱著母親痛哭起來,她向媽媽懺悔說:「媽媽呀,我是一個壞孩子,我不明白怎樣來愛你。以前我都是太任性,以後我再也不會讓你生氣了。」
這些事情,都是這位同學寫給教育中心老師們的一封感謝函裡面講到的。從那以後,這位同學真的懂得孝順父母了,她也發現原來媽媽真的太愛她了。而她進入學校裡,對同學們也都謙恭有禮,主動向同學們打招呼了。同學們都發現,這個同學變了,變得這麼彬彬有禮,變得這麼謙順了。於是同學們也開始跟她友好,改變了以前緊張的關係。
後來,這位同學在寫給中心的老師們的信中,用一句真情的話說:「《弟子規》,我愛你。」她真正發現,《弟子規》原來可以幫助她得到人生的幸福、快樂。而人生的幸福快樂與否,總在我們一念的迷惑或者覺悟之間。當我們迷惑的時候,就會看到別人都是錯的,就自己一個是對的,樣樣都要挑別人的毛病,自己的父母都變成對立不能交流的人了,由於有這些隔閡,代溝也就隨之產生。而當我們一念覺悟的時候,用聖賢的教誨改變自己的心態,看到別人其實都是好人,原來是自己有毛病,錯的是自己。反求諸己以後,以懺悔的心原諒、寬恕別人,對他人的愛心也就隨之生起來了。這個時候才發現,媽媽是愛我的,爸爸是愛我的,所有的人也都是好人。其實,媽媽還是原來的媽媽,同學還是原來的同學,是自己的觀念一改,一念之間就從苦惱的世界,進入到幸福快樂的世界裡了。這就是教育的功能。
試想想,這個女孩子,如果她沒有接受《弟子規》教育,任由著自己的習氣、任性來成長,長大以後,習氣已經變得根深蒂固了,當她走入社會中,在單位裡跟領導、跟同事的關係,一定不可能處得好。以後結婚了,跟先生結合在一起,又怎麼可能有幸福快樂?常常都是看別人毛病,自己任性。以後如果結婚生了孩子,這個孩子能教得好嗎?要知道一個孩子的成長,如果沒有良善的教育,吃虧的絕對不只是這個孩子,他會影響身邊很多的人,影響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孩子要學《弟子規》。
為什麼大人也要學《弟子規》?很多人認為,未成年人是我們祖國的下一代,必須要接受道德教育。現在成年了,還需要接受《弟子規》教育嗎?更要接受。
因為,當我們有優良品德的時候,自然就能夠召感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業,能夠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受人尊敬。這不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嗎?所以,無論您現在做什麼行業,都要學習《弟子規》。
孔子教學,四門教育,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學。四門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規》正是最好的德行教育。無論從事什麼行業,行業就是第三條政事,第二條言語是教我們如何說話,如何與人交往。雖然行行出狀元,但只有在德行和言語成就了以後,我們所從事的政事,才能夠真正成功。因為事業有根,將來才能夠發達。文學是講文藝、精神生活方面的情趣、愛好。同樣因為有了德行,在情趣愛好方面,精神境界才能高尚。
在北京,有位擁有一百多員工的企業老總,他推行了《弟子規》教育,結果發現,過去非常難管的企業,現在好管了。員工們都用《弟子規》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做老闆的不用去細緻地管理員工了,因為員工按照《弟子規》形成了自我約束的體制。
我有幸看到這個企業一些員工學習《弟子規》寫下的心得。其中有一位年輕的女士,她在分享學習體會中說到,她沒有學習《弟子規》以前,很喜歡下了班就去KTV歌廳裡面唱歌,一唱就到很晚。父母很擔心女兒,這個女兒不但沒有體會父母的關懷,反而賭氣說不要你管。這是在沒有學《弟子規》之前的狀況。
後來,在公司裡學《弟子規》,結果發現原來《弟子規》所講的很多條自己都犯了。經過反省、檢點,她決心改正過失,自此以後她戒了去KTV歌廳的壞習慣。
透過學習,她發現其實在KTV場所裡面喝酒、唱歌、發洩,只是痛苦暫時的結束,就像人吸毒一樣暫時麻醉了自己,清醒以後煩惱會更多。她反省說,有一天從KTV歌廳回到家已近午夜了,由於睡得很晚,第二天起來也晚了,一看錶快要到上班的時間了,就趕緊沖出門外。可是車到半路,突然想起自己忘記帶考勤卡了,上班沒有考勤卡,就等於曠工。沒辦法只好又返回家裡去取考勤卡。等再從家裡出來上車的時候,遇到路上堵車。時間越拖越晚,結果上班遲到了,整個上午她的心情都很不好。就為了晚上的狂歡,暫時地去麻醉自己,結果第二天反而心情更不好。她領悟到這點,以後又學習了《弟子規》,知道「鬥鬧場,絕勿進」,而這些場所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
她明白了,要孝順父母,決定回家給父母做一頓飯。以前都是母親佔據著廚房,自己平時很少做飯,所以做起菜來並不是很熟練。母親在旁邊很關懷地看著她,想要幫助她做些事情。看到母親這個樣子,她就對媽媽說:「媽媽,今天從頭到尾都讓我來,你這個地盤今天讓給我」。
這時看到媽媽微笑的神情,女兒的心裡也覺得很踏實、很欣慰。好不容易把三菜一湯端到了飯桌上,父母跟她一起來享用,當父親夾了第一口菜送到嘴裡以後,女兒就問父親說:「爸爸,今天我做的飯菜做得怎麼樣?」父親已經樂得合不攏嘴了,連連說:「好吃好吃,女兒做的菜,比你媽做得還好吃。」這個女兒後來反省說:「其實我做的飯菜,哪比得上我媽媽做的,但這卻是自己用孝心做的飯菜,所以父母覺得是最好吃的。」媽媽在旁邊也笑著說:「這回女兒來了,我就該下崗了。」此時這個女兒真切體會到親情的溫暖。突然之間,她覺得原來真正的快樂,不是從KTV歌廳那裡能得到的。孝順的溫情,真正讓我們得到幸福快樂。她在寫給公司總裁的信中講道:「其實孝順並不難,幸福也並不遙遠。」她特別表露出,自己對公司總裁讓大家學習《弟子規》的那份感恩之情,那真正是由心而發的,讓我們看了都很感動。
一個公司能夠用《弟子規》來教導自己的員工,讓員工在這個公司裡面,也得到親情的溫暖。這位總裁看了員工分享的心得報告後,還常常批些字。比如說,當看到剛才講的這位員工的分享以後這個老總批道:「恭喜你感受到孝親的幸福,找到依從經典教誨,就會得到真正快樂的正道。這是你善於力行結出的甘美果實。堅持走下去,我們不再過僅僅是痛苦暫時停止的迷茫日子,我們要過明明白白,從快樂到快樂的日子。」
想想看,當這個員工接到總裁的這一段批語,心裡是什麼感受。一個公司的領導、一個國家的領導,不僅是做領導,他實際身兼三重角色,所謂「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就是領導,是要管理、帶領員工。還要作之親,「作之親」,就是做員工的父母,以父母之心對待員工,讓員工得到家人一般的溫暖。還要「作之師」,對員工來說,領導也是老師,要以身作則,為自己的員工做出好樣子,用正理、正道來教導員工。這樣員工對於老闆的感恩之情,自然能夠表露在他的工作裡面。員工懂得了為人之道,能不為自己的公司認真幹活嗎?以前天天監督員工,看有沒有缺勤,有沒有為謀私利來騙取公司的錢財,有沒有用公款請客吃飯回來報銷,現在這些操心的事情幾乎沒有了,老闆帶領員工們一起學習《弟子規》,這個公司成了一個和諧的團體。「家和萬事興」,他們的業績也越來越發達。
現在很多企業的老闆,都意識到學習《弟子規》的重要性,他們在報紙上登廣告招募員工的時候,都附加一個條件,必須要會背《弟子規》,懂得《弟子規》道理的員工我們才要。這些老闆都很聰明,他懂得選拔員工第一要看他的人品,然後再看他的能力。對於一個將要踏入社會找工作的年輕人來說,第一要重視品德的培養。先要有良好的品德,再加上有一門技術、一種能力,無論到哪一個工作單位都是受人歡迎的。
《弟子規》運用到企業管理,企業一定會興旺發達。用到家庭裡面,也一定會讓家庭和睦。我在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曾經學習過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裡有很多感人的見聞。其中湯池鎮有一位姚女士。這位姚女士脾氣很大,常常跟她的先生、婆婆吵架,總是一點小事就會引起爭執。她們家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有一次姚女士到了中心去聽《弟子規》課。當她聽到五倫關係,講到夫婦這一倫,老師們教夫婦之間,要懂得遵守一個原則,必定能夠夫婦和睦。什麼原則?就是「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如果夫婦之間互相責備,一點小事互不讓步,整個家裡就會搞得天翻地覆。當夫婦之間懂得自責,比如說丈夫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把一個茶杯給碰翻了,這個先生馬上向太太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剛才太魯莽了,把這杯茶給碰翻了。」然後立即就拿抹布,把地上的茶水都擦乾淨。太太在旁邊看了,她一定會說:「沒關係,沒關係,不就是一杯茶。」這樣互相就會原諒,天清地寧。假如丈夫碰倒了茶,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說:「你怎麼偏偏把這杯茶端到這兒,讓我碰倒灑了一地。」你想太太聽到這句話,她心裡什麼感受,兩個人可能就對吵起來。
古聖先賢教誨我們,如何真正做到和諧?反求諸己,錯誤都是我的。哪怕是對方有錯,還是要把這個錯誤歸到自己身上。過要歸於己,功要推給人。這樣就能夠把一切的矛盾、對立、衝突化解了。不能化解對立、不能化解衝突,都是因為自己心中有強烈的「我」的概念。心中念念有個「我」,就會導致家庭不和,乃至於團體不和、社會不和、國與國不和。
所以「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這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關係、族群團體之間關係,乃至國家與國家之間關係的一條真理。
當這位姚女士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回到家裡她決心改變自己的心態,學著處處寬恕自己的先生,寬恕自己的婆婆,只看他們的優點。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先生也有很多優點,婆婆也很可愛。夫妻之間懂得感恩,家庭很快恢復了和諧的局面。
這位姚女士在分享的時候說:「我今年四十歲,我有信心活到八十歲。以前做得不對,現在學了《弟子規》要重新做人。」她已經體會到人生的幸福、快樂不在外。當我們改變心態,以謙虛、恭敬、感恩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所有的人,原來自己就已經得到幸福了。這就是《弟子規》教育的作用。
《弟子規》不僅對一般人有這樣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對很多在監獄裡面服刑的人員,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用《弟子規》教化服刑人員的工作上,海南省走在了前頭。
海南省監獄的長官,他們搞了試點,不再用以往簡單機械的說教形式,而是以傳統文化《弟子規》來教育服刑人員。結果發現用傳統教育改造服刑人員,效果非常好。許多以前脾氣暴躁、性格很壞的服刑人員,現在都變得非常的恭順有禮,而訣竅就是用孝道來教育。
例如有一位服刑人員,學了《弟子規》以後痛哭流涕,反省自己是一個大不孝的人,父母辛辛苦苦養大了自己,沒想到由於自己的犯罪,讓年邁的父母這樣憂心。他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以後,就不再要求父母給他送錢了。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都會安慰父母,問父母身體怎麼樣了。父母給他錢,他都說不要給我,我夠用了,你們自己留著用。以往監獄裡的幹警與服刑人員的關係都很緊張,當幹警和服刑人員同時學習了《弟子規》後,幹警主動對服刑人員尊重、禮貌。每次跟服刑人員談話的時候,都很有禮貌地請服刑人員進來。先請坐,再請喝茶。服刑人員剛開始聽到幹警口口聲聲說「請」字的時候,心裡覺得還有點害怕,不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後來才慢慢地理解了,這是幹警學習《弟子規》以後的轉變,這讓服刑人員很感動。
例如有一個幹警給服刑人員開會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說:「過去我做了很多對不起你們的事情,今天要向你們道歉。學習了《弟子規》,以後我一定會對你們尊重和愛護,要像父母對你們一樣。」話一說完,台下很多服刑人員抱頭大哭起來。從這以後監獄裡學習《弟子規》蔚然成風。《人民日報》對監獄用《弟子規》改造服刑人員的工作也做了報導。開始,服刑人員和幹警,都是看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老師們講課的光牒,後來中心也派老師到監獄裡,來指導服刑人員。《人民日報》還特別談到,海南監獄將會陸續派兩百多位素質比較好的幹警,到廬江學習,要把這種教學的模式、方法帶回海南監獄。
《三字經》開篇就講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我們相信古聖先賢的話,人的本性都是一樣良善的,稱之為本善。而習性,人與人之間就不一樣了。因為受的教育不同,受的薰染不同,所產生的結果就不同。如果受社會不良風氣的薰染多,他就變壞了。如果是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就變成好人了。服刑人員是大家都認為最難教的人,他們都能教得好,還有什麼人不能教好?因此我們堅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用什麼教最好?用《弟子規》教是最好的。
教《弟子規》,首先是在家庭裡,父母要承擔起最重要的角色;其次是學校的老師、社會、媒體、公司、單位的領導,都應該有這種共同學習和推動《弟子規》教學的意識。
為什麼父母在家庭裡教孩子學《弟子規》,首先自己要學?很多父母都抱怨現在的孩子真是太難教了,總是不聽話。試問一下,監獄裡的服刑人員,不就更難教了?為什麼服刑人員都能教得好,你的孩子卻教不好,原因在哪里?細細去看看這些抱怨的父母,就會發現,原來父母很愛看電視,一看電視就看到很晚,早上又很晚起床,平時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可能對自己的父母、對老人也並不是很孝敬,對孩子只知道溺愛。像這樣的父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得好嗎?他雖然也教孩子讀《弟子規》,也讀傳統文化,但是孩子越讀越不孝順,也是早上不起床,晚上也愛看電視。這些問題都是出在父母自身,父母自己沒做到,怎麼可能讓孩子們去做到。
孔子在《論語》裡面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教《弟子規》,如何教?自己要做得正,要把《弟子規》當作一個劇本,一條條演給孩子看。例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演給孩子看,我對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孝順,孩子在旁邊看到了,不用跟他解釋,他就明白什麼是「父母呼,應勿緩」,什麼是「父母命,行勿懶」。如果自己沒做到,拿著《弟子規》讓孩子去背,自己又不學,這是「雖令不從」。任你發號施令又管什麼用,徒然增加了跟孩子的對立而已。孩子心裡想,你自己都沒做到,還管我,反而激發了孩子叛逆的心理。
所以,父母自己要立志,為兒女做好樣子,為社會、為世界,培養出一個人才,培養出一個聖賢。有這種心願的父母,稱得上是功德無量,因為將來他的兒女可以幫助社會構建和諧。
宋朝宰相范仲淹,是一個非常有德行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父親。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他的母親改嫁到一個朱姓人家。當范仲淹長到二十多歲的時候,朱家的這些族人排擠他,就把他的身世給抖出來了,范仲淹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范家的。於是他就到範家去尋根,認祖歸宗。但是范家人開始就是不允許他進來,經過范仲淹苦苦哀求之後,範家才勉強答應范仲淹改了朱姓,重新姓范。
他發誓要重振范家,於是就拜別了自己的母親,他對母親講,我現在要去讀書,將來考功名,可以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母親你等我十年,十年以後來接你。於是就佩著古劍,帶著古琴、書籍離開了朱家,到了一個書院裡面苦讀。因為范仲淹心裡有很高的志向,所以他讀書非常地用功,每天都是「三更燈火五更雞」。五年之內都是晚上睡覺不脫衣服,聞雞起舞。吃飯更是非常簡單,煲一鍋粥,冬天冷,就把它冷凍起來,然後切成一塊塊的,一餐吃一塊配一點鹹菜末。鹹菜稱齏,這就是著名的「斷齏畫粥」。後來也是形容讀書人勤苦的一個成語。
有一位同學,看到范仲淹生活如此艱苦,生了同情心,送了一些美食給他。過了好多天,這位同學又來看范仲淹,看到那些美食還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裡,碰都沒有碰。范仲淹每天還是吃稀粥鹹菜。同學就問他了:「為什麼我送給你的美食你不肯吃?」范仲淹說:「今日吃了你的美食,他日就吃不下『齏粥』了。」范仲淹就用這種清苦的生活,來砥礪自己的心志。
有一次,他跟同學們去外面玩的時候,遇到一位相命先生。大家都請先生相命。范仲淹就請教這位相士說,您看我將來能不能成為一個良相。他想要當宰相。算命先生看著他沉默了一下,笑著說你這個孩子口氣也太大了,怎麼想做宰相?聽相命先生說話的意思,好像當宰相沒有指望,於是范仲淹就改口說,既然我將來做不到良相,那您看我能不能當個良醫呢?又要當醫生。這個相士就覺得很奇怪,因為古時候醫生跟老師的行業,都是很清苦的,收入也很微薄。老師教學生不會開口要學費,學生根據自己的家境,願意給多少就給多少。醫生也是如此,給人看病是應該的,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絕對不會開口向患者要錢。
我認識一位元長者,他告訴我,他的祖上就是開醫館的。自己的爺爺開醫館從來不開口要錢,只是在門外放一個小箱子,看了病之後,病人覺得病看得還不錯,就把錢投到箱子裡。他想投多少就投多少,醫生絕對不開口要。以前的醫生和老師,雖然生活都很清貧,但是受到全社會人的敬仰,因為他們有德。
這個相士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剛開口想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現在從榮華富貴,一下掉到了當醫生這麼清貧的一個行業。范仲淹就告訴他說:「良相可以救人,良醫也可以救人,如果我當不了良相,是沒有當宰相的命,就不能幫助天下百姓,那也要做一個醫生,為世人救死扶傷。」這位相士聽到范仲淹的這番話非常地感動、敬佩,就說了一句:「您是真宰相之心也。」你雖然現在不是宰相,你的心已經是宰相了。
後來,范仲淹苦讀八年之後考中了進士,當了官,後來真的做到宰相。他做了官以後,馬上信守諾言把他的母親接來奉養,原來他對母親說等他十年,現在八年就成就了。要知道這種成就,這是他的孝心所召感,是他為天下人服務的那種愛心所召感的。
《弟子規》講:「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種愛心根源還是在於他的孝心。將對父母的愛,擴展到對天下人就是大愛。范仲淹一生做官,建功立業,走到哪裡都受到百姓的歡迎、愛戴。雖然他一生四上四下,但是絕對不會因為自己暫時的不得志而憂慮,他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盪氣迴腸的名句,正是他老人家胸懷廣博大愛的真實寫照。一生為官,范仲淹把自己的俸祿都用來周濟貧寒的人。範家族人一開始都不肯認范仲淹,後來范仲淹做官了,有俸祿了,卻從不記前怨,以德報怨,給自己的家人、族人很多的奉養。甚至在家鄉買了一千畝義田,給族人來耕種,讓他們得以維持生活。
家鄉有一個寺院,過去范仲淹曾經在這個寺院裡讀過書。有一天,他在一棵樹下看到一個洞,一挖竟然挖出了一壇白花花的銀子。雖然當時范仲淹生活非常清苦,但是看到這一罈白銀,他的心絲毫不為所動,立即把這壇銀子又原封不動地埋回了原處。
這件事情過了很久之後,范仲淹已經做了大官。有一天,寺院裡來人找范仲淹,因為寺院要修復,需要些銀兩,所以來求他幫忙。范仲淹批了一個文,讓這個人帶回去,告訴他:「就在你的寺院裡,一棵大樹底下你們會挖出一壇白銀,那些銀子足夠你們用了。」結果這個人回到寺院裡去挖,果然挖出一壇白銀。
范仲淹先生年輕的時候如此清苦,但是看到一壇銀子卻絲毫沒有動心,這樣的定力正是《弟子規》上所講「凡取與,貴分曉」,「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也正因為范仲淹先生絕對不因利養而動心的這種德行,才能使他有這樣成功的人生。而成功以後,仍然保留這個志向,一生都過著清寒的生活。他一輩子不吃肉,自己的妻子、兒女甚至沒有見過玉器是什麼樣子,兒女出門都沒有一件很得體的服裝。范仲淹沒有將家產傳給兒女,而是把家產全部佈施給貧寒的人。他在自己的家鄉蘇州西元辦義學,匡扶儒家傳統文化教育。當時有風水家說:「你的家鄉西元是一塊風水寶地,將來會代代都有人做官。」范仲淹聽到這樣的話說:「既然是塊風水寶地,怎麼可以只為我一家獨佔呢?應該把它捐出來為國家培養人才,讓整個國家得益。」所以就捐出來興辦儒家教育的義學,為當時宋朝儒家文化的振興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范仲淹以孝、悌傳家,他是積德給子孫。
司馬光講:積財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德給子孫,用陰德來庇蔭子孫。惟此才真正是替子孫著想。
當時范仲淹的厚德,讓範家所有的族人都非常的敬仰,每當族人有爭執的時候,調解人就會提起:「你們怎麼還會為這點財利爭執,沒有想到當年范公是怎麼對人的嗎?」一談到范公,大家就面帶愧色。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范純佑都是大孝子。特別是范純仁,范仲淹晚年得病,范純仁為了照顧自己的父親,兩次拒絕朝廷的邀請,不肯出來做官,一直伺候老父。父親走後他的兄長范純佑也身染疾病,范純仁又伺候自己的兄長,也跟伺候父親一樣,兩次拒絕朝廷的邀請。他說:「豈可重祿食而輕父母。」就是說要把孝順放在第一位,把事業放在第二位。孝順父母並沒有阻礙他的事業,范純仁最後還是官至宰相,也是一位賢臣。古人講:「忠臣出於孝子之門」。范仲淹以孝、悌傳家,把聖賢的風範演示給自己的孩子看,孩子自自然然就成為一個有德的君子了。
回想我自己小的時候,母親也是很重視對我的德行教育。在我上大學的時候父母離異了,我父親另外組織了家庭,從此我就跟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古人云:「讀書志在聖賢」,母親從小就啟發我樹立人生遠大的志向。我上了大學以後,母親就鼓勵我將來要真正為社會做貢獻,要有能力,所以鼓勵我出國留學。在母親的鼓勵下,我大學畢業以後,考取了美國的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在出國之前,我也拜別母親,我對母親說:「媽媽你在家裡等我,等我七年。」因為我母親對我說,「希望做一個博士媽媽,做一個教授的母親」。這是母親對我的期望,於是我就請母親等我七年。因為在美國讀碩士,一般要兩年到三年,讀一個博士是四年到五年,因此大概需要七年時間。
到美國留學以後,想著要趕緊去完成學業,所以加緊用功,努力修學。因為成績優秀,學校給了我獎學金,還減免了學費。因為當時家裡生活並不富裕,父母給我帶到美國的資金也是很少。因為父母這一生也沒有什麼積蓄。所以在美國留學期間我都是省吃儉用。
記得我出去的時候是1995年,那年我22歲。到國外後我跟中國留學生一起合租最便宜的房子。那裡冬天很寒冷,可是我們為了節約,就連下雪天都不肯開暖氣。實在冷得厲害,我先把棉被蓋上去,把穿的衣物也蓋上,還冷的話,就把書本也都壓上來。有一個同學畢業找到了工作,就把從中國帶去的一個用了很多年的高壓鍋扔了,我又把它撿回來。但是這個高壓鍋的高壓閥不見了,只能當普通鍋用。我就用它來煮飯、煮菜、煮湯,這一用就是四年,直到我博士畢業。那時每個禮拜都搭同學的便車去買菜,因為我們住的地方跟商店離得很遠,一定要開車去才行。開車去買菜也都是挑最便宜的菜。在美國最便宜的菜是包心菜,還有胡蘿蔔。每次都是一大袋一大袋的買。因此每餐煮的不是包心菜煮胡蘿蔔,就是胡蘿蔔煮包心菜。吃了多年以後發現,原來這兩樣東西是最健康的。
這樣省吃儉用,每個月都能節省下300美元,給我的母親寄200美元,相當於當時中國1600元人民幣。給我父親寄100美元,相當於800多塊錢。這在當時對他們的生活,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補貼了。
我還記得每週都跟母親通電話,給父母寫信。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去美國之後不久,是1996年1月7號我寫給母親一封信中的一個片段。我在信中是這樣說的:
「冬天的路易斯安那州挺冷,我們這兒晚上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有一天早上起床,竟發現天上飄落許多雪花。目前是最冷的時候,我可以挺過來並可省些錢,無需買棉被了。儘管冷,我仍然每週保持一兩次的冷水浴。我目前的學習生活都較單調,每日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菜飯,走同樣的路,讀同樣的書,我儘量讓自己在單調中求單調,使浮躁的心熄滅。我每日早晚警示自己安住單調的生活,直至獲得博士學位為止。因為我深深懂得,我來美國不是享受的,而是在欠著父母的恩德,花著父母的血汗錢,若不努力讀書,天理難容。所以我突然很喜歡寒冷的冬夜,因為在冬夜裡,我才真正體會到『頭懸樑,錐刺骨』的精神。才能享受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清淨。這個星期五晚上下了一場凍雨,格外的冷。然而我的進取心,卻比任何時候都強了。我要以優秀的成績供養父母,媽媽請您放心,您的兒子向您保證,向您發誓,我一定會孝順您,把孝順放在第一位,把事業放在第二位。」
因為心中有一個目標,要趕緊完成學業來報答父母,所以自己給自己規定一個戒律,我把它叫作「七不」。第一不看電影,第二不逛商場,第三不留長頭髮,第四不穿奇裝異服,第五不亂花錢,第六不亂交朋友玩樂,第七不談戀愛。因為當時的心安住在專心清淨的學習生活裡面,學習成績自然就優秀。本該七年的學習生涯,我在短短的四年裡就完成了碩士和博士兩個學位的修學。
1999年博士畢業,當時我26歲。我的導師是美國在經濟金融學術領域一位較有名氣的教授。他在給我工作的推薦函裡面這樣寫道:「鐘茂森,是我25年學術生涯裡面遇到的最優秀的學生。」因為有他這樣得力的推薦,加上他的名氣,所以找工作就不是難事,很快的,美國德州大學一個分校就給我一個招聘函,請我去做助理教授。我在26歲的時候,就走上了美國大學的講壇。我畢業之前將母親接到了美國,請她參加我的博士畢業典禮,然後又跟我一起去到德州大學分校上任。對我取得的這一切成績母親也很欣慰,因為我四年前拜別母親的時候,說讓母親等我七年,沒想到四年就把媽媽接來了。工作以後我自覺地負擔起母親以及父親一家還有爺爺、奶奶的生活。
工作之餘,我常常跟母親到郊外去散步,領略美國野外的風光。在家裡常常跟隨著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釋淨空老教授學習傳統文化,聽他講演的光碟。這位長者今年81歲,他把一生都奉獻給傳統文化道德教育的事業,他是我們母子最敬仰的一位長者。後來這位長者勸導我們離開美國到澳洲,我們母子也就欣然前往,來親近他老人家。
到了澳洲以後,澳洲一所很著名的學校—昆士蘭大學,請我去教工商管理碩士MBA。來到大學以後,大學領導看到我每年都在國際上獲得論文獎,在德州大學教學期間也獲得優秀獎,而且連續兩次我都接受澳洲政府的邀請,承擔政府資助的澳洲研究委員會的研究項目。這些成績,讓大學長官也非常的滿意,在短短兩年之內就破格提升我做副教授,而且是終身制。《弟子規》「入則孝」裡「父母呼,應勿緩」,這也是要有很多的努力,才能達得到的。呼是什麼?父母的要求,父母的希望,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儘快地去達到。
當時我在澳洲工作學習都得心應手,母親當然也很高興,因為她原來的心願是希望成為博士的媽媽,成為教授的母親,這些都已經實現了。今年學校本來要提升我做正教授,34歲的年齡,應該是學校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正在這個時候,事情有了新的進展,中國廈門大學成立了一個財經研究所,以一年八十萬的年薪,再加上很可觀的研究經費,以及配一套房子,請我去做主席教授。待遇都很好。
能回國做主席教授當然好,我母親也有意葉落歸根,也想回祖國居住。於是我母親就在思考,我以後在澳洲工作好,還是在中國工作好?帶著這個問題,有一天去請教我們的老師—釋淨空老教授。我母親跟在老教授後面散步,然後就請教老教授說:「茂森將來在澳洲好,還是回中國好?」沒想到老教授沉默了一會兒說:「要做聖賢。」此話一出讓我母親一愣,因為這似乎是答非所問,明明是問去哪兒好,為什麼說要做聖賢呢?這也是老師教學的善巧。一句話,把你的妄想、你的疑情給打斷。
我媽媽回來之後跟我一商量就明白了,學習聖賢教育,讀書志在聖賢。我們既然學習聖教,既然仰慕、讚歎孔子、孟子、范仲淹,難道我們只停留在仰慕和贊歎而已嗎?為什麼不行動起來?難道我們這一生滿足於做一個商學院的正教授而已嗎?當時母親突然也就明白了,我也明白了。母親在給我一個生日卡的時候她這樣寫道,她說:「茂森兒,做母親的希望你更上一層樓,希望兒子作君子,作聖賢,你能滿我的願嗎?」
《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到了終極是什麼?要立身行道,使父母成為聖賢人的父母,這是大孝。大孝的人要以身濟世,救濟這個世間。古人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在我們看到這個世間天災人禍很頻繁,很不和諧。根本原因在哪裡?就在於缺乏了倫理道德的聖賢教育。所以,人們只懂得唯利是圖,見利忘義。而聖賢的教育,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使教育能夠復興,使中華傳統文化復興,需要有一批聖賢的老師,有聖賢之德的人出來。而在這芸芸眾生裡面有君子之風,有聖賢之德的人鳳毛麟角。這個世間,並不缺乏金融教授,所缺乏的是德才兼備的聖賢教育的師資。
我們母子思前想後,決定重新選擇人生。還是在母親的支援下,我辭掉了澳洲昆士蘭大學終身教授的工作,回到了祖國,正式向釋淨空老教授拜師學道,重新來做一名學生,立志將中華傳統道德教育復興起來。復興,從我做起。
母親看到我走上這條道路,也很欣慰。她自己說,能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才是大孝、至孝。她希望我去學做聖賢,做一個至孝的兒子。
我為母親的這種高尚的德行而感動。母親就我一個兒子,多年來與我相依為命,好不容易把我培養成一位教授了,現在卻毅然支持我捨棄一切享受,去做從事挽救中華倫理道德教育、挽救世道人心的工作。希望兒女去做聖賢的這個父母,本身已經向聖賢邁進了。
因此,拜師以後,在母親的生日之際,我在給她的生日賀卡裡面寫了一首詩,獻給我的母親,為她老人家祝壽。這首詩是這樣寫的:「育苗辛苦半生忙,樹高方可與人涼,不願兒為名利漢,便如孟母史留香。」大意是,母親培養兒女不容易,半生的辛苦才把一個小苗養成一棵大樹,這棵樹剛剛可以給眾人蔭涼,服務人民。當母親的卻不願意兒子成為一個追逐名利的俗人,毅然決然地支持孩子走上傳統文化的教育之道,向聖賢人看齊。我覺得應該要如母親的願,效法聖賢,效法孔子、孟子,讓我母親將來也能夠青史留香。這是一個做兒女應該盡到的孝心。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弟子規》,不僅是教導我們如何獲得成功的事業、幸福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成就聖賢,如孟子所云「人皆可以為堯舜」。
《弟子規》這本書的原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一位秀才李毓秀,李先生根據《論語》的教導,編纂了一本《訓蒙文》,來訓導兒童。後來經清朝的賈存仁先生再度改編,更名為《弟子規》。
《弟子規》是根據《論語•學而第六》,「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作為總綱編訂的。《弟子規》前面一小段是「總敘」,下面分別是以「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7個段落來標示的。7個段落共講了113樁事情。文章末尾以「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句作為結論和勸勉。因此整篇文章,為9個段落,總敘加結勸,中間7個段落。
《弟子規》全文不長,總共360句,每1句3個字,共1080個字,念起來琅琅上口,很容易背誦。我們熟讀背誦以後,關鍵要在生活當中,時時提得起來,要落實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當中,這才能夠有受用。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總敘就是全篇的總綱領,將整篇文章的宗旨為我們和盤托出。
「弟子規,聖人訓」,開宗明義就為我們講得很清楚。《弟子規》到底是什麼文章?它是聖人的訓導。哪一位聖人的訓導?孔老夫子的訓導。「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就源自《論語》,而《論語》是孔老夫子的言行記錄,記載著這位元至聖先師每天的生活行持。因此《弟子規》不是一篇普通的文章,它是聖賢的教誨,是聖人的訓導。它基本的原理原則,就是《三字經》開篇的八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八句話,概括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哲學理念。
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善是我們本有的,是我們人的本來面目。本善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禮記•中庸》裡面有一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天命講的就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有的意思,不是人為創造的。所以這個性就是本性,動念、造作如果能夠合乎本性,就稱之為率性。
因此,率性就是循著本性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樣就稱之為「道」。道,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自然法則,這個自然法則是本來就有的,不是人為去創造的。老子說這個道是宇宙本體,他在《清靜經》裡說:「大道無名,生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老子認識到,宇宙有個本體,這個本體就是道。其實,道也不是它本來的名稱,大道無名,沒有名字。它是宇宙的本體,生養著宇宙萬物。宇宙從哪裡來的?從這個道來的。道沒有形象,也沒有名號,老子說,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就勉強地給它起個名字叫作「道」。因此「道德」兩個字含義很深。「道」就是宇宙本體,就是儒家講的天命,就是性,本性。聖人覺悟了,我們說他證道了。證道以後是什麼樣子?他的身心與道「合而為一」了,也就是與宇宙萬物「合而為一」了。沒有你我的分別了,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一切眾生、一切人,就是一個我。這種境界是聖人的境界,而且每一個人也都能達到這種境界,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這個本性,每個人都能與道「合而為一」,只是我們還沒見「道」。
我們如何去見道?見道,確實不容易。不要說「見道」,就是體會一下也不容易。為什麼?因為道是無形無相的,說不出是個什麼樣子,它是寂然不動的。我們的身體器官,沒有辦法去接觸到,眼睛看不到,鼻子聞不到,耳朵聽不到,舌頭嘗不到,身體也不能夠接觸到,甚至我們的意識思維都沒辦法想像得到,更說不出來。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宇宙本體寂然不動。一動,就有了形相,這個形相就是「德」。
道德兩個字,道是本體,德是現象,它有形相出來了。心不動的時候就與道「合而為一」;心才動,一個念頭才起來,有了形相,就有德了。而這個德與道相應、相合。我們無法見道,但是我們能夠見德。何謂德?常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八德。這八德我們能見得到。孝養父母什麼樣?我們能夠知道,能夠體會得到。忠於祖國、熱愛人民什麼樣?我們也能體會得到。所以,我們一般人雖不能夠見道,但是可以從德上去體會。只要循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來生活,做一個有德的人,我們必然有機會見道。
然而,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按照德去生活?這是因為我們有習氣,放逸慣了,從小又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造成現在一切起心動念、言語造做與道德相違背,因此不能見道。要見道,關鍵是要接受聖賢的教育。《中庸》講:「修道之謂教。」「教」就是幫助我們從不良的習性,回歸到道德上來。《三字經》講「性相近」,本性是相同的,但是「習相遠」。有的人成為聖人,有的人是凡人;有的人幸福快樂,成聖成賢,有的人煩惱重重,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這些都是沒有接受教育的結果。而教育的目標,就是讓我們回歸到道德上來,回歸到本性上來,把我們本性中的本善顯發出來。
《論語》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一個概括。「志於道」,意思是立志要在道上。這個道是什麼?就是天命,就是本性,就是宇宙的本體。我們立志要見道、要證道,要回歸本性本善,要跟宇宙萬物合而為一,這就是聖人。如何去做?要「據於德」,要依靠道德,這個德就是德行教育。《弟子規》就是德行教育非常重要的基礎教材。它的目標是幫助我們證道、見道,最終成為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的聖人。所以,《弟子規》,可不能小看它,它小到能幫助你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業,大到能幫助你成聖成賢。
道和德,道是體,本體;現的相,是德;體現的相,是德相。這是從內在來講,表現外在就是「依於仁,游於藝」。仁的根本還是道德,仁是什麼?愛人,對人有一顆真誠的愛心。仁和藝,都是道德的作用,所以君子要行仁,要學藝。為什麼?因為行仁學藝,就是回歸道德,就是恢復我們的本性本善。如何行仁?孔老夫子講:「力行近乎仁。」我們努力地去修學,按照聖賢教誨去做,這是力行。力行,就與仁相近。對《弟子規》我們每一句都要進行反省,認真地落實到自己的生活中,每一句都要做到,不可以馬虎,這就是行仁。行仁當中,就在逐漸恢復道德,恢復本性了。「藝」是指藝術,泛指才能、技藝。古人講六藝,所謂「禮樂射禦書數」六藝。現在我們說百工技能,無論從事什麼行業,什麼事業,一切的行業都是一門藝。工作當中,把我們的仁愛之心體現出來,把我們的道德表現出來,這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在我們的人類社會中,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都是要在人群當中生活,所以處理好人際關係就特別重要。這種關係也是道德的體現,這個關係包括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這是我們講的五倫。每個人一出生,自然而然就要面對這五種人倫關係,這不是人為創造的,是自然而然存在的。一個人呱呱墜地,他必定有父母,所以父子關係產生,父母家族裡面也會有同輩的兄弟姐妹產生,將來長大了有夫婦的關係、有朋友的關係,踏入社會工作必定有君臣關係、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上下級的關係,這些關係都要處理好。
如何處理好呢?就是要在這五倫關係當中,履行我們應盡的義務,五倫十義。也就是在五種人倫關係裡面,我們要履行十種義務。哪十種?所謂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義婦聽、長惠幼順、朋友有信這五倫關係之中的十義。在這個關係當中,我們自然就要承擔起應盡的十種義務。如果不承擔義務,關係必定搞不好。身為父親、母親必須要仁慈,父母對兒女的愛心,是天然之理,父母能夠以愛心對待自己的子女,這就是德;兒女對父母要孝順這也是德。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道,隨順這個關係就叫德。君臣,上級對下級要有仁恕之心,要關懷他、照顧他,他犯了錯誤也要用一種寬恕的心對待,幫助他改過,這是領導應盡的義務;下級對領導,也要有一種忠誠之心,不能有欺騙的行為,這是下級應盡的義務。夫婦之間要有道義、恩義、情義,要互相體貼,互相照顧。兄弟之間要做到兄友弟恭,兄長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兄長要恭敬。朋友之間互相要講信義,這些都是符合道德的。古人把道德歸納為八種,稱「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種「八德」的說法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兩種說法彙集在一起,去掉相同的字,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條目,這都是我們應該具有的德行、人品。而這也都是《弟子規》具體教導的內容。
《弟子規》雖然是孔老夫子提出的提綱條目,但是孔老夫子一生「述而不作」,他只是轉述古聖先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教誨。孔老夫子對於古聖先賢所說的教誨完全認同,他證道了,孔老夫子,七十歲的時候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矩就是規矩。人的本性本善,古聖先賢將它彰顯出來了。我們凡人的本善被習性蒙蔽了。我們如果能夠聽從聖人的教誨,按照《弟子規》上所說的教誨去力行,逐漸把我們不良的習性洗刷掉,讓我們的本性本善彰顯出來,不知不覺也就成為一個聖人了。
當我們成為聖人以後,再看《弟子規》就是我們平時生活的寫照,是我們本性自然的流露。我們沒有回歸到本性的時候,我們要勉強去做,就是要力行。等到回歸本性,本善自然流露,不用刻意自自然然就與《弟子規》完全相合。本有的本性,可以恢復;本有的本善,可以彰顯出來。不良的習性,例如不孝、不義、不忠、不悌的習性,本來是沒有的,當然可以把它去除掉。因此整個聖賢教育的過程,就是讓我們回歸本來面目的過程。當我們恢復本來面目,本性中的本善就像泉水一樣汩汩的向外流淌,無量無邊的舉止動念,無非是善,是說不盡的善。
「首孝弟,次謹信」。「首」是首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悌。在孝悌裡,孝是根、是體,而悌是孝的作用。孝,是一種觀念。古代我們老祖宗發明的漢字真的很有智慧,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相比的。它是一個智慧的符號,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老字頭,下面是子字底,代表老一代和子一代合而為一,這是孝。因此,孝就是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體的,這種觀念就叫孝道。現在人總是說子女與父母之間,兩代人有代溝。有代溝老一代和子一代就分開了,分開以後,就是不孝,孝裡面沒有代溝。
我大學畢業以後,去美國留學,在美國雖然學習很緊張,但是必定堅持每個星期給我母親打一次長途電話;每兩個星期給我父母寫一封長信,彙報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生活。因為我是父母的獨生子,隻身在外,遠渡重洋留學,父母一定會掛念。所以以父母之心為自己的心,想到父母會憂慮,那就要多和父母溝通,讓父母放心。四年留學生活,我父親和母親把我寫的每一封信都積累了起來,現在有時候回頭看一看,自己都很感動。每年我必定回國探親,自己平時省吃儉用,壓縮各方面的花費,把錢積下來,一方面給父母每個月寄三百美金,另一方面積累下來買機票回國,還有給父母打電話。當時打電話費用還挺高的,不像現在話費降下來了。而且每次打電話,總是忘記時間,一講起來都有一個多小時。很多同學都跟我開玩笑說:「看你平時花費不多,打電話卻從不省錢,每年回家探親,往返機票費加上買這麼多禮品,這錢要是積累下來,你都可以買一部小汽車了。」四年裡,每天上學即使是冒著風雨,我也都是騎車上學。很多留學生,到那裡沒多久,家裡也有錢,就買了汽車。雖然我沒有買汽車,但是,把這個錢用在跟父母溝通交流、讓父母安心上面,我覺得心裡很踏實。我跟父母從來就沒有代溝。而且,我跟我母親不僅像母子,真的像知心朋友,無話不說。
孝,要有一體的觀念,把這個一體的觀念落實在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這個一體是什麼?宇宙就是一體的,我們把這個一體,從對自己的父母開始表現出來。對待父母能夠盡自己的愛心,然後把對父母的孝心展開,對老師、對兄弟姐妹,所有的親人也是這樣一體的愛心。到了學校裡對同學,到了工作單位對領導、對同事,到社會裡面對社會大眾,不管走到哪里,都用這一體的愛心對待一切的人。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這種觀念稱之為孝。
在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還是一體。孝字,老字頭,老一代上面還有老一代,父母上面又有父母、祖宗,一直追溯到遠古無盡的過去。子一代下面又有子一代,兒孫下面又有兒孫,一直綿延到無盡的未來。無盡的過去和無盡的未來,無始無終都是一體,這稱為大孝、至孝。
聖人就是把這種大孝、至孝證得了,表現出來了,因此他不僅愛現前的大眾,還愛未來的大眾。他的起心動念都會照顧到未來,他不會因為自己眼前的享受,把子孫未來的資源糟蹋了。當前很多企業,為了眼前暫時經濟的騰飛發展,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大自然的資源被破壞了。誰來承受這些苦果?我們的兒孫,我們的後代。這樣做就是對後代不負責任,沒有愛心,就不是孝。
講到一體的觀念,是很深廣的。整個聖賢的學問用一個孝字就可以概括了。聖人千經萬論,都離不開這個孝字,因為孝字就是仁愛。如果真正懂得孝的道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不是難事了。現在講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治國平天下,只要以孝來治理天下,來對待世界各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並不難實現。
其實這個問題的討論,早在2500年前,孔老夫子跟他的學生們就曾經展開過。有一天,孔老夫子與弟子們一起談話,孔老夫子就主動發問:「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孔老夫子是講,堯舜禹湯文王武王這些古聖先王,他們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德行,這是極為重要的道理,可以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以順天下」,讓天下人都和順。「民用和睦」,讓百姓都和睦,上下級之間、政府和大眾之間沒有怨恨。這不就是和諧社會嗎?「汝知之乎」,你知道嗎?孔老夫子有一個學生叫曾參,他是個大孝子,恰好在老師旁邊奉侍。他聽到老師提出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立即就恭恭敬敬地起來向老師請問,他先向老師作禮,然後再請教說:「曾參很不聰敏,哪裡能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呢?請老師為我們詳細地說明。」曾參如此的恭敬,如此的謙卑,老師看到這樣的好學生心裡必定歡喜。曾子是孔老夫子的一個傳人,他的德行第一,成就很高。為什麼曾參能夠有這樣的德行學問?因為他本身是個大孝子。他對自己的母親盡心盡力地侍奉,並將這種孝心帶到了老師身邊,自然對老師也是恭恭敬敬。因此孝與敬是一體的。首孝悌,「悌」就是恭敬。
老師見到這樣恭敬好學的學生,必定是很歡喜地把自己畢生的學問都和盤托出。所以孔老夫子馬上就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老夫子回答:「孝道,是德的根本,它是一切聖賢教育的源泉。」教育從哪裡教起?從教孝開始教起;「教之所由生也」,教育是從這裡產生的。從這句話我們就瞭解了,孔老夫子教人必定先教孝道。孔老夫子在《孝經》裡說:「人之行,莫大於孝。」不論做什麼行業,上至國家領導人、政府官員、公務員,下至士農工商,乃至下崗、退休的老百姓,最可貴的德行就是孝。又說天子之孝:「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這是講天子國家領導人要以身作則,把對父母的孝道做出來,然後將這種孝心擴展到全天下,以孝道之德來教化百姓。因此,孝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根。
我們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在中共十七大會議中的報告裡說:「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說得太好了!中華文化的根是什麼?是孝!因為有孝的根,中華文化才能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不搖。為什麼世界幾大文明古國都衰敗了,就只有中華文明可以曆久彌新而生生不息呢?主要的原因,是中華民族注重孝道。古聖先王、聖賢都有一體的觀念,都教導百姓孝道。當今國家領導人,有振興祖國的意識,用什麼方法?用孝的教育最好。
現在科技發達,國家用媒體來教導大眾,效果會非常顯著。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央電視臺連續播出關於孝的電視連續劇《溫暖》、《家事如天》等等。這些都是教導人倫道德,提倡孝道。《溫暖》這個電視劇,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的。所用的題材是在2005年初,評出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大孝子的真實事蹟。這位孝子是廣州市的一名律師。他的母親患了尿毒癥,只有換腎,才能讓他母親活下來。當時家裡幾個兒女,都爭著要為母親獻腎。這位孝子是大兒子,38歲,所以他說了算,他決定自己把腎捐出來,還不讓他的母親知道。因為母親非常愛兒女,如果知道兒女為自己捐腎,寧願跳樓也不肯接受。所以田世國與醫院的醫生商量好,告訴他母親,這個腎不是自己家的,是買來的。在手術的時候,醫生先把他的一個腎切下來,然後立即移植到隔壁手術臺他母親的身上,手術很成功,母子都痊癒了。最令人感動的是,當母親和兒子同時出院時,母親還不知道,自己身上新的腎來自於她的兒子。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是這樣評價這位孝子的:「捐腎救母,這是大親、大情、大義」,真是「慈母身上腎,孝子一片心」。這位孝子對記者說:「我並不覺得我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我覺得這是應該做的。母親生我們、養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勞,我獻一個腎又算什麼呢?」
《孝經》講:「教民親愛,莫善於孝。」這樣的一個孝子,感動了全中國。為此中央電視臺特別拍攝了這部《溫暖》電視連續劇,以他的行為作為題材,用孝道教化全中國的老百姓。真正要想和諧社會,利用媒體播放好的電視、電影,包括感動中國「十大孝子」的評選活動等等,都是構建和諧社會最有效的方法。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而「悌」是孝的起用。我們跟所有人是一體的,對待別人必須要用恭敬心,對待自己必須要謙卑,這是德。因此「悌」也是孝,它是把孝的這種心,表現出來而已。而恭敬也要從對父母開始,然後擴展到對一切長輩,對老師,對年長、德高、聲望高的人,凡是比我們有長處的人,都要恭敬。這種恭敬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並不是刻意的,如果刻意那就不能稱之為「悌」了。《孝經》講:「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愛人、敬人要先從父母親開始,這叫作由近而遠,這是仁愛的落實,不能倒過來。如果一個人,他對領導很恭敬,但是在家裡不恭敬父母,他沒有「悌」,他恭敬領導可能是別有用心,因為領導管著他的職位、工資、獎金。如果為了這些才恭敬領導,他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有恭敬心。這種人,領導在位一天,他恭敬領導,領導不在位了,他可能就變樣了,因為心裡完全只有功利,而沒有道義。這種人能夠重用嗎?如果真給他職位,到高位上去了,他能夠為百姓去謀幸福嗎?當百姓的利益跟自己的利益相衝突的時候,他必定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之上。所以選擇官員,首先要看他有沒有孝。孝敬父母,他才可能愛敬別人。愛父母,他才會愛百姓。懂得這個道理,才理解何以古代委任官員有兩個標準:一個是孝,一個是廉,稱之為「舉孝廉」。因為能夠孝順父母,就能夠忠於祖國,就能熱愛人民。我們國家提出的「八榮八恥」頭兩條就是孝心的表現。
「謹信」,「孝悌」德行建立了,要在「謹信」上面去落實。所謂「謹」是對生活的態度,恭謹,稱為謹慎。做人要謹慎,小心,才不至於犯錯誤,凡是犯錯誤都是不謹慎。對待自己多年養成的毛病習氣,也要懂得常常觀照、留意才能夠真正改正過來,這就是「謹」。比如愛發脾氣,要真正改掉這個毛病,就要在「謹」字上下功夫。當遇到不順心的時候,火要上漲了,馬上能夠提起一個念頭:「我不可以發脾氣。」發脾氣是傷人又害己,還於事無補,可能對於事情本身,會造成更大的麻煩。提起正念,平時就要在「謹」字上用功。常常都能關注自己的念頭,不妄失正念,這就做到了「謹」。當真正把「謹」做好了,一步一步就是向聖賢邁進了。古人講:「克念作聖」,當我們起了念頭,覺察到這個念頭不對,馬上把它克服,這就是用「謹」的工夫,久而久之就能成就聖賢的品格。
「信」,是講做人要誠信,要講信用。如果不講信用,人人都會懷疑你,因為你沒有信用。所以,說話行動都要以誠信為原則。真正把誠信做到了,大家都會信任你,自己也生活在快樂之中,你的事業必定成功。因為真正有信用的人,大家會很歡喜與你合作,很願意幫你。特別是在生意場上,做生意最關鍵是信用。你到銀行借貸,也要考察一下你的信用如何。誠信的人,可以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人如此,國家亦如此。
有一天,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子貢討論。子貢問孔老夫子說:「一個國家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立足?」孔老夫子說了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具足了,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子貢請問孔老夫子「是哪三個條件」?孔老夫子說:「曰兵,曰食,曰信。」第一要有兵,兵是講國家機器,軍隊、員警是兵,是統治的工具;第二是食,糧食,百姓要吃糧食,生活要滿足;第三是信,國家要有信用。子貢很會問,好學之人懂得抓住機遇提問題。子貢再問夫子說:「如果這三者必須要去掉其中之一,先去哪一件?」孔老夫子說:「去兵。」先要把國家機器去掉,剩下糧食和信。因為一個國家百姓要生存,國家更要取信於民。哪怕是沒有軍隊,沒有國家機器了,這個國家還能夠生存。子貢繼續問說:「如果剩下這兩件,還必須要去掉一件,去掉哪個?」孔老夫子說:「去食。」聖人的觀念是人民可以沒有飯吃,但是百姓對國家的信任不能沒有。國家可以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但是它對於百姓一定要有信用。因此孔老夫子說:「民無信不立。」如果百姓對國家政府失去了信心,這個國家也就立不起來了。可見信是多麼的重要。
信,引申來講,還包括信念的意思。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要有信念,也就是志向。如果人沒有了信念,沒有了志向,他的人生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目標,哪怕他吃得飽,穿得暖,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人生也不會感到幸福,也不容易得到成功,更不要說成聖成賢了。所以,人要立什麼志?立志做聖賢。聖賢人的生活一定幸福,聖賢人的事業一定成功。
「泛愛眾,而親仁」。「泛」,是廣泛的意思;「愛」,是仁愛;「眾」是社會大眾。以廣泛的愛心,對待社會大眾,稱之為博愛。這個愛心從哪裡來的?這個愛心就是孝心。孝是一體的觀念,跟父母一體,才能對父母盡孝。跟社會大眾一體,才能對社會大眾博愛。所以,愛心就是來自於跟社會大眾一體的觀念。而一體的觀念是宇宙的真相,宇宙本來是一體,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道」、「本性」,這是生養萬物的本體。為什麼對待大眾會有無條件的愛心,因為就是對待自己,沒有什麼條件可言,都是一體的。如同自己左手癢了、痛了,右手趕快去幫忙,難道右手跟左手還講條件、談價格嗎?你給我多少錢我才幫你,沒這種事,一體的,這種愛是無條件的愛。
要養成一體的愛心,也有一個次第。從何處做起?從「愛親」做起。孟夫子講「親親而仁民」。首先對父母親盡孝道,愛父母,再擴展到愛別人,愛別人是「仁」。對待比自己年長的如同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對待比自己年幼的如同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是兒女一樣。正如孟夫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目次
總叙
第一篇 入則孝
第二篇 出則弟
第三篇 謹
第四篇 信
第五篇 泛愛眾/
第六篇 親仁
第七篇 學文
附錄:《弟子規》溯源
附錄:《弟子規》原文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