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電子書
我不是教你耍心計(電子書)
70折

我不是教你耍心計(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70196
未開放訂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成功是每個人的願望,又有多少人能事事順利、事事成功呢?如果轉變一下觀念,不把成功作為最終目的,只是腳踏實地地做、認認真真地做,再加上恰當的手段,不怕事業不成。
一個人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過程,從一聞未名到功成名就,這是個變化的過程。在這一變化的過程中,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可能「坐直升飛機」上去,如果真的是這樣,也是很危險的,所以書中從提升自我、調整心態、擺脫困境、轉敗為勝、管人用人、出人頭地六個方面加以討論,這些都是成功人士必走的幾步,不過每個人在走每一步時的方法不盡一致,這就是手段的問題。
如何做事,如何成功,是每個人一生的考題,每個人都有一份答案,這份答案就是成功的手段,希望有志於成功者,能從中找到合適的方法、正確的手段。

這個年代,
可以保護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混亂的年代,不安定的社會,詭詐的人心,
你可能是被利用的工具,更有可能是待宰的羔羊,在這處處危機的環境裡──
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生存的優勢!
躲避風險,閃開邪惡,不做一個等著被淘汰的人,
找到合適的方法、使出正確的手段,才能出人頭天!

古人說「天行合一」,實際就是告訴我們,做事要占天時、盡地利,當這些條件都符合時,一切會順其自然而成。
而在「占天時、盡地利」的過程中,雖然無需「不擇手段」,但也一定要懂得耍點「心計」。

成功是一個願景,但多少人能事事順利、事事成功呢?
年輕世代總有遠大的理想,總有不服輸的精神,但是在這變化多端的時局裡,若只是腳踏實地地做、認認真真地做,恐怕很難如人所願,甚至莫名的就被淘汰了!
從一聞不名到到功成名是個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懂得保護自己,謹慎地一步步走過去,不可能「坐直升飛機」上去,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是很危險的。
本書從提升自我、調整心態、擺脫困境、轉敗為勝、管人用人、出人頭地六個方面加以討論,這些都是成功人士必走的幾步路,不過每個人在走每一步時,方法不盡一致,這方法就是所謂的「手段」問題,也是你必須懂的「心計」。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無非是機遇時勢,起著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養、學識、能力、閱歷和性格等等。在內在因素中,還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與外界的溝通和交往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又取決於內在因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說,內在因素的其他方面決定了這種方法,而這種與外界溝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個人內在因素的展現。其實,這種方法就是;做人辦事的手段、方法對了,辦事效率自然就高了,事也辦的順利了。
古人講究「天行合一」,這其實是告訴人,做事要占天時、盡地利,當這些條件都對時,一切會順其自然而成。當二者都具備時,是不是這預示著會成功呢?也未必!其中還有一點就是要看方法是否正確,手段是否得當。所以孟子得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
非常手段的「非常」之處在於,它能變不利為有利,提升自我、轉敗為勝,擺脫困境。所謂非常並不是什麼陰謀、奸詐的意思,非常手段的前提必須是正,只有在正的前提下,才可談得上做事,不然就成了奸詐之徒的卑劣伎倆了。所以,非常手段的特別之處,就是在正的前提下的高明的辦事方法。
現在,市面上有關成功學、做人、做事的書不少:有把古人或近代人的書,用白話文或漫畫的形式翻譯出來的;也有從國外(以美國居多)引進的;有的就是作者自己寫的書,還有專講謀略的。這些書的宗旨一般只有一點,就是講述各種「兵法」、「謀略」、「絕招」,還有「厚黑」、「方圓」等,教你成功,使你發財。這些其實就是手段,但這些手段中有偽詐的成分。但是,這些作品當中的「手段」真的一無可取嗎?當然不是,要客觀的對待,如果這種手段不是喪盡天良或損人利己,仍有可借鑑之處。
成功是每個人的願望,又有多少人能事事順利、事事成功呢?如果轉變一下觀念,不把成功作為最終目的,只是腳踏實地的做,認認真真地做,再加上恰當的手段,不怕事業不成。
一個人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過程,從一聞未名到功成名就,這是個變化的過程。在這一變化過程中,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可能「坐直昇機」上去,如果真的是這樣也是很危險的,所以書中從「提升自我、調整心態、擺脫困境、轉敗為勝、管人用人、出人頭地」等六個方面加以討論,這些都是成功人士必經的路程,不過每個人在走每一步時的方法不盡一致,這就是手段的問題。
如何做事、如何成功,是每個人一生的考題,每個人都有一種答案,這種答案就是成功的手段,希望有志於成功者,能從中找到合適的方法、正確的手段。

目次

成功的手段(代序言)
第一章 自我提升
1.出名有術
2.擺脫自我限制
3.極其特殊的手段──-悟
4.打破規則的創意
5.不要懷疑自己的判斷
6.「細心」也是手段
7.「鯤鵬」高飛的手段
8.好鋼用在刃上
9.商機就是快速出擊
10.提升膽略,發揮戰略
11.不放過一點成功的信息
12.只比別人多一點點
13.人棄我取也能創奇蹟
14.劉邦的手段
15.學會策劃
16.互惠互利,謀求雙贏
17.黑臉白臉換著演
第二章 調整心態
1.「走冷門、燒冷灶」也是創意
2.保持平和,追求雙贏
3.勇氣不可拋
4.東方不亮西方亮
5.自信的威力
6.幫助別人發財自己就可以發財
7.最難堪的時候也要保持本色
8.不要面子要尊嚴
9.「別有用心」的服務
10.學會營造快樂
11.認識「合力」的重要性
12.絕不喪失鬥志
13.抑制浮躁情緒
14.善於控制自己
15.笑對天下事
16.耐心等待的戰術
17.煞費心機,巧設「圈套」
第三章 擺脫困境
1.巧婦能為無米之炊
2.如何從「山窮水盡」走進「柳暗花明」
3.相信自己的判斷
4.製造轟動效應
5.「望遠鏡」與﹁望錢眼﹂
6.以小換大的手段
7.不把錢一次賺完
8.避免「酒香巷子深」
9.借雞生蛋的學問
10.模仿也是創造
11.條條大道通羅馬
12.「一石三鳥」的絕招
13.學會輕鬆愉快的解決難題
14.創新有方法
15.主動和別人維持好關係
16.「限量銷售」真的是限量嗎
17.談判中的「煙霧彈」

書摘/試閱

「細心」也是手段
做個「有心人」,就會有不斷創造的靈感,這自然也是成事的一種手段。每天行色匆匆,有沒有留意一下身邊的人和事,那就有可能一生都這樣匆匆忙忙的疲於奔波。當然並不是叫你事事留意,而是有意識的注意一下與你有關的行業,也許就在不經意間,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格力空調中有一種「燈箱櫃機空調」,它的發明過程也是很偶然的。
一九九五年,格力公司的朱江洪,在美國看到可口可樂販賣機的顏色很豔麗,一時間就產生了靈感,「格力」因而設計出了一個獲得專利的新產品:「燈箱櫃機空調」。這種空調一掃幾十年來的「空調冷面孔」:櫃面上風景如畫,「瓜果飄香」,在原來的使用價值中,又增加了幾分美感。
朱江洪的這一「觸景生情」,就讓空調的「臉」發生了變化,格力的彩面櫃機空調,比市場上同類產品價值高出很多。這種空調在國內外市場都很暢銷,而且還因為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沒有競爭對手,一舉成為該公司上百款空調中利潤率最高的。
從日常生活中產生創新靈感的例子很多很多,只要每個人都成為「有心人」,更多的發明創造就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不要以為創新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不要以為現在有那麼多的創造發明,自己已經「無新可創」了。只要你留意一下身邊的人和事,就會有許多好事。這自然不是教人等著天上掉餡餅,因為創新是永無止境的。在二十一世紀,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創新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我們應該清楚,科技是創新的根本,觀念是創新的先導,需求是創新的動力,要想創新,並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就看自己有沒有這點恆心!
只要思路清楚了,心細了,什麼事都好辦了。大人成大事,小人成小事,只要不把自己畫地為牢圈在那裡,自然會捕捉到很多機會和資訊。

「鯤鵬」高飛的手段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只使用了電腦的部分功能,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開發自己的潛能,使自己更多的利用電腦的功能。不懂電腦知識的人,更不知道如何開發和利用電腦的功能。
據中國大陸網際網路最新統計,中國大陸的使用人數已經超過了幾千萬。從年齡構成看,其中十八至三十五歲的約占總數的86%,姜昆屬於那剩下的14%;從文化程度看,大學本科學歷占77%,姜昆屬於剩下的23%……
但是,這些並沒有妨礙姜昆獲得「中國十大傑出網路人物」的稱號。
大家知道,姜昆是靠說相聲出名的,可是,他現在卻因為把相聲搬上了網際網路,又被稱為傑出人物: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兵團」。
這個「兵團」,與他曾經為之奉獻熱血青春的黑龍江和平建設兵團不同,這裡面有中國地球物理學的權威、北京電報局的工程師、航空部的軟體專家以及新加坡電腦廠家工程師、假日酒店電腦部的一幫小哥們,這是一個由電腦和興趣維繫的、新型的、高智慧化兵團。在這個兵團裡,姜昆的「官」最小,但是所有的兵團戰友們,都在熱情地為姜昆服務。
一九九六年底,網際網路住進了姜昆換代的四八六電腦,電腦兵團的戰友也在不斷提醒他:「你只用了電腦功能的幾十分之一。」姜昆因此萌生了要把中國的相聲搬上網路的想法。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工作,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姜昆終於成立了「北京鯤鵬網景科技發展公司」,當上了「老闆」。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日正式開辦了鯤鵬網城,建立一個名人網址,對傳播相聲藝術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他說:「我們不疏遠新時代,新時代不會拋棄我們,我們沒有理由拒絕網路。」
姜昆對網際網路不過是一個「半壺水」,全靠那些專家支撐著,所以我們說他像劉邦一樣,不善於用「兵」,但是善於用「將」。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才,總有自己不會不懂的東西,特別在現在,所以我們十分主張「用人」……
在一般人看來,也許姜昆的手段不太高明,但不要忘了一點,姜昆用這種方法作出了成就。當然,我們並不是遵循「勝者王侯敗者寇」的理論,也不是「只求結果、不求過程」。這看似大眾化的方法和手段,別人很少去用,而刻意追求如何如何才能成功,其結果卻備嘗艱辛,很難成功。兩者相比,前者自然高明多了。

好鋼用在刃上
好鋼用在刃上、功夫花在關鍵的地方,是成功者的慣用手段,而且百試不爽。這正是的的確確的非常手段。
秦檜在中國人眼中,恐怕永遠翻不了身,可謂遺臭萬年。可是在當時,他官拜宰相,是首輔之臣;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權傾朝野,一言九鼎;於是乎,溜鬚者有之,拍馬者有之,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從四面八方流進秦檜的相府裡來。
廣東經略使方務德為此傷透了腦筋,始終沒有想出給秦檜送什麼禮物。有一天,他探聽到一個消息:宰相府中經常舉行晚宴。他馬上靈機一動:既然舉行晚宴,就一定會點蠟燭,就送一批蠟燭吧!
蠟燭是什麼好東西?可以作為禮物送給相爺嗎?
他的精巧就在這裡。他知道:作為一個宰相,什麼奇珍異寶都是很難打動的,而對他的忠心卻是最希望得到的。方務德就是要透過獻蠟燭,來表達自己的「一片丹心」。
一般的蠟燭,其功用就在於照明,可是方務德要製造的蠟燭,就是要出新出奇,要以此引起秦檜的注意。於是,他命令下屬在蠟燭裡加上各種各樣的香料,精心製造了一批點起來香氣四溢的蠟燭。蠟燭剛一製好,方務德就令一名心腹快馬加鞭,限期送到相府,並且專門叮囑,給相府的管家送上一份厚禮,吩咐如此如此……
方務德的蠟燭送到幾天之後,秦檜在相府舉行宴會,從下午開始一直到傍晚還沒有結束。這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秦檜下令「掌燈」。
那個受了方務德賄賂的管家故意說:「啟稟相爺,家中的蠟燭用完了,正好廣東經略方務德送來一箱蠟燭,還未敢使用……」
秦檜隨口說:「那就拿來用吧!」
方務德的蠟燭點起來了,不一會兒,整個房間異香撲鼻,主客都感到十分詫異。細細一查,香味原來是從蠟燭裡飄出來的。
秦檜感到奇怪,令把全部蠟燭取過來查看。管家急忙把整箱蠟燭都搬了上來,仔細一數,與正在點著的一支加在一起,一共四十九支。
秦檜是「精明」人,按理來說,送禮的東西一般都是整數,忙問:「怎麼回事?」
管家說:「小人不知。送蠟燭的廣東差人還在這裡,一問便知。」
不一會兒,管家就把方務德的心腹帶了進來。
這個心腹說:「這箱蠟燭是經略大人親自監製的,專門奉送相府使用,一共只造了五十支。可是這些蠟燭是專門給相府定做的,經略大人不敢輕慢,試點了一支,不敢用其他的蠟燭來充數,因此只有四十九支,還望相爺恕罪!」
秦檜一聽,心中十分高興,把方務德當成了自己的「忠臣」,認為誠心可佳。史書上現在還留有秦檜「待方益厚」的成語,可見方務德的妙計深得「溜鬚」之精髓。
無獨有偶,唐玄宗時的李林甫也玩過這樣的把戲,後人戲稱之為「一箭雙雕」的馬屁。
當時,李林甫和李適之都是唐玄宗的宰相,可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很想給李適之派一個「不是」,把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有一天,李適之正好要入朝奏事,李林甫就派人對他說:華山下面有黃金,皇上現在還不知道,如果告訴皇上,皇上一定會很高興的。
李適之剛剛擔任宰相,有這樣的好事,自然不肯放過,認為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就對唐玄宗說了。唐玄宗聽了果然很高興。不久,唐玄宗把李適之所奏的華山有黃金一事,告訴了李林甫,還誇李適之會辦事。
李林甫聽了一點也不感到奇怪,緩緩地說:「這件事我很早就知道了。」
唐玄宗奇怪地問:「那你為什麼不早奏呢?」
李林甫表現出十分虔誠的樣子說:「華山是皇家的龍脈所在,帝王之氣就在那裡,即使有黃金也是不能去挖的!不是下臣不說,而是下臣不能說,也不敢說。」
李林甫的一番回話,讓唐玄宗感到了他的一片忠心,進一步認為他沈穩老練,辦事周到,而認為李適之辦事輕浮,於是下了一道口諭給李適之:「今後如果有事上奏,先與李林甫商議,不要這樣輕浮孟浪!」
我們不能不說李林甫「拍馬有術」,連唐玄宗這樣曾經有所作為的皇帝,也被他給蒙住了。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為方務德、李林甫歌功頌德,而是要探究一下他們做事的方法和手段,也許這種方法和手段為人所不齒;也許這種方法和手段有點不太光明,但這些畢竟也是手段,而事實上方務德和李林甫已經達到目的了,其結果並不損人只是利己,這比起秦檜賣主求榮來,還是小巫見大巫。
自然,我們並不提倡這種做法,把它寫出來,旨在告訴讀者,任何問題都有致命的穴位,就看你是不是武林高手,能不能一下命中穴位。最後還得提醒一句,那就是在達到目的同時,還要追求一個字,那就是「正」,因為「一正」克「百邪」,否則可能就是「特殊手段」了。

東方不亮西方亮
中國有句俗語說:「不在一棵樹上吊死。」做任何事都要學會變通,只要你心態是正的,不從事「歪門邪道」,總會有成就的。
一八五○年,美國舊金山市來了一大批淘金者。那時,這裡已經是一個很熱鬧的地方,只見到處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這些人大都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一副疲於奔命的樣子。他們儘管種族不同、語言各異,但是滿腦子裡都在做著一個共同的美夢:淘金發財。
自從美國西部發現了金礦,便掀起了「淘金熱」,世界各地希望「一夜暴富」的人都向這裡湧了進來。
在這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有一個叫李維.施特勞斯的年輕人,他是德國猶太人,拋棄了自己厭倦的家族世襲式的文職工作,跟著兩位哥哥遠渡重洋,也趕到了美國來「發財」。
就像今天貴州、四川等地的農民去廣州、上海、北京等地打工一樣,現實並非李維想像的那樣:這裡淘金的人多如牛毛,淘金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
他是一個比較實在的人,心裡盤算了一下,做生意或許比淘金更容易賺錢。這樣他就開了一間賣日用品的小鋪。
從德國來到美國,異國他鄉,一切都是新的--那樣的新鮮,又是那樣的生疏。要開好這個小店,他得向當地的美國商人,學習做生意的竅門,學習他們的語言。猶太人是一個做生意天賦極高的民族,他們自從被趕出家園之後,在世界各地流浪很多年,就是靠他們高超的經商頭腦,才在世界各地生存下來,因此,他們的基因裡就有做生意的長處,李維也不例外。
沒過多久,他就成為一個地道的小商販了。
有一次,有位來小店的淘金工人對李維說:「你的帆布很適合我們用。如果你用帆布做成褲子,更適合我們淘金工人用。我們現在穿的工裝褲都是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用帆布做成褲子一定很結實,又耐磨、又耐穿……」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句話就把李維點醒了,他連忙取出一塊帆布,領著這位淘金工人來到了裁縫店,讓裁縫用帆布為這個工人趕製了一條短褲--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帆布工作褲。
就是這種工作褲,後來演變成一種世界性的服裝--李維牛仔褲。
那位礦工拿著帆布短褲高高興興地走了。
李維已經考慮成熟了:立即改做工作褲!
許許多多的發明,都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真像詩人說的:「妙語本天成。」
這許許多多的偶然,對無心者來說,猶如一陣涼風吹過,轉眼就不見了。而對於有心人來說,這就是無價之寶,他們常常會抓住這一瞬間「電光」,創造出震驚世界的「熱核爆炸」。成功人士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能緊緊抓住很多偶然的東西,做出驚人的成就。
李維就是這樣:帆布短褲一生產出來,就受到那些淘金工人的熱烈歡迎!
這種褲子的特點是堅固、耐久、穿著舒適……
大量的訂貨單雪片似的飛來,李維一舉成名。
一八五三年,李維成立了「李維帆布式裝褲公司」,大批量生產帆布工作褲,專以淘金者和牛仔為銷售對象。
顧客的要求就像上帝的旨意,否則,就會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市場中失去優勢,甚至一敗塗地。
李維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從帆布工作褲上市的第一天起,他就沒有停止過對自己產品進行的思考,哪怕是產品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他還是不斷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產生更新的創意。
他親自到淘金現場,細心觀察礦工的生活和工作特點,想方設法使自己的產品,更能滿足顧客的需求。為了讓礦工免受蚊叮蟲咬,他將短褲改為長褲;為了便於礦工把樣品礦石放進褲袋時不會裂開,他將原來的線縫改為用金屬扣釘牢;為了讓礦工們更方便裝東西,他又在褲子的不同部位多加兩個口袋等。
透過這些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李維的褲子越來越得到礦工們的歡迎,生意更加興隆了。
後來,李維發現,法國生產的嗶嘰布具有與帆布同等耐磨力,但是比帆布柔軟多了,並且更美觀大方,於是決定用這種新式布料替代帆布。不久,他又將這種褲子改縫得較緊身些,使人穿上顯得挺拔灑脫。這一系列的改進,使礦工們更加歡迎。經過不斷的革新改進,牛仔褲的特有式樣形成了,「李維褲」的稱呼也漸漸改為「牛仔褲」這個獨具魅力的名稱。
李維本是眾多淘金者中的一員,但他看到淘金的人太多,如此激烈的競爭,成功者肯定是少數,不如在這些人身上打主意賺點錢。這正應了那句話,全世界猶太人最聰明、最會做生意。東方不亮西方亮。淘金不成,可以「分金」,這樣的手段的確高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196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