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陈笃生家族史(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本書對陳篤生的一生作了全面的記述,追溯他的生平事蹟乃至其所遺留下來的寶貴資產,亦論述陳篤生及其家族所做出的貢獻。陳氏家族人才輩出,本書也涵括陳金鐘、陳德源、陳武烈、陳齊賢、陳溫祥等人的生平足跡,他們功名顯赫,建樹頗豐,對新加坡乃至區域周邊國家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通過對陳氏家族成員生平及貢獻的書寫,我們得以一窺殖民時期海外華人移民的社會、政治及商業運作各層面。他們的財富資產甚至跨越了新加坡地界,凸顯出南洋華人的分佈形態及其區域經商網路。在新加坡歷史進程的大框架和各種事件、里程碑之外,這些故事亦帶來了多元性和差異性,能讓公眾更好地去理解和審視新加坡。
作者簡介
柯木林,海外華人研究的知名歷史學者,新加坡南洋大學歷史系一等榮譽文學士(1970年)。大學畢業後,服務於新加坡政府部門及法定機構,有多年在中國工作的經驗。柯木林擔任許多社會職務,現為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柯木林著述甚豐,主要編著有《新加坡華人通史》(中英文版)。由於熱衷推廣文化活動,2019年5月獲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頒給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個人獎)。
林孝勝,新加坡南洋大學文學士(1965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碩士(1968年),專攻東南亞史。曾任新加坡口述歷史館副館長(1985–1992年)、新加坡歷史博物館(今新加坡國家博物館)館長(1996–2003年)。主要著作有《新加坡華社與華商》、《新華研究:幫權、人物、口述歷史》。
陳繼廉,陳篤生第五代裔孫,對歷史有著濃厚興趣。研究獎學金與劍橋獎學金得主,於1973年考獲新加坡大學社會科學碩士文憑。他是凝聚起龐大的陳氏家族的關鍵人物,在2005年⾄2017年間舉辦了五次家族聚會。現為陳篤⽣醫院保健基⾦委員會主席,於2010年獲國⽴保健集團頒發最傑出貢獻獎。
名人/編輯推薦
名家推薦
柯木林先生是最好人選。他在推廣新加坡文化遺產所做的努力,無人能出其右。
王賡武|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終身教授
陳篤生是一名傑出先賢、慈善家和社區領袖,他與新加坡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大名更是鐫刻在陳篤生醫院之上。儘管聲名在外,但人們對他和其家族卻知之甚少。在本地兩位著名歷史學家柯木林和林孝勝,以及陳篤生第五代裔孫陳繼廉的努力下,出版了第一本詳細記錄陳篤生及其家族紀事和成就的專著。
本書通過對殖民地和家族檔案的研究,輔以豐富的中文、泰文和日文材料,勾勒出陳篤生這名重要先驅人物及其後裔是如何遷徙、定居並建設起龐大網路和個人成就,故事引人入勝。陳篤生及其家族歷史,正是新加坡社會經濟史的縮影。
陳大榮|耶魯—國大學院校長
陳篤生與其同名醫院,還有陳篤生與天福宮的聯繫,熟知此兩者的人必然不能錯過本書。柯木林、林孝勝這兩位新加坡華社資深歷史學家,在書中以嶄新角度為我們細述陳篤生與他兒孫輩的故事,是為一大幸事。對於陳篤生這位大家長,他的後人確實找到了一群傑出的史學家,書寫出這部完整全面的史學著述。
柯宗元|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客座副教授
本書內容翔實,陳篤生點亮了醫療照護的火炬,他的家人攜手我們的社區一同續寫傳奇,薪火相傳,讀之令人振奮。它不僅提供了一份歷史記錄,更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譜寫出一份關乎醫護、奉獻與社區的生動記述。
蘇源財|陳篤生醫院及中央衛生機構首席執行總裁
福建會館的創會會長陳篤生雖聲譽顯耀卓著,其個人及家族史跡卻較鮮為人知。
《家風傳承:陳篤生家族史》正好填補了這份歷史空白,深入淺出記載了陳篤生家族五代人的熱心社會公益精神,包括其孫輩及曾孫福建會館第二和第三任大董事陳金鐘和陳武烈為本地社群及本區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等。本書亦概述國家古跡天福宮的起源及其早期的發展脈絡,是瞭解本地歷史的重要篇章。
蔡其生|新加坡福建會館會長
序
陳篤生是新加坡早期華人歷史一個家喻戶曉的名人。陳篤生醫院的存在與其發展,讓他得以名垂千古。該醫院最初是作為“濟貧院”,為窮人和病人提供醫療服務,後來發展為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並作為新加坡未來醫學研究與服務的重要機構。
除慈善事業外,陳篤生還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在東南亞建立了牢固的商業王國。他同時也是新加坡一位備受敬仰的閩幫僑領。不過,他的長子陳金鐘後來居上,名聲更勝其父。陳金鐘成功在東南亞和東亞,尤其是海峽殖民地、馬來土邦和暹羅,締造起一個商業帝國。憑其閩幫首領的身份,陳金鐘成為整個華社公認的領袖。
陳金鐘還進一步鞏固其父與暹羅王室建立起來的友好關係。1863年,他被任命為暹羅駐新加坡領事;1886年,被提升為總領事。此外,陳金鐘在(麻六甲)海峽、馬來土邦乃至暹羅南部,也具有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力。因此,英國海峽殖民地政府請他出面解決吡叻拉律地區馬來貴族之間以及華人會黨之間的爭端,最終促成在1874年簽訂著名的《邦咯條約》。這是英國直接干預馬來土邦的一個風向標。
本書是第一本研究新加坡華人家族史的專著。它是學者們與陳篤生家族後裔共同研究的成果。該書的兩位主要撰稿人柯木林先生和林孝勝先生是研究新加坡華人史著名的學者。他們在該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支持下,主編出版了一部關於新加坡華人的重要著作——《新加坡華人通史》(中文版與英文版)。
柯木林和林孝勝的文章構成了本書的兩大支柱:陳篤生、陳金鐘和陳武烈的社會經濟、文化和教育面貌,他們三人是陳氏家族三代極具代表性的人物。逸他亞(Vitthya Vejjajiva)主要根據泰文資料和檔案的梳理,清晰呈現了陳氏家族和暹羅王室之間的關係。而宮田敏之則在日文資料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陳篤生家族在東南亞的大米生意。陳篤生的玄孫陳繼廉先生,為該書撰寫了多篇文章,他是這項家族史研究計畫的推動者。他的文章揭露了不少陳氏家族鮮為人知的事物。
令人鼓舞的是,學者對東南亞華人的研究,特別是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人的研究,已經從通史發展到各幫群(客、潮、閩、瓊)歷史,且進一步發展到傳記和家族史研究。這表明了一種專題化的趨勢,是海外華人研究趨向成熟的標誌。
已故珍妮佛•庫什曼(Jennifer W. Cushman)的《家族與國家:1797–1932 年中泰錫礦採集朝代的形成》(新加坡和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1991年)是一本有關本區域華人家族史比較研究的著作。作為泰國早期經濟史的專家, 她以檳城和泰南的許氏家族為對象,撰寫了這部傑出的專著。她於1989年7 月英年早逝,無法進一步為東南亞華人家族史研究做出貢獻。
與上述著作相比,本書涵蓋了其主要參與者乃至其他家族成員的方方面面,並考察了其與當代新加坡醫療保健和慈善事業的關聯性,述及範圍更廣。
阿德萊德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顏清湟
終身名譽教授
2022年4月13日
目次
v 序 顏清湟
1 導論 柯木林
15 第一章• 陳篤生祖源蹤跡 柯木林
31 第二章• 異鄉變故鄉 林孝勝
45 第三章• 陳篤生企業之路 林孝勝
69 第四章• 陳金鐘面面觀
70 第一節 暹王朝中人 逸他亞
91 第二節 陳金鐘企業王國的滄桑 林孝勝
119 第三節 陳金鐘與暹羅米業 宮田敏之
138 第四節 陳金鐘與東南亞地緣政治 黃裕端
155 第五章• 陳篤生家族與天福宮 柯木林
156 第一節 天福宮的時代意義
165 第二節 陳篤生父子與天福宮
181 第三節 陳武烈重修天福宮
193 第六章• 解密陳武烈 柯木林
205 第七章• 陳篤生醫院的前世今生 陳豌琳 蔡淑儀
206 第一節 從貧民醫院開始(1844–1909年)
227 第二節 開闢新篇章(1909–2000年)
241 第三節 新型綜合醫院(2000–2021年)
259 第八章• 歷史遺跡
260 第一節 尋找陳金鐘商行 陳豌琳
271 第二節 暹宮 吳慶輝
285 第三節 金鐘大廈 陳繼廉
296 第四節 陳德源大廈 陳繼廉
307 第九章• 陳篤生家族的慈善精神 蔡淑儀
327 第十章• 陳篤生後人的五次聚會 謝燕燕
345 附錄
347 參考資料
365 索引
375 參與撰寫本書作者
377 鳴謝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