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下去─倫理與醫療(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92 元優惠價
:70 折 414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香港正邁向「銀齡社會」,人口老化問題令社會大眾對本地醫療政策及系統的要求愈來愈高。然而,要令本港醫療制度可持續發展,當中所面對的挑戰不少,不但要配合全面的資源規劃和有質素的醫療服務,更需要正視背後的倫理問題。
本書從醫療制度和醫護人員的專業操守兩個層面,探討香港面對的醫療倫理問題。透過分析醫療融資政策方案、探討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醫生專業與病人權益的平衡、臨終治療的抉擇、新生兒遺傳篩選以及醫療失誤等不同的倫理議題,深入研究目前醫療系統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嘗試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法,以改善香港的醫療制度,優化醫療專業與服務質素,令整個社會得以可持續發展。
一個人由出生到死亡,總離不開醫療服務。書中結集十多位醫療專業人士及公共政策研究學者的文章,綜合業界不同持分者的經驗和洞見,冀能透過討論引起同業之間的共鳴,並引導讀者反思當中的醫學議題,令社會大眾更關注近在身邊的醫療問題。
本書從醫療制度和醫護人員的專業操守兩個層面,探討香港面對的醫療倫理問題。透過分析醫療融資政策方案、探討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醫生專業與病人權益的平衡、臨終治療的抉擇、新生兒遺傳篩選以及醫療失誤等不同的倫理議題,深入研究目前醫療系統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嘗試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法,以改善香港的醫療制度,優化醫療專業與服務質素,令整個社會得以可持續發展。
一個人由出生到死亡,總離不開醫療服務。書中結集十多位醫療專業人士及公共政策研究學者的文章,綜合業界不同持分者的經驗和洞見,冀能透過討論引起同業之間的共鳴,並引導讀者反思當中的醫學議題,令社會大眾更關注近在身邊的醫療問題。
作者簡介
陳浩文,香港大學文學士及哲學碩士,英國蘇塞克斯(Sussex)大學知識庫系統科學碩士,美國明尼蘇達(Minnesota)大學哲學及認知科學博士,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哲學副教授。主要教學及研究範圍包括社會政治哲學、倫理學、理性與創意思考等等。研究論文曾在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Bioethics、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等國際期刊和文集發表。現任香港醫院管理局臨床倫理委員會副主席及香港生命倫理學會主席。聯編文集包括《社會倫理通識》(2012)和《生活倫理學》(2018)。
區結成,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醫學院,老人科及復康專科醫生。歷任九龍醫院康復科部門主管、九龍醫院及香港眼科醫院行政總監。2010年任醫院管理局人力資源主管,2014年出任質素及安全總監。現任醫院管理局臨床倫理委員會主席。2017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撰寫專欄多年,筆名區聞海。出版散文集及專題著作十二本,包括《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2006年獲國家文津圖書獎)及《醫院筆記──時代與人》(2016)等。
區結成,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醫學院,老人科及復康專科醫生。歷任九龍醫院康復科部門主管、九龍醫院及香港眼科醫院行政總監。2010年任醫院管理局人力資源主管,2014年出任質素及安全總監。現任醫院管理局臨床倫理委員會主席。2017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撰寫專欄多年,筆名區聞海。出版散文集及專題著作十二本,包括《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2006年獲國家文津圖書獎)及《醫院筆記──時代與人》(2016)等。
目次
醫療,是香港專業服務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香港的醫療服務和技術,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先進。承接去年系列的第一冊《突破瓶頸―香港會計業》,本書乃「追蹤香港專業服務研究系列」的第二冊,追蹤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
與世界眾多先進經濟體一樣,香港正邁向「銀齡社會」,醫療政策改革與技術創新的需求愈來愈高,行業裏不同資源分配的討論愈趨殷切,香港醫療專業服務的持續發展將面臨甚麼機遇和挑戰?再者,醫療是直面「人」的行業,是對「人」最為貼身的專業服務之一,思考人性、道德、倫理和價值觀等一切有關「人」的議題便更為尤關重要。因此,本書從人本的生物醫學倫理角度出發,探討當前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的持續發展,期望綜合業界不同持分者的經驗和洞見,為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的持續發展「把脈」。
作為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監,我必須衷心感謝本書的編輯、專題文章作者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多個月來的努力編寫和製作。編輯陳浩文博士是應用倫理哲學的學者、專家,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系副教授;另一位編輯區結成醫生,是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老人科及康復科專科醫生。兩位編輯對公共政策和應用倫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和見解。本書的專題文章作者主要來自醫療專業服務業界,他們的親身經驗和觀察,都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反思。出版社的精心製作和設計,增加本書對不同讀者的吸引力,有助建立更廣泛的公眾關注和討論。
從搖籃到墳墓,人總不能離開醫療服務。在眾多專家的引領下,就讓我們開展對醫療服務的深入追蹤和探索,為香港和下一代的持續發展尋找良方!
李芝蘭
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監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2018年炎夏於香港城市大學
與世界眾多先進經濟體一樣,香港正邁向「銀齡社會」,醫療政策改革與技術創新的需求愈來愈高,行業裏不同資源分配的討論愈趨殷切,香港醫療專業服務的持續發展將面臨甚麼機遇和挑戰?再者,醫療是直面「人」的行業,是對「人」最為貼身的專業服務之一,思考人性、道德、倫理和價值觀等一切有關「人」的議題便更為尤關重要。因此,本書從人本的生物醫學倫理角度出發,探討當前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的持續發展,期望綜合業界不同持分者的經驗和洞見,為香港醫療專業服務業的持續發展「把脈」。
作為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監,我必須衷心感謝本書的編輯、專題文章作者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多個月來的努力編寫和製作。編輯陳浩文博士是應用倫理哲學的學者、專家,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系副教授;另一位編輯區結成醫生,是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老人科及康復科專科醫生。兩位編輯對公共政策和應用倫理學有深入的研究和見解。本書的專題文章作者主要來自醫療專業服務業界,他們的親身經驗和觀察,都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反思。出版社的精心製作和設計,增加本書對不同讀者的吸引力,有助建立更廣泛的公眾關注和討論。
從搖籃到墳墓,人總不能離開醫療服務。在眾多專家的引領下,就讓我們開展對醫療服務的深入追蹤和探索,為香港和下一代的持續發展尋找良方!
李芝蘭
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總監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2018年炎夏於香港城市大學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