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陽易經講解本(3):君子人的時代(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0 元優惠價
:70 折 238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白陽易經講解本三》大畜、屢、明夷、否、隨、損、同人、復 ,共八卦
【序文】
《易經》是五經之一,被公認爲群經之首。《易經》是演繹「太極」的一部書,太極可名爲「一」,可形爲「中」,也可稱為「道」,道含體用,《易經》不過就道的「用」加以推演而已。〈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像生八卦。」說明太極是易之本有,而其作用在「生」,因生而有「變」,因變而有「化」,因此大自天地,小至微塵,莫非是太極所生所化,亦莫非是道所變成。
《道德經》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很清楚地揭出「無」和「有」的關係。無既然是「無」,那就不可言談議論,這是講「本體」的「無形無象」;而有既然是「有」,那就可以鋪排推演,這是說「作用」的「可名可形」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無生有,有生萬物的理序:一是「太極」,二是兩儀,三是四象八卦,由此可以生化無窮無盡的萬物。
〈繫辭傳〉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生自天地,也是神道的自我呈現,目的在啓發世人明白天地的造化,而不要悖離生存的法則。但是這樣深奧的道理,如果不是聖人,是無法明白的。伏羲氏從中得到啟發,而開演了所謂的「伏羲八卦」,或者稱爲「先天八卦」。〈說卦傳〉講:「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傳,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指的便是伏羲卦象。
後來經過歷聖不斷的演繹,爲了便於應用,又發展出夏朝的連山易,及商朝的歸藏易,二者是伏羲易的變例。到了周文王時代,有感於世事多端,人情複雜,前易已不足以應其變、廣其用,故以伏羲易爲本,參酌連歸,制定了「文王易」。文王易改變了伏羲易的八卦排序,以離坎代替乾坤而居於樞紐。〈說卦傳〉講:「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平次,成言乎艮。」便是說明文王八卦(或稱爲後天八卦)的卦象排列,及其複雜的彼此關係。
伏羲易講的是萬物的原始狀態,單純而對應,文王易說的是變化推移,錯綜而複雜。一屬體,一屬用;體以不變爲宗,用以變化爲本,而其變化並非茫昧錯亂,是有「簡易」的法則主於其中。所以說易有三義:不易、變易、簡易。
文王將六十四卦重新排序;其序列循環往復,連綿不斷;又發揮卦爻辭,以盡象意。後來經過孔子的編輯,蒐集古易諸說,加上自己的理解,編為四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附在原文王易之後,終於成就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周易》。
易既然有三義,而且重在變易,以窮盡天地造化,而示人應變之道,故在《周易》之後,應該還有不同的變例出現 ,以符天時氣數的推移。觀察這二、三千年來,世界變化最大的事,莫過於專制的廢除與共和的產生。所以現今民主時代的來臨,似乎又標誌著另一種易的必然出現!
民國十九年,正當世局蜩螗,內憂外患頻仍,綱常掃地,倫理廢弛,以致釀成前所未有的劫難。皇天不忍玉石俱焚,善惡同歸於盡,於是差遣明師大開普渡。孟子說:「天下溺,援之以道。」正是應於此時。先師弓長祖以天縱之聖智,乃重訂八卦方位,以順從道降庶民火宅的運數,是名「白陽八卦」。民國七十四年,仙佛在各地批訓,將六十四卦又重新排序並詮釋各爻的涵義,而「白陽易經」終於開始演繹了。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睿智格言加以推演闡述,以盡易道的時代意義!
如果說伏羲所開展的是「不易」,文王所闡述的是「變易」,那麼先師所推演的便是「簡易」了。雖然〈繫辭傳〉明言:「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然而,這層道理似乎諱莫如深,難以究詰,看似明白,其實不然。這都是因爲氣數未至,加上沒有求道得點,迷失本性的綠故!
因此,如果沒有得道,也就不能明白什麼是簡易,更不能明白易在人的心性之中,這樣便容易落入頑空的死寂,或是掉進氣數的輪迴,而這都不是聖人演易的本意。 易道的精神在於明白不易中有變易,變易中有不易,而其關鍵因素便是簡易了。 簡易可以用「中」、「一」兩字來詮釋,這便是堯舜禹「精一執中」的心法由來。
觀白陽八卦的排列,完全和先天卦一樣,只不過轉了九十度而已。但這一轉變,就把離坎移到樞紐的位置,符合後天卦離坎代乾坤的精義。換句話說,白陽八卦是存先天卦的體,合後天卦的用,是體用合一的卦象,符應大道降世、一理流行的普渡因緣,而其精神不外「掃象、超氣、入理」。禪宗講的無爲法、不二法,儒家說的一貫、中庸,道家舉的道德、清靜,都是不離本心的返照自覺,當下具足一切,可以說是至簡且易,直探本源!
【序文】
《易經》是五經之一,被公認爲群經之首。《易經》是演繹「太極」的一部書,太極可名爲「一」,可形爲「中」,也可稱為「道」,道含體用,《易經》不過就道的「用」加以推演而已。〈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像生八卦。」說明太極是易之本有,而其作用在「生」,因生而有「變」,因變而有「化」,因此大自天地,小至微塵,莫非是太極所生所化,亦莫非是道所變成。
《道德經》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很清楚地揭出「無」和「有」的關係。無既然是「無」,那就不可言談議論,這是講「本體」的「無形無象」;而有既然是「有」,那就可以鋪排推演,這是說「作用」的「可名可形」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無生有,有生萬物的理序:一是「太極」,二是兩儀,三是四象八卦,由此可以生化無窮無盡的萬物。
〈繫辭傳〉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生自天地,也是神道的自我呈現,目的在啓發世人明白天地的造化,而不要悖離生存的法則。但是這樣深奧的道理,如果不是聖人,是無法明白的。伏羲氏從中得到啟發,而開演了所謂的「伏羲八卦」,或者稱爲「先天八卦」。〈說卦傳〉講:「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傳,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指的便是伏羲卦象。
後來經過歷聖不斷的演繹,爲了便於應用,又發展出夏朝的連山易,及商朝的歸藏易,二者是伏羲易的變例。到了周文王時代,有感於世事多端,人情複雜,前易已不足以應其變、廣其用,故以伏羲易爲本,參酌連歸,制定了「文王易」。文王易改變了伏羲易的八卦排序,以離坎代替乾坤而居於樞紐。〈說卦傳〉講:「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平次,成言乎艮。」便是說明文王八卦(或稱爲後天八卦)的卦象排列,及其複雜的彼此關係。
伏羲易講的是萬物的原始狀態,單純而對應,文王易說的是變化推移,錯綜而複雜。一屬體,一屬用;體以不變爲宗,用以變化爲本,而其變化並非茫昧錯亂,是有「簡易」的法則主於其中。所以說易有三義:不易、變易、簡易。
文王將六十四卦重新排序;其序列循環往復,連綿不斷;又發揮卦爻辭,以盡象意。後來經過孔子的編輯,蒐集古易諸說,加上自己的理解,編為四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附在原文王易之後,終於成就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周易》。
易既然有三義,而且重在變易,以窮盡天地造化,而示人應變之道,故在《周易》之後,應該還有不同的變例出現 ,以符天時氣數的推移。觀察這二、三千年來,世界變化最大的事,莫過於專制的廢除與共和的產生。所以現今民主時代的來臨,似乎又標誌著另一種易的必然出現!
民國十九年,正當世局蜩螗,內憂外患頻仍,綱常掃地,倫理廢弛,以致釀成前所未有的劫難。皇天不忍玉石俱焚,善惡同歸於盡,於是差遣明師大開普渡。孟子說:「天下溺,援之以道。」正是應於此時。先師弓長祖以天縱之聖智,乃重訂八卦方位,以順從道降庶民火宅的運數,是名「白陽八卦」。民國七十四年,仙佛在各地批訓,將六十四卦又重新排序並詮釋各爻的涵義,而「白陽易經」終於開始演繹了。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睿智格言加以推演闡述,以盡易道的時代意義!
如果說伏羲所開展的是「不易」,文王所闡述的是「變易」,那麼先師所推演的便是「簡易」了。雖然〈繫辭傳〉明言:「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然而,這層道理似乎諱莫如深,難以究詰,看似明白,其實不然。這都是因爲氣數未至,加上沒有求道得點,迷失本性的綠故!
因此,如果沒有得道,也就不能明白什麼是簡易,更不能明白易在人的心性之中,這樣便容易落入頑空的死寂,或是掉進氣數的輪迴,而這都不是聖人演易的本意。 易道的精神在於明白不易中有變易,變易中有不易,而其關鍵因素便是簡易了。 簡易可以用「中」、「一」兩字來詮釋,這便是堯舜禹「精一執中」的心法由來。
觀白陽八卦的排列,完全和先天卦一樣,只不過轉了九十度而已。但這一轉變,就把離坎移到樞紐的位置,符合後天卦離坎代乾坤的精義。換句話說,白陽八卦是存先天卦的體,合後天卦的用,是體用合一的卦象,符應大道降世、一理流行的普渡因緣,而其精神不外「掃象、超氣、入理」。禪宗講的無爲法、不二法,儒家說的一貫、中庸,道家舉的道德、清靜,都是不離本心的返照自覺,當下具足一切,可以說是至簡且易,直探本源!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