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旅客(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0 元優惠價
:70 折 273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獻給所有曾經受傷的靈魂!暖心圖文溫柔陪伴深陷情緒症困擾的人們。
★出道15年真情力作,40萬人引頸期待!跨界創作人感動推薦。
人生就像旅途,我們是長途旅客,
旅程從起點到終點,關係從開始到離別,
你能否接受所有的結局?
所有的情緒、否定、新生、惆悵又是什麼模樣?
生命就是這樣,我們互相打擾,但也互相依賴。
光是與你在一起,就足以成為我生命的意義。
十三歲開始創作的豆苗先生,坦承自己也有情緒症狀。
他說,長大好痛苦,除了哭跟裝沒事以外,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處理,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挪出大量的時間替自己療傷,只能不斷地消磨自己的靈魂。
因此,他要將第一本書獻給所有曾受傷的靈魂。
書中除了分享觸動人心的故事,也透過單格、多格、長篇等不同創作形式的插畫,將人生各個階段進入關係後產生的困惑、焦慮、溫柔、悲傷等,一一用細膩的筆觸呈現。
這世界上還有好多好多,我們都還想不透的事情,我用一年記錄下來,再讓我用一生去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吧。也希望有一天,你們在人生這趟旅程,不再需要用這本書找到歸屬感,而是有個人,能夠真正的擁抱你。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各界推薦】
陳曉唯 作家
――專文推薦
71picture 藝術家
油頭二世 潮流藝術家
森林 心碎上班族
持修 歌手
理想混蛋 樂團
爽爽貓SECOND 插畫家
麻糬爸 創作者
張藝 國母
電商人妻 社群玩家
韓璟 創作者經紀人
――感動推薦
《長途旅客》書寫描繪著每個人生命中各種「活下去」的瞬間。無法確知目的地,無從設立終點,無力規劃行程,充滿各種意外,除了走在路上,我們別無選擇。
豆苗讓佇立迷霧中的我們,即使茫然無措與徘徊躊躇,我們仍能在苦痛中感到寬慰與溫柔,因為我們知道世上有一個人曾試著理解與共感我們,如同豆苗所寫的:「我們互相打擾,但也互相依賴。」
在絕望裡,我們相濡以沫,在不可知的盡頭之前,我們或曾害怕,但也不再害怕了。
──作家 陳曉唯
創作路上,曾被豆苗溫暖陪伴的心聲:
◆謝謝你,你的圖文真的給了我很多力量。
◆豆苗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意義非凡,你的作品從來都是讓我們振作的媒介。
◆謝謝豆苗的溫暖照亮著大家,也希望豆苗能好好的。
◆太喜歡了,這些微小但重要的故事。
◆豆苗的圖文總能療癒我的內心。
◆我也曾被你的圖文同理幫助過,現在的我已經走出來了。謝謝這樣溫暖的你。
◆曾幾何時我也是每次看豆苗的圖文都會看到哭,原來一切真的有在慢慢變好,希望豆苗也是。
◆拜託繼續寫……這世界需要溫暖人心的圖文跟豆苗。
◆感恩在我走不出痛苦時遇見你的溫暖文字,治癒受傷的心,讓我能找回那個微笑的自己。
◆謝謝你溫暖的文字,陪我們走過很難的時候,有了力量、相信、盼望,繼續往前。
★獻給所有曾經受傷的靈魂!暖心圖文溫柔陪伴深陷情緒症困擾的人們。
★出道15年真情力作,40萬人引頸期待!跨界創作人感動推薦。
人生就像旅途,我們是長途旅客,
旅程從起點到終點,關係從開始到離別,
你能否接受所有的結局?
所有的情緒、否定、新生、惆悵又是什麼模樣?
生命就是這樣,我們互相打擾,但也互相依賴。
光是與你在一起,就足以成為我生命的意義。
十三歲開始創作的豆苗先生,坦承自己也有情緒症狀。
他說,長大好痛苦,除了哭跟裝沒事以外,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處理,沒辦法像以前一樣挪出大量的時間替自己療傷,只能不斷地消磨自己的靈魂。
因此,他要將第一本書獻給所有曾受傷的靈魂。
書中除了分享觸動人心的故事,也透過單格、多格、長篇等不同創作形式的插畫,將人生各個階段進入關係後產生的困惑、焦慮、溫柔、悲傷等,一一用細膩的筆觸呈現。
這世界上還有好多好多,我們都還想不透的事情,我用一年記錄下來,再讓我用一生去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吧。也希望有一天,你們在人生這趟旅程,不再需要用這本書找到歸屬感,而是有個人,能夠真正的擁抱你。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各界推薦】
陳曉唯 作家
――專文推薦
71picture 藝術家
油頭二世 潮流藝術家
森林 心碎上班族
持修 歌手
理想混蛋 樂團
爽爽貓SECOND 插畫家
麻糬爸 創作者
張藝 國母
電商人妻 社群玩家
韓璟 創作者經紀人
――感動推薦
《長途旅客》書寫描繪著每個人生命中各種「活下去」的瞬間。無法確知目的地,無從設立終點,無力規劃行程,充滿各種意外,除了走在路上,我們別無選擇。
豆苗讓佇立迷霧中的我們,即使茫然無措與徘徊躊躇,我們仍能在苦痛中感到寬慰與溫柔,因為我們知道世上有一個人曾試著理解與共感我們,如同豆苗所寫的:「我們互相打擾,但也互相依賴。」
在絕望裡,我們相濡以沫,在不可知的盡頭之前,我們或曾害怕,但也不再害怕了。
──作家 陳曉唯
創作路上,曾被豆苗溫暖陪伴的心聲:
◆謝謝你,你的圖文真的給了我很多力量。
◆豆苗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意義非凡,你的作品從來都是讓我們振作的媒介。
◆謝謝豆苗的溫暖照亮著大家,也希望豆苗能好好的。
◆太喜歡了,這些微小但重要的故事。
◆豆苗的圖文總能療癒我的內心。
◆我也曾被你的圖文同理幫助過,現在的我已經走出來了。謝謝這樣溫暖的你。
◆曾幾何時我也是每次看豆苗的圖文都會看到哭,原來一切真的有在慢慢變好,希望豆苗也是。
◆拜託繼續寫……這世界需要溫暖人心的圖文跟豆苗。
◆感恩在我走不出痛苦時遇見你的溫暖文字,治癒受傷的心,讓我能找回那個微笑的自己。
◆謝謝你溫暖的文字,陪我們走過很難的時候,有了力量、相信、盼望,繼續往前。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豆苗先生
桃園人,怪人怪事吸引體質,是會把起司貼額頭的神經病。
還在找尋自己活著的意義,所以目前也是得過且過。
在網路耕耘創作已經邁入第十五個年頭,粉絲專頁是第十年,但還是沒有什麼名。
有做一些動畫MV,主要是怕餓死而準備的第二個職業。
聯絡方式:river52088@gmail.com
FB粉絲專頁:豆苗先生
豆苗先生
桃園人,怪人怪事吸引體質,是會把起司貼額頭的神經病。
還在找尋自己活著的意義,所以目前也是得過且過。
在網路耕耘創作已經邁入第十五個年頭,粉絲專頁是第十年,但還是沒有什麼名。
有做一些動畫MV,主要是怕餓死而準備的第二個職業。
聯絡方式:river52088@gmail.com
FB粉絲專頁:豆苗先生
序
【序】
〈推薦序〉
在盡頭之前 陳曉唯
已故日本作家山本文緒曾寫過一篇短篇小說〈渦蟲〉。
故事裡,女主角罹患乳腺癌,切除乳房並進行重建手術,為了防止癌細胞擴散,需長期回診,進行賀爾蒙治療。然而,因為外表上看來已然無恙,致使周圍的人無法看出她仍處於病痛之中。母親見她整日在家無所事事,經常有意無意地提醒她該回到職場去了;男友甚至曾對她口出惡言地說:「不是都治好了嗎?妳已經不是癌症患者了,為什麼還一直把癌症掛在嘴邊當成藉口?」
起初並不是這樣的。當她因病必須切除腫瘤,並進行乳房重建手術時,親友與情人也曾殷切地呵護著她,只是不知道何時一切都變了,直到她發現時,已經一再面臨親友、情人的態度丕變,而身處於術後的無望的長期治療之中,更讓她感到茫然無措與無所適從。她一邊忍受著頭暈、噁心、失眠與胸部刺癢,這些外人無法理解與看見的痛苦,一邊聽著他們反覆地控訴著:「妳的病已經痊癒了,不要再說自己是癌症患者。」她想著,明明我就是癌症患者,我的痛苦從未結束,甚至可能沒有終結的一天,為什麼你們卻看不到呢?為什麼你們能對我的病痛妄下判斷,擅自主張地認為我已經痊癒了呢?
難道是因為你們比我更害怕,於是用「痊癒」來劃清界線?
她回想起自己的一生。長相不夠出眾,能力不夠卓越,沒有任何得以說嘴的豐功偉業,始終庸庸碌碌地活著,然而,因為是人,於是有生老病,並且懷有慾望,渴望愛人與被愛,有著人的缺陷,膽小無能、小奸小惡、偷懶貪心。
她想著,像我這樣的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因此,在故事中,她渴望能夠成為「渦蟲」。渦蟲生活在清淨的溪水裡,長年藏匿在小石頭之下,樣貌不可愛,所以不為人所熟知與在乎,但因為是蟲而不是人,所以不必理會這些;即使受傷了、被切斷了,還能夠從傷口或斷面再生,自我修復,免除病痛與死亡帶來的恐懼;更不用擔心性慾的問題,當長大到某個程度,便會自己進行斷裂生殖。簡簡單單的,如果能成為一隻渦蟲該有多好。
因為沒有人在乎渦蟲。無人在乎就無所謂傷口與疼痛,亦不需要喜怒哀樂,更無所謂存在與否。若能成為渦蟲,便能自我分裂,在這樣的世界裡,無無所謂你或我,也就無所謂我們。
閱讀豆苗的《長途旅客》時,總想起〈渦蟲〉,想起傷口與疼痛,想起喜怒哀樂,想起存在或不,想起你或我,想起我們。
我們是何時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完美的?又是何時發現自己對世上許多事情無能為力?更是何時發現自己其實是個膽小無能、小奸小惡、偷懶貪心的人?我們或許早已失卻一個確切的時點,於是我們經常用兩個字總結這些發現:
「長大」。
彷彿長大就會如此,但真的嗎?長大真的讓我們釐清什麼嗎?例如我們並沒有因為長大而懂得更多,沒有對痛苦無感,沒有更智慧圓融,沒有更善良謙卑溫和懂事,沒有更勇敢無懼或積極努力,甚至連慾望也只是不斷地在各種人事物間移轉,整體而言未曾稍減。長大的我們並沒有靠近理想或夢想更多,沒有變成我們所以為的模樣。為此,我們不禁自我懷疑,我真的長大了嗎?或是長大從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
只是我們別無選擇,時間不會為誰停留,我們被迫在時序洪流中長大。長大之後,我們仍是我們,但也不再是我們。
當意識到「長大」竟是如此無助時,除了絕望,我們還擁有什麼?關於長大與絕望,豆苗在書中寫了這一段話:「長大好痛苦,除了哭跟裝沒事以外,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處理情緒,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挪出大量的時間替自己療傷。只能不斷地消磨自己的靈魂。」
絕望是個暫停鍵,告訴我們必須停止讓自己無能為力的一切,避免繼續消磨靈魂。然而,即使避免了靈魂的消磨,絕望仍然存在。面對絕望,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想起某次去醫院探望進行癌症化療的朋友時,他說了類似的話:「生病之後,終於有時間靜下做些過去沒辦法做的事,看書、發呆、睡覺,不用再為了別人眼中的我,不斷地消磨我自己。」當時的他閱讀大量的旅遊書籍,病床旁堆放多本遊記。一同前往探病的朋友聽完後遂不自覺地問他:「等康復之後,你會想去哪嗎?」
他聞言後苦笑著說:「為什麼你會覺得身體能夠康復呢?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就是一生一世了。」
朋友聽到他的回答後說:「如果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好,那為什麼還要讀這些書?」
他說:「因為還是得要活下去,沒有目的地、沒有終點那樣地活下去。」
活下去就像是沒有目的地與終點的旅行。
《長途旅客》書寫描繪著每個人生命中各種「活下去」的瞬間。無法確知目的地,無從設立終點,無力規劃行程,充滿各種意外,除了走在路上,我們別無選擇。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渴望擁有些什麼,如同〈渦蟲〉的女主角,時而幸福,時而悲傷,時而愛人與被愛,時而愛錯與錯愛,更多時候,只是不斷地受傷,永遠無法痊癒般地一直受傷下去,在絕望裡學習停止,停止靈魂的消磨,也在絕望裡學習向前,讓靈魂即使被消磨也存有意義。
於收錄〈渦蟲〉的短篇小說集中的另一篇〈有愛的明天〉裡,山本文緒寫了一段話語:「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茫然不安,希望有人告訴自己哪裡做錯了,這種心理我不是不懂。佇立於迷霧,徘徊而無法邁開步伐,希望有人告訴自己『往哪邊走』,不管是誰都好,這種時刻我也經歷過。比起自由自在地活著,不如有人告訴我怎麼做更輕鬆。」
豆苗在書裡嘗試著完成這樣的「對話」,但他並非為了告訴任何人該怎麼走,該往哪邊走,而是讓佇立迷霧中的我們,即使茫然無措與徘徊躊躇,即使沒有目的地與終點,即使要一直走下去,我們仍能在苦痛中感到寬慰與溫柔,因為我們知道世上有一個人曾試著理解與共感我們,如同豆苗所寫的:「我們互相打擾,但也互相依賴。」
互相打擾,互相依賴,在絕望裡,我們相濡以沫,在不可知的盡頭之前,我們或曾害怕,但也不再害怕了。
〈自序〉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你到底在難過什麼?」
因為自己從小就是高敏感族群,總是比他人更容易受到質疑。我常想,隨著社群蓬勃發展,明明能夠闡述想法的媒介變多了,為什麼我們無法暢所欲言,甚至還限縮得越來越狹窄?
我時常被教訓,不該展現自己的心情,因為別人會利用這點攻擊你、別人不想知道你那麼多狗屁倒灶的心事等等,長年壓抑的結果就是,我的身心生病了。這是一場痛苦的戰爭,加上社會對於身心疾病的妖魔化,我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救命稻草。
市面上有很多懶人包跟經驗分享,許多深受身心疾病困擾的人,是如何幸運的透過醫療、親友的協助,擺脫憂鬱的困境,走向全新人生。
但是,那些比較不幸運的人們呢?在醫療協助下仍無法康復,親友也無法理解他們的人們呢?除了自救,還能怎麼辦?
當我意識到自己是屬於沒那麼幸運的那群時,試著慢下腳步認識自己,練習將所見所聞寫下來,對於所有經歷過或聽到的故事,透過自我詰問,找到真正的想法。
開始這麼做以後,我發現自己好像比較能控制住情緒了,原來把故事說出來並重新思考,是這麼有幫助的事,於是我便開始這類型的圖文創作,說自己,也說別人的故事。
所以這本書誕生了。
這世界上還有好多好多,我們都還想不透的事情,我用一年記錄下來,再讓我用一生去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也希望有一天,你們在人生這趟旅程,不再需要用這本書找到歸屬感,而是有個人,能夠真正的擁抱你。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推薦序〉
在盡頭之前 陳曉唯
已故日本作家山本文緒曾寫過一篇短篇小說〈渦蟲〉。
故事裡,女主角罹患乳腺癌,切除乳房並進行重建手術,為了防止癌細胞擴散,需長期回診,進行賀爾蒙治療。然而,因為外表上看來已然無恙,致使周圍的人無法看出她仍處於病痛之中。母親見她整日在家無所事事,經常有意無意地提醒她該回到職場去了;男友甚至曾對她口出惡言地說:「不是都治好了嗎?妳已經不是癌症患者了,為什麼還一直把癌症掛在嘴邊當成藉口?」
起初並不是這樣的。當她因病必須切除腫瘤,並進行乳房重建手術時,親友與情人也曾殷切地呵護著她,只是不知道何時一切都變了,直到她發現時,已經一再面臨親友、情人的態度丕變,而身處於術後的無望的長期治療之中,更讓她感到茫然無措與無所適從。她一邊忍受著頭暈、噁心、失眠與胸部刺癢,這些外人無法理解與看見的痛苦,一邊聽著他們反覆地控訴著:「妳的病已經痊癒了,不要再說自己是癌症患者。」她想著,明明我就是癌症患者,我的痛苦從未結束,甚至可能沒有終結的一天,為什麼你們卻看不到呢?為什麼你們能對我的病痛妄下判斷,擅自主張地認為我已經痊癒了呢?
難道是因為你們比我更害怕,於是用「痊癒」來劃清界線?
她回想起自己的一生。長相不夠出眾,能力不夠卓越,沒有任何得以說嘴的豐功偉業,始終庸庸碌碌地活著,然而,因為是人,於是有生老病,並且懷有慾望,渴望愛人與被愛,有著人的缺陷,膽小無能、小奸小惡、偷懶貪心。
她想著,像我這樣的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因此,在故事中,她渴望能夠成為「渦蟲」。渦蟲生活在清淨的溪水裡,長年藏匿在小石頭之下,樣貌不可愛,所以不為人所熟知與在乎,但因為是蟲而不是人,所以不必理會這些;即使受傷了、被切斷了,還能夠從傷口或斷面再生,自我修復,免除病痛與死亡帶來的恐懼;更不用擔心性慾的問題,當長大到某個程度,便會自己進行斷裂生殖。簡簡單單的,如果能成為一隻渦蟲該有多好。
因為沒有人在乎渦蟲。無人在乎就無所謂傷口與疼痛,亦不需要喜怒哀樂,更無所謂存在與否。若能成為渦蟲,便能自我分裂,在這樣的世界裡,無無所謂你或我,也就無所謂我們。
閱讀豆苗的《長途旅客》時,總想起〈渦蟲〉,想起傷口與疼痛,想起喜怒哀樂,想起存在或不,想起你或我,想起我們。
我們是何時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完美的?又是何時發現自己對世上許多事情無能為力?更是何時發現自己其實是個膽小無能、小奸小惡、偷懶貪心的人?我們或許早已失卻一個確切的時點,於是我們經常用兩個字總結這些發現:
「長大」。
彷彿長大就會如此,但真的嗎?長大真的讓我們釐清什麼嗎?例如我們並沒有因為長大而懂得更多,沒有對痛苦無感,沒有更智慧圓融,沒有更善良謙卑溫和懂事,沒有更勇敢無懼或積極努力,甚至連慾望也只是不斷地在各種人事物間移轉,整體而言未曾稍減。長大的我們並沒有靠近理想或夢想更多,沒有變成我們所以為的模樣。為此,我們不禁自我懷疑,我真的長大了嗎?或是長大從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
只是我們別無選擇,時間不會為誰停留,我們被迫在時序洪流中長大。長大之後,我們仍是我們,但也不再是我們。
當意識到「長大」竟是如此無助時,除了絕望,我們還擁有什麼?關於長大與絕望,豆苗在書中寫了這一段話:「長大好痛苦,除了哭跟裝沒事以外,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處理情緒,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挪出大量的時間替自己療傷。只能不斷地消磨自己的靈魂。」
絕望是個暫停鍵,告訴我們必須停止讓自己無能為力的一切,避免繼續消磨靈魂。然而,即使避免了靈魂的消磨,絕望仍然存在。面對絕望,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想起某次去醫院探望進行癌症化療的朋友時,他說了類似的話:「生病之後,終於有時間靜下做些過去沒辦法做的事,看書、發呆、睡覺,不用再為了別人眼中的我,不斷地消磨我自己。」當時的他閱讀大量的旅遊書籍,病床旁堆放多本遊記。一同前往探病的朋友聽完後遂不自覺地問他:「等康復之後,你會想去哪嗎?」
他聞言後苦笑著說:「為什麼你會覺得身體能夠康復呢?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就是一生一世了。」
朋友聽到他的回答後說:「如果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好,那為什麼還要讀這些書?」
他說:「因為還是得要活下去,沒有目的地、沒有終點那樣地活下去。」
活下去就像是沒有目的地與終點的旅行。
《長途旅客》書寫描繪著每個人生命中各種「活下去」的瞬間。無法確知目的地,無從設立終點,無力規劃行程,充滿各種意外,除了走在路上,我們別無選擇。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渴望擁有些什麼,如同〈渦蟲〉的女主角,時而幸福,時而悲傷,時而愛人與被愛,時而愛錯與錯愛,更多時候,只是不斷地受傷,永遠無法痊癒般地一直受傷下去,在絕望裡學習停止,停止靈魂的消磨,也在絕望裡學習向前,讓靈魂即使被消磨也存有意義。
於收錄〈渦蟲〉的短篇小說集中的另一篇〈有愛的明天〉裡,山本文緒寫了一段話語:「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茫然不安,希望有人告訴自己哪裡做錯了,這種心理我不是不懂。佇立於迷霧,徘徊而無法邁開步伐,希望有人告訴自己『往哪邊走』,不管是誰都好,這種時刻我也經歷過。比起自由自在地活著,不如有人告訴我怎麼做更輕鬆。」
豆苗在書裡嘗試著完成這樣的「對話」,但他並非為了告訴任何人該怎麼走,該往哪邊走,而是讓佇立迷霧中的我們,即使茫然無措與徘徊躊躇,即使沒有目的地與終點,即使要一直走下去,我們仍能在苦痛中感到寬慰與溫柔,因為我們知道世上有一個人曾試著理解與共感我們,如同豆苗所寫的:「我們互相打擾,但也互相依賴。」
互相打擾,互相依賴,在絕望裡,我們相濡以沫,在不可知的盡頭之前,我們或曾害怕,但也不再害怕了。
〈自序〉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你到底在難過什麼?」
因為自己從小就是高敏感族群,總是比他人更容易受到質疑。我常想,隨著社群蓬勃發展,明明能夠闡述想法的媒介變多了,為什麼我們無法暢所欲言,甚至還限縮得越來越狹窄?
我時常被教訓,不該展現自己的心情,因為別人會利用這點攻擊你、別人不想知道你那麼多狗屁倒灶的心事等等,長年壓抑的結果就是,我的身心生病了。這是一場痛苦的戰爭,加上社會對於身心疾病的妖魔化,我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救命稻草。
市面上有很多懶人包跟經驗分享,許多深受身心疾病困擾的人,是如何幸運的透過醫療、親友的協助,擺脫憂鬱的困境,走向全新人生。
但是,那些比較不幸運的人們呢?在醫療協助下仍無法康復,親友也無法理解他們的人們呢?除了自救,還能怎麼辦?
當我意識到自己是屬於沒那麼幸運的那群時,試著慢下腳步認識自己,練習將所見所聞寫下來,對於所有經歷過或聽到的故事,透過自我詰問,找到真正的想法。
開始這麼做以後,我發現自己好像比較能控制住情緒了,原來把故事說出來並重新思考,是這麼有幫助的事,於是我便開始這類型的圖文創作,說自己,也說別人的故事。
所以這本書誕生了。
這世界上還有好多好多,我們都還想不透的事情,我用一年記錄下來,再讓我用一生去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也希望有一天,你們在人生這趟旅程,不再需要用這本書找到歸屬感,而是有個人,能夠真正的擁抱你。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目次
【目次】
推薦序 在盡頭之前 陳曉唯
自 序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第一章 出發
手心
真空關係
狗
躲避球
少一條線
平庸的人沒有勇氣
很重要
畢業快樂
第二人生
愛情的模樣
垃圾桶
載浮載沉
第二章 旅程
不夠好
游泳
一分到五分
宇宙傳送門
邊緣人
謝謝你有問我
快樂的人
一直都在說謊
打拋豬飯
我再也沒有辦法跟你說沒關係了
只要沒有喜歡的事物
聖人
而已
戳破
想讓你知道我在而已
好人
下次見
下車
第三章 終點
推薦序 在盡頭之前 陳曉唯
自 序 漫漫長途,你我都是旅客
第一章 出發
手心
真空關係
狗
躲避球
少一條線
平庸的人沒有勇氣
很重要
畢業快樂
第二人生
愛情的模樣
垃圾桶
載浮載沉
第二章 旅程
不夠好
游泳
一分到五分
宇宙傳送門
邊緣人
謝謝你有問我
快樂的人
一直都在說謊
打拋豬飯
我再也沒有辦法跟你說沒關係了
只要沒有喜歡的事物
聖人
而已
戳破
想讓你知道我在而已
好人
下次見
下車
第三章 終點
書摘/試閱
【內文連載】
垃圾桶
出社會後才發現自己只要碰到人多的場合,都喜歡往角落躲,大部分的時候是垃圾桶旁邊。
其實我並不完全算是抗拒人群的那種人,但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會開始恐慌、盜汗、焦慮,嚴重的話甚至是腿軟。所以我總是很難跟朋友解釋,為什麼我時常缺席或早退。
長期下來,其實多少影響了身邊的人對我的觀感,也時常被質疑「如果不想來就不要來,不要來了又擺臉色」。是的,我真的是臉色很難看的那種,畢竟都為了這個場合打扮了好久,或者大老遠跑來參加朋友的婚禮,結果因為人一多,開始盜汗跟腿軟,臉色真的很難好看到哪裡去。
所以我很習慣到角落冷靜一下,通常角落都是放垃圾桶的地方,久而久之,我也就變成那個「在垃圾桶旁邊那個」。
當然剛開始時一定是很難過,但久了發現其實也沒那麼糟,我可以待在垃圾桶旁邊等大家出現,再來好好打招呼。
只可惜永遠沒辦法好好享受每一個活動就是了。
載浮載沉
我家狗狗過世的那個晚上,我正在工作。
接到電話當下,眼淚是我最直接的反應。但當時正在跟客戶對東西,我請他給我十分鐘整理情緒,十分鐘後,我用盡所有力氣鎮定處理完當下的工作。
然後我花了一個小時跑到河堤附近大哭,再回來繼續把未完成的工作做完。
長大好痛苦,除了哭跟裝沒事以外,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處理情緒,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挪出大量的時間替自己療傷。
只能不斷地消磨自己的靈魂。
不夠好
我本來是一個相當有自信的人,隨著接觸的人越多,來來回回的否定與打氣,擊碎了我這道虛偽的防護罩。值得慶幸的是,我的確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好,那些人只是提早看穿這些罷了。
在這之後,我始終覺得自己是個不夠好的人。
不是因為謙虛,而是一種矯枉過正,覺得自己的才華不夠、個性不夠好、外貌不夠出眾。
選擇把自己關在家裡,覺得這樣是一種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方式,埋頭努力變成我唯一的自我實現方式,結果就是時常不知道自己在努力什麼。
最悲傷的是,儘管我做了這麼多努力,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當我覺得我不夠好的時候,我就恐懼被愛,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都不值得的人。
永無止境。
垃圾桶
出社會後才發現自己只要碰到人多的場合,都喜歡往角落躲,大部分的時候是垃圾桶旁邊。
其實我並不完全算是抗拒人群的那種人,但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會開始恐慌、盜汗、焦慮,嚴重的話甚至是腿軟。所以我總是很難跟朋友解釋,為什麼我時常缺席或早退。
長期下來,其實多少影響了身邊的人對我的觀感,也時常被質疑「如果不想來就不要來,不要來了又擺臉色」。是的,我真的是臉色很難看的那種,畢竟都為了這個場合打扮了好久,或者大老遠跑來參加朋友的婚禮,結果因為人一多,開始盜汗跟腿軟,臉色真的很難好看到哪裡去。
所以我很習慣到角落冷靜一下,通常角落都是放垃圾桶的地方,久而久之,我也就變成那個「在垃圾桶旁邊那個」。
當然剛開始時一定是很難過,但久了發現其實也沒那麼糟,我可以待在垃圾桶旁邊等大家出現,再來好好打招呼。
只可惜永遠沒辦法好好享受每一個活動就是了。
載浮載沉
我家狗狗過世的那個晚上,我正在工作。
接到電話當下,眼淚是我最直接的反應。但當時正在跟客戶對東西,我請他給我十分鐘整理情緒,十分鐘後,我用盡所有力氣鎮定處理完當下的工作。
然後我花了一個小時跑到河堤附近大哭,再回來繼續把未完成的工作做完。
長大好痛苦,除了哭跟裝沒事以外,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式處理情緒,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挪出大量的時間替自己療傷。
只能不斷地消磨自己的靈魂。
不夠好
我本來是一個相當有自信的人,隨著接觸的人越多,來來回回的否定與打氣,擊碎了我這道虛偽的防護罩。值得慶幸的是,我的確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好,那些人只是提早看穿這些罷了。
在這之後,我始終覺得自己是個不夠好的人。
不是因為謙虛,而是一種矯枉過正,覺得自己的才華不夠、個性不夠好、外貌不夠出眾。
選擇把自己關在家裡,覺得這樣是一種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方式,埋頭努力變成我唯一的自我實現方式,結果就是時常不知道自己在努力什麼。
最悲傷的是,儘管我做了這麼多努力,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當我覺得我不夠好的時候,我就恐懼被愛,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都不值得的人。
永無止境。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