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初期臺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
商品資訊
系列名: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ISBN13:9786263860988
出版社:萬卷樓
作者:徐秀慧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頁數:平裝/518頁
規格:23cm*17cm*2.6cm (高/寬/厚)
重量:920克
版次:1
定價
:NT$ 760 元優惠價
:90 折 684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爬梳了臺灣光復初期(1945-1949)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等權力場域對文學生產的影響。以二•二八事件為界,分析省內外文化人如何占據報刊雜誌的位置,集結勢力,爭取文化生產的支配權,與國民黨官方進行意識形態與美學的鬥爭。這是經過二、三十年代以來社會主義思潮洗禮的臺灣文化人,與大陸經過抗日戰爭「文章下鄉」、「文藝大眾化」經驗的進步文化人,共同合作的結果。省內外文化人此一「民主化」的追求,在二•二八事件的淸鄉鎭壓後,僅能以文學議論的方式介入社會現實的改革。在冷戰與內戰交迫的局勢下,省內外文化人以社會主義的寫實批判精神、統一文化陣線,展現他們對美國扶持的蔣介石政權的批判。
作者簡介
徐秀慧
臺灣淸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臺灣文學所所長,兼任中國丁玲研究會理事、臺灣夏潮聯合會副會長,著有《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1945-1949)》、《跨際的臺灣文學研究──鄉土、左翼與現代性的反思》、《光復變奏》等專書。曾在《文學評論》、《魯迅研究月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等兩岸核心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近年持續研究兩岸左翼文學思潮,梳理中、日普羅文學的理論旅行;探討魯迅、瞿秋白的左翼文學思想;丁玲從上海到延安的革命實踐路徑;臺灣抗日文人葉榮鐘、保釣健將郭松棻的民族革命思想,展現自一九二○年代以來兩岸反殖民、反壓迫的民族復興運動與左翼文學的連動關係。
臺灣淸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臺灣文學所所長,兼任中國丁玲研究會理事、臺灣夏潮聯合會副會長,著有《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1945-1949)》、《跨際的臺灣文學研究──鄉土、左翼與現代性的反思》、《光復變奏》等專書。曾在《文學評論》、《魯迅研究月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等兩岸核心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近年持續研究兩岸左翼文學思潮,梳理中、日普羅文學的理論旅行;探討魯迅、瞿秋白的左翼文學思想;丁玲從上海到延安的革命實踐路徑;臺灣抗日文人葉榮鐘、保釣健將郭松棻的民族革命思想,展現自一九二○年代以來兩岸反殖民、反壓迫的民族復興運動與左翼文學的連動關係。
目次
第八輯總序1
推薦序深深祝願兩岸同胞未來能夠攜手同行呂正惠1
1
引言1
第一章回歸中國與臺灣政經社會的危機33
第一節光復前史:光復運動與行政長官公署的設立35
第二節國民政府的接收與官僚體制的確立61
第三節中央、長官公署雙重經濟接收91
第四節「光復變奏曲」:從二.二八事件到「美軍協防」109
第二章權力場域的結構與自主性文化場域的生成127
第一節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保守與民主的縫隙128
第二節官方報刊的勢力角逐與民主文化人的介入145
第三節民間報刊的人脈與政治傾向169
第三章左翼言論、民主思潮與二.二八事件的革命困境203
第一節「三民主義熱」與社會改革意識204
第二節國內政治動向與臺灣政治出路217
第三節殖民地的傷痕:二.二八事件與臺灣文化的局限性245
第四章臺灣文化的重建與左翼文學思潮的復甦259
第一節龍瑛宗之「科學的世界觀」與臺灣文化重建259
第二節「魯迅熱」與左翼文學思潮的復甦278
第五章去殖民地化與新中國的召喚311
第一節臺灣文學的「特殊性」與「一般性」312
第二節社會主義文藝理念的復甦與中挫343
結語389
附錄一401
附錄二從臺灣文學研究走向中國之路457
後記471
參考文獻475
推薦序深深祝願兩岸同胞未來能夠攜手同行呂正惠1
1
引言1
第一章回歸中國與臺灣政經社會的危機33
第一節光復前史:光復運動與行政長官公署的設立35
第二節國民政府的接收與官僚體制的確立61
第三節中央、長官公署雙重經濟接收91
第四節「光復變奏曲」:從二.二八事件到「美軍協防」109
第二章權力場域的結構與自主性文化場域的生成127
第一節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保守與民主的縫隙128
第二節官方報刊的勢力角逐與民主文化人的介入145
第三節民間報刊的人脈與政治傾向169
第三章左翼言論、民主思潮與二.二八事件的革命困境203
第一節「三民主義熱」與社會改革意識204
第二節國內政治動向與臺灣政治出路217
第三節殖民地的傷痕:二.二八事件與臺灣文化的局限性245
第四章臺灣文化的重建與左翼文學思潮的復甦259
第一節龍瑛宗之「科學的世界觀」與臺灣文化重建259
第二節「魯迅熱」與左翼文學思潮的復甦278
第五章去殖民地化與新中國的召喚311
第一節臺灣文學的「特殊性」與「一般性」312
第二節社會主義文藝理念的復甦與中挫343
結語389
附錄一401
附錄二從臺灣文學研究走向中國之路457
後記471
參考文獻475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