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城傳:九龍學校的故事(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89888759231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李子建; 劉瑩; 陳智德; 香港教育博物館
出版日:2021/07/09
裝訂:電子書
檔案格式:PDF
商品碼:2222220643357
商品簡介
1860年中英簽訂《北京條約》,揭開了九龍發展的序幕,市區急速擴展,人口增長,教育需求亦大增。不少早年扎根於香港島的辦學團體洞悉對岸的教育需要,紛紛跨海拓展教育服務,作育英才。其後,辛亥革命、民國新政府成立、新文化運動,以及抗日戰爭等家國大事相繼發生,不少國內知識分子來港從事教育工作,除港島外,亦有大批國內民眾和學校遷徙至九龍各區。
世代更迭,人事遞嬗。如今,走進九龍半島,城市面貌雖已經歷幾番轉變,但仍能隱約從彌敦道、太子道、上海街、大埔道等最早發展的道路和歷史建築,細味新舊城區如何互相交融,從而尋覓各區的歷史延續。現存或停辦的學校,在不同年代,分佈於九龍各處,亦一同譜寫社區歷史,見證城市和教育的變遷。
作者簡介
李子建教授,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承傳計劃顧問委員會主席、學術及首席副校長、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卓越教學發展中心聯席總監、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聯席總監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李教授的研究範圍包括:課程與教學、環境教育與地理教育,以及學校改進等。他積極推行教育研究及發展計畫,過往取得不少校外撥款。李教授著作甚豐,曾編輯及出版二十餘本書籍、百多份論文及篇章等。李教授於「香港教育故事」叢書系列中擔任共同主編,該叢書系列包括:2018年出版的《再做一次幼稚園生:香港幼兒教育今昔》、2019年出版的《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及2020年出版的《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
劉瑩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其後取得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碩士、香港教育大學碩士及中央美術學院哲學博士學位。研究範圍包括:課程與教學、中西美術史比較研究和藝術創作。劉博士手執教鞭二十多年,著有《視藝教師在前線》、《越界-香港現代水墨畫家訪談錄》、《共享瑰寶-探索香港中學陶藝教與學》等等。
陳智德博士,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現代文學、香港文學、中國新詩。著有《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另編有《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五○-一九六九.新詩卷一》、《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等。
序
歷史是不同時代民生的累積和反映。今日的九龍區散發着既新潮又古樸的雙重魅力─繁華熱鬧的尖沙咀,既是遊客購物天堂,時尚迷人,卻又與傳統建築和歷史文物並存;而油麻地、旺角、深水埗、紅磡等社區,昔日的面貌還處處可見:舊樓林立、美味的街頭小食、各種充滿人情味的街坊文化,盡顯老香港情懷。
本書乃《香港教育故事系列》第四部作品,亦是繼《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一書後,作為香港地區教育史回顧的續章。顧名思義,本書旨在回顧九龍區的教育發展歷程,亦兼及該區歷史。本書藉着與各校師長、資深校友和歷史學者的訪談,將該區的發展變遷活現讀者眼前:當年上海街的繁華遠勝彌敦道;出身貧苦的孩子在油麻地天后廟的東華義學勤學習;外國人和本地華人穿梭於尖沙咀的西式房子和學校之間;身穿長衫的女生在老師教導和培育下滿懷自信……
隨着 1860 年《北京條約》的簽訂,清政府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予英國,揭開九龍發展的序幕。尖沙咀吸引了不少外國人遷居到此,令該處成為高級住宅區;紅磡一帶設有船塢、英坭廠和發電廠等重工業;油麻地部分地方則劃為商住用地,加上碼頭航運,推動就業和民間商業活動,成為二十世紀初華人社群主要聚集地之一。
隨着城市急速發展和人口增長,教育需求大增。不少早年扎根於港島區的辦學團體洞悉對岸的教育需要,紛紛來此拓展教育服務,作育英才。各類學校,包括教會學校、英童學校、官校和義學等,陸續在尖沙咀、九龍塘及何文田等地區建立。其後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國民政府成立以及抗日戰爭等家國大事相繼發生,不少內地知識分子來港從事教育工作,亦有大批內地民眾和學校遷移至此。香港教育因而呈現一派多元而欣欣向榮的景象。
世代更迭,人事遞嬗。如今走進九龍,城市面貌雖已經歷幾番轉變,但人們仍能隱約從彌敦道、太子道、上海街、大埔道等最早發展的道路和歷史建築,細味新舊城區如何互相交融,從而尋覓區內的歷史延續。例如喇沙利道、培正道、真光里、牧愛街等街道的命名,正蘊含和學校息息相關的故事;而牛津道、加多利山至窩打老道山、蒲崗村道學校村等區域學校林立,更各有其歷史淵源。現存或停辦的學校,在不同年代,分佈於區內各處,亦一同譜寫社區歷史,見證城市和教育的變遷。
本書涵蓋九龍早期城市發展、教育歷史、人物訪談、藝術及文學等多方面的內容,引領讀者重遊熟悉的街道、景點,窺探時代變遷的足跡。
在九龍各校全力支持下,李子建教授帶領編著團隊走訪多所在 1951年前成立的學校。從校長、老師和資深校友的分享中,讀者可回溯早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校園生活,更能一睹當時教育工作者的風華,並了解各校不同的課程內容和校園文化,從而明白區內學校和個人如何在教育和城市發展脈絡中互相交織。由於篇幅所限,豐富的訪談內容難以盡錄書中。因此,團隊將訪談片段剪輯,並上載本書網站,為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讀者提供更多資訊。
作者劉瑩博士亦與多校合作,追溯學校藝術教育如何營造社區文化藝術氛圍,促成上世紀中期,本港畫苑盛行、戲劇表演興旺的現象,甚至間接推動社區設施場館的興建。
本書另一作者陳智德博士還選取本港六位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借助他們的文字和今昔對照圖片,讓讀者感受區內人文生活面貌、社區空間的轉變,體會文學情懷和文化氛圍如何延伸至城市空間。
目次
序 / 2
第一章|香港教育與九龍學校 / 6
一、香港開埠初期教育發展 / 7
二、九龍早期的學校 / 7
三、二十世紀初香港教育政策 /16
四、1920 至 40 年代的香港教育與九龍學校 /17
五、戰後發展 /36
六、九龍學校巡禮 - 部分於 1951 年前成立之九龍區學校 /45
七、歷史專家訪問錄影 /49
第二章|九龍.學校.師生情 /50
一、九龍概況 /51
二、尖沙咀、油麻地、旺角 /52
拔萃男書院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及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麗澤中學
三、九龍城 /75
九龍真光中學
香港培道中學
香港培正中學
民生書院
喇沙書院
創知中學
四、紅磡 /108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
五、深水埗 /114
英華書院
聖公會聖多馬小學
第三章|九龍區學校藝術發展與社會文化薰陶 /124
一、戲劇教育 /125
二、音樂教育 /132
三、美術教育 /141
特別收錄|九龍漫步 /155
一、侶倫〈故居〉(散文) /156
二、西西《我城》第九章(小說) /160
三、舒巷城〈尖沙嘴〉(新詩) /164
四、陳冠中〈巴西咖啡與海運大廈〉(散文) /168
五、也斯〈買賣的廟街〉(散文) /171
六、陳智德〈書店花樣年華〉(散文) /174
參考書目 /177
鳴謝 /189
書摘/試閱
一、香港開埠初期教育發展
九龍地區的教育和區內學校發展,與全港教育發展息息相關。1960年,當時的副華民政務司鄭棟材曾指出,1941年以前香港教育主要受到四個因素影響,分別為:中國人對教育及中國文化的重視、早期教會對教育的貢獻、英文教育在經濟上的價值,以及中國主要運動、政治及教育對香港的影響等。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前,教育發展主要以傳統學塾為主導。港府在開埠初期並沒有設立官方正式的教育制度,只是鼓勵教會和私人辦學,以及向合資格的中文學塾提供資助,其後於1855年將學塾收編為皇家書館,創官立學校先河。1873年,港府實施補助書館計劃(Grant-in-aid Scheme),向受補助學校提供資金,卻同時制定學校需要具備的條件。1879年,政府修訂補助書館計劃,不再干預校內宗教活動,讓更多教會學校加入計劃,並於1893年把補助班級擴展至中學。
二、九龍早期的學校
十九世紀末,香港人口逐漸由香港島遷移至九龍半島。不少早年於港島區辦學的團體洞悉九龍彼岸教育發展的需要,開始在九龍拓展其教育事業。1887年,聖公會於九龍創辦土瓜灣聖公會學校(聖提摩太小學前身),成為九龍區第一所聖公會小學。此外,本地華人團體亦開始於九龍辦學。1897年,一座位於油麻地天后廟右側的書院建成,相信即為東華三院九龍第一義學前身;另一書院位於廟宇南端,由東華醫院總理何世光於1920年興建。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東華三院所有義學被迫停辦。戰後,東華各義學相繼復課。由於學校冠以廟宇名稱不合時宜,復課後便取消廟宇名稱,故此於1946年12月復課的天后廟義學,就易名為「東華三院九龍第一免費小學」。1953年,因校舍殘舊不堪計劃重建,但校舍本屬天后廟一部分,一旦拆卸重建勢必影響廟宇結構;最後獲政府批地,在旺角山東街水月宮旁近黑布街地段興建新校舍,並於1955年2月23日落成開幕,易名為「九龍第一小學」。新校舍有12間課室,設有上下午班及夜校,能收容約1,500名兒童,設備均符合當時政府要求,為當年九龍廣大失學兒童提供教育服務。1962年,東華三院董事局倡議在水月宮近山東街地段增建一座校舍,與九龍第一小學校舍相連;1967年(丁未年)落成,增加課室六間,定名為「九龍第一小學丁未樓」。1977年,東華三院為感謝姚中立主席慷慨捐助,學校正式易名為「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1992年,為配合發展,該校再遷至天水圍天瑞邨新型標準校舍內,繼續辦學。五年內,上、下午校均擴展至30班。1999年,下午校更遷往天水圍天華邨,以全日制形式續辦,並易名為「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
鄭寶鴻指出,香港早年較具規模的學校,大多建於較高尚地段。十九世紀末,不少中層階級的歐洲及歐亞家庭鑑於九龍較多寬敞而相宜的房子,漸漸由港島搬到九龍居住,尖沙咀因而成為高尚住宅區。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前身九龍書院、喇沙書院前身聖若瑟書院分校(St. Joseph’s Branch School),以及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前身聖瑪利學校,均在尖沙咀建校;其後拔萃女書院亦從港島般咸道遷至佐敦道現址。學校以外,尖沙咀還有聖安德烈堂,反映九龍早期的發展是以宗教團體為主導,即先有教堂進行傳教工作,再設立學校和醫院。當時,學校既接收英籍及外籍學生,也吸納華人學生,相信是為了配合學校所屬宗教團體的傳教目的。
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建於1894年,原址位於彌敦道136號。學校最初名為「九龍書院」(Kowloon College)。1896年,校舍遭颱風摧毀,何東先生(後晉封爵士)於1900年捐贈15,000元,資助港府於原址重建,原意為所有國籍兒童提供教育,但遭英商及官員反對,最後只取錄英籍兒童。學校於1902年4月19日正式開幕,並易名為「九龍英童學校」(Kowloon British School),最初只有60位小學生。1910年代,該校轉為中學,學生已逾300人,並於1923年再易名為「中央英童學校」(The Central British School)。1935年,學校遷往何文田現址,時任港督貝璐爵士(Sir William Peel)為校舍奠基,於1936年9月正式開幕。校舍現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日治時期,學校被日軍佔用為醫院;重光後,再被英國皇家空軍徵用作空軍醫院。學校於1946年夏季復課,但當時只有79名學生。1947年,學校開始取錄所有國籍的學生,並於1948年易名為「英皇佐治五世學校」(King George V School),以紀念學校主樓奠基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1979年,經過長期爭議後,校方決定加入英基學校協會,成為旗下學校。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