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電子書
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電子書)

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16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走古老中西區 探教育搖籃地

中西區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歷史。

百多年來,中西區一直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它是殖民地時期最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也是香港教育的搖籃地。英皇、聖類斯、聖士提反、聖保羅、聖若瑟……每一所古老學校,每一段古老校史,每一幢古老校舍,都是香港教育的縮影。

《搖籃地──中西區教育今昔》帶讀者走進百多年前的殖民地,追溯本地正規教育的源頭,感受一個多世紀教育發展的流金歲月。在一睹教育先驅風華之時,亦窺探他們的遠大眼光和胸懷,了解他們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如何兼顧社會需要和學生背景的縝密心思,更可欣賞古老校舍的建築特色及獨有特質。

作者簡介

黃棣才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環境科學)、哲學碩士(生物)、香港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本地生態學、環境科學、環境保育學者和教育家,致力跨學科研究,對歷史文物興趣濃厚。現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常為教育刊物撰寫文章,擔任文物和生態導賞課程的導師,介紹本地地質生態、城市規劃、環境保育、古蹟文物和風俗,著有《圖說香港歷史建築》系列叢書。

 

劉亮國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助理教授,執教和研究的題目涵蓋文化遺產、藝術及建築歷史。劉博士致力與本地及海外建築及保育專家合作,旨在提高社會人士對建築藝術及文化遺產的關注。劉博士是香港區〈記錄與保護現代建築運動〉(Docomomo International) 的創辦人之一, 曾與學者合作發表多篇論文,包括保育皇都戲院、調景嶺及九龍寨城等議題。劉博士在2015/16 年獲得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所撥出的傑出青年學者計劃(ECS) 研究補助金、並於2019/20 年獲取優配研究金(GRF)。

 

香港教育博物館,成立於2009 年5 月,旨在收藏、保存、研究及展示有關香港教育歷史、文化及發展的文物,並透過合作項目、伙伴計劃、展覽和互動性的教育活動,推動社群參與發掘歷史文物,以及建立資源以推廣終身學習。於2018 年出版了《再做一次幼稚園生—香港幼兒教育今昔》一書,2019年跟陳美怡合著了《校服歲月:圖說香港校服史》。

前言

 

1841 年,香港開埠成為自由港,翌年更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中環被選為市中心區,城市範圍還包括上環、灣仔和銅鑼灣。在土地規劃上,因人口和經濟仍在起步階段,並沒有土地被規劃作教學用途。華人大多在太平山區、荷李活道至士丹頓街一帶定居,為年輕的城市提供勞動力。當中有人隻身從內地到港謀生,家眷還在內地。香港還沒有設立官方正式的教育制度,例如公立學校、學制和課程等,而當時英國在這方面也仍在起步階段,只有為數不多的大學和貴族寄宿學校。由於香港的人口結構以華人為主,兼且地位較其他殖民地為特殊,往後港府也沒有直接採用英國的教育模式,而是因應香港的實際情況,擬定教育政策,大部分屬試驗性質。在語文政策上則加強英語教育,藉以消弭華洋之間的誤會,提高市民對英國的歸屬感,促進自由港貿易。

 

香港開埠初期,港府只鼓勵私人和教會辦學。教會學校旨在傳教和培養傳道人,各有自己的學制和教學內容,部分設有獨立自置校舍,其他則租用民房單位或洋房大屋辦學。隨着社會發展需要,港府才正式開辦公立學校,教授世俗教育。中西區內的學校和辦學團體,不少已有百年歷史,見證整個香港教育發展歷程,更在各區開枝散葉,因此把中西區稱為香港教育的搖籃地亦不為過。

 

中西區學校發展構成了香港教育發展的藍本,並推動了香港的全民教育,教育因此逐漸從貴族富商的專利,變為基本的公民權利。本書希望透過介紹中西區學校的歷史及其建築,依時序介紹區內各校的發展歷程,讓公眾理解香港教育的百年基石,實有賴前人默默耕耘,得來不易。同時亦希望透過大量珍貴歷史照片,以及香港教育大學的老師和同學所製作的立體校舍圖,配合中西區各校同學和校友們的專訪,讓讀者能更細味每所學

校多年累積的點點滴滴。

 

2020 年4 月

目次

序 | 003

前言 | 006

 

第一章

中西區教育與香港教育發展 | 011

(一)起步時期(1841 - 1859) | 013

(二)學制確立時期(1860 - 1886) | 020

(三)補助完備時期(1887 - 1910) | 029

(四)關鍵時期(1911 - 1913) | 040

(五)中英學制並行時期(1914 - 1941) | 0 42

(六)日佔時期(1942 - 1945) | 047

(七)復興時期(1946 - 1970) | 0 49

(八)普及時期(1971 - 2001) | 053

 

第二章

中西區歷史悠久的學校和辦學團體 | 055

(一)官立學校的人和事 | 057

(二)中西區非官立學校與辦學團體 | 066

 

第三章

百年學校建築 | 113

英皇書院 | 114

皇仁書院 | 118

聖保羅書院 | 122

聖保羅男女中學 | 12 6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130

聖若瑟書院 | 134

聖類斯中學 | 138

高主教書院 | 142

羅富國師範學院 | 146

 

第四章

學校生活點滴 | 151

聖若瑟書院| 153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156 

嘉諾撒聖心學校| 16 4

聖類斯中學| 171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 179 

英皇書院| 188

英華女學校| 192 

聖保羅書院| 201

總結 | 209

參考書目 | 213

鳴謝 | 219

書摘/試閱

(一)起步時期 1 8 4 1 ~ 1 8 5 9

早在1833 年,英國國會已通過《教育補助金法案》,為貧窮兒童學校提供補助金。香港開埠後,港府因稅收緊絀,沒有設立公立學校,但對教育採取自由開放的態度,不單鼓勵教會和私人辦學,更資助既有的私塾。1841 年,香港成為自由港後,打破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對歐洲以外世界傳教的保教權壟斷,歐美教會紛紛派遣傳教士到香港,以香港為中轉站,目的是進一步向仍然封閉的中國內地傳教。這些傳教士學識淵博,在香港建立教會,亦開辦學校。當中有收取學費以維持運作的,也有免費的,藉教育傳教,並培養傳道人。在這時期來港辦學的西方宗教團體有馬禮遜教育協會、美國浸信會、倫敦傳道會、英國聖公會和羅馬天主教會等,所建的學校都集中在中環和上環地區。教會為香港帶來了「學校」這一種新事物,而學校是設有班級的,每級的教學程度按級數提升。教會學校多附設在教會裏,各有自己的學制和教學內容,教會和學校也多位於市場附近。

教會辦學因得到港府鼓勵,故能迅速發展。相對於教會學校,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則以私塾為主。私塾是沒有班級的,一般只有一個房間,學生由數人至十多人不等,年齡和程度各異,由一位老師因材施教,學習《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增廣賢文》、《四書》和《五經》等,着重「死記硬背」和寫字,在啟蒙階段「不求甚解」,不設畢業期限。

馬禮遜教育協會(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於1839 年在澳門成立馬禮遜學堂(Morrison Memorial School),其後於1842 年遷往香港城區東陲灣仔的摩利臣山。美國浸信會(Baptist Convention)的叔未士(Jehu Lewis Shuck)則在該會皇后大道中會址附近,建立宏藝書塾,其妻叔何顯理(Henrietta Hall Shuck)則創辦浸信會女校,兩校都在獨立校舍內授課,後者更是香港第一所女子學校。翌年,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理雅各牧師(James Legge)將寄宿學校英華書院(Anglo-Chinese College in Malacca)和附屬印刷廠,從馬六甲遷到城區的中環和上環交界,士丹頓街和鴨巴甸街的倫敦傳道會大樓內,並仍任校長。這地方正好是洋人和華人活動的分水嶺,大樓名「太利樓」,是學校、宿舍和印刷廠所在之處,附近一帶地區日後亦發展為印刷業的集中地。1845 年,華民政務官建議政府津貼八所中文私塾。1846 年,理雅各夫人開辦免費女子私塾,為英華女學校前身。港府於1847 年成立教育委員會,負責研究如何資助和監管受補助的學校,又促使受資助的私塾轉為官立,稱為皇家書館(Government Schools),學校部分時間須教授英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416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