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9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視覺(visual)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隨著歷史學視野的擴大,除了傳統的檔案文獻以外,近年來逐漸強調視覺的圖像資料的重要性,同時也逐漸重視圖像對於傳達歷史知識的功能。
從圖像的視覺表現中,不僅能看到過去的影像,更能通過對圖像的進行解讀,探索背後潛藏著的政治、歷史、文化的訊息。
本書共十二章,包括
漢代帛畫的生死世界 竹林七賢的清談表象
帝王形象塑造與〈便橋會盟圖卷〉 性別文化與流行的〈虢國夫人遊春圖〉
商業生活百態的〈清明上河圖〉 放榜與觀榜:科舉社會的文化圖像
大航海時代的探索與開展 他者之眼:西方眼中的東方
近代知識的圖像化:生活知識與傳播 想像與觀看:早期臺灣原住民圖像
特洛伊戰爭與諸神之戰 路易十四圖像的製作與建構
從圖像的視覺表現中,不僅能看到過去的影像,更能通過對圖像的進行解讀,探索背後潛藏著的政治、歷史、文化的訊息。
本書共十二章,包括
漢代帛畫的生死世界 竹林七賢的清談表象
帝王形象塑造與〈便橋會盟圖卷〉 性別文化與流行的〈虢國夫人遊春圖〉
商業生活百態的〈清明上河圖〉 放榜與觀榜:科舉社會的文化圖像
大航海時代的探索與開展 他者之眼:西方眼中的東方
近代知識的圖像化:生活知識與傳播 想像與觀看:早期臺灣原住民圖像
特洛伊戰爭與諸神之戰 路易十四圖像的製作與建構
作者簡介
連啟元
1974年生,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專長:明清社會生活史、法制史、數位遠距課程教學、圖像藝術研究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教學卓越計畫副主任、文學院教學顧問團教授、曉峰學苑導師、明代研究學會秘書長、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訪問學者。曾榮獲全校校級教學特優教師、院級教學特優教師、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等,並執行教育部相關教學計畫、雲端學院課程、全國夏季學院課程等項教學計畫。
1974年生,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專長:明清社會生活史、法制史、數位遠距課程教學、圖像藝術研究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教學卓越計畫副主任、文學院教學顧問團教授、曉峰學苑導師、明代研究學會秘書長、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訪問學者。曾榮獲全校校級教學特優教師、院級教學特優教師、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等,並執行教育部相關教學計畫、雲端學院課程、全國夏季學院課程等項教學計畫。
序
序
視覺(visual)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隨著歷史學視野的擴大,除了傳統的檔案文獻以外,近年來逐漸強調視覺的圖像資料的重要性,同時也逐漸重視圖像對於傳達歷史知識的功能。傳統歷史研究著重於文字的文本(text),而圖像是另一種歷史的遺留資料,同時也記錄著歷史的發展軌跡,是解讀歷史的重要證據之一。從圖像的視覺表現中,不僅能看到過去的影像,更能通過對圖像的進行解讀,探索背後潛藏著的政治、歷史、文化的訊息。德國文學家庫爾特‧塔柯爾斯基(Kurt Tucholsky,1890-1935)說過:「一幅畫所說的話,何止千言萬語。」因此圖像所指涉的各種知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圖像所表現的形象背後,可能並存著歷史真實與想像虛構,因此需要以嚴謹的考證態度,逐一抽絲剝繭。
在通識教育課程的革新理念裡,以視覺圖像(visual image)作為的輔助教學,是一種易於引起興趣的教學方式。1988年美國史家懷特(Hayden White)首創「historiophoty」一詞,臺灣學界則翻譯成「影視史學」,並將「影視」範疇擴大,即「影像視覺」,凡是任何圖像符號,不論靜態的或動態的,都歸屬此一範圍。由此可知,無論靜態的或動態的圖像、符號,都代表著傳達人們對於過去的認知,所以藉由探討、分析圖像、符號的文本,都是研究當時歷史思維與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美國教育學者戴爾(Edgar Dale)於1969年提出:學習金字塔理論(Cone of Experience),將學習分為被動的學習與主動的學習。經驗金字塔共有10層,包括各種教學方法和媒體,越下層代表獲得經驗越為具體,越上層則越趨於抽象,亦即從直接學習、圖像學習,到符號學習的歷程。其中藉由圖像、影像等動態資訊,然後進行討論等的學習留存效果,是僅次於直接實作的經驗獲得。
透過圖像的觀看,將圖像放入歷史脈絡,從文化、政治、物質的層面,進行多元的考察。同時,了解圖像創作的背後過程,藝術家、贊助者和觀看者的愛好,以及預期圖像會發生何種作用等,更能完整理解一幅圖像所代表的整體意涵。英國史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認為,任何的工藝品、畫像、雕塑、電影、電視、平面廣告等的視覺材料,都代表著歷史與文化意涵,而圖像的本身並非只是分析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圖像來解讀歷史,並且避免在解讀過程所遭遇陷阱與危險。同時從圖像之中,探尋隱沒在圖像背後的各種歷史訊息。
雖然,圖像不能讓我們直接進入過去社會的世界裡,卻能讓我們理解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那個世界。然而,在觀看的過程之中,如何採取較為客觀的他者(other)角度,進行圖像的理解與詮釋,避免流於過度主觀的意識,則是觀看圖像時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本課程與主題的設計,是始於2012年的通識課程規劃,主要是藉由圖像作為理解歷史的文本與途徑,進而探討傳統政治、社會、文化等發展脈絡,與當時社會文化與價值背後的多重意涵。課程內容從開始規劃之初,隨課程設計與環境議題、個人喜好等因素,或多有增減、變動,最後選出比較具有代表的12講次內容,編寫成教材,藉此延伸對各種圖像議題的思考與探索。希望經由課程的授課與圖像觀看過程,討論圖像的觀點、主題與形式,思考圖像與歷史研究的各種可能,不僅能學習到審美的感知,並期望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培養思考、批判的精神。
視覺(visual)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隨著歷史學視野的擴大,除了傳統的檔案文獻以外,近年來逐漸強調視覺的圖像資料的重要性,同時也逐漸重視圖像對於傳達歷史知識的功能。傳統歷史研究著重於文字的文本(text),而圖像是另一種歷史的遺留資料,同時也記錄著歷史的發展軌跡,是解讀歷史的重要證據之一。從圖像的視覺表現中,不僅能看到過去的影像,更能通過對圖像的進行解讀,探索背後潛藏著的政治、歷史、文化的訊息。德國文學家庫爾特‧塔柯爾斯基(Kurt Tucholsky,1890-1935)說過:「一幅畫所說的話,何止千言萬語。」因此圖像所指涉的各種知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圖像所表現的形象背後,可能並存著歷史真實與想像虛構,因此需要以嚴謹的考證態度,逐一抽絲剝繭。
在通識教育課程的革新理念裡,以視覺圖像(visual image)作為的輔助教學,是一種易於引起興趣的教學方式。1988年美國史家懷特(Hayden White)首創「historiophoty」一詞,臺灣學界則翻譯成「影視史學」,並將「影視」範疇擴大,即「影像視覺」,凡是任何圖像符號,不論靜態的或動態的,都歸屬此一範圍。由此可知,無論靜態的或動態的圖像、符號,都代表著傳達人們對於過去的認知,所以藉由探討、分析圖像、符號的文本,都是研究當時歷史思維與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美國教育學者戴爾(Edgar Dale)於1969年提出:學習金字塔理論(Cone of Experience),將學習分為被動的學習與主動的學習。經驗金字塔共有10層,包括各種教學方法和媒體,越下層代表獲得經驗越為具體,越上層則越趨於抽象,亦即從直接學習、圖像學習,到符號學習的歷程。其中藉由圖像、影像等動態資訊,然後進行討論等的學習留存效果,是僅次於直接實作的經驗獲得。
透過圖像的觀看,將圖像放入歷史脈絡,從文化、政治、物質的層面,進行多元的考察。同時,了解圖像創作的背後過程,藝術家、贊助者和觀看者的愛好,以及預期圖像會發生何種作用等,更能完整理解一幅圖像所代表的整體意涵。英國史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認為,任何的工藝品、畫像、雕塑、電影、電視、平面廣告等的視覺材料,都代表著歷史與文化意涵,而圖像的本身並非只是分析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圖像來解讀歷史,並且避免在解讀過程所遭遇陷阱與危險。同時從圖像之中,探尋隱沒在圖像背後的各種歷史訊息。
雖然,圖像不能讓我們直接進入過去社會的世界裡,卻能讓我們理解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那個世界。然而,在觀看的過程之中,如何採取較為客觀的他者(other)角度,進行圖像的理解與詮釋,避免流於過度主觀的意識,則是觀看圖像時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本課程與主題的設計,是始於2012年的通識課程規劃,主要是藉由圖像作為理解歷史的文本與途徑,進而探討傳統政治、社會、文化等發展脈絡,與當時社會文化與價值背後的多重意涵。課程內容從開始規劃之初,隨課程設計與環境議題、個人喜好等因素,或多有增減、變動,最後選出比較具有代表的12講次內容,編寫成教材,藉此延伸對各種圖像議題的思考與探索。希望經由課程的授課與圖像觀看過程,討論圖像的觀點、主題與形式,思考圖像與歷史研究的各種可能,不僅能學習到審美的感知,並期望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培養思考、批判的精神。
目次
序
第一章 漢代帛畫的生死世界
一、帛畫內容與漢代社會文化
二、帛畫的功能與內容結構
三、引魂升天與三界宇宙觀
四、初生:最初的生命起源
五、終歸:最終歸宿的死亡想像
六、生命延續與轉化的可能
第二章 竹林七賢的清談表象
一、竹林七賢的圖像與形象
二、竹林七賢題材的相關畫作
三、高雅與放蕩之間
四、褒衣博帶的服飾風格
五、隱逸思想的影響:歷代高士圖
第三章 帝王形象塑造與〈便橋會盟圖卷〉
一、圖卷的內容
二、圖卷題材的流變
三、便橋會盟的歷史記載
第四章 性別文化與流行的〈虢國夫人遊春圖〉
一、畫作的版本
二、畫作的內容與表現
三、女性妝容的故事
四、性別意識與政治社會
第五章 商業生活百態的〈清明上河圖〉
一、畫作的版本與介紹
二、畫作的細部架構
三、宋代商業活動的反映
四、清明上河圖的各種版本
第六章 放榜與觀榜:科舉社會的文化圖像
一、皇榜下的讀書人百態
二、讀書人的服飾與裝扮
三、科舉制度的規範
四、科場案:考試舞弊的重大事件
五、應考者的榮耀與掙扎
六、想像富貴與紙上遊戲:陞官圖
第七章 大航海時代的探索與開展
一、早期的世界圖像與建構
二、東方海上探險的出現
三、馬可‧波羅的遊記與東方描寫
四、西方海上霸權的興起
五、海權發展與全球化的影響
第八章 他者之眼:西方眼中的東方
一、東西文化的差異與接觸
二、西方眼中的東方意象轉變
三、繪畫藝術與圖像所呈現的東方風情
四、威廉‧亞歷山大的清代社會描繪
五、後續的發展與影響
第九章 近代知識的圖像化:生活知識與傳播
一、 近代西方知識圖像的傳入:以火車的知識為例
二、傳統的識字閱讀與近代畫報的興起
三、畫報圖像的想像、誤解與恐慌
四、畫報與月份牌
第十章 想像與觀看:早期臺灣原住民圖像
一、南島語系與臺灣原住民
二、西方想像的臺灣原住民
三、十八世紀前後的臺灣原住民圖像
四、清代采風圖的呈現與觀看
五、清代圖像所呈現的原住民特色
第十一章 特洛伊戰爭與諸神之戰
一、史詩中的特洛伊戰爭
二、紛爭與戰爭的開端:金蘋果事件
三、帕里斯的判決
四、特洛伊戰爭的經過與結束
五、戰爭的終結:木馬屠城
六、諸神的介入與史詩寓意
第十二章 路易十四圖像的製作與建構
一、生平與事蹟
二、藝術與科學的多元喜好
三、全方位的形象塑造
四、國家政策與藝術創作
五、晚年負面形象的流傳
六、藝術宣傳的後繼仿效者們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漢代帛畫的生死世界
一、帛畫內容與漢代社會文化
二、帛畫的功能與內容結構
三、引魂升天與三界宇宙觀
四、初生:最初的生命起源
五、終歸:最終歸宿的死亡想像
六、生命延續與轉化的可能
第二章 竹林七賢的清談表象
一、竹林七賢的圖像與形象
二、竹林七賢題材的相關畫作
三、高雅與放蕩之間
四、褒衣博帶的服飾風格
五、隱逸思想的影響:歷代高士圖
第三章 帝王形象塑造與〈便橋會盟圖卷〉
一、圖卷的內容
二、圖卷題材的流變
三、便橋會盟的歷史記載
第四章 性別文化與流行的〈虢國夫人遊春圖〉
一、畫作的版本
二、畫作的內容與表現
三、女性妝容的故事
四、性別意識與政治社會
第五章 商業生活百態的〈清明上河圖〉
一、畫作的版本與介紹
二、畫作的細部架構
三、宋代商業活動的反映
四、清明上河圖的各種版本
第六章 放榜與觀榜:科舉社會的文化圖像
一、皇榜下的讀書人百態
二、讀書人的服飾與裝扮
三、科舉制度的規範
四、科場案:考試舞弊的重大事件
五、應考者的榮耀與掙扎
六、想像富貴與紙上遊戲:陞官圖
第七章 大航海時代的探索與開展
一、早期的世界圖像與建構
二、東方海上探險的出現
三、馬可‧波羅的遊記與東方描寫
四、西方海上霸權的興起
五、海權發展與全球化的影響
第八章 他者之眼:西方眼中的東方
一、東西文化的差異與接觸
二、西方眼中的東方意象轉變
三、繪畫藝術與圖像所呈現的東方風情
四、威廉‧亞歷山大的清代社會描繪
五、後續的發展與影響
第九章 近代知識的圖像化:生活知識與傳播
一、 近代西方知識圖像的傳入:以火車的知識為例
二、傳統的識字閱讀與近代畫報的興起
三、畫報圖像的想像、誤解與恐慌
四、畫報與月份牌
第十章 想像與觀看:早期臺灣原住民圖像
一、南島語系與臺灣原住民
二、西方想像的臺灣原住民
三、十八世紀前後的臺灣原住民圖像
四、清代采風圖的呈現與觀看
五、清代圖像所呈現的原住民特色
第十一章 特洛伊戰爭與諸神之戰
一、史詩中的特洛伊戰爭
二、紛爭與戰爭的開端:金蘋果事件
三、帕里斯的判決
四、特洛伊戰爭的經過與結束
五、戰爭的終結:木馬屠城
六、諸神的介入與史詩寓意
第十二章 路易十四圖像的製作與建構
一、生平與事蹟
二、藝術與科學的多元喜好
三、全方位的形象塑造
四、國家政策與藝術創作
五、晚年負面形象的流傳
六、藝術宣傳的後繼仿效者們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漢代帛畫的生死世界
生死,是人類最終極的問題,也是從古到今不斷探索的課題。傳統社會如何建構與想像死後的世界,可以從漢代長沙馬王堆的出土帛畫加以探究,所出土的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夫人之墓,所出土的帛畫內容,反映出傳統社會對於生死的理解,以及宇宙的認知。從帛畫內容呈現的天、地、人的宇宙三界觀,理解天界或仙界,地界或地府的形象,以及墓主對現世生活的依戀等,進而討論修真成仙、死後冥界的各種敘述。之後,受到佛教傳入影響,地府的概念如何轉變成為地獄審判、輪迴投胎,探討從「陰間」與「地獄」的概念,兩者之間的演變與歷史發展。
一、帛畫內容與漢代社會文化
1972-1974年間,在湖南長沙湘江的東側馬王堆,發掘出三座漢墓,依據考古研究,墓主分別為:一號墓主為軑侯夫人辛追,二號墓主為長沙國相軑侯利蒼,三號墓主為軑侯之子利豨。
利蒼(?-前186)是西漢初年長沙國相,即初代軑侯,其中出土於1972年的馬王堆一號墓,即為軑侯夫人辛追之墓,當時出土的屍體保存頗為完整,全身潤澤,皮下組織柔軟而富彈性。主要是利用了木炭、水泥等物質,以及四層套棺、外槨密封等方式,讓槨內空氣完全乾燥隔絕、滴水不滲,進而達到恆溫、恆濕的效果。同時,覆蓋在棺木上的帛畫,更反映出當時漢代社會對於死後世界的寄託與想像。
馬王堆一號墓的帛畫,長205公分,上部寬92公分,下部寬47.7公分,絲織品,現藏湖南省博物館。依據帛畫的尺幅和形制,稱為「非衣」,或稱為「T型帛畫」,是出葬時做為靈車前導的儀仗:「銘旌」,帛畫呈現了墓主寄託引魂升天的想像畫面;但也有研究認為,帛畫的功能是用以佑護靈魂,使死者入土為安,得以安息。帛畫圖像主要是表示死者身分地位,整幅帛畫反映出漢代南方楚國的風俗文化,其色彩豐富,圖像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天上、人間、地下。
1. 帛畫的上段部分:主要是描繪仙界的場景,有象徵「日」的金烏、象徵「月」的蟾蜍、星辰,以及仙界的夔龍、鳥禽、神獸、仙人等。特別是畫面中央的人首蛇身像,表現出女媧的形象,女媧是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的神話很多,最具代表性則是「摶土造人」、「煉石補天」。
摶土造人,是指女媧以泥土捏塑成人形,並賦予生命,《太平御覽》記載:「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絚於泥中,舉以為人。」一般而言,女媧被視為人類始祖,因此帛畫將其位列於天界最高、最中央的位置,表達出其創造人類的神聖地位。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27-97)在《論衡》提到:「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消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之足,以立四極。」也就是說傳說上古有共工、顓頊兩位神人的爭執,撞斷了支撐天地之間的柱子:不周山,天地幾乎崩壞,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又斷大鰲之足,設立四極,天地因此而平和穩定,所以女媧又被視為是古代帝王的象徵。
女媧煉石補天的傳說,也流傳至後世,部分地區還有「天穿日」的習俗,唐代詩人盧仝(795-835)的詩有:「擣鍊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至明代,更有祭祀女媧的天穿日習俗,明代詩人楊慎《詞品》:「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日,言女媧氏以是日補天,俗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今其俗廢久。」顯然宋代以前,還有祭祀天穿日的習俗,而將煎餅置屋頂上,稱為「補天穿」,此後習俗漸廢。不過,到了清代影響後世最廣泛,應該是《紅樓夢》第1回所提到,女媧為了補天,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用盡三萬六千五百個,剩下最後一個未用,於是隨神瑛侍者入世,幻化為賈寶玉降世時口銜的美玉:通靈寶玉。即使到了近代,臺灣客家人將農曆正月二十日視為「天穿日」,進而有祭祀活動。
關於人首蛇身的形象,另有一說認為是「燭龍」、「燭陰」,因為《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而在《山海經‧海外北經》則是:「鍾山之神,名曰燭陰,⋯⋯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所代表的也可能是指太陽。
金烏,位於畫面右側,代表太陽,下方則為扶桑樹。《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是早期神話中的靈地,傳說位於遙遠東方的大海上,是由兩棵大桑樹組成,而太陽則是從扶桑樹升起,代表東邊日出升起之意。帛畫即呈現出一隻金烏(太陽),位於扶桑樹的正上方,另外九隻金烏,則分別位於扶桑樹的其他各處,完全符合《山海經》的描述。而後《楚辭‧天問》、《淮南子‧本經訓》都提及,在堯時期因十日並出,造成天地乾旱災荒,命令羿射十日,成為著名的「后羿射日」傳說。帛畫的金烏,是呈現二足的樣貌,但在部分史料,則是以三足的形態,《春秋元命苞》稱「日中有三足烏」,而漢代王充《論衡‧說日》也提及「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所以,三足烏就是金烏,是為日之精,居於日之中。
蟾蜍,位於畫面左側,旁邊還有彎月的圖像,而在蟾蜍的左上方,有一隻耳朵稍長的動物,應該是玉兔的象徵。玉兔搗藥,為早期道教的典故之一,後來成為漢代民間社會的故事,依據漢代《樂府詩集》所收錄古辭〈董逃行〉,記載:「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藥可得神仙。」而漢代王充《論衡‧說日》提及「月中有兔、蟾蜍」,可見玉兔搗藥、月中蟾蜍等形象,是相對於金烏(三足烏),就已經普遍出現在漢代的民間社會。
此外,天界還有不少的靈獸、禽鳥、夔龍、仙人等形象,充滿熱鬧的場景。而下方則為天界入口,是為天門,有兩位神人的看守,相對而立,似乎在行禮、迎接墓主的到來。其中,禽鳥屬於天界使者,其形象常出現帛畫的上端;而魚類等水族,多屬於冥界或地界,常出現於帛畫的下端。
漢代帛畫的生死世界
生死,是人類最終極的問題,也是從古到今不斷探索的課題。傳統社會如何建構與想像死後的世界,可以從漢代長沙馬王堆的出土帛畫加以探究,所出土的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夫人之墓,所出土的帛畫內容,反映出傳統社會對於生死的理解,以及宇宙的認知。從帛畫內容呈現的天、地、人的宇宙三界觀,理解天界或仙界,地界或地府的形象,以及墓主對現世生活的依戀等,進而討論修真成仙、死後冥界的各種敘述。之後,受到佛教傳入影響,地府的概念如何轉變成為地獄審判、輪迴投胎,探討從「陰間」與「地獄」的概念,兩者之間的演變與歷史發展。
一、帛畫內容與漢代社會文化
1972-1974年間,在湖南長沙湘江的東側馬王堆,發掘出三座漢墓,依據考古研究,墓主分別為:一號墓主為軑侯夫人辛追,二號墓主為長沙國相軑侯利蒼,三號墓主為軑侯之子利豨。
利蒼(?-前186)是西漢初年長沙國相,即初代軑侯,其中出土於1972年的馬王堆一號墓,即為軑侯夫人辛追之墓,當時出土的屍體保存頗為完整,全身潤澤,皮下組織柔軟而富彈性。主要是利用了木炭、水泥等物質,以及四層套棺、外槨密封等方式,讓槨內空氣完全乾燥隔絕、滴水不滲,進而達到恆溫、恆濕的效果。同時,覆蓋在棺木上的帛畫,更反映出當時漢代社會對於死後世界的寄託與想像。
馬王堆一號墓的帛畫,長205公分,上部寬92公分,下部寬47.7公分,絲織品,現藏湖南省博物館。依據帛畫的尺幅和形制,稱為「非衣」,或稱為「T型帛畫」,是出葬時做為靈車前導的儀仗:「銘旌」,帛畫呈現了墓主寄託引魂升天的想像畫面;但也有研究認為,帛畫的功能是用以佑護靈魂,使死者入土為安,得以安息。帛畫圖像主要是表示死者身分地位,整幅帛畫反映出漢代南方楚國的風俗文化,其色彩豐富,圖像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天上、人間、地下。
1. 帛畫的上段部分:主要是描繪仙界的場景,有象徵「日」的金烏、象徵「月」的蟾蜍、星辰,以及仙界的夔龍、鳥禽、神獸、仙人等。特別是畫面中央的人首蛇身像,表現出女媧的形象,女媧是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的神話很多,最具代表性則是「摶土造人」、「煉石補天」。
摶土造人,是指女媧以泥土捏塑成人形,並賦予生命,《太平御覽》記載:「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絚於泥中,舉以為人。」一般而言,女媧被視為人類始祖,因此帛畫將其位列於天界最高、最中央的位置,表達出其創造人類的神聖地位。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27-97)在《論衡》提到:「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消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之足,以立四極。」也就是說傳說上古有共工、顓頊兩位神人的爭執,撞斷了支撐天地之間的柱子:不周山,天地幾乎崩壞,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又斷大鰲之足,設立四極,天地因此而平和穩定,所以女媧又被視為是古代帝王的象徵。
女媧煉石補天的傳說,也流傳至後世,部分地區還有「天穿日」的習俗,唐代詩人盧仝(795-835)的詩有:「擣鍊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至明代,更有祭祀女媧的天穿日習俗,明代詩人楊慎《詞品》:「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日,言女媧氏以是日補天,俗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今其俗廢久。」顯然宋代以前,還有祭祀天穿日的習俗,而將煎餅置屋頂上,稱為「補天穿」,此後習俗漸廢。不過,到了清代影響後世最廣泛,應該是《紅樓夢》第1回所提到,女媧為了補天,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用盡三萬六千五百個,剩下最後一個未用,於是隨神瑛侍者入世,幻化為賈寶玉降世時口銜的美玉:通靈寶玉。即使到了近代,臺灣客家人將農曆正月二十日視為「天穿日」,進而有祭祀活動。
關於人首蛇身的形象,另有一說認為是「燭龍」、「燭陰」,因為《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而在《山海經‧海外北經》則是:「鍾山之神,名曰燭陰,⋯⋯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所代表的也可能是指太陽。
金烏,位於畫面右側,代表太陽,下方則為扶桑樹。《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是早期神話中的靈地,傳說位於遙遠東方的大海上,是由兩棵大桑樹組成,而太陽則是從扶桑樹升起,代表東邊日出升起之意。帛畫即呈現出一隻金烏(太陽),位於扶桑樹的正上方,另外九隻金烏,則分別位於扶桑樹的其他各處,完全符合《山海經》的描述。而後《楚辭‧天問》、《淮南子‧本經訓》都提及,在堯時期因十日並出,造成天地乾旱災荒,命令羿射十日,成為著名的「后羿射日」傳說。帛畫的金烏,是呈現二足的樣貌,但在部分史料,則是以三足的形態,《春秋元命苞》稱「日中有三足烏」,而漢代王充《論衡‧說日》也提及「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所以,三足烏就是金烏,是為日之精,居於日之中。
蟾蜍,位於畫面左側,旁邊還有彎月的圖像,而在蟾蜍的左上方,有一隻耳朵稍長的動物,應該是玉兔的象徵。玉兔搗藥,為早期道教的典故之一,後來成為漢代民間社會的故事,依據漢代《樂府詩集》所收錄古辭〈董逃行〉,記載:「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藥可得神仙。」而漢代王充《論衡‧說日》提及「月中有兔、蟾蜍」,可見玉兔搗藥、月中蟾蜍等形象,是相對於金烏(三足烏),就已經普遍出現在漢代的民間社會。
此外,天界還有不少的靈獸、禽鳥、夔龍、仙人等形象,充滿熱鬧的場景。而下方則為天界入口,是為天門,有兩位神人的看守,相對而立,似乎在行禮、迎接墓主的到來。其中,禽鳥屬於天界使者,其形象常出現帛畫的上端;而魚類等水族,多屬於冥界或地界,常出現於帛畫的下端。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