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當你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
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東邪西毒》
香港流行文化歷史考古
香港身份認同的四十年流轉史
滄海遺珠大追認+文青成長私記
香港文化思維中的自由奔放與貼切傳神
是全球華人成長中的集體記憶
為香港流行文化整理四十年脈絡
追溯香港流行曾經賴以成功的基因
為什麼香港文化可以創造流行盛世?
香港身分又如何通過流行建構?
面對正在消失的身分 文化可以如何傳承?
是從哪天起 帶着流行文化的自信
我們自豪地說 :我們香港人
我們又終將要到哪裡
由李小龍、許冠傑、衛斯理、張國榮、梅艷芳、林夕、周星馳、王家衛到四大天王;從功夫片、警匪片、黑幫古惑仔到臥底無間道,一杯茶餐廳奶茶呷到的港式風味,這一波始於7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產業及文化輸出,到90年代達至頂峰,是幾代香港人自鳴得意的標籤,進而成為了肯定自我的身分認同。
在挪用其時異常篷勃的文化商品和偶像風潮的過程中,同時激發更多香港新一代投身創作與文化消費,形成獨特的成長經驗。
香港流行文化這段黃金時代是如何被創造的?
所謂「港式」所指又是什麼?
它又如何輸出到全球華人地區,形成了「香港大流行」並一步步蛻變為「香港身分」的載體?
這是一場又一場跨界別新興媒體熱潮下的協同並肩:電視、電台、電影、出版、雜誌、漫畫、時尚、商場空間各種潮流大交滙。
一種無序中自生成序的獨有香港流行美學。
一個與全球華人文化圈息息相關的狂飊時代。
香港流行文化史,也是全球華人文化圈的交易誌和演變史。
正值香港面臨文化危機、身分存亡爭辯之際,要回顧香港流行文化這段大流行歷史,就無可避免同時也是一次香港文化的重塑與再植。無須一定清楚所有文化走向的來龍去脈,但共同有過的香港記憶卻早已化為你我個人成長中不被遺忘的一部分。
往後,香港文化香港身分,既要保存,同時講求再植與跨域長期連結。依仗的是熱愛過的、經歷過這個獨一無二的香港的每一個人,當中每一位都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香港流行史記。
作者簡介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傳播藝術系畢業,主修文化研究。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 ,研究領域主要包括香港電影論述及城市流行文化。曾於香港《經濟日報》、《號外》雜誌、《周末畫報》等多個傳媒機構担任記者、主編、出版人及創意總監等崗位。多年來輾轉長駐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從事第一綫採訪、文化記錄及個人創作,採訪及評論作品現見於端傳媒、《號外》、《明報》等媒體。
尤愛站於時代的熱點,記錄並梳理城市進程的來龍去脈,世代交替的吉光片羽,身分混雜的文化沖擊。那曾經是1997年的香港、2008年的北京,以至2022年的上海。現專注香港流行文化記錄及論述、泛亞洲城市觀察和跨域華語文化圈現象,創有「B鏡:流行文化自由connect」專頁,持續文化評論、流行歷史與當下包括東京、台北、香港等亞洲城市的新興文化梳理。面對急劇變化的後香港新常態,也是時候通過對香港流行文化發展過程的重新檢視,探尋當年香港身分崛起的成因,今天面對的焦恐,以至未來去往的方向。
個人或編輯出刊作品:
《香港101-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主編(2000)
《香港酷酷》作者(2001)
《香港後摩登》作者(2002)
《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合編(2002)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合編(2004)
《潮爆中國》作者(2008)
《燃後中國》作者(2012)
《新銳亞洲 YOUNG ASIA》主編 (2012)
《潮爆中國》獲香港電台主辦「2008香港書獎」、香港政府圖書館主辦「第20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及「2009搜狐年度十佳圖書」獎項。主編策劃《週末畫報》2012特刊《新銳亞洲 YOUNG ASIA》獲2013亞洲出版協會大獎(SOPA)生活方式類報道優異獎。
電影作品《潮爆北京》曾參加台北金馬影展、香港亞洲電影節及大阪亞洲獨立
名人/編輯推薦
吳俊雄(流行文化學者)
金成(《美紙》總編輯)
卓男(影評人)
卓韻芝(編劇)
馬世芳(作家、主持人)
馬欣(影評人)
陳冠中(作家)
陳慧(作家)
梁文道(文化人)
黃宇軒(城巿研究者)
鄧小宇(文化人)
鍾雪瑩(金馬影后)
(按姓氏筆劃序)
目次
0 大流行論述:品味政權與身份主體性
0.1 當香港流行變成一種身份
1 CANTOPOP:始於語言又不止於語言
1.1 電視撈飯:電視與香港初代流行曲盛世
1.2 鐵塔凌雲:1972與香港粵語流行曲主體性的誕生
1.3 歌詞流變:哲理與象徵由「此時此處此模樣」到「請放下手裡那鎖匙好嗎」
1.4 日曲改編:一段亞洲文化商品交流史
1.5 國際視野:《世運在莫斯科》到《光輝歲月》我們自視為地球村一份子
1.6 電音往事:起初要有sound之前達明時代
1.7 千千闕歌:香港曾有過的流行北伐
1.8 音樂私憶:香港文⻘聽歌寫字簡史
2 影視神采:「咁都得?!」精神
2.1 香港電影的「咁都得?!」精神
2.2 身分危機:香港臥底特別多
2.3 黑幫即演義:古典傳統在古惑仔中傳承
2.4 劉鎮偉與王家衛:記憶與身份的灰燼
2.5 電視作者論:香港歷史與身份的劇集啟蒙
2.6 新浪潮前後: 作者言志與中港寓言(1972與1982前後香港電影現象)
2.7 香港的後現代身世:懷舊、失憶、精神分裂(1992前後香港電影現象)
2.8 範式轉移:新年代之始(2002前後香港電影現象)
2.9 電影神采:港產片的轉型期 (2012前後香港電影現象)
2.10 後浪潮:只有眼前路 沒有身後身(2022前後香港電影現象)
2.11 光影私憶:走過電影中的街角
3 風格認同:時裝到精神審美的建立
3.1 Camp 的誤讀:Notes on Hong Kong Camp
3.2 881、903背後:主流電台中的實驗精神
3.3 時尚: 音樂到fashion的全球流行共同體
3.4 日本風:變身可以拯救地球
3.5 有個貴族:從事頭婆到騎士精神的英國王室遺產
4 蒲點考古學:幾多個失散伴侶
4.1 六四吧到七一吧:曾經有過這樣的酒吧
4.2 文⻘蒲點考:巴⻄咖啡到My Coffee及尖沙咀逛街往事
4.3 香港落D傳說:DD、CANTON到348的disco興亡史
4.4 茶餐廳I在地篇:一種隱形的香港性
4.5 茶餐廳II域外篇:口味北伐與全球離散
5 流行備忘:過去備份與未來連結
5.1 反離散影視:打破大中華市場迷思後的全球華語體系
5.2 眾聲喧「華」:金馬獎預示的全球新華語文化圈
5.3 地獄破了後:後香港的終結新香港的開端
5.4 劫後重逢:我曾愛過的那些香港時刻
5.5 一個人的香港流行文化簡史:1976年的前前後後
跋:等到還是等不到?
書摘/試閱
跋:等到還是等不到?
0
香港粵語的神髓,常繫於語帶相關,同詞多義,繪形繪聲,字態生猛,甚至只是單單語氣發音的差之毫釐,意思已是繆以千里。於是,一本從個人經歷出發,旨在記錄種種香港流文化發展的備忘小史,就不可能不保留這種語言上的獨特神采。無論是當中分析香港電影的核心概念「咁都得?!」精神,抑或以「無掩雞籠」來形容其時旺盛的人才流動。當然,這也包括了書名「等到下一代」的多重理解。
「等到下一代」其中一個緣起固然來自黃偉文填詞〈囍帖街〉中的一句:「等不到下一代是嗎?」,在書中有關流行歌詞的論述中,這曲被界定為香港流行音樂仍能發揮它跨域影響力的最後階段代表作。於此,Wyman 終結於一個問號。舊街道與老記憶,香港那黃金時代的印記,是否如歌詞所述的「種過的花」,已等不到為下一代去保留了?
「等到下一代」正是這問號的兩個補充備忘,其意思取決於選用哪一種港式發音:「等到(粵音:到達的『到』)下一代」是指「讓我們等著吧,一直等到下一代來臨」;又或者,它也可以唸成「等到(粵音:睹)下一代」,意思是「已等到下一代的出現了」。 一個是具開放性的描述,另一個,是正面的肯定。這種港式粵語文字遊戲的曖昧性,時常構成了我們那共通的語言習慣與身份默契。 這就不奇怪,這段小史要從歌詞和語言開始談起。
1
所以是備忘,而不是通史,固然因為這樣一種從個人出發的記述,混雜了香港流行文化各領域不同版本傳說、集體記憶、編年誌、私人愛惡、城市街頭考古以至文青成長私記,無可避免首先是從自己的喜好出發,而且較屬於青少年成長期主要為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那一代人」的故事,縱或會勾起同代人的憶記共鳴,但說到底,它本質上更多仍是一連串私人的生命備註,源於多年的親身經歷、文獻珍存、媒體報導、上一輩口述歷史,甚至是同代人的蜚短流長。它更多是一次情感的實踐,毋需過多注釋。當中夾雜著對某些特別感興趣人情時地的勾勒與評價,只是回響著一個強烈的願望:避免遺忘。
記憶,每個人的小歷史,正是香港當下最需要珍重的私人寶藏。尤其是當大歷史往往會被說成是另一個自己早已認不出來的故事。
這些不同年代的流行文化曾滋養過我們的精神生命,如今亦成了我們的情感慰藉。從李小龍到古惑仔,「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唱至富士山下,這些流行符號不僅陪伴幾代人成長,更深刻的變作自己人生的一部份。每個曾經愛過這個城市及其流行文化的人,都理應擁有一頁屬於自己的香港流行備忘。
2
香港,如果過去一直說它欠缺清晰身份的話,那它終為世人所知的身份,就是由其產生的流行文化塑造出來。這個身份故事,無論是從流行音樂還是電影發展層面而言,也可把1972年或廣義上的70年代初視作一個重要的象徵性開端,這構成了本書內容時間跨度的起點。就在這一年,許冠文、許冠傑推出了粵語歌曲〈就此模樣〉,即後來廣為人知的〈鐵塔凌雲〉。李小龍同年有兩部電影上映,分別是《精武門》和《猛龍過江》。通過這樣具代表性及開創性的作品,他們率先把香港流行文化創作帶往一個新高度,一種因應獨有文化與成長經歷而來的身份認同。由此引伸,便導出本書首兩章有關流行音樂與影視文化所涉及的身份探討。
從廣受歡迎的熱賣作品,深入民心的共鳴話題,到香港明星的服飾髮型,甚至一杯茶餐廳奶茶呷到的港式風味,這一波始於7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輸出,把香港放進一幅更大的全球華語文化及產業地圖之上,並於90年代達至頂峰,締造了「香港大流行」。這是幾代香港人自鳴得意的標籤,進而成為了肯定自我的身份認同密碼,及後不僅激發更多香港新一代投身創作與文化消費,形成天下無雙的成長經驗與特有風格。更是憑藉這些文化輸出,它使世界認識了香港。貫穿其中,其實是一個強大的流動性與國際化進程,香港大規模向外輸出文化商品之同時,也在時尚審美、創意啟發、城市空間和進步精神層面,接軌國際價值,反映在往後兩章有關風格美學塑造與空間「蒲點」的章節之中。城市空間更是晚近彰顯香港城市結構特色那最廣為傳頌的切入點,只有曾經生活在此,每天在這樣的街區肌理內奔走過的人,才會生出一種需通過丈量每寸土地去經歷香港的情懷,從而得出了「香港真係好靚」之感慨。
是故,從酒吧、咖啡店、街區到山巒,沒有一段記述香港身份發展的備忘,能繞過對空間體驗的描述。那怕該些空間體驗,事過境遷,來到今天也許不復存在。然而正是對這些可能已逝去空間及其曾經散發過的風尚之記錄,我們可以更立體的看見這個城市的來路與去向。
3
新世紀過後,隨著文化消費市場、文化產業鍊、明星生產方式以至娛樂資訊獲取方法等翻天覆地的大改變,以及發生於2003年之後更具長遠影響力的發展:一種更深層次的中港關係正在形成——香港大流行其時那怕還未去到終結,卻必然已翻了新篇。儘管當時流行文化作品對身份的議論或焦慮反映更為熱衷,但無可否認,它的跨域影響力已不復以往。對城市和個人而言,2000年代實際上都是一段面臨重大轉型改造前的蛻變期,香港得處理伴隨新城市身份而來的個人身份認同逆轉。反映在社會氛圍之上,是多次保育運動和本土論述的興起;於文化產出而言,是難以再出現一如過往那種天馬行空又充滿自信的作品; 在跨域市場而言,隨各個華人地區文化消費市場的自我確立,這年頭也再不那麼依頼香港的流行文化輸出了。於是,這段身份崛起小史的備忘,短暫終結於2000年代後期,其緣故並非因為從此以後再沒「香港身份」的探索,而只是因為自2010年開始,這探索顯然已進入另一階段:它同時要處理舊身份的存亡,以及更為逼切的新身份的建立。
這股活力澎湃的香港大流行,我們愛惜的文化原鄉,由70年代至2000年代,難道它就僅存活了不到四十年?這場身份逆轉與重構,經過2010年代的模糊與躁動,來到2020年代已更見鮮明,所以我們才有了最終章的「流行備忘」,那可說是「有關備忘的備忘」,冀以看到今天乃至未來的一點新可能,使本書並非一本單純寄情於往昔的回首作。
4
感謝「二〇四六出版社」總編輯鄧小樺及本書編輯余旼憙的高質高效編輯團隊,在短時間中合作完成這本醞釀多年的記述,正如名字的聯想,不用等到2046那一代。這不就是此書最初的原意?趁我們還記得。香港莫失,流行莫忘。
還有花心思為本書設計的吳郁嫻,那豐富而多層次的拼貼和色彩就是香港大流行的視覺比喻。更要感激眾位為此書作推薦詞的好友及香港文化創造者:金成、卓男、卓韻芝、吳俊雄、馬世芳、馬欣、陳冠中、陳慧、梁文道、鍾雪瑩、黃宇軒、鄧小宇。相信大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擁有過書中記述的香港。希望日後無論去往哪裡,這個由流行文化塑造而來的香港,都會跟大家如影隨身。
第0章:大流行論述:品味政權與身分主體性
0.1 當香港流行變成一種身分(節錄)
當身分出現之時,它卻首先是以正陷於消失的形式呈現。這是主體性的矛盾所在,用最顯淺的言語形容,那正就是「因為害怕失去,才會更要記得」,越是理所當然擁有的東西,越顯得不自覺。如空氣。主體身分是這樣的一種無意識,非刻意的產物,當你是自信地擁有著某個身分之時,你是不需多講這個身分的,身分就如呼吸般自然散發。似乎只有在身分模糊之際,何謂主體變得模稜兩可之時,內心對身分的呼喚才變得越發明顯。香港,正是這個曾說出口又收回去的身分。從而展現的香港主體性,同樣一度是不用掛於口邊,但風格突出界線分明。一看就知,像我們常掛在口邊的:「這個,好香港」。曾經的一段日子中,香港身分,正是這種「不必說出,始終說著」的情狀。這是一種無意識、不自覺的擁有。等到要高調把身分拿出來談論,去申明,卻是因為意識到這身分的不同,以及身分的重要性。
由此,追溯這身分的發現和建構,大可從這「不必說出」作頭緒。每當作品表面上出現了「香港的缺席」,但語意中其實又處處溢滿香港的指涉之時,那獨特的主體性才算巧妙地成立。從歷史、文化、地理、社會進程綜述而言,過往香港一直避談或至少是不熱衷討論身分,而只以一種「非我」來界定,它既非英國,亦非中國,看來是亞洲,也很歐美,但很難準確說出這就是香港。誰都不能定義這是否一種身分。但這無阻香港社會及曾經歷過這段經驗的人,一步步確立出自我的看世界角度與情感懷抱,一種後來被歸結為香港價值的立場,以及那獨一無二的處事和創作風格。香港人在開始時甚至不會以「港式」去形容自身,所
謂「港式」,反而是外界在試圖區分出甚麼是香港特色時才出現的外來定義。也是由此,香港身分那往往使人迷惑(因此也時而迷人)的述說方式才得以確立:它的構成非關國籍、種族、語言、階級、地理,它甚至沒有一種強烈的擁有普遍共識的自我界定。換句話說,這個主體的獨到之處,正正是它無視主體(正如我們這代人經常碰到,被問得極為厭煩的問題:「你是甚麼人?」)。
直到有那麼一刻,香港再不通過「非我」來間接界定自我,而是理直氣壯地以香港作為主體去表述自己。在香港文化歷史中,這體現於風格及價值觀當中的主體性,是通過同樣獨到的香港流行文化賴以構成,而且最先集中出現的年份,是在1970 年代。在此之前,只能說是具有不自覺的香港意識,但大張旗鼓的香港身分及其主體性的確立,是通過香港豐富的流行文化去界定、呈現及傳播。
1
由此,才顯得需要重新研讀這階段香港流行文化發展史的要義所在:就是在擁有香港自己的流行文化主體性的這一刻開始,香港的身分就正式誕生了。這最先發生於1972 年,在這裡的論述框架中,這刻會被視為一切的開端。這一年,李小龍有兩部電影轟動影壇,分別是《猛龍過江》和《精武門》,故事發生在羅馬和上海,前者講李小龍飾的唐龍由香港到羅馬協助唐餐館的事務,但其實香港的根源並未突出,反而為世人所認定的,是一種含糊的中國功夫精髓和東方猛龍的意象。但作為李小龍電影出品,它流露出與別不同的風格形象,並塑造出日後世界對香港電影的某種先見界定。
同一年,許冠文、許冠傑兄弟的歌曲〈鐵塔凌雲〉,前身〈就此模樣〉於此年創作,歌詞所指的游子遊遍四方,最後只覺「豈能及漁燈在彼邦」,寫的滿滿都是香港之情,唯獨詞中始終不見「香港」二字。它一方面繼承了過往「香港的缺席」這傳統,但也是從這歌詞開始,香港人用了一種「香港本位」去看世界。到日後的〈獅子山下〉,同是有關對香港之深情,詞中「不朽香江名句」既成俗套也變得言溢於外,說出的反而是一個相反的境況。特別是當了解到〈獅子山下〉後來被援引為香港團結和拼搏精神的宣傳曲,並作為香港全城話題再度流行,是到2002 年之時,背景為其時香港政府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財政預算方案中重提「獅子山精神」才引發,那是香港面向身分與經濟危機之時,毫無疑問反證了這裡的論說:每當消失才再重現。而在剛剛開始時,香港的身分漸露,卻正正在於其仍隱名之一刻。
正如前述,李小龍作品當中,沒有透露更多香港文化根源,但弔詭的是,李小龍及後卻成為了「香港」這名字於全球層面最知名的推動者和功夫傳承者。他那開創的,主要取於詠春拳法精髓,同時集各家所長的截拳道,直線進擊,實用、直接、爆發力,差不多成為了另一個通俗的香港隱喻。由拳打華埠亞洲黑幫、凌空粉碎「華人與狗」牌扁,到羅馬後巷腳踢惡勢力,李小龍表面上承襲的是華人在外求存的淺白民族主義自強,實質卻是通過這種靈活的功夫象徵,向世界樹立了「香港」之名號。
2
直到被認為是比香港電影新浪潮更早的新浪潮電影《跳灰》(1976 年)的出現(1990 年《阿飛正傳》則可說是比新浪潮晚十年的新浪潮),由片名開始,一種新氣象已阻擋不住。不僅戲名直接用上黑道中形容「走粉」即「運送白粉」的俗語,盡顯香港語言的生猛,其報紙廣告宣傳也表明了那種和傳統割裂的決心。它的廣告文案標榜:「揚棄舊嘢 徹底創新」、「粵語對白 份外親切」,這表述除指出了過往香港主流電影多為國語製作或以國語版本流通這事實之外,同時強調作品的電影技法運用和新創作手段突破(如鏡頭與剪接上的更「廣告短片」式處理),也可被視為在電影創作上邁向「港式」的先驅。也是從《跳灰》開始,新一代的香港電影創作人,已明顯有機地在無意識中,將時代的氣氛與作品融為一體,而後才有了三年後真正寫進香港影史的新浪潮運動。
由此引伸,日後的《邊緣人》(1981 年)雖說開闢了香港電影超過四十年的臥底作品潮,但在開始時,它其實不是主動隱喻香港身分論述的作品(用香港身分角度切入討論反倒是當香港身分後來成為了重要文化議題之時),而只不過是一種其時香港創作人自然而發又自信爆棚的創新題材。它重視的,是人物的立體悲情,故事的曲折傳奇,主角心態的兩難,多於要講身分隱喻的無奈。但這故事的確能完美嫁接到香港流行文化中恆常出現的曖昧處境當中,那即為「身分的模糊」:無論臥底還是反串,可說都是香港流行的角色設置,既來自傳統,如反串即來自粵劇,而正正就是種種這樣的特有設置,從結構與手法上成為了一種港式標籤。
1976 年前後也是香港電視界的黃金日子。此時香港三個商營電視台鼎立,無綫電視甘國亮出品了清新的《少年十五二十時》和《甜姐兒》;另方面創新以菲林(膠卷)攝製的寫實題材劇有《龍虎豹》、《北斗星》、《CID》;還不忘改編自金庸的長篇劇《書劍恩仇錄》,以及長篇時裝劇《狂潮》。麗的電視的麥當雄、李兆熊以《十大奇案》、《十大刺客》迎戰;佳藝電視的《射鵰英雄傳》才是真正開始電視劇改編金庸作品的先驅。這時的香港電視劇,已自信至以任何形式說任何故事皆可。從流行音樂、電影到電視,香港流行文化的出色作品,代表了香港向世界說話。香港,首先以一種生猛活潑的流行風格呈現於世人面前。
3
後來,流行文化何以成就了身分?貫穿其中,說到底正是這種主體性發展的討論。這裡說的香港主體性,是一種有自主決斷力及執行意志,是自我身分的醒覺(有時表現為「我不是誰」),也是對未來之願景(要成為誰)。香港主體性不是固定的,甚至它這浮動的特色也就形成了香港特色本身,它流動演變,不會主動建立,並沒有一早意識到自己的主體性。在國族領域中,與其說往日香港偏離中國傳統,不如說成它既非選擇英國,也不見得特別留戀中式傳統,而只是處在一種沒有需要作出選擇的意識領域。只要是能者,毋問東西,在此顯出本領,依自由開放經濟法則取得市場,這就是香港。這樣才能對一切新來的刺激更為包納,豐富自身。這種沒有明顯主體性,即為香港主體性之本質。這亦成為理解香港身分和流行文化系統的一個核心切入點:香港由流動組成,流動的人口、流動的資本、流動的崗位、
流動的邊界、流動的意念。這些流動性確保這片土地產生出最具活力最不受規範的創意與形式。故此,也可反過來理解,最為限制創意的,並非條例、制度、資本,而是那種多元多向自由流動性的終止。
要重組或說是重新肯定流行文化過往在建構香港身分過程中所擔當的重要角色,也就是一次香港流行文化如何崛起,為何崛起及本質為何的連串提問。過去出現的香港流行文化黃金盛世,可說同時也是討論香港身分意識之高峰期,一股香港特性,作為濫調形容的香港精神,又或思索香港是甚麼的風潮,甚至輸出遍及全球華人社會。香港在其中展現出的多種特質,那別樹一幟的自由風格和跨域強大的影響力,歷史上沒有任何由華人文化主導的社會能企及,並一度影響幾代活於不同地域的華人(後期影響更包括了西方的流行文化產業)。這絕無僅有的貢獻不僅應被記錄,更需重新思辯:是甚麼條件促成了這種香港特質?它又如何在刻下香港文化危機中存活?這也是香港以後的存活提問。
這段始於70 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高光世代:香港大流行,到90 年代達至頂峰,我們愛惜的這個香港,難道它就只僅存了三十年?這「香港大流行」又如何一步步蛻變為「香港身分」的載體?
要回應這些疑問,我們也必須回答這裡連串問題:
是甚麼條件激發出香港黃金時期的強勢流行文化輸出?
這裡不斷重複說著的香港流行文化,其特質到底是甚麼?
我們從香港流行文化中又能獲取甚麼?
此刻香港正值文化危機、身分存亡之際,面對香港主體性的日漸消殆,香港流行還重要嗎?它將要往哪裡去?
種種答案紛陳,有待梳理一套有關香港流行文化的知識體系。那是在一個特定歷史、地緣、文化交換與經濟進出條件下,一種跨界別其時各新興及成熟媒體熱下的協同:是一趟電視、電台、電影、出版、雜誌、漫畫、商場空間的潮流大匯流。
一種無序中自生成序的獨有香港流行美學。
一個與全球華人文化圈息息相關的狂飊時代。
重塑香港流行文化這段歷史,就同時變成一種求生。香港文化香港身分,既要保存,同時講求再植與跨域長期連結。它屬於一個城市的大歷史,也是無數觀賞者的共同記憶。當香港不再似香港,追溯記錄這段歷史這段過程,就更成了一種情感使命。以香港流行文化曾賦予大家的自信、瘋狂、勇氣、創念去面對未來,猶如一份執念。
個人的文化經驗是微小的,但把這看似無關痛癢的小事放回大歷史中,又看到了新角度。就如聽著某首熟悉的流行曲,多年來可能皆不清楚其意義,事隔三十年才懂其真意。無須一定清楚所有文化走向的來龍去脈,但共同有過的香港記憶卻早已化為你我個人成長中不被遺忘的一部分。就在這一刻,才真正讀懂那句「不再擁有」與「不要忘記」的辯證。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