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精神分析學界群雄激辯之原典新譯「它所曾在,我必成為。」“Wo Es war, soll Ich werden.”《我與它》是佛洛伊德最後一本重要理論著作,初次發表於1923年。文中關於心靈及其功能的描述,在當時可說是新穎乃至革命性的構想,此後在所有的精神分析著作中,本書都留下了不可抹滅的鮮明印記;然而,這部對人類意識領域的開疆闢土之作,卻也引發後世學者對於如何區辨各種「我」的亂象。佛洛伊德去世整整四十多年後,1980年代,學者麥肯拓昔經由縝密研究發現,在佛洛伊德語言中,通常所見的「我」(das Ich)一詞,擁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意思,其一是指「系統-結構的ego」,另一是指具有主體性的「我之整體」,即「自我理論」(theory of the self)當中的「self」。他將此一發現以〈佛洛伊德思想中的Ego與Self〉為標題,發表於《國際精神分析期刊》,引發了新一波的意識主體研究熱潮,對於理解佛洛伊德的心靈拓撲學模型,具有非凡的意義與價值。長年投入精神分析、譯寫、推動佛洛伊德重要文本的宋文里教授,此次精譯《我與它》,同時收錄上述兩部經典文本,並親自評註,試圖解開華文世界對相關譯詞概念長期以來掌握不定的問題,期許在其所倡導的回歸古典佛洛伊德之餘,還能帶領華文讀者向未來佛洛伊德推進。在學術政治與書市邏輯當下,這時代還願意一磚一瓦般投入精神分析工程者,幾希。如今,我們何其有幸地一再透過宋老師的精心譯註/評註開啟中文領域重要時空的思想詩意工程,回到自我與它的再度勘旅……宋老師經年累月千辛萬苦地長征跋涉於人文臨床與精神分析,這款精心耕耘等路的上市,其實也是一種自身「回歸佛洛伊德」實踐的贈禮。──林耀盛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沈志中 |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林耀盛 |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張君玫 |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凱理 | 福德身心診所院長、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支援醫師彭榮邦 |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21世紀,重返佛洛伊德,重新理解佛洛伊德所有重要的事件都銘記或鐫刻在心中的某個地方,我們的任務是要找到通達它們的方法。在當代心理學或精神醫學的主流氛圍中,佛洛伊德似乎顯得格格不入。教科書中,他的理論往往僅作為心理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被簡略提及;臨床現場,腦化學、遺傳學研究提供了生物學方面的解釋,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往往成為醫師及病人首選。與此同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正在改變心理健康服務的面貌,個體化的演算法似乎可以取代深度的個案分析,甚至試圖根據個人的基因組成來預測和治療心理問題。佛洛伊德深入探索個人歷史、重視主觀經驗、需要長期投入的方法,看起來是一種過於奢侈、甚至過時的做法。然而,神經科學最新研究提出不一樣的見解。研究者結合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探討情感的核心地位,提醒我們真正的智能和意識可能需要超越純粹的資訊處理,深入情感和主觀經驗的層面。至於如何深入?或許就是當代臨床工作者需要「重返佛洛伊德」,重新閱讀、重新理解的課題。+++++當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論》中說「話語最初是魔法……即使到了今天,話語仍保留了許多它們古老的魔力」時,並不是在故弄玄虛,而是要他的聽眾,包括精神分析的學徒們,深刻地去體察所謂「話語的魔力」(the magic of words)這件事情在精神分析經驗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布魯斯・芬克是當代備受讚譽的拉岡代言人,也是佛洛伊德最佳的詮釋者。在本書中,他將佛洛伊德視為一位臨床工作者,將佛洛伊德理論視為他在治療病人近五十載的過程中,為了處理不斷遇到的問題,所發展出的一系列理論及實務做法。《在診間遇見佛洛伊德》以一種非常實用的方式介紹佛洛伊德,提供了大量來自日常生活和臨床實踐的例子,證明佛洛伊德思想的深刻見解和持續存在的價值。書中也將佛洛伊德許多基本概念——例如抑制、隔離、移置、焦慮、情感、自由聯想、重複、強迫症和願望滿足——置於臨床脈絡,實際呼應第一線工作者所面臨的個案。對實務工作者來說,無意識可說是佛洛伊德最重要的理論貢獻,本書第一章和第二章透過佛洛伊德如何構想出無意識的存在,討論其作品最根本的基礎,以及他和布洛伊爾一開始治療的那些病人。第三章從解釋佛洛伊德如何釋夢,延伸至臨床上如何詮釋病人的夢境,以及如何處理口誤、失誤動作等,人們經常「失手」犯下的「錯誤」。第四章和第五章討論兩種佛洛伊德談過且最常見的診斷結構:強迫症(obsession
想懂愛,必須仔細聆聽彼此身為人的存在全球暢銷經典《愛的藝術》作者佛洛姆教你如何獲得真正的富足與快樂在1974年到1976年間,佛洛姆撰寫了《擁有還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實際出版時有一部分內容未隨之刊行,本書便是來自這些未收錄的內容。佛洛姆認為「存在的藝術」指的是「基於真實自我意識的生活方式」,可說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必須藉由誠實的自我分析方能實現。在《存在的藝術》中,他以自身的經驗與理解,具體闡述學習「存在的藝術」所需採取的「邁向存在的步驟」。本書前半部討論當代社會的高度消費性,使得人們容易將「擁有」視為滿足需求的唯一指標;後半部則簡述如何藉由覺察和自我分析來實踐「生活的藝術」,從而達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保持覺察並練習專注,可說是學習「存在的藝術」的關鍵步驟。佛洛姆強調的「覺察」,是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可以對自己的身體或心靈狀態進行自我觀察。唯有透過覺察,我們才能獲得對自己的獨立思考,不被非理性權威和偶像所左右。佛洛姆認為,權力和名聲固然具有催眠般的魅力,但比起物質上的虛假,更可怕的是人類在追求幸福、內在成長和快樂時所遭遇的虛假。他提醒我們不要輕信那些宣稱可以快速改變個人性格或成就自我實現的課程。相反地,我們應該勇於面對孤獨和痛苦,並將自己的所有能量投入到追求真正目標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