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宗教類 / 佛教佈教及信仰生活

2141筆商品,8/108頁
菩薩心.青年力:自利利他的58種態度(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Marlon L. Ardiente; 鄭欣宜; 史庭如; 葉蘇榮; 陳貝兒 等  出版社:佛光文化  出版日:2023/06/30 裝訂:電子書
世界各地青年團的成立,意味著菩提種子的播撒。不要看輕一粒種子,將來它會茁壯成長;不要看輕一點因緣,將它傳播,也會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相信佛教青年的未來,無可限量。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 佛光青年團成立至今,已走過四分之一世紀。在這九千多個日子裡,一代一代青年薪火相傳,譜出生命精采樂章。 遍及五大洲,影響各階層,無數人因佛光而改變。生命,因學佛而精采;人生,因利他而成就。夢想,就從這裡開始!且看58位青年,心靈壯遊的勇氣之旅。 信仰的步伐未曾停止,佛青的故事還在延續…… 關於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 為了培育佛教弘法人才、造就德行兼備的時代青年,1996年於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佛光會第二屆第一次理事會」上,與會大眾鼓掌通過成立佛教青年社團的提案,一個隸屬國際佛光會的國際性青年社團於焉產生(原名「國際佛光會青年總團部」,後改為:國際佛光會世界佛光青年總團)。 「世界佛光青年總團」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指示,以推動青年學子認識人間佛教為要,並揭示五大宗旨: 一、以人間佛教建立生活方向, 二、以組織社團培養領導能力, 三、以參與活動拓展生活領域, 四、以教育訓練深植佛教信仰, 五、以服務社會提升生命價值。 現今全球上百個青年分團正在各國家地區發揮極大影響力,且規模持續發展壯大中。佛光青年期盼透過「菩薩的心」與「青年的力」,發揮自利利他、己達達人的精神,將善美的品行帶進校園、將服務熱忱融入社會、將創新公益轉動國際,共同建立人間淨土。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 224
地獄變現記
滿額折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2023/06/21 裝訂:平裝
這本書中的一言一字,固然是作者與冥王互相的對話,其實是互相揉合的,書中的一切「地獄變現」,其實無法盡述地獄的實相,這是因為「地獄」不可思議的緣故。認真說來,「人心」不可思議,所以「地獄」不可思議,人心與地獄是不可分割的,不要以為人心和地獄無關緊要,其實:心變就是獄變。獄變就是心變。根本就是互為因,互為果,互為緣,互為報。 作者在書中告訴大家:你明白你的心嗎?你明白你的佛性嗎?你能往生淨土佛國嗎?你還是落在「地獄變現」之中,一直的輪迴,一直的輪迴,不停......不停...... 不停......。作者苦勸眾生,跟著他教導的修行腳步走,跳脫輪迴。 你懷疑也好,你相信也好,你根本不信也好。你不能錯過這一本書,至少,這本書《地獄變現記》讓你警惕一些些。 一切眾生。 繫屬於業。 依止於業。 隨自業轉。 「人心」不可思議,所以「地獄」不可思議,人心與地獄是不可分割的,不要以為人心和地獄無關緊要,其實:心變就是獄變。獄變就是心變。你想知道何以如此?即使你抱著懷疑的心,都應該來看一看是否真有地獄?地獄又到底是什麼? 【本書附贈作者創作封面畫作複製畫一張】
庫存:3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僧伽的定期潛修:安居策修篇
滿額折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9 裝訂:平裝
停止到處雲遊三個月 出家僧伽安居一處 精進聞思,勤修道業 安居,也叫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按印度的傳統,一年分為三季,每季四個月,分別是熱季、雨季和涼季。從這些名稱中,就可看出各自的氣候特點,即炎熱、多雨和涼爽。以中國的農曆計算,四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這段時間為雨季。在此期間,僧人不能外出參學,而應定居一處,精進聞思,勤修道業,於戒定慧三學有所增長。 安居並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各宗教共有的傳統。佛教僧團成立之初,並沒有安居制度。律典記載,當時有些僧人終年在外雲遊,在雨季,由於暴雨漲水,涉水行路時就會漂失衣缽、坐具等,狼狽不堪,威儀頓失。結果引起居士們的譏嫌,認為鳥獸都有巢窟住處,僧人也應該定期潛修。所以,佛陀就確立了安居制度,規定僧人在每年雨季有三個月的定期專修,聞思法義,靜坐禪觀。安居的另一個緣起,則是為了避免傷害生命。因為夏季是草木生長、動物繁殖的季節,四處都是蟲蟻,行走在外,容易踐踏草木,斷他命根。只在特定範圍內活動,也是為了護生起見。 對於今天的出家人來說,安居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出家人事務繁忙,如果終年忙於做事,沒有一定時間用來專修,以此增長道業,檢討心行,時間長了,很容易陷入做事的串習中,做出一堆名聞利養和人我是非,甚至和在家人沒有多少差別。 本篇名為"安居策修",安居,即在事先劃定的界內安住,不能隨意外出。當然,有特殊情況也可請假,稱為受日。策修,即勤策三業,進修心行。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滅除。《資持記》的解說,是"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隨時警勵曰策,三業逐善曰修",非常精闢。夫靜處思微,道之正軌。理須假日追功,策進心行。隨緣托處,
庫存:2
定價:330 元, 優惠價:9 297
僧伽禮儀及塔像製造:僧像致敬篇
滿額折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2 裝訂:平裝
在修行中如何做到即「專注」又「放鬆」! 「恭敬」可讓行者立即進入「即專注又放鬆」的狀態 恭敬三寶是入道的基礎,禮敬是入道的前行 整個佛法的修學,需要從皈依三寶開始。事實上,這也是修學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便會失去立足之地,遑論其他? 三寶雖有種種差別,如住持三寶、化相三寶、理體三寶、一體三寶、自性三寶等,但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主要靠住持三寶,也就是佛教造像、三藏經典、現前僧人。皈依的修行也是從禮敬住持三寶開始,所以在《標宗顯德篇》之後,接著要講《僧像致敬篇》。這一順序和《行事鈔》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據修學次第所作的調整。 僧像致敬,簡言之,就是對僧眾和佛像的禮敬。「僧像「為所敬的物件,「致敬「為表達敬意的方式。 作為一個僧人,在僧團中如何與其他僧人相處?如何恭敬長輩、愛護晚輩?這就需要遵循相應的禮儀。在佛教中,這些禮儀都含攝於戒律範疇,由此指導我們的行為,使之符合法的規範。所以說,戒律就是僧人處世的準則,行為的指南。 除了介紹僧人相處的原則,本篇還有相當篇幅是對佛像的禮敬。佛陀已經入滅,我們無緣直接依止佛陀,親聆教法。千百年來,佛子們都是以佛像、塔廟作為三寶住世的象徵。那麼,我們怎樣通過對佛像的恭敬完成皈依的修行?怎樣通過對塔廟的朝禮深化皈依的力度? 這又涉及另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如法地塑造佛像、營建塔廟?我們能否對佛像生起恭敬心,除了自身因素外,與造像本身是否莊嚴如法也有一定關係。尤其對初入佛門或尚未具足信仰的人而言,外相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凡夫是很著相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看到佛像的相好莊嚴,看到寺院的清幽超塵,才對佛法心生好感,最終走入佛門。反之,也有不少人因為看到一些不如法的造像而心生鄙薄,視佛教為愚夫愚婦式的迷信。 《僧像致敬篇》大體分為兩章。第一章,說明怎樣恭敬僧人及佛像。第二章,說明怎樣如法地營造佛像、佛塔及寺院。以下,我們看正文內容。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謙恭斂敬,俗禮命章。遜恪攝儀,道宗爰始。豈以形服標異,而得倨慢無知。良由致敬有方,故能清革耳。故《增一》雲:「有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是故比丘當勤共學。「比時移情淡,禮義雲亡。鄙末之小僧,妄參眾首。眉壽之大德,奄就下行。以武力為智能,指文華為英彥。如斯冒罔,孰可言哉!故輒略提引,永成明誡。 這一段屬於引言,說明撰寫《僧像致敬篇》的原因。 「法軌被時,景仰斯立。」軌
庫存:2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僧格的年檢:自恣宗要篇
滿額折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內心清淨是喜悅的來源 「自意喜悅,無罪故也。」當我們懺除罪業之後,內心清淨無染,就會源源不斷散發出喜悅。一個內心沒有煩惱和負擔的人,每天都會過得充實而歡喜。能讓我們不開心的是什麼呢?無非是貪嗔煩惱,無非是精神負擔。通過懺悔,我們就能無事一身輕,無罪常歡喜。 安居是出家人一年一度的重要修行。安居之後還有四件事,那就是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其中尤以自恣為重。所謂自恣,就是在安居結束後的僧團大會上,每位出家人都要真誠發露自己在安居期間所犯的過失,並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他人檢舉。這代表著佛法彼此相教、共同覺悟的精神。 關於自恣的緣起,《四分律》記載,當時僧團在一次結夏安居中,有些比丘認為,他們可以事先約定各種規範,這樣就不必為日常事務相互說話,彼此可以默然而住。安居結束後,他們頗為自得,向佛陀彙報了這個情況。佛陀卻嚴厲地批評了他們:"汝曹癡人!自以為樂,其實是苦。汝曹癡人!自以無患,其實是患。汝曹癡人!共住如似怨家,猶如白羊。何以故?我無數方便教諸比丘,彼此相教,共相受語,輾轉覺悟。汝曹癡人!同於外道,共受啞法。不應如是行啞法,若行啞法,突吉羅。"(《四分律》卷37,自恣揵度,T22-836上) 因為這種做法既不符合僧團和合的精神,也不利於僧人自身的修行。我們都是凡夫,必然會有這樣那樣的過失。這些過失除了自己提起覺照、及時發現以外,離不開僧團大眾的提醒。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懺悔,達到身心清淨的效果。 本篇名為《自恣宗要篇》。所謂自恣,乃縱宣己罪,恣僧舉過。又名隨意,即任由他人檢舉自己的罪過。所謂宗要,包括幾層涵義。 首先,自恣和說戒一樣,是攝僧之要,也是住持佛法的根本。因為自恣和說戒的目的,是?明每位元出家人成為清淨如法的僧人。唯有清淨如法的僧伽,才能組成清淨如法的僧團,使道風常舉,正法久住。 其次,自恣是懺悔之要。修行是不斷修正心行的過程。無始以來,我們為無明所惑,形成貪嗔癡的強大串習,從而不斷造作惡業,輪回生死,可謂苦海無邊。我們要走出輪回,就必須依戒行事,擺脫串習。因為戒律所建立的,正是通向解脫的行為規範。但我們畢竟是凡夫,雖然受了戒,也在持戒,還是會不斷犯戒。在此過程中,除了自身保持覺知,更要借助僧團之力互相檢舉。因為人在串習中往往看不清楚,或者不願面對。所以,佛陀制定了自恣的制度,使大眾通過檢舉而能發現問題,通過懺悔而能清淨安樂。所以自恣還有一重意思是喜悅,當我們敞
庫存:2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認識戒律01
滿額折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5/26 裝訂:平裝
佛不在,戒在等於佛在佛言:「以戒為師。」 阿難問佛:「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佛言:「以戒為師。」是時大眾寂然無聲,守護世尊直至最後一刻。世尊復以大悲心,殷殷付囑弟子修行之要,第一重要即是「持戒」。 如何修學戒律?以往,學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來修學,甚至將戒律當作一切,只見戒律而不見佛法,使持戒修行成為一種形式,或片面而孤立的現象。事實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學體系的一個基礎,必須將其放在整個修學體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學戒、持戒。在此,我想從佛法修學的五大要素,來談談如何修學戒律。 皈依,是持戒的靈魂。 我們受戒是從皈依中獲得戒體。比如五戒、八戒、沙彌十戒,都是從三皈中得到戒體。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等儀軌中都有皈依的內容,分別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僧團成立之初,僧眾曾依“三語”受戒。只要對三寶生起信心,對著僧團三稱“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於如來所出家,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就能獲得比丘戒體。後來,因為眾生的根機、信心都 不如從前,才形成羯磨受戒的方式,通過隆重的儀軌,使受戒者納法於心。 但皈依始終是戒律的靈魂。惟有對三寶具足信心,戒律才能產生相應的效果。有多少信心,就會有多少持戒的自覺性。如果不是佛教徒,對三寶沒有信心,戒律對他們就只是一些條文而已,並無多少實際作用。 所以,我們受戒前必須對三寶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否則就無法得到戒體。惟有深信三寶,對三寶所發的誓言才會產生效應,不然可能只是說說而已。如果有一天三寶在我們心目中失去地位,那麼,曾經對三寶所做的宣誓也就難以產生效應了。 可見,戒體完全建立在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之上,建立在皈依的基礎上。所以我們皈依之後還要不斷修習皈依,以此堅固道心,強化戒體力量。一旦信心減弱,戒體的基石就會隨之動搖,戒律在我們心中也將失去分量。
庫存:2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戒律與佛教命脈:標宗顯德篇02
滿額折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3/05/26 裝訂:平裝
戒為無上菩提本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更是佛教命脈沒有戒律就沒有修行 《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云:「假使遍四天下,滿中辟支佛獨覺,譬如竹葦、甘蔗、稻麻。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滿十千年,復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樂具給足如前,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一一寶塔,皆以華香、伎樂、燈燭、繒蓋、幢幡,種種供養。於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 阿難白佛:「甚多。世尊!」 佛言:「阿難!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淨心,作如是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所得功德,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 爾時,世尊復告阿難:「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乃至一彈指頃能受十善,受已修行,以是因緣得無量無邊功德。 「阿難!若復有人能一日一夜,受八戒齋已,如說修行,所得功德勝前福德,千倍、萬倍、百千萬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可見戒乃是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而佛教之根本精神亦在於戒律的尊嚴。因此,為佛弟子,不論在家、出家,均當受持清淨戒法。 從本篇標題可以看出,其內容主要由標宗和顯德兩大部分組成。 標宗,即標出本鈔宗旨。《行事鈔》全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立足律藏,以戒為宗,其中又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律藏的所有內容,如《四分律》《五分律》等。戒體是通過如法受戒,將戒法納入心田而形成防非止惡的自製力。戒行是依戒體建立的持戒行為。戒相是由如法持戒所表現的外在威儀。 顯德,即顯示受持戒律的功德。本篇主要從兩方面加以說明:一是順應戒律有哪些功德,一是違背戒律有哪些過患。按律宗的判教,將釋尊一代時教判為化教、制教兩種。化教為三藏中經藏、論藏的內容,開示佛法義理及止觀修習,達到化世導俗的功效。制教為三藏中律藏的內容,通過戒律規範三業行為,從而調整心行,趣向解脫。《行事鈔》中,道宣律師廣泛引用經、律、論三藏典籍,會通化制二教,對以上問題作了詳細闡述。學習《標宗顯德篇》,將使我們深入認識戒律在修行中的作用,以及戒律對住持正法的意義。
庫存:2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你的心,也要點一盞「光明燈」:世俗價值綑綁、名利欲望追逐、嗔怒怨恨滿懷……不用真的出家修佛,一本書就能帶給你平靜生活!
滿額折
作者:秦搏-編著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05/22 裝訂:平裝
人的一生最終能留下的是什麼?又能夠帶走什麼? 正如佛家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撇去所有外在物質、財富,只有一顆安定的心靈才是最珍貴的! 找回迷失的本真、發現生命的價值 本書以貼近人心的智慧小語,給予心靈最有溫度的禪式生活! ▎看破生死的祝福 有位富商聽聞了禪師的賢名,便前來拜訪禪師,希望能請他寫一些祝福的話,以祝福自己的家族興旺昌盛。禪師聽完後在紙上大筆一揮寫下六字:「父死、子死、孫死」。富商大為氣憤,認為禪師蓄意詛咒,禪師解釋道:「若你的兒子比你早離世,或是孫子比兒子早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豈不悲痛?假如你的家人一代一代都按照我所寫的次序死,這才是享盡天年、家族興旺!」 「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 生是活躍,死是睡眠。」──郭沫若 ▎「憂」患與「優」勢 一位大師吩咐自己的三位弟子出去辦事,大弟子帶著一把傘出門,二弟子拿了一根拐杖,三弟子什麼也沒拿就出門了。不料沒多久後就下起一陣暴雨,晚上三人相繼歸來,帶傘的大弟子淋濕了,帶拐杖的二弟子跌得鼻青臉腫,最小的三弟子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何? 大弟子因為有傘而大膽在雨中行走卻淋濕,遇上泥濘路時因沒有拐杖而小心翼翼;二弟子因為有拐杖而不在意泥濘路,所以常常摔跤,卻有仔細避雨;最小的弟子因為什麼都沒帶,下雨時仔細躲雨、遇上泥濘路也不敢大意,竟是最後毫髮無損的人!可見人大多數時候不是栽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敗倒於自己的優勢下。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譚》 ▎心中有花,世上便無荒地 曾經有位雙目失明的小和尚,他聽說寺廟前有片光禿禿的荒地,什麼都不長,於是在誦經修行之餘,常拿著鋤頭去門前的荒地開墾著。他悉心照料著這塊土地,翻土、播種、澆水,起初人人笑他愚昧,認為他既然看不到又何必如此費心呢?直到春風將土地變得生機盎然、百花爭妍,眾人才明白:在一個瞎子面前,其實沒有荒地。 「每顆心都是一片土地,這裡應該綠意盎然、鮮花盛開、充滿生機。」 【本書特色】: 「此心安處是吾鄉」,蘇東坡的這句詞道出一個世人皆明白的真理,卻鮮少有人能領悟並達到這個境界,然而只有心靈安頓了,人才能真的安於所處之境。本書收錄多篇富有禪意的心靈故事、短文,並附上啟發人心的智慧小語,期盼讀者能在書中發現屬於自己心靈的寧靜港灣,並在紛擾的世界中
庫存:3
定價:375 元, 優惠價:79 296
多世的情緣:菩薩的覺有情
滿額折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2023/05/15 裝訂:平裝
這本書緣起於多位女弟子寫情書給一位已出家多年而修行成就的作者,作者將這些情書揭露,最主要是實踐度眾的誓願,以告訴這些為情執著的弟子的方式,傳達世人愛戀那只是一時,只有佛法,才能從輪迴泥沼之中解脫出來。 同時也告訴弟子們「親愛的諸弟子,想想自己已「死」,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一切都空空如也。(離開我執)你只將自己清淨的心識,從梵穴出來,融入虛空,這就是大手印。(大成就)」 這本書不是情慾的書,但也是「有情」的書,作者是要用:「佛法」轉化「情慾」。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許 千古風流案有幾人勘破? 法王卻說:我都不在了,情何以附? 《多世的情緣》,看似依依纏綿意 實則大愛沛然 法王的生死相許 是隨緣覺有情! 很多東西,無關風月,卻疑似風月 而法王在《多世的情緣》這本書中闡釋 很多東西,疑似風月,其實無關風月 您懂「情」了嗎? 本書附贈蓮生活佛複製墨寶一幅
庫存:2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全然接受這樣的我:18個放下憂慮的禪修練習
滿額折
作者:塔拉.布萊克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2023/05/09 裝訂:平裝
▍該書授權韓國、義大利、德國、法國等多國語言版本▍深受讀者喜愛與推崇,出版至今仍於美國亞馬遜「心理治療」、「自我療癒」等分類名列前茅▍作者為美國極具影響力的禪修老師,並擁有超過20年心理治療師經驗,持續推廣透過正念緩解苦難的情緒與靈性覺醒的可能,其線上廣播更是每月超過100萬人收聽當我們停止與自己為敵,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時,我們已經開始擁有全然接受自己的慈悲與智慧。《全然接受這樣的我》邀請我們擁抱自己所有的痛苦、恐懼和焦慮,並幫助我們輕鬆卻踏實地走在寬容且慈悲的道路上。請大家盡情享受這本滋養人心、且極具療癒力的好書吧!!──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正念的奇蹟》《全然接受這樣的我》告訴我們,什麼是溫和的智慧,什麼又是柔緩的療癒力,它們也是最殊勝的解藥,能治療缺乏自我價值感與內心的渴望。跟著本書深呼吸、放寬心,讓這些慈悲的法教加持祝福你的心。──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原諒的禪修》、《狂喜之後》作者「我怎麼都做不好」、「我有毛病啊」,這樣的話語,我們一生之中會跟自己說多少次?對大多數人而言,每個人的痛苦來自於──覺得自己有瑕疵、缺乏自我價值的恐懼感,基本上並無不同。我們常會怪罪自己,給自己很低的評價,聽到他人有所成就、受到他人批評、與人爭執、或者職場上出了紕漏,就足以讓我們覺得自己好糟糕、很無力改變現狀。然而,當我們開始瞭解到,自己的生命是陷入長期缺乏自我價值感的迷惘,這就踏出了第一步,當我們逐漸觸及自己的本來面貌,開始學習擁抱自己,最終也會明白,什麼叫做:全然地活在當下。作者塔拉.布萊克擁有身為禪修老師和心理治療師二十年的豐富經驗,透過動人的故事以及學生和案主的經驗描述,透過塔拉她自己的心路歷程,透過她提供的清晰且系統化的練習,《全然接受這樣的我》告訴我們如何明智地訓練、培育自己,轉化悲傷並重獲完整的人格。塔拉以慈悲與寬容,將歲月獻身於重建人的尊嚴,她的教導既及時又實際,能夠消融生命的包袱,讓我們脫離羞愧和自我憤恨的價值判斷。《全然接受這樣的我》將幫助我們了解,每一個人都是佛,而且,只要能明瞭這一點,我們就會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圓滿。最重要的是,《全然接受這樣的我》重新喚醒我們的佛性,也就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喜樂與自在的權利。
庫存:3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聖嚴法師教心經與觀音法門限量套組(共三冊)
滿額折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2023/04/20 裝訂:平裝
★觀音菩薩,讓我升級到更好的人生!★淬鍊智慧,啟動覺察,達到最美好的人生版本。‧古典的智慧,現代的用法:觀音密碼全解密。‧聖嚴法師親授《心經》及觀音菩薩的七種修行方法。‧讓菩薩的智慧和祝福,陪我們共度生命中的每一刻。【聖嚴法師教心經與觀音法門】套書內含:受廣大讀者口碑肯定的經典作品。《心的經典:心經新釋》對於忙碌的人而言,《心經》是最易學習、持誦的經典,更是一部最佳的佛學概論,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開顯的智慧,過充實又超越的人生!《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從日常生活的身心觀照,到由淺入深的禪定修行,七種修持方法,每一種都能讓觀音菩薩生生世世守護著我們。從煩惱疾苦,到永遠快樂、自由自在!◎加贈:平安鈔經本―心經透過靜心書寫,體驗輕淨安定的喜悅!
庫存:2
定價:298 元, 優惠價:9 268
諸天的階梯
滿額折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2023/04/13 裝訂:平裝
自從作者寫了第一八七冊文集《地獄變現記》之後,很多讀者非常讚賞,諸弟子也認為,此書對當今的「世道人心」助益甚大。 因此寫了《地獄變現記》後,有讀者建議何不也寫寫天上界的變現。所以應大家的期望,作者神行到天界,看到諸天的景象,本書就先從人的慾望、習性,探討晉升天界的因果,進而介紹諸天的境界,同時告訴讀者,學佛者知道天福有盡,儘管時間再長,也是「一時」。祈願讀此書者,離諸惡道,上升天上界、四聖界,永遠極樂。 因果業報,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 死後昇天或墮入地獄,都是因果使然。 晉升天上界固然比墮入地獄的境界好,但還是在六道輪迴中, 天界是何景象?到了天界就是永恆嗎? 【本書附贈作者創作封面畫作複製畫一張】
庫存:4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大菩提論:人生學(下)
滿額折
作者:王恩洋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平裝
1933年底,王恩洋他的《人生學》完稿,在《海潮音》雜誌上連載。全書共四章,二十八萬字。第一章「人生學」,用佛學理論闡述人生的謬執矛盾,業果相續無已,總歸於苦多樂少,故須尋求根本解脫之道。第二章「儒學大義」,認為淑善人生的初步,應以儒家修身立命,成己成人。民胞物與,天地一體之義為準則。第三章「解脫道論」,認為儒家雖能淑世而不能出世,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故須依照佛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煩惱,才能徹底離苦得樂,超出塵世。第四章「大菩提論」,認為僅僅追求一己之解脫屬於小乘偏執,應當發菩提心,行大士行,同體大悲,不捨眾生,成就清淨法身,才是人生的最後旨趣。王氏之糅合儒佛,以佛法為體,以儒學為用;以佛法為究竟,以儒學為過渡的思想體系,集中體現於該書。故此書可說是他的代表作。
庫存: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大菩提論:人生學(下)(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恩洋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電子書
1933年底,王恩洋他的《人生學》完稿,在《海潮音》雜誌上連載。全書共四章,二十八萬字。 第一章「人生學」,用佛學理論闡述人生的謬執矛盾,業果相續無已,總歸於苦多樂少,故須尋求根本解脫之道。 第二章「儒學大義」,認為淑善人生的初步,應以儒家修身立命,成己成人。民胞物與,天地一體之義為準則。 第三章「解脫道論」,認為儒家雖能淑世而不能出世,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故須依照佛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煩惱,才能徹底離苦得樂,超出塵世。 第四章「大菩提論」,認為僅僅追求一己之解脫屬於小乘偏執,應當發菩提心,行大士行,同體大悲,不捨眾生,成就清淨法身,才是人生的最後旨趣。 王氏之糅合儒佛,以佛法為體,以儒學為用;以佛法為究竟,以儒學為過渡的思想體系,集中體現於該書。故此書可說是他的代表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 336
佛教與生活(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星雲大師  出版社:佛光文化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電子書
「佛教」與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因此,我們不可完全把它當作學問來研究。佛教是一種宗教,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能缺少宗教,而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佛法的真理在何處?就在世間的食衣住行上,就在人我的處事經驗上。如果能將佛法付諸於生活上實行,則能一生受用無窮。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我家的鬼:我與無形的眾生
滿額折
作者:盧勝彥  出版社:財團法人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2023/03/20 裝訂:平裝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這些年,作者蓮生活佛發願每晚都作「千艘法船」的超度,不論有緣無緣的中陰身,都能有機會獲得救度。也因為這個超度遠近馳名,所有鬼眾都前來作者家中求超度,停留等候期間,鬼眾就聚集在作者家中,而作者因修行的成就,有著通天之眼,他能親見這些鬼眾依附或躲藏在家中何處,這本書可說是家中的鬼眾的故事,鬼到底是什麼? 鬼到底可怕不可怕?您看書就知道。 「鬼」是什麼? 這很難解釋! 只能說,看不見的,聽不見的,嗅不到的,嚐不到的,觸不到的,意會不到的。 但, 作者蓮生活佛卻知道,別人不知道的。 有些「無形」是善的。 有些「無形」是惡的。 也和人一樣是不一而足。 你是怕人還是怕鬼? 這本書! 會看的看門道! 不會看的看熱鬧。 本書附贈蓮生活佛複製畫一幅
庫存:3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平安的人間
滿額折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2023/03/15 裝訂:平裝
聖嚴法師用正確的佛法,為人間的紛擾及苦惱,提出了紓解的看法和作法,將平安的種子,撒在每個人的心田。現代人生活在和平富裕社會中,卻不一定認為自己是「安全的」,常常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危機,需要透過追求財富、名望,讓自己感到平安。其實,向外追求的平安是不可靠的,唯有讓自己身心安定,並且抱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才能擁有真正的「平安」。【身心平安――身心的平衡與安穩】 聖嚴法師世界可以是淨土,也可以是地獄,完全由你的心來決定。當我在指導禪修時,會鼓勵禪修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內心充滿喜悅,這在佛教中稱為「隨喜」―隨境而喜、隨事而喜、隨人而喜。其實,這並不容易,因為賺錢、陞官、生孩子、娶媳婦、抱孫子時,一定可以隨喜。如果家中發生不順的事,或者聽到背後有人批評、指責你時,還能隨喜嗎?孟子說:「聞過則喜,知過必改。」聽到別人說你的過失時,還會歡喜,這是不簡單的,即使是修行人,雖然不會形之於色,也不會去反駁對方,但內心有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的波動。不能隨事、隨人、隨時而有喜悅感的話,倒楣受損的是自己。因為人家已經跟你過不去了,你還跟自己過不去,這不是很愚蠢嗎?不如將念頭一轉,自然可以體驗到「心淨國土淨」了。平常生活中,當你發現心中有矛盾、痛苦、不平衡的時候,首先要注意你的呼吸,然後注意你的心在想什麼?然後把自己客觀化,觀察自己為什麼會生氣?生的是什麼氣?看一看你生氣時的呼吸如何?心臟跳動得如何?接下來注意你自己的感覺,是不是很不舒服?也就是說,在內心不安定時,不妨馬上把心念移轉到觀照自己身體的種種反應,心情便會立刻平和下來。這種平衡與穩定身心的方法,非常有用,但是要經常練習。落實「心靈環保」,實際上就是運用佛法來調整我們的心;雖然不可能一下子就頓悟成佛,但至少可以用這些簡單的方法,使得身體平衡,心理平衡。
庫存:2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三十七道品講記
滿額折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2023/03/15 裝訂:平裝
通往覺悟之路的地圖能夠修成三十七道品,就能得解脫而證涅槃三十七道品是成佛道路上的三十七種資糧、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共分七個階段,依次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以及八正道。「道品」又稱「菩提分」、「覺支」,皆為追求智慧之意。《自誓三昧經》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若能依此三十七法,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原則上,三十七道品屬於聲聞法,但從大乘佛法的立場來看,它則是成佛的菩薩法。由於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自古以來少有禪師講解三十七道品。聖嚴法師在本書中嘗試將此次第法門,做為頓悟法門的基礎,以及修行的著手處,希望能利益更多不同根器的學佛者。「古來傳統的禪師們是很少講三十七道品的,因為這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我則試著把次第法門當成頓悟法門的基礎,能頓則頓,不能當機開悟的人,就從三十七道品來著手修行練習,之後再用頓悟的禪法,與三十七道品接軌,那就很容易得力了。」 ――聖嚴法師
庫存:2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人生之實相:人生學(上)(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恩洋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電子書
1933年底,王恩洋他的《人生學》完稿,在《海潮音》雜誌上連載。全書共四章,二十八萬字。 第一章「人生學」,用佛學理論闡述人生的謬執矛盾,業果相續無已,總歸於苦多樂少,故須尋求根本解脫之道。 第二章「儒學大義」,認為淑善人生的初步,應以儒家修身立命,成己成人。民胞物與,天地一體之義為準則。 第三章「解脫道論」,認為儒家雖能淑世而不能出世,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故須依照佛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煩惱,才能徹底離苦得樂,超出塵世。 第四章「大菩提論」,認為僅僅追求一己之解脫屬於小乘偏執,應當發菩提心,行大士行,同體大悲,不捨眾生,成就清淨法身,才是人生的最後旨趣。 王氏之糅合儒佛,以佛法為體,以儒學為用;以佛法為究竟,以儒學為過渡的思想體系,集中體現於該書。故此書可說是他的代表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80 元, 優惠價:7 476
人生之實相:人生學(上)
滿額折
作者:王恩洋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平裝
1933年底,王恩洋他的《人生學》完稿,在《海潮音》雜誌上連載。全書共四章,二十八萬字。第一章「人生學」,用佛學理論闡述人生的謬執矛盾,業果相續無已,總歸於苦多樂少,故須尋求根本解脫之道。第二章「儒學大義」,認為淑善人生的初步,應以儒家修身立命,成己成人。民胞物與,天地一體之義為準則。第三章「解脫道論」,認為儒家雖能淑世而不能出世,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故須依照佛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煩惱,才能徹底離苦得樂,超出塵世。第四章「大菩提論」,認為僅僅追求一己之解脫屬於小乘偏執,應當發菩提心,行大士行,同體大悲,不捨眾生,成就清淨法身,才是人生的最後旨趣。王氏之糅合儒佛,以佛法為體,以儒學為用;以佛法為究竟,以儒學為過渡的思想體系,集中體現於該書。故此書可說是他的代表作。
庫存:1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 1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0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