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the society developing, the legislators of education would naturally put more atten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minority and those neglected. The history of special education mirror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Macau, i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status in Macau society,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quality at present and predicting the prospects in the future.
18世紀中葉,英國發生並經歷產業革命,工業城市遍佈英格蘭北部和中部,鄉村勞工和愛爾蘭移工湧向工業城市並雲集聚居,形成了環繞在城市外圍的貧民區。勞工住宅狹窄、破舊、潮濕及通風欠佳,周遭環境骯髒、遍地污水、空氣污濁、臭氣熏天。勞工薪資低微,難以維持生計,生活和文化水平低,妻子及子女須參加勞動,且學徒童工及自由童工工時過長,整日在封閉、悶熱的車間勞動,忍飢受虐、處境悲慘,亦無法順利就學,致文盲率相當高。因此,政經學者主張政府應撥款實施全民免費教育,而宗教團體及慈善家,在這段時間更以實際行動紛紛在全國各地創設各種學校,諸如:慈善、主日、互敎制、導生制、幼兒及街童(貧兒)等等學校,一時蔚為風氣,形成一股學校運動。整體而言,這類學校的共同點是以免費或極低學費,教導貧童基礎教育,以期拯救貧童脫離無知與罪惡的境遇,進而啟發其心智,陶冶其品德,涵泳其宗教虔誠,裨益社會及國家的發展。本書各章內容,規劃如下: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Robert Raikes 和主日學校運動第三章 婦媼學校第四章 John Pound 的街童學校及其後的學校運動第五章 Andrew Bell與互教制學校運動第六章 Robert Owen與新拉納克學校第七章 Joseph Lancaster與導生學校運動
代表台灣本土知識人的林攀龍 vs. 代表中國文化民族主義的曾約農從涇渭分明的兩位教育家之行徑,看台灣未來發展之關鍵台大歷史系歷史系名譽教授鄭欽仁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專文推薦——在二十世紀威權戒嚴時代,景仰歌德的林獻堂長子林攀龍與崇敬蔣介石的曾國藩曾孫曾約農作為台灣與外省族群教育家代表懷著不同的想望,雖同在一島卻互相疏離因著强勢的外來統治政權,埋沒台灣本土人才回顧百年台灣知識人困境思索未完的學術文化轉型正義1951年來自中國的知識人曾約農(1893-1986)是第一代「外省人」,而林攀龍(1901-1983)則是出生在日治時代台灣、從小在日本受教成長、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台灣本土知識人。兩人前半生所處歷史地理環境、與生活經驗極大的差異,形塑兩人不同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戰後,兩人後半生同樣居住在國民黨軍事戒嚴、一黨專制統治下的台灣;同樣是教育界人士,但兩人互相疏離,蓋社會族群背景、意識形態不同,個性、興趣、境遇、為人處世都不相同。綜觀兩位教育家知識人的想望,最大的差異在於兩人所關注的政治文化價值觀的焦點不同──一位是專注「反共抗俄、反攻大陸」、復興中華文化的「中國文化民族主義者」,熱愛中國的知識人;另一位是憧憬歐美浪漫主義文學、崇尚自由人文主義心靈價值、關懷人類文明發展、既「普世」亦「本土」的台灣知識人。兩人的政治文化思想,持續挑戰台灣新世代的知識人──曾約農想望台灣「中國化」、「傳統化」、「保守化」;而林攀龍則想望台灣「自由化」、「本土化」、「普世化」,使之成為台灣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