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三民網路書店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 經濟 / 交通運輸經濟 / 中國水路交通史

182筆商品,1/10頁
作者:楊東勝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出版日:2025/01/31 裝訂:平裝
缺貨無法訂購
國家航海(第三十三輯)(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國家航海(第三十三輯)》入選文章12篇,均為與近代“海域”主題相關的文章,每篇主題不同,觸及了很多海域史中的重大、前沿問題,也不乏學術界以往未注意到的細節論題。涵蓋與近代中外海域有關的海上貿易、沉船研究、海關沿革、近海人群等各領域研究,既有對歷史事件的考證、海外商貿文化的相關研究,也有對近海生活的人群的形象討論。《國家航海》已連續出版十餘年,代表了國內航海領域前沿的研究成果,適合歷史學、歷史地理學等領域的學者和讀者參考閱讀。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通漕類編》點校(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明)王在晉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日:2024/07/01 裝訂:平裝
《通漕類編》,明王在晉撰。共九卷,是一本關於明代漕運、河渠、海運、海道等方面情況的詳細資料記載。前四卷為漕運,不僅記述了各朝治渠通漕的大致脈絡,有重大歷史影響的通漕史事,也專論了明代漕運狀況,記載了明代運送漕糧過程中涉及的職官配置、漕軍漕船數目、征兌運納、輕齎腳耗、倉敖板席、漂流掛欠的各種細則規定、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五至八卷專論河渠,主要記錄漕運所依賴的河道的歷史沿革,歷代特別是明代運道的決口、淤塞、治理及改道的情況和歷史事件,其中也涉及對治河官軍的具體要求。附錄卷之九略論海運、海道。包括歷代海運考、元朝歲運之數、國朝海運考、海道等內容。如此,就將明代漕運、治河及海運的相關情況盡收眼底。該書的特點一是歷史的簡單交代與明代漕運、河道的重點詳述相得益彰。二是以運道、運務為中心,有目的地對歷史材料進行使用與刪繁存略。做到了內容精要,述事直接。點校本基本上保持了原書原貌。
庫存:2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近代香港輪船航運業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夏巨富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論述近代香港輪船航運業的發展背景、舉措、繁榮之表現和歷史作用。首先介紹香港輪船航運業發展歷史背景。其次,考察港英政府對航運管理機構的設置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是嚴厲打擊走私、盜匪等活動;另外一方面是限制勞工貿易。再次,考察香港輪船航運業發展的繁榮之表現:一是香港外資和華資造船廠繁榮發展;二是停泊香港輪船的吞吐量的迅猛增漲;三是香港輪船航運業發展多元化趨勢加強;四是香港輪船航運業航線的繁榮,包括華南沿海內外河航線。五是形成華南貿易圈和跨洋貿易圈。最後,考察香港輪船航運業發展產生的歷史作用,探討輪船航運業與貿易之間形成的二維貿易體系,香港輪船航運業的發展促進區域貿易的發展。反之,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樣促進了香港輪船航運業的發展。香港輪船航運業的發展,加快了交通流速,繁榮了經濟,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了香港交通的近代化和城市的崛起,客觀上促使人民交通觀念的變化,同時也為以後輪船業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和資本。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870 元, 優惠價:87 757
漕運則例纂(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清)楊錫紱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768 元, 優惠價:87 668
福建碼頭歷史文化(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薛晗; 初良勇; 柴田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平裝
本書力圖用時空融合的手法再現重大歷史事件,引用了大量翔實的史實資料,力求描繪出近代碼頭空間體系的完整圖景,展現重要海交史跡的考古新發現。闡釋了福建泉州、廈門、福州、漳州、莆田、寧德、南平、三明、龍岩等地碼頭的自然地理、地貌、渡口、碼頭、航運的起源發展、商貿經濟、人文環境、民俗民風、歷史沿革、人文特徵、集市狀況、文物古跡、名人鄉賢等情況,深入挖掘福建文化資源,聚焦具有鮮明八閩文化標識性和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閩人智慧等獨特方面。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36 元, 優惠價:87 292
國家航海(第三十一輯)(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朱自清先生寫于1942年的一本小書,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稱其為“極有用處”的好書。“經典”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所謂“國學”著作,包括了經、史、子、集在內的所有優秀文獻。錢伯城的導讀審慎得當,對此入門書作了分析,更便於入門者閱讀。"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清代漕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文治; 江太新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精裝
本書共十四章,內容包括中國古代漕運制度的發生和演變、清代長江流域農業生產的發展與漕運的持續、漕糧的財政及賑恤功能、漕糧賦稅制度、漕糧的徵收兌運和交倉、漕運官制和船制、運丁和屯田、漕糧運道、清中葉後吏治腐敗與漕運體制內部矛盾的加劇、清中葉後農村經濟的變化及其對漕糧徵收的衝擊、道光後漕糧改折減賦、道光後漕運招商海運、漕運的停止、漕運與商品經濟。在探討清代漕運史時,本書緊緊抓住地主制經濟這一中心線索展開,探討漕運問題,這是本書理論上的一大突破。本書對沿運河商業城市的發展進行了詳細考察,從其興衰中總結出:城市要長盛不衰,必須要注意生產與消費的同步增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008 元, 優惠價:87 877
江河行地:近代長江中游的船民與木帆船航運業(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陳瑤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精裝
中國木帆船航運業及其從業者――活躍於廣闊江河湖海上的船民群體,是促成傳統時期全國市場形成和拓展的關鍵力量,即便是近代以來遭遇輪船業的衝擊,其影響力至20世紀中葉猶未消逝。 本書聚焦木帆船航運業自18世紀以迄20世紀中葉在長江中游流域的發展,綜合利用新發現的船民歷史文獻和民船業檔案,與官方記載、中外調查等史料交相印證,系統考察木帆船航運業在近代跨區域商貿往來中的複雜角色,並重新評價其在戰時交通運輸中成就的非凡貢獻,藉此充實與深化中國近代航運業史和經濟史的研究。在此同時,對於船民歷史能動性的關懷,亦為本書探索近代長江中游木帆船航運業的核心議題。通過田野調查和深度訪談,本書搜集整理船民自身創造的族譜、契約、帳簿、水路歌、儀式活動等文獻,力圖從社會史的視角,微觀展陳船民的工資和消費、信仰和技藝、商業活動和社會組織等日常生活面貌,揭示其因應近代時勢變幻的主體意識和行動邏輯。借此船民與木帆船航運業研究,本書期冀引發對流動性的、不穩定的勞動群體的關注。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7 392
招商局與中國對外開放歷史進程:回顧與前瞻(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軍立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精裝
為慶祝招商局創立150周年,2022年9月1-2日,招商局集團和中國經濟史學會在深圳聯合舉辦“招商局與中國對外開放歷史進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海內外高校、研究機構的知名學者等出席研討會。本書為該次會議的論文結集。內容涉及招商局各個歷史時段,從中國經濟史、企業史、社會史等不同角度對招商局進行深入研究,是學術界關於招商局史研究的前沿成果。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008 元, 優惠價:87 877
國家航海(第三十輯)(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主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01 裝訂:平裝
海內外藏敦煌藏文文書中占卜內容的整理研究匯總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國家航海(第二十九輯)(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平裝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航海類型的專業博物館,本書為其館刊,已連續出版二十八輯,收錄航海相關的研究論文,反映國內航海相關研究的前沿水平。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國家航海(第二十八輯)(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本書稿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提供,為《國家航海》系列的第二十八輯,收錄10篇學術論文和1篇書評。本輯選題廣泛,既有古代造船技術的研究,也有古代航海地理的考證,還有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研究,以及對近代以來沿海地區經濟開發、海陸變遷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航海領域的前沿學術水平。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大元海運記(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趙世延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大元海運記》元代趙世延、元代揭傒斯等纂修,清代胡敬輯,兩卷,清抄本。元代至順元年(1330) ,詔世延、揭傒斯等纂修《皇朝經世大典》,《大元海運記》即其中之一。《皇朝經世大典》已失傳,《大元海運記》由胡敬自《永樂大典》輯出。此書為元代海運相關檔案筆記集,分上、下二卷,上卷以海運職官、職級、待遇、糧食價格、漕糧供給方式、船戶的收入等內容為主,分年紀事,收錄有關海運漕糧案牘文件;下卷分類紀事記錄了元代海運的歲運糧數、江南糧鼠耗則例、海運路線變化、海運沿途風險、海運船隻數量等,可以說是元朝海運的記錄彙編冊。此書是明代比較珍貴的海運記,不僅記載了當時海運航行路線以及變化,還有航海知識,例如季風變化、暖流、以及指南針使用等,對於當時官民船隻使用也有詳細的記載,對於研究元代航運情況,航海技術,海運制度等都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文獻價值,比較全面的反應了元代海運漕糧的歷史。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也起著珍貴歷史文獻支撐的作用。《西使記》元代劉鬱撰,一卷,清《欽定四庫全書》本。劉郁,字文季,別號歸愚,山西渾源人,元憲宗九年(1258),常德奉命西使波斯覲見旭烈兀大王,至中統四年歸國。時劉鬱為中書省都事,筆錄其紀行而成《西使記》,是常德奉使波斯經歷中西亞地區的行紀。此書作為一部旅行遊記,雖然內容簡短,但雜述所聞十國。作者出於對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征的揄揚武威,記下了當時我國西部和中西亞國家的山川名城、異域奇聞,有助於我們瞭解蒙元時期中國西北廣闊疆域和中西亞汗國的歷史情況、土風民情,成為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文獻。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中西交通史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40 元, 優惠價:87 470
海運續案(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戶部修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精裝
本書為《海運續案》上集,輯序至卷二。《海運續案》清代戶部修,六卷,清鹹豐二年進呈抄本。清道光年間運河的狀況日益惡化,運輸通航能力逐漸走上了不可恢復的道路,加之海運優勢愈發明顯,漕運被海運代替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咸豐元年(1851)九月,戶部尚書孫瑞珍提出“將來歲蘇州、松江、太倉三屬新漕照案改由海運,計節省之項,可補庫儲”。同時,兩江總督陸建瀛和江蘇巡撫楊文定聯名上奏請求籌辦海運,清政府正式同意諭令兩江總督陸建瀛、江蘇巡撫楊文定按照所請,體察地方情形,來年漕運是否有宜變通之處,預為籌劃,悉心妥議。此書正是咸豐元年至咸豐二年漕糧由河運轉海運案的各地方官吏請奏和實施的呈文集,由戶部呈上。此書前四章為戶部尚書、兩江總督、山東巡撫、貴州司以及江蘇巡撫等呈文,第五卷為各類船隻編制記錄,第六卷輯錄各縣漕糧耗米明細。此書對於研究清代海運有著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清代海運相關方向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獻支撐作用。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中國日本交通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輯五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中國日本交通史》王輯五,十五章,民國二十六年商務印書館本。王輯五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撰寫了《中國日本交通史》一書,該書旨在“闡明中日歷代交通之梗概,並注重說明兩國文化在交通路上之渡涉事蹟”。“對於古代交通史料之須待考證處及近代交通概況之縱的說明,尤力求發揮盡致。”全書按照中國朝代更迭的歷史順序,劃分為“秦以前之中倭交通”、“兩漢與倭國之交通”、“魏倭交通”、“南朝與大和朝廷之往來”、“隋日交通”、“唐日交通”、“唐日交通之影響”、“宋日交通”、“宋日交通之影響”、“元代與日本之交通”、“明代與日本之交通”、“元明與日本交通之影響”、“清代與日本之交通”、“民國以來之中日交通”、“晚近中日交通之影響"等15章,約10萬字。此書運用眾多中日文獻作為支撐,史料價值高,極具學術性,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中日關係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運續案(中)(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戶部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海運續案(中)》為《海運續案》中集,卷三至卷四。《海運續案》清代戶部修,六卷,清鹹豐二年進呈抄本。清道光年間運河的狀況日益惡化,運輸通航能力逐漸走上了不可恢復的道路,加之海運優勢愈發明顯,漕運被海運代替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咸豐元年(1851)九月,戶部尚書孫瑞珍提出“將來歲蘇州、松江、太倉三屬新漕照案改由海運,計節省之項,可補庫儲”。同時,兩江總督陸建瀛和江蘇巡撫楊文定聯名上奏請求籌辦海運,清政府正式同意諭令兩江總督陸建瀛、江蘇巡撫楊文定按照所請,體察地方情形,來年漕運是否有宜變通之處,預為籌劃,悉心妥議。此書正是咸豐元年至鹹豐二年漕糧由河運轉海運案的各地方官吏請奏和實施的呈文集,由戶部呈上。此書前四章為戶部尚書、兩江總督、山東巡撫、貴州司以及江蘇巡撫等呈文,第五卷為各類船隻編制記錄,第六卷輯錄各縣漕糧耗米明細。此書對於研究清代海運有著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清代海運相關方向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獻支撐作用。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清道光年間運河的狀況日益惡化,運輸通航能力逐漸走上了不可恢復的道路,加之海運優勢愈發明顯,漕運被海運代替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咸豐元年(1851)九月,戶部尚書孫瑞珍提出“將來歲蘇州、松江、太倉三屬新漕照案改由海運,計節省之項,可補庫儲”。同時,兩江總督陸建瀛和江蘇巡撫楊文定聯名上奏請求籌辦海運,清政府正式同意諭令兩江總督陸建瀛、江蘇巡撫楊文定按照所請,體察地方情形,來年漕運是否有宜變通之處,預為籌劃,悉心妥議。《海運續案》此書正是咸豐元年至鹹豐二年漕糧由河運轉海運案的各地方官吏請奏和實施的呈文集,由戶部呈上。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運續案(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戶部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海運續案(下)》為《海運續案》下集,卷五至卷六。《海運續案》清代戶部修,六卷,清鹹豐二年進呈抄本。清道光年間運河的狀況日益惡化,運輸通航能力逐漸走上了不可恢復的道路,加之海運優勢愈發明顯,漕運被海運代替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咸豐元年(1851)九月,戶部尚書孫瑞珍提出“將來歲蘇州、松江、太倉三屬新漕照案改由海運,計節省之項,可補庫儲”。同時,兩江總督陸建瀛和江蘇巡撫楊文定聯名上奏請求籌辦海運,清政府正式同意諭令兩江總督陸建瀛、江蘇巡撫楊文定按照所請,體察地方情形,來年漕運是否有宜變通之處,預為籌劃,悉心妥議。此書正是咸豐元年至鹹豐二年漕糧由河運轉海運案的各地方官吏請奏和實施的呈文集,由戶部呈上。此書前四章為戶部尚書、兩江總督、山東巡撫、貴州司以及江蘇巡撫等呈文,第五卷為各類船隻編制記錄,第六卷輯錄各縣漕糧耗米明細。此書對於研究清代海運有著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清代海運相關方向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獻支撐作用。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清道光年間運河的狀況日益惡化,運輸通航能力逐漸走上了不可恢復的道路,加之海運優勢愈發明顯,漕運被海運代替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咸豐元年(1851)九月,戶部尚書孫瑞珍提出“將來歲蘇州、松江、太倉三屬新漕照案改由海運,計節省之項,可補庫儲”。同時,兩江總督陸建瀛和江蘇巡撫楊文定聯名上奏請求籌辦海運,清政府正式同意諭令兩江總督陸建瀛、江蘇巡撫楊文定按照所請,體察地方情形,來年漕運是否有宜變通之處,預為籌劃,悉心妥議。《海運續案》此書正是咸豐元年至鹹豐二年漕糧由河運轉海運案的各地方官吏請奏和實施的呈文集,由戶部呈上。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昆侖及南海古代航行考:馬來亞華僑史綱要(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法)費琅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精裝
《昆侖及南海古代航行考》法國費琅(Gabriel Ferrand)原著,馮承鈞譯,一章,民國十九年商務印書館。費琅1919著,費琅是位法國漢學家,也是一位位阿拉伯及南洋諸國語言專家,以其鴻博之語言學識,考定南海之史地、名稱、方位,固遊刃而有餘。《昆侖及南海古代航行考》是他對南洋國家分析研究著作的一種,據其結論,“昆侖”一名實為下列諸地之通稱,“即(一)恆河以東與馬來群島數島;(二)安南沿岸之昆侖山與占不牢島;(三)占婆真臘、緬甸、馬來半島、蘇門答;刺、爪哇等地之昆侖國;(四)南詔附近之昆侖國;(五)非洲東岸與馬大迦司迦島等地是已。首引中文之記載,次引阿剌伯文及波斯文之記載,次述爪哇、吉蔑、占婆、中國之海航,末述昆侖民族之西徙”。此書對南海古代航行通道之中各國歷史名稱方位,及其各國之交通關係分析研究周密,非常具有文獻史料價值。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也同樣非常重要的文獻參考價值。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64 元, 優惠價:87 491
條議船政撥差事宜書冊:浙海鈔關徵收稅銀則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明)佚名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精裝
《條議船政撥差事宜書冊》明代佚名編,不分卷,明萬曆刻本。此書輯錄了明代各類船隻調撥記錄,其中有金榜紙船、顏料船、肥皂船、胖衣船、花梨木船、大馬船、小馬船等,此書尤其詳細的對馬船(馬船明朝初期新造的,用於快速水戰和兼作運輸馬匹、貨物的船的名稱)以地區、字號的分案,以及馬船調撥情況。此書是明代船隻管理輯錄,從側面反映了明代海運情況,對於研究明代船隻管理、船隻類型、船政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獻價值,也對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非常特別的價值與意義。《浙海鈔關徵收稅銀則例》清代佚名編,一卷,清雍正二年浙江提刑按察使司刻本。清世祖順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軍進入寧波,因東南沿海抗清勢力活躍,實行海禁。清聖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海禁。康熙二十四年,部議批准浙江省照福建、廣東例,允許用五百隻出海貿易,於是,在寧波設立浙海關(浙海鈔關、浙海大關的統稱)。此書正是清代浙海鈔關徵收稅目詳細記錄,包含了原材料如各種布料以及木材;生活用品如針線剪刀碗碟等;還有藥材如人參、牛黃、丁香等;家居裝飾如床椅等、稀有物產如象牙、犀角、孔雀毛等;還海產品如魚、蟹等。這樣詳細的稅收條目對於研究清代海關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書作為清代海洋經濟類文獻,對於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也有著非常特別的價值與意義。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