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涉及兩個理論模型,第一個理論模型是針對風險投資與創業企業之間應該簽署什麼樣收益分配合約的問題。本書建立了雙邊道德風險情境下創業企業向風險投資進行融資的最優合約設計理論模型。該模型對Tirole(2001, 2006)的單邊道德風險情境下普通企業融資模型進行了擴展,使之適應于雙邊道德風險情境,這是本書中匹配結構模型的理論基礎。第二個理論模型是針對創業企業家群體與風險投資機構群體之間是什麼樣匹配結構的問題。本書將創業企業與風險投資之間的最優合約框架作為共同知識, 建立具有雙邊道德風險情境的穩定匹配理論模型。該模型將傳統的匹配問題與合作博弈中討價還價能力同時內生化,是對Gale and Shapley(1962)基於完全信息情境下的穩定匹配問題的延續與拓展,將研究穩定匹配的情境條件由完全信息情境拓展到雙邊道德風險情境。
薛文駿,畢業於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經濟學博士,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經濟金融系講師、碩士生導師。一直關注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問題,並專注於研究中國金融市場的收益率預測和風險問題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成果陸續發表在國際高水平金融經濟學期刊,如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等。獲得上海市揚帆青年人才項目,累計應邀參加國際或國內高水平的學術會議數次,擔任會議報告人或評論人多次,並獲得優秀論文獎。本書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以基金經理羊群行為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理論框架和實證分析思路,對我國公募基金經理的羊群行為、成因及其投資績效進行系統和全面的分析。本書首先構建基金經理羊群行為、成因及其投資表現的理論框架,參考並發展國外對羊群行為的刻畫指標對我國基金經理的羊群行為進行分析,其次通過公募基金特徵、風格、治理結構和基金經理特徵等對公募基金的羊群行為進行解釋,最後使用基金經理羊群行為對基金的投資績效進行探討,分析基金經理羊群行為是否可以增加基金投資收益並且減少投資風險,從而分析基金經理的羊群行為是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