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0)
簡體書 (8)
港版書 (2)
電子書 (4)
政府出版品 (6)
紅利兌換 (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7)
無法訂購商品 (7)
庫存狀況

有庫存 (8)
無庫存 (26)
商品定價

$199以下 (5)
$200~$399 (15)
$400~$599 (9)
$600~$799 (2)
$800以上 (3)
出版日期

2023~2024 (3)
2021~2022 (4)
2019~2020 (7)
2017年以前 (19)
裝訂方式

平裝 (22)
精裝 (7)
盒裝 (1)
作者

黃進興 (25)
黃進興-著 (2)
余英時、黃進興、王汎森 等 (1)
李歐梵、王德威、黃一農、黃進興、金耀基 (1)
李遠哲-口述;黃進興、李有成、林易澄-訪談 (1)
杜正勝、黃進興、管東貴、蒲慕州、臧振華 編輯 (1)
柳立言、黃進興、劉錚雲、黃寬重 (1)
胡曉真-主編;王汎森、王德威、丘慧芬、朱雲漢、呂妙芬、李孝悌、李貞德、胡曉真、范麗梅、唐小兵、陳來、黃克武、黃冠閔、黃進興、葛兆光、廖肇亨、蔡長林、鍾彩鈞-著 (1)
錢煦、李旺龍、李家維、周昌弘、張俊彥、劉兆漢、葉永烜、王璦玲、顏娟英、黃進興著 (1)
出版社/品牌

允晨文化 (9)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4)
三民書局 (3)
中山大學出版社 (2)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
中華書局 (2)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1)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
北京三聯 (1)
北京大學出版社 (1)
廣東人民出版社 (1)
彰化縣文化局 (1)
復旦大學出版社 (1)
江蘇教育出版社 (1)
聯經 (1)
香港三聯書店 (1)
香港中華書局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4筆商品,1/2頁
學人側影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20/01/01 裝訂:平裝
用文字補捉這個時代的學人群像,速寫近代學術的真精神。那天深夜和余先生步行到唐人街吃宵夜,我聽余先生一再說:「學問說穿了就是『敬業』兩字。」從古人的「聞道」到余先生的「敬業」,我靈光一閃,似乎看到近代學術的真精神。[余英時篇]/她為帶領這群懵懵懂懂的學生攻下英文的灘頭堡,讓我們不再懼怕外語閱讀,立意為小子打開窺探西方文化的一個小窗口,委實煞費苦心。[齊邦媛篇]乍聽杜希德的讚美,令史景遷大大出乎意外,
庫存:1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歷史的轉向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1/06/01 裝訂:精裝
什麼是歷史?為什麼會有歷史主義這樣的想法? 追根溯源,其實就是後人對於「歷史」的質疑。除了考古發現的鐵錚錚史料外,那些文字所描述的,到底是占真正歷史的幾成?有多少是史家自己的揣想?這樣的反思在19 世紀由蘭克開啟,重新檢視歷史呈現的角度。在史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時,各種社會科學崛起,以各家視角質疑史學,史學多方受敵。但在這種的攻訐、激發下,彼此影響,進而熔鑄出新的史學高度。 本書是描述史學思想轉折
庫存 > 10
定價:900 元, 優惠價:9 810
歷史的轉向:現代史學的風向與省思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22/01/10 裝訂:平裝
這本文集的主題毋論從大處著眼、或從特殊專題出發,不外是筆者聚焦兩次世紀之際(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葉,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葉),史學學術風尚變化所作的省思;居中有破、也有立。此中,自然涉及史學與其他學科分分合合的故事。本書所選的十三篇文章,均是思索近年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但願對中國史學的開展有所借鑑,甚或助益。要言之,19世紀乃是西方史學的黃金時代,歷史研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以蘭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為首的名家輩出,馳騁西方學界,睥睨一切。1902年德國史家孟森(Theodor Mommsen, 1817–1903)得憑羅馬史的鉅著,獲頒諾貝爾獎的殊榮,便是一例。然而,反諷的是,自此史學的聲望卻從巔峰下墜,難以挽回頹勢。其故,無非世紀之際,新興社會科學的崛起;昔為「學問女王」(the Queen of Knowledge)的史學,驟成眾矢之的,備受挑戰。而史學應付無方,節節敗退,割地賠款乃是常事。甚而,歷史作為一門專業知識,致遭無用之譏。然而人類的活動原是時序的產物,欠缺歷史作為個人或群體記憶的指引,人們難免茫茫然,無所適從。或許如是,二十世紀末葉史學的發展居然峰迴路轉,起了極大的變化;原來失憶時間面向的人文及社會科學,終於覺識到歷史意識的重要,而有了明顯的轉變,進入了人文及社會科學「重新發現歷史」、史學研究眾聲喧嘩的時期。我將此一變化梳理成〈歷史的轉向―二十世紀晚期人文科學歷史意識的再興〉一文,以供學界參考。――黃進興
庫存:1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學人側影(精裝)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9/10/01 裝訂:精裝
用文字捕捉這個時代的學人群像,速寫近代學術的真精神。《學人側影》收入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著名學者黃進興院士近年來為「因緣所遇的學人」所作的多篇速寫:既有「惠我良多的飽學的師長」 ── 余英時、齊邦媛、蕭啟慶;也有「歷數十年情誼的老朋友」── 杜贊奇( Prasenjit Duara )、王德威、葛兆光;還有桑代爾 Michael Sandel 、 阿多格( Francois Hartog )、島田虔
庫存:2
定價:565 元, 優惠價:9 509
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6/01/01 裝訂:平裝
本書試圖檢討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研究的衝擊。作者以前現代的治學精神,作後現代的事業:透過大量直接閱讀後現代的名家,進而梳理出與史學的關聯。本書兼顧華文讀者的文化背景,必要時且切入當下中國史學的議題,達致交相切磋,知己知彼的長處。本書雖不免有個人的色彩,但儘量保持學術均衡的原則,避免黨同伐異,失之偏頗。是故,本書首列主
庫存 > 10
定價:350 元, 優惠價:85 298
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修訂二版)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12/28 裝訂:平裝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黃進興院士 【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全新改版 在二十世紀後現代主義的浪潮下 西方傳統史學節節敗退、面貌全非 與之相應的是逐步興起的後現代史學新論 西方史家如何回應這場後現代主義的挑戰? ★詮釋「後現代主義」與「歷史學」的史學研究集大成者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黃進興院士後現代史學研究精華 ★一部梳理西方史家如何回應後現代主義浪潮的經典之作 十九世紀是西方史家的黃金年代,史學網羅各個領域,是各個學科的重要泉源,而以科學史學著稱的蘭克史學,更是當時史學界的核心。然而,當二十世紀的後現代主義來襲時,史學界的形勢驟變,轉而成為眾學科的「附庸」;後現代學者宣稱的「歷史之死」宛如喪鐘般,迴盪於史學界中。 「後現代主義」是何方神聖?歷史學如何受到後現代主義影響? ◎傳統史學的蛻變──後現代主義下西方史家的回應 二十世紀下半葉,發軔於建築、藝術等領域的後現代主義席捲史學界,本以為只是學術史上尋常的新舊交替,後現代主義卻是要全盤否定史學的存在!換句話說,在後現代主義者的眼中,講求史實的西方傳統史學將不復存在,甚至認為「歷史」不過是史家的語言遊戲。面對後現代主義的挑戰,西方史家如何應對? 書中即以西方史家對後現代主義的回應為核心,闡述在「歷史之死」的後現代主義環境下,西方傳統史家如何抵禦後現代主義,並從中吸取理論、化為自用,為歷史學拓展出不一樣的道路。比如被視為後現代史學發源的海頓.懷特(Hayden White),又或是有著「後現代史學祭酒」之名的傅柯(Michel Foucauli)。 在西方史家的奮鬥之下,熔後現代主義與歷史學的「後現代史學」問世,它逐漸脫去蘭克史學以來的實證史學,接納虛構的歷史。看似為史學開拓了新領域,卻也令史學陷入真實與虛構的拉扯之中。 因此,本書試圖檢討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影響,並梳理西方史家在這場衝擊之下,如何熔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為一體、拓展史學新道路,帶領讀者一探後現代主義與歷史學之間的羈絆與聯繫。 ◎中國近代史學──「新史學」的誕生與來自西方史學的危機 除談論西方史家與後現代主義的關聯外,本書亦兼顧中文讀者的閱讀背景,從中參以中國史學議題,並援引西方史家的理論概念,為讀者梳理中國近代史學的轉變。 在清末變局之下,標榜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9 316
返鄉記:李遠哲口述傳記
滿額折
作者:李遠哲-口述; 黃進興; 李有成; 林易澄-訪談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24/01/05 裝訂:平裝
會不會有不同的選擇?我會說,從小時候到現在,從出去到回來,對於這些選擇,我從來都沒有後悔。現在來看,我年輕時候的兩個理想,成為優秀的科學家,算是做到了。但時代有新的挑戰,我們的社會也需要更多的改革跟努力,才能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好。我的第二個理想,與志同道合的人打造美好的世界,還得繼續努力奮鬥。希望這本書,能夠把這樣的想法傳遞給下一代的年輕人。—李遠哲本書主旨,不在含冤辯白,而是攸關一位重要的歸國學人,返鄉後陷入複雜情境,為學術與公共事務之努力,不期遭遇不得已之狀況,希冀透過口述記錄,恢復原委真相,留下歷史見證,使關心的讀者有所了解。 —黃進興這部書不僅是一位中央研究院院長的口述歷史、一位世界級科學家的口述歷史,更是一位公共知識分子的口述歷史。—李有成
庫存:3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閱讀余英時:著作與志業
滿額折
余英時先生於二○二一年秋天遠去,各界震悼不已。在王德威院士的倡議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規劃了「余英時院士紀念專輯」,由王德威教授與我主編,這一專輯:「為表達對先生的敬意與思念,我們重溫他的重要著作,並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給青年一輩學者,以期實踐薪火相傳的意義」。試圖呈現這一代史學、文學、經學、政治學者對余先生著作的閱讀與理解,乃至於反思甚至挑戰,希望引領青年學者與讀者重新通過閱讀余先生的著作,探索人文學的各個面向,從而形成自己的學術思考。《閱讀余英時:著作與志業》一書以「余英時院士紀念專輯」為基礎,但內容更為豐富。收錄了之前未及編進專輯的陳來教授的紀念文,又邀得黃進興教授允許我們轉刊他回憶從學於余先生的文章,同時,唐小兵教授的文章也得以完整版呈現。本書既讀書,也懷人,在編排上則是先以首次出版的年份先後為序,評介余先生的十二種著作,再以六篇紀念文章,展現余先生的學術志業。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 胡曉真
庫存:1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允晨叢刊54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03/10/01 裝訂:平裝
收集了作者近十年的論文。最具意義的是,作者對正史上孔廟祭祀制度的研究。在傳統社會裡,孔廟恰是文化力量與政治力量最耀眼的交集,而作為世界性的歷史宗教,孔廟祀亦引人入勝。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5/08/01 裝訂:平裝
本書之取名《聖賢與聖徒》顯然和書中第五篇論文有關,該文點出近十年孔廟研究的理論意涵。本書主要從權力、學術與宗教三個層面來考察延長達二千余年的孔廟從祀制度,并比較了從祀制與基教封聖制,從而理解儒教之復雜特質。其研究進路則結合思想史“觀微知著”與制度史“言必有據”的特點,希冀免于陷入“死在字下”與“懸空窮理”兩難的格局。本書其他文章均是孔廟研究和衍生物。“武廟的崛起與衰微”一文,圖取同屬帝國祀典的武廟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2010/01/01 裝訂:平裝
本書闡述了清朝早期的主要學術氛圍以及當時清朝政府統治下的政治、文化特色。黃進興教授生動描述了本書中心人物李紱與其侍奉過的三代帝王——康熙、雍正、乾隆的情況。李紱出身貧苦,考中狀元,成為一名傑出的官方學者,并創作了數倍重要哲學論著。他還曾卷入朝廷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復雜政治糾紛中。李紱與中國歷史上三位重要帝王之間的復雜關係導致了他屢遭貶黜,甚至被判處死刑,在臨刑前才得以幸免。 作者雖然旨在闡述李紱對陸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2010/03/01 裝訂:平裝
本書最具意義的對歷史孔廟祭祀制度的研究。 在傳統社會里,孔廟恰是文化力量與政治力量最耀眼的交集,而作為世界性的歷史宗教,孔廟祭祀亦引人入勝。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彰化縣文化局  出版日:2006/06/01 裝訂:平裝
黃進興將20多年之攝影成果在本此集結成書,主題以本土各地民俗活動為主軸,希望隨時代變遷而流逝的各種奇風異俗,能用影像圖片將其留存下來,不僅讓老一輩的回憶過往而備感親切,年輕一族能透過圖片感受那不復存在或正在失傳的民俗精神。民俗活動的影像,最能代表台灣的特色,本書讓台灣的特有風俗介紹予更多人認識。
絕版無法訂購
聖賢與聖徒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01/06/01 裝訂:平裝
《聖賢與聖徒》收集了近年我在史學與宗教文化方面的文字。其中只有〈後現代理論與史學研究〉因文長,且牽涉較廣,未來擬獨自刊行。本書之取名「聖賢與聖徒」顯然和書中第四篇論文有關,該文點出近十年孔子廟研究的理論意涵。史學本來是實事求是,卑之無甚高論的工作,但冥冥之中卻無法迴避概念的糾纏,這與初衷相去甚遠。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儒教的聖域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2016/02/02 裝訂:平裝
本書是黃進興教授以儒教為主題的重要研究成果的結集,為宗教文化史研究的又一力作。全書由五篇文章組成,主題集中,層次明瞭,邏輯清晰,著重聚焦儒教的聖域——孔廟,進而探究儒教的宗教性格,挖掘其濃厚的政治與文化意涵。通過作者深入淺出的分析,孔廟祀典與帝國禮制的動態整合過程得以勾勒,儒教豐富的文化面相也得以呈現。對於清末民初以來,廣為學界關注的儒家或儒教是否為宗教的問題,作者也旗幟鮮明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除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後現代主義與中國新史學的碰撞
滿額折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5/07/01 裝訂:平裝
當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遇上中國新史學,究竟會如何?黃進興院士以「真實乃是歷史的靈魂」(語出Pierre Bayle)、「歷史乃是西方的神話」(語出Vincent Descombes)這兩句名言的矛盾,清楚點出後現代主義與新史學之間的衝突。前者旨在顛覆或取代「現代主義」(modernism),而後者卻恰是「現代性」(modernity)所孕育的智識產物,兩者碰撞,自是火花四射。經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8 132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2013/01/01 裝訂:平裝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旨在探索清末民初時期道德意識的轉化,前此所鋪陳思想的課題,均是為特殊脈絡所設計的對比背景,美其名則是「理念型態」(ideal type)的手法。職是之故,並非一部近世倫理學史。本書的「下篇」,收入數篇延續性的文章,大多攸關孔廟文化的研究,尤其側重宗教性的議題。一方面,得以延伸之前實證研究的不足;另方面,則可萃取理論與方法的意涵,算是接續的工作。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17/01/01 裝訂:平裝
黃進興教授的研究領域集中在思想文化史方面。 他曾基於以往孔廟的研究,從事比較研究與儒教宗教性質的探討,並旁及其他武廟、通俗小說、像設與毀像的探討。同時也在探索世紀之際中國道德意識的轉化中有重大研究成果。本書收錄了其研究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分為“思想”、“史學”、“儒教聖域”三輯。學術性強,並具有很高的可讀性。
絕版無法訂購
學人側影(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9/10/01 裝訂:電子書
用文字—捕捉這個時代的學人群像,速寫近代學術的真精神。 《學人側影》收入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著名學者黃進興院士近年來為「因緣所遇的學人」所作的多篇速寫:既有「惠我良多的飽學的師長」──余英時、齊邦媛、蕭啟慶;也有「歷數十年情誼的老朋友」──杜贊奇(Prasenjit Duara)、王德威、葛兆光;還有桑代爾(Michael Sandel)、阿多格(Francois Hartog)、島田虔次、杜希德(Denis Twitchett)與史景遷(Jonathan Spence)等雖僅有一面之緣,但曾做過深入交談的國際學人;乃至王冕、王國維等思想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寥寥數筆,「捕捉若干所見所聞」,道出各人性格與學問的吉光片羽,勾勒了一幅學界名宿的生動群像。 三十年前,黃進興嘗以「吳詠慧」為名,出版《哈佛瑣記》,講述負笈哈佛的經歷,風靡兩岸三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學子,餘音不輟。三十年後,他出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於「公私交迫的窘境中」仍筆耕不息,以期為當世學人留下「驚鴻一瞥」的「素描」或「快照」。 他所描寫的對象,固然是有過親身接觸和一手觀察的師長、好友,也莫不是當下得享大名的一流學者及思想家;且不限於中文世界,對美國、日本、法國等國研究者均有細膩觀察,呈現更加開闊的全球學術視野。文筆親切、風趣、生動,以輕鬆的筆調描繪學人的風貌及性格特點,以及他們在學術上所做的重要貢獻。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 336
歷史的轉向:現代史學的破與立(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黃進興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1/06/01 裝訂:電子書
什麼是歷史?為什麼會有歷史主義這樣的想法? 追根溯源,其實就是後人對於「歷史」的質疑。除了考古發現的鐵錚錚史料外,那些文字所描述的,到底是占真正歷史的幾成?有多少是史家自己的揣想?這樣的反思在19 世紀由蘭克開啟,重新檢視歷史呈現的角度。在史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時,各種社會科學崛起,以各家視角質疑史學,史學多方受敵。但在這種的攻訐、激發下,彼此影響,進而熔鑄出新的史學高度。 本書是描述史學思想轉折之作,因為這些史家的點撥,歷史著作有了更大氣的格局、更開闊的胸襟、更深入的識見。有了這樣的點撥,我們在寫作或閱讀史書時,那些前朝往事都活了起來。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60 元, 優惠價:7 532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