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改變與重新建立」是高齡者最有價值的發展任務。無論書寫、語言、繪畫、身體舞蹈或肢體的開展,透過創造性、開放式、自主性的表達,高齡者才有機會將個人的智慧、心理特質,轉化為具有心理能量的文字、圖片、動作,甚至是儀式化的日常。這些沒有框架、積極性、被接納的情緒流動,是高齡者心理安適感的關鍵。 本書採取第三波治療(the third wave therapy)的觀點,希望透過簡單的媒材、引導方式,引導長輩們敝開心胸創作,表達自己內在的情緒,再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想法,並藉此改變大腦迴路與心智模式,讓身心甦醒。憑藉著身體,我們成為學習者。聽身體說話,藉著身體的充分滿足,我們擁有赤子之心。
詩具有悠久和根深柢固的煉金術歷史,可在困難時刻帶來正面影響,成為安慰、引導的來源,有時甚至帶來超越。——雄恩.麥克尼夫(表達性藝術治療大師)——心理學在線性思考的限制下,文字的使用經常一成不變,連帶讓心靈療癒的工作失去了創造力與彈性。但從表達性藝術治療的觀點,跳脫線性框架,才能讓身心修復更進一步。本書的兩位作者──瑪戈.尼爾與莎莉.阿特金斯──同為表達性藝術治療的代表人物,他們承襲了感知互動取向創始人保羅.尼爾(Paolo J. Knill)的觀點,提倡以詩意創作來突破僵固思維,並在書中以自身詩歌創作為例,實證寫詩帶來的自我修復效果。這是第一本探討表達性藝術工作中詩歌創作的書,呈現如何用詩歌來強化復原力,並整合不同藝術形式來提升生活品質。閱讀本書,你會發現寫詩有「遠離中心」的特質,讓人在專注於創作的當下轉移注意力,感受平靜。書中也借鑑德國詩人朵敏創造的「儘管如此……」概念──儘管苦難當前,透過寫詩,我們仍能看到生命的其他出口。全書闡述了表達性藝術的理論、方式與步驟,對於使用表達性藝術於治療或教育輔導的專業工作者來說,是必備的引導指南。運用本書的實作方法,將喚醒、賦權並啟發每個人內心都有的、富創造性的詩意的能力,從此文字書寫不再是壓力,還帶來無盡的療癒力。好評推薦我們非常需要《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這本書,以及書中聚焦在治療、教育、健康、研究中的藝術,及其中引人入勝和具藝術性的語言。本書也提供並注入了重要的藝術,有助於治癒專業與學術界充斥著的語言與思維的苦惱。——雄恩.麥克尼夫,本書前言作者在瑪戈帶領的工作坊中,我重新喜歡上詩,翻轉了原本抱持——「我不會寫詩」、「寫詩太難」——的刻板印象。詩歌帶來新穎的意象,讓想像的翅膀輕盈飛翔,透過視角的轉換,在困頓中開啟重生力量,放慢呼吸、安靜傾聽、敏銳覺察、保持開放、遠離中心、享受驚喜、重新理解、學習成長……本書介紹詩歌與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的力量,溫柔的邀請讀者,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凡,讓心中潛藏的詩句得以顯現,在藝術中擁抱,涵容喜悅悲傷,在愛中相互滋養。——王麗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北宋郭熙曾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由此可見,詩作為文字的載體,但又超乎語言;詩是凝煉的字句、象徵與隱喻的意象,富有寓意,也是圖像;而本書的作者以「詩」作為感知互動藝術的介入與結構,提供一系列課堂
偉大的領主經過時,有智慧的農民深深鞠躬又默默放屁。——衣索比亞諺語權力關係無所不在,如何演好形式上的服從……《反穀》《國家的視角》作者、2020年赫緒曼獎(The Albert O. Hirschman Prize)得主詹姆斯.斯科特社會科學經典之作這部里程碑式著作,將修正我們對從屬與支配、順服與反抗背後的各種觀念的理解,並為權力關係的研究提供一條新的路徑。當代著名人類學家斯科特書寫統治者視角之外的政治表達深入隱藏文本,拼湊出最完整的權力關係圖像精準描繪支配與抵抗的極限拉扯一本社會科學的經典作品,詹姆斯.斯科特以一種高度原創性與爭議性的方式重新去概念化支宰制與抵抗的關係,豐富了權力概念的內涵,使得「底層政治」與「隱藏文本」這些觀念成為我們討論統治技術時必備的理論詞彙。高度推薦給任何想要思考權力如何運作的知識學徒。——林開世 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專文導讀】何明修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本書作者博引文學、歷史、政治、民間文化的例子,剖析權力互動關係最複雜幽微的一面,以此開闢出看待政治行為的新穎視角——「隱藏文本」。演好形式上的服從,將所有反抗化無聲息、藏進上位者眼光難以照進的角落再伺機而發,這便是位居低處者的處世之道。若僅從表面上的狀況解讀,將會缺失權力關係中最具張力的部分,而忽略了從屬者面對權威的策略與能動。支配群體與從屬群體之間永無止境的對弈,使得雙方持續上演著「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戲碼:檯面上,支配者巧妙地宣示所擁有的統治地位,從屬者則壓下所有想法、佯裝順服;檯面下,這些被壓抑的話語,在支配群體難以察覺的地方於從屬群體間形成一套具有共識的論述或肢體表情,做為對權力關係的批判與抵抗。這套從屬者的共有文本以各種巧妙的方式掩護,在檯面下持續茁壯,等候適當時機躍上舞台。斯科特透過許多實例探討公開文本與隱藏文本之間的連結與差異,同時亦對於從屬、抵抗、反叛等各種觀念提供了原創性的理解。
《Arts Styles of the Future:A Non-Technical Introduction to AI Drawing》結合AI與藝術的多元性。書中用淺顯語言,展現AI在藝術創作的可能,啟發科技或藝術愛好者新的靈感。涵蓋肖像藝術、室內設計到抽象表現主義,並以AI視角敘述,描繪新詮釋的永續發展目標,同時展示AI在藝術應用如UI/UX設計等,讓讀者感受AI與藝術的魅力。跨越科技與藝術的界限,我們邀請你共同踏上由AI揭示的藝術探索新境界。《Arts Styles of the Future:A Non-Technical Introduction g 》是一本為讀者打開AI與藝術交織世界大門的指南。在輕鬆易懂的語境中,本書向讀者展現生成式AI在藝術創作上無窮的可能性,並且所有精彩繪圖作品,都由知名的AI繪圖工具Midjourney創作。本書從AI對食物描繪的創新觀點出發,漸進式地導引讀者進入AI在動物描繪、肖像藝術,甚至時尚與室內設計領域的突破性實踐。你將有機會欣賞到機械風格、超寫實的環境描繪,到抽象表現主義與線條藝術等多元風格的混搭。此外,AI如何巧妙地以藝術的形式,生動展現城市氣溫與交通工具的美學,也將淋漓盡致地呈現在你眼前。在書的後半部分,我們顛覆傳統框架,以AI的獨特視角敘述全新的故事,喚醒讀者內在的童趣,並以多元風格描繪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詮釋。在最終章節,本書展現了AI在藝術領域無邊際的應用,從印章、戒指、彩繪玻璃風格,到立體紙藝,甚至延伸至iPhone、UI/UX設計等多種應用。《Arts Styles of the Future:A Non-Technical Introduction to AI Drawing》邀請你進入AI與藝術的美麗交融之旅。無論你是藝術愛好者還是科技愛好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與to AI Drawing新的啟發。讓我們一起探索AI與藝術交織的多彩世界,感受到藝術原來可以如此接近,並引領我們走向創意與美感的新領域。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and a crucial classroom text, The Arts of China has been revised and expanded by the late Michael Sullivan, with Shelagh Vainker. This new, sixth, edition has an emphasis on Chinese art history, not as an assemblage of related topics, but as a continuous story. With updated attributions and dating throughout and a revised bibliography, it reflects the lates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s well as giving increased attention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and to calligraphy throughout China’s history, with additional discussions of work by women artists. Visual enhancements include all new maps, and approximately one hundred new color illustrations—bringing the total to well over four hundred color illustrations.Written in the engaging and lucid style that is Sullivan's hallmark, The Arts of China is readily accessible to general readers as well as to serious students of art history. Sullivan's approach remains true to the way the Chinese themsel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