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8)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8)
庫存狀況

有庫存 (4)
無庫存 (34)
商品定價

$199以下 (38)
出版日期

2024年 (3)
2022~2023 (22)
2020~2021 (11)
裝訂方式

平裝 (38)
出版社/品牌

萬卷樓 (37)
國文天地雜誌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38筆商品,1/2頁
國文天地雜誌-458期(39卷第2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一九九一年,我應聘來中央大學中文系任教。那一年,洪惟助老師在文建會支持下,和曾永義教授執行了一項「崑曲傳習計畫」;次年,他成立「戲曲研究室」,啟動他的崑曲大業。那時我主要的關懷在臺灣現當代文學,對於他做的事並不太了解,只聽說戲曲研究室收藏崑曲資料極豐富,有很多計畫在推動執行。我一直要到承乏系務才比較用心思考這個研究室的存在意義。首先,它是洪老師以一己之力,花十年時間經營出來的人文學術空間,專業加上敬業,根源處是他的興趣、認知與態度;其次,戲曲做為中文系的教研領域之一,因有了這個研究室而得以超越文獻的學習,影音資料可引領學生感受戲劇現場,舞臺、角色扮演乃至於故事本身,皆為之而鮮活起來,這是學生的福氣;同時,它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受到重視與肯定,這是中文系的驕傲,更是中大的榮耀;從更大更高的角度來看,它旨在保存與研究文化資產,是一種可大可久的學術文化工程。二○○○年,洪老師籌備多時的臺灣崑劇團成立並首演,往後幾乎年年匯演。二○○二年,他主編的全世界第一本《崑曲辭典》問世,轟動海峽兩岸戲曲界。大約也在這期間,學校也同意中文系招收戲曲專業研究生,我建議他認真考慮創辦一本小型刊物,這種學術小媒介有大功能,更有利於專業人力的整合及推廣。洪老師是行動派,勇於實踐是他的本色,才兩個月的時間,《戲曲研究通訊》便已編印完成,在發行十二期後更名《中大戲曲學刊》,到現在還在辦。二○一七年,更隆重的一件事發生了,那就是由洪老師策劃推動的崑曲博物館在中央大學成立了。跨世紀以來,我在學校有比較多的行政參與,常有機會從旁協助洪老師一些崑曲相關事務,非常歡喜!看著崑曲博物館在穩定中不斷發展,我十分高興!茲逢洪老師八秩華誕,同仁籌編祝壽文集《空谷幽蘭――洪惟助教授八秩華誕祝壽文集》,由素負盛名的萬卷樓出版,重要人文刊物《國文天地》且編成特輯,我因參與其事,爰綴文以記之,並賀大壽。本輯選自《空谷幽蘭》,收論述二篇及二十篇感懷文章。非常感謝供稿的每一位作者,編務上則有勞中文系黃思超老師、崑曲博物館同仁曾子玲和蕭雅雲、人文藝術中心鄧曉婷專員的費心盡力;萬卷樓和《國文天地》編輯同仁提供熱情與專業之協助,一併致謝。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庫存:1
國文天地雜誌-465期(39卷第9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馬大、成大中文系國際會議聯合專輯 前言陳益源、王秀娟 二○二三年十月,適逢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創系六十週年,該系於十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在馬來亞大學文學院舉辦主題為「21世紀漢學/中文系的定位與未來」的一項國際會議。「馬來亞大學中文系60週年紀念漢學國際研討會」,係由馬來亞大學中文系與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聯合主辦,並由馬來亞大學畢業生協會全權贊助。該研討會主要是探討中文系及中文學科現今的定位與未來,希望通過研討,為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未來的定位發展提供建議和參考的方向。研討會第一日三個場次均為主題講演,主要是從大方向探討漢學或中文系的未來與瞻望。第二日的場次則為專題研究,從不同角度探討漢學學科及華人的研究,其中包括華語文學/馬華文學/現代文學、世界華人研究、古代文學研究、紅學研究及語言文字研究專題,一共五個專題場次。 本次與會學者眾多。極其難得的是十月二十八日的馬大中文系創系六十週年慶祝晚宴,馬來西亞最高元首伉儷親自出席道賀,顯示馬國國王對馬大中文系辦學的高度肯定。 值此同時,臺灣卻發生了世新大學預計於二○二五年停招中文系的憾事。十月三十日,臺灣中文學會發表聲明,期盼各界持續關懷世新中文,並與中文學界共同努力! 十一月十八至十九日,為了延續大學與寺廟的學術合作,並配合臺灣中文學會年會暨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的召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也在臺南承辦了一場以「文學、思想與宗教」為主題的國際會議。 成功大學中文系「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也不少。會中發表的主題演講和論文,正好跟「馬來亞大學中文系60週年紀念漢學國際研討會」一樣,都是二十六篇,雖然這些論文並未專門研討中文系的定位與未來,不過在研討會進行時,仍有許多話題圍繞著臺灣中文系所面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成功大學中文系「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綜合座談,特地安排六位現任文學院院長擔任與談貴賓,就臺灣北、中、南、東部人文學科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以及未來院務發展提出思考。在座談會的最後,六位院長也針對世新大學中文系停招的議題給予回應。十一月十九日下午,臺灣中文學會會員大會決議通過針對世新大學中文系停招事件發表第二次聲明。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60週年紀念漢學國際研討會」的研討會主席是王秀娟,陳益源應邀出席演講;成功大學中文系「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計畫主持人是陳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庫存:1
國文天地雜誌-466期(39卷第10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平裝
讀其書,知其人──國文課「作者」編寫與教學專輯 前言林淑貞 作者,是教學活動中的第一個環節,如何引導學生了解作者,俾益知人論世,才能繼續往下開啟文章的解讀或是相關活動的進行。是以,作者,是進入文章的第一把鑰匙,善用這把鑰匙,便能引領學生契入文學家的心靈,進入學習的寶庫。 作者,我們不僅是教導學生從知識面向理解文學家的經歷與仕宦,更要從中教導面對人生的態度、處世的能力以及挫折的忍受度。例如東坡二次自請外調、二次被貶、二次入京,一生六十六歲的生涯當中,足跡行遍大半中國,如何面對困挫偃蹇的人生呢?他自題畫像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正可以看出他回首一生對自己事功的肯定,透過適當引導與解讀,方能契會其心境流轉。 本專輯共有七篇文章,大抵可以分作二類,一是如何「編寫」作者,二是如何「教」作者。關於「編寫」作者,有林淑貞談如何開展作者之編纂撰寫,符應文本,期能觸發讀者同情共感,進入文本要妙勝境,包括唐代溫庭筠、宋代周邦彥、元代周達觀、清代袁枚、沈復及海明威等人。「教學」的部分又有:一、宏觀展演如何教授作者的內容,有李沂羲老師談教學操作模式,融入圖像化及GOOGLE地圖;莊溎芬老師融入「一○八課綱」精神引導學生「尚友古人」。二、以新穎教學方法談作者,有陳章定老師以色彩、音樂、星座、戲劇表演帶入作者教學;有梁惠茹老師以九宮格思考法、麥考錫邏輯思考術、T型圖三種方法引領學生思考作者。三、以個案示例教學,有陳群分老師以黃春明為例,展示個人如何引導作者教學;有卓素絹老師以《論語》為例,說明經典文本閱讀與翻轉作者教學並結合戲劇的實施策略。 以上,各就個人經驗提供「作者」的編寫及教學省思、方法或策略,期能提供教學對話,作為攻錯之資。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庫存:1
國文天地雜誌-468期(39卷第12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平裝
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 前言林淑貞中國文學史是中文系必修的重要課程,它是引領學生進入中國文學的導航圖,可以深入中國文學的寶庫。是以,各校在精實課程過程中,仍不敢冒然刪減授課時數,有些學校仍維持六學分局面,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深知這門課是「重中之重」,筆者也儘量邀請北、中、南、東各校擔任該課程教師撰稿,共同為這門課把脈或提出建言,感謝諸多任課教師熱情響應,讓我們可以堂皇推出本專輯,從中可窺見授課教師們對教材、教法以及該課程相關的省思與建樹。統整而言,這門課程面臨的現實問題有三:一、授課時數永遠不足。是以,如何充分掌握重點授課是每位老師必須策略性運用,因為縱貫數千年的中國文學史,如何能在一學年內授課完畢?二、理想的教材是什麼?由於對文學見解不同,編寫出來的文學觀點可能殊異;或是對於文類分合看法不同亦有迥然的編排方式,是以,劉大杰版本不同於葉慶炳,袁行霈不同於臺靜農,這些異同的分朝、分類與闡述觀點,皆影響講授者選用教材的目的與功能性思考。三、如何教學才能引發學生興趣,才能讓學生對中國文學能有梗概或全幅理解,或能充分吸收?以上三個問題,是每位授課教師皆會觸及的問題,值得深思與借鑑。是以,透過本專輯,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教師們以不同教材、教法或新思維導引學子們進入中國文學殿堂;同時,也讓大家感受教師們對文化薪傳的責任感,遂孜孜矻矻編製講義、PPT、學習評量等辛勤地貢獻付出;更希望藉此互通有無,互相借鑑而有所收穫,進而讓莘莘學子們體會授課教師們的用心良苦而能更積極向學。本刊共輯七篇專文,每位授課教師皆不吝將個人教學困境與經驗分享,提出教材、教法等相關問題的思考。陳美朱老師除了對教科書長度、厚度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供如何操作及經營該課程的教學策略及評分方式;黃培青老師則提出翻轉教室的反思學習、課堂討論、學習歷程檔案等教學策略;羅景文老師提出以聲音策展計畫,進行podcast專題企畫期能引發興趣,提升成效;侯雅文老師則以三步驟:自編教材、提問與讚美、鼓勵自學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建構與詮釋文學史的基礎能力;林香伶老師則以「滾動式修正法」來經營該課程,並提出精讀與博覽、好習慣與好方法互利的教學方式來提昇學習成效;黃東陽老師則提出以時代為軸,連結作家的講授方式,並讓學生學習感受文學而能與古代文學家對話;陳敬介老師則從各種文學史版本揭示作家、作品與文學史的鉤連,如何兼
新書特惠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庫存:1
國文天地雜誌-428期(36卷第8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1/01 裝訂:平裝
臺灣寺廟與大學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不乏其例,但能夠連續長達九年每年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像財團法人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與成功大學的合作案例,則是絕無僅有的成功典範。 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由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三方共同主辦,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承辦,臺灣中文學會、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合辦的「寺廟之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29期(36卷第9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2/01 裝訂:平裝
黃春明在宜蘭創辦了《九彎十八拐》,黃智溶則在羅東創辦「歪仔歪詩社」,蘭陽溪之溪北、溪南相互呼應,倒也有趣。夫「彎」、「拐」者,不直也;「歪」者,不正也,想到一不直、二不正,作為文學藝術的號召物,不是更有趣嗎? 九彎十八拐,一般人容易理解,是指著省道台九線(含北宜公路、蘇花公路、花東縱谷公路、南迴公路,全長453公里)中的北宜公路,北宜公路(全長58公里)裡的金面山路段,此路段山路曲折,所以稱之為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0期(36卷第10期)
90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3/01 裝訂:平裝
好燙詩社從來沒告訴讀者,為什麼是「好燙」的詩、是「好燙」的詩刊,臺灣的讀者竟然也這樣接受了她十年了,就像鴻鴻的《衛生紙詩刊》,絕對不是唐詩宋詞的遺緒,更難以在元曲的俗文學中找到類似的雅意。但《衛生紙》真的也在可畏的後生中產生了難以量度的深海震盪式的影響。至少,眼前的《好燙詩刊》的編輯,玩得比《衛生紙詩刊》更離譜,所謂「縱的繼承、橫的移植」的譜,早已丟失! 例如他們曾經登錄詩人作品,然後使用Goo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1期(36卷第11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4/01 裝訂:平裝
比歲以來,港、臺兩地的學術互動日趨頻密。二○○九年,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張高評教授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學,倡議推進兩校學術交流。雙方老師們的協商討論後,首屆研究生論壇於二○一○年暑假由兩系聯合舉辦,中大何志華主任、華瑋教授及鄺可怡教授偕同八位研究生親赴臺南成大校園參加了座談及論文發表等活動,得到王偉勇主任及各位老師同學的盛情款待。同年十一月,兩校更簽署學術交流協議與學生交換計劃備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2期(36卷第12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5/01 裝訂:平裝
比歲以來,臺灣與香港的學術互動日趨頻密。二○○九年,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張高評教授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學,倡議推進兩校學術交流。雙方老師們協商討論後,首屆研究生論壇於二○一○年暑假由兩系聯合舉辦,中大何志華主任、華瑋教授及鄺可怡教授偕同八位研究生親赴臺南成大校園參加了座談及論文發表等活動,得到王偉勇主任及各位老師同學的盛情款待。同年十一月,兩校更簽署學術交流協議與學生交換計劃備忘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7期(37卷第5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10/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越南擁有使用漢字和科舉制度的悠久歷史,漢籍數量可觀,其中有許多漢文燕行文獻出自越南使節之手,這些作者皆為科舉出身,個個才華出眾,他們筆下所記錄的中國各地的所見所聞,篇篇精彩動人。這些越南漢文燕行文獻不僅是越南重要的文學史料,它們同時也是越、中二國歷史、外交與文化交流的寶貴資產。對中國而言,透過外國人走在自己土地上,用不同的眼光和思想所記錄下來的見聞錄,格外具有藉以認清自我的參考價值。故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二○一○年推出《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立即掀起研究熱潮,乃理所當然之事。我個人十分關注越南使節文獻,自二○○八年起,先後執行過「越南李文馥的北使經歷及其與中國文學之關係」、「在東方遇見西方―― 一八三○年代越南漢文學中的東亞新世界」、「十九世紀越南使節於中國購書記錄之調查與研究」、「清代越南使節黃鶴樓詩文之調查、整理與研究」、「清代越南使節岳陽樓詩文之調查、整理與研究」、「《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的補充與考證」、「清代越南使節與澳門、香港文學之交流」、「清代越南使節於中國刻詩立碑之考察與研究」、「清代越南使節吟詠中國名人家廟祠堂、故里遺址之整理、調查與研究」等多項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同時,我也指導過數篇與越南使節相關的博士論文:《1849-1877年間越南燕行錄之研究》(阮黃燕,2015)、《十九世紀馬來群島和越南的交會與互動――以越南使節作品為討論對象》(邱彩韻,2015)、《清代越南使臣在廣東的文學活動研究》(莊秋君,2017)、《清代越南燕行使節的北京書寫研究》(李宜樺,2017)。並自一○九學年度起,在成功大學中文系博碩士班開設「越南漢籍文獻專題研究」、「越南燕行文獻專題研究」的課程。希望能讓更多年輕的研究者從中受益。本專輯正是一○九學年度第二學期成大中文系越南漢籍研究課程的教研成果之一。我特地請班上臺灣、大陸、越南地區的十三位博碩士生共同合作,挑選晚清同治七年至八年(1868-1869),由黎峻、阮思僩、黃竝所率領的四貢並進使華團為對象,主要運用阮思僩執筆的《如清日記》、《燕軺筆錄》、《燕軺詩文集》,分〈行前篇〉、〈廣西篇〉、〈湖南篇〉、〈湖北篇〉、〈河南篇〉、〈河北篇〉、〈北京篇〉,依序為大家介紹越南使節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內容包括來回使程路線、所經各省名勝,以及他們與中國各地文人、北京朝鮮使節的交流互動等等,可讀性高。透過這十三位年輕作者深入淺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9期(37卷第7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12/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古典文學在五四新文學運動後,逐漸脫離主流,然而於眾聲喧嘩的文學場域中,仍保有一席之地,至今不輟。古典韻文一直是過去文人雅士所愛好的文體,其中近體詩,更成為騷人墨客相互交流、唱和應答的方式。在臺灣,古典詩社的歷史亦達百年以上,從日據時期便有臺中櫟社(一九○一)、臺南南社(一九○六),以及臺北瀛社(一九○九)鼎足而三,伴隨而來的是詩社林立如雨後春筍的盛況。本專輯將陸續介紹臺灣各地重要且相當活躍的古典詩社,這些詩社的存在代表著中華文化命脈的傳承,也證明經典文體依舊生生不息,擁有高度價值與永續經營的可能。尤其有百年聲譽的「瀛社」,從傳統的架構組織,到立案成為「臺灣瀛社詩學會」的新局面,歷久不衰且活動力十足,是眾詩社的學習榜樣。瀛社目前的發展以詩歌創作、聲韻學,以及詩詞吟唱為主,除定期舉辦社員大會、創作與吟唱發表會外, 亦培植生力軍拓展子詩社,開枝散葉。更積極向下扎根,吸收青年社員,並且與學界合作,創造民間詩社與校園詩社交流的機會。本輯主要呈現瀛社成立經過、組織變革、活動內容與教學方式等面向,企盼讀者能藉此接觸瞭解古典詩社的種種面貌。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40期(37卷第8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2/01/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前年(2020)是顧頡剛逝世四十週年,文哲所舉辦了「顧頡剛先生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座談會」,主題為「走在歷史的路上:顧頡剛先生的疑經、辨史與採風」。《國文天地》也推出了「顧頡剛先生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專輯」(36卷7期,2020年12月)。顧頡剛的學術主要展現在古史、經學和民俗學三方面,為現代中國學術界均帶來了鉅大深遠的影響。近年來,學界開始將目光聚焦在顧頡剛的學生,即所謂「顧門弟子」。其中何定生來臺任教臺大中文系,而為臺灣學界對其與顧頡剛和古史辨的學術淵源感到興趣。何定生的弟子曾志雄教授早在四十多年前,即已留意這種關聯,並判定何定生的學問係「顧頡剛疑古派的一個衍生型態」,而且更在最近提出「顧、何學派」的說法。隨著何定生著作的即將重刊,「經學講會」特於二○二一年十一月六日下午,假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舉辦「顧頡剛與戰後臺灣經學暨何定生著作重刊發佈會」。講會由史甄陶教授主持,會中並播放了《經師身影──臺灣大學何定生教授》紀錄短片。古育安、盧啟聰和本人擔任主講人,講題依序為〈顧頡剛的尚書研究與疑古學風對戰後臺灣尚書研究的影響〉、〈何定生古代文法研究對尚書考辨的貢獻〉和〈關於何定生著作集的整理出版與所謂「顧何學派」的提出〉。會後,獲得《國文天地》張晏瑞總編輯的鼎力支持,特於《國文天地》元月號闢出版面,刊出「顧頡剛與戰後臺灣經學暨何定生著作重刊發佈會」專輯。專輯共收文六篇,除包括盧翊豪的〈講會紀要〉,古育安的〈顧頡剛的尚書學及其在戰後臺灣的延續與開展〉、盧啟聰的〈何定生與尚書文法研究的討論〉三文外,還刊載了何寄澎和楊晋龍二位教授分別為《何定生著作集》撰寫的〈緣滅又緣起──喜見何定生著作集出版〉、〈何定生著作集序〉之序文,以及本人的〈關於何定生著作集的整理與出版〉三篇文章。何定生教授於一九七○年去世,十二年前,適逢他逝世四十週年,《中國文哲研究通訊》曾製作專輯紀念(20卷2期,2010年6月)。此次《國文天地》專輯的刊出,離何教授謝世又已越半世紀矣!在這數十年間,無論是世界的局勢,政經的格局,社會的風貌和文化的氛圍,都有天翻地覆的改變。學術的發展也不例外,在當今主流學界高呼走出疑古的時代,無論是顧頡剛本人或古史辨的學術,都受到許多嚴肅的挑戰,甚至是嚴厲的批判。如此一來,身為顧門弟子和古史辨學派在臺傳人的何定生,其學和其書的價值又如何?此誠然是不可回避的問題。不過人文學術可貴之處就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45期(38卷第1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臺灣擁有百年歷史且持續運作的詩社,除前期介紹的「臺灣瀛社詩學會」外,尚有臺北市天籟吟社。若從文人吟詩的角度探究,中部地區常聽聞所謂「鹿港調」,係泛指中部尤以鹿港一帶詩社所使用之吟調;而在北部則是「天籟調」頗負盛名。天籟吟社在詩詞吟唱的傳承上誠深具建樹。天籟吟社除了積極出版詩社相關成果外,有三點是社團值得一提的發展特色:其一,由名譽理事長姚啟甲創立的「三千教育中心」,匯聚臺灣詩壇大老與青年菁英,定期舉辦專題講座,亦開放給社員以外人士參與。不僅可陶冶在大師論詩說詞的精闢分析裡,又能見得學術新秀發表對詩詞的觀點。其二,舉辦全臺徵詩比賽,拓展知名度,藉此廣招青年俊秀加入。其三,與大專院校的學生詩社合作,並提供獎學金,吸引年輕世代加入,薪火相傳。從本專輯撰文的作者群察看,天籟吟社的確包涵老、中、青三代。前後屆理事長姚啟甲、楊維仁就詩社整體發展概況與「天籟調」的傳承作介紹。中堅分子如張富鈞、張家菀則針對吟社的教育講座與當代詩人摘要說明。而生力軍何維剛細緻考辨天籟吟社成立百年之史料、林立智陳述先賢詩人與其代表作品,而莊岳璘則鎖定於天籟詩獎與詩詞吟唱方面具體介紹。民間詩社除服務大眾外,更希望能與學界交流,並且注入新血,天籟吟社近年來的確讓社團學理化、社員年輕化。此中姚、楊二位理事長功不可沒,從培養兒少建立詩學興趣,又給予碩、博學子獎助鼓勵,有效吸引對中華文化或古典詩詞有熱忱的青年加入,既隨世代因革損益,中和活絡,又將天籟本有精神傳續,期能再造下一個百年榮景。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42期(37卷第10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2/03/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本輯旨在說明臺灣瀛社詩學會如何維持品牌、穩定經營且求新求變,並針對該社有卓越貢獻者詳述功績, 將歷來參與的重要成員逐一介紹,期能深入瞭解瀛社屹立不搖的原因。面對網路發達、資訊多元的現代社會,媒體的經營有其必要性,即使傳承超過百年的瀛社,亦深諳此理, 架設專門的資訊網。施得勝老師將瀛社網站的沿革詳細介紹,並展示了最新的成果。林正三與許惠玟兩位老師整理創社至今的重要成員,以簡史方式介紹,並摘舉精彩的代表作,讓讀者能知其人、賞其詩,亦可快速掌握瀛社詩人之交遊與寫作特色,而其中更推舉顏雲年與李建興兩位已故前社長。顏氏擔任三社聯合社長期間,帶動詩社活絡,功不可沒;李氏則在社長任內籌辦世界詩人大會,計有四十七國參與,聲勢浩大。兩位前輩不僅對瀛社發展貢獻甚巨,也可見對古典詩歌懷抱著傳承與弘揚的深切使命。其次,瀛社編輯部撰文介紹瀛社重要詩人謝汝銓。謝氏後人為表紀念,緣其字號「雪漁」,每年贊助舉辦「雪漁盃瀛社先賢詩選競詠」比賽,迄今已經四屆,為臺灣詩壇吟唱知名競賽之一。文中鉅細靡遺描述謝氏一生經歷與轉折,感佩先生雖身處日人統治的時代環境, 仍對漢民族與其文化底蘊,保有相當程度的認同與推展。最後,現任社長林正三老師陳述瀛社之近況,並持續帶領社團創作在地化,呈現本土風華;講究詩詞韻律,保留中古聲韻之美。此外,亦提出「後繼無人」的隱憂,寄望更多青年志士願意承接中華文化大業,薪火相傳。感謝林正三、吳秀真、許惠玟、施得勝、洪淑珍五位老師撰稿,及高守鴻學棣協助校對。「臺灣瀛社詩學會」專輯用兩期的篇幅,紀錄瀛社成立經過、組織變革、活動內容、教學方式、重要成員、卓越貢獻之前賢、網站設立與未來展望等,冀有助讀者瞭解臺灣重要古典詩社的百年風貌。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44期(37卷第12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2/05/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針對「大學國文」問題,近年已來來回回討論好幾波,焦點多集中大學國文之存廢。有人主張大一必修的國文課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應如「大一歷史」等課程走入歷史。有人主張大學國文沒有實用價值,在「教育部鼓勵大學降低必修學分」的要求下,應該全面下架。大學為因應這些要求,有些學校降低國文學分數,或將兩學期課程改為一學期,或將國文由必修調整為選修。主導國文課程之通識教育中心、文學院、中文系等教學單位,也積極鼓勵開課老師活化國文教學,以期結合現代生活所需,使同學感受國文課確有實用之處。後學受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中文系陳益源特聘教授、副理事長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守仁主任邀請,承乏臺灣中文學會秘書長工作,策劃本專輯「大學國文課程之蛻變與展望」。希冀透過報導與論述,讓社會了解執教鞭之大學教授們,也很努力地翻轉大學國文課程,使大眾對大學國文有所改觀。專輯刊登七篇文章,第一篇臺灣師大國文系祁立峰教授闡釋國文課程實用價值。第二篇由政治大學中文系張堂錡主任與黃庭頎助理教授主筆,介紹政大中國語文通識教育課程。第三篇是東吳大學中文系林盈翔助理教授撰稿,說明東吳大學國文課程之沿革與展望。第四篇論教學設計的換位思考與國文教學實務分享,邀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守仁主任屬文。第五篇談現代大學國文之省思,由成功大學中文系林和君助授教授發表,文中亦兼述成大大學國文概況。第六篇作者群包含中山大學中文系七位教師,分享「西灣樂讀計畫」教學團隊致力推動基礎國語文課程之革新。第七篇作者是宜蘭大學通識中心許惠琪助理教授,介紹國文課程融入「義理學」之實踐成效。本專輯後六篇文章涵蓋臺灣北、中、南、東四區域學校,除平衡介紹之目的,更重要者是藉此讓讀者與大眾了解,教育品質沒有城鄉落差,「大學國文之蛻變與展望」,我們攜手同步向前行。(本專輯同步刊載於《臺灣中文學會會訊》第41期,2022年4月)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5期(37卷第3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8/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 實踐大學的辦學理念,一直秉持著實用導向、結合民生為主要訴求,即使在語言文化相關科系上,亦強調實務性,故在人文學科方面,與「應用」結合,其中成立應用中文學系。課程安排雖以傳統中文系相關科目為核心必修,然而在學系選修上,則加入實務導向,輔助中文應用。學生從理論知識的取得後,更需要多元的實務接觸,就業學程計畫的申請,目的即在縮短學用落差。因本系目標與傳統中文系大異其趣,更為重視中文的實用價值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3期(37卷第1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6/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 專業的期刊學報是現代學術產業的重要環節,由此所產出成果的質與量,標示著學術地位的高下與名聲的有無和好壞。學者在既有的體制內,遵循規定的程序,經由投稿──審查──修改(或退稿)──刊登的流程管道,來發表其學術研究的成果。一方面可以消極地符合其所應承的指標和業績;另一方面更可積極地在其專業領域內累積名聲,從而樹立其權威的地位。這是在追求卓越的現代科研環境中的「學術常態」,無人可以拂逆。由此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6期(37卷第4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俳句,原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由中國古典詩絕句的形式發展而來,以三句為一首,各五、七、五共十七音組成。日本古俳句大概在十五世紀興起,形式要求嚴格,且必須有季語。其中俳聖松尾芭蕉:「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聲響。」最為知名。俳句,號稱是世界上最短的詩歌形式。德清說:「臺灣俳句當前的發展,主要有新詩型俳句、華文二行俳句、以及五七五俳句等類型。」前兩者讀者可參看原文,至於五七五俳句,則是以三行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34期(37卷第2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1/07/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本專輯「新冠(COVID-19)疫情期間新加坡教育系統和華語文教與學的重塑與創新」,從疫期之初(2020年初)到後疫情時期(2021年中),在短短的一年半中,新加坡重塑了教育系統,在華語文教與學方面也有許多創新的面貌。本專輯一共收集了六篇文章:第一篇是符傳豐、鄭迎江、劉渼的〈疫情悄然改變教育――新冠疫情期間新加坡教育系統的轉型契機〉,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在疫情導致全球教育環境改變的大背景下,新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國文天地雜誌-446期(38卷第2期)
滿額折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專輯前言本專輯探討新時代新加坡雙語語境下,華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變與不變。第一篇是符傳豐博士、鄭迎江博士、劉渼博士〈新契機 新挑戰: 華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著力點的思考〉,從社會語境、二語理論、教學實踐和學生學習四個層面,提出華文在新加坡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五個著力點和思考:學習建構、交際溝通、語言四技、資訊科技、文化傳承。第二篇是蘇啟禎博士〈新時代 新視角:影響二語教學的社會與心理因素〉,從家庭因素、學生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方式、語言輸入、關鍵期和語言羞愧)、教師因素(如雙語法、仲介語、石化、跨越語言) 深入探討各因素如何影響學生學習華語的動機和成績表現。第三篇是蘇啟禎博士〈新時代 新角色:華文教師的研究〉,論述華文教師成為華語二語教學研究者,要有教學實驗觀,教師參與研究有不同的層次,本文詳細說明教師的行動研究和學術研究,以及教師需要的研究技術和培訓課程。第四篇是周恩國、鄭迎江博士〈新設計 新能力:二語教學語境下教師差異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為因應學習者語言背景、興趣、準備度、學習風格的改變,關注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本文提出優化差異教學設計的五個切入點,並舉出教學實踐的範例。第五篇是王娟、鄭迎江博士〈新主體 新思維:顯性化思維策略在二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提出顯性化思維策略在二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的三個階段:(1)指導學生認識思考;(2)引導學生學會思考;(3)推進學生自動思考。本文除教學實例外,也有教學成效分析。第六篇是林容嬋、鍾國榮博士〈新方向 新主體:從教師的評估素養轉向學生的評估素養〉。本文以新加坡中學華文新教材(中一快捷)為例,舉例說明可操作性的評估策略,如通過Praise, Question, Polish(PQP) 策略進行同儕反饋,實例方面則有聽說任務的分項量表、寫作任務檢查清單,旨在培養學生的評估素養。第七篇是孫曉穎、張麗妹博士〈新時期華文作為第二語言線上教學平臺及輔助性教學APP綜述〉,本文選取近五年的研究論文,歸納出泛用型平臺和專用型平臺,各舉三個例子來說明。在教學輔助性APP方面,分為聽力、口語、閱讀、漢字學習、綜合性和其他共六個類別來說明。本專輯探討華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在新加坡雙語政策下,華文是作為第二語言教與學。變的是華文教師加入了研究者的角色、有能力設計差異教學、運用顯性化思維策略、線上教學平臺和APP 等,以及從對老師評
定價:140 元, 優惠價:9 1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