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交流與交通
滿額折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交流與交通

定  價:NT$ 440 元
優惠價:90396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交通的發展,為國家內部各個區域間、各個民族間的物質與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也為各個國家與地區間的交流提供了基礎。比如,戰國時期士的遊說之風興盛,《莊子•胠篋》形容為:“足跡接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明朝水陸交通繁榮,商人經商、仕宦旅遊之風興盛。同樣,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受當時交通條件的制約。如絲綢之路的開通,為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創造了條件;新航路的開闢,使得火銃、傳教士、西學在明末進入中國。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葛劍雄 祖籍浙江紹興,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簡明中國移民史》(合著)、《中國移民史》等。

作者簡介
傅林祥 1961年生,198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現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長期從事歷史政治地理和上海古代史的研究。編纂的主要著作有《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華民國卷》(第一作者)、《中華大典歷史地理典域外分典》(主編之一)、《上海歷史地圖集》(副主編)等。主要論文有《吳淞江下游演變新解》、《江南、湖廣、陝西分省過程與清初省制的變化》等。

總序

這套書名為《地圖上的中國歷史》,包括《疆域與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四種,顧名思義,是以地圖為綱,講述中國歷史的某一方面。

前賢總結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強調要抓住幾個W,其中一個就是Where(哪裏)。因為任何歷史事實,無論是人物、制度還是事件,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與一定的空間範圍聯繫起來的,都發生或影響於地球表層的某一個點、線、面。正如先師季龍(譚其驤)先生所言:「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裏看得到戲劇!」

空間因素對歷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歷史的重要內容,也是理解歷史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親自考察全部空間。即使能夠身臨其境,也未必能發現特定空間的概貌和特徵,所以地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測繪技術還不發達、繪製地圖相當困難的古代,學者已經充分認識到地圖的運用對於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圖右史」的傳統。地方志的前身「圖經」就是有圖有經,其中的圖主要是地圖。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圖,並形成專門的讀史地圖集和歷史地圖集。早在公元3世紀,賈耽就曾按《左傳》等書的內容編成《春秋盟會圖》。1905年問世的楊守敬所編《水經注圖》,採用朱墨套印、古今對照,是歷史專題地圖的集大成之作。公元1137年刻石的《禹跡圖》是賈耽《海內華夷圖》的簡略版,並且立於州學之內,顯然是用於教學。

隨着衞星遙感、信息技術和綱絡的進步,人們往往以為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統)和GOOGLEMAP(谷歌地圖)等精確的遙感圖像,地圖的作用已經不如以前,甚至可以被取代了,這是一種誤解。谷歌地圖實際上不是地圖,而只是遙感圖像,所顯示的只是地球表層的實際狀況。儘管這些圖像精確逼真至極,每個點都可以顯示具體的經度和緯度,卻無法代替能夠綜合地、抽象地顯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地圖。因此,在較大範圍的空間內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時,還是需要該區域的普通地圖或專題地圖,或者相應的電子地圖。

何況了解歷史所需要的地圖並非今天的地圖,而是相關時代的地圖即歷史地圖。由於地理環境的變遷,那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或多或少會與今天不同。即使自然地理狀況變化不大,人文地理要素也必定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有些要素甚至已完全消失,有些要素則當初根本還不存在。這些歷史地圖必須由研究者按照歷史事實和相關的地理狀況專門繪製。

甘肅舟曲地區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後,電視台在發佈這條消息時就配了一幅地圖,使觀眾知道了它在中國和甘肅省內的位置,也明白了它與甘肅省會蘭州以及定西、四川省、白龍江等地名的關係,否則,不熟悉地理的觀眾往往無法理解有關新聞的意義。要理解歷史,更需要配上相應的地圖,否則,即使有注釋,非專業的讀者也不可能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而無法復原出很多今天已經不存在的地名或已經改變了的地形地貌,有不少歷史現象就變得難以理解。

例如,中學語文課本中曾選了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根據作者的描述,他是在輪台目送武判官進天山的。今天的輪台離天山數百公里,無論如何看不到天山。但是,如果了解唐朝的輪台是在今烏魯木齊附近,這個疑問就不存在了。又如,北宋覆滅後,趙構在南京即位,又在金兵的追逼下到達揚州,再渡過長江。如果以為這個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就無法理解當時的軍事形勢:既然金兵是從北向南進軍的,趙構為什麼還要從南京北上揚州?實際上,北宋時的南京是今天河南商丘,由此南下,沿着當時的汴渠到達揚州,這樣的路線順理成章。如果將這些內容用地圖來顯示,標上當時的地名,豈不一目了然?

更複雜的歷史現象和研究成果也能通過地圖而明確起來。例如,先師曾詳細收集了今河北、山東相鄰地區已經發現的考古發現和文化遺址,將它們一一標在地圖上,發現其間存在着一片扇形的空白,這一範圍內沒有公元前4世紀之前的遺址,而這一帶正是當時黃河河道的下游。結合周圍的地形地貌,先師確定,在黃河兩岸築堤前,河道不受約束,曾經在這一範圍內反覆擺動,以致人類無法定居。這些情況找不到文獻記載,也無法根據今天的地形地貌作出判斷,地圖卻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

作為一種新的嘗試,作者們不是簡單地將地圖當作插圖,而是通過一系列地圖提綱挈領,作為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力求更完整、準確地講述歷史。因此,我們選了四個與地圖關係比較密切的專題——疆域和政區、古都與城市、交流與交通、民族大遷徙,每個專題都涉及大量古地名和其他地理要素,離開了歷史地圖,即使增加再多的文字,也未必能幫助讀者確立準確的地理坐標,形成完整的空間概念。

承蒙作者們與出版社推我為主編,在本書出版之際,我必須說明我做的工作:與作者、編輯討論確定了本書的主題和各個專題,對全書的體例,特別是地圖的運用提出了要求,對各書的內容和結構提出一些意見,並寫了這篇序。

 

——葛劍雄

目次

總序

 

引言 一

 

第一章 九州、四荒與國中—— 先秦時期交通的形成

1.《禹貢》九州與早期的水運綱絡 六

2. 從九州到大九州 一二

3.《爾雅》四荒與周穆王西征 一五

4. 國中、車與早期的貿易 一八

 

第二章 馳道、絲路與樓船—— 秦漢時期交通的開拓

1. 秦代的道路交通網與馳道 二八

2. 秦始皇威服海內的四次東巡 三二

3. 溝通五嶺南北的靈渠 三四

4. 通往雲貴高原的西南夷道 三六

5. 驛傳制度的興起與健全 三八

6. 張騫通西域與甘英使大秦 四一

7. 樓船、巡海與沿海航路的開拓 四五

 

第三章 「邊地」與「中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印文化交流

1. 法顯印度取經 五四

2. 古印度人的地理觀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五九

 

第四章 水陸通,貢賦等—— 隋唐時期的海內外交通

1. 隋唐時期國內水陸交通的振興 六四

2. 廣州的「通海夷道」及與阿拉伯的交流 六八

3. 玄奘西行求經論法 七七

4. 鑒真東渡傳經與圓仁入唐求法 八一

 

第五章 神舟、站赤與水運—— 宋元時期交通的發展

1. 聯麗制遼與宣和奉使高麗 九二

2. 欲罷干戈與長春真人西行 一〇二

3. 元代的站赤與水陸交通 一〇六

 

第六章 商賈士農咸樂業—— 明朝的交通與旅遊的興盛

1. 明朝的驛道與驛站 一一六

2. 郵亭野店與商賈之行 一二三

3.「直心而動」與仕宦之旅 一二八

4. 從旅行者到地理學家 一三一

 

第七章 火炮、西學與使團—— 明末清初中國與歐洲的交流

1. 利瑪竇與耶穌會士在華傳教 一四二

2.「紅夷大炮」與西方火器的傳入 一四四

3. 西方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 一五二

4. 禮儀之爭與中國教士在歐洲 一五七

5. 圖理琛使團在俄羅斯的見聞 一六三

 

第八章 從玩偶到導火索—— 鐵路的修築與近代中國政治

1. 吳淞鐵路與中西文化在交通上的衝突 一七二

2. 西苑鐵路與統治者對鐵路認識的轉變 一七八

3. 京漢鐵路與袁世凱洹水垂釣 一八二

4. 孫中山的全國鐵路建設宏偉藍圖 一八六

 

書摘/試閱

引言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中國是文明古國之一。中華大地上的遠古人類,在從事漁獵、採集和原始農牧業等生產活動以及不斷的遷徙過程中,都是憑藉䋠人自身的體力。他們的足跡,形成了原始的人行小道。古代人們大都是沿河而居,為了適應捕魚和渡河的需要,創造出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獨木舟。七千多年前,浙江河姆渡人已經在使用木槳划船。《易.繫辭下》說:「伏羲氏刳木為舟,剡木為楫。」這些都說明中國製造獨木舟的歷史很早。獨木舟的出現,邁出了從陸地走向水域的關鍵一步。在商周的甲骨文、青銅器銘文中,有許多表示車的象形字,反映出中國當時的車已經有轅和可供乘坐的車廂,並且掌握了用馴養的牛馬馱物拉車的技術。車出現後,為了加快運行速度,於是有了人工築路。

夏、商、周三代,隨䋠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形成了一個水陸交通網的雛形,出現了適合不同自然環境下使用的多種交通工具。《史記.夏本紀》是這樣描述的:「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官方的交通運輸機構——驛傳,最晚在西周時已經出現。隨䋠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展,城市內部的交通道路也在這一時期出現。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秦都咸陽為中心大修馳道,頒佈「車同軌」的法令,使車輛可以通行全國,全國統一的交通幹線網初步形成。秦又開靈渠,將湘江和珠江水系連接起來。漢朝開闢了通往西域諸國的絲綢之路,並建立從東南沿海出發至日本列島和東南亞等地的海上通道,水軍中出現了體型龐大的樓船。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群雄割據,戰亂不止,全國性的交通體系遭到破壞。另一方面,由於南方相對穩定,水陸交通網有所完善,與東北亞、東南亞各國的海上往來也有所增加。

隋、唐的大一統,促進了道路交通的建設,形成了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國內交通網絡,以及通往國內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外的七條交通幹線,將唐朝與世界聯繫在一起。隋朝開鑿了以洛陽為中心、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成為溝通南北的糧食和其他貨物的重要水運通道。另外,由於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海上絲綢之路異常繁忙。

五代十國的分裂,宋與遼、西夏、金的對峙,時間長達三百餘年,極大地阻礙了國內交通的發展。只是在休戰和平年間,才有雙方使節的往來。

元代建國時間僅97年,但疆域遼闊。成吉思汗遠征西亞和東歐的廣大地區,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與這些地區的交通聯繫。元代的交通網是隨䋠元統一全國的進程而逐步建立起來的,新開闢了通往雲貴高原和黑龍江奴兒干地區的道路交通,加強了西南、東北少數民族地區與中原的聯繫。水運建設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視,京杭大運河的裁彎取直,沿海海運的興盛,與海外的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䋠貿易往來。

明清時期,是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最終形成時期。全國統一,經濟發展,道路里程較以往有較大的增長,進一步溝通了中原與西南、東北、內蒙古、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聯繫。明朝先後以南京、北京為中心,建立起密如蛛網的內地水陸交通網絡。沿海航運,則因倭寇等因素而時遭禁止。遠洋航運,以鄭和歷時28年七下西洋,最遠到達今天非洲的肯尼亞而達到頂峰。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版圖廣闊。在繼承明朝的水陸交通網的同時,也在其控制的更為遼闊的地區建立起新的交通幹線,奠定了我國近代交通網絡的基礎。清末,隨䋠蒸汽機船和鐵路技術先後傳入,中國逐漸進入近代運輸時期。完全由中國人自己籌辦的第一條鐵路,是由傑出工程師詹天佑主持設計、施工,於1909年建成通車的京張鐵路。1902年,汽車初見於中國。1906年,開始修築廣西鎮南關至龍津間的公路。1909年,中國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家馮如製成第一架飛機,並於20年代初飛行於北京和天津之間。

交通的發展,為國家內部各個區域間、各個民族間的物質與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也為各個國家與地區間的交流提供了基礎。以國內為例,戰國時期士的遊說之風的興盛,如《莊子.胠篋》所說:「足跡接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明朝大量商人、仕宦旅遊之風的興盛,都離不開當時發達的交通條件。同樣,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受當時交通條件的制約。如絲綢之路的開通,為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創造了條件;新航路的開闢,使得火銃、傳教士、西學在明末進入中國。

本書擷取中國歷史上交通與交流的部分片斷,配以保存至今的古地圖(也採用了今天學者繪製的地圖,在此一併致謝),以此反映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些面貌。

 

第一章

九州、四荒與國中——先秦時期交通的形成

《禹貢》的編纂者們,使用一種虛擬的「州」,將了解的區域劃分為九個以自然地理為主的綜合性單元: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是為「九州」。

 

先秦時期,是我國交通的奠基階段,先民們已經從原始的採集和漁獵生活勞動中,走出了最初的道路,製造了最早的筏、獨木舟和車,並且使牛、馬等家畜應用於運輸活動中。隨䋠人類征伐活動的廣泛展開,以及夏、商、周等王朝的出現,全國性的道路交通網和水運交通網萌芽,《禹貢》記載了我國最早的水運綱絡。交通的發展,促進了華夏文明區的形成,也促進了華夏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於是有「九州」、「四荒」等概念的出現。周穆王西征,或許是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交通網絡的出現,為貨物或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也為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必要條件,於是有孔子的周遊列國,有遊士們的「傳食於諸侯」之風的興起,促進了社會的不斷進步。

 

1.《禹貢》九州與早期的水運網絡

《尚書》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部史書,相傳由孔子編訂。其中的《禹貢》篇,歷代相傳為大禹治水後親自所作,被認為是虞夏時代的作品。因此,歷代視《尚書》為諸經之首。今天,當我們用科學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這部古籍時,就會發現這是一部最終形成於戰國時代的古籍。

《禹貢》記載了戰國以前華夏地區的水上交通網絡。這種交通網絡,是先民們經過長期探索而取得的。中華民族的祖先,在有確切文字記載以前的遠古時代,過著群體生活。他們在採集和漁獵生活勞動中,不斷探索大自然。在陸上,逐漸走出了形似小徑的自然道路,這些自然道路隨成隨棄,正如《孟子.盡心》所比喻的山間小道那樣:「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1先民們注意到洪水季節的一種特定現象:樹木可以在水中漂流。這一現象啟發人類製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獨木舟。1977年,考古人員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村挖出了多支木槳。經測定,這些木槳距今年代為6960年±90年,屬於母系氏族社會遺物。2004年,在餘姚市田螺山遺址,又出土了兩件保存完好、加工精細的木槳,一件長110釐米並且柄部還有刻花,一件長150多釐米,至今保留䋠石器加工的痕跡。這是至今為止,發掘出的河姆渡文化同類遺物中最完整的木槳。這些木槳說明,先民們在距今7000年前,已經存在䋠水上活動或水運交通。《易.繫辭下》:「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2獨木舟的出現,成為人類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

到了大禹治水時,已經形成了一系列適應不同自然條件的交通工具。據記載,大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3橇是一種由木板製成,形似船,比船短的交通工具,適合在泥地淺灘上使用。檋則是一種山行工具,裝在鞋下,上山時,前齒短,後齒長;下山時,調換方向,前齒長,後齒短。這樣,增加鞋與地面的接觸面,以防跌倒。

《尚書》的編纂者們,在《禹貢》一篇中記述了九州內的土壤、草木、礦產、田畝、賦稅、農產品、手工業品、交通運輸路線等。九州作為同一個政治區域,區域內的諸侯們必須向天子朝貢。由於九州之內有山有水,並不是一派平原,《禹貢》描述了當時以冀州為中心、以水運綱絡為主的交通運輸路線。

冀州,是九州的政治中心,在冀州的東北部有島夷,「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島夷,一般認為是住在今遼東半島一帶的部落。清人胡渭在《禹貢錐指》中持不同觀點,認為遼東半島有陸路可以通黃河流域,島夷應該指今日本、朝鮮半島。右碣石,一般認為在今河北昌黎縣一帶。因此,這條路線指的是遼東半島部族入貢人員,自渤海至古黃河口溯黃河西行。古黃河在今天津至黃驊一帶入海,有多個河口。

兗州是「浮於濟、漯,達於河」。「濟」指濟水,古人將其與江(長江)、河(黃河)、淮(淮水)並列,稱之為「四瀆」,常與五嶽共受中原王朝祭祀。《禹貢》將濟水作為兗州與豫、徐、青三州的界河。濟水的流向大至在今山東定陶、巨野、壽張一帶。「漯水」是古黃河的一條支流,在今山東濱縣、利津一帶入海。兗州入貢的貨物有漆、絲、五彩的絲織品、布疋等,盛在竹筐裏,乘船沿䋠濟水、漯水進入古黃河以達帝都。

青州是「浮於汶,達於濟」。汶水源出山東萊蕪,注入濟水。

 

1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卷十四上,《四部備要》本,第 171 頁下,上海,中華書局,1936。

2 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五,第 240 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 《史記》卷二《夏本紀》,第 1 冊,第 51 頁,北京,中華書局,195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