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從失意到成功的飛躍法則(簡體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摒棄華而不實的大道理,運用了大量實例來佐證心態、意志、人氣等的重要,名人的事例可以給我們帶來決心與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們借鑒和復制。
本書將告訴你最現實的做人哲學,最實用的避險之道,最直接的成功心法,最有效的處世良方。
作者簡介
呼志強,自由撰稿人,暢銷書作家。文風犀利,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名人/編輯推薦
"最現實的做人哲學;
最實用的避險之道;
最直接的成功心法;
最有效的處世良方。
"
最實用的避險之道;
最直接的成功心法;
最有效的處世良方。
"
序
前 言
如果你已經進入人類社會,卻還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還為不知成功在哪里而抱怨,那你就OUT了。
如果你學歷不高,從事著一份卑微的工作,拿著剛剛能夠維持溫飽的薪水,那么,你該如何去尋找成功?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有的是青春,有的是青澀,有的是激情,同樣,伴隨的是不懂社會規則,不懂世態炎涼,不懂低調謙遜,不懂得自己很多事情不懂;很多年輕人真正步入社會,才明白社會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以至于很多年輕人吃虧成了常態,上當成了習慣。這都是由于缺少一些必要的人生經驗,讓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常常在現實中碰壁,就像一只剛會飛的小鳥,還沒找到自己飛翔的方向。
二十多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正是揚鞭策馬的時節,但是,僅憑著年輕人的血氣方剛,特立獨行,憑著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是不行的。這樣容易處處碰壁。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總是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現在,年輕的你正在做什么?也許你剛從學校大門走出來,還在疑惑社會和學校的環境是不是一樣;也許你幼稚地以為工作之后,可以很輕易的得到領導的認可,那你就真的錯了。雖然你臉上還殘存著青春痘疤,但那只是青春的痕跡,而不再是青春本身了。
成熟比成長更重要,本書就是想讓你擁有年輕人的年紀,卻有三四十歲的心態和閱歷;擁有年輕人的身體,卻有三四十歲的智力和經驗。
人在旅途,總會俯手可及地“拾撿”到好多別人總結的際遇和體驗,這些人生經驗給我們帶來新的感悟和思索,讓年輕的我們少走彎路,在成功的道路上事半功倍。與其將來后悔,不如從現在起,就學習一些過來人的處世經驗和生存智慧,學習如何讓自己盡量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這是一本寫給當代年輕的讀者的一本書,但愿你能讀到它,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定要盡快成熟起來,因為社會發展得很快,跟不上節奏就只有被拋棄了。二十多歲是你人生最寶貴的年齡,在這個年齡你學會了,明白了,能迅速從屌絲逆襲上位,這樣你就會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順利很多。
本書還摒棄華而不實的大道理,告訴年輕人最現實的做人哲學,最實用的避險之道,最直接的成功方法,最有效的處世良方。
本書還運用了大量實例來進行佐證,名人的事例可以給我們帶來決心與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們借鑒和復制,本書兼具實用與理論結合,是一本全面闡釋年輕人如何勵志的好書。
如果你已經進入人類社會,卻還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還為不知成功在哪里而抱怨,那你就OUT了。
如果你學歷不高,從事著一份卑微的工作,拿著剛剛能夠維持溫飽的薪水,那么,你該如何去尋找成功?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有的是青春,有的是青澀,有的是激情,同樣,伴隨的是不懂社會規則,不懂世態炎涼,不懂低調謙遜,不懂得自己很多事情不懂;很多年輕人真正步入社會,才明白社會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以至于很多年輕人吃虧成了常態,上當成了習慣。這都是由于缺少一些必要的人生經驗,讓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常常在現實中碰壁,就像一只剛會飛的小鳥,還沒找到自己飛翔的方向。
二十多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正是揚鞭策馬的時節,但是,僅憑著年輕人的血氣方剛,特立獨行,憑著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是不行的。這樣容易處處碰壁。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總是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現在,年輕的你正在做什么?也許你剛從學校大門走出來,還在疑惑社會和學校的環境是不是一樣;也許你幼稚地以為工作之后,可以很輕易的得到領導的認可,那你就真的錯了。雖然你臉上還殘存著青春痘疤,但那只是青春的痕跡,而不再是青春本身了。
成熟比成長更重要,本書就是想讓你擁有年輕人的年紀,卻有三四十歲的心態和閱歷;擁有年輕人的身體,卻有三四十歲的智力和經驗。
人在旅途,總會俯手可及地“拾撿”到好多別人總結的際遇和體驗,這些人生經驗給我們帶來新的感悟和思索,讓年輕的我們少走彎路,在成功的道路上事半功倍。與其將來后悔,不如從現在起,就學習一些過來人的處世經驗和生存智慧,學習如何讓自己盡量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這是一本寫給當代年輕的讀者的一本書,但愿你能讀到它,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定要盡快成熟起來,因為社會發展得很快,跟不上節奏就只有被拋棄了。二十多歲是你人生最寶貴的年齡,在這個年齡你學會了,明白了,能迅速從屌絲逆襲上位,這樣你就會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順利很多。
本書還摒棄華而不實的大道理,告訴年輕人最現實的做人哲學,最實用的避險之道,最直接的成功方法,最有效的處世良方。
本書還運用了大量實例來進行佐證,名人的事例可以給我們帶來決心與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們借鑒和復制,本書兼具實用與理論結合,是一本全面闡釋年輕人如何勵志的好書。
目次
目 錄
上 篇 為人有方圓:得意時要低調,失意時要微笑
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 …… 2
學習狐貍的智慧,改變自己 …… 3
全方位看清現實 …… 4
有競爭很正常 …… 6
一個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 …… 8
別再把自己當孩子 …… 9
學校和社會是兩碼事 …… 10
該為以后做打算了 …… 11
人貴自知,認清自己很重要 …… 13
對自己的長處要清楚 …… 14
起點低,心態不能低 …… 15
認真進行自我評價 …… 17
越是沉不住氣,別人就越看輕你 …… 19
“懷才不遇”是虛幻的夢 …… 20
君子應厚積而薄發 …… 21
把冷板凳當替補席 …… 22
情緒需要控制,怒氣需要抑制 …… 25
千萬不要逞一時意氣之快 …… 26
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怒氣 …… 27
改變跟人抬杠的說話習慣 …… 28
生活中有時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 …… 30
不要心理不平衡 …… 31
不要抱怨生活不公平 …… 32
處處顯精明,不是載福之道 …… 34
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 …… 35
低調是做人的最佳選擇 …… 36
剛走進入社會,別太顯山露水 …… 37
血氣方剛是一種危險的力量 …… 39
別太放肆,這沒什么用 …… 40
寧吃眼前虧,別太逞強 …… 41
不爭一時之長短,不計眼前得失 …… 42
人生得意處,要在意他人的感受 …… 44
把風光留給同行的人 …… 45
抑制住自己的好勝心 …… 46
千萬不要居功自傲 …… 47
浮躁就體會不到成功意境 …… 49
拒絕浮躁,拒絕急于求成 …… 50
絕不能急功近利 …… 52
忍住冒進,別讓功利迷了眼 …… 53
一個人的自制力便是力量 …… 55
面對誘惑,要讓自己保持清醒 …… 56
自律真的很重要 …… 57
首先就要戰勝自己 …… 59
識破別點破,面子上好過 …… 61
保留他人的面子 …… 62
為別人留條后路 …… 63
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 64
不把話說得太絕,以免自打嘴巴 …… 66
委婉說話是處世的入門功夫 …… 67
言多必失,多聽少說常點頭 …… 68
開玩笑要注意分寸 …… 69
會夸人,才能更迷人 …… 71
學會給人戴高帽 …… 72
要捧出新鮮意味來 …… 73
會說場面話,但不可信場面話 …… 74
人脈投資不會虧 …… 77
多交幾個好朋友 …… 78
別冷淡落魄的朋友 …… 79
交朋友要謹慎 …… 81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 …… 83
不被人“利用”,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 84
能夠被“利用”,才算是真正有用 …… 85
老總不是慈善家 …… 87
夢想非空想,切合實際最重要 …… 89
放棄不切實際的目標 …… 90
找準個人能力和職業的最佳結合點 …… 91
下 篇 做事有深淺:人在社會行走,力爭避開彎道
做喜歡做的事,做最想做的事 …… 94
站在正確的位置上 …… 95
了解自己的天賦與素質 …… 96
“喜歡”的力量 …… 98
聚焦一點,一次只做一件事 …… 100
將精力集中于一個目標 …… 101
一次只專心地做一件事 …… 102
專心致志,集中突破 …… 103
萬事從小事做起 …… 105
任何小事都是大事 …… 106
細節有時決定成敗 …… 107
世上的事,最怕認真二字 …… 109
斬斷退路,才能贏得出路 …… 111
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112
必須舍得下苦功夫 …… 114
永遠不要松懈 …… 115
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好 …… 117
別說時間“無情” …… 119
浪費時間,就是浪費機會 …… 121
抓住生活中的點滴空閑 …… 123
不斷地學習才能緊跟時代 …… 125
不怕你不會,就怕你不學 …… 126
向他人學習 …… 127
與成功者為伍 …… 129
再優秀,也要善于合作 …… 131
團結他人,你的力量才會強大 …… 132
通過別人力量,達成自己目標 …… 133
合作是能力,更是智慧 …… 134
走對路難在堅持,走錯路難在回頭 …… 137
放棄了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 138
毅力才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 139
再堅持一下,再嘗試一次 …… 141
是選擇薪酬,還是選擇路 …… 143
工作更重要是為了自己 …… 144
不僅僅為了薪水而工作 …… 146
能力比金錢更重要 …… 147
有才并不代表有好未來 …… 149
別讓才華毀了你 …… 150
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 …… 152
將優秀“歸零” …… 153
學會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 156
維護好上司的尊嚴 …… 157
別輕易和老板叫板 …… 158
永遠不要小看老板 …… 159
把工作當成歷練自己的舞臺 …… 161
注重個人的成長和積累 …… 162
跟上單位發展的主旋律 …… 164
不敬業的男人難有作為 …… 165
沒有點資本,別人怎會對你感興趣 …… 167
你在老板眼里的位置 …… 168
做一個無法替代的員工 …… 170
當工作里的行家里手 …… 171
人才是跳出來的,而不是選出來的 …… 173
只埋頭苦干不一定有好成效 …… 174
細節是發光的機會 …… 175
你是千里馬,但你還得叫 …… 177
尋自己的“賣點”,創自己的品牌 …… 180
如何建立個人品牌 …… 181
樹立個人品牌,增強個人競爭力 …… 183
勇敢地放大自己的形象 …… 184
是跳槽還是臥槽 …… 186
跳槽前先算算跳槽成本 …… 188
頻繁跳槽,難贏老板信任 …… 190
離職前應該思考的幾件事 …… 191
少發牢騷,不要抱怨 …… 194
不要往自己喝水的井里吐痰 …… 195
不要浪費時間抱怨 …… 197
不要輕視自己的工作 …… 199
上 篇 為人有方圓:得意時要低調,失意時要微笑
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 …… 2
學習狐貍的智慧,改變自己 …… 3
全方位看清現實 …… 4
有競爭很正常 …… 6
一個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 …… 8
別再把自己當孩子 …… 9
學校和社會是兩碼事 …… 10
該為以后做打算了 …… 11
人貴自知,認清自己很重要 …… 13
對自己的長處要清楚 …… 14
起點低,心態不能低 …… 15
認真進行自我評價 …… 17
越是沉不住氣,別人就越看輕你 …… 19
“懷才不遇”是虛幻的夢 …… 20
君子應厚積而薄發 …… 21
把冷板凳當替補席 …… 22
情緒需要控制,怒氣需要抑制 …… 25
千萬不要逞一時意氣之快 …… 26
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怒氣 …… 27
改變跟人抬杠的說話習慣 …… 28
生活中有時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 …… 30
不要心理不平衡 …… 31
不要抱怨生活不公平 …… 32
處處顯精明,不是載福之道 …… 34
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 …… 35
低調是做人的最佳選擇 …… 36
剛走進入社會,別太顯山露水 …… 37
血氣方剛是一種危險的力量 …… 39
別太放肆,這沒什么用 …… 40
寧吃眼前虧,別太逞強 …… 41
不爭一時之長短,不計眼前得失 …… 42
人生得意處,要在意他人的感受 …… 44
把風光留給同行的人 …… 45
抑制住自己的好勝心 …… 46
千萬不要居功自傲 …… 47
浮躁就體會不到成功意境 …… 49
拒絕浮躁,拒絕急于求成 …… 50
絕不能急功近利 …… 52
忍住冒進,別讓功利迷了眼 …… 53
一個人的自制力便是力量 …… 55
面對誘惑,要讓自己保持清醒 …… 56
自律真的很重要 …… 57
首先就要戰勝自己 …… 59
識破別點破,面子上好過 …… 61
保留他人的面子 …… 62
為別人留條后路 …… 63
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 64
不把話說得太絕,以免自打嘴巴 …… 66
委婉說話是處世的入門功夫 …… 67
言多必失,多聽少說常點頭 …… 68
開玩笑要注意分寸 …… 69
會夸人,才能更迷人 …… 71
學會給人戴高帽 …… 72
要捧出新鮮意味來 …… 73
會說場面話,但不可信場面話 …… 74
人脈投資不會虧 …… 77
多交幾個好朋友 …… 78
別冷淡落魄的朋友 …… 79
交朋友要謹慎 …… 81
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 …… 83
不被人“利用”,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 84
能夠被“利用”,才算是真正有用 …… 85
老總不是慈善家 …… 87
夢想非空想,切合實際最重要 …… 89
放棄不切實際的目標 …… 90
找準個人能力和職業的最佳結合點 …… 91
下 篇 做事有深淺:人在社會行走,力爭避開彎道
做喜歡做的事,做最想做的事 …… 94
站在正確的位置上 …… 95
了解自己的天賦與素質 …… 96
“喜歡”的力量 …… 98
聚焦一點,一次只做一件事 …… 100
將精力集中于一個目標 …… 101
一次只專心地做一件事 …… 102
專心致志,集中突破 …… 103
萬事從小事做起 …… 105
任何小事都是大事 …… 106
細節有時決定成敗 …… 107
世上的事,最怕認真二字 …… 109
斬斷退路,才能贏得出路 …… 111
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112
必須舍得下苦功夫 …… 114
永遠不要松懈 …… 115
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好 …… 117
別說時間“無情” …… 119
浪費時間,就是浪費機會 …… 121
抓住生活中的點滴空閑 …… 123
不斷地學習才能緊跟時代 …… 125
不怕你不會,就怕你不學 …… 126
向他人學習 …… 127
與成功者為伍 …… 129
再優秀,也要善于合作 …… 131
團結他人,你的力量才會強大 …… 132
通過別人力量,達成自己目標 …… 133
合作是能力,更是智慧 …… 134
走對路難在堅持,走錯路難在回頭 …… 137
放棄了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 138
毅力才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 139
再堅持一下,再嘗試一次 …… 141
是選擇薪酬,還是選擇路 …… 143
工作更重要是為了自己 …… 144
不僅僅為了薪水而工作 …… 146
能力比金錢更重要 …… 147
有才并不代表有好未來 …… 149
別讓才華毀了你 …… 150
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將來 …… 152
將優秀“歸零” …… 153
學會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 156
維護好上司的尊嚴 …… 157
別輕易和老板叫板 …… 158
永遠不要小看老板 …… 159
把工作當成歷練自己的舞臺 …… 161
注重個人的成長和積累 …… 162
跟上單位發展的主旋律 …… 164
不敬業的男人難有作為 …… 165
沒有點資本,別人怎會對你感興趣 …… 167
你在老板眼里的位置 …… 168
做一個無法替代的員工 …… 170
當工作里的行家里手 …… 171
人才是跳出來的,而不是選出來的 …… 173
只埋頭苦干不一定有好成效 …… 174
細節是發光的機會 …… 175
你是千里馬,但你還得叫 …… 177
尋自己的“賣點”,創自己的品牌 …… 180
如何建立個人品牌 …… 181
樹立個人品牌,增強個人競爭力 …… 183
勇敢地放大自己的形象 …… 184
是跳槽還是臥槽 …… 186
跳槽前先算算跳槽成本 …… 188
頻繁跳槽,難贏老板信任 …… 190
離職前應該思考的幾件事 …… 191
少發牢騷,不要抱怨 …… 194
不要往自己喝水的井里吐痰 …… 195
不要浪費時間抱怨 …… 197
不要輕視自己的工作 …… 199
書摘/試閱
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
社會環境是我們無法擺脫的人生大背景,在這個大背景之中,個人的命運如同一葉小舟,是順流向上,還是逆流而下,全在于你如何去適應它。不管是國家形勢的大變,還是工作環境的小變,都可能引起我們個人前途命運的變化,或是機遇,或是阻礙。聰明人總是使自己與時俱進,跟上發展變化,而有些不識時務的人只有被淹沒、被淘汰。
舉例來說:改革開放的頭十年,國家急著喚醒人民的積極性和發展觀念,敢干的,有膽的都發家致富了;中間的十年,國家想靠搞活經濟來興國強邦,只以經濟發展為重,像官商,破壞環境等,都勉強被包容了;現在的形勢是科技興國,提倡創新,科技人才和原創性人才迎來了最好的時機。社會環境影響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根據身處的社會環境來選擇自己的學習、工作方向才是符合社會發展的與時俱進的正確選擇。
要想成功,抓住時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改變自己,把自己變成適應這個時代、適應社會競爭的人。沒有人天生就具備一切成功素質,這些素質來自于后天的學習和改變。愚蠢的人抱怨社會,聰明的人適應社會。與社會環境相和諧,事業發展才能如魚得水,反之則步履維艱。人們常說“機遇與挑戰并存”,而對不同的人來說,挑戰具有不同的內涵。比如,市場競爭不規則,對某些做生意的人來說,正好渾水摸魚;而對那些習慣于以章法辦事的人來說,市場不規則就是一種嚴峻的挑戰,按部就班,逆循老方法去競爭,結果只有失敗。社會環境之變是人生之變的外在張力,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必須迅速適應社會生活環境,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改變環境。
適應環境突出表現在緊隨時代變革的步伐,走在時代的前面。市場經濟社會不可能搞大鍋飯那一套。要想盡快致富,就要善于找到行業趨勢,順勢而行不僅阻力減小,成功的希望會更大。
人,要想生存,必須隨時代一起發展進步,與時俱進。因為新科學、新技術、新知識、新思路不斷興起。舊知識、舊技術、舊思想不斷被淘汰。如果你還保留在原來的狀態上停滯不前,那你只能被淘汰。
學習狐貍的智慧,改變自己
在人們的印象中,狐貍是狡猾的,雖然它們還遠遠不是人類的對手,但毋庸置疑,狐貍的智慧在犬科動物里算是佼佼者。
狐貍的主要智慧就是適應性極強,隨遇而安,樹林叢莽、丘陵河地,無處不可棲身。它白天睡覺,晚間覓食。并且從不挑肥揀瘦,野兔、山雞、老鼠、小鳥、小魚、青蛙都可以吃;實在沒辦法時,蠕蟲、昆蟲乃至野果也可以充饑。
狐貍嬌小的體型,比不過狼的團隊合作,比不過鬣狗集體狩獵,但在自然的優勝劣汰中,狐貍靠著自己的主動適應,不斷改變自己的適應能力,靠著靈活、聰慧,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從狐貍種族繁衍至今而不衰落并分布廣泛不難發現,狐貍擁有強大的適應特性。也正是它的這種特性,值得人類去反思。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是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里,只有知難而進,勇于主動適應社會,才能有自己的位置。聰明的狐貍明白,即使它不愿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能改變事實分毫,它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有這樣一則寓言:有一個大師,一直潛心苦練,幾十年練就了一身“移山大法”。
有人虔誠地請教:“大師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練出如此神功呢?”
大師笑道:“練此神功也很簡單,只要掌握一點: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你一定也知道世上本無什么移山之術,唯一能夠移動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可以來改變自己。
如果別人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別人喜歡。
如果無法說服別人,是因為自己還不具備足夠的說服能力。
要想讓事情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適應并最終改變屬于自己的世界。
全方位看清現實
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不要把社會生活理想化,要全方位看清現實生活。一個人如果對社會上的事情一頭霧水,那證明他是個沒有閱歷的人;有閱歷的人,會把社會上的一些事情當吃飯睡覺熟記的。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生存,首先就是要接受現實。你周圍肯定有人這樣抱怨:“老天為何對我特別不公?”他們看自己手中拿的總是劣等牌,看別人活得總比自己瀟灑,處處都是成功伴隨。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大誤區。實際上,深入到每個成功者的后面,哪一個沒有三災五難,哪一個沒有痛苦的經歷?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人言無二三,當我們的遺傳、環境、遭遇和經驗造就了稟賦不同的我們自己時,我們該怎樣去面對呢?
《莊子》中有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上天賦予了子輿很多缺陷:駝背、聳肩、脖頸朝天。朋友問他:“你很討厭自己樣子吧?”他回答說:“不!我為什么要討厭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變成一只雞,我就用它在凌晨來報曉;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鳩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變成車輪,精神變成了馬,我便乘著它遨游世界。上天賦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為什么要討厭它呢?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安于時機而順應變化,所以哀怨不會侵到我心中。”
這位古人是多么坦然地去接受、欣賞自己,毫不自暴自棄,而且順應客觀,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潛能,化劣勢為優勢。古人尚且如此通達,何況我們現代人呢?
生活中不湊巧的事、倒霉的事、煞風景的事,構成了我們的日子,組合成生活中不和諧的音符。在這樣的生活環境里,我們應首先學會超脫,學會自尋快樂,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心態好了,就能輕松地面對困難,就能走出困境。
記住:
別和小人過不去,因為他本來就過不去;
別和社會過不去,因為你會過不去;
別和自己過不去,因為一切都會過去;
別和親人過不去,因為他們會不讓你過去;
別和往事過不去,因為它已經過去;
別和現實過不去,因為你還要過下去。
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永遠幸運,也不可能永遠被厄運糾纏。面對現實社會生活中種種不同的困境和難題,我們既要接受這種現實,不再抱怨,同時又要超越這種現實,要以通達的態度去面對,要相信,命運由我們自己創造,命運掌握在我們每個人手中。
有競爭很正常
年輕人剛參加工作,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參加的不是去超市或商場悠閑購物,或飯后茶余閑庭信步,而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參加的是一場永遠沒有結束的戰爭。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商場無父子。”即使是父子,只要到了生意場上,就是競爭對手。如此激烈的競爭,我們怎能無動于衷呢?
有一次,一家公司招聘一名經理,有許多人前去應聘,公司老總一眼就從應聘者中看中了一位小伙子。面試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應聘者走進了他的辦公室,可是那個小伙子卻一直沒有露面。這位老總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讓他的秘書去了解一下情況。秘書回來報告說,那位小伙子遇到了同時來應聘的一些朋友和親戚,于是就讓他們先進來面試了。終于,那位小伙子進來了,果然他顯示出了高于其他應聘者的能力,但最終這位老總卻沒有錄用他。
秘書問他為什么時,他說道:“雖然他有著超出其他人的才干,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缺乏競爭性。他既然能把應聘的優先權讓給別人,那么難保他不會把重要的商機讓給競爭對手。才能是可以培養的,而競爭意識則是天生的。我不能把自己的公司交給一個沒有競爭性的人去管理。”
年輕人不要埋怨競爭的殘酷,因為競爭絕對不能避免,它是必然要發生的。競爭甚至是成長壯大的動力,是生存的保障。我們沒有必要去抱怨生活的壓力,正是這種壓力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競爭性正在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之一。正如這位老總說的,沒有競爭意識的人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看到這里,你是否也應該停下來想一想這些問題:
我是一個有競爭性的人嗎?
我的競爭意識到底有多強?
要想在今天的激烈競爭中獲得自己的生存權,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觀念,大膽表現自己,積極表現自己,把機會抓在自己手里。不要做埋頭苦干的老黃牛,要做下蛋了就咕咕叫的老母雞。競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推上重要的位置,發揮聰明才智,給社會創造財富。如果做個謙謙君子,把機會讓給才能不如你的人,實際上就是對社會的犯罪。
一個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
寫出《沉思錄》的羅馬皇帝馬可?奧勒利烏斯說過:“一個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今天在你的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都取決于你的大腦所思考的內容、你的思想意象和你所堅持的信念。你的生命和你的生活都是由各種思想支配著的,你可以改變你的生活,但必須通過改變你的思想來實現。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只關心兩件事,一個“吃穿”,一個“房子”,只關心“吃穿、房子”,就沒有機會探索人生的意義,做了房奴、車奴、卡奴,常掛在嘴邊的當然就只有“活得沒意思”了。
生活就是思想,人是精神與肉體的結合物。在人的軀體中,骨骼和肌肉可分解成80%的水加上少量的化學物質。只有人的大腦和它所產生的思想才能決定一個人是怎樣的人。人的言行都是思想的產物。愛默生曾經說過:“偉大的人物都懂得這樣一條道理:是思想統治著世界。”美國政治家和演說家丹尼爾?韋伯斯特曾經說過:“理智是一切事物的偉大杠桿,人的思想是人們達到各種目的的最終答案。”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說過:“精神具有它自己的天地,在那里,它可以創造出一個地獄的‘天堂’,也可以創造出一個天堂的‘地獄’。”
現代人都是苦行僧,用本該睡覺的時間娛樂,用本該休閑的時間賺錢,用本該團圓的時間應酬。白天短了,夜晚長了,但就是沒時間屬于自己。我們要學會留點時間給思想。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隨波逐流。對事情,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要有自己的解決辦法。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主動的人,不能總是被動。有了自己有思想,加上自己的努力,工作中總會有收獲,才能積累經驗。為什么做同樣的事,有的人幾次后就熟悉了,有的人就是不行,這就是有沒有自己的思想的原因。
人活在世界上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必須具備幾項基本要求:健康、財富、人際關系、高尚的目標和正確心態。沒有這些,就沒有自我實現,因而,人就應該為了這些而活著。
別再把自己當孩子
25歲的姜小波是研究生,在學校是出了名的才子,但是開始工作后,他覺得自己不“受寵”了。他的工作無非是接打電話、收發郵件等。在他看來,這種工作初中生都能做,何必浪費他的時間。而且和他一個部門的人很多只是大專學歷,雖然他也算是鶴立雞群,但在工作中并沒有顯示出自己的優勢,這讓他感覺很不平衡。當他和老板提出這個問題時,老板告訴他,新人就應該從基層做起,這樣才能充分了解公司的運營情況,熟悉公司的業務,而且這也是考察新人的一種手段。
許多年輕人在走入社會之前,都會產生一些美好的幻想,對自己的未來期望過高。想一進入社會就擁有高于他人的地位,這種想法太不現實,而且也沒有人喜歡好高騖遠的人。當他們按照自己的幻想對比現實時,又多數會有一種失落感,覺得生活不如意,工作也不順心。而他們又很自然地以各種形式把這種不順心表達出來。然而他們忘記了,單位不是家,上司不是媽,除了自己爸媽,沒人會慣著他,這樣的年輕人在社會里勢必受挫。
十八歲就算成年人了,何況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成年人擁有童心和童趣本是件好事,可是要把這種孩子氣帶到社會中,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你可以在一個人的時候孩子氣,比如剛畢業的艾美麗,她平時很喜歡看動畫片,《火影忍者》《海賊王》每期必看,休息時愛穿卡通T恤,還喜歡新潮好玩的東西。雖然她覺得自己骨子里還沒長大,可是這些表現都是在家里,因為家是允許有孩子氣的地方。一到單位里她儼然換了一個人,像所有成年人一樣,她會做好本職工作,會打扮得體,會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給別人造成困擾。
初入社會時,如果你有孩子氣的行為,一定要盡快改掉,不然只能給人留下不成熟、不穩重的印象,這將影響你以后的發展。
人樂觀一些、心態好一些固然是好事,你可以活潑,可以陽光,但也不要失了分寸,不要表現得太孩子氣。如果一味地心直口快得罪了人不說,還會讓人懷疑你的能力,讓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社會就是這樣,很現實,也很勢利,沒有人會縱容你的孩子氣。假如你還幼稚且單純地認為社會和家庭、學校一樣,學習好就優越,做錯了還可以重來,可以肆無忌憚地表現自己的個性,不懂社會中人際關系的技巧,那么即使你是可愛的、陽光的,也會被社會和他人不理解。
學校和社會是兩碼事
一位教授在對自己即將畢業的學生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說給馬上要走向工作崗位的人,告誡他們社會和學校不一樣。在校園里,只要你考試成績好,人格上沒有大毛病,基本上就會獲得老師的歡心,就會獲得由分數表現的獎勵。而社會則不同。社會更多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場所,是一個市場。評價的主要不是你智力優越與否(盡管你的聰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幫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別人想要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十幾年來習慣的校園標準原封不動地帶進社會,那樣你就會發現“楚材晉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樣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來安慰自己,更極端的,甚至成為一個與社會、與市場格格不入的人。
在大學里,很多人與名師暢談,與大師深交,與古今中外名人“會談”。大學教育,往往會令許多人從骨子里更喜歡那種激動人心的時刻,甚至使人膨脹起來。但這不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而只是學院中想象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瑣碎事務中,進入社會,就要先脫掉大學的光環。
大學和社會確實是兩碼事,學校是一種相對單純的、以學習為主的社會環境;社會是以人為主,是人與人之間競爭的地方。社會沒有義務等待你成長和成熟,它把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當做平等的,不會考慮你剛畢業,沒有經驗,如果你失去了幾次機會,你就失去了;不像在學校,會讓你補考或者到老師那里求個情,改個分數。
“大學生有潛力,有后勁”,別人這樣說行,你則千萬不要說,也不要相信。這種說法不是安慰劑,在某種程度上,實際上就是說你不行,至少現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質,有什么潛力,有什么后勁,你就得現在拿出來。記住:大學是教我們如何做好人的;社會是教我們如何好做人的。
社會環境是我們無法擺脫的人生大背景,在這個大背景之中,個人的命運如同一葉小舟,是順流向上,還是逆流而下,全在于你如何去適應它。不管是國家形勢的大變,還是工作環境的小變,都可能引起我們個人前途命運的變化,或是機遇,或是阻礙。聰明人總是使自己與時俱進,跟上發展變化,而有些不識時務的人只有被淹沒、被淘汰。
舉例來說:改革開放的頭十年,國家急著喚醒人民的積極性和發展觀念,敢干的,有膽的都發家致富了;中間的十年,國家想靠搞活經濟來興國強邦,只以經濟發展為重,像官商,破壞環境等,都勉強被包容了;現在的形勢是科技興國,提倡創新,科技人才和原創性人才迎來了最好的時機。社會環境影響決定了我們的選擇,根據身處的社會環境來選擇自己的學習、工作方向才是符合社會發展的與時俱進的正確選擇。
要想成功,抓住時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改變自己,把自己變成適應這個時代、適應社會競爭的人。沒有人天生就具備一切成功素質,這些素質來自于后天的學習和改變。愚蠢的人抱怨社會,聰明的人適應社會。與社會環境相和諧,事業發展才能如魚得水,反之則步履維艱。人們常說“機遇與挑戰并存”,而對不同的人來說,挑戰具有不同的內涵。比如,市場競爭不規則,對某些做生意的人來說,正好渾水摸魚;而對那些習慣于以章法辦事的人來說,市場不規則就是一種嚴峻的挑戰,按部就班,逆循老方法去競爭,結果只有失敗。社會環境之變是人生之變的外在張力,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必須迅速適應社會生活環境,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改變環境。
適應環境突出表現在緊隨時代變革的步伐,走在時代的前面。市場經濟社會不可能搞大鍋飯那一套。要想盡快致富,就要善于找到行業趨勢,順勢而行不僅阻力減小,成功的希望會更大。
人,要想生存,必須隨時代一起發展進步,與時俱進。因為新科學、新技術、新知識、新思路不斷興起。舊知識、舊技術、舊思想不斷被淘汰。如果你還保留在原來的狀態上停滯不前,那你只能被淘汰。
學習狐貍的智慧,改變自己
在人們的印象中,狐貍是狡猾的,雖然它們還遠遠不是人類的對手,但毋庸置疑,狐貍的智慧在犬科動物里算是佼佼者。
狐貍的主要智慧就是適應性極強,隨遇而安,樹林叢莽、丘陵河地,無處不可棲身。它白天睡覺,晚間覓食。并且從不挑肥揀瘦,野兔、山雞、老鼠、小鳥、小魚、青蛙都可以吃;實在沒辦法時,蠕蟲、昆蟲乃至野果也可以充饑。
狐貍嬌小的體型,比不過狼的團隊合作,比不過鬣狗集體狩獵,但在自然的優勝劣汰中,狐貍靠著自己的主動適應,不斷改變自己的適應能力,靠著靈活、聰慧,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從狐貍種族繁衍至今而不衰落并分布廣泛不難發現,狐貍擁有強大的適應特性。也正是它的這種特性,值得人類去反思。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是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里,只有知難而進,勇于主動適應社會,才能有自己的位置。聰明的狐貍明白,即使它不愿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能改變事實分毫,它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有這樣一則寓言:有一個大師,一直潛心苦練,幾十年練就了一身“移山大法”。
有人虔誠地請教:“大師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練出如此神功呢?”
大師笑道:“練此神功也很簡單,只要掌握一點: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你一定也知道世上本無什么移山之術,唯一能夠移動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可以來改變自己。
如果別人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別人喜歡。
如果無法說服別人,是因為自己還不具備足夠的說服能力。
要想讓事情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適應并最終改變屬于自己的世界。
全方位看清現實
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不要把社會生活理想化,要全方位看清現實生活。一個人如果對社會上的事情一頭霧水,那證明他是個沒有閱歷的人;有閱歷的人,會把社會上的一些事情當吃飯睡覺熟記的。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生存,首先就是要接受現實。你周圍肯定有人這樣抱怨:“老天為何對我特別不公?”他們看自己手中拿的總是劣等牌,看別人活得總比自己瀟灑,處處都是成功伴隨。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大誤區。實際上,深入到每個成功者的后面,哪一個沒有三災五難,哪一個沒有痛苦的經歷?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人言無二三,當我們的遺傳、環境、遭遇和經驗造就了稟賦不同的我們自己時,我們該怎樣去面對呢?
《莊子》中有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上天賦予了子輿很多缺陷:駝背、聳肩、脖頸朝天。朋友問他:“你很討厭自己樣子吧?”他回答說:“不!我為什么要討厭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變成一只雞,我就用它在凌晨來報曉;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變成彈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鳩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變成車輪,精神變成了馬,我便乘著它遨游世界。上天賦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為什么要討厭它呢?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安于時機而順應變化,所以哀怨不會侵到我心中。”
這位古人是多么坦然地去接受、欣賞自己,毫不自暴自棄,而且順應客觀,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潛能,化劣勢為優勢。古人尚且如此通達,何況我們現代人呢?
生活中不湊巧的事、倒霉的事、煞風景的事,構成了我們的日子,組合成生活中不和諧的音符。在這樣的生活環境里,我們應首先學會超脫,學會自尋快樂,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心態好了,就能輕松地面對困難,就能走出困境。
記住:
別和小人過不去,因為他本來就過不去;
別和社會過不去,因為你會過不去;
別和自己過不去,因為一切都會過去;
別和親人過不去,因為他們會不讓你過去;
別和往事過不去,因為它已經過去;
別和現實過不去,因為你還要過下去。
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永遠幸運,也不可能永遠被厄運糾纏。面對現實社會生活中種種不同的困境和難題,我們既要接受這種現實,不再抱怨,同時又要超越這種現實,要以通達的態度去面對,要相信,命運由我們自己創造,命運掌握在我們每個人手中。
有競爭很正常
年輕人剛參加工作,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參加的不是去超市或商場悠閑購物,或飯后茶余閑庭信步,而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參加的是一場永遠沒有結束的戰爭。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商場無父子。”即使是父子,只要到了生意場上,就是競爭對手。如此激烈的競爭,我們怎能無動于衷呢?
有一次,一家公司招聘一名經理,有許多人前去應聘,公司老總一眼就從應聘者中看中了一位小伙子。面試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應聘者走進了他的辦公室,可是那個小伙子卻一直沒有露面。這位老總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讓他的秘書去了解一下情況。秘書回來報告說,那位小伙子遇到了同時來應聘的一些朋友和親戚,于是就讓他們先進來面試了。終于,那位小伙子進來了,果然他顯示出了高于其他應聘者的能力,但最終這位老總卻沒有錄用他。
秘書問他為什么時,他說道:“雖然他有著超出其他人的才干,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缺乏競爭性。他既然能把應聘的優先權讓給別人,那么難保他不會把重要的商機讓給競爭對手。才能是可以培養的,而競爭意識則是天生的。我不能把自己的公司交給一個沒有競爭性的人去管理。”
年輕人不要埋怨競爭的殘酷,因為競爭絕對不能避免,它是必然要發生的。競爭甚至是成長壯大的動力,是生存的保障。我們沒有必要去抱怨生活的壓力,正是這種壓力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競爭性正在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之一。正如這位老總說的,沒有競爭意識的人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看到這里,你是否也應該停下來想一想這些問題:
我是一個有競爭性的人嗎?
我的競爭意識到底有多強?
要想在今天的激烈競爭中獲得自己的生存權,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觀念,大膽表現自己,積極表現自己,把機會抓在自己手里。不要做埋頭苦干的老黃牛,要做下蛋了就咕咕叫的老母雞。競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推上重要的位置,發揮聰明才智,給社會創造財富。如果做個謙謙君子,把機會讓給才能不如你的人,實際上就是對社會的犯罪。
一個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
寫出《沉思錄》的羅馬皇帝馬可?奧勒利烏斯說過:“一個人的一生是由他的思想所造就的。”今天在你的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都取決于你的大腦所思考的內容、你的思想意象和你所堅持的信念。你的生命和你的生活都是由各種思想支配著的,你可以改變你的生活,但必須通過改變你的思想來實現。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只關心兩件事,一個“吃穿”,一個“房子”,只關心“吃穿、房子”,就沒有機會探索人生的意義,做了房奴、車奴、卡奴,常掛在嘴邊的當然就只有“活得沒意思”了。
生活就是思想,人是精神與肉體的結合物。在人的軀體中,骨骼和肌肉可分解成80%的水加上少量的化學物質。只有人的大腦和它所產生的思想才能決定一個人是怎樣的人。人的言行都是思想的產物。愛默生曾經說過:“偉大的人物都懂得這樣一條道理:是思想統治著世界。”美國政治家和演說家丹尼爾?韋伯斯特曾經說過:“理智是一切事物的偉大杠桿,人的思想是人們達到各種目的的最終答案。”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說過:“精神具有它自己的天地,在那里,它可以創造出一個地獄的‘天堂’,也可以創造出一個天堂的‘地獄’。”
現代人都是苦行僧,用本該睡覺的時間娛樂,用本該休閑的時間賺錢,用本該團圓的時間應酬。白天短了,夜晚長了,但就是沒時間屬于自己。我們要學會留點時間給思想。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隨波逐流。對事情,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要有自己的解決辦法。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主動的人,不能總是被動。有了自己有思想,加上自己的努力,工作中總會有收獲,才能積累經驗。為什么做同樣的事,有的人幾次后就熟悉了,有的人就是不行,這就是有沒有自己的思想的原因。
人活在世界上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必須具備幾項基本要求:健康、財富、人際關系、高尚的目標和正確心態。沒有這些,就沒有自我實現,因而,人就應該為了這些而活著。
別再把自己當孩子
25歲的姜小波是研究生,在學校是出了名的才子,但是開始工作后,他覺得自己不“受寵”了。他的工作無非是接打電話、收發郵件等。在他看來,這種工作初中生都能做,何必浪費他的時間。而且和他一個部門的人很多只是大專學歷,雖然他也算是鶴立雞群,但在工作中并沒有顯示出自己的優勢,這讓他感覺很不平衡。當他和老板提出這個問題時,老板告訴他,新人就應該從基層做起,這樣才能充分了解公司的運營情況,熟悉公司的業務,而且這也是考察新人的一種手段。
許多年輕人在走入社會之前,都會產生一些美好的幻想,對自己的未來期望過高。想一進入社會就擁有高于他人的地位,這種想法太不現實,而且也沒有人喜歡好高騖遠的人。當他們按照自己的幻想對比現實時,又多數會有一種失落感,覺得生活不如意,工作也不順心。而他們又很自然地以各種形式把這種不順心表達出來。然而他們忘記了,單位不是家,上司不是媽,除了自己爸媽,沒人會慣著他,這樣的年輕人在社會里勢必受挫。
十八歲就算成年人了,何況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成年人擁有童心和童趣本是件好事,可是要把這種孩子氣帶到社會中,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你可以在一個人的時候孩子氣,比如剛畢業的艾美麗,她平時很喜歡看動畫片,《火影忍者》《海賊王》每期必看,休息時愛穿卡通T恤,還喜歡新潮好玩的東西。雖然她覺得自己骨子里還沒長大,可是這些表現都是在家里,因為家是允許有孩子氣的地方。一到單位里她儼然換了一個人,像所有成年人一樣,她會做好本職工作,會打扮得體,會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給別人造成困擾。
初入社會時,如果你有孩子氣的行為,一定要盡快改掉,不然只能給人留下不成熟、不穩重的印象,這將影響你以后的發展。
人樂觀一些、心態好一些固然是好事,你可以活潑,可以陽光,但也不要失了分寸,不要表現得太孩子氣。如果一味地心直口快得罪了人不說,還會讓人懷疑你的能力,讓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社會就是這樣,很現實,也很勢利,沒有人會縱容你的孩子氣。假如你還幼稚且單純地認為社會和家庭、學校一樣,學習好就優越,做錯了還可以重來,可以肆無忌憚地表現自己的個性,不懂社會中人際關系的技巧,那么即使你是可愛的、陽光的,也會被社會和他人不理解。
學校和社會是兩碼事
一位教授在對自己即將畢業的學生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說給馬上要走向工作崗位的人,告誡他們社會和學校不一樣。在校園里,只要你考試成績好,人格上沒有大毛病,基本上就會獲得老師的歡心,就會獲得由分數表現的獎勵。而社會則不同。社會更多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場所,是一個市場。評價的主要不是你智力優越與否(盡管你的聰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幫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別人想要的東西。我們千萬不要把自己十幾年來習慣的校園標準原封不動地帶進社會,那樣你就會發現“楚材晉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樣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來安慰自己,更極端的,甚至成為一個與社會、與市場格格不入的人。
在大學里,很多人與名師暢談,與大師深交,與古今中外名人“會談”。大學教育,往往會令許多人從骨子里更喜歡那種激動人心的時刻,甚至使人膨脹起來。但這不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而只是學院中想象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瑣碎事務中,進入社會,就要先脫掉大學的光環。
大學和社會確實是兩碼事,學校是一種相對單純的、以學習為主的社會環境;社會是以人為主,是人與人之間競爭的地方。社會沒有義務等待你成長和成熟,它把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當做平等的,不會考慮你剛畢業,沒有經驗,如果你失去了幾次機會,你就失去了;不像在學校,會讓你補考或者到老師那里求個情,改個分數。
“大學生有潛力,有后勁”,別人這樣說行,你則千萬不要說,也不要相信。這種說法不是安慰劑,在某種程度上,實際上就是說你不行,至少現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質,有什么潛力,有什么后勁,你就得現在拿出來。記住:大學是教我們如何做好人的;社會是教我們如何好做人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