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天天領券享優惠!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滿額折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理論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335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高承恕教授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超過三十餘載,帶動國內的社會理論、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風氣,同時也是社會學研究中國大陸及香港經濟轉型的先驅者,他對臺灣社會學的孕育和成長,影響深遠!本書為高承恕教授的榮退論文集,收入的文章皆為其現今在學界表現優異之學生們,從各自的學術專長出發彙編而成。本書包含西方理論與東方/臺灣經驗研究的不同面向,展現了臺灣社會學界的世代接棒與傳承。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王振寰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專長為政治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與經濟社會學。
朱元鴻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專長為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與文化理論、都市民族誌、文化研究。
黃金麟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專長為文化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歷史社會學。
陳介玄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專長為經濟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歷史社會學。

高承恕教授簡介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逢甲大學董事會專任董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譽教授、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榮譽教授。專長為經濟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學理論、臺灣社會與經濟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葉啟政
我應當是在1979年認識高承恕教授的。雖然我比他早在1974年即回台任教,但是,再怎麼說,我們都是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自己培養,爾後出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回國任教的首批社會學者。在當時,像我們這樣的歸國學人是頗受社會重視,至少,在學院自身,年長一輩的學者們,對剛獲學位歸國任教的年輕學人,總是寄以高度期待,希望找個機會討教一下他們的學問,看看有什麼「新」的東西可以學習、切磋。記得就在1979年間(也有可能是1980年年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即邀請了高承恕教授做一個專題演講,他留給了當時執學術界牛耳的重要前輩學者一個相當特殊的印象,而且,可以說是負面的印象。
1960年代初,在臺灣大學哲學系殷海光教授的領導推動下,邏輯實證論的哲學思想成為臺灣思想界的主流,這強化了早已行諸多年的所謂「經驗實徵」(特別是量化)研究方法的正當性。對這樣的現象,英國社會學家Anthony Giddens 即認為,基本上乃是從事有關社會與行為現象的研究者模傚自然科學之認知模式的一種態度反應。由於種種歷史條件的隨制作用,這樣一種我們慣稱為經驗實徵研究的「實證主義」態度,在美國的行為與社會科學界裡,事實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即已蔚成風氣,並且成為主流。這麼一來,可以理解的,由於我們絕大多數的社會科學研究從業者都是留學美國的,縱然沒有留學美國,其所學習而稔悉的,也是以美國的研究風範為圭皋。以當時的臺灣學術界而言,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可以說即是持有這樣之研究典範的重鎮,而楊國樞教授則是最為重要的靈魂人物。
從1970年代起至1980年十二月間倡導了所謂《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的十年間,楊國樞教授推動了一連串學術運動,其中包含以心理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為鐵三角的所謂「科際整合」,以及有關中國人性格與「現代性」等等的研究,而這一切在在均是以強調經驗實徵方法為根本。這樣的科學態度所秉持的,可以說即是1960年代以來強調所謂「經驗實徵」的實證主義思想。它以絕對的優勢籠罩著整個臺灣的行為與社會科學界,而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則可以說是極具主導作用的學術研究機構,有著極崇高的學術權威地位。
當時,一個學者能夠被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演講,即猶如是「被欽點」了的狀元一般。因此,高承恕教授被邀請去演講,可以說是被看重的,是一種榮譽。然而,問題就出在高教授的演講內容,我忘了他的演講題目,但是,他所講的涉及當時他熟悉的德國批判理論與詮釋學,對實證主義,當然,不能避免的,會有著批判性的著墨。對當時在座的諸多深受美國實證思想洗禮的前輩學者,這無疑是嚴厲的挑戰,涉及的是基本學術信仰,更是學術尊嚴的問題。於是,以楊國樞教授為首的諸多學者表示不滿,以為這是一種反科學的狂妄作為,實不可取。這麼一來,這次的演講所呈現的,最重要的自然不是高承恕教授的學養功力,而是為行為與社會科學界引來騷動──一種基本信仰受到嚴重挑戰(乃至摧毀)的集體焦慮。自此,高承恕成為「異類」的代名詞,很自然的,被歸類為是行為與社會科學界中的非主流少數份子。沒錯,高承恕教授那一次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初次學術春啼,為他帶來的,最重要的莫過於是學術屬性的定位,這是「不幸的」。但是,依我個人的意見,這卻可以說是高承恕教授對1980代初期之臺灣社會學界最大的貢獻,即:於代表美國主流社會學之實證主義與結構功能主義之外,他為我們開啟了另外一扇門,特別是理論思考的門,這個門來自歐陸德國的社會思想──批判理論和詮釋學傳統,當然,還有韋伯的社會思想。再說,這也正是高承恕教授於1980年代的臺灣社會學界能夠領風騷的關鍵。
回顧高承恕教授的學術生涯,我們很清楚地可以看出,不論就教學或研究而言,他後來專注的是有了轉向。正如這本書編者們撰寫的序言中所指出的,高教授把焦點轉移到法國年鑑學派史學的論述典範。我不知道高教授為何會有此轉移,也不曾得知其心路歷程,但是,這個轉移是有意義的,更可以說是奠定了臺灣社會學界裡慣稱之「東海幫」的基本思維架構的基礎。我個人認為,除了肯定著任何社會學研究必須關照社會的「歷史」條件之外,高承恕教授更進一步地認識到「日常生活」這個概念,無論就理論立場或現實社會生活來說,對於理解人們之社會行為均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事實上,回溯法國社會學發展的傳統,特別是左翼的社會思想,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從Lefebvre於1947年出版《日常生活的批判》(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的第一卷以來,整個(至少法國)馬克思主義思想把革命的希望寄託在如何從日常生活世界裡來啟蒙無產階級,並讓他們有著產生革命的動力。撇開所有相關的課題(如具體的革命策略問題)不談,高教授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講授Braudel 之年鑑學派的論述,某個程度來說,是呼應著這樣的思想潮流。尤其,在1980年代所推動之「學術研究本土化」的衝擊之下,這樣地強調「歷史」與「日常生活」自然是「本土化」兩項不可或缺的概念範疇。高教授這樣的選擇可以說是明智、且具有著前瞻性的感應。
坦白地說,做為高教授的摯友,尤其是學術上的同好,我沒有料到的是他將之後的研究重點移轉到對臺灣中小企業從事經驗實徵的研究(包含了之後對台商和東亞資本主義的比較研究),儘管當高教授把興趣轉移到對法國年鑑學派史學,原本就可以預期有著轉向經驗實徵研究的可能。是的,從喜好「熱鬧」與結交朋友的個性角度來看,高教授的心靈世界裡確實有著引動他走入庶民世界的潛在驅力,但是,他能夠毅然決然把過去喜好與擅長的理論思考予以適當的懸擱,在心靈上需要先做點調整,並下定決心。就我個人的立場,對一個學者而言,這是一種「致命」的選擇,需要一定的勇氣。更令我感動的是,我認為,除了個性之外,高教授所以把整個學術生涯投入臺灣中小企業的經驗實徵研究,尚有一股來自內心的沛然力量,這股力量即是他對自己所生長之臺灣這塊土地有著一份關懷與熱愛的情操。高教授是所謂「外省」子弟,而且是一般所謂的「高幹」子弟,能夠把自己的學術生涯關注在一般庶民的生活世界上面,就其個人生命史來說,是不尋常的,值得尊敬,也應當特別予以肯定。反過來,對我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卻做不到,我自己應當覺得慚愧才對。
高承恕教授是一個情感豐富而熱情洋溢的人物,這很明顯的體現在於他的整個學術生涯之中。其實,單就他的學生們在這套文集中為他所撰寫之論文的內容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了。能夠把生命情懷融入學術活動之中,正是韋伯所說之「學術作為志業」的基本精神,這在臺灣的學術界裡是少見的。對這,我始終認為,高承恕不是一個科學家,而是藝術家,一個把整個生命融入專業的藝術型學者。難怪,他會深深地獲得到學生們的愛戴以及長年追隨,成為永遠、且唯一至尊的「幫主」。
葉啟政
識於世新大學研究室
時2014年6月9日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王振寰 執筆)
這本書是祝賀高承恕教授從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榮退的紀念論文集。高承恕教授在1978年學成歸國後,開始在東海大學任教,直到2013年退休,教誨學生無數。高老師在學術發展上,大略可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引進西方社會理論,特別是西方馬克思主義、韋伯、與年鑑學派,在當時的社會學界引起極大風潮;第二階段始於高老師將重點移轉到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帶領團隊全台奔走訪問廠商,也帶動社會學界對臺灣中小企業的研究和成果出版。雖然這二階段的學術研究領域截然不同,但在高老師學術熱情的召喚下,一群群學生紛紛投入相關研究,其中有些學生持續在東海大學深造,有些則出國留學,學成之後他們在各大學任教,高老師的學術影響力遂枝開葉散,進而形成社會學界所謂的「東海學派」。
這兩本《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的紀念論文集,是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和我們一群曾深受高老師影響的學生,2013年5月18日在東海大學舉辦的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改寫彙編而成。而編輯的邏輯和架構,基本上是跟隨高老師學術發展的階段脈絡:從高老師引介西方馬克思主義、韋伯,到後來從事中小企業,和金融研究。這個序文將順此時間序列,介紹高承恕教授的學術發展,之後說明他對臺灣社會學發展的貢獻和影響,最後則說明本書的文章和基本論點。

三、章節介紹(理論篇)
全書共二冊收有12篇論文,分為理論篇和經驗研究篇,以回應高老師學術生涯的兩個階段。本書為第一冊的理論篇,共收有6篇論文。第一章朱元鴻教授之「未成熟科學的魅力」,他回應高老師回台任教所教導的社會科學哲學,指出高老師所帶來的正是西方哲學界方興未艾、辯論不休的議題,也帶進了社會學「這個未成熟的學科因為參與嘈雜的知識論爭議而向世界思潮開啟,顯得青春煥發、漸具熟成(aging)的風味與魅力」。然而朱教授也反省到「在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社會學不再回應當代知識論爭議的騷動,因此顯得像似漸趨沉寂自得的老成(aging)學科」。這篇文章透過了對高老師知識傳承和自己研究法國社會哲學的反省,說明社會學與哲學爭辯之間的關係,具有相當強的反身性。第二章是苑舉正教授的「臺灣社會科學方法論發展之哲學反思」,他從哲學反思的觀點,描述二次大戰後在美國所發展的邏輯實證論以及反實證論思潮,如何在極為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輾轉於上世紀60年代開始傳播至臺灣,並掀起了一股思想的浪潮。他以殷海光、高承恕、林正弘三人為例,說明臺灣的社會科學哲學發展的歷史。他指出,雖然反實證論的立場並不以提出新的科學架構為主,而更想從歷史、理論以及本土思維的方向,重新理解與詮釋社會科學的意義,因此並無法撼動實證化研究的主導地位;但就是這種倫理態度,是以人為本的社會研究,有助於提升知識進步和多元文化並存的機會。這篇論文把高老師的理論引介,將臺灣放在世界思潮中來探討,格外具有歷史脈絡和反省性。
本書的第三章是黃金麟教授所寫「『苦難』的政治經濟學:群眾運動與中國革命」,討論中國共產黨如何以苦難動員群眾,成功發動一場「窮人」革命,來建立其革命真理政權。他指出,苦難有真實性和心理性的對應,在以苦難塑造革命的物理條件時,共產黨人將一般中國人個人的苦難,例如經濟剝削、天災、土匪、戰爭和父權統治等,和國族的苦難混合串連,這個同一化苦難根源的論述和動員,在土地改革時期(1945-1952)中達到最高峰。透過群眾運動與訴苦機制,共產黨成功地將蔣介石塑造成為最大苦根,美國帝國主義則成為蔣介石的後台。不過黃金麟教授也指出,用以打敗封建統治者的鬥爭方式,未必能用來做為經營新社會的條件,革命成功之後的共產黨,仍一再地在後續的時間發動群眾搞革命,卻也構成其新政權的限制來源。
本書第四章是邱德亮教授所寫的「救贖經濟的理論性初探:以朝聖的宗教旅行為例」,藉助於韋伯新教倫理的分析,邱教授發展出「救贖經濟」的概念,指出神聖與世俗、此世與彼世、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區分,將此世所做的事(禁慾),象徵性地轉化成為彼世的解脫以做為回報(新教徒現世成就,轉化為榮耀上帝而獲得救贖)。他以朝聖的宗教旅行為實例,指出朝聖做為宗教事業所生產的救贖商品,永遠在通俗化(或稱市場化或商業化)和精神化(或稱文化化或心靈化)之間,進行世俗/神聖,腐敗/改革的辯證式擺盪。更有趣的是,他指出,不同階級在救贖經濟獲得的利益是不同的,「越能與經濟世界拉開距離的婉飾委辭的運作,越是將經濟資本的投資易容變貌得面目全非,以致無法辨認時,越能獲得最大的宗教利益。這才是救贖經濟對上層支配階級的真正意義。」這篇論文對我們瞭解宗教朝聖提供了批判性的理解。
第五章是鄭志成教授的「認知人類學的二元對立結構做為方法論的理解策略:兼論理解Georg Simmel 的社會學嘗試」,他認為二元對立的認知結構貫穿西方思想史的脈絡,「二元性」意謂著兩個對立、分裂、不相容的選項,往往是兩個方向、質地互異的極性。從古典希臘哲學思想的「存有」與「流變」、中古世紀的上帝與人、到近代的身心二元論、和社會學發展脈絡中馬克思、涂爾幹和韋伯都有二元對立認知結構和論證,最後他檢視Simmel 的生命哲學、社會學、文化哲學,以及時尚現象各個領域,並仔細討論Simmel 在這些不同領域所展現出來的二元對立思維,藉此呼應其論點:人類的思維活動中,的確存在著一個普遍的「認知的二元對立結構」。
第六章翟本瑞教授的「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當代金融社會的風險與危機」,是以馬克思的「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命題,討論當代金融主導的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危機和風險。他指出,1970年代以來,因為信貸極度擴大、過度槓桿操作,金融資本主義也因而全面擴張,成為主導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然而,過去和當前世代預支了未來世代的可支配所得,這個借來的繁榮到了2008年金融風暴前夕,終於無法再持續下去。全球總合需求缺乏,飽受擠壓的中產階級、嚴重的財富分配失衡,以及全球化所帶來的嚴重失業,都讓金融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逐漸顯露,而且「世代鬥爭」的問題也浮上台面。面對金融資本主義嚴峻的經濟困局,作者指出需要正視馬克思所提出的「資本主義必然崩潰論」的危機理論。
本書的完成,首先必須感謝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劉正主任的大力支持,從籌備開始,我們就定期開會,仔細籌劃各項工作,以及會後緊盯文章進度、審查和修改的工作。其次,我們要感謝參與寫作的朋友,因為他們的熱心參與,才有這本書的出現。我們也要感謝參加高承恕教授榮退會議的所有師生、校友和朋友,大家共同見證了高老師做為人師和經師的典範。當然,我們大家都必須利用這個機會,大聲地對高老師說聲:「謝謝老師」!

目次

序:從韋伯到中小企業:高老師的學術志業/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王振寰執筆)

推薦序/葉啟政

第一章 未成熟科學的魅力/朱元鴻

第二章 臺灣社會科學方法論發展之哲學反思/苑舉正

第三章 「苦難」的政治經濟學:群眾運動與中國革命/黃金麟

第四章 救贖經濟的理論性初探:以朝聖的宗教旅行為例/邱德亮

第五章 認知人類學的二元對立結構做為方法論的理解策略:兼論理解Georg Simmel 的社會學嘗試/鄭志成

第六章 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當代金融社會的風險與危機/翟本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35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