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滿額折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犯罪剖繪-理論與實務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00 元
優惠價
95570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3元
庫存:8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犯罪剖繪是犯罪偵查新的研究領域,它是透過刑案現場所顯現的行為跡證,察覺未知嫌犯的心理痕跡,藉由過去累積的研究成果和辦案實務經驗,再加上偵查人員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直覺,研判可能犯罪者的背景特徵,以縮小嫌犯的搜尋範圍,進而提供具體有效的偵查建議。此項技術目前已在歐美先進國家廣為應用,但在國內仍屬學術研究的範疇,有待積極引進並探討其運用的可能性。本書旨在彙整國外相關文獻,包括最新的研究領域和已獲致的具體成果,並蒐集整理國內已完成或進行中的實證研究,以建立適合國內應用的本土資料庫,並指出未來應努力的研究方向。

作者簡介

廖有祿
現職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
學歷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經歷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巡官、分隊長
內政部警政署組員
中央警察大學助教、教官、講師、副教授、電算中心主任、刑事警察學系主任

序言
犯罪剖繪是犯罪偵查新的研究領域,它是透過刑案現場所顯現的行為跡證,察覺未知嫌犯的心理痕跡,藉由過去累積的研究成果和辦案實務經驗,再加上偵查人員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直覺,研判可能犯罪者的背景特徵,以縮小嫌犯的搜尋範圍,進而提供具體有效的偵查建議。此項技術目前已在歐美先進國家廣為應用,但在國內仍屬學術研究的範疇,有待積極引進並探討其運用的可能性。本書旨在彙整國外相關文獻,包括最新的研究領域和已獲致的具體成果,並蒐集整理國內已完成或進行中的實證研究,以建立適合國內應用的本土資料庫,並指出未來應努力的研究方向。
全書架構如下:第一章緒論首先闡述犯罪剖繪的發展沿革、定義及目標,其次介紹剖繪和犯罪的分類,最後說明此領域及本書採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論基礎分別說明犯罪生物學、犯罪心理學、精神醫學和犯罪社會學,並指出科際整合在犯罪剖繪的必要性。第三章解釋犯罪剖繪的基本原理、適用範圍和應用流程,並敘述其價值和限制。第四章刑案現場分析闡釋如何勘察現場,連結連續案件,區別有組織及無組織的犯罪者,辨識可能的變造現場,以及如何進行被害調查。第五章探討新興研究領域──地緣剖繪,從環境犯罪學開始認識犯罪的空間要素和地緣關係,最後以國內案例加以分析。第六至八章分別敘述犯罪剖繪的原理如何運用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的性侵害、縱火和連續殺人犯罪,分別說明其定義、特性及分類,並以國內案例分析加以驗證,章節順序安排理由在於許多連續縱火和連續殺人都有隱含性的動機,因此首先探討性侵害,而連續殺人則潛藏相當複雜且非常人能夠理解的機制,因此擺在最後較為恰當。第九章則探討犯罪剖繪運用在其他案件的可行性,分別列舉戀童症、性慾窒息死亡、性偏好症、連續竊盜、尾隨騷擾、電腦犯罪、恐怖活動和校園及職場暴力,證明犯罪剖繪的觀念亦可應用在一般犯罪的偵查。最後一章則是指出犯罪剖繪的未來發展,如運用在筆跡分析、用語分析、談判、偵訊、測謊、催眠、行為觀察技術、欺騙偵測、文字供述內容分析和心理解剖,以及如何藉由建立資料庫進行電腦分析,最後則是探討犯罪剖繪涉及的倫理議題,以避免此一技術遭到誤用及濫用。
綜觀全書可以發現,犯罪剖繪兼具理論基礎和實務價值,而且是一般犯罪偵查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而非專業剖繪人員的專利,其核心概念則是向犯罪者學習和從犯罪者的角度思考,如此將可在某些懸而未破的重大刑案中,找到一些有利辦案的蛛絲馬跡,進而釐出偵查方向並提供輔助策略,協助逮捕嫌犯及蒐集相關證據。此項技術如要普遍應用,有賴累積大量而深入的本土研究資料,本書撰寫目的即在拋磚引玉,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學者投入開拓此一研究領域,共同為犯罪偵查和社會治安工作盡一份心力。

廖有祿
於2024年4月15日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定義及目標
第三節 剖繪分類
第四節 犯罪分類
第五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第一節 犯罪生物學
第二節 犯罪心理學
第三節 精神醫學
第四節 犯罪社會學
第五節 學科的結合

第三章 原理與應用
第一節 基本原理
第二節 作案手法與簽名特徵
第三節 適用範圍
第四節 應用流程
第五節 問題、評估和限制

第四章 刑案現場分析
第一節 現場勘察
第二節 案件連結
第三節 有組織及無組織
第四節 變造現場
第五節 被害調查

第五章 地緣剖繪
第一節 犯罪分析
第二節 理論基礎
第三節 空間要素
第四節 地緣關係
第五節 國內案例分析

第六章 性侵害犯罪
第一節 定義及特性
第二節 犯罪行為分析
第三節 性侵害犯罪者的分類
第四節 國內案例分析

第七章 縱火犯罪
第一節 縱火犯罪的定義
第二節 縱火犯罪的特性
第三節 縱火犯罪者的分類
第四節 國內案例分析

第八章 連續殺人犯罪
第一節 定義、類型及特性
第二節 連續殺人犯罪的特徵
第三節 連續殺人犯的分類
第四節 國內案例分析

第九章 其他案件
第一節 戀童症
第二節 性慾窒息死亡
第三節 性偏好症
第四節 連續竊盜
第五節 尾隨騷擾
第六節 電腦犯罪與數位證據
第七節 恐怖活動
第八節 校園及職場暴力

第十章 未來發展
第一節 其他應用
第二節 電腦分析
第三節 資料庫建立
第四節 倫理議題
第五節 結語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錄 犯罪分類手冊
附錄 殺人犯罪分類一覽表
附錄 縱火犯罪分類一覽表
附錄 性侵害犯罪分類一覽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570
庫存: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