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白話文版)
滿額折

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白話文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易懂深入,學術與普及兼具】
◎系統介紹史料收集與鑑別,為史學研究設定嚴謹標準
◎從專門史到普通史,全面提升歷史研究的深度與精確性
◎綜合古今,評析歷史書寫技巧,以史為鏡,引導未來學術方向
史學界的革新之作,梁啟超詮釋史學的現代轉型!

【史學的重塑】
本書是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的白話文版本,旨在使更廣泛的讀者群能夠理解和應用其歷史研究方法。梁啟超不僅回顧了中國史學的傳統,更提出了史學應進行的現代化改造,強調史學不僅是記錄事實,更是解釋事實、評價事實的學問。

【史學的範疇與目的】
梁啟超界定了史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範圍,認為史學不僅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也應涵蓋社會各層面的動態變化。他提出史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透過對過去的了解來啟迪現在,並為未來提供借鑑,這一觀點為書中後續各章節的論述奠定了基礎。

【史學的傳統與轉折】
梁啟超詳細追溯了中國史學的發展脈絡,從古籍的紀傳、編年到紀事本末各種體裁的流變,分析了各自的優劣和適用範圍。梁啟超認為儘管傳統史學在記錄歷史方面有其獨到之處,但在解釋和評價歷史事件上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提出了史學改造的必要性。

【史學方法的創新】
梁啟超強調將史學分為專門史與普通史兩大類,並提出專門史學應該更加注重深入某一特定領域或主題的研究,這不僅可以豐富史學的內容,也能提高史學研究的專業性和深度。他認為這種方法論上的創新是史學現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史料的理解與應用】
梁啟超將史料分為文字紀錄和非文字紀錄兩大類,詳細介紹了如何對這些史料進行有效的搜集、篩選和評估。這一部分對於理解史學的實踐特別重要,因為好的史學研究必須建立在可靠的史料基礎之上。

【史料收集與鑑別技巧】
梁啟超不僅提供了具體的搜集技巧,還教導讀者如何鑑別史料的真偽和價值,這對於保證研究品質具有關鍵意義。透過實例分析闡述了如何在繁雜的史料中辨認出最具參考價值的資訊。

【歷史書寫的藝術與科學】
梁啟超探討了如何將收集到的史料組織成書,討論了不同歷史書寫方式的利弊。此外,他還探討了歷史與自然科學的異同,以及在寫作歷史時如何平衡時勢與英雄人物的關係。此章不僅是對史學方法的總結,也是對如何撰寫歷史的深入探討。


本書特色:本書以白話文精鍊地展現了梁啟超對歷史學的深入見解,涵蓋史學的意義、範圍以及研究方法。全書從史學基本概念入手,追溯其發展並提出分為專門史與普通史的創新見解,更介紹了各類史料的收集與鑑別技巧、探討編撰史書的不同方式,使讀者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並運用歷史研究的方法。

作者簡介

梁啟超(西元1873~1929年),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宏猷、任甫,別號任公、飲冰室主人,清末戊戌維新變法領袖之一、新文化運動驅動者,為民初重要的知識分子與政治人物。著有《清代學術概論》、《飲冰室合集》、《中國歷史研究法》、《新中國未來記》等。

伊莉莎,專職譯者。

目次

第一章 史之意義及其範圍
第二章 過去之中國史學界
第三章 史之改造
第四章 說史料
第五章 史料之蒐集與鑑別
第六章 史蹟之論次
附錄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史之意義及其範圍
何謂史學?它是對人類社會延續行為的形態進行記錄,對其累積成果進行審視,探尋其因果律,為當代眾生提供行動的參考。若其聚焦於解讀中國古代民族的往事,以供現代中國人民借鑑,此便稱之為中國歷史。
現應對此定義進行分析闡述:
一、論活動的本質與表現:人類之所以活動,既是為了生存,亦因活動本身賦予生命意義。一旦活動停止,人類精神之光幾乎將熄滅。所有活動,本質上由參與者構成,而其所涉及之事物則構成其表現。歷史學家透過整合參與各類活動的主體與這些活動所展現的多樣表現,構築出一套系統的敘事結構。因此,自然現象如天文、地理等,由於缺乏人的主動參與,不屬於歷史的研究範疇;相反,凡是由人的情感、理智與意志所引發的活動,無一不屬於歷史的討論對象。所謂的「表現」,進一步可細分為產品與情態兩種:產品,是指活動所留下的過去痕跡,是活動結果的展現;情態,則是指活動進行時的現狀,是結果的起因。以海中生物經過長時間共同作用形成珊瑚島為例,珊瑚島的形成是過往各種活動情態的累積,而如今它已成定局,那些活動的情態不再可見。歷史的任務,就在於將這些定型的痕跡還原為生動的歷史情景,透過結果推斷其產生的情態,讓過去的生活在今天重現。
二、關於人類社會的持續活動:此處提及的不是單一個體的活動,而是整個人類社會的行為。單個人或普通人的吃喝、繁殖、鬥爭、回憶和交談等,雖然均屬於活動範疇,但並不一定每一項都會成為歷史的記載。歷史所記之事,不論是個體獨立完成,還是眾人共同努力的成果,關鍵在於這些活動必須以社會為背景,其活動力的應用必須深入並能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至少影響到社會的一部分,這樣的活動才能成為歷史的組成部分。簡而言之,歷史是由人類整體或大多數人的共同努力所鑄就,因此其本質不是個別的,而是社會性的。再者,之所以強調活動的「持續性」:是因為個人的生命極其短暫,而人類社會的生命則長久得多,社會總是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發展,彷彿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指引著前進的方向;這個目標雖然遙不可及,但每一個時代的人所做的努力,就像是萬里長征中邁出的一小步。因此,前人未竟的事業總會遺留給後人,後人繼承前人的遺產並不斷發展增強;這樣一代接一代,經過數千年甚至數萬年的累積,雖然達到的目標仍然遙遠,但與目標的距離卻每天都在縮短;這就是生命進化的軌跡。歷史,就是記錄一代又一代人連續不斷努力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任何在空間上孤立、在時間上偶然或短暫的人類活動,都不屬於歷史的範疇;只有在空間上廣泛、在時間上持續的活動,才是歷史所關注的。
三、成效及其因果邏輯:無一活動不留成效,自明而不需贅述。然而,所謂成效,並非單指個體或事業的成敗,而是對整個社會活動的記錄,進而彙總其成果,實質上便是進行總帳的盤點。因此,有些成效顯而易見,如春雨滋潤後的麥苗生長,狂風之後森林的損毀;歷史上偉大的聖人、英雄的出現,重大的戰爭、革命的發生,均屬此列。也有些成效細微而難以察覺,如潮水退去後河岸的淤泥沉積,長期泡茶的壺內留下的茶漬;即便是最敏銳的觀察者,亦可能未能察覺,但其留下的痕跡卻是永久不滅。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共同心理與習慣,雖難以明確其起源與創始人,但每個人日常的飲食習慣等行為都對其產生了影響,正是這一類例子。所謂的總成效,即指這兩類成效的總和。成效本質上是當前所見的結果,必然有其來源於過往的成效;而當前的成效又將成為未來結果的因,因果循環往復,唯有追溯其因果關係,方能解析活動的持續性。然而,因果關係複雜難解;一結果可能源於多因,一因可能產生多結果;或許暗中轉換而後顯現,或透過反作用而最終明瞭;因此,對於歷史學家而言,此乃難題。
在現代社會,出版一本書籍之前,編者首先須明確其目標讀者群體。這種明確性使得作品能夠有的放矢,避免內容的泛濫無序,從而針對特定的讀者發揮最佳效果。以《資治通鑑》為例,該書的初衷是專門為帝王閱讀而編撰的,因此它涵蓋了所有帝王治國所需的歷史知識,無關的內容則被剔除。這可以說是一本極佳的「皇帝教科書」,同時也適合那些志在為君分憂的士大夫閱讀。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該為何種讀者群體編寫歷史書籍呢?在民主主義的大旗之下,每一個國民都是國家的一分子,同時也是世界的一分子。對過去智慧的共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產生了對歷史的需求。簡而言之,我們今天所需的是一本「國民資治通鑑」或「人類資治通鑑」。歷史學家的目的在於讓國民意識到現代生活與過去及未來生活的密切連繫,從而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和對文化遺產的欣賞,激發樂觀和自我增強的情感;回顧先輩們未竟的事業,激勵後人繼續前行,不敢怠慢;透過觀察失敗的教訓和惡果的循環,促使人們感到羞恥和恐懼,審視遺傳上的不足,並思考改正的方法。僅有透過這種方式,歷史才能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形成密不可分的連繫。如此,歷史的編撰才真正是為了社會大眾,而不僅僅是為了某個權力階層或智識階層,這一點顯而易見。
當代學者韋爾思曾論述:「距今二百年前,世界未有一著,述足稱為史者。」
自古及今,中外名著之中,以歷史為題材者實不乏數。然而,何故云此等書籍竟無一部能名副其實之史作?答曰,現代對歷史的理解,與古人所持之見解大相逕庭。中國歷經二千年的史學研究,自視領先於世。然而,其架構多沿襲自千年以前學者之創見;當時所需之歷史,與今日所求迥異。昔日學術未分專業,一切知識皆依賴歷史紀錄;因此,歷史的範疇寬廣至極。隨著時間的推移,著作日益增多,終至於一人終生難以窮盡閱讀。我們今天閱讀古書,正如「淘沙尋金,常有所獲。」雖然沙中不盡是金,但篩選數斗沙土,僅為獲得一粒金砂,已屬不易。更何況,淘金技巧,並非人人皆能掌握;一旦誤入歧途,遺棄金砂而取沙石,乃是在所難免。不幸的是,中國當前的歷史教育,正是如此狀況。我曾在友人家見一學童年僅18歲,其父親測試其對元明兩朝帝王世系及在位年數的記憶,該童對答如流,字字準確無誤;但若此童被問及其他朝代相同事項,我等只能羞愧無言。我對此童的聰明才智感到驚嘆,轉念想到,若此等聰慧才智被用於如此無益之勞作,其冤屈實在無以復加。不僅如此,由於古代史書多為特定階層閱讀,其重點偏向政治,且政治內容又集中於中樞,以致我們認為極為重要的歷史事件,有時反而未被記載。例如,巴蜀、滇黔等地自古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邊緣,其同化過程是歷史學者急切希望了解的。然而,古代歷史書中對此有兩個關鍵事件的記載,實為此類事件的研究錨點。
其一在巴蜀,即戰國時期秦國司馬錯之定蜀;其二在滇黔,即三國時期蜀國諸葛亮之平蠻。可是,《史記》對前者的記述僅有十一字,《三國志》對後者的記述僅有六十四字;豈不覺其過於簡略乎?譬如在隋唐時期,佛教的興盛導致了全國性的思想與社會氛圍的巨變,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個事實;然而詳細閱讀《隋書》、《新舊唐書》,這種深刻的影響卻難以在我的腦海中留下痕跡。再如元明時期的雜劇與小說,開創了中國文學的新紀元,這同樣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當我翻閱《元史》、《明史》時,關於這方面的資訊幾乎寥寥無幾。再看漢朝的抵禦匈奴、唐朝的征討突厥,這些都間接地對西方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明朝時期歐洲人的「航海探索」,對我們的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這些透過對比研究我們與西方的歷史事實可以明顯看出。然而,深入研讀漢、唐、明等朝代的歷史,能夠引導我進入這種智慧路徑的卻是寥寥無幾。由此看來,古代史籍一方面由於覆蓋面太廣,篇幅龐大,令普通學者望而卻步;另一方面由於涉獵過窄,對事實的記載不夠全面,未能給我們留下完整的印象。因此,要想獲得一部理想的中國史,為現代中國人提供參考,必須依靠新史學家的努力方能實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