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電子書
你快樂,所以你成功:史丹佛大學最重要的快樂心理課,打破6大慣性成功迷思,化快樂為生產力(電子書)
70折

你快樂,所以你成功:史丹佛大學最重要的快樂心理課,打破6大慣性成功迷思,化快樂為生產力(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70196
未開放訂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成功不一定快樂,但快樂更容易成功 ??
本書獲選美國《企業》(Inc.)雜誌2016年5本必讀商業書籍之一

你還在把「吃苦當吃補」嗎?關於「成功」這件事,你是不是也有下面這些迷思:
一、要隨時保持在火力全開的「衝衝衝」狀態。
二、壓力愈大,才會愈成功。
三、堅持到底,成功就會來找你。
四、發揮潛能,讓自己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
五、不要拿自己的弱項與別人的強項相比拚。
六、不夠成功,是因為還不夠自私。

當生活的速度讓人感覺壓力沉重、精力耗盡時,我們常會自責,認為別人好像都能身兼數職,面面俱到,自己怎可認輸?只要努力撐下去,繼續拚搏,就能成功達陣;當一切的辛苦和煎熬結束後,快樂就會降臨。

大家不是說成功會帶來快樂嗎?然而,當咬牙撐過痛苦、撐過極限後,輸掉的卻是我們的快樂與幸福。
我們相信許多過時且錯誤的理論,也深信「成功會使人快樂」,但長期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這種說法應該倒過來:「快樂不是成功的結果,而是使人成功的原因。」

史丹佛大學「快樂心理學」課程的首創者賽佩拉博士,在本書說明如何利用簡單的六步驟,讓你既快樂又成功。她運用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策略,歸納出讓人獲得小確幸與成功力的六大關鍵,包括:
一、活在當下,享樂也要在當下。
分心是導致不幸福快樂的原因;在我們最專注、最投入的時刻,往往是最快樂的時候。

二、強化韌性,愈挫愈勇。
韌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善用好壓力,遠離壞壓力,培養對於挫折的耐受力,就能幫助自己挺過挫折與挑戰。

三、保持平靜,用對能量不會累。。
意志力像肌肉,用久了就會疲憊,別再硬撐了,善用平靜的力量,能讓我們在工作上和生活中都更有體力,心智更專注,精神更愉悅,永遠活力滿滿。

四、學習無所事事,讓大腦放空。
許多頭腦靈活的創意鬼才都表示,他們天馬行空的創意與想法,常常是在做白日夢,或在從事與工作完全不相干、又不花腦筋的活動時冒出來的。

五、善待自己,對自己更寬容。
如果在失敗後對自己態度苛刻,只會讓自己再次失敗;如果你能善待自己,下次就會做得更好。

六、心懷慈悲,多點同理心。
研究證明,好人比較容易成贏家(只要他們能學會不被人利用其良善的特質)、能激發人的忠誠度,也讓人覺得溫暖與被信任,更能提升創新的精神。

書中也提出諸多實證有效的幸福理論,包括:
快樂會讓人的生產力增加百分之十二。
大家對於「成功」往往過於期待,一旦達成目標,會發現自己並沒有當初以為的那麼快樂。
冥想是種能保持專注、獲得平靜的方式,甚至有些人在冥想後覺得四周的色彩變得更鮮豔了。
避免過度自我控制,因為這樣會讓血糖降低進而使意志力變弱。
仁慈是領導者最需要具備的特質,能讓員工對老闆更忠誠,工作更盡心盡力。

本書的快樂成功學,教我們重新思考「成功」的定義以及真正的快樂之道,並利用快樂重設頭腦,改變生命走向,重寫成功的方程式,化更大的幸福為更大的成功。

作者簡介

艾瑪‧賽佩拉 博士 Emma Seppälä, PH.D.
美國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史丹佛大學「慈悲與利他主義研究教育中心科學部主任」,教授「快樂心理學」,為該研究領域的先驅。
創設高人氣的新聞網站「實現日報」(Fulfillment Daily),並長期為哈佛商業評論、今日心理學與赫芬頓郵報等媒體撰文。

譯者簡介
陳秋萍
台灣人。政治大學畢業,主修中文,輔修英文。曾任職雜誌社、出版社撰述和編輯多年,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日日悠遊不同語言文化之間,或譯或寫或編,樂在其中。譯作頗豐,作品有:《走出時間之外》、《搶救頭號病人》、《少年海鳥之歌》、《Sam,男孩和他的臉》、《蓮葉清單:簡單生活七步驟》、《老娘幹嘛這麼累》、《房間裡的大象》等。

名人/編輯推薦

奧美廣告副董事長暨奧美集團策略長 葉明桂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陳德中

你若真的想要成功,那你最好真的只想要快樂,當你那麼想要成功的中心點消失的時候,就是你滿心快樂的時刻。
——奧美廣告副董事長暨奧美集團策略長 葉明桂

本書作者結合科學與心理學的策略,將韌性、意志力等,化為幸福的成功思維,幫助你建立成功的方程式。滿滿的快樂,值得一讀。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本書根據大量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提供我們在改變處理工作、個人生活和關係等方面的豐富洞見,並探討如何在不失去真實或理智的狀況下提升自我。」
——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作者 亞當‧格蘭特

「作者不但教導我們如何在自己選擇的專業上學習成長,也教導我們如何真實面對自己,並享受過程中的每一刻。」
——「安靜革命」網站共同創設人、《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蘇珊‧坎恩

「要照顧好自己,才能建立有意義的成功職涯,過快樂又充實的生活。這個世界早就需要作者的卓知洞見。」
——Google「開心研究員」、《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作者 陳一鳴

「作者舉出許多科學實證,顯示我們可以利用快樂重設頭腦,改變我們的生命走向,重寫成功的方程式。是任何想要人生既成功又滿足的人都值得一讀的好書。」
——哈佛商學院教授、《臨在》作者 艾咪‧柯蒂

「本書汲取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心得,提出六大策略,化更大的幸福為更大的成功。」
神經心理學家、《像佛陀一樣快樂》作者 瑞克‧韓森

「本書打破我們認為需要做更多、更好,要更快、更有效率,才能獲得快樂的迷思。作者讓我們看到,放下汲汲營營追求成就的執著,就能了悟已存在於當下的平靜、喜悅和慈悲。」
——《對自己慈悲》作者 克莉絲汀‧聶夫

「作者提供以研究為根據的大量洞見,闡明發揮創造力、活出有意義人生的關鍵,重新詮釋成功的文化定義。」
——《花小錢賭贏大生意》作者、The Silicon Guild社群網站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彼得‧席姆斯

「本書提供我們極具可讀性、並經過科學佐證的解決之道,讓人能獲得永續的成功,並過得滿足、快樂又健康。」
——賓州大學「想像力研究中心」科學部主任 史考特‧貝瑞‧考夫曼

目次

推薦序 你是因為成功而快樂?還是因為快樂而成功? 葉明桂
推薦序 成功不一定快樂,但快樂容易成功 謝文憲

前言 愈快樂,就會愈成功
六大迷思,讓你獲得成功,卻失去快樂
關於快樂的科學事實
六大關鍵,讓幸福化為成功力

一、活在當下,享樂也要在當下
快樂就是:現在忍受,將來享受?!
預期的喜悅,讓人罹患「成就上癮症」
只關心成功,人生注定失敗
愈胡思亂想,人就愈不快樂
五種練習,回到當下

二、用韌性對抗無所不在的壓力
愛拚才會贏?
你面對的是好壓力或壞壓力?
與生俱來的韌性,是最強的保護傘
扯韌性後腿的攪局者
愈控制,愈失控!適得其反的壓力管理
呼吸高壓時代最需要的放鬆法
按下暫停鍵,生活更美好

三、管理身心能量,別用意志力苦撐
能者多勞,忍者過勞
累到沒電?!因為你硬撐太久了
平靜的力量
如何恢復你的精神能量

四、放空,釋放你的創造力
讓大腦關機,避免當機
愈放空,好點子愈多
享受吧!偷閒之樂

五、對自己寬容,更能展現潛能
不自我設限,才能突破極限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負面訊息的影響力大過正面訊息
善待自己,停止自責
寬容,讓自己更好
心懷感激過生活
練習對自己慈悲,它會成為一種自然

六、仁慈,是最好的領導品格
領導者的重要品格
仁慈是天性
你戴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眼鏡嗎?
利他與仁慈的管理之道
這樣做,強化你的慈悲肌肉

書摘/試閱

愈快樂,就會愈成功
念大學時,有一年夏天,我在法國巴黎的一份國際大報社裡實習。除了我之外,並沒有任何實習生,所以我非常忙碌。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一點,我在二樓和地下室之間來回奔波,負責傳遞各部門的訊息和文件。從主編到印刷工人,我幾乎與每個人都有往來互動。在二樓的是一小群在辦公室裡裝有對外窗的高階主管,以及許多坐在小隔間電腦前的美國作家和編輯。在地下室的是法國報業的藍領工人,負責印刷報紙。
二樓和地下室的氛圍天差地遠,明顯至極。在二樓,你可以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整個樓層都安靜無聲,只有打字和列印的聲響可聞。編輯們蜷縮在螢幕前,他們大部分都過胖,還有著黑眼圈,每個人都自顧自在辦公桌前吃著披薩,不跟別人打交道。但在地下室,氣氛簡直就像嘉年華般歡樂。法國葡萄酒、起司、麵包全擺在大桌子上,印刷工人們歡笑嬉鬧,空間中充滿活力的氣息。
在二樓工作時,沒人跟我講話,除非他們需要什麼東西,但是每次我到印刷間,都受到歡聲雷動的迎接。不久,我就發現希望有更多理由能常到地下室,好讓自己置身那種快樂的環境中。
在報社工作時,來回於這兩組人馬之間,讓我思考到:這裡有一群人—編輯、作家和報業工人,他們熬夜工作到天亮,共同完成並發行一份報紙。是的,這兩組人馬分別執行不同的任務,也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他們的工作都必須在同樣的期限內完成。任何一組人員的一次失誤,報紙就會無法在早晨按時發送。夜復一夜,儘管挑戰當前,兩組人馬都順利完成他們的工作,可是他們的精神狀態正好相反:一組壓力沉重、過勞、看起來不健康;另一組快樂、充滿能量、生氣勃勃。
我相信我們大部分人都想和法國的報業工人一樣,既想把工作做好,也想要樂在其中。每個人都想同時擁有成功和快樂,可是這兩個目標在現今這個時代,卻前所未有的遙不可及。
拜科技發展之賜,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已經快速到令人招架不住,我們總是追趕著一個又一個的截止期限,查看行動裝置上最新的電子郵件或簡訊,更新社交媒體的狀態,瀏覽最新的網站、部落格或新聞;在做這一切的同時還要計畫晚餐的菜單、在車陣中穿梭,以及預先準備即將到來的電話會議。
此外,案子需要在越來越短的期限內完成,因為網路上隨時查得到檔案和資訊,便利度大為提升,所以研究的資料必須有深度又精確,你的老闆和同事期待他們的訊息和要求能立刻得到回應,消費者也需要更快獲得更好的服務。
為了應付生活與工作上的種種需求,你可能會在睡覺時把電話放在床邊,而且一早起來和上床之前的第一件事經常就是檢查電子郵件。你也透過社交媒體平台,比如推特、臉書或LinkedIn和「朋友」(不論你是否認識他們,或可能根本沒碰過面)連結,回應紛至沓來的通知、某人傳給你網紅的影片,還有上傳最新訊息和相片,以便和這個世界保持連結。同時,不管你花多長時間、費盡多少力氣掌握他們最新的動態,電子郵件和訊息的收件匣依然爆量。你的日子是場沒有終點的競賽,在你筋疲力竭後才上床倒頭大睡,一切只為完成永無止盡的待辦事項清單。
你的週末也沒好到哪裡去,它們可能排滿了私人的瑣事與雜務,比如洗衣、買菜,還有上班日多到做不完而帶回家繼續完成的工作。在既稀少且相隔甚久的假期中,排滿壓力沉重的旅行、走訪親戚的行程;甚至當你在度假時,都會發現難以拔掉工作圈的插頭,所以你會坐在泳池邊檢查你的3C裝置,以便能掌握工作的第一手資訊。在上班日來臨前,如果幸運的話,或許才有機會偷閒多睡個一兩天。
我們就像這樣,接受「過度延伸」(overextension)是生活的一種方式。我們想要成為好員工,所以我們努力工作;我們想要成為好父母,所以設法花更多時間陪伴小孩;我們想要成為好配偶,所以我們煮飯、上健身房、在下班後安排家庭生活;我們想要成為好朋友,所以參加社交活動。我們雖然已經心力交瘁,還是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攬。
當緊張的生活的腳步讓我們感覺壓力沉重、精力耗盡時,我們就會自責。畢竟,似乎人人都能身兼數職,面面俱到,自己怎可認輸?於是,我們相信自己只需要努力撐下去,繼續拚搏,就能成功達陣。一切辛苦的工作和煎熬不就是為了要快樂嗎?因為大家不是說成功就會帶來快樂嗎?
然而,當咬牙撐過痛苦、撐過我們的極限後,也輸掉了我們的幸福。

獲得成功,卻失去快樂
近十年來,我花費許多時間和非常成功的人相處。在耶魯、哥倫比亞和史丹佛這幾所大學,我待在他們身邊學習;在巴黎、紐約、上海和矽谷,我與他們共事。
雖然我的同事個個都成就非凡,他們發起非營利組織、當選國會議員、撰寫暢銷小說、成為百老匯的成功演員、成立新創公司、在全世界的人道救援工作上扮演主要的角色,又或成為華爾街的億萬富翁,與他們共事都帶給我諸多收穫;但是看到這些「成功者」多半操勞過度,因為長期壓力過大而付出健康的代價,我也著實為他們感到心疼。這些人都極具天分,也有很大的潛能,但可悲的是,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多半都耗盡了自身最重大的資產—他們自己。他們也常使員工工作超時且過勞,在他們周遭形成一種壓力文化。
我一方面觀察存在於以前的同學、朋友與同事之間的這個現象,另一方面,我也在史丹佛大學念博士班,攻讀和研究健康和快樂的心理學。當我愈深入探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就愈是震驚地發現,我們被教育的「成功之道」,以及文化所支持和鼓勵的成功祕訣,根本就錯得離譜。一個又一個研究證實,我的朋友和同事,甚至包括我自己,為了追求成功和快樂所做的事,實際上是適得其反。
從那時候開始,我慢慢意識到我們正戕害使自己真正達到成功與快樂的能力,因為我們對普遍、但卻過時的成功理論信以為真。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保持領先,就代表我們得對落在我們頭上的每件事都照單全收,而且還要運用無比的專注和鋼鐵般的自律,並且犧牲快樂。於是,我們猶如苦行者,為了追求快樂卻陷入痛苦的深淵,許多人也成為成功但卻不快樂的人。
以下六大迷思,是我們「成功」之所以有錯誤認知的始作俑者:
 迷思一:要力求完成,絕不放棄。
相信不斷衝刺就會有美好前途,視休息與休閒為奢侈之事。為了獲得更多成就,必須保持競爭力,隨時處於自我鞭策的狀態,秉持著「加班就是認真,事情做愈多就代表愈負責」的觀念,兢兢業業地勤奮工作著。
 迷思二:有壓力才會成功。
如果想要成功,就無可避免會有壓力伴隨而來。這是步調快速的生活所無法逃避的副產品。吃苦不但難以避免,甚至還是必要的。
 迷思三:不惜代價,堅持到底,終能獲勝。
「堅持」是人生中最可貴的精神之一。只要鍥而不捨、永不放棄,終會有成功的一天。因此,我們必須工作到筋疲力竭;對會令人分心和誘惑之事視而不見,就算已經疲累不堪,仍要堅守崗位,完成任務。
 迷思四:尋找天賦,發揮潛能,在某個特定領域成為專家。
天賦就是你所擅長的事情,如果你在一份工作裡可以常常做自己擅長的事,就是發揮自己的天賦。而要發揮個人天賦並獲得成功,最好的辦法就是專攻某項能力,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所以,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密碼,就是要專注在擅長的領域中,努力不懈,成為箇中高手。
 迷思五: 不要拿自己的弱項拼別人的強項。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懂得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避開」自己的缺點。所以,如果是不擅長的領域就千萬別冒險涉獵。
 迷思六:不夠成功,是因為還不夠自私。
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自私的人。因此,凡事只為自身的利益著想,這樣才能成功致勝。

研究證實,這些錯誤的理論傷害了你得到成功和快樂的可能性,因為它們會造成許多負面後果,包括危害你有效與他人建立連結的能力,妨礙工作的創意,削弱你的能量,阻撓你的表現,而且還會讓你在面對挑戰和失敗時缺乏韌性。研究更顯示,你最後也可能因此過勞,並遭受身心健康狀態不佳的折磨。
想想看,在過去一年內,你是不是有過下面這些感覺:
•讓壓力無限上綱,受困其中,以致於無法尋得解決之道;
•陷入「一定要完成待辦事項」這種永無止境的瘋狂追逐中;
•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無法和所愛的人共度;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是有生產力的事,會有罪惡感;
•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意義或成就感。
如果你有上述的任何一種情況,你並不孤單。在美國,人們的壓力程度正逐漸提升,速度之快也令人憂心。根據全球知名人力顧問公司雷格斯集團所做的一份調查發現,百分之五十八的美國人聲稱他們的壓力越來越大。焦慮是美國治療精神健康的首要原因,每年花掉政府四百二十億美金。在過去十年內,抗憂鬱藥物在美國各年齡層的使用率已經增加百分之四百。
根據二○一四年的一份蓋洛普調查顯示,全國的職場也正面臨同樣的危機:百分之五十的員工在工作時心不在焉(他們人在其位,卻表現平平),另外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打算換工作(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滿意現在的工作,當然表現也不會太好)。
人們通常認為「成功會使人快樂」,但數十年的研究已經證實,此種語法應該倒過來:快樂不是成功的結果,而是使人成功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須要更像地下室的法國報業工人那樣快樂地工作。

關於快樂的科學事實
幾年前,我在紐約一家在〈財星〉雜誌上排名百大的公司,對一群會計師演講,題目是「快樂心理學」,大約有四十個人擠在會議室裡。當時,我看得出來聽眾當中有些人對這個主題非常感興趣,但有些人則是坐在房間後面竊笑,他們顯然是被要求來聽講的,但不認為這種「軟性」的題目對他們會有什麼幫助。
我不怪他們。畢竟,我們很少聽到「快樂就是成功的祕訣」這種說法。事實上,我們被教導的觀念正好相反。
邀請我去這家會計師事務所演講的同事事先警告過我,「快樂的科學」可能引不起他這些鎮日與資料為伍的同事共鳴。他建議我一開始先講負面情緒造成的影響並引用相關數據,再來談快樂的好處,因為我是和會計師打交道,所以應該先讓數字說話。果然沒錯,等我提出確切的統計數據後,竊笑聲便消失了。到了演講最後,甚至連遠遠坐在房間後面的憤世嫉俗者都紛紛表示,他們被這些「大量又具有說服力的資料」給說服了。
即使我們不常聽到快樂與成功之間的關聯,憑直覺也知道情緒會對我們造成的強大衝擊。畢竟,無論是因為同事的刻薄評論,或是早上和伴侶的一場口角,都可能瓦解我們接下來一整天的生產力和專注力。我們的情緒和心智狀態對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有著重大影響。先想想在有壓力、悲傷或生氣時的感覺,再對照在快樂、放鬆和感恩時的心情,相信就不難理解你的生產力與他人們的互動狀態等各方面會有多大的不同。
長期研究正向情緒的北卡羅萊納大學心理學家芭芭拉.弗瑞德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以及其他研究正向情緒有何影響的研究人員都發現,快樂在以下四個具體面向能激發我們最佳的潛能。
 智識方面:讓生產力大增
正向情緒能幫助你學習更快速,思考更有創造力,也能化解難關。
比方說,研究洞察力和創造力等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西北大學心理學家馬克.畢曼(Mark Beeman)證實,人們在看過一部喜劇短片之後,比較容易解開複雜的難題或謎語。因為正向情緒可以消除緊張並活化腦部的愉悅中心,幫助觸動神經元的連結,當連結越緊密,思考力也會增強,心理的彈性和創造力亦相對提升。更有研究顯示,快樂會讓人的生產力增加百分之十二。
 心理方面:減少負面情緒的強度
每個人都會遭受心境起伏不定的折磨。決定你日子好不好過的,不是外在因素,而是你的心情。可能當你身處一座美麗的海灘時,卻感覺愁雲慘霧,怎麼也提不起勁來,因為你剛接到老闆的電話,挨了一頓臭罵;又或者,當你置身於連環車陣中卻內心充滿喜悅,因為你剛得知另一半懷孕了。
正向情緒能幫助你不管處於順境逆境都能維持心情的平靜,有效縮短你感覺壓力沉重、憤怒或憂鬱的時間,讓你整體而言比較樂觀。
 社交方面:與人互動與共事都更融洽
無疑地,在工作上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與上司、同事、員工或客戶,對成功來說都不可或缺。正向情緒能強化彼此的情誼,例如,共享歡笑(這是種正向情緒的表達方式),讓人比較能敞開心胸,願意合作。
許多研究證實,快樂的員工會讓工作環境更加和諧舒適。尤其是快樂、友善和支持他人的同事通常會:
•和工作上的其他共同者建立品質較高的合作關係。
•增進同事的生產力。
•提升同事的社會連結感。
•加強職場的向心力。
•增進工作的投入程度。
•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即使他們並未從中受益。
研究顯示,像焦慮和憂鬱這類的負面情緒,會讓人更以自我為中心。相反地,正向情緒能增強我們以更有效的方式與他人連結的動力。快樂能讓我們更有歸屬感,也能從他人的角度看事情,因此較可能在生命中產生正面影響。它能戲劇化地增進你與人建立關係與友誼的能力。此外,我們會更有自信,覺得與別人更具連結感、也更受到愈來愈寬廣的人際網絡支
持。
 身體方面:愈快樂,就會越健康
正向情緒會增強人們的體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改善協調能力、睡眠和強化免疫系統,促進健康。此外,正向情緒也和減輕發炎有關聯。換句話說,愈快樂,你就會愈健康,就算你是處於一個高度緊張或有壓力的環境工作也一樣。
事實上,正向情緒能夠加速心血管從壓力的衝擊中復原。初步研究也顯示,笑聲會令人感到愉快,進而降低壓力荷爾蒙可體松的分泌,並增強免疫系統和減輕發炎症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196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