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三世的法則(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86267198575
EISBN:9786267198681
出版社:柿子文化
作者:古斯塔夫.希爾多.費希納
出版日:2023/07/06
裝訂:電子書
檔案格式:EPUB
版次:1版
商品碼:2222221254149
定價
:NT$ 400 元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有三世!
在子宮獨活是第一世,
誕生到人世是第二世,
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融在一起,
成為至高靈魂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
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
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被我們稱為死亡……
★最特別的生死思考,「心理物理學」始祖給你不同於宗教與靈學的死後世界
★靈魂是不朽的,就算死後仍會不斷發展、進化,只要人能為善而努力
費希納是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在一次研究殘像時,因戴有色眼鏡注視太陽而弄傷眼睛,康復後他轉而研究心靈與身體的關係。一天,他躺在床上,洞悉了心理感受和物質刺激之間是可以量化的,隨後並提出有名的「韋伯-費希納定律」,成為「心理物理學」之創始人,影響二十世紀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提到心理定位的概念時提到費希納;「美國心理學之父」的威廉.詹姆斯特別為費希納《靈魂三世的法則》的英文版寫介紹引文。
費希納將其智慧用來研究死亡,並於《靈魂三世的法則》記錄了他對靈魂存在和死亡意義、死後世界的思辨和探討,提供我們截然不同於宗教、靈學的死後世界圖像,這本開創性的「死亡筆記」至今仍被歐美奉為經典……
✦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出生
人有三世:在子宮獨自存活是第一世;誕生到人世、與人共同生存又維持獨立狀態是第二世;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而從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我們稱它作死亡。
✦彼世的人生是更自由的存在
新生是誕生進入物質世界,死亡是誕生進入意識世界,靈魂從第二世的皮囊破繭而出,開始從內在感受和體驗事物最深處的真實。在彼世,互相理解不需要語言,辨識他人不用眼睛,靈魂具備的思緒包含並理解其他思緒,所以彼此的互動直接而親密,並且沒有任何隱藏,不論是美好的或有缺陷的。
✦一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都在建構其死後的世界
人在生前所思想、完成、獲得的一切,不只影響自身與其他靈魂的命運,也決定他在彼世進一步發展的能力和天資。雖然彼世並無宗教定義上的天堂和地獄,但人生前的一切都會在宇宙法則的運作下在彼世體現:遊手好閒者在彼世會停滯不前;緊握世俗一切不放者在彼世會愚鈍且懦弱;虛妄及邪惡者在彼世會因自身存在和真理、純淨不和而如深處煉獄……但不論虛假、邪惡和不純潔占上風多久,最終都將消失殆盡,因為靈魂內在不和諧而導致的痛苦會迫使他改造自我本質……
✦所有塵世生命都承載著彼世靈魂的生命
亡者的靈魂會像居住在一個共同的肉體當中那樣地居住在現世的自然之中,而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說,人類的身體與心靈除了是他自身的所有物,同時也是更高等智慧存在的所有物。外來靈魂的力量,會在一人之中合一、交錯,這在他「誕生」之時便「與生俱來」。換句話說,亡者靈魂的力量其實在你誕生之際,就存在於你之內,只是每個外來靈魂都只僅有一部分與單獨人類個體相通,因此它對你通常只有啟發性的影響。
✦預知夢、窺探彼世,對生者當下好處不多
人類靈魂的意識之光,在人活著時會在人體內來回遊蕩,「死後」脫離肉體後,便會進入更開闊之地遊蕩。不過,在一些很特別的情況下,世俗的肉體會陷入「沉眠」,而使靈魂的意識突然在彼世甦醒,所以有些人能忽然看到死後的世界和生活,但這種情況並不應該成為你渴求的能力──人應踏實生活、提升自我,為彼世建構未來供第三世靈魂使用的「神聖軀體」,而不是提早使用「未來之眼和耳」去看與聽彼世。
✦你不必害怕鬼魂,但生者與幽魂不應有所「交流」
亡者的靈魂真實存在,除了於你內在發揮力量、在你喚醒記憶時更有力量的同在,它們也會不請自來或在生者憶起時「顯現」,既然你不害怕以回憶形式存在的它們,理當也不必害怕幽魂形式的它們。只是,見鬼就像同時生存在塵世和彼世,對生者或亡者而言,皆非好事。對生者來說,代表他有部分處於死亡狀態,對亡者而言,代表它跨越死亡的領域,不完全地回到此生。若要對抗鬼魂入侵你的生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去相信它們的到來,因為若是相信它們的到來,就像你半路迎接它們的來臨。
✦你自己,就是至高靈魂
你其實活在並交織在至高靈魂裡面,你即是它。當你死亡而進入彼世,你將更能感受到此一事實,說白話一點,你將更能感受──上天(或者要說神也可以)無所不在。你直觀的一生,會在神裡面消融,然後更高階層存在的記憶會浮現,其他靈魂也會在這樣的神聖心靈裡彼此交流,你將繼續成長、發展,但你不是在向神走去,而是存在於神之中並向上攀升──神是基石,也是頂峰!
費希納透過對死後世界的反覆辯證和思考,帶領我們探索生命和靈魂的本質和價值,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該以何種態度面對在塵世的第二階段人生、如何看待「死亡」這個新生的過程,並對彼世第三階段的人生懷抱勇氣和希望……
當你真的認識「死亡」的本質,
就會知道好好活著有多重要!
在子宮獨活是第一世,
誕生到人世是第二世,
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融在一起,
成為至高靈魂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
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
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被我們稱為死亡……
★最特別的生死思考,「心理物理學」始祖給你不同於宗教與靈學的死後世界
★靈魂是不朽的,就算死後仍會不斷發展、進化,只要人能為善而努力
費希納是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在一次研究殘像時,因戴有色眼鏡注視太陽而弄傷眼睛,康復後他轉而研究心靈與身體的關係。一天,他躺在床上,洞悉了心理感受和物質刺激之間是可以量化的,隨後並提出有名的「韋伯-費希納定律」,成為「心理物理學」之創始人,影響二十世紀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提到心理定位的概念時提到費希納;「美國心理學之父」的威廉.詹姆斯特別為費希納《靈魂三世的法則》的英文版寫介紹引文。
費希納將其智慧用來研究死亡,並於《靈魂三世的法則》記錄了他對靈魂存在和死亡意義、死後世界的思辨和探討,提供我們截然不同於宗教、靈學的死後世界圖像,這本開創性的「死亡筆記」至今仍被歐美奉為經典……
✦死亡是另一種形式的出生
人有三世:在子宮獨自存活是第一世;誕生到人世、與人共同生存又維持獨立狀態是第二世;死後在彼世與其他靈魂的生命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是第三世。第一世進入第二世是新生,而從第二世過渡到第三世,我們稱它作死亡。
✦彼世的人生是更自由的存在
新生是誕生進入物質世界,死亡是誕生進入意識世界,靈魂從第二世的皮囊破繭而出,開始從內在感受和體驗事物最深處的真實。在彼世,互相理解不需要語言,辨識他人不用眼睛,靈魂具備的思緒包含並理解其他思緒,所以彼此的互動直接而親密,並且沒有任何隱藏,不論是美好的或有缺陷的。
✦一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都在建構其死後的世界
人在生前所思想、完成、獲得的一切,不只影響自身與其他靈魂的命運,也決定他在彼世進一步發展的能力和天資。雖然彼世並無宗教定義上的天堂和地獄,但人生前的一切都會在宇宙法則的運作下在彼世體現:遊手好閒者在彼世會停滯不前;緊握世俗一切不放者在彼世會愚鈍且懦弱;虛妄及邪惡者在彼世會因自身存在和真理、純淨不和而如深處煉獄……但不論虛假、邪惡和不純潔占上風多久,最終都將消失殆盡,因為靈魂內在不和諧而導致的痛苦會迫使他改造自我本質……
✦所有塵世生命都承載著彼世靈魂的生命
亡者的靈魂會像居住在一個共同的肉體當中那樣地居住在現世的自然之中,而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說,人類的身體與心靈除了是他自身的所有物,同時也是更高等智慧存在的所有物。外來靈魂的力量,會在一人之中合一、交錯,這在他「誕生」之時便「與生俱來」。換句話說,亡者靈魂的力量其實在你誕生之際,就存在於你之內,只是每個外來靈魂都只僅有一部分與單獨人類個體相通,因此它對你通常只有啟發性的影響。
✦預知夢、窺探彼世,對生者當下好處不多
人類靈魂的意識之光,在人活著時會在人體內來回遊蕩,「死後」脫離肉體後,便會進入更開闊之地遊蕩。不過,在一些很特別的情況下,世俗的肉體會陷入「沉眠」,而使靈魂的意識突然在彼世甦醒,所以有些人能忽然看到死後的世界和生活,但這種情況並不應該成為你渴求的能力──人應踏實生活、提升自我,為彼世建構未來供第三世靈魂使用的「神聖軀體」,而不是提早使用「未來之眼和耳」去看與聽彼世。
✦你不必害怕鬼魂,但生者與幽魂不應有所「交流」
亡者的靈魂真實存在,除了於你內在發揮力量、在你喚醒記憶時更有力量的同在,它們也會不請自來或在生者憶起時「顯現」,既然你不害怕以回憶形式存在的它們,理當也不必害怕幽魂形式的它們。只是,見鬼就像同時生存在塵世和彼世,對生者或亡者而言,皆非好事。對生者來說,代表他有部分處於死亡狀態,對亡者而言,代表它跨越死亡的領域,不完全地回到此生。若要對抗鬼魂入侵你的生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去相信它們的到來,因為若是相信它們的到來,就像你半路迎接它們的來臨。
✦你自己,就是至高靈魂
你其實活在並交織在至高靈魂裡面,你即是它。當你死亡而進入彼世,你將更能感受到此一事實,說白話一點,你將更能感受──上天(或者要說神也可以)無所不在。你直觀的一生,會在神裡面消融,然後更高階層存在的記憶會浮現,其他靈魂也會在這樣的神聖心靈裡彼此交流,你將繼續成長、發展,但你不是在向神走去,而是存在於神之中並向上攀升──神是基石,也是頂峰!
費希納透過對死後世界的反覆辯證和思考,帶領我們探索生命和靈魂的本質和價值,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該以何種態度面對在塵世的第二階段人生、如何看待「死亡」這個新生的過程,並對彼世第三階段的人生懷抱勇氣和希望……
當你真的認識「死亡」的本質,
就會知道好好活著有多重要!
作者簡介
古斯塔夫.希爾多.費希納 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70)
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物理學家、實驗心理學家、實驗美學家,三十三歲就擔任萊比錫大學教授,幾年後因病辭職,從此成為一個自由學者。他發現「心理感覺與物理刺激之間是可以量化的」,是把心理學從哲學抽出帶入科學的重要人物,他於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學綱要》,是實驗心理學的重要基礎。費希納可以說是十九世紀最有洞察力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
費希納是個通才,其研究領域涉足醫學、藥學、生理學、物理學、電學、化學、數學、統計學、哲學、美學、倫理學、邏輯學等等,不只創建德國第一個物理學研究所,也是實驗性美學的創立者。
引言
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1842~1910)
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實用主義宣導者,他是美國最早的實驗心理學家之一,寫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包括《宗教經驗之種種》。
(1801~1870)
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物理學家、實驗心理學家、實驗美學家,三十三歲就擔任萊比錫大學教授,幾年後因病辭職,從此成為一個自由學者。他發現「心理感覺與物理刺激之間是可以量化的」,是把心理學從哲學抽出帶入科學的重要人物,他於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學綱要》,是實驗心理學的重要基礎。費希納可以說是十九世紀最有洞察力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
費希納是個通才,其研究領域涉足醫學、藥學、生理學、物理學、電學、化學、數學、統計學、哲學、美學、倫理學、邏輯學等等,不只創建德國第一個物理學研究所,也是實驗性美學的創立者。
引言
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1842~1910)
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實用主義宣導者,他是美國最早的實驗心理學家之一,寫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包括《宗教經驗之種種》。
序
具名推薦
吳若權,作家
厭世哲學家,粉專「厭世哲學家」版主
好評迴響
這是一本對生命和靈魂究竟提問的「解答之書」。
──田定豐,作家、初心苑創辦人
在愈來愈不關注「為何而活」的年代,本書或許有助於喚醒一種人生意識,特別是從如何理解死亡開始。
──周詠盛,哲普作家、兒童哲學講師
我無法證實「靈魂三世的法則」是否正確,但作為一種假說,或許能刺激讀者思考今生、死亡與來世。
──許禮安,高雄市張?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衛福部屏東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
本書著於十九世紀,但在現今來看,依舊蘊含著力量。就如同作者在書內提及不同靈魂的思想、精神會延續、循環,跨越時間後再彼此承接,我們從來就不是孤獨的個體,是宇宙、神靈、亡者、還有即將出世靈魂的同伴,而所有的因果,也都是我們對於自身行為的一面鏡子而已。看清死亡,然後好好的生活。
──廖文君,人生整理教練
本書的首要意義,亦即在心理學的誕生之際,靈魂曾經是先驅研究者們的重要關切,而不僅僅是那些可量化的感覺數字(費希納提出的韋伯定律就是第一組以數字來描述個人感覺的公式)。這補齊了我們現今對心理學的狹隘認識,我們就算不是避重就輕,也是斷章取義地擷取了心理學家的生平與觀點,只為了符合某一種對科學的想像。事實上,科學態度是勇於對「未知」採取好奇與堅決探索的態度,這種態度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來說是非常晚近和年輕的,而所有打開這本書的讀者,都一起堅定地站在了這條勇於探索未知的路上。
──鐘穎(愛智者),粉專「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吳若權,作家
厭世哲學家,粉專「厭世哲學家」版主
好評迴響
這是一本對生命和靈魂究竟提問的「解答之書」。
──田定豐,作家、初心苑創辦人
在愈來愈不關注「為何而活」的年代,本書或許有助於喚醒一種人生意識,特別是從如何理解死亡開始。
──周詠盛,哲普作家、兒童哲學講師
我無法證實「靈魂三世的法則」是否正確,但作為一種假說,或許能刺激讀者思考今生、死亡與來世。
──許禮安,高雄市張?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衛福部屏東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臺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
本書著於十九世紀,但在現今來看,依舊蘊含著力量。就如同作者在書內提及不同靈魂的思想、精神會延續、循環,跨越時間後再彼此承接,我們從來就不是孤獨的個體,是宇宙、神靈、亡者、還有即將出世靈魂的同伴,而所有的因果,也都是我們對於自身行為的一面鏡子而已。看清死亡,然後好好的生活。
──廖文君,人生整理教練
本書的首要意義,亦即在心理學的誕生之際,靈魂曾經是先驅研究者們的重要關切,而不僅僅是那些可量化的感覺數字(費希納提出的韋伯定律就是第一組以數字來描述個人感覺的公式)。這補齊了我們現今對心理學的狹隘認識,我們就算不是避重就輕,也是斷章取義地擷取了心理學家的生平與觀點,只為了符合某一種對科學的想像。事實上,科學態度是勇於對「未知」採取好奇與堅決探索的態度,這種態度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來說是非常晚近和年輕的,而所有打開這本書的讀者,都一起堅定地站在了這條勇於探索未知的路上。
──鐘穎(愛智者),粉專「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目次
1〉死亡不是真的死亡
死亡,
只是讓你成為更自由存在的第二次新生!
2〉你正在建構「死」後的世界
不只有偉大的靈魂,
每個內在強大的人類都會在下一個世界「醒來」!
3〉你的靈魂存在著其他的靈魂
好的與壞的靈魂、真實的與虛假的靈魂,
都會彼此競爭,想要占領你的心靈……
4〉要當懷抱清明意識的靈魂
很多人的靈性之眼與耳都無知無覺,
被外來之靈驅使,
朝著自己一無所知的對象和目標前進……
5〉生靈與亡靈的交會
一個人「身後」留在人記憶中的事物,
必須是愛、尊重、榮譽和讚美這些寶藏。
6〉透過聖者的靈魂接受神的教誨
真善美的靈魂會透過理解更高階層的思維,
而成長成更優秀的靈性生物,
且最終將會被吸納進入神性當中……
7〉進入彼世──生命的第三階段
只有曾經完全純淨且真實的靈魂,
才能坦然無愧地出現在其他靈魂當中……
8〉「死」後靈魂的進一步學習
在塵世是最好與最高階層的生命,
在另一世界也只會為至善與至高而存在!
9〉靈魂在第三階段的成長
你是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你自身所見,
也是世界觀察它自身所見的一部分……
10〉靈魂出竅與見鬼
這一世法則的例外,
只不過是更偉大生命法則同時包含兩個世界的例證!
11〉相信彼世的存在
你必須只相信更高階層靈魂的存在,
而且你即是它!
12〉信仰不需要是非題
你不是扎根於信仰之中,
而是結出信仰的果實。
死亡,
只是讓你成為更自由存在的第二次新生!
2〉你正在建構「死」後的世界
不只有偉大的靈魂,
每個內在強大的人類都會在下一個世界「醒來」!
3〉你的靈魂存在著其他的靈魂
好的與壞的靈魂、真實的與虛假的靈魂,
都會彼此競爭,想要占領你的心靈……
4〉要當懷抱清明意識的靈魂
很多人的靈性之眼與耳都無知無覺,
被外來之靈驅使,
朝著自己一無所知的對象和目標前進……
5〉生靈與亡靈的交會
一個人「身後」留在人記憶中的事物,
必須是愛、尊重、榮譽和讚美這些寶藏。
6〉透過聖者的靈魂接受神的教誨
真善美的靈魂會透過理解更高階層的思維,
而成長成更優秀的靈性生物,
且最終將會被吸納進入神性當中……
7〉進入彼世──生命的第三階段
只有曾經完全純淨且真實的靈魂,
才能坦然無愧地出現在其他靈魂當中……
8〉「死」後靈魂的進一步學習
在塵世是最好與最高階層的生命,
在另一世界也只會為至善與至高而存在!
9〉靈魂在第三階段的成長
你是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你自身所見,
也是世界觀察它自身所見的一部分……
10〉靈魂出竅與見鬼
這一世法則的例外,
只不過是更偉大生命法則同時包含兩個世界的例證!
11〉相信彼世的存在
你必須只相信更高階層靈魂的存在,
而且你即是它!
12〉信仰不需要是非題
你不是扎根於信仰之中,
而是結出信仰的果實。
書摘/試閱
精采試閱1
死亡不是真的死亡
人在世上存活並不是僅有一世,而是三世。
✦ ✦ ✦ ✦ ✦ ✦
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是一場持續的睡眠,第二階段是睡眠與清醒的交錯出現,第三階段則是永恆的清醒。
在第一階段,人是在黑暗中獨自存活;在第二階段,則是與同伴一同生存,彼此接近或共同生活,卻又維持獨立分離的狀態,並且生活在能為他描繪出外在環境的光亮中;在第三階段,其生命與其他生命的靈魂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神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並且能辨別出有限事物的本質。
肉體在第一個階段從「種子」萌芽發展,並演化出第二階段所需的配備和技能;靈魂在第二階段由「蓓蕾」中出現,同時體悟出為第三階段所準備的力量;在第三階段中,蟄伏於每個靈魂中的神性種籽得以發展,而這些神性種籽早已藉由知覺、信念、情感及天才敏銳的洞察能力,揭露一個超脫於人類的世界(彼世)──儘管那一個世界對靈魂而言清晰如白晝,對我等凡人卻是晦暗不明。
✦ ✦ ✦ ✦ ✦ ✦
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過程稱之為新生;而從第二階段至第三階段的過渡則稱做死亡。
我們由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的方式,其實並不會比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更為隱晦。只不過,前者是通往世界的表層,後者是通往世界的內部核心。
然而,就如同第一階段的「稚童」對生命第二階段所有的榮耀與喜樂仍舊猶如眼盲耳聾,而且由母親溫暖身軀中出生是如此的艱難痛苦,所以在對外部的新環境產生意識前,會有一瞬間的感覺如同死亡──他早先的存在結束了。如今我們所有的意識都囿限在狹小肉體的存在裡,對第三階段的壯麗、和諧、光輝及自由都一無所知,因而會輕易地誤將引領我們步入第三階段那黑暗、狹窄的通道當作一個沒有出口的隱蔽陷阱。
然而,死亡只是讓你成為更自由存在的第二次新生,靈魂會從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外罩(皮囊)破繭而出,並且不再怠惰與懶散──就如同孩童在第一階段新生時所做的那樣。
在這之後,雖然所有事物僅能以外在表象的樣貌、並僅能以此樣貌方從遠處透過我們現下的感官來觸及我們,但如今我們會從內在感受和體驗這些事物最深處的真實。
如此一來,靈魂將不再遊蕩於山巒與田野之間,或是被春日的愉悅所圍繞,然後哀歎這一切對他來說只是表象;因為超脫了塵世局限,他將會感受到成長的全新力量和喜樂。
他將不再需要透過那些勸誘性的字句來在他人身上產生思想,而是經由作用在彼此靈魂最直接的影響來促成;他不再受到肉體的阻隔,而是在靈魂層面獲得統一,他將感受到創造性思維帶來的喜悅;他將不再僅以表象的形式出現在未亡的所愛之人面前,而是安居在他們靈魂的最深處,並且所思所行皆在他們靈魂中或透過他們的靈魂而展現。
精采試閱2
靈魂出竅是可能的,但是……
人的靈魂充滿他的整個肉體;當靈魂捨棄肉體,肉體會立即死亡;然而,靈魂的意識之光無論在此生或彼此都依舊閃爍。
我們才剛看見意識之光在窄小的肉體內來回遊蕩,交替著照亮眼、耳、內外的感官,最後在死亡時完全脫離肉體,這其實就像一個人在一間長期以來他所居住、在其中來回移動的小房子被毀壞之後,進入了開闊之地,並且開始新的旅行。
除了使活動的舞臺由狹窄的轉換成較為寬闊的之外,死亡並沒有在兩世之間造成任何區別。在此世,意識之光並不總是無所不在,它可能逐一地存在或分散出現,同樣的狀況在彼世的生命中依然會發生。
只不過,意識遊走的場地如今難以言喻地擴大了,可能出現的延伸更加寬廣、道途更加自由、觀點更加提升,並且所有這個塵世中較低的階層都被包含在其中。
話說回來,在這一世中的特別情況下(極罕見的情形下),我們的確也能看見意識之光遊蕩離開狹小的肉體範圍,進入更開闊之地,然後帶著關於發生在遙遠時空的消息再度回歸。
彼世延伸的長度,取決於此世的寬廣程度。突然間,那道在今生與彼世之間原本理應永遠閉合的門扉,突然出現了一道縫隙,接著又迅速地再度閉合──那是一扇將在死亡時徹底開啟的門扉,而且只有在那時,那道門才會完全打開,並且絕對不再關閉。
不過請注意,那搶先透過那縫隙驚鴻一瞥所瞄見的世界,對當下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不管如何,這一世法則的例外,只不過是更偉大生命法則同時包含了兩個世界(今生和彼世)的例證而已。
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世俗的肉體在這一世陷入深沉的沉眠,導致它能以遠超出它通常會受到的限制,而在彼世甦醒,只不過,這樣的沉眠程度還不夠深沉且徹底到無法再被喚醒的程度;或者那是因為終極肉體中的某一點突如其來受到超乎尋常的強烈刺激,而從遙不可及的遠處,帶來提升至超越門檻的效應。
由此所展開的,是那些透視、預感及徵兆夢:如果未來的肉體及來生都是無稽之談,那麼這些現象就是純粹的幻想,否則,這些現象就是此世的跡象和彼世的先兆,因為先兆是未來的預示。
然而,這些並非此世正常生活的跡象。
現世只須為彼世建構「神聖的軀體」,而不是早早使用那未來的眼與耳去看與聽彼世。在現世倉促折斷的花朵,無法在彼世茁壯成長──即便人們能夠藉由相信這些進入現世生活當中的彼世,來支持幫助他對彼世生活的信仰,也依然不能把期待寄託在那些微小的跡象之上。
死亡不是真的死亡
人在世上存活並不是僅有一世,而是三世。
✦ ✦ ✦ ✦ ✦ ✦
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是一場持續的睡眠,第二階段是睡眠與清醒的交錯出現,第三階段則是永恆的清醒。
在第一階段,人是在黑暗中獨自存活;在第二階段,則是與同伴一同生存,彼此接近或共同生活,卻又維持獨立分離的狀態,並且生活在能為他描繪出外在環境的光亮中;在第三階段,其生命與其他生命的靈魂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神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並且能辨別出有限事物的本質。
肉體在第一個階段從「種子」萌芽發展,並演化出第二階段所需的配備和技能;靈魂在第二階段由「蓓蕾」中出現,同時體悟出為第三階段所準備的力量;在第三階段中,蟄伏於每個靈魂中的神性種籽得以發展,而這些神性種籽早已藉由知覺、信念、情感及天才敏銳的洞察能力,揭露一個超脫於人類的世界(彼世)──儘管那一個世界對靈魂而言清晰如白晝,對我等凡人卻是晦暗不明。
✦ ✦ ✦ ✦ ✦ ✦
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過程稱之為新生;而從第二階段至第三階段的過渡則稱做死亡。
我們由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的方式,其實並不會比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更為隱晦。只不過,前者是通往世界的表層,後者是通往世界的內部核心。
然而,就如同第一階段的「稚童」對生命第二階段所有的榮耀與喜樂仍舊猶如眼盲耳聾,而且由母親溫暖身軀中出生是如此的艱難痛苦,所以在對外部的新環境產生意識前,會有一瞬間的感覺如同死亡──他早先的存在結束了。如今我們所有的意識都囿限在狹小肉體的存在裡,對第三階段的壯麗、和諧、光輝及自由都一無所知,因而會輕易地誤將引領我們步入第三階段那黑暗、狹窄的通道當作一個沒有出口的隱蔽陷阱。
然而,死亡只是讓你成為更自由存在的第二次新生,靈魂會從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外罩(皮囊)破繭而出,並且不再怠惰與懶散──就如同孩童在第一階段新生時所做的那樣。
在這之後,雖然所有事物僅能以外在表象的樣貌、並僅能以此樣貌方從遠處透過我們現下的感官來觸及我們,但如今我們會從內在感受和體驗這些事物最深處的真實。
如此一來,靈魂將不再遊蕩於山巒與田野之間,或是被春日的愉悅所圍繞,然後哀歎這一切對他來說只是表象;因為超脫了塵世局限,他將會感受到成長的全新力量和喜樂。
他將不再需要透過那些勸誘性的字句來在他人身上產生思想,而是經由作用在彼此靈魂最直接的影響來促成;他不再受到肉體的阻隔,而是在靈魂層面獲得統一,他將感受到創造性思維帶來的喜悅;他將不再僅以表象的形式出現在未亡的所愛之人面前,而是安居在他們靈魂的最深處,並且所思所行皆在他們靈魂中或透過他們的靈魂而展現。
精采試閱2
靈魂出竅是可能的,但是……
人的靈魂充滿他的整個肉體;當靈魂捨棄肉體,肉體會立即死亡;然而,靈魂的意識之光無論在此生或彼此都依舊閃爍。
我們才剛看見意識之光在窄小的肉體內來回遊蕩,交替著照亮眼、耳、內外的感官,最後在死亡時完全脫離肉體,這其實就像一個人在一間長期以來他所居住、在其中來回移動的小房子被毀壞之後,進入了開闊之地,並且開始新的旅行。
除了使活動的舞臺由狹窄的轉換成較為寬闊的之外,死亡並沒有在兩世之間造成任何區別。在此世,意識之光並不總是無所不在,它可能逐一地存在或分散出現,同樣的狀況在彼世的生命中依然會發生。
只不過,意識遊走的場地如今難以言喻地擴大了,可能出現的延伸更加寬廣、道途更加自由、觀點更加提升,並且所有這個塵世中較低的階層都被包含在其中。
話說回來,在這一世中的特別情況下(極罕見的情形下),我們的確也能看見意識之光遊蕩離開狹小的肉體範圍,進入更開闊之地,然後帶著關於發生在遙遠時空的消息再度回歸。
彼世延伸的長度,取決於此世的寬廣程度。突然間,那道在今生與彼世之間原本理應永遠閉合的門扉,突然出現了一道縫隙,接著又迅速地再度閉合──那是一扇將在死亡時徹底開啟的門扉,而且只有在那時,那道門才會完全打開,並且絕對不再關閉。
不過請注意,那搶先透過那縫隙驚鴻一瞥所瞄見的世界,對當下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不管如何,這一世法則的例外,只不過是更偉大生命法則同時包含了兩個世界(今生和彼世)的例證而已。
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世俗的肉體在這一世陷入深沉的沉眠,導致它能以遠超出它通常會受到的限制,而在彼世甦醒,只不過,這樣的沉眠程度還不夠深沉且徹底到無法再被喚醒的程度;或者那是因為終極肉體中的某一點突如其來受到超乎尋常的強烈刺激,而從遙不可及的遠處,帶來提升至超越門檻的效應。
由此所展開的,是那些透視、預感及徵兆夢:如果未來的肉體及來生都是無稽之談,那麼這些現象就是純粹的幻想,否則,這些現象就是此世的跡象和彼世的先兆,因為先兆是未來的預示。
然而,這些並非此世正常生活的跡象。
現世只須為彼世建構「神聖的軀體」,而不是早早使用那未來的眼與耳去看與聽彼世。在現世倉促折斷的花朵,無法在彼世茁壯成長──即便人們能夠藉由相信這些進入現世生活當中的彼世,來支持幫助他對彼世生活的信仰,也依然不能把期待寄託在那些微小的跡象之上。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